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岩石学和岩石学.docx
《岩浆岩石学和岩石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浆岩石学和岩石学.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岩浆岩石学和岩石学
第一章绪论
岩石(rock)是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或者火山玻璃、胶体、生物遗骸)的集合体;是构成地壳和上地幔的固态部分;是地质作用的产物。
岩浆岩——又叫火成岩,由岩浆作用形成的岩石,是地壳或者上地幔中的岩浆喷出地表或者侵入在地壳内形成的,例如花岗岩,玄武岩
沉积岩——由沉积作用形成的,分布于地壳表层,占大陆面积的75%以及大部分的海底沉积,例如砂岩,砾岩
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多在地壳深处,与岩浆岩一起占地壳体积的95%。
例如大理岩。
岩石循环
地球圈层结构
地球的内部物质组成
第二章岩浆及岩浆作用
1岩浆(magma)
岩浆是上地幔或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绝大多数岩浆成分以硅酸盐为主,含有挥发分,也可以含有少量固体物质,是高温粘稠的熔融体。
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火成岩称为喷出岩(extrusiverocks);侵入于地壳中的称为侵入岩(intrusiverocks)。
2岩浆性质
(1)挥发分(volatile):
占几%的分量,包括H2O、CO2、F、Cl、B、SO3等。
其含量取决于温压条件,温度愈低、压力愈高,则挥发份的溶解度愈高。
因此,深成岩富挥发分而喷出岩贫挥发分。
挥发份的作用:
A.降低粘度,使得岩浆易于流动;B.可以降低矿物的熔点,延长结晶时间,甚至结晶出含有挥发份的矿物
(
2)温度:
由基性熔岩到酸性熔岩温度降低,从1225C降到730C,温度与成分(特别是SiO2)含量有关。
基性岩浆:
1000-1200°C中性岩浆:
900-1000°C酸性岩浆:
600-700°C
温度的获得:
a.直接测量(光学测温器,热电偶测温器),
b.高温高压实验,
c.热力学温压计计算。
(3)粘度(viscosity):
取决于多种因素:
a.岩浆的酸度(SiO2含量),越酸性则粘度越大;
b.岩浆的温度,越高温则粘度越低;
c.岩浆中的挥发分可促进(SiO4)聚合体分解,降低粘度;注:
岩浆愈基性、温度愈高、含挥发份愈多,粘度愈小;岩浆愈酸性、温度愈低、含挥发份愈少,粘度愈大。
d.岩浆中包含的晶屑和岩屑数量,所谓“晶粥”。
(4)密度(density):
通常含铁镁矿物比例越高则密度越高(超镁铁岩),而硅铝矿物的密度则比较低(花岗岩)。
板块俯冲消减-主动与被动;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由于硅铝质岩浆的抽取-拆沉(delamination)回到地幔。
3、岩浆形成与运移
岩浆形成的两个最基本的条件是:
①要有源区的岩石,即岩浆发生之前已经存在于地幔或地壳的岩石作为熔融岩浆的母岩;②要有足够热能的积累。
3.时间积累4其他因素
A、岩浆分凝
岩浆分凝(magmasegragation)是指熔融的岩浆液滴从源区岩石的粒间分离集中的作用
B、岩浆上升侵位的机制有以下几类:
1.围岩向下位移
底辟作用
顶蚀作用
火口沉陷作用(cauldronsubsidence)是代表环形杂岩体特征的一种侵位机制
2.围岩向上位移
第三章火成岩的性质综述
一、火成岩的矿物组成及与化学成分
一、火成岩矿物的类型分类:
(1)据矿物的成分和颜色:
、铁镁矿物(暗色矿物):
