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354《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检测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699758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7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354《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检测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354《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检测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354《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检测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354《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检测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354《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检测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354《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检测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354《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检测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354《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检测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354《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检测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354《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检测题含答案与解析

3.5.4《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测试题

1.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有的老年人在听别人说话时,把手掌托在耳廓后边,这样会感到前方传来的声音变大,这说明耳廓能够(C)

A.产生声波

B.传递声波

C.收集声波

D.感受声波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耳廓的作用。

把手掌托在耳廓后边,增大了接收声波的面积,故感到前方传来的声音变大,说明耳廓具有收集声波的作用。

2.与形成听觉有关的结构中,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是(B)

A.鼓膜

B.耳蜗

C.听小骨

D.与听觉有关的神经

解析:

选B。

本题考查耳蜗的功能。

鼓膜的作用是将声波转化成机械性振动;听小骨的作用是将鼓膜产生的振动传给耳蜗;与听觉有关的神经的作用是把耳蜗产生的神经冲动传递给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从而形成听觉。

3.耳的结构中,能探测头部运动方向的结构是(D)

A.鼓膜

B.听小骨

C.耳蜗

D.半规管

解析:

选D。

本题是对耳的结构与功能的考查。

鼓膜能把声波振动转化为机械性振动,听小骨把鼓膜的振动扩大并传到内耳,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半规管能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

4.明代思想家顾宪成在《名联谈趣》中写道: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下列哪项是听到声音的过程(B)

A.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与听觉有关的神经→耳蜗→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B.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C.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听觉中枢→耳蜗→形成听觉

D.外界声波→外耳道→听小骨→鼓膜→耳蜗→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解析:

选B。

听觉形成过程为:

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听觉。

5.听觉的形成部位是(A)

A.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B.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C.半规管

D.鼓膜

解析:

选A。

本题考查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听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的作用是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半规管能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鼓膜在外耳道底部,是一个椭圆形薄膜,受声波的刺激能产生振动。

6.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开嘴,或闭嘴堵耳,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B)

A.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B.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C.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D.防止听觉中枢受损伤

解析:

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鼓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

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

7.李爷爷小时候得病后,由于用药不当导致耳聋,但经检查发现耳的结构都正常。

其耳聋的原因可能是(D)

A.外界声音过小

B.鼓膜受损

C.咽鼓管堵塞

D.与听觉有关的神经或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受损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听觉的形成过程。

声波经鼓膜、听小骨传到耳蜗,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若耳的结构正常,声波传到耳蜗是没有问题的,这里的耳聋问题可能出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或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上。

8.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耳和听力的是(B)

A.为了锻炼听力,使用随身听时音量要大一些

B.放鞭炮时要用手捂住耳朵

C.耳内常有分泌物,要用尖锐的工具清理干净

D.耳内分泌物能够杀死小动物,因此如果昆虫钻进耳朵,不用管它。

解析:

选B。

本题考查耳和听力的保护。

使用随身听如果音量太大,会对听力造成一定的损害;用尖锐的工具挖耳朵,容易损伤外耳道或鼓膜;如果有昆虫钻入耳朵,要让耳对着光源,让昆虫循光爬出,必要时应求助于医生。

9.下列哪种不是舌能分辨的基本味觉(D)

A.甜

B.酸

C.咸

D.辣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舌分辨的味觉。

舌的表面和两侧有许多对味道十分敏感的突起,能辨别“酸、甜、苦、咸”。

辣是痛觉,不是食物的味道,本题可采用排除法得出正确答案为D。

10.盲人是通过哪种感觉来“阅读”盲文的(A)

A.触觉

B.压觉

C.痛觉

D.听觉

解析:

选A。

盲文是用专门的刻划笔写成的,用手摸上去有凹凸不平的感觉,盲人就是通过触觉来“阅读”盲文的。

11.人听到声音需要以下结构的参与,请选出正确的顺序(  )

①听小骨 ②鼓膜 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④外耳道 ⑤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A.①②③④⑤

B.④②①③⑤

C.④①②③⑤

D.④③①②⑤

答案:

B

解析:

听觉的形成过程如下:

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12.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晶状体等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看到的是模糊不清的物像.这是近视还是远视,如何矫正(  )

A.近视眼、戴凸透镜

B.远视眼、戴凹透镜

C.近视眼、戴凹透镜

D.远视眼、戴凸透镜

答案:

C

解析:

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体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清。

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13.下列感受器中,不能称为感觉器官的是(   )

A.眼

B.感觉神经末梢

C.耳

D.鼻

答案:

B

解析:

14.如图为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下列关于近视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后方

B.可能是眼球前后径过长

C.可以佩戴凸透镜加以矫正

D.可能是晶状体的曲度过小

答案:

B

解析:

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楚。

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形成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15.遇到巨大声响时,小芳应采取的措施是()

A.闭上眼睛

B.原地卧倒

C.堵耳张嘴

D.张口或闭嘴堵耳

答案:

D

解析:

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鼓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

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

这样口腔内的气压(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

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

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

可见D符合题意。

16.如图所示是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示意图.外界物体在人眼的视网膜上所成的物像是(  )

A.正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

D

解析:

视觉形成的过程是: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因此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像。

17.眼球内分布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  )

A.脉络膜

B.视网膜

C.虹膜

D.巩膜

答案:

B

解析:

脉络膜有遮光和形成暗室的作用,A错误;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B正确;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C错误;巩膜白色坚韧,能保护眼球,D错误。

18.同学们在上课时,一会儿看桌上的书,一会儿抬头看前面的黑板,物像都能落在视网膜上,看得很清楚,这主要是因为()

A.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

B.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

C.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D.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

答案:

C

解析:

眼球分为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分为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包括角膜和巩膜,角膜无色透明便于光线通过,巩膜是一层结缔组织膜,具有保护内部结构的作用;中膜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虹膜内有色素,眼球的颜色就是由它来决定的,睫状体内有平滑肌,通过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从而使眼睛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内膜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接神受物象的刺激可以产生经冲动,属于视觉感受器.所以对于正常人来说,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被看清,主要是因为晶状体的曲度可以通过睫状体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

故选C。

19.人听到声音需要以下结构的参与,请选出正确的顺序(  )

①听小骨 ②鼓膜 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④外耳道 ⑤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A.①②③④⑤

B.④②①③⑤

C.④①②③⑤

D.④③①②⑤

答案:

B

解析:

听觉的形成过程如下:

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20.视觉的形成过程中,图像和视觉的形成部位分别是()

A.视网膜、视网膜

B.大脑、大脑

C.视网膜、大脑

D.大脑、视神经

答案:

C

解析:

21.有些人乘车时会发生晕车现象,与之有关的耳的结构是()

A.耳蜗和前庭

B.前庭和半规管

C.半规管和鼓室

D.鼓室和耳蜗

答案:

B

解析:

半规管和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前者引起旋转感觉,后者引起位置感觉和变速感觉。

前庭及半规管过敏的人,会在直线变速及旋转变速运动时,传入冲动引起中枢有关部位过强的反应,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这就是通常说的晕车、晕船。

22.组成内耳的结构是()

A.鼓膜,鼓室,和听小骨

B.前庭,耳蜗和半规管

C.耳郭和外耳道

D.鼓膜,耳蜗和半规管

答案:

B

解析:

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其中内耳是由半规管、前庭、耳蜗三部分组成的。

23.不少年轻人走路、骑车时喜欢戴耳机听音乐,这样不仅容易导致交通事故,而且长期使用耳机会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

这些细胞位于()

A.外耳道

B.耳蜗

C.鼓膜

D.耳廓

答案:

B

解析:

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

当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导鼓膜时,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因此感受声波刺激敏感的细胞位于内耳的耳蜗内,B正确。

24.下图中甲、乙表示两种异常眼的成像路径,丙、丁表示矫正视力需配戴的镜片。

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近视眼,需配戴丙矫正

B.甲是近视眼,需配戴丁矫正

C.乙是近视眼,需配戴丙矫正

D.乙是近视眼,需配戴丁矫正

答案:

A

解析:

由于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故甲是近视眼,需要佩戴丁矫正,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的凸度过小,物象落在视网膜的后面,需要佩戴丙进行矫正。

25.下列关于耳的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鼓膜、听小骨和鼓室组成中耳;

B.耳蜗内具有听觉感受器;

C.前庭和半规管能够感受头部的位置变动情况,与维持身体的平衡有关;

D.咽鼓管属于中耳的一部分,能够传导声波。

答案:

D

解析:

A、中耳由鼓膜、鼓室和听小骨组成.A正确;B、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受到振动的刺激能够产生神经冲动,B正确;C、前庭和半规管与听觉的形成没有直接关系,但是能够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C正确;D、咽鼓管开口于鼓室,不属于耳的结构.D错误。

故选D。

26.我们常形容外国女郎为“金发碧眼”,碧眼指的是眼球哪一部分的颜色?

