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文化学考试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712435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文化学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育文化学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育文化学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育文化学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育文化学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文化学考试复习资料.docx

《教育文化学考试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文化学考试复习资料.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文化学考试复习资料.docx

教育文化学考试复习资料

一、教育文化学概述

(一)文化的词源分析

1.文化最先表示一种完全物质的活动,然后才比喻性的用于精神生活,最后才被用来表示一种作为活动结果的“存在”。

(二)众说纷纭的文化定义

1.泰勒在《原始文化》中第一次在科学的意义上给文化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他认为:

“文化是人类在自身的历史经验中创造的包罗万象的复合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从社会上学得的能力与习惯。

2.马凌诺夫斯基认为文化产生于人的基本生物需要和派生的需要,因此,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即包括具体的工具和消费品,又包括社会集团的宪纲、人们的观念、技术、信仰、习惯等制度。

(三)文化的含义

1.文化是与自然和先天相对的概念,它是人类为了满足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在改造自然、社会和自我过程中人为创造的。

2.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但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等精神因素是文化内涵的核心。

3.文化是整合的、模式化、类型化的生活方式。

一种文化是由文化特征或文化特质(往往包含特征细目)、特征组合以及整体活动或文化模式所构成的。

4.文化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

5.文化是人创造的,人类创造的文化反过来制约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于生活于一定文化条件下的人们来说,文化都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而不是生物性的遗传;

6.文化是相对稳定与变化发展的统一,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其变化可能是频繁的。

(四)教育文化学定义

教育文化学即教育文化研究及其成果。

两种理解:

一是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二是教育的文化研究(或教育文化的研究)。

(五)教育文化学研究范围

除了研究教育与文化的一般关系外,还研究特定的文化现象与教育的关系,如文化传统与教育、文化传播与教育、文化变迁与教育、文化冲突与教育、文化整合与教育、多元文化与教育等。

用文化学的范式、基本原理、范畴作为分析教育的工具进行文化学的或者文化的解释,如文化学视角下的教育观、教育文化、学校文化、课程文化、教学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班级文化等等的研究。

(六)教育文化学的研究方法

1.理性思辩研究方法(或理论研究法)

特点:

以客观现实材料及思想理论材料为基础,研究者需要运用各种逻辑和非逻辑的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比较与概括、演绎与归纳等)。

研究者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现实或历史等问题采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形式进行理性思考而形成思想观点的一种研究方法。

2.教育民族志(人种志)

特点:

系统的田野工作方法,文化全貌观,功能主义的科学文化理论。

(1)情景自然性

(2)视角整体性(3)对象熟悉性(4)结果描述性

研究者提供对特定情况下的教育制度、过程和现象的科学描述的过程。

它们和其他各种质的研究方法一起,被用来作为“具体研究”、“微观叙事”的工具,渗入到教育研究中的各类主题。

二、教育与文化的一般关系

(一)教育与文化的一般关系

1.教育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文化是一种强大的育人力量,教育是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途径之一;

3.文化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

4.教育做为文化形式,会反作用于文化整体,使自身体现出深刻的文化上的意义。

●传递保存文化是教育的的基本功能

●教育对文化的保存和维持,主要是通过选择、整理和传递文化来实现的。

●教育可以传播外来文化,蕴育、创造新文化,促进文化变迁

●教育可以整合、控制文化,使文化结为一体,增强文化自身的凝聚力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关于第3点阐释)

1.“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对教育的影响(天与人的关系是相通的融合的,而不是对立的分裂的。

2.“仁智统一”对教育的影响(人道原则与理性原则的统一,认识论和伦理学的统一。

3.“知行相即”对教育的影响(知人道、忠孝节义带有普遍性,要求人采用“体知”或“悟知”的认知方式。

4.“注经”与独创的统一对教育的影响(保证了教育传递文化的功能,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置于经学独断论的价值体系之中,并强化了师道尊严的传统。

5.“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对教育的影响(认为内在的圣智可以外在化成为开明的治国安邦之术。

三、文化传播与教育

(一)文化传播的定义

泰勒的《原始文化》一书主要指文化的迁徙、采借、暗示及分布。

人类学传播是指文化在不同区域间的流动,现在认为:

文化从一社会到另一社会、从一区域到另一区域以及从一群体到另一群体的文化互动现象。

(二)文化传播的作用

文化的重要特性就在于其社会性,即必须为一定社会群体所共有,没有传播,就没有文化。

同时,传播还是文化延续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三)文化传播的类型

一种是纵向传播,表现为同一文化内知识、观念,价值规范等的传承,与我们通常讲的文化传递大体无异;另一种是横向传播,表现为不同文化的接触、采借,与文化输入、借用类同。