富含Fe,Mg,Ti,Cr(类质同相),颜色比较深,如Ol,Py,Hb,Bi,Gt等;由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铁镁矿物含量减少并且种类变化。
、硅铝矿物(浅色矿物):
富含K、Na、Ca的硅酸盐矿物及石英等,包括碱性长石、斜长石、石英、似长石、白云母等。
似长石类不能与石英共存。
(2)据原生矿物在岩石中的含量:
、主要矿物:
、次要矿物:
、副矿物:
(3)据矿物成因:
、原生矿物:
直接从岩浆中结晶的矿物。
B、岩浆期后矿物:
C、岩浆前期矿物:
(4):
根据实际矿物种类
长英质
镁铁质
二、火成岩化学成分
、主要元素(majorelements):
对碳酸盐岩浆而言,以CaO和CO2为主;对硅酸盐岩浆而言,SiO2为主,其次有Al2O3,FeO,CaO,MgO,Na2O,K2O等,为主要元素,占95%以上。
烧失量:
b、微量元素(traceelements):
包括稀土元素(REE)和同位素(isotopes),总量不足1%,但对研究岩浆成因最重要。
微量元素包括Rb、Sr、Ba、Cs等LIL(largeionlithophileelements—即大离子侵蚀元素),及REE、Th、U、Ce、Pb、Zr、Hf,Ti、Nb、Ta等高场强元素(HFS,highfieldstrengthelements),同位素有K-Ar,Rb-Sr,Sm-Nd,Lu-Hf,Re-Os、U-Th-Pb等放射性同位素及O、S等稳定同位素。
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使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成为可能。
三矿物成分与化学成分的关系:
矿物成分与化学成分及结晶环境密切相关。
化学成分是第一控制,决定了火成岩的基本矿物组成,而结晶环境则决定了矿物的大小、数量、颗粒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1、SiO2:
是火成岩分类的最重要的依据,SiO2多则出现富SiO2的浅色矿物如石英和长石,
石英出现是岩浆SiO2过饱和的标志(SiO2游离);SiO2含量低的岩石则以暗色矿物为主,如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等,或含较多的似长石。
从矿物中SiO2的相对含量而言,硅酸盐矿物可分为两组,一组称SiO2饱和矿物,可与石英共生,如辉石、长石、角闪石、云母类矿物;另一组称SiO2不饱和矿物,不能与石英共生,如富镁橄榄石、似长石等。
这是因为在平衡结晶的条件下,橄榄石(如镁橄榄石)或似长石(如霞石Ne)与熔体中的SiO2反应分别生成顽火辉石或钠长石。
当岩浆中SiO2过剩(过饱和)时,岩石中会出现SiO2饱和矿物与石英共生,而SiO2不足(不饱和)时会出现SiO2不饱和矿物,而不出现石英。
SiO2含量适当(饱和)时,则仅出现SiO2饱和矿物。
由于火成岩中SiO2与其他氧化物存在协变关系,所以从超基性岩到酸性岩,随SiO2的渐增,岩石中的镁铁矿物由多到少,浅色矿物渐增,石英由无到有。
在超基性岩w(SiO2)<45%,富FeO、MgO,而贫K2O、Na2O,因此在矿物成分上镁铁矿物占主要地位(色率>90),主要由橄榄石和辉石组成。
在基性岩中,w(SiO2)=45%~53%,FeO、MgO较超基性岩减少,Al2O3、CaO含量增加,因此矿物成分为辉石与基性斜长石共生,镁铁矿物的体积分数40%~90%(一般为40%~70%)。
在中性岩中,w(SiO2)增53-66%,FeO、MgO、CaO均较前减少,K2O、Na2O的含量相对增加,因此在中性岩中常为角闪石与中性斜长石共生,暗色矿物减少,色率在15~40之间。
酸性岩中w(SiO2)>66%,FeO、MgO、CaO大大减少,而K2O、Na2O显著增加,因此钾长石、酸性斜长石、石英为主要矿物,暗色矿物多为黑云母,色率小于15。
