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通信原理知识点讲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681338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2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通信原理知识点讲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铁路通信原理知识点讲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铁路通信原理知识点讲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铁路通信原理知识点讲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铁路通信原理知识点讲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路通信原理知识点讲诉.docx

《铁路通信原理知识点讲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通信原理知识点讲诉.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铁路通信原理知识点讲诉.docx

铁路通信原理知识点讲诉

CH0:

1、现代铁路信号系统,是集计划(管理)、控制、监测、维护为一体的综合化、集成化的复杂系统、安全-关键系统。

2、铁路信号关键技术——故障-安全技术3、CTCS-2系统限速设置流程:

a、调度中心向车站下达限速调度命令b、车站值班员签认限速调度命令c、向车站列控中心传送限速调度信息d、列控中心选择限速报文并向应答器传送e、列车在经过有源应答器时接收限速信息4、基于固定闭塞的目标距离控制—点连式5、基于移动闭塞的目标距离控制,行车许可生成原理:

列车的占用检查由车载设备自行计算;地面设备根据列车发送的位置计算和给出行车许可;两车追踪,后车根据地面给出的限速信息向前搜索障碍点,计算允许速度。

行车许可生成过程:

在移动闭塞方式下,两车追踪的情况中,列车实时计算自身的位置,并通知地面设备,地面设备将前车的位置连同本列车前方所有障碍点、限速点等信息发送给本列车,可见前车的位置对于本列车来说等同于线路上其他障碍点,只是限速为零,本列车从自身车头开始向前搜索,将所有障碍点的限速信息综合考虑,计算当前的允许速度,进行速度监控。

6、固定闭塞列控系统特点:

依靠地面检查列车占用情况,两车追踪时以前车为参考点向后顺序开放信号,为后续的列车生成行车许可。

移动闭塞列控系统特点:

依靠列车自行实现精确定位并报告给地面,两车追踪时后车获取前方信息后向前计算行车许可。

7、移动闭塞列控系统运行过程:

列车实时计算自身的位置,并且依赖点式应答器的定位信息实现精确定位,并通过无线传输发送到地面子系统,地面子系统将目标停车点(前方列车尾部)连同其他线路上的障碍点信息(位置、限速等)发送给列车,车载子系统利用这些信息进行相应的计算,将计算的允许速度通过人机界面通知司机,按照允许速度进行驾驶。

8、移动闭塞列控系统地面设备:

增加了无线传输方式,地面设备没有轨道电路设备而是增加了无线闭塞中心,车载子系统也不依靠信号行车。

地车信息传输方式仍然采用的是点-连式传输方式,包含连续式的无线传输,也包含点式的应答器等方式。

9、CTCS-2级列控系统:

基于轨道电路和应答器传输列车运行许可信息,采用目标距离模式曲线监控列车安全运行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10、轨道电路的基本特点:

连续、容量小、单向、位置相关;点式应答器的基本特点:

点式、容量大、单向、位置相关;无线通信的基本特点:

连续、大容量、双向、位置无关11、CTCS-3级列控系统是基于GSM-R无线通信实现车地信息双向传输,轨道电路实现列车占用检查,无线闭塞中心(RBC)生成行车许可,应答器实现列车定位,同时具备CTCS-2级功能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12、CTCS-3级列控系统控车原理:

速度-距离控制方式;C3行车许可包括:

目标距离:

距行车许可终点的距离,目标速度:

通过行车许可终点时的速度,线路数据:

坡度、静态限速、线路条件(过分相信息、等级转换点等),临时限速信息13、基本原理:

列控系统:

保证列车间的安全间隔(相对位置);轨道电路实现列车(列车A)占用检查,以闭塞分区为单位,列车B报告当前位置(列车编号)等,无线闭塞中心生成行车许可,通过无线向列车B传送行车许可(MA)14、CTCS-3级列控系统地面设备——无线闭塞中心(RBC)RBC主要功能:

RBC根据从外部地面系统(联锁设备、相邻RBC、临时限速服务器)接收到的信息(即股道占用、进路状态、临时限速等)以及与车载设备交换的信息(位置报告)生成发送给列车的控制命令,主要是提供行车许可,使列车在RBC管辖范围内的线路上安全运行,完成列车间隔控制和列车防护。

CH1:

1、现代轨道交通定义:

利用轨道列车进行人员、货物运输的方式。

分类:

铁路(普速铁路、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轻轨:

单轨、直线电机、市郊铁路)、磁悬浮交通(中低速磁浮、高速磁浮)2、CTCS0:

为即有线的现状,由通用机车信号和运行监控记录装置构成,CTCS1:

由主体机车信号+加强型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组成。

面向160km/h以下的区段。

CTCS2:

是基于轨道传输信息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面向提速干线和高速新线,采用车-地一体化设计,地面可不设通过信号机,机车乘务员凭车载信号行车CTCS3:

是基于无线传输信息并采用轨道电路等方式检查列车占用的列车控制CTCS4:

是基于无线传输信息的列车控制系统,面向高速新线或特殊线路3、以上3种信号系统都包含:

地面通信网络、车地移动通信网络、车载通信网络;从通信的角度看,3种信号系统大同小异,而高铁信号系统更为复杂和全面。

4、信号系统本质要求—故障安全7、铁路信号系统通过广泛运用3C(计算机、通信、控制)技术,实现了以下5个转变:

由面向地面固定信号显示的控制到面向移动列车的直接控制的转变;由只是对信号显示控制而不能控制列车执行与否的开环控制到列车必须按要求执行信号命令的闭环控制;由车站分散控制到调度集中统一指挥控制的转变;由调度单一指挥行车到行车指挥、进路控制和临时限速等综合操控的转变;由广播式简单通信到点对点和点对多点的多功能移动通信转变。

8、铁路信号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通过通信和网络等技术有机结合,实现地面控制与车上控制结合、本地控制与中央控制结合,构成一个以安全设备为基础,集行车指挥、运行调整、列车运行速度自动控制、集中监测等功能为一体的集中指挥、分散控制的综合性、闭环控制系统。

基于GSM-R无线通信实现列控信息车-地之间双向传输的铁路信号系统包括调度集中系统、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和信号集中监测。

调度集中系统(CTC)是由调度中心与所辖区段沿线信号室中的CTC站机共同组成的系统。

调度集中根据列车运行、沿线行车设备状态及维修作业情况的实时信息,按照列车运行计划统一指挥全区段的列车运行。

计算机联锁系统是保证列车行车安全的基础设备,主要任务是按一定程序和条件控制道岔、信号,建立列车或调车进路,实现与列车运行和行车指挥等系统的结合,实现进路的人工或自动控制,显示区段占用和进路状态、信号开放和道岔状态、遥控和站控等各种表示和声光报警。

信号集中监测(CSM)系统设置在综合维修工区,通过远程网络对分散在调度中心、车站和轨旁的信号设备的电气特性、工作状态、操作过程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测、记录及回放,并对检测的超标、故障等信息进行报警。

9、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简称列控系统,由无线闭塞中心、列控中心、轨道电路、应答器、车载设备等组成。

列控系统是整个信号系统的核心,确保与安全相关的所有功能,包括列车运行、乘客和员工的安全。

无线闭塞中心(RBC)根据联锁办理进路信息、轨道电路的状态信息和列车的位置信息等生成行车许可(MA),通过地-车信息传输系统将MA、线路参数和限速信息等传输给车载设备;列控中心(TCC)控制轨道电路编码和有源应答器的发送报文;轨道电路实现列车占用检查,并向车载设备传送轨道电路信息;应答器(包括有源应答器和无源应答器)向车载设备传送线路参数和限速等信息;车载设备根据接收到的MA、线路参数和限速信息计算连续速度-距离曲线,实时对列车进行控制,从而保证行车安全。

10、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通信特点:

信号系统的设备分布在控制中心、车站、轨旁和列车上,是一个分布式、人工控制和自动控制相结合的远程控制系统。

控制中心设备、车站设备、轨旁设备、车载设备通过网络通道相互交换信息。

信号系统中单一设备内部的模块之间、以及各个设备之间需要通过相互传输控制命令、参数或者状态等信息,这些信息均为数据类型,通过数据电路实现数据传输、交换、存储和处理。

11、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通信技术应用形式:

(1)地面设备网络通信技术。

信号系统地面设备使用的计算机网络主要是基于光纤和双绞线的局域网和广域网。

(2)车地移动通信技术。

车地移动通信系统是实现地面设备对列车运行控制的关键,是信号系统中所有功能完成的信息基础和保障。

目前车地移动通信技术主要有:

基于应答器的点式地对车单向传输方式(铁路、城轨);基于轨道电路的连续式地对车单向传输方式(铁路、城轨);基于GSM-R的连续式地-车双向传输方式(高铁);基于Wi-Fi的连续式地-车双向传输方式(城轨CBTC);基于38G毫米波的连续式地-车双向传输方式(高速磁浮)。

(3)车载设备通信技术。

目前车载设备采用的通信技术主要有异步串行通信、现场总线、列车通信网络等三种。

异步串行通信技术常用的物理层接口有RS-422、RS-485、RS-232C,数据链路层多采用面向字符的数据链路控制协议,以简化异步串行通信实现的复杂性。

现场总线技术主要使用ProfiBus总线通信技术。

目前,国内列控车载设备使用的列车通信网络一般仅局限于MVB总线通信技术。

(4)安全通信技术。

铁路信号系统的主要目标就是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因此铁路信号系统中的所有设备都属于安全相关设备。

按照IEC61508中的安全完善度等级的分类标准,我国的铁路信号设备可分为SIL4级设备和SIL2级设备。

SIL4级的设备包括:

联锁设备、道岔、轨道电路、列控车载设备(除DMI外)、列控中心、无线闭塞中心、临时限速服务器、应答器等;SIL2级的设备产品包括调度集中、调度指挥系统、信号集中监测、联锁操作终端、列控车载设备中的DMI等。

为了确保安全相关设备之间和内部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需要使用EN50159。

12、中国高铁GSM-R无线网络。

GSM-R采用单网交织的冗余覆盖方案。

由移动交换中心、基站控制器、基站、光传输设备、移动终端、码型转换和速率适配单元等组成。

13、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对通信的要求:

(1)实时性要求信号系统各设备之间(包括车-地之间)所传输的控制信息和状态信息都有严格的时效性,过时的信息不但毫无作用,而且会威胁到行车安全。

(2)可靠性要求通信作为信号系统之间的传输通道,必须满足高可靠性要求,以保证铁路信号系统不间断使用。

(3)安全性要求信号系统中传递的控制信息和状态信息关系到列车运行安全,铁路信号系统采用的通信技术必须能保证信息数量的一致、内容的正确和信息包的顺序,并抵御外部设备的恶意攻击。

信息传输造成的任何差错都不能产生危及行车安全的信息。

(4)优先级要求信号系统中的控制信息有不同的优先级,紧急命令具有最高优先级,应优先发送。

铁路信号系统采用的通信技术应能优先发送高优先级信息。

14、现代铁路信号系统的组成:

车载设备、轨旁设备、车站设备、中心设备、综合维修工区。

CH2a:

1、通信:

信源与信宿之间的信息传递;数字通信:

在信道中采用数字信号传输离散化处理的模拟信息;数据通信:

数字信源之间的通信,一般是指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终端之间的信息传输,更多地是指计算机数据的通信;信道:

向通信的一方传送信息的线路,一条通信线路往往包含多个信道。

信道通常分成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基带信号是将由不同电压表示的数字信号1或0直接送到线路上传输,而频带信号则是将数字信号调制后形成的模拟信号送到线路上传输。

2、数据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指传输信息的载体,分成有线介质、无线介质。

常见的有线传输介质主要有双绞线(对称电缆)及光纤等;常见的无线传输介质主要有超短波及微波视距传播、卫星中继等。

3、双绞线是由一对相互绝缘的金属导线绞合而成。

双绞线广泛用于市话中继线、局域网和控制系统通信网中。

双绞线分为屏蔽双绞线和无屏蔽双绞线两种。

屏蔽双绞线传输误码率约为10-6~10-8,无屏蔽双绞线传输误码率约为10-5~10-6。

目前,常用的双绞线主要有5类线、超5类线和6类线。

五类线(CAT5):

最高频率带宽为100MHz,最高传输率为100Mbps,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为100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100BASE-T和1000BASE-T网络,最大网段长为100m,采用RJ形式的连接器。

超五类线(CAT5e):

主要用于千兆位以太网(1000Mbps)。

六类线(CAT6):