(四)文化传递与教育

纵向传播也可分为两种形式,即自下而上的传播和自上而下的传播。

在教育活动中,自上而下的传播和自下而上的传播都是存在的,但更多地体现为前者。

(五)文化传统与教育

文化传统包含四部分:

价值体系、思维方式、知识经验、语言符号。

学校教育在传递价值规范、思维方式的过程中,与其隐型文化的特性相应,更多地是以隐蔽课程的方式来得以实现的。

(六)隐蔽课程传播的特点(第五点阐释)

第一,传播渠道多。

第二,传播容量大。

第三,传播内容精确度高。

第四,传播方式隐蔽。

(七)隐蔽课程传播的作用(第六点阐释)

首先,它保存了文化,维持了文化生存。

其次,它促成了文化积淀,塑造了民族性格或国民性。

再次,它可以促使文化增殖。

(八)濡化与教育

1.概念:

濡化是部分有意识、部分无意识的学习过程,是年老一代指示、引导并强迫年轻一代接受传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的过程。

2.区分:

它与教育一样,都可用来描述文化现象,揭示文化某一方面的特征。

但它在学习过程上涵盖着无意识与有意识学习两个方面,较教育宽泛;而在学习内容上仅指文化传统的传承,又较教育狭窄。

3.作用:

濡化是使文化保持稳定的重要机制,是文化传统延续的途径,其自身包括着各种各样的形式,家庭及社会的影响均在其内,仅就传播文化传统而言,教育实是一种高级的濡化活动,它的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与其他濡化形式的协调、配合。

4.影响:

教育上对下一代进行濡化的结果,是使得社会文化的许多方面在这一代都趋同于下一代,保持了文化的延续。

有人认为,教育上的濡化可以说明文化的延续,但不能解释文化进化。

此说不无道理。

文化的进化或变迁,还要靠文化(横向)传播、涵化来解释。

(九)文化输入与教育

直接传播(1.留学2.传教3.殖民与移民教育)

媒介传播

刺激传播

(十)外来文化与教育

(1)教育可以对外来文化加以选择、整理、融合,并且以受教育者易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

(2)教育过程中可随时接受来自各方面的反馈,修正传播内容、渠道,避免所传文化的“失真”;

(3)传播者往往都是“闻道在先”的,值得信赖,受传者在与其进行接触的过程中,就有意无意地承接了他所传播的文化;

(4)传者与受传者可建立起稳定的、亲密的联系;

(5)远距离教育、班级授课制等多种组织形式,可以将外来文化大范围地向外扩散。

v可以说,教育的得天独厚的传播方式,为外来文化的传播铺设了通途。

(十一)涵化与教育

与文化传递和濡化的关系一样,文化输入也有一个相近的概念——涵化。

1.含义:

它一般用来指不同文化的成员间因持续地集中地相互接触,两者相互适应、借用,结果造成一方或双方的文化模式发生了大规模的文化变迁。

2.区别:

涵化更多地强调在文化接触中两种文化单方或双方都发生较大变化,而文化输入却有可能发生在不经任何涵化的情况下,就从另一种文化中借用其文化特质,从这个意义上,人们有时也把文化输入称之为“文化借用”。

(注重外来技术的传播)

(十二)教育中涵化与濡化的关系

涵化与濡化都是教育要完成的使命。

在教育过程中,这两者都是必需的。

涵化使受教育者接受不属于本团体、社区的生活方式、价值习俗,既拓宽了其视野,又激发了其创造力,进而为文化变迁提供了动力;濡化使受教育者适应本团体、社区的生活方式和知识观念,促成了其社会化。

如果只有濡化,就可能使受教育者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甚至抱残守缺;如果只有涵化,就有可能使受教育者失却传统,忘记根本,甚至造成人格上的分裂。

(十三)教师在文化传播中的三种可能角色与效果

1.文化保守者,传统态度、价值与知识的“卫道士”——偏重濡化

2.激进的文化革新者,缔造新文化的人——偏重涵化

3.文化的批判分析者,文化的研究者——综合创新

四、文化冲突与教育

(一)文化冲突的含义

文化冲突,也称文化碰撞,是两种文化在接触过程中由于其客观存在的差异、矛盾而导致的相互抵触、排斥和对立的现象。

(二)文化冲突的特点

文化冲突与文化整合或文化融合不完全是对立的。

第一,冲突与整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没有冲突,就无所谓整合;