2、Na2O+K2O:
二者的总量(全碱)基本上决定了长石的种类和含量(斜长石与碱性长石的相
对含量);而Na2O与K2O的相对含量决定了碱性长石中钾质长石(透长石、正长石和微斜长石)和钠质长石(歪长石、钠质斜长石)的相对多少。
霓石、钠闪石、霞石富钠。
而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1)里特曼(组合)指数(δ):
δ=[w(K2O+Na2O)2]/[w(SiO2)-43]
δ<3.3者称为钙碱性岩,δ=3.3~9者为碱性岩,δ>9者为过碱性岩。
(2)SiO2-(Na2O+K2O)图解:
该图解是较常使用的碱度系列划分图解(可将火成岩划分为碱性系列(A)和亚碱性系列(S)。
再划分为拉斑玄武岩系列和钙碱性系列用二图。
图4-1w(SiO2)-w(K2O+Na2O)A—碱性系列;S—亚碱性系列;
图4-2w(Na2O+K2O)-w(FeO+Fe2O3-MgO)(AFM)图
虚线为拉斑玄武岩系列(空心圈为冰岛火山岩投点);实线为钙碱性系列(实心点
为苏格兰火山岩投点);单位为wB/%;T—拉斑玄武岩系列;C—钙碱性系列
、CaO:
决定一些富Ca矿物的多少,如钙质斜长石、富钙辉石(透辉石、普通辉石)、普通角闪石和绿帘石。
、MgO:
决定一些富Mg矿物的多少,如橄榄石、辉石、普通角闪石和黑云母
、Al2O3:
与长石、石榴石、堇青石、白云母等关系密切。
四、主要造岩矿物的成岩意义:
(1)橄榄石olivine(Ol)
a.化学成分:
(Mg、Fe)2(SiO4)。
Fo(镁橄榄石)和Fa(铁橄榄石)混溶组成,含Ni,Cr(含量可指示岩浆是不是地幔原始岩浆)。
岛状结构,比重大。
b.超镁铁岩的主要组分(橄榄岩,二辉橄榄岩),基性岩中可有少许(橄榄玄武岩)
c.橄榄石形成于地幔条件,镁橄榄石比铁橄榄石形成于更高的温度,与游离SiO2(石英)不共生,因此成为SiO2不饱和岩浆的标志(Fo有时被顽火辉石-Si可饱和-包围,是不平衡结构)。
Mg2SiO4+SiO2=Mg2(Si2O6)(顽火辉石)。
Fa有时可与少量石英共生。
d.橄榄石有时在喷出岩中有环带结构(核Fo),但远不如斜长石明显。
橄榄石在中温非氧化条件下蚀变成绿色矿物:
绿泥石+含蒙脱石层的混层矿物的组合;橄榄石在低温氧化条件下蚀变成红色矿物伊丁石(针铁矿为主的含蒙脱石层的混层矿物的集合体)。
(2)辉石pyroxene(Py,Opx-Cpx):
链状结构,柱状。
a.分为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
b.斜方辉石:
(Mg,Fes)2(Si2O6),贫Ca。
分布于钙碱性岩中,与碱性岩无关,是由顽火辉石—铁辉石构成的连续类质同象系列。
根据顽火辉石(En)的百分比含量又可分为:
顽火辉石:
En>90%;古铜辉石:
En=70-90%;
紫苏辉石:
En=50-70%;铁紫苏辉石:
En=30-50%;
尤来石:
En=10-30%;斜方铁辉石:
En<10%;
斜方辉石可蚀变成蛇纹石(特别是富Mg的斜方辉石)及磁铁矿等。
c.单斜辉石:
透辉石:
CaMg(Si2O6),产于基性、中性、碱性岩浆岩及火成碳酸岩,色浅。
由于富Mg,可蚀变成蛇纹石、绿泥石、滑石和透闪石。
富Ga
普通辉石:
成分复杂(FeMgCaTi),基性岩中最常见,色深;如特别富Ti,叫钛普通辉石,是碱性基性岩的特征矿物。
富Ga
霓石:
NaFe(Si2O6),碱性岩的指示矿物,绿色-黑色,与钠闪石共生。
易变辉石:
贫钙的单斜辉石,在高温和快速冷凝条件下才稳定,因此常见于基性和中性火山岩的基质中,是火山岩的特征矿物;如缓慢冷凝则易变成斜方辉石并析出多余的Ca而生成透辉石或普通辉石的出溶叶片(幻灯),故名“易变辉石”。
(注:
出溶叶片并非全是易变辉石转变的结果,斜方辉石中的顽火辉石亦可以如此。
)
d.结晶:
与橄榄石一样,富镁的比富铁的早结晶;在SiO2不饱和的碱性基性中通常不形成贫钙的斜方辉石和易变辉石-橄榄石先结晶,耗尽了Mg,Fe而使残余岩浆富Ca。
因此透辉石和普通辉石常与橄榄石稳定共生。
(3)角闪石hornblende(Hb)
a.含(OH)的硅酸盐,化学成分非常复杂,形成于富含挥发分的条件下,因此深成岩中常见而火山岩基质中不见。
火成岩中常见的是钙质闪石(普通角闪石等)和碱质闪石(钠闪石和钠铁闪石)。
b.普通闪石:
是钙碱性岩的特征矿物。
在火山岩中通常呈斑晶-常有暗化边,角闪石在深部结晶,到地表后压力聚降而溶蚀,但熔融体由于失水不再结晶角闪石而结晶辉石+磁铁矿;自形,可有反应边,早结晶。
有时有环带,外带富含Na、Fe,显示晚结晶的特点。
c.钠闪石和钠铁闪石:
是钠质碱性岩的特征矿物。
产于贫水的碱性花岗岩中,晚结晶(A型花岗岩中)
(4)云母mica(biotite,Bi;muscovite,Ms)-层状结构硅酸盐
a.化学成分以富碱(K)和贫钙为特点。
b.暗色云母:
包括黑云母(Fe,Mg,K,OH,F)和金云母(K,Mg,OH,F)。
黑云母分布于从超基性到酸性和碱性岩的各种火成岩(Mg减少Fe增加)。
金云母产于分布有限,分布于富镁的超基性岩、基性岩和煌斑岩中。
.浅色云母:
包括白云母(K,Al,OH)和锂云母(Li,Al,OH,F)。
白云母-Al过饱和的花岗岩,锂云母-花岗伟晶岩、正长岩。
(5)石英quartz(Q)
a.是仅次于长石的分布最广的矿物之一,占上地壳总重12%。
b.有多种同质多相变体:
-石英、-石英、鳞石英和柯石英等。
-石英是火成岩中常见的低温变种,可在应力作用下变形(幻灯),可含少量的OH和Fe而显美丽的颜色-紫晶、黄晶。
-石英、鳞石英是高温石英,-石英向-石英转变时体积变大,因此石英有裂开(幻灯)。
柯石英形成于超高压条件,见于榴辉岩(含于zircon中)、金伯利岩。
c.是SiO2过饱和的标志。
与镁橄榄石不相容。
是岩石分类的重要标志。
(6)长石(feldspar)
a.分布最广的矿物,占上地壳60%。
有两个类质同相系列:
钾钠长石系列(碱性长石Ab+Or)和钠钙长石系列(斜长石Ab+An,极少Or)。
b.碱性长石:
钾长石:
富K的碱性长石-
透长石(高温变种,火山岩和次火山岩);
正长石(产于基性、中性、酸性和碱性岩中,620-750C);
微斜长石(酸性岩中,375C)。
钠长石:
富Na的高温碱性长石-
歪长石:
产于富碱的火山岩和次火山岩中。
条纹长石:
同时富K和Na的碱性长石-
正条纹长石(主晶Or)和
反条纹长石(主晶Ab)。
c.斜长石:
由钙长石(An)和钠长石(Ab)组成固溶体,成分用长石号码An表示。
基性斜长石:
An>70,基性岩中;
中性斜长石:
An=35-70,中性岩和中基性岩中;
酸性斜长石:
An<35,酸性岩中。
发育双晶(钠长石双晶和卡钠复合双晶)和环带(正环带、反酸性斜长石,环带、韵律环带)-幻灯。
高压下不稳定。
正环带:
钾长石>斜长石反环带:
斜长石>钾长石
(7)似长石
a.SiO2不饱和的K-Na硅酸盐。
如有游离的SiO2则会与似长石反应而形成长石,因此似长石从不与石英共生,似长石的出现代表富碱和SiO2不饱和,是碱性岩的标志矿物。
b.常见的似长石有白榴石(富钾)和霞石(富钠),还有方钠石和黝方石。
白榴石在高压下不稳定,因此只出现于碱性火山岩中;有时可见白榴石与石英共存,但白榴石周边必有钾长石(快速冷却)。
霞石产于富钠的、SiO2不饱和的碱性火山岩和深成岩中。
二、岩浆岩的结构构造
结构构造是火成岩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火成岩分类的依据之一。
是岩浆结晶环境的反映。
结构(texture):
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构造(structure):
指组成岩石的矿物集合体的相互排列和充填方式的关系特征。
