黑大线铁背山隧道检测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719855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0.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大线铁背山隧道检测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黑大线铁背山隧道检测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黑大线铁背山隧道检测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黑大线铁背山隧道检测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黑大线铁背山隧道检测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大线铁背山隧道检测报告.docx

《黑大线铁背山隧道检测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大线铁背山隧道检测报告.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大线铁背山隧道检测报告.docx

黑大线铁背山隧道检测报告

黑大线铁背山隧道检测报告

工程名称铁背山隧道检测日期20__7.12委托单位辽宁省公路管理局委托日期20__7.11检测依据1、《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H12-20__3)人民交通出版社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1-81)人民交通出版社3、《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026-90)人民交通出版社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人民交通出版社5、《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__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6、《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21:

20__0)中国计划出版社7、《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__4)中国铁道出版社8、《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20__4)中国铁道出版社参考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1-88)人民交通出版社2、《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__4)人民交通出版社检测结论、维修对策建议检测结论:

1、根据《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H12-20__3)评定该隧道为1A类隧道。

2、衬砌外观质量较差,表面存在较多环形、纵向、斜向裂缝,部分裂缝宽度已经严重超过规范限值要求;部分裂缝深度超过14cm。

3、该隧道渗漏水状况比较严重,已经影响结构的安全、耐久性与运营条件。

4、该隧道拱部50%衬砌及其它部位衬砌厚度存在不满足设计要求现象。

衬砌砼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衬砌砼后局部区域存在裂隙或不密实现象。

5、实测隧道净空已不满足1981年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要求,侵限高度达14.6厘米。

综上所述,建议对隧道局部衬砌厚度、裂缝、全隧道渗漏水处及排水系统进行维修加固处理,同时加强观察,建议拆除路面,重新浇注混凝土,增加隧道净空,以符合规范要求;或设置限高标志,避免出现交通事故。

照片1铁背山隧道全景图1铁背山隧道断面图一、隧道概况铁背山隧道(照片1)位于黑大线抚顺市抚顺县高丽营子境内,中心桩号为K1210+226,1988年3月开工,1990年5月竣工;全长为178m;隧道断面净宽7m,两侧各设1.0m的人行道,垂直净空高5m,纵坡2.5%;衬砌采用无筋砼;设计标准为二级公路标准。

建设单位:

抚顺市公路管理处施工单位:

沈阳军区后勤部工程第二大队设计单位:

抚顺市公路管理处设计室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表明:

隧道围岩为火成的花岗片麻岩,在东南方有南西~北东向的古老深大断裂通过。

K1210+137~1210+199、K1210+297~K1210+315范围内围岩的单轴饱和极限抗压强度为20~30MPa;经井洞勘探,围岩节理裂隙比较发育,且均张开,部分为泥土所充填,岩石为三类围岩。

K1210+199~K1210+297范围内围岩的单轴饱和极限抗压强度为30~50MPa;围岩节理裂隙比较发育,裂隙间距一般在0.7~3.2米,在张开或微张开的裂隙里,也为一定的泥土所充填,岩石为四类围岩。

本段山高最大相对高度为48米,抚顺侧山坡坡角43度左右,南杂木侧54度左右,山势虽然稍陡,但无孤石、险石出露,并且山坡均为1~3米的碎石土所覆盖,植被、灌木丛生,因此山体稳定,不易发生山石坍塌等现象。

竣工资料表明隧道施工时从两洞口同时掘进。

西洞口于89年1月衬砌完成。

东口掘进中,遇到大断层,破碎带,出现整个山体塌落,形成露天漏斗,塌落高度达40多米,衬砌在89年12月完成。

由于隧道塌方,明洞增长,整个隧道比原设计缩短22米。

基础开挖平均深度为0.65米,基底无浮石,未见异常及地下障碍物,基底侧墙为岩石,用水清洗扫净,基础设计20__号砼。

明洞拱上回填。

施工过程中开挖与衬砌时间间隔过长。

外观质量差,接茬处理不理想,个别部位出现漏水现象。

路面平整度差。

验收检验时隧道净高不小于6.30米。

原设计文件无详细的防水设计,由施工单位协助建设单位完善的防水设计;墙壁每5米设置1个排水孔,用草编制成通往排水沟,排水孔直径为10cm,在K1210+181~K1210+201范围内每3米设置1个排水孔。