第二,冲突、对抗并不是只具有破坏作用的,它有可能成为凝聚社会群体的重要因素,产生积极的整合作用;

第三,正是由于冲突与整合的这种相互作用,社会与文化才不断向前发展,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

(三)文化的不同分类

1.依据文化的结构性,可以将文化分为下列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世界文化,或称“一般文化”、“人类共同文化”。

第二个层次是种族文化,是由人种而产生的相应的文化。

第三个层次是民族文化。

每一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具有共同的语言、信仰等。

第四个层次是阶级(阶层)文化。

民族文化内部存在阶级与阶层之别。

文化并不一致。

第五个层次是社区文化。

它往往反映的是社区环境、人际关系。

第六个层次是学校文化。

学校既会不同程度地体现前几种文化,同时又会产生有自己特色的不同于社区其他机构的文化特征。

它是一个特殊的文化场所,是诸多文化集中体现。

2.依据文化的共享范围

宏观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共享的文化,生活在其中的人都或多或少地拥有这种文化的价值和特性;

微观文化是由亚社会群体所共享的文化要素和文化型式,它是在宏观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依据文化的价值取向(文化所包含的价值倾向的相异和对立情形)

(1)主流文化是社会中掌握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倾向的文化。

(2)与主流文化价值倾向相异而不对立的属亚文化,而与主流文化价值倾向相对立的文化成分则是反文化。

4.依据文化的形式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或分为外层文化、中层文化和里层文化。

5.依人类把握世界的不同方式

认知文化智育

认知文化美育

价值文化德育

6.文化的地域

河谷型文化其特点是内聚力和容纳性强,以中原地区为代表;

草原型文化特点是流动性和外向性;

山岳型文化特点是封闭性和排他性;

海洋性文化特点是开放性和冒险精神较强。

7.依据时间和发展序列

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延续于现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流向未来。

现代文化传统文化的时代特点与外来文化等的综合。

8.依据空间

本土文化主要包括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本土化的成分。

外来文化来于其他民族,它在与本土文化同质异形时,较容易为本土文化所吸收,而若与本土文化异质异形,则不易两相融合。

9.依据表现形态

显型文化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如行为方式等,可用言语描述,也是可以观察到;

隐型文化与文化本身的属性紧密相联,一般不能用语言描述的,它往往是不易改变的。

(四)文化接触中矛盾的产生

由于环境、社会条件、内部结构等的不同,文化会呈现出一种不平衡的状态,甚至出现较大的差异。

这种不平衡是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是文化产生冲突的根本前提。

(五)文化冲突的原因

1.就文化自身来讲,都具有一定的保守性。

(即文化惰性)

2.文化要素并不是相互协调的。

如观念与现实、技术与价值观之间的对立与冲突。

3.一切文化都或多或少地代表着阶级利益。

4.各民族有其独特的思想、感情及行为方式,当外来文化侵入时,冲突就必然会产生。

(六)学校文化型式间的冲突

1.围绕教师与学生的文化冲突;(教师与学生、教师团体内部、教师与管理者、学生之间)

2.围绕课程展开的文化冲突;(教师、学生与课程、学科知识内部与学科知识之间)

3.围绕学校组织机构展开的文化冲突。

(组织之间)

(七)学校文化型式间冲突的性质类型

1.表面性冲突

产生在深层一致的牢固基础之上,不影响社会机体依赖的共同利益,它有时是有益的,会巩固和加强集体生存基础的一致。

2.共有冲突和非共有冲突

冲突双方不存在共有目的,或者当双方认为无法找到能够使双方达成妥协的共同目的。

3.多重冲突,也称为交叉冲突

多重群体联系中,也就使得冲突呈现出多样性的色彩,这些冲突是相互交叉的。

4.累积性冲突与非累积性冲突

冲突的机会与敌意累积起来,最终会导致直接威胁意见的一致,它一般多见于封闭性社会体系。

非累积性冲突,使得无论何时何地表现出的不满,尚未积累起来并构成主要裂痕,这就有助于维持这个社会或群体。

五、文化变迁与教育

(一)含义

一是革新,二是传播;前者是新文化因素产生的过程,也就是文化创造的问题。

后者是新的文化因素从一个群体传播到另一个群体的过程。

这两个过程是密切相联的,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普及化的条件。

(二)教育在文化中变迁中的作用

1.教育通过传播已有文化,为文化革新(发明、发现)奠定基础;