一、火成岩结构
(1)结晶程度(crystallization):
指岩石中结晶物质和非结晶物质的比例。
可分三类:
、全晶质结构-没有玻璃质,是深成岩的特点,代表缓慢冷却的结晶条件
、半晶质结构-矿物晶体+玻璃质,常见于火山熔岩和次火山岩中
、玻璃质结构-几乎全由非晶质玻璃组成,见于熔岩中,是地表条件下岩浆迅速冷凝结晶的产物。
火山玻璃实际是过冷却的“液体”,其中的质点(原子、离子、离子团)无序排列,该状态不稳定,会随时间转变成为细小晶体,所谓“脱玻化”。
“脱玻化”原因:
火山热液和循环水的作用;变质作用(热接触变质、动力变质、区域变质)引起的温度压力升高。
雏晶结构(crystallitictexture)-极细小,毛发状、针状、羽状等,可发展成为细小的微晶。
微晶呈放射状则为球粒结构(spherolitictexture),由碱性长石和石英组成,是酸性熔岩的特征之一(幻灯);当球粒的成分为斜长石和普通辉石时,叫球颗结构(variolitictexture),斜长石放射状,辉石和橄榄石等粒状,是基性熔岩的特征。
(2)矿物颗粒大小(grainsize):
、粗粒结构,d>5mm
、中粒结构,d=5-1mm
、细粒结构,d=1-0.1mm
、隐晶质结构(cryptocrystallinetexture):
矿物颗粒很细,肉眼和放大镜无法分别,但在显微镜下可分晶粒的岩石结构,又称显微晶质结构(microcrystallinetexture,不同于玻璃质结构)。
、斑状结构(porphyritictexture):
岩石由两类大小明显不同的颗粒组成,大颗粒散布于小颗粒或玻璃质之中。
大的叫斑晶,小的叫基质(细晶、微晶、隐晶或玻璃质)。
斑晶与基质是两期结晶的产物,代表两种不同的结晶条件。
斑晶先结晶,基质结晶在后(近地表或地表,快速冷却),是浅成岩和熔岩中常见的结构。
另外,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氧化还原条件、PT条件),斑晶会被氧化(安山岩,幻灯)、熔蚀(幻灯)、裂纹/碎斑结构(高温变体向低温变体转变时,体积收缩。
幻灯:
-石英向-石英转化)。
、似斑状结构(porphyroidtexture),岩石由两类大小不同的颗粒组成,但大小并不十分悬殊,而且基质是显晶质。
原因:
熔体中某一组分多于熔体共结所需的量时,该晶体会先结晶成比较大而完好的晶体,如辉绿结构。
(3)矿物的自形程度
较早结晶的矿物能按自己的结晶习性形成良好的晶形,而晚结晶的矿物由于空间的限制影响其晶面发育。
根据矿物自形程度分成:
a.自形晶(idiomorphiccrystal):
结晶早或结晶能力强的矿物,如副矿物(锆石、榍石、磷灰石)和暗色矿物等。
b.半自形晶(hypidiomorphiccrystal):
一部分晶面完整,而另一部分晶面不完整(最常见)。
如:
花岗岩中的斜长石。
c.它形晶(xenomorphiccrystal):
具不规则晶形,其形态受剩余空间限制,形成最晚。
如花岗岩中的石英。
按自形程度可有下面几和结构:
a.全自形粒状结构-某些单矿物岩,如橄榄岩、辉石岩。
由堆晶过程形成。
b.半自形粒状结构-半自形为主,少许自形/它形。
如花岗结构。
c.它形粒状结构-细晶岩中常见,又称细晶结构。
(4)矿物颗粒的相互关系
a.煌斑结构(lamprophyrictexture):
斑晶和基质中暗色矿物的自形程度都很好,并且比浅色矿物自形程度高。
为煌斑岩所特有。
b.海绵陨铁结构(sideronitictexture):
火成岩中少见,但陨石中常见。
富含金属矿物的基性超基性岩常见。
金属矿物它形充填于橄榄石和辉石等中。
c.辉长结构(gabbroictexture):
辉石和斜长石同时结晶,都为半自形。
辉长岩中常见。
d.辉绿结构(diabasictexture):
自形-半自形的斜长石搭成格架,辉石等充填其间(辉绿岩)。
与辉长结构相比,粒度细,斜长石自形程度高于辉石。
