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湿地修复综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718561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洞庭湖湿地修复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洞庭湖湿地修复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洞庭湖湿地修复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洞庭湖湿地修复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洞庭湖湿地修复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洞庭湖湿地修复综述.docx

《洞庭湖湿地修复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洞庭湖湿地修复综述.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洞庭湖湿地修复综述.docx

洞庭湖湿地修复综述

洞庭湖湿地修复的研究综述

(丁华学科教学(地理)1032011025054)

摘要:

对湿地的研究国际上已是多年的焦点,而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停留在沼泽海岸的湿地研究上,对于湖泊的研究较少。

本文作者针对湖泊湿地进行研究在主要介绍了湿地的概念,分类及价值作用。

同时以洞庭湖湿地的修复展开研究指出了近年来洞庭湖湿地出现问题及产生的后果,从而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洞庭湖湿地进行修复的合理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湿地修复洞庭湖

1.湿地修复的概念

1.1湿地的概念

湿地,通常人们把他解释为有水的陆地。

目前世界上对于湿地的概念很多种,而要给湿地下个准确的定义,各领域是莫衷一是。

比如《湿地公约》中对湿地的定义:

“湿地是不论其为天然或者人工、长久或者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水域;同时,还包括临近湿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位于湿地范围内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水水体。

”而美国工程师协会(TheuscorpsofEngineers)则干脆把湿地定义为在一定的频率和延续时间内被地面水货地下室淹没或浸润的地区。

[17]。

另有人认为湿地是一个地面受水浸润的地区,具有自由水面,四季有水,但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暂时没有水,自然湿地的主要控制因子是气候、地形和地址。

(Lioyd,1993)。

而就系统论的观点来说,湿地是一个半开放半封闭的系统,一方面湿地是一个较独立的生态系统,它有其自身的形成发展和演化规律。

另一方面湿地又不完全独立,它在许多方面依赖于相邻的地景系统,和它们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影响邻近系统的活动[14]等等。

而湿地的分类也比较多主要的湿地有:

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滩涂湿地。

洞庭湖属于湖泊湿地,本文主要是以洞庭湖的湖泊湿地的修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阐述。

1.2修复的概念

对于湿地研究不多,一部分人也提到过与湿地修复相关的概念,比如湿地的恢复,比如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层研究了水体生态系统的恢复问题,他认为是“对先前受扰的水体功能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的重新建立”[23]最近,美国生态恢复协会(sER)将恢复定义为:

有意识地对一个地区进行转换和改变,来建立一个确定的、原始的、有史的生态系统,这一过程的目标是仿效特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生物多样性和动态来制定的[20]。

需要指出的是本人认为恢复和修复还是有区别的,很多的定义都是对恢复的定义,大多数的理解都是认为恢复是指生态系统原貌或其原先功能的再现,但是本人认为恢复是对他生态系统原貌或其原先功能再现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的重现没有经过人为的干扰,而修复是为了实现生态系统原貌或其原先功能再现采用的手段措施或者是工程等等,更多的是强调在于人为干扰的作用更多。

1.3湿地修复的概念

所谓湿地修复,是指通过生态技术或生态工程对退化或消失的湿地进行修复,再现干扰前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包括提高地下水位来养护沼泽,改善水禽栖息地;增加湖泊的深度和广度以扩大湖容,增加鱼的产量,增强调蓄功能;迁移湖泊、河流中的富营养沉积物以及有毒物质以净化水质;恢复泛滥平原的结构和功能以利于蓄纳洪水,提供野生生物栖息地以及户外娱乐区,同时也有助于水质恢复。

目前的湿地恢复实践主要集中在沼泽、湖泊、河流及河缘湿地的恢复上[14-16]。

2.湿地修复的研究进展

目前全球湿地生态系统正在遭受着严重的损害和改变,这种变化和破坏的程度大于历史上任何时期。

中国的湖泊众多,大大小小的湖泊,不计其数。

据统计,全国面积大于1k㎡的天然湖泊就有2711个,总面积约90864k㎡。

而在东部的湖泊中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中有6%个,面积21171.6k㎡,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23.3%。

