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进宇家庭教育的六个核心精神软件.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691934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董进宇家庭教育的六个核心精神软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董进宇家庭教育的六个核心精神软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董进宇家庭教育的六个核心精神软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董进宇家庭教育的六个核心精神软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董进宇家庭教育的六个核心精神软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董进宇家庭教育的六个核心精神软件.docx

《董进宇家庭教育的六个核心精神软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董进宇家庭教育的六个核心精神软件.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董进宇家庭教育的六个核心精神软件.docx

董进宇家庭教育的六个核心精神软件

董进宇:

家庭教育的六个核心精神软件

育儿宝典

02-221102

 

在一些家长的心中,养育孩子就是给孩子吃好、穿好、住好,孩子身体发育良好;教育孩子就是教会孩子学习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知识和语文外语等社会科学知识。

很多家长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学习”上,仿佛孩子只要学习好了,就一定能成才。

这是我们在教育孩子观念上普遍存在的灾难性误区。

假如我们把孩子比作一棵树的话,树冠是孩子的智力,树干是孩子的身体,而树根是孩子的心灵,是孩子的生命之根。

树冠代表着孩子头脑中所学习到的知识和学会的技能,它是孩子在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人格基础上才能完成的任务。

树干代表着孩子的身体,它的发育成长所遵循的是自然规律,只要我们家长按正常的生活方式供给孩子物质营养,孩子就会发育良好。

树根代表着孩子心灵的发育成长,就一棵树而言,树根决定着树干和树冠,如果树根出了问题,那么树干也无法长成参天大树,而树冠更无法枝繁叶茂。

因此,我们家长必须把我们的目光盯在孩子心灵的培养上———塑造孩子的生命之根。

要把一个孩子培养成一个杰出的人,家长要在孩子身上完成的任务是塑造孩子的六大生命之根,也就是六个核心精神软件。

第一个精神软件是自尊心。

当孩子开始尊重自己,把自己当作和别人一样平等的人来尊重的时候,孩子的主体人格就建立起来了。

自尊心是孩子精神人格的脊梁。

如果孩子没有建立起自尊心,他就不会在意别人怎样看他,他不懂如何去看别人的眼神,他不会用心去研究人群的行为规则,他也就不会寻求别人的尊重和认可,由此也就没有了上进心。

这时通过批评来教育孩子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他不在乎你的看法,你的批评对他不起作用。

没有自尊心的孩子不会主动参与群体活动,不尊重别人,不尊重自己,没有在群体中出类拔萃的欲望。

应该说,自尊心是孩子的生命之火,是孩子成长的原点。

自尊心没有建立起来,就等于孩子的生命之火没有点燃,因此,他不会有成长的动力。

建立孩子自尊心的最好方法是尊重孩子,把孩子当作和自己完全平等的人来对待。

当父母尊重孩子的时候,他开始尊重自己,进而他会尊重别人。

这样他的“人化”过程才能启动。

建立孩子自尊心的第二个重要的方法是无条件地爱孩子。

当父母无条件地爱孩子的时候,孩子的自我价值会上升,他开始感觉自己很好,进而会产生寻求更好的动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只有建立起自尊心,才能逐渐建立起自立精神。

任何一个孩子的自尊心都是从小培植起来的,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首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以下是培养孩子自尊心的要义:

1、尊重孩子。

一方面尊重孩子是为人父母的基本准则,家长首先要改变同孩子说话的口气,其次要改变同孩子谈话的方式。

另一方面是教他把自己当成另外一个人来尊重,即自尊。

只有尊重、承认、喜欢自己,孩子才会对自身的存在产生价值感。

不尊重孩子是培养孩子自尊心的大敌。

每个家长必须明白,即使再幼小的心灵也会非常敏感。

在孩子的生命早期如果得不到足够的尊重,将导致孩子正在建立的自尊心被无情地扼杀。

在这个问题上,很多家长都存在一个误区,他们遵循“人前教子,人后教妻”的古训。

认为在外人面前,在家庭的公开场合,可以直接教育、训斥孩子,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有记性,才能印象深刻从而改掉毛病。

这些错误做法导致的结果和家长希望的恰恰相反——这样的孩子在人群中表现得行为粗鲁、粗暴无礼、轻率、目无尊长。

请检索你在家庭教育中是否有类似行为:

对自己的孩子生气时,尖声叫嚷,咒骂。

高声训斥年幼的孩子:

“闭嘴!