六类布线的传输性能远远高于超五类标准,最适用于传输速率高于1Gbps的应用。

4、光纤是以华人科学家、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高锟提出的理论为基础,1970年由美国康宁公司首先研制成功。

光纤不会受外界电磁波的干扰。

同时本身也不释放能量,因此外界也不易窃取其数据。

光纤还具有损耗低、线径细、重量轻、不怕腐蚀、节省有色金属等优点。

光纤的主要缺点是不易分接线路,可弯曲半径小也会增加安装施工的难度。

光纤通信误码率可低至10-10。

光纤在进行通信时,首先在发送端经转换系统,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然后经光纤送至接收端,再经转换系统,将光信号转成电信号,完成整个通信过程。

5、无线信道通过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比较常用的有超短波和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等,超短波信道误码率一般小于10-4,微波信道和卫星通信误码率一般小于10-6。

卫星通信系统由卫星和地球站两部分组成,具有传输距离远、覆盖地域广、传播稳定可靠、传输容量大等突出的优点。

用于中继通信的卫星有轨道为圆形的低轨道卫星、中轨道卫星、同步静止卫星和轨道为椭圆形的低轨道卫星。

6、数据传输方式是指数据在信道上传递所采取的方式,分类:

按数据传输的流向及时间关系:

单工、半双工、(全)双工;按数据代码传输的顺序:

并行、串行;按数据传输的同步关系:

同步、异步。

7、单工通信:

消息只能单方向传输的工作方式。

半双工通信:

通信双方都能收发消息,但不能同时进行收发的工作方式。

全双工通信:

通信双方能够同时进行收发消息的工作方式。

8、异步传输每次传送一个字符,因此也叫字符同步方式,接收时钟不需要与发送时钟同步,除非时钟偏差超过50%(这是不太可能的),不会引起采样出错,异步通信方式简单易实现,但传输效率较低;同步通信传输以字符块或位块为单位进行,一块一般有几千个数据位。

发送时钟和接收时钟必须同步。

目前一般采用自同步法,即从所接收的数据中提取时钟特征。

除使双方时钟同步外,还必须在数据块前面加上前文,数据块后面加上后文。

9、串行传输是构成字符的二进制码元在一条信道上以位(码元)为单位、按时间顺序逐位在信道上传输的方式。

串行传输时,发送端按位发送,接收端逐位接收,同时还要对所传输的字符加以确认,所以收发双方要采取同步措施,否则接收端将不能正确区分出所传输的字符,失去通信的意义。

串行传输速度慢,但是只需要一条传输信道,线路投资少,易于顺序,是计算机通信采用的主要形式。

并行传输是构成字符的二进制码元在并行信道上同时传输的方式。

并行传输是一次传输一个字符,如微机内部总线上的数据码或地址码,收发双方不存在同步问题,而且速度快。

但是并行传输需要并行信道,所以线路投资大,不适宜于远距离传输。

10、目前,用于传输数字数据的线路有两类:

一类是数字通信线路,其上可以直接传输数字数据;另一类是模拟通信线路,这时要想传输数字数据,必须经过调制和解调。

因此,数字数据的传输有相应的两种方式:

基带传输方式和频带传输方式。

11、数字数据以携带离散或连续消息转换成数字‘0’或‘l’信号形式在信道中传输,称为基带传输。

在基带传输中,传输信号的频率范围从0到几兆赫,要求信道有较高的频率特性。

一般需要选择专用的传输线路,必要时还需要对数字信号必须进行编码才能进行传输,常用的编码方法有非归零码NRZ、HDB3码、曼彻斯特码(双相码)等等。

基带传输由于信号频率可以很低,甚至可能含有直流成份,因此也叫直流传输。

传输线路的电容对传输信号的波形影响很大,因此传输距离受到限制,一般不超过2.5km。

当超过此距离时,需要通过转发器增加功率和信号整型来延长距离。

12、频带传输是指代表数据的二进制‘0’或‘l’通过调制解调器,变换成具有一定频带范围的模拟数据信号进行传输。

在数字频带传输中,数字调制可以利用数字基带信号具有的特征(时间离散、幅度离散等)来控制正弦载波的振幅、频率和相位,就可以获得所谓的幅度键控、频移键控和相移键控。

完成调制功能的设备叫调制器,完成解调功能的设备叫解调器。

在实际应用中调制技术和解调技术在一个设备中实现,这种设备称为调制解调器。

调制解调器提供了数字环境和模拟环境的接口。

所以调制解调器又可以看成是模拟通路的数据电路终接设备。

13、差错用误码率来衡量,差错控制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对信息序列作某种变换,使原来彼此独立、相关性很小的信息码元序列产生某种相关性,从而在接收端有可能依据这种相关的规律来检查,进而识别或纠正传输信息序列的差错。