2.教育在文化传播过程中,赋予已有文化传统以新的文化意义;或因融合、汇综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使原有文化发生性质、功能等方面的变化,衍出新的文化要素;

3.教育通过文化传播,使革新为人们所接受。

(三)教育对文化变迁的促进作用

1.教育对文化的传播以及在传播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增值;

2.教育通过培养人的创造性,促进文化变迁;

3.高等学校在文化创新和发展上的独特作用。

(四)文化变迁的阻力与教育以及对策

1.教育自身的保守特性

2.教育者未能预先变革自身态度和行为

3.教师与学生在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

4.教师、学校行政人员、学生等对变革的性质和意义等缺乏一致的认识

1.必须检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形成接纳变革的开放的教育系统;

2.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变人先变己”;

3.教师与学生必须结成有机整体,发挥集体的力量,通过归属于所属的群体促成变革的实现;

4.变革中必须协调各种不同的力量,使得各群体都能积极地参与变革。

六、文化整合与教育

(一)含义

是指各种不同的文化要素或型式相互适应、协调从而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

(二)文化整合的类型

大体是沿着强制性的同化——以强制性为主民主性掺杂其中的融化——民主性的多元化——的轨迹运行的。

它们突出地表现在“同化沦”、“熔炉论”和“多元论”的主张上。

七、学校文化

(一)含义

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二)圈层模型

外圆是物质文化,属学校文化的表象层,主要指学校的校舍和环境;中圆是规范文化,属学校文化的制度层,主要指学校的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内圆是精神文化,属学校文化的观念层,主要指学校的办学思想和价值观,是学校文化的内核和灵魂。

 

(三)冰山(结构)模型

 

(四)树模型

将理念文化类比为树根,制度文化类比为树干,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和管理者文化类比为树枝,行为文化和形象文化类比为树叶,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类比为树赖以获得养分的土壤,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类比为树赖以获得能量的阳光。

从而形成了学校文化生态树模型。

 

(五)学校文化的作用

1.学校文化具有统率和引领的作用

2.学校文化有着规范的作用

3.学校文化具有激励的作用

4.学校文化具有熔炉作用

(六)学校文化建设方向

1.对学校的重新定位,学校是丰富和完善人性的场所。

2.突出学校特色,走校本发展之路。

3.重视学校课程建设,学生的个性丰富多彩,学校课程的形态应该灵活多样。

4.对教师职业角色重新定位。

(七)学校文化建设的途径

1.理性思辨

制定学校文化建设方案,清晰地描述把握学校文化的各个方面,精致地描绘学校文化标示

2.历史叙事

对本校历史已有文化的提炼、描述和反思。

3.主动创生

通过对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诊断和改进,使之在延续已有文化内涵的同时,更能与时俱进地生成新的文化内涵,从而满足新的教育改革、尤其是新一代人的发展需要。

八、教师文化

(一)含义:

教师文化是教师这一职业群体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态度倾向与行为方式。

(核心是价值取向)

(二)教师文化的类型

哈格里夫斯将教师文化从性质上划分个人主义与合作互动文化两种,进而将合作互动文化从规模、起源上进一步分为派别主义文化、人为合作文化和自然合作文化。

我国有的学者直接将教师文化分为隔离型教师文化和合作型教师文化。

(三)我国教师文化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1.当前我国的教师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与教师的“技术熟练者”身份相适应的适应型文化,

2.创生型教师文化通过主体参与和反思实践,创造和生成符合学生发展、符合自身发展的专业意识、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等等。

九、学生文化

(一)含义:

学生文化就是学生某一或某些群体共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二)学生文化的成因

1.学生个体的身心特征

2.同辈群体的影响

3.学校文化(师生的交互作用、学校制度与规范、价值观念等)

4.家庭(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家庭教育)

5.社会(社区与校外各文化形态的影响)

(三)学生文化的特征

1.学生文化自身形态既具有过渡性又具有独特性

2.学生文化与以学校为代表的主流文化之间既具有对抗性又具有依附性

3.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与时代性

4.学生文化具有差异性与互补性

(四)学生文化的引导与培育

1.搁置偏见,理解并分析学生文化

2.化解价值冲突,有区别的加以引导和干预

3.注重开展贴近学生的展示活动与社会实践,丰富学生体验,引导学生学会表达与欣赏

4.突出学生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