让你说话了吗?

”“再不听话把你扔在这儿,看谁来管你!

”用言语威吓十几岁的孩子:

“如果不听话就再也不要回家来!

”“我没有你这样的儿子(女儿)!

”对孩子的行为横加指责,破口大骂:

“如果你不老实呆着,我就扒了你的皮!

”甚至有些家长采取让孩子当众跪着,公开羞辱孩子以期使孩子变好。

试想,有没有一个成年人能够忍受另一个成年人近乎凌辱的对待?

而孩子的弱小决定他们除了服从以外别无选择。

而成年人却不断以爱的名义在固执地用成人世界的规则强行约束孩子、伤害孩子。

全然不顾成年人的规则和孩子世界的规则是不同的,不顾孩子的行为背后肯定有他自己的理由。

我们亲手培植了孩子的无礼和傲慢,然后再向全世界埋怨:

“这个孩子他怎么能这样……”在不被尊重的孩子的感觉里,自己未被尊重是因为自己是不值得被尊重的,所以很多看起来张狂自负的孩子,内心却并非看起来那么对自己满意,他的行为表现只是在以对自己的感觉来对待别人。

所以,家长要时刻铭记:

在人格上,孩子是和自己平等的主体。

孩子生来就有权利得到尊重。

请你像尊重自己,尊重领导、同事、朋友一样尊重你的孩子。

2、信任孩子。

要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家长就必须要信任孩子。

当一个人被信任的时候,他道德败坏的可能性就几乎不存在。

家长首先信任孩子的人格,信任孩子是有自尊心的人、有责任心的人、能够自立的人。

假如家长能把你的那种信任不断地传送给孩子,孩子想要做出与家长希望相反的行为就太难了。

所以信任是对待孩子的第一态度,要相信孩子的话。

家长不信任的态度将在孩子的心灵上留下怀疑的种子。

我的朋友曾告诉我这样的事情:

有一次,他和妻子带五岁的女儿到他的公司里,员工都已经下班了,他和妻子在他的办公室里谈公事,孩子自己在外面玩。

等他们准备回家的时候,他和妻子发现外面一张办公桌上的电脑主机摔在地板上。

朋友当时就意识到是孩子弄的。

他和妻子用眼神沟通了一下,然后他们什么也没说,装作没有发现一样带孩子回家,回到家里,仍然不提这件事情。

这天晚上,孩子显得闷闷不乐。

第二天早上,孩子主动对妈妈承认自己的行为,并为昨晚没有告诉妈妈而表示歉意。

试想,如果我的朋友为损失电脑和孩子没有当即认错而恼火发怒质问孩子,那么他将付出的代价是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当我们被人质疑时,前提是我们已经被怀疑了,已经不被信任了。

我们太多的家长在平时的态度中已经流露出这样的不信任。

作为成年人,当你不被信任时做何感想?

对孩子是一样的道理。

3、与孩子平等对话、沟通。

培养孩子自尊心就要求家长与孩子平等对话,和孩子沟通。

孩子的生命里最大的痛苦是没有得到和大人平等的对待,却在能力上被要求和大人一样做对事情。

这实在是荒谬!

孩子的能力需要慢慢培养,而孩子与生俱来就有被平等对待的权利。

“有对话就有平等”,如果成年人不能放低位置和孩子进行沟通,就根本无从知晓孩子的心中想什么。

孩子是如何看待世界?

为什么孩子对待微小的事物那么感兴趣?