纠错编码方法大多是按照某种规律在用户信息序列中插入一定数量的新码元,这些新码元称为监督码元。

它们不受用户的控制,最终也不送给接收用户,只是系统在传输过程中为了减少传输差错而采用的一种处理过程。

由于监督码元的加入,信道传输速率就要高于原始信息序列速率,若信道所允许的传输速率一定的话,则为了引入纠错编码,就要降低用户输入的信息速率。

由此可见,通过抗干扰编码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是以牺牲传输的有效性(速率)为代价换取的。

14、几种常用的简单差错控制编码:

(1)奇偶校验码:

规则:

发送端将所要传输的数据码元分组,在每组数据后面附加一位监督位,使得该码组连同监督位在内的“1”的个数为偶数(称为偶校验)或奇数(称为奇校验)。

接收端按同样规律检查。

只能发现单个或奇数个错误,而不能检测出偶数个错误,也不能纠错。

设码组长度为n,表示为(an-1an-2...a1a0),其中前n-l位为信息码元,第n位为监督位,则:

(2)水平奇偶校验码:

将经过奇偶监督编码的码元序列排成矩阵,每行为一组奇偶监督码,但发送时则按列的顺序传输,接收端仍将码元排列成发送时的矩阵形式,然后按行进行奇偶校验。

由于行按进行奇偶校验,因此称为水平奇偶校验码。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发现某一行上所有奇数个错误以及所有长度不大于方阵中行数的突发错误。

(3)水平垂直奇偶校验码:

水平垂直奇偶校验码,是将水平奇偶校验码推广到二维奇偶校验码,又称行列校验码和方阵码。

方法:

是对水平校验方阵中的每一列再进行奇偶校验。

这种码比水平奇偶校验码有更强的检错能力,它能发现某行或某列上的奇数个错误和长度不大于行数(或列数)的突发错误;还有可能检测出偶数个错码,因为如果每行的监督位不能在本行检出偶数个错误时,则在列的方向上有可能检出;还能纠正一些错码。

15、循环冗余检验码:

循环冗余检验(CRC)码是一种循环码,只能检错而不能纠错。

CRC码具有很强的检错能力,而且编码器及译码器都很容易实现,因而在数据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

常用CRC码有CRC-16、CRC-CCITT和CRC-32码。

CRC码检错能力:

一般情况下,r位生成多项式产生的CRC码可检测出所有的双错、奇数位错和突发长度小于等于r的突发错以及(1-2-(r-1))的突发长度为r+1的突发错和(1-2-r)的突发长度大于r+1的突发错。

对于上述r=16的情况,就能检测出全部单错、双错、奇数位错,全部16位或16位以下突发错误,99.997%的17位突发错误以及99.998%的突发长度大于17的突发错。

这里,突发错误是指几乎是连续发生的一串错,突发长度就是指从出错的第一位到出错的最后一位的长度(但是,中间并不一定每一位都错)。

CH2b:

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数据:

预先约定的、具有某种含义的任何一个数字、字母或符号以及它们的组合。

数据通信:

依照通信协议,利用数据传输技术在两个功能单元之间传递数据信息。

数据通信可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终端以及终端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信息传递。

通常而言,数据通信是计算机与通信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通信方式和通信业务。

数据通信是一种把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起来的新型通信方式。

数据通信包括数据的传输和数据传输前后的处理。

2、数据通信系统是通过数据电路将分布在远地的数据终端设备与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传输、交换、存储和处理的系统。

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示意图:

3、数据终端设备:

数据终端设备(DTE)由数据输入(产生数据的数据源)/输出设备(接收数据的数据宿)和传输控制器组成。

4、数据电路:

数据电路由传输信道(传输数据)及其两端的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组成。

数据电路位于DTE与计算机系统之间,它的作用是为数据通信提供数字传输信道。

在数据电路两端收发的是二进制“1”或“0”的数字数据信号。

数据传输电路要保证将DTE的数据信号送到计算机系统以及由计算机系统送回DTE。

5、传输信道包括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

通信线路一般采用电缆、光缆、微波线路等;通信设备可分为模拟通信设备和数字通信设备,从而使传输信道分为模拟传输信道和数字传输信道。

另外,传输信道中还包括通过交换网的连接或是专用线路的固定连接。

6、DCE是DTE与传输信道的接口设备。

发送方的DCE有两项功能:

(1)将来自DTE的数据信号进行变换,使之消除原数据信号内的直流分量,使信号功率谱与信道频带相适应,并采取措施消除数据信号序列中长串“1”或长串“0”码,因为数据信号序列中的长串“1”和长串“0”码不利于提取定时信号而可能导致收发双方的失步;

(2)当传输信道为模拟信道时,使来自DTE的基带数据信号调制为载频信号,实现频谱搬移。

7、调制解调器(Modem)是模拟信道最常见的DCE,它是调制器和解调器的结合。

当数据信号在数字信道上传输时,DCE变为数据服务单元(DSU)。

如果数据信号直接在电缆中传输(即基带传输),这时DCE只需要实现数据信号的变换功能。

8、中央计算机系统:

中央计算机系统由通信控制器、主机及外围设备组成。

具有处理从数据终端设备输入的数据信息并将处理结果向相应的数据终端设备输出的功能。

通信控制器是数据电路和计算机系统的接口,控制与远程数据终端设备连接的全部通信信道,接收远端DTE发来的数据信号,并向远端DTE发送数据信号。

通信控制器的主要功能:

(1)对远程DTE一侧来说,是差错控制、终端的接续控制、确认控制、传输顺序控制和切断等控制;

(2)对计算机系统一侧来说,其功能是将线路上传来的串行比特信号变成并行比特信号,或将计算机输出的并行比特信号变成串行比特信号。

(3)在远程DTE一侧有时也有类似的通信控制功能,但一般作为一块通信控制板合并在DTE之中。

主机又称中央处理机,由中央处理单元(CPU)、主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以及其它外围设备组成。

其主要功能是进行数据处理。

9、数据链路是由控制装置和数据电路组成。

控制装置包括DTE中的传输控制器和中央计算机系统中的通信控制器。

控制装置是按照双方事先约定的规程进行控制的。

一般来说,只有在建立起数据链路之后,通信双方才能真正有效地进行数据通信。

10、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数据通信系统技术指标主要从数据传输的质量和数量来体现。

质量指信息传输的可靠性,一般用误码率来衡量。

数量指标包括两方面:

信道的传输能力-用信道容量来衡量;信道上传输信息的速度-相应的指标是数据传输速率。

11、数据传输速率:

有两种度量单位:

“波特率”和“比特率”。

波特率又称为波形速率或码元速率。

指数据通信系统中,线路上每秒传送的波形个数。

其单位是“波特”。

设一个波形的持续周期为T,则波特率B可以由下式给出:

B=1/T(波特)。

比特率又称为信息速率,反映一个数据通信系统每秒所传输的二进制位数,单位是每秒比特(位),以bit/s或bps表示。

信息速率直接与波形速率和一个波形所携带的信息量有关,因此比特率S可以按下式计算:

12、误码率是衡量通信系统线路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

其定义为:

二进制符号在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近似等于被传错的二进制符号数与所传二进制符号总数的比值,即:

在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中,一般要求误码率低于10-9。

13、信道容量指信道能传输信息的最大能力,用单位时间内最大可传送的比特数表示。

14、数据通信网网络拓扑:

(1)环型网络将所有的节点连接形成一个闭合环路,任一节点送出的信号沿环单向传输,当网络上的节点收到信号后,会对其做判断,若本身即是目的地节点,则接收此信号;若不是,则继续将信号往下一个节点传送。

环型网络中的每个节点有类似于中继器的功能,可将接收到的信息恢复其原有的强度后,再往下一节点传送,因此,信息在传送过程中,不会有衰减的现象。

环型网络应用的例子有:

IEEE802.5的令牌环及光纤环网。

环型网络的优点:

结构简单,传输延迟确定;传输方向为单一方向,简化了信号传输路径,这样在高负载时,还可维持高速度和宽频带的传输效率。

缺点:

只要任一节点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