A.角膜

B.巩膜

C.虹膜

D.视网膜

答案:

C

解析:

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A错误;

巩膜,白色,坚固,保护眼球内部结构的作用,B错误;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C正确;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D错误。

27.矿难发生后,救援队若是白天从矿井中抬出被救人员,都用毛巾遮住被救人员的眼睛,这是为了(  )

A.让被救人员好好闭目养神休息

B.不让被救人员的瞳孔受到刺激放大

C.避免强光损伤被救人员的视网膜

D.避免强光损伤被救人员的晶状体

答案:

C

解析:

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光线的多少。

光线强,瞳孔变小,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减少;光线弱,瞳孔变大,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增多。

矿难中长时间处于黑暗中的矿工,瞳孔最大,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多。

被救助上井后,外界光线强,瞳孔来不及缩小,进入眼球内的光线过多过强,会严重伤害眼睛,严重时会引起视网膜脱落,而失明。

因此被救助上井后,通常被蒙上眼睛以保护视网膜免受强光的伤害。

28.户外旅行时,突遇电闪雷鸣的极端天气,人们会迅速寻找安全地点躲避,其中人体感知电闪雷鸣的感受器分别是()

A.虹膜、鼓膜

B.晶状体、半规管

C.视网膜、耳蜗

D.瞳孔、听小骨

答案:

C

解析:

视觉的形成是这样的: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可见接受电闪的感受器是视网膜;

听觉的形成是这样的:

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导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可见接受雷鸣的感受器是耳蜗。

故选C。

29.近视眼的成像位置及矫正方法是()

A.视网膜前,凹透镜

B.视网膜后,凸透镜

C.视网膜前,凸透镜

D.视网膜后,凹透镜

答案:

A

解析:

如果我们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使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形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前方的眼,形成近视眼,可配带凹透镜纠正。

因此近视眼的成像位置及矫正方法分别是成像在视网膜前,配戴凹透镜。

30.在眼球结构中物像形成于()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C

解析: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因此能形成图像的部位是图示中的③视网膜,形成视觉的部位是视觉中枢。

31.下列叙述中正确是是()

A.当人从光线强的地方往暗的地方走时,瞳孔时由大变小

B.形成图像和视觉的部分分别是脉络膜和视觉中枢

C.人要看清远处的物体要调节玻璃体的曲度

D.近视眼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曲度过大形成的

答案:

D

解析:

当人从光线强的地方往暗的地方走时,瞳孔时由小变大,A错误;形成信号图象和视觉的部位分别是视网膜和视觉中枢,B错误;要看清远处的物体需调节晶状体的曲度,C错误;近视眼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的曲度过大,D正确。

32.“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是基本的交通规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红灯停,绿灯行”属于条件反射

B.完成“红灯停”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C.要看清远处的交通标志需调节玻璃体的曲度

D.信号灯形成的物象和视觉形成的部位分别是视网膜和视觉中枢

答案:

C

解析:

A、“红灯停,绿灯行”是要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交通规则,需要大脑的参与,这属于复杂反射。

A正确;B、“红灯停,绿灯行”属于复杂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正确;C、看清远处的交通标志,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实现的,C错误;D、物象是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形成的,视觉则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产生的,D正确。

故选C。

33.当猫处于黑暗处时,眼睛的变化(  )

A.瞳孔放大

B.视网膜不可以成像

C.瞳孔缩小

D.光线不能通过角膜

答案:

A

解析:

瞳孔的变化是随着光线的强弱而变化的,在眼球的结构中,瞳孔是光线进出的通道。

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瞳孔是变小的,以避免过强的光线刺伤了眼睛;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瞳孔是变大的,让更多的光线进入眼球,便于看清物体。

据此可知,当猫处于黑暗处时,眼睛的瞳孔将要变大。

34.当守门员看到足球由远飞近时,人眼球晶状体的凸度变化是(  )

A.由大到小

B.由小到大

C.基本不变

D.由大到小后再变大

答案:

B

解析:

人体能看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完成的。

人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即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瞳孔由大变小。

视近物时,正好相反。

35.眼和耳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B.近视眼可以佩戴凸透镜加以矫正

C.人的听觉是在耳蜗内形成的

D.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迅速张开口

答案:

D

解析:

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而不是镜头,A错误;近视眼要看清远处的物体需要戴凹透镜进行矫正,而远视眼需要戴凸透镜进行矫正,错误;听觉的形成过程是:

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因此,人的听觉是在大脑的听觉中枢形成的不是在耳蜗内形成的,C错误;当听到巨大声响时应迅速张开口,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的气压保持平衡,以免振破鼓膜,D正确。

 

36.(2019•娄底)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下列对眼球结构描述错误的是(  )

A.视觉形成的过程是:

外界光线→④→②→③→⑦→⑧→大脑。

B.外国人的眼睛有蓝色、褐色,是因为①上有不同的色素。

C.结构⑥的作用是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

D.上课时一会看书本,一会看黑板,都能看清楚,是由于③的曲度可以调节。

解析:

A.视觉形成的过程:

外界光线-→④角膜-→②瞳孔-→③晶状体-+玻璃体-→⑦视网膜→⑧视神经-+大脑的视觉中枢,A不符合题意;B、①虹膜内有色素,眼球的颜色就是由它来决定的,B不符合题意;C、⑥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对眼球具有营养作用,并能使眼球内部成为“暗室”,对眼的内部结构有保护作用的是⑤巩膜,C符合题意;D、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我们看近物时,它的凸度变大,看远物时,凸度变小,由此可见,我们能够看到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③晶状体曲度变化的原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7.(2019•咸宁)眼对于我们认识世界至关重要,人通过眼获取了总量80%以上的信息,如图为眼的纵切示意图,下列相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我们看到的“黑眼珠"是眼球壁中②虹膜的颜色

B.由看近到望远时需要由睫状体调节①晶状体的曲度

C.看书写字时间过久需要停下来眺望远方以预防近视

D.近视眼患者看物体时,外界物体的像落在④视网膜的后方

解析:

A.眼球壁中②虹膜的颜色就是我们看到的“眼珠的颜色,所以“黑眼珠”实际是虹膜的颜色,A不符合题意;B.睫状体能够调节①晶状体的曲度,使我们能够看到远近不同的物体,所以B不符合题意;C.看书写字时间过久需要停下来眺望远方可以使晶状体的曲度发生改变,同时可以使睫状体得到休息,利于预防近视,C不符合题意;D.近视眼患者看物体时,外界物体的像落在④视网膜的前方,需要佩戴凹透镜矫正,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8.(2019•咸宁)下面关于眼和视觉、耳和听觉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遇到巨响时,要赶紧闭住嘴,使咽鼓管张开

B.近视眼可以通过佩戴凸透镜加以矫正

C.人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

D.视觉和听觉都是在大脑的一定区域形成的

解析:

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耳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

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

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兔振破鼓膜。

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A错误;近视眼的晶体状曲度变大,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视觉产生在大脑皮层,B错误;如果突然暴露在极强的噪声下,会使鼓膜会破裂出血,使人丧失听觉,C错误;视觉和听觉都是在大脑的一定区域形成的,D正确。

39.(2019•黑龙江佳木斯)下列分别是近视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你认为正确的是(B)

A.甲和丁

B.甲和丙

C.乙和丁

D.乙和丙

40.(2019•威海)小琳沉迷于手机游戏,致使其眼球的某一结构过度变凸而近视,该结构是图中的(  )

A.1

B.2

C.3

D.4

解析:

图中眼球的结构名称为:

1是角膜、2是晶状体、3是玻璃体、4是视网膜。

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

因此,小琳沉迷于手机游戏,致使其眼球的某一结构过度变凸而近视,该结构是图中的2晶状体。

故答案为B。

41.(2019•菏泽)如图是眼球和耳的结构示意图。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A.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4的调节,在7上形成视觉

B.近视眼的形成是由于4过度变凸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

C.结构9能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

D.结构10能够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解析:

视觉的形成过程:

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2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4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

7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故A错误;如果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4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样的眼叫近视,故B正确;结构9半规管能够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对维持人体平衡也起重要作用,故C正确;10耳蜗中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故D正确。

故选A。

42.(2019•日照)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