一位年轻母亲带着五岁的女儿去逛街,街上车水马龙,人流拥挤,很是热闹,妈妈拉着孩子的小手,兴冲冲地往前走,嘴里时不时还和孩子说:

“宝宝,你看多热闹!

”突然想到孩子有半天没有说话了,低头一看,孩子已经哭花了小脸,“怎么哭了,逛街不好吗?

街上多有意思呀!

”妈妈边说边蹲下帮孩子擦脸,在蹲下身来的一刹那,她蓦然呆住了——她视线可及的全部竟是满街扭动的屁股!

孩子眼中的世界和你眼中的世界是天壤之别。

当成年人蹲下来与孩子平等对话、沟通,这将是这个孩子一生的幸事!

4、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行为方向。

如果父母把孩子看成一个优秀的孩子培养的话,孩子就自然按照你希望的方向被培养成一个优秀的人,这是你的态度所决定的。

人和人之间生下来的差别可以忽略不计,实际上是态度起了决定作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父母的态度使他有自我观念。

这里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

某大学的一个数学系学生,在上课时睡着了,醒来发现已经下课了,教授和同学全都走了。

他睡了差不多整堂课,所以也不知道讲了些什么。

看到黑板上有两道题,马上意识到是下周作业,抄下来就走。

下周上课时,他对教授说:

“您留的作业,我只做出一道。

”教授惊讶不已。

因为一直以来这两个微分方程被认为是无解的。

一旦解出来就推倒了一个定律。

一次偶然的事件,使他脑海中对这两道方程的观念是“一定有解的”。

这个信念导致他无意中推倒了一个数学定律!

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这个故事给我们太大的启发。

当你认为孩子是一个有潜能的人、有责任心的人、是一个聪明的人,你的态度在孩子心中进行了一个确认。

孩子的观念就毫无疑问地认为自己是有潜能、有责任心、聪明的孩子。

当一个人认为自己是聪明的时候,他就认为自己是能够做好事情的。

这样,他的潜能就被激活了。

5、保全孩子的“面子”。

如果生命初期就没有“面子”,孩子的自尊心根本无从树立。

我们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小,什么也不懂,没有面子,实际上在孩子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已经有“面子”了。

所以我们常在不自觉的情况下伤了孩子的“面子”,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面子”是一个人自尊心外化的表现。

太爱“面子”是虚荣心作怪,是在掩盖自卑感。

我的研究结论是,要“面子”的深层原因有三层,最外层是虚荣,深一层是自卑,最深层是自尊。

一个没有自尊的人,根本不需要虚荣。

之所以表现得虚荣,是因为他还按人类社会的高尚标准来要求自己,当自己达不到标准时,就用伪装的方式来实现。

而自卑是用这个规范跟别人比较而自己达不到,产生自己不如人的劣等感。

孩子在生命早期还没有能力区分清楚这三层意思的区别,他所表现出来的是爱面子,希望在别人面前干干净净。

6、孩子的事情尽量让孩子做主。

让孩子自己做主,是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我责任感的基本方法。

对孩子来说,做什么,学什么是他自己的选择,有自主是孩子做事情有兴趣的前提。

在这方面,父母的一个基本原则是:

对于饮食起居等生活事务,孩子力所能及的,尽量让孩子自己学着去做;自己的物品自己整理,当孩子懂得花钱时,让他独立支配零用钱购买他的用品;没有危险的情况,可以让孩子自己去上学。

另外,对于孩子该学习什么课外知识,接受什么课外训练,家长应该尽量提供咨询意见,而让孩子自己决定该学什么,使孩子从小就产生这样的观念:

是他们自己决定着自己的命运,从而建立起做人的尊严感。

孩子的事情让他自己做主,必须让孩子清楚怎样生活是他自己的事情,父母约束你是因为你能力太弱,所以来保护你不受伤害。

一个孩子到八岁就开始知道家里大抵的财产状况,但他没有看到家里开销多大。

他只知道父母一个月挣好多钱,他要的钱相比较是很小的数。

只有把他当做成年人来对待,让他自己做主,孩子才会明白要获得权利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7、教育孩子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是人的基本教养。

