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教育培训三年规划.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668064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6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教育培训三年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企业教育培训三年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企业教育培训三年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企业教育培训三年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企业教育培训三年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教育培训三年规划.docx

《企业教育培训三年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教育培训三年规划.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教育培训三年规划.docx

企业教育培训三年规划

企业教育培训三年规划

作者:

日期:

 

企业教育培训三年规划

为认真贯彻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和集团公司教育

培训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新形势下人才培训工作,建设

步加

支适应油田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根据《关于进

强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和《员工培训管理规定》,结合企业

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认清形势,增强做好培训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推进油

近年来,油田认真贯彻党和国家以及集团公司关于培训工作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革创新,积极推进大规模培训、深度培训、高效培训和经营培训,取得了明显成效。

进一步理顺了培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索形成了科学实用的培训模式和一批富有特色的品牌培训项目,培训的质量和效益持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服务油田建设的本领进一步增强,培训工作为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田改革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油田既面临严峻复杂的环境,又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在破解各类

难题中实现发展目标,基础在队伍,关键在人才。

培训工作是人才资源开发的先导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工程。

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既是保

证油田科学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当务之急。

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目前油田培训工作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部分单位对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长远考虑和科学规划;培训的针对性、实

培训与使用的

效性还不够强,培训质量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培训

结合不够紧密,培训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基础保障有待加强,培训资源的优化整合及利用尚不充分。

此,必须从践行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思想,推进油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全面提高油田培训工作整体水平。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明确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贯彻科学发展观,

长需要,以思想政治建设和素质能力提升为主线,急需紧缺人才培养为重点,深化推进经营培训、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紧紧围绕油田改革发展、队伍建设和人才成以高层次和高效培训,持续提高培训质量效益,为实现油田科学和谐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目标任务

实施“关键岗位人才能力提升工程”、“培训资源优化工程”和“培训创新工程”,完善培训管理与运行体系、培训支持与保障体系,不断提升培训工作水平。

培训管理进一步强化。

健全与人才队伍建设相适应、统筹规划、分工协作的培训管理体制和规范有序、运转高效的

运行机制,建立选拔、培养、使用一体化的培训激励约束机制,培训管理与运行体系不断完善。

――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

以“关键岗位人才能力提升工

程”为主抓手,推进新一轮大规模培训。

油田每年培训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8万人次、技能操作人员12万人次。

突出抓好重点和急需人才能力提升培训,每年培训高层次经营管理及后备人才2000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3000人、高级技能人

才12000人、国际化人才500人,力争到2012年油田各级各类专家、学术技术带头人达到2000人以上,技师、高级技师

总量达到6000人以上,高级工以上人员比例达到技能操作人员的40%以上。

持续抓好各类人才岗位任职能力培训,到2012

年实现各类员工培训覆盖率100%。

10个精

――培训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

把提高培训质量效益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实施“培训创新工程”,完善培训需求调查分析和培训质量评价体系,培育体现行业特色、适合发展需要,有较大影响力的精品培训项目培训课程,每年评选

――培训资源进一步优化。

实施“培训资源优化工程”善培训支持与保障体系。

持续推进培训资源有效整合,

品项目、20个精品课程,进一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强化考核评价,培训满意度明显提高。

注重培训成果转化,提升培训效益。

坚持“走出去”办培训,不断扩大培训市场,持续提升培训创效能力。

,兀建设功能完备、特色鲜明,具有较强核心培训能力和外部市场开拓能力的现代化培训基地,建成中石化上游专业化培训基地和区域性培训中心,年培训能力达到15万人次;培养一支素质优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培训师队伍,到2012