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和巢湖五大湖泊都属于湖泊湿地。

湖泊湿地的特征是生物生产力较高,水情变化显着,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强烈。

国外关于恢复生态学的发展,尤其是在受损湿地修复方面比国内要早美国是走在最前面的。

国外关于湿地修复的进展:

联邦政府环境保护局(EPA)清洁湖泊项目(CLP)在1975一1985年的10年间的313个湿地恢复研究项目得到政府资助,其中就包括湖泊分类和湖泊营养状况分类。

国外对湿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湿地的生态评价、开发及保护方面。

如Connen(2003)总结目前湿地的研究认为,保护湿地的工作主要是保证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维护湿地的生态学特性[3]。

在1990~1991年,E队、CRAM、NRC和农业部提出了庞大的湿地恢复计划,忠于在2010年前恢复受损湖泊67万h㎡。

计划实施的最终目标是保护和恢复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使得湖泊湿地能够得到正常的运作。

[1820]。

瑞典30%地表由湿地组成,其中最主要的就有湖泊,由于湿地的不断退化,所以瑞典的很多学者就提出了要求修复受损的和日益退化的湖泊。

国内对湿地修复的研究开展得比较晚主要是从50年代的沼泽开始[11],尤其是80年代以前沼泽泥炭研究是我国沼泽研究的一个最大的亮点。

但是对于湖泊修复大部分都是以恢复提出的,其中在70年代,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首次利用水域生态系统藻菌共生的氧化塘生态工程技术,使污染严重的湖北鸭儿湖地区水相和陆相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首次推动了我国湖泊湿地修复的发展。

其次在1976年吉林省的查干湖湿地业尝试通过引入松花江的水来修复日益萎缩的湿地面积以供发展当地的渔业资源[12]。

近几年来,随着湖泊湿地的破坏越来越严重,随着产生的一系列的问题也严重影响了我们正常的动植物的生存。

因此我们国家对于湖泊湿地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和深入,从而修复生态系统,一些地方的修复也已经开始出现头绪,比如2001年国家首次向扎龙湿地补水,拉开了生态需水的序幕,则必将推动我国湿地恢复保护的全面发展[13]。

这些研究为退化受损湿地的修复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指南。

鉴于我国湿地严重破坏和退化的现实,国内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也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并已陆续开展了不少湿地恢复工程项目(国家林业局,2000).

3.洞庭湖湿地的现状与发展

洞庭湖位于我国湖南省北部面积仅次于青海湖、兴凯湖和鄱阳湖的第四大湖,现同时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面积2820平方千米(1998年),在湖南境内主要有南纳湘、资、沅、澧四水汇入,北与长江相连,通过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吞纳长江洪水是为长江最重要的调蓄湖泊。

但是近几十年来,洞庭的湿地问题越来越严重,其中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沿湖工业日益发展,水源水质污染严重

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沿湖人口和工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工业中废水废渣废气的排放,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生活废水的排入,使洞庭湖区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局部湖区水质污染严重。

湖区现有工业排污口82个,其中位于湖边污水直接排入湖泊的排污口27个,日排污量达129万立方米入湖水系的排污口55个日排污量高达20万立方米,共计日排入污水量149万立方米,其中BOD5,CoDmn,酚,石油类和氰化物等污染总量分别为38345kg,22377kg,44.28kg,8.18kg和84.8kg。

局部污染严重地区和污染源是:

(1)东洞庭湖区的纺织化工业,日排污水量占东洞庭湖直排污水量的77.7%;

(2)西、南洞庭湖区的造纸业,日排污水量分别占西、南洞庭湖直排污水量的45%和95%。

日益加剧的工业和生活污染也使洞庭湖鱼类生长水域不断恶化。

洞庭湖周边密布的造纸、制药、石化工业和农药污染,使湖区连续多年发生大量死鱼事件,洞庭湖局部富营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2围垦导致湖泊萎缩,生物多样性减少

这近数十年,洞庭湖对调节局部气候,改善生态环境,净化水源沉积泥沙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