隧道建成后就出现漏水现象,漏水水源多为地表水;外边下雨,洞内就漏,外边无雨,洞内很快就不渗漏。

西口处漏点较多,此处山顶为剥离切口部位,原切口爆破时,将其原岩震裂,使水顺缝进入岩体,造成漏点较多;原两侧墙后预留排水孔堵死,使水不能顺利流入排水沟中,增加渗漏机会。

历年维修记录:

20__1年对该隧道的排水设施进行维修,增设泄水管;对路面加铺混凝土进行维修。

二、检测目的本次通过对该隧道的土建结构进行专项检查,及时发现结构的主要病害及破损程度,系统了解和掌握该隧道的总体技术状况,评定结构物功能状态,为隧道的管理部门采取正确管理决策和工作计划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为制订处治方案和措施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资料和依据。

报告中以路线前进方向左、右区分。

该隧道的竣工文件桩号与现国道202公路编号相反,故现调整原文件桩号以适应现路线桩号编号。

三、检测依据1、《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H12-20__3)人民交通出版社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1-81)人民交通出版社3、《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026-90)人民交通出版社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人民交通出版社5、《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__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6、《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21:

20__0)中国计划出版社7、《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__4)中国铁道出版社8、《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20__4)中国铁道出版社参考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1-88)人民交通出版社2、《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__4)人民交通出版社四、检测设备表4-1序号仪器产地功能1思韦尔裂缝读数显微镜国产隧道衬砌裂缝检测2HILTI电子测距仪瑞士距离检测3HILTI钢筋探测仪瑞士钢筋检测4数显卡尺国产隧道衬砌裂缝检测5取芯机国产隧道衬砌质量检测6回弹仪国产隧道衬砌混凝土强度测试7RAMAC/GPR雷达瑞典隧道衬砌质量检测8超声波北京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五、检测内容、方法与评定标准5.1检测主要内容隧道检测主要以《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H12—20__3)所规定的土建工程检测项目为主,包括洞口、洞门、衬砌、路面、防排水系统、限界、净空等七部分。

5.2检测方法

(1)隧道历史情况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包括隧道地质调查、查阅设计文件、施工记录等。

(2)衬砌厚度及背后空隙、裂隙水分布情况等检测;检测方法采用无损与有损方法相结合,利用地质雷达检测辅以钻取芯样进行校验;

(3)衬砌质量检测;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进行调查,同时辅以钻芯试验进行修正来推定混凝土强度。

(4)隧道表观病害检测,主要包括裂纹分布、长度、宽度、深度及性质;根据调查结果,按一定比例绘制病害展开图,用于评价隧道病害的严重程度和原因分析。

(5)渗漏水调查;调查渗漏水范围(里程)、隧道结构部位、出水形式、水量,并绘制相应的展开图。

(6)路面或基底调查;调查路面与基底病害状况。

(7)净空、几何尺寸检测;检测隧道宽度(车行道宽度和净总宽)、隧道净高、隧道衬砌断面尺寸(宽度和高度),用红外测距仪检测。

5.3质量评定标准隧道质量的评定标准主要依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__4)、《公路隧道养护规范》(JTGH12—20__3)。

六、隧道技术状况6.1隧道表观病害调查该隧道裂缝共计75条,总长508.4米;其中隧道衬砌环向裂缝有56条,约占总数的75%;非环向裂缝有19条,约占总数的25%;非环向裂缝中的8条裂缝分布在隧道左侧,占非环向裂缝总数的42%,11条裂缝分布在隧道右侧,占非环向裂缝总数的58%。

隧道衬砌裂缝主要集中非明洞部位,明洞裂缝相对较分散。

图2裂缝形状分布对比图衬砌的环向裂缝分布在隧道全长范围内,相邻裂缝平均间距3~4m,裂缝宽度0.2~2.5mm,裂缝深度在14cm~17cm左右;拱顶处裂缝开展较宽,其中16米处环向裂缝最大宽度已达到5mm,已严重超过规范限值要求。