年,专职培训师达700人,兼职培训师达3000人,其中在石化系统内有一定影响的培训名师达30人;不断开发适应油田

职工培训需求的培训课程及教材体系。

三、实施关键岗位人才能力提升工程,深入推进大规模培

今后一个时期,要健全从入厂教育、上岗和任职培训、强化培训到提升培训,覆盖人才成长全过程的终身职业生涯培训体系。

坚持统筹规划,充分利用油田内外部培训资源,大力实

施关键岗位人才能力提升工程,全面开展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技能操作人员培训。

把政治理论培训作为首要任务,根据不

同类别、层次职工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为重点的理论培训,以艰苦奋斗、拒腐

全面开展岗位职

HSE等岗位业务培训,提高

积极开展科学方法、创新思维的

防变为重点的党性教育,以《员工守则》等为重点的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培训,提高职工思想政治素质及对油田的忠诚度和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

紧紧围绕油田中心工作,责、安全生产、石油基础知识、职工的职业素养和履岗能力;培训,提高职工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驾驭

1、经营管理人员培训。

突出抓好处级领导干部及其后备干部的培训。

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现代经营管理能力为重点,坚持每年对处级干部轮训一遍。

围绕提高科学决策、

全局、综合协调能力,每年举办1-2期处级干部专题教育培训班。

抓好党的理论与优良传统教育,每年与延安干部学院等国

家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合作举办1-2期专题研修班。

对新提副

处级干部,每年举办1期晋职暨廉政教育培训班。

有重点地选派年轻骨干攻读EMBA或到国内外知名院校、培训机构学习,提高综合能力,每年培养50人。

通过“请进来”的方式,强化

最新管理理念及知识培训,每年邀请国内外高水平专家来油田举办专题讲座10期左右。

加强处级后备干部培养,每年举办1期青年干部培训班,突出理论武装、党性修养和实践锻炼,到2012年培养300名左右处级后备干部。

着力抓好科级干部培训。

突出三级单位党政“一把手”等关键岗位人员培训,着眼于提高综合能力素质,开发特色课程,开展系统培训。

从2009年开始,每年分勘探、开发、石油工程、公用工程、社区服务等板块举办三级单位正职培训班8-10

期,到2012年将三级单位正职等关键岗位人员系统轮训一遍。

以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业务为重点,持续开展科

级干部胜任力提升培训,每年举办10期,培训科级干部800

人。

对新上岗科级干部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促进更好地履行

职责。

持之以恒抓好基层干部培训。

依托油田各类培训机构、二

级单位培训资源,加大基层干部培训力度。

围绕提高管理水平、服务生产建设和职工群众,组织开发适合基层干部需求的培训课程,不断提高经营管理、群众工作、发展基层事业的能力,油田层面每年举办采油队长、钻井队长、作业队长、支部书记

等各类基层干部培训班30个班次左右,培训1000人以上,到2012年将基层管理骨干全部轮训一遍。

2、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突出抓好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

训。

以提高科学素养、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大研讨式培训力度,通过举办CTOT(技术总监培训)班、高级研修班,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到国外作访问学者及选派攻读研究生等方式,加

快培养一批高层次专家和学术技术带头人。

CTOT班在目前基

础上,不断扩大规模,专业领域扩展到勘探、开发地质等领域,到2012年,主体专业CTOT班达到8个,合计培养300名高层次技术人才。

持续开展首席专家、专家思维创新培训,到2012年将油田主要专业领域的专家及以上人员轮训一遍。

围绕油田提高“两率”打造上游长板和石油工程铁军的总体部署,每年举办勘探开发技术专题研讨班20期次、技术骨干出国培

训班2-3期,每年选派10名主体专业技术骨干到国外做访问学者。

强化石油工程板块技术人才培训,每年组织石油工程系

列专题培训10期、市场开发总监培训1期,组织工程板块技术人员到系统内海外项目或西部单位挂职锻炼50人次。

继续

开展研究生培养工作,提高培养质量,每年与国内知名院校合作举办3-4个油田急需专业的在职研究生班,加大脱产攻读研

200名左右。

究生力度,每年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

全面加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以提高专业素质和增强创新能力为重点,采取短期培训、专题研修、技术研讨、技术比赛、导师指导等方式,不断进行知识补充、更新和拓展,促进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学习、岗位成才。