洞庭湖独特的水情动态和环境条件,繁衍了极其多的生物物种,蕴藏着极其珍贵的物种基因。

作为以保护具有全球意义生物珍稀候鸟栖息地为主要目标的湿地,已被列入重要的《国际湿地名录》。

湖区目前共有水生植物160多种,鸟类258种,其中一级保护物种20种,一级保护动物13种,是生物多样性的原发地。

但驱于利益的诱惑下,湖岸居民对洞庭湖大肆围垦。

到70年代末,累计围垦面积约1600平方千米导致湖泊面积严重萎缩,湿地面积锐减。

加上沿湖渔民掠夺性地滥捕乱捞,号称“鱼米之乡”的洞庭湖陷入野生鱼类资源急剧减少的境地。

湖南省畜牧水产局的监测显示,目前洞庭湖内洄游性或半洄游性鱼类资源急剧减少,大型经济鱼类如青、草、鲢、鳙等数量锐减,已占不到总产量的10%,而且捕捞的鱼个体也越来越小,根本没有一次繁殖再生的机会。

“洞庭湖水域的天然捕捞量已由高峰期的每年12万吨左右降至目前的每年两三万吨。

”湖南省畜牧水产局渔政处处长何兴春说。

水域生态环境的变化是造成鱼类资源减少的重要原因。

目前洞庭湖区兴建的水利工程基本未考虑建立鱼类洄游通道,洄游性鱼类上溯通道被阻,导致胭脂鱼、白鳝、鳡鱼、刀鲚等洞庭湖特有鱼类濒临灭绝。

 再者加上泥沙淤积的逐年加剧,洞庭湖许多重要的鱼类产卵场和育肥场如今变成了一片洲滩,“船难行,鱼难呆”。

此外,由于湖区部分县市鼓励开发洲滩、围湖栽树,去冬今春仅常德市就有3万多亩鱼类重要索饵场和产卵场遭到破坏。

鱼类资源日趋减少,但毒鱼、电鱼、“迷魂阵”等非法捕鱼手段却屡禁不止。

据调查,除登记在册持有捕捞证的8.8万专业渔民外,洞庭湖目前还有8000多名外来渔民,这些人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无证捕捞”。

渔政管理体制不顺是造成滥捕乱捞有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由于渔政部门人员工资、运行开支不足,只好靠收费、罚款来养人。

“违法者养活执法者”的现状使少数地方的渔政管理队伍随意开口子向渔民乱收费、乱罚款,对非法捕捞睁只眼闭只眼,而渔民因负担过重,转产无门,又只得变本加厉地竭泽而渔。

受利益的驱使,05年春季始掀起了一股由西洞庭湖、南洞庭湖向东洞庭湖蔓延的物种种植风潮,已经波及核心区范围,杨树种植沿舵杆洲-幸福-团洲方向发展,沿大堤外的芦苇滩均被挖掘机挖出深1.5米,宽3米的植树沟,特别是团洲,从大堤沟外起深入湖心达1200米。

这种人为改变湿地性质,侵占湿地,破坏湿地生态环境的严重行为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和珍稀候鸟重要的栖息地。

3无序挖沙,洞庭湖水态严重破坏

从07年开始,东洞庭湖管理单位采取商业化的做法,将原本极其优良的洞庭湖沙石资源开采权用低价招标的方式垄断于几个个体商户名下,从此开始了掠夺式的乱开乱采,给东洞庭湖带来了极大的创伤。

使东洞庭湖的局部区域更加淤积严重,航道更加阻塞,降低了蓄洪能力严重影响了水生物的发展和洞庭湖湿地的保护另外由于挖沙船只四处乱挖,到处滥采,任意行走,任意泊位,各种行船安全事故,利益纠纷,治安事件频频发生。

特别是近来大量运沙船只停泊于城陵矶水文断面及保护区水域区,这严重的干扰了水文测验工作的开展。

4.洞庭湖湿地修复的主要对策

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富饶的生态系统,具有极大的资源潜力和环境调节功能,极具开发利用价值。

湿地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缓解人口增长与粮食、能源等资源间的矛盾,而且有助于环境的保护和自然灾害的防治。

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只向湿地索取还应对其多加保护。

因此就洞庭湖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相关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来挽救:

  

  一、设立专门机构对洞庭湖进行管理

“湿地”一词在我国还只有近20年的历史,在对湿地来实施保护之前,洞庭湖湿地实行的是多方管理,它涉及2个省的十多个县市和4个保护区,这种多方管理的模式对洞庭湖湿地的保护其实是极其不利的,会造成管理上的许多问题无法及时解决。

因此,应该建立一个独立于行政区划的统一的管理机构。

统一协调保护各地各部门的行动,实现区域内保护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充分合理利用湿地资源

湿地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在对待资源问题上应做到既充分利用资源的潜在价值,又要保护好有限的资源,以维护好洞庭湖区湿地的生态平衡。

第一,组建综合开发利用机构,协调开发工作。

第二,控制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严格控制企业数量,淘汰高污染重污染的企业,关闭低效率企业。

第三,通过开展科学研究,生态旅游等多种途径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第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开发和推广绿色无公害食品生产,增加当地居民收入。

三、树立正确的资源利用观

湿地是一种自然资源,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在利用方式上应从长远利用来考虑,为子孙后代着想。

参考文献:

[1]毛德华,吴峰,李景保等.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与生态恢复对策[J].湿地科学,2007,(3):

39~44

[2]马学慧,牛焕光.中国的沼泽.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0

[3]陆健健.中国湿地.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4]许木启,黄玉瑶.受损水域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研究〔J〕.生态学报,1998,18(5):

547~557.

[5]邱东茹,吴振斌.富营养化浅水湖泊沉水水生植被的衰退与恢复〔J〕.湖泊科学,1997,9

(1):

82~88.

[6]朱而勤.山东半岛近岸带沉积动力过程.青岛:

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2

[7]陈克林.湿地效益评价的必要性[J].湿地通讯,2003,6(11):

[8]赵晓英,孙成权.恢复生态学及其发展〔J〕.地球科学进展,1998,13(5):

[9]许木启,黄玉瑶.受损水域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研究〔J).生态学报,1998,18(5):

547~557.

[10]邱东茹,吴振斌.富营养化浅水湖泊沉水水生植被的衰退与恢复(J).湖泊科学,1997,9

(1):

82~88.

[11]黄锡畴,冯慧芳.我国沼泽研究回顾与展望.地理科学.1988,8(l):

10一14

[12]吉林省白城地区水利设计院引松入查工程设计说明书1976

[13]中国水利报,湿地保护专刊2001、8、7

[14]MitschWJ(ed).Globalwetlands:

oldworldandnew.Elsevier,Netherlands,1994

[15]PearsonSM.Landscape-levelprocessesandwetlandconservationinthesouthernAppalachianMountains.Water,Air&SoilPollution,1994,3~4:

321~332

[16]GoodR.E,D.F.Whigham,andR.L.Simpson,eds.,FreshwaterWetland:

EcologicalProcessesandManagementPotential[M].AcademicPress,NewYork,1978.

[17]WilenBOetal.WetlandsoftheU.S..in:

Whigham(ed):

WetlandsoftheworldI.KluverAcademicPublishers,Netherlands,1993

[18]DikshitAK,LoueksDP.Estimatingnon一pointpollutantloadings一11:

AcasestudyintheFallcreekwatershed,NewYork(J).JEnvironmentalSystems,1996~97,25

(1):

81~95.

[19]FaberP.Marshrestorationwithnaturalrevegetation:

acasestudyinSanFraneiseobay(J).CoastalZone,1983,729~734

[20]MitschWJ,GosselinkJG.Wetlands.VanNostrandReinhold,1993:

1一4

[21]DameRF.Tidalexchange:

import-exportofnutrientsandorganicmatterinnewandoldworldsaltmarshes:

conclu

[22]sions.in:

Mitsch(ed).Globalwetlands:

oldworldandnew.Elsevier,Amsterdam.1995

[23]WheelerBD.Introduction:

Restorationandwetlands〔A〕.In:

WheelerBD,ShawSC,FojtWJ,etaleds.RestorationofTemperateWetlands〔C〕.Chichester:

JohnWiley&SonsLtd,1995.1~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