当一个人不尊重别人时,他自己也无自尊可言。

卢梭说:

“我们对待别人的态度,最初是由别人对我们的态度所决定的。

”在这个问题上,家长必须以身作则,以亲身示范的方式教育孩子尊重他人。

首先,在家庭中,要建立起家庭成员之间彼此亲和、相互尊重的氛围。

其次,教育孩子尊重老师、尊重同学。

再次,教育孩子尊重所遇到的每个人。

当一个孩子逐渐学会了尊重别人时,他自己也就建立起自尊。

培养孩子学会尊重别人,其实是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

而自我意识的萌醒是一个孩子走向成功的基点。

很多家长有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放任孩子傲慢无礼可以培养孩子的野心,增强其支配别人的愿望,所以他故意放纵孩子。

这样的愚蠢做法将会真的毁了孩子的一生!

未来社会将是个平等的社会,如果你不按规则做事,成年人的世界里没人会买你的账。

一个人学会平等待人,将是他终生的幸事。

当孩子不尊重别人的时候,一定要耐心地给孩子讲解,通过家长示范,让孩子知道去尊重别人。

8、表达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爱。

爱孩子就要不断地表达无条件的爱,让孩子明白:

无论任何情况,父母都决不会减少一分对他的爱!

当孩子感受到我们总和他站在一起时,他的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才有得以生长的环境。

一个人有条件地付出爱,就等于把自己的情感折价处理。

家长有条件地爱孩子最直接的恶果是,将导致孩子终生不可能学会认真去爱别人和被别人爱。

有太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表达对孩子无条件的爱,而是把对孩子的爱跟孩子的行为连在一起。

在生活中,这是太常见的场景:

“你这学期当上三好学生,我就给你买衣服!

”“考了前五名,我就带你去旅游。

”“好好写作业,我就买好吃的给你!

”“如果这次考试不及格,你就不用回来了!

”家长做出爱的表示是以孩子必须作出相应的行为为前提条件的,这就使孩子从小认识到“爱是可计算的,可以交换的”。

所以他不会无条件地付出真爱。

因为他的爱是有条件的,所以成年以后他无法和别人建立稳定的情爱关系,这就决定了他婚姻的不幸。

所以,请执握“爱”的权杖的家长大人们,不要滥施你们的权力,如果孩子不懂得对别人无条件地付出爱,将是孩子一生的悲剧。

9、确认孩子的优点。

在孩子幼小的心中,他不知道自己行不行,所有的能力都只是潜在的。

我们的家长长了批评孩子的眼睛,专门盯孩子的缺点。

其实,孩子的成长本就是不断确认的过程。

孩子的成长无处不渗透你的观点。

很多家长在日常教育中说教:

“就知道玩,有什么用!

不务正业,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这样的教化作用约等于零!

这种做法是建立在一个错误判断上,即认为“孩子由于贪恋这些东西才不能好好学习”,其实孩子贪玩只是表象。

其根本原因是:

学习功课使他感受到的是痛苦。

痛苦产生的深层原因是有二:

一是早期教育,包括早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没有让他体会到学习本身能给他快乐;原因之二,是在家长强迫下被动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对学习感觉痛苦。

一位为儿子迷恋足球而苦恼的朋友向我求助。

他告诉我,16岁的儿子沉迷于足球,热衷于看球,写足球评论,而对学校的各门功课毫无兴趣。

我的这位朋友绞尽脑汁,软硬兼施,可是这些方法除了使父子关系紧张外毫无作用。

我帮他设计了确认肯定孩子行为、鼓励孩子的教育方案。

以下是他依计而行的过程:

那天,他回家以后,找到孩子已经发表的足球评论,非常认真地读了孩子写的这篇文章,然后当着全家人的面大加赞赏:

“儿子,你竟然在16岁能够有这样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老爸没有想到!