油田层面每年举办勘探

开发各类新技术培训班30期次左右、各类岗位培训300期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1.5万人次。

对油田新引进的高校毕业生,由油田统一组织入厂教育,重点进行胜利文化、理想信念教育、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培训,增强毕业生对油田的认同感,促使他

们尽快融入到油田的生产建设中去。

3、技能操作人员培训。

适应油田发展需要,统筹技能人员培训工作,突出抓好高技能人员和各类紧缺人员培训。

按照

岗位要求和技术等级标准,以提高岗位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为

、标准化操作、一专多能、特种作

重点,大力开展“四新技术

业资质、岗位提高、技能等级提升和涉外知识等各类培训。

对高级工以上高技能人员通过开展专业理论提高培训、务轮训和技师研修、技师协会交流活动,着力提升其创新能力、技术攻关能力和解决生产疑难问题能力。

油田层面每年组织4000名以上的中级工参加高级工培训、800名以上的优秀高

级工参加技师资格培训,推荐100名以上的优秀技师参加高

级技师资格培训。

对初、中级技能人员,以二级单位为主,重点进行规范操作和安全生产能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对基层班组长,采

取集中培训与送教上门相结合的方式,着力开展职业道德素养、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应变能力培训,平均每年轮训班组长

3000人以上,至y2012年将油田主要专业队种班组长轮训一遍。

对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认真实施安全资质培训,严格持证上岗制度;对技术岗位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要按照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要求进行培训,限期取证;对新招用或改变工种的人员(包括劳务工等),进行岗前培训和转岗培训,达到岗位规范要求方可上岗,上岗后通过“师带徒”等方式,进行继续教育。

4、国际化经营人才培训。

以提高开拓国际市场能力为重

点。

根据外闯国际市场需要,采取国内培训与国外培训相结合、脱产培训与海外项目锻炼相结合等方式,开展外语和国际化经

营业务培训。

按照工程技术服务板块市场开拓区域,有针对性

地培训俄语、西班牙语等小语种人才,到2012年培训100人。

整建制培训工程技术和施工人员,到2012年培训一批能较好

承担国外施工任务的国际化石油工程队伍。

与国内外知名高校

200人。

合作,开展国际项目管理、涉外法律法规等国际化业务培训,每年培训海外项目管理后备人员

四、实施培训资源优化工程,完善支持与保障体系

(一)优化培训资源

提高培训资源利用效率,逐步形成以外部培训资源为补充、现代化培训手段

按照“持续优化、规范管理、提升效益”的思路,积极构建完成油田培训优势集群,内部培训机构为基础、

1、优化整合培训基地。

结合集团公司培训基地建设战略

布局和区域性培训中心的设立要求,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的原则,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组建“中国石化胜利培训学院”,

加强培训资质、师资、市场、投入、基础设施等“五个统筹”,

发挥集团化优势,逐步将油田培训机构整合发展为一个资源相对集中

相配套,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布局合理,适应油田发展需要的培训基地网络。

、功能布局较为合理,精干高效、运转灵活的职工培训实体,成为中石化上游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较高、竞争力较强的一流培训基地。

2、充分发挥培训资源效能。

油田培训机构是实施培训的主体,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要强化品牌建设,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努力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建立功能互补的培训格局。

要积极争取各类培训资质,实现资质资源全油田共享。

加强培训机构的基础建设,不断优化办学环境;大力推进培训机构的教学改革与管理创新,提升核心培训能力,提高培训质量和效

益。

油田每年对培训机构进行一次全面考核,根据培训项目完成情况、师资队伍和课程建设情况、用人单位及学员满意度评价等情况进行奖惩。

各培训机构要积极转变观念,按照经营培训的要求,强化

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采取“背包式培训”、户外课堂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主动送培训到基层一线和外闯市场队伍,解决基层