衬砌纵向裂缝分布在隧道拱顶或拱腰处,纵向间距3~5m,裂缝宽度0.2~2.5mm;边墙上存在部分斜向裂缝,裂缝宽度最大值达到0.85mm;裂缝处伴有大量的渗水白化、泛泥浆现象(见照片2~12)。

5mm照片337m处拱圈环向裂缝照片216m处拱圈环向裂缝照片5145m处拱圈环向裂缝0.7mm/14.6m0.9mm/14.6m照片4124m处拱圈环向裂缝照片6166m处拱圈环向裂缝1.0mm/14.6m照片7166m处拱圈横向裂缝照片9160m处拱圈横纵向裂缝交织1.8mm/14.6m照片822m处边墙纵向裂缝照片1122m处边墙斜向裂缝0.85mm/9m照片1046m处拱圈斜向裂缝0.45mm照片13135m处边墙渗水白化照片12152m处边墙斜向裂缝照片15排水管外露照片14渗水白化、泥浆图3病害展开图从隧道裂缝的分布部位观察,共有14条纵向裂缝,2条存在左拱腰上,3条存在右边墙上,4条存在右拱腰上,5条存在拱顶上。

从隧道裂缝的形态观察,裂缝有9条基本上呈起伏状,占总数12%;有43条裂缝总体上呈一条直线,仅在裂缝细部有弯曲起伏;呈弧形的裂缝共有11条;分叉裂缝有12条,裂缝形态分布情况如图所示。

图4裂缝形态观察对比图隧道衬砌裂缝宽度基本处于紧闭、轻微张开、张开、宽张开四种形式。

裂缝宽度小于0.25mm,处于禁闭状态的有37条,占49%;裂缝宽度介于0.25mm~0.50mm之间,处于轻微张开状态的有2条,占3%;裂缝宽度介于0.50mm~2.5mm之间,处于张开状态的有33条,占44%;裂缝宽度大于2.5mm,处于宽张开状态的有3条,占4%。

图5裂缝状态分布情况图经过多年运营,现隧道衬砌未发现新裂缝的产生,表明既有裂缝的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隧道44%的裂缝处于张开状态说明隧道病害较严重。

倾角大于900的裂缝有9条,占裂缝总数的12%,其中隧道左侧4条,隧道右侧5条;倾角小于900的裂缝有10条,占裂缝总数的13%,其中隧道左侧5条,隧道右侧5条;倾角等于900的裂缝有56条,占裂缝总数的75%,其中全断面环向开裂35条,非全断面:

隧道左侧8条,隧道右侧13条。

图6裂缝位置分布情况图隧道衬砌表面无其它明显病害,如破损、起层、剥落、错台等状况6.1.1 衬砌裂缝产生原因结合现场勘察成果,并根据理论及经验分析,该隧道病害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衬砌厚度及地质原因所致因为施工因素,未严格按设计进行。

局部衬砌厚度低于设计值。

当地质条件较差时,在衬砌荷载增大或应力集中的情况下,衬砌厚度偏小,便形成拉裂或压裂性裂缝,导致隧道衬砌开裂。

如隧道拱顶K1210+250~266等处。

2)拱背存在空洞所致拱背超挖大,隧道局部衬砌后存在不密实现象,使得衬砌受力不均匀,产生横向拉裂。

由于拱背普遍存在空洞,在围岩较破碎地带,随时可能垮塌,对衬砌造成潜在威胁,同时,计算中所考虑的对衬砌有利的围岩弹性抗力实际不存在,使衬砌受力更为不利。

如隧道右拱腰K1210+197~217等处。

3)基底不均匀沉降所致隧道基底部分地段未清理虚渣或基础较薄弱,在围岩压力或自重作用下,导致衬砌出现不均匀沉降,边墙出现较密集的竖向裂纹。

铁背山隧道边墙部裂纹较少,边墙基底不均匀下沉不严重。

如隧道K1210+247~257处边墙两侧出现裂缝。

4)衬砌收缩变形所致因温度或养护等原因,衬砌产生收缩变形,导致拱部或侧墙出现较多环向裂纹。

施工中衬砌拆模时间过早及养护时间不够,衬砌产生较大收缩变形,同时又因强度不能充分发挥,承载及抵抗变形能力差,很容易造成混凝土衬砌垂直轴向的收缩性裂缝。

铁背山隧道存在较多此类形式裂缝。

5)施工质量所致由于施工质量较差,未能处理好施工缝、变形缝(包括温度缝、沉降缝等),造成衬砌出现环向裂缝,如隧道K1210+153、K1210+174两处所出现的环向裂缝。