更没想到,你写作上有这样的天分!

”他发现儿子的表情有些不自然。

在这之后的很多场合,我的朋友当着孩子对亲戚朋友确认孩子的写作水平:

“我儿子的足球评论文章写得真的很不错……”当众表扬他,然后很自然地把孩子揽在怀里,拍一拍孩子的头,让孩子感受父亲的真诚。

在几个星期后,父子关系迅速融合,朋友再对孩子说:

“儿子,你是一个有天赋的孩子,文章写得也很有思想,我觉得你可以试着写其他的东西,然后拿给我看看……”然后发生的事情是孩子开始自己去搜寻资料,查典籍,完成想写的东西。

一直等到这个孩子借由写作能力,自尊心逐渐被确立起来,觉得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建立了自信,逐渐确立起责任心时,他的父亲对他说:

“你是一个有责任感的男子汉,如果你不想一生平庸地度过,就应该明白课业对你未来人生的重要性,我相信凭你的能力只要一年就能把落下的功课补上,爸爸希望你有一个精彩的人生!

”最后,正如我们想像的,这个孩子在父亲的确认和鼓励下回到正常的成长轨道,并且飞速进步,成长成一个自信、优秀的孩子。

孩子通常在简单的事情里获得了自尊、自信和责任,然后移到他需要的方向上去。

你必须抓住他生命中的亮点,把这个亮点放大,借由这个亮点培植出自尊心、责任心。

对一个有自尊心的人,绝不会甘心在团队中当配角,落于人后。

所以,确认孩子的优点是家长培养孩子自尊心的“规定动作”。

10、表扬孩子的成绩。

这是教育孩子的根本天条。

表扬孩子就是把孩子推向你希望的方向,如果你将孩子推向和你希望相反的方向,那么你在亲手毁孩子的前程。

给孩子正推力,就要通过他做的事,把好的事情重复放大反复放大,通过不断确认,最后表扬他做好的事情。

第二个软件是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对家长来说,不能说是一辈子的任务,至少是孩子25岁以前的任务。

孩子在离开家长之前,家长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的树立过程。

就是说一个人不能一劳永逸地永远有自信心,他必须每时每刻地培养自己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去做事时的主观心理状态。

有了自信心他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甚至调动潜能,把事情做成功。

比如,一个自信的小学生面对试题时,大脑会深入题的内部,去寻找条件和结果间的因果关系,把题做对。

缺少自信的孩子,看到试题会停留在题的表面,感受试题带来的压力,产生焦躁情绪,然后会想:

这题怎么这么难?

老师为什么这么出题?

我做不出爸爸妈妈会怎么批评我?

结果20分钟过去了,他根本没做题,而在想别的东西。

最后他得出结论:

你看我数学不好吧,我还是不行!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一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能走多远,在人生的阶梯上能爬多高,在人生的战场上能取得多大成就,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他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能力的支柱,一个没有自信心的人,不能指望他能够做出实质性的成就。

自信心也是打开一个人生命潜能大门的钥匙,没有自信心,就无法开发人的潜能,因而也不能使人成长为人才。

因此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最重要的意志品质,而自信心是从小培养起来的。

现在的家长教育孩子,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孩子一些知识上或训练孩子一些技能上,而忽略孩子自信心的培养,这是舍本逐末的错误做法。

每个家长必须明白,你的孩子不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做任何伟大事业,他要想取得成功,他必须得首先做人成功,他必须首先成长为一个正常的具有善良品性、具有适应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人。

也就是说,他必须是一个有尊严和自信的人。

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家长首先应做到以下几点:

1、家长应把赞扬和鼓励作为教育孩子的主导方法。

在我们的生命之初,在孩童时代,我们是通过我们身边的人特别是父母对我们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