工学矛盾,提升培训效益。

油田在西部、西南以及国外建立培训分院,承揽外部培训任务。

各培训机构在完成油田培训任务的同时,要主动走出去开拓国内外培训市场,提高外部培训收

入。

每年承办集团公司系统内培训班30期次,为油田外企业

举办各类培训班20期左右。

到2012年,外部培训市场收入实现大幅度增长。

3、合理利用外部优质培训资源。

在坚持以我为主、提升自身培训能力的基础上,适度引入外部优质培训资源为我所用。

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培训机构的合作,有计划

地选拔骨干人才“送出去”培训进修;进-聘请更多高水平专家、教授来油田讲学、

青年培训师到基层生产单位挂职锻炼1年;组织举办1-2期骨

干培训师能力提升培训班,分阶段跟踪培养。

完善专职培训师竞争上岗制度和业绩考核评价体系,加大激励力度,充分调动

具有

培训师工作积极性。

力争到2012年,油田培训师队伍结构得到优化,培育出一批代表中石化不同专业较高教学水平、一定影响力的培训名师,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培训开发能力、高管理水平的培训团队。

实现资源共享。

将油田高层经营管理人

资库,进行动态管理,

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纳入兼职培训师范畴,将其授课的质和量作为业绩考核的内容之一;倡导和鼓励油田

各级党政领导上讲台授课或作专题报告;有重点选聘国内外知

名专家学者、高水平培训师作为油田兼职教授。

制定兼职培训师管理办法,加强考核和管理。

3、加强培训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要把热爱培训事业、综

培训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岗位交流和实践锻炼,努力提升培训管理水平,加快培养一批熟悉人力资源开发理论、掌握现代培训管理技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培训项目开发人员和培训管理专家。

(三)优化培训课程和教材体系开发建设

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以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

文化素养和技能训练为基本框架,系统规划培训课程建设。

培训机构要根据各自的培训任务和资源优势,固化、提升原有

优质课程,并根据油田发展需要积极开发特色课程。

每年开展

2012年,建成一批油田主按照开发与利用相结合、加强培训教材体系建设。

2012年基本形成专业配套、覆盖面广、满足油田各类人员培训需要的教材体系,特别是要开发一批石油企业特色案例教材和视频教程。

五、实施培训创新工程,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创新培训机制

1、完善选拔、培训与使用一体化机制。

加强对人才培训与选拔、使用、待遇等的统一管理,把培训作为上岗、任职、

升的必要条件。

对各类关键岗位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对从事

特种作业人员实行就业准入,逐步推行岗位资格培训制度和定期培训制度。

要把培训作为发现、考察、识别人才的重要渠道,用人单位和培训机构要全面考察学员学习表现和培训效果,将

各类人员受训情况、培训表现和成绩等纳入个人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并作为其职业发展的重要依据之一。

2、完善培训项目运作机制。

以完善培训管理运行体系为

重点,推行培训项目化管理,每个培训项目都成立项目组,通

过竞聘产生项目负责人,按项目管理方式运行培训工作。

油田

与外部培训机构联合办班的项目实行招投标制。

学习借鉴IS010015国际培训管理标准,建立完善适应油田实际的培训

管理流程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

加强培训需求分析,把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细化培训方案设计,严格实行培训项目方案审查;强化培训过程监控和效果评价,由实施过程评价、训后即时评价向跟踪评价拓展。

坚持培训登记备案制度,加强人才培训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培

训管理水平。

3、建立培训成果转化机制。

重点班次培训过程中,要围

绕油田中心工作和重大决策,确定重点研修课题,让学员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问题,研究对策,提出改进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供相关部门决策参考。

培训结束后,组织人事部门和培训机构要强化督促指导,促使学员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创新,将培训收获转化为工作成果。

4、建立健全学习机制。

建立健全知识管理体系,不断丰富和拓展各种学习方式。

坚持并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基层单位相应建立集体学习制度,确保至少每周组织一次集中学习。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基层队、班组等基层组织开展培训工作的力度,强化“三会一课”、班前班后学习,充分利用基层现有的生产场所、设备设施,开展现场操作学习;倡导基层开展“每日一题、每周一训、每月一考”等培训活动,定期举办各类专题研讨、学术交流等学习活动。