6)岩体存在偏压所致由于隧道围岩存在一定的偏压现象。

当隧道顶部、两侧以及基础存在不均匀现象时,围岩对隧道衬砌的局部就会产生一定的挤压现象,而衬砌为无筋砼,因此容易开裂。

偏压即使很微弱,也会造成斜裂缝的出现,并且影响裂缝的倾向。

如隧道K1210+279~300处边墙所出现的斜向裂缝。

6.2隧道路面病害情况(详细病害见附表二)隧道路面于20__1年经过维修后,现在5m、11m、23m、122m、152m、162m处出现横向裂缝;26m、50m、53m、63m、87m、146m处出现坑槽,面积累计为10.56m2(见照片16、17)。

行车舒适程度较差。

通过现场取芯测量,可知后来在维修的过程中加铺一层20cm的水泥混凝土(见照片18、19),具体病害见下表6-1:

照片17路面坑槽照片16路面横向裂缝照片18取芯现场照片19芯样6.3隧道渗漏水检测本隧道检测时已过雨季,但仍可见明显渗漏水痕迹,调查情况如下。

全隧道开裂处普遍存在渗漏水现象。

隧道表面明显渗漏水处共37处,占裂缝总数的50%;隧道渗漏水呈现片状特征,说明隧道水害严重。

对应处大部分以水迹、泥浆形式渗漏;严重处以水流形式外漏。

拱腰局部多处渗水白化(见照片13~15)。

铁背山隧道渗漏水原因主要是因为当时没有完善的防排水系统设计,没有设置良好的防水层,施工质量较差,爆破过度造成岩体出现较多裂隙,产生渗漏点。

当衬砌出现开裂时,就会出现较多的渗漏水现象。

另外,地下水在边墙处没有通畅的水路,无法排到排水沟,因此边墙存在渗水处较多。

由于隧道处于严寒地区,随着渗漏水的长期侵蚀、冻融作用等,将极大地降低隧道砼与各种设施的使用寿命和功能,同时,恶化隧道的运营条件。

6.4洞口、洞门隧道出口段处两边的边坡基本对称。

边坡没有明显滑动的迹象,初步判断边坡是稳定的。

6.5限界、净空等结构几何尺寸检测1、限界比较。

(1)按1981年《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对比,详见附图。

由图可知,原设计标准图满足1981年《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1-81)二级公路净高5米的建筑限界要求;由于后期路面维修后,致使路面标高升高,这样实测隧道内轮廓不满足1981年标准中建筑限界的要求,最不利断面左侧顶角侵限高度为14.6厘米。

(2)按1988年《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对比,详见附图。

由图可知,原设计标准图不满足1988年《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1-88)二级公路净高5米的建筑限界要求,实测隧道内轮廓最不利断面左侧顶角侵限高度为62.8厘米。

2、拱轴线变形测试图7实测与设计轮廓线比较注:

红色为设计断面内部轮廓线,绿色为实测断面轮廓线,本次测试以隧道前进方向左侧拱脚不变形为基准,测试拱顶下沉量。

通过实测断面内部轮廓线与设计断面轮廓线进行比较可知,现在该隧道拱轴线拱顶均存在一定的下沉现象,最大下沉值为5.21cm。

七、工程地质勘察7.1工程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

隧道区属辽东低山丘陵区,地势起伏较大。

2、气象水文:

隧道区属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冷夏热,春秋两季多风。

最高气温36.6~37.6℃,最低气温-27.9~-28.1℃,年平均降水量600~800mm,年平均蒸发量1600mm。

从11月中旬至翌年4月为冰冻期,多年平均冻土深度1.3~1.4m。

地表水系主要为浑河水系,隧道区濒临大伙房水库。

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水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大气降水入渗为主要的补给方式,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透水性一般,但地表水仍会不同程度地渗入到围岩裂隙中,从而造成隧道内滴水、渗水。

3、地层:

地层以震旦系(Z)花岗片麻岩为主,青灰色,灰黑色,强-中风化状态,岩体呈碎石状、碎块状,大块状,片麻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以石英,斜长石为主,节理裂隙较发育。

据前期勘察报告,岩体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为20~30Mpa,抗剪似摩擦角35°~45°。

4、地质构造:

据区域构造地质资料,隧道东南方1公里处,存在一条南西-北东向的古老深大断裂通过,通过施工揭露的实际地质情况及本次调查可知,隧道区小桩号侧存在一条破碎带,走向210°左右,倾向倾角不明,宽度3~5米,由于破碎滑塌的堆积物及积雪等覆盖,破碎带性质不明。

破碎带内岩体极破碎(见照片20、21),岩体被切割成碎石状,碎块状,在大暴雨等不利条件下易发生滑塌。

隧道区花岗片麻岩岩体经历多次构造变动及外营力物理、化学风化作用,形成了多方向的节理裂隙,且纵横向上均较发育,延伸较长,局部节理裂隙中见红色铁质及泥质充填,以大桩号侧明洞上侧围岩进行统计(见照片22),范围为1×2m区域,共统计25组节理裂隙,见节理密度极点图(见图8)。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围岩岩体主要由三组节理控制,为106°~130°∠40°~72°和180°~230°∠62°~85°、335°~8°∠60°~85°。

岩体被多组节理裂隙切割的很破碎,呈碎块状,大块状;各种节理裂隙倾角较大,受物理、化学风化影响,岩体易剥落,崩塌。

照片20隧道大桩号侧明洞上侧岩体破碎带照片21岩体滑塌、崩塌所形成的堆积体照片22岩体节理裂隙图7.2工程地质分析与评价1、围岩级别:

经原勘察报告及本次地质调查初步分析,洞口处明洞段围岩级别为Ⅱ级,洞身段围岩级别为Ⅲ--Ⅳ级,具体为:

小桩号端距洞口45米处、大桩号侧距洞口25米,围岩为Ⅱ级,洞身段为Ⅲ--Ⅳ级。

围岩级别采用90规范标准。

2、隧道洞口边坡岩体分析围岩岩体主要由三组节理控制,为106°~130°∠40°~72°和180°~230°∠62°~85°、335°~8°∠60°~85°。

大桩号侧:

右侧边坡坡面产状320°∠70°,与此处主要节理产状106°~130°∠40°~72°相比,倾向大体相反,右侧边坡基本稳定;左侧边坡坡面产状150°∠46°,坡度较小,节理裂隙倾角大于坡面倾角,左侧边坡基本稳定(见图9)。

图9岩体节理裂隙、边坡赤平投影图图8岩体节理裂隙极点图小桩号侧:

左侧岩体受断层破碎带的影响,岩体较破碎,呈碎石状、碎块状,节理裂隙中多见泥质充填,在外界不利条件作用下易产生滑塌,且明洞与暗洞交接上侧处岩体倾角大,岩体近陡立,岩体被节理竖向切割较深,在外界风化作用下易产生崩塌,明洞上侧可见到滑塌、崩塌的堆积体(见照片21);右侧岩体较完整,节理裂隙少量发育,边坡稳定。

3、隧道区小桩号侧右侧岩体对衬砌产生一定的偏压作用,使得衬砌在受力最薄弱处出现张裂隙,小桩号侧距洞口16米处,37米处裂缝明显,衬砌外部均有迹象显示,且形成顺时针扭曲,16米处裂隙右侧裂隙大于左侧裂隙,37米处右侧裂隙小于左侧裂隙。

4、本次仅做了地表调查,未进行钻探、物探、室内试验等地质勘察手段,只是定性地分析评价;具体技术参数,还需进行详细地质勘察。

八、隧道衬砌质量检测针对本次隧道衬砌检测的具体情况,使用瑞典RAMAC/GPR地质雷达,从分辨率、穿透力和稳定性三个方面综合衡量,选择500MHz和1000MHz天线。