因此,每个家长应注意,你的孩子是否自信,与你对他的评价有直接关系。

很多家长以为批评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孩子就会逐渐变好,事实上,孩子是不会因为批评而变好的,他需要家长的不断鼓励和赞扬,这样他才会逐渐建立起自信心。

从现在起,每个家长应该改变过去的做法,每天试着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并以欣赏的目光、高兴愉快的心情来表扬孩子的优点,当孩子有一点点进步时,应及时表扬与鼓励。

2、避免拿别人孩子跟自己孩子比较。

这里说的比较是指家长拿别人的孩子的优点和自己孩子的缺点来比较。

我们一厢情愿地以为,和优秀的孩子比较会激起孩子学习成长的动力,其实不然。

同龄的孩子中,本就有比较心理。

这样做不但百分之百无法达到他向优秀者学习的目的,反而和家长希望的结果正相反,会给孩子留下自卑的负面阴影。

这种不适当的比较,对攻击性较强的孩子可能激起逆反的行为;对攻击性较弱的孩子,则会在心中留下一个阴影,“我不如别人的孩子好,他是有价值的,我是没有价值的……”孩子觉得在人前抬不起头。

我们家长需要掌握的真正的方法是:

教育孩子跟他自己比较,跟自己的昨天比较。

“不错,你这次的成绩比上次进步了!

3、理解孩子,但不轻易安慰。

家长要向孩子传递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学习可以成就未来的观念,表达拥有知识的生活才是快乐的人生。

这个方法是每时每刻要进行的。

告诉他朝一个方向努力,并不对结果作出任何负面评价,这是树立孩子自信心的永恒法则。

绝不能轻易安慰,一旦孩子觉得没考好,妈妈还会给他那么多的爱和关怀,那他下次就做出痛苦状获得安慰。

如果孩子遇到挫折后,先自虐,然后求得你的安慰,那麻烦就大了!

在孩子的成长上,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安慰是要不得的!

不要苛刻,却也不能过度地安慰,最多是理解。

这是指让孩子懂得,生命中的痛苦必须由他自己独立承担。

如果一个人经常处在安慰中,将会导致负面的心理状态——自怜!

自怜是人生的一大杀手。

由自卑产生自己怜悯自己的猥琐情绪。

一旦产生这种情绪,就不会产生蓬勃的向上动力。

所以,当孩子遭遇挫折时,父母要在理解之后不断进行鼓励:

“没问题!

重新来!

”另外,就是要让孩子尝到成功的滋味,积累自信。

我们经常对孩子这样说:

“别动!

打坏了怎么办?

”这时孩子会自我否定:

我太无能,什么也做不了!

相反,如果父母对孩子细微的行为进行确认:

“我们宝宝会拿杯子,好棒!

”孩子就会有成功的感觉。

不断感觉成功能使一个孩子不再对世界感到恐惧,他会自动产生追求成功的动力。

没有良性情绪就无法学习。

所以当我们的孩子紧张、焦虑、恐惧、烦躁不安时,情绪感受系统处于开放状态,他可以跑,可以行动,可以感受。

而他的理性逻辑系统处于关闭状态,不能有条理地思考,这时是无法学习的。

而当良性情绪占上风时,孩子相当于在神经系统上建立了自动状态,也就是说他可以进行自我发动,激发出奋斗的动力。

所以,我们说如果孩子不断地感受成功,并且巩固住了这种感受,那么他的人生就有保障了!