e.间粒结构(intergranulartexture):
自形板条状斜长石微晶之间的孔隙充填细小的辉石、橄榄石、磁铁矿等。
常见于粗粒玄武岩中。
f.间隐结构(intersertaltexture):
自形板条状斜长石微晶之间的孔隙充填玻璃质或隐晶质。
g.间粒-间隐结构:
自形板条状斜长石微晶之间的孔隙充填玻璃质或隐晶质以及辉石等暗色矿物。
玄武岩中常见。
h.二长结构(monzonitictexture):
斜长石自形比钾长石好,见于二长岩。
i.反应边结构(reactionrimtexture):
早期结晶的矿物与残于熔体反应,在其边部形成新的矿物。
基性岩中常见。
如橄榄石有辉石和角闪石的反应边。
j.文象结构(graphictexture):
碱性长石和石英有规则连生,石英呈棱角形或楔形并在碱性长石中定向排列,形似古象形文字。
文象结构-肉眼可见;显微文象结构-显微镜下。
伟晶岩中常见。
成因三种:
碱性长石与石英共结、交代、固溶体分解。
k.蠕虫结构(myrmekitetexture):
酸性斜长石中含蠕虫状石英。
成因:
交代、固溶体分解,以及剪切带中应力作用(Belletal.1988)。
l.响岩结构(phonolitictexture)或霞石岩结构(nephelinitictexture):
响岩和霞石岩中的全晶质基质结构-基质中有大量短柱状或粒状的霞石微晶。
m.交织结构(pilotaxitictexture)和玻晶交织结构(安山结构,andesitictexture):
交织结构-斜长石微晶呈交织状或近于平行,不含或少含玻璃质;如果玻璃质较多,叫安山结构(安山岩中最发育)。
n.粗面结构(trachytictexture):
岩石几乎全由钾长石组成,略定向,少玻璃。
粗面岩中常见。
o.环斑结构(rapakivitexture):
环斑花岗岩
二、火成岩的构造
岩浆结晶过程中处于流动状态所形成的构造
a.流线、流面构造(linearlow,planarflowstructure):
流线构造-柱状矿物及岩浆捕虏体、析离体等的延长分向平行于岩浆流动方向定向排列(测岩体流动方向);
流面构造-板、片状矿物及扁平的捕虏体、析离体平行于岩体与围岩的接触面定向排列(测岩体接触面产状)。
b.流纹构造(rhyoliticstructure):
流汶岩的典型构造。
表现为不同颜色和结构以及矿物斑晶、拉长气孔的定向排列,反映熔岩流的流动状态。
c.假流汶构造(pseodorhyolitic):
熔结凝灰岩的典型构造。
表现为塑性、半塑性的浆屑、玻屑在静压力的作用下被压扁、变形而绕晶屑、岩屑呈流汶状定向排列,非流动造成,故称假流纹。
d.块状流纹构造(Aalavastructure):
Hawaii玄武岩,表面粗糙不平,是粘度较大的玄武岩破碎、堆积的结果。
e.绳状熔岩构造:
粘度较小易流动的熔岩流,在流动中扭曲成绳状。
(五大连池)
f.枕状熔岩构造(pillowlava):
玄武岩在水下喷发形成。
表面固结并冷却破裂,没有固结的岩浆又流出多股小熔岩流-许多小枕球体(上凸,表层为玻璃质内为显晶;气孔等流动构造同心圆分布;放射状或同心圆状龟裂)。
火成岩的原生节理及裂隙构造-冷凝收缩
a.侵入岩的原生节理:
横节理(crossjoint)-垂直流线,延伸较长,为岩脉充填
纵节理(longitudinaljoint)-平行于流线
层节理(horizontaljoint)-水平节理,与侵入体和围岩的接触面一至,因此岩体顶部平缓而两侧变陡
斜节理(diagonaljoint)-有共轭的两组(斜交)
b.喷出岩的原生节理:
柱状节理(columnarstructure)-由于没有上覆压力,冷凝时产生垂直于收缩方向的张节理。
c.珍珠构造(perliticstructure):
火山玻璃凝结或水化时因张力而成的弧形或同心球面状裂纹
其他构造
a.块状构造(mas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