1000MHz天线分辨率较高,能够发现隧道衬砌存在的缺陷,确定钢筋分布与衬砌厚度;500MHz天线探测深度较大,用来检测不规则岩面和衬砌之间是否存在空洞、不密实或裂隙等缺陷。

8.1、测线布置示意图左边墙测线2右边墙测线2左仰拱测线右仰拱测线右拱腰测线拱顶测线左拱腰测线左边墙测线1右边墙测线1图10测线布置示意图使用地质雷达对隧道衬砌质量进行无损检测。

检测分别在左仰拱、左边墙1、左边墙2、左拱腰、拱顶、右拱腰、右边墙1、右边墙2、右仰拱九处布置了雷达检测测线。

详细布置如图10所示。

8.2、检测基本原理与仪器设备1、基本原理探地雷达(GroundPeratingRadar,简称GPR)利用宽带高频电磁波信号在物体内部传播时的运动特点对隧道衬砌砼质量进行检测。

参见图11。

探地雷达主要利用宽带高频时域电磁脉冲波的反射探测目的体。

由公式雷达根据测得的雷达波走时,自动求出反射物的深度z和范围。

图11雷达的测试原理及其探测方法2、仪器设备该系统主要由控制单元、发射机、接收机以及电源、光缆、通讯电缆、触发盒、测量轮等辅助元件组成(图12所示):

图12雷达系统组成示意图3、测试现场见照片23照片23测试现场8.3、检测资料分析经过雷达检测,总结隧道衬砌的典型病害情况如下:

1、隧道左边墙衬砌缺陷检测大桩号侧洞口衬砌后回填不密实衬砌后不密实衬砌后有水衬砌后不密实洞口处衬砌后不密实2、隧道右边墙1衬砌缺陷检测衬砌后不密实裂缝大桩号侧洞口处衬砌后不密实3、隧道拱顶衬砌缺陷检测不密实区域有水区域不密实区域4、隧道右拱腰衬砌缺陷检测不密实区域空洞通过雷达检测可见在衬砌后普遍存在空洞与介质不均匀等病害。

详细见下表。

各测线衬砌及衬砌背后缺陷检测结果表表8-1序号缺陷部位里程类型起点终点1左边墙1K1210+173K1210+193不密实2K1210+207K1210+221有水3K1210+223K1210+233不密实4K1210+245K1210+263不密实5K1210+271K1210+277不密实6K1210+305K1210+315不密实7右边墙1K1210+137K1210+147不密实8K1210+164K1210+173不密实9K1210+215K1210+237不密实10K1210+245K1210+249不密实11K1210+255K1210+257有裂隙12K1210+263K1210+277不密实13K1210+305K1210+315不密实14拱顶K1210+197K1210+227不密实15K1210+247K1210+285有水16右拱腰K1210+201K1210+217不密实17K1210+225K1210+233不密实18K1210+237K1210+239不密实19K1210+253K1210+255不密实20K1210+261K1210+263不密实21K1210+267K1210+268有空洞8.4、衬砌厚度测定(详细病害见附表三)1、隧道左边墙1衬砌厚度雷达测试:

衬砌厚度界面2、隧道右边墙1衬砌厚度雷达测试:

3、隧道左侧路面砼厚度雷达测试:

4、隧道右侧路面砼厚度雷达测试:

5、隧道拱顶衬砌厚度雷达测试:

6、隧道右拱腰衬砌厚度雷达测试:

8.5、小结:

左边墙1有72%的衬砌厚度满足设计要求;右边墙1有72%的衬砌厚度满足设计要求;左右侧路面100%的砼厚度满足设计要求;拱顶50%的衬砌厚度满足设计要求;右拱腰51%的衬砌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衬砌后局部区域存在不密实、空洞、裂隙等现象。

这些病害均对隧道结构构成潜在的隐患。

九、边墙及路面混凝土强度检测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结果表9-1构件名称平均值(MPa)最小值(MPa)平均碳化深度(mm)强度推定值(MPa)设计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