4、培养孩子自信心的要义:

①培养孩子良性情绪,即积极的心态。

挺胸抬头,目光坚定,这些都反映你的情绪状态,精神饱满,就能形成自信的稳定情绪状态。

如果一个人生活在紧张、焦虑、烦恼等消极情绪中,一旦形成稳定的心理状态,就被消极情绪缠住了。

我给大学生作过这方面的报告,题目是《松开抑制的力量》。

人被消极情绪占领,时间长了,形成稳定的情感反应模式,一个人将表现得蔫头耷脑,眼睛没有神采,不自然地驼背……整个人生动力不足。

我们注意到,生活中就有这样的人,只要坐在他的身旁,本来你的心情很好,他和你谈两句话,你的情绪马上就下来了。

这是消极情绪在传染。

快乐情绪对孩子成长极其重要,所以,我们家长要把良性情绪不断地传染给孩子。

②培养孩子的自信就必须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当一个人身体机能上非常健康,他会直接自然影响精神情绪状态。

有生病住过医院的朋友,请大家回想一下住院时的精神状态,一旦身体出现问题,马上你的思考模式就发生变化,你的精神上无法自信,你不再觉得世界是属于自己的,你不再觉得你什么事都可以做。

所以,孩子如果身体有疾病,会导致他情绪低落,自然无法自信,自信是人的一种情绪状态。

所以,紧张、忧虑、压力、恐惧、罪恶感……在消极情绪下,人谈自信是没有意义的,绝不可能自信。

③培养孩子的自信就必须确认优点。

我们这里说的确认优点是确认优秀品质,不是确认行为。

确认方法:

A、确认是用陈述句把孩子品质中某一优秀方面正确表达出来。

这种方式对人这种灵性动物是最敏感的,家长要从日常的生活中去总结孩子的优点。

比如:

你是个有同情心的人、你是个有责任心的人、你是个有自信心的人、你是个有自尊心的人、你是个有上进心的人、你是个有爱心的人。

B、正眼看孩子。

一定要真情实感地表述,不能说不真实的话。

如果让孩子觉察爸爸妈妈在骗我,就会破坏孩子对你的信任了。

说真正的优点,即使这个优点只有一点点闪光,只要不断地确认,就可以将优点放大。

C、一定让孩子感受到他在你心中是有地位的。

如果孩子在15岁以下,应有相应的身体接触。

拍拍孩子的头,抱一抱孩子,让孩子感觉他在你心中绝对是有价值的。

我们可以把希望孩子具备的良性品质都写下来,热情、自信、上进心、爱心……然后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对孩子行为的细微观察,对他的品质进行确认。

父母的眼睛,即父母的注意力焦点,决定了孩子的成长方向。

5、孩子自信心的杀手:

父母为孩子设立不适当的目标;没操练却希望有卓越的表现;没准备就匆忙上阵;失败的阴影或形成的负面心理;破坏性批评;拿别的孩子比较;消极情绪;身体不健康;过分保护孩子;自我价值严重缺乏;强迫孩子做事。

第三个精神软件是“责任心”

责任心分为对内的责任心和对外的责任心。

对外的责任心比如对别人、对家庭、对社会的。

我们要讲的是孩子对自己的责任心。

我们太多的家长没有在孩子心中建立起责任心,没能使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然后由我们来看管,来强迫。

这样,等于孩子对人生的责任由家长来承担了。

家长当了警察,孩子成了小偷,我们不断地在后面监督。

如果孩子建立起对自己负责任的责任心,我们家长的监督职能就可以解除了。

责任心没建立,一个孩子是断然不可能去积极进取的!

孩子会变得被动,家长推一下他动一下。

今天正在读书的一代人,享受着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等一切有利条件。

特别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更加优越。

这些都使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加重,而责任感却大大降低,这种状况应该引起每个家长高度警惕。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家长们认为,今天生活条件好了,用不着孩子参与家庭生活,他们只要学习好,不惹麻烦就足够了。

于是给孩子创造优良的学习生活条件,尽可能满足孩子的愿望,以期孩子能够专心学习。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些在家长过分保护下长大的孩子,缺乏责任感、冷漠,在学习上表现被动与厌倦。

要想将孩子培养成人才,就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使他们将自己的生命与家庭、社会联系起来,看到自己好好学习,将来有所作为,对家庭对社会的影响与作用,从而产生价值感,进而激发学习的动力与热情。

培养孩子责任心,有如下要义:

1、教导孩子关心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