鼓励在职自学,要求职工根据工作实际制定学习计划,开展自学。

加快推进自主选学,开发和引进系列专题培训课程,为各类人员提供“菜单式”培

训。

完善学习记录、考勤、考试等配套制度,保障各项措施的落实,逐步形成组织推动学、个人主动学、制度保障学的学习长效机制,实现团队学习、全员学习、全程学习、终身学习,

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的学习力和创新力。

(二)创新培训模式

深化“名师带高徒”导师带徒、师带徒培训模式,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覆盖面,提高培训效果。

拓展“以赛促培”模式,每年举办外语、会计业务拉力赛,逐步向其他业务系统扩展,每年组织基层专业技术人员“金钥匙”竞赛,每两年组织一次大型职业技能竞赛,实现“以赛促培、赛训结合”。

充分利用人才团队培训模式,将油田各领域的技术创新工作室、实验室、革新室等,作为培养人才的平台,在团队创新中培训技术骨干。

强化“训”“炼”结合模式,每年选派100余名年轻骨干,经过培训后安排到重点生产、科研单位或重点工程项目、海外项目进行为期一年的挂职锻炼;对青干班等重点培训

班次,培训中或培训结束后都安排学员进行挂职锻炼、调研或

课题攻关,让受训人员在实践历练中提升综合能力素质。

(三)创新培训手段和方式

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依托胜利学习网和胜利技能人才网建立网络培训学院,针对不同层面分层分类开发优质课程,实现网上自主选学、在线答疑辅导、在线考试、培训信息网络化管理等功能,有效缓解工学矛盾,提高培训效能。

充分发挥现有远程教育设施的作用,按照集团公司远程教育建设规划,完善远程教育网络。

到2012年全面建成覆盖全油田、功能齐全的网络培训和远程教育系统。

制定网络培训、远程教育管理

制度,加强管理,逐步使网络培训、远程教育成为油田培训的重要形式。

要按照“以专题研究为主、以短期培训为主、以小班教学

为主”的原则,调整培训机构主体班次设置,在继续完善基础性培训、岗位适应性培训和应急性培训的同时,不断强化分类

分专题培训,积极开展特色培训。

专题培训重点突出油田发展战略、勘探开发技术、哲学素养、管理知识、危机处理、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内容,每年分专业举办20个左右的专题培训(研讨)班。

灵活运用现场

遵循成人培训规律,把课堂讲授与研讨交流、课题研修、现场实践等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完善“模拟舱”、训练营、俱乐部培训等现代培训方式,推行案例研究法、行动学习法、研讨法、模拟与角色扮演法等新颖实用的培训方法,教学、考察实习、项目锻炼等实践方式,强化学员参与互动,提升培训质量和效果。

(四)强化培训工作理论研究

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借鉴移植与融合吸收相结合,真总结培训工作的内在规律和运行特点,深入开展理论探讨和

逐步

反映国企培训规律,体现油田培训特

增强培训

调查分析,加强对培训工作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形成顺应培训发展趋势,

更好地

点,具有胜利特色的培训理论体系和方法工具体系,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油田每年将结合实际确定一定数量的调研课题,广泛开展理论研讨活动,运用理论研究成果指导培训工作创新发展。

六、加强组织领导,保障培训工作有效落实

1、加强领导,统筹规划。

各单位、部门要不断提高对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培训工作纳入单位总体发展规划,筹安排,整体部署,明确目标任务、进度和要求,切实把各项

工作落到实处。

发挥好培训工作联席会议的职能作用,加强对

各单位培训工作开

培训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定期研究解决培训工作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各级、各单位之间的沟通配合。

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培训工作情况,调解决培训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展情况将作为各级领导尤其是党政“一把手”任期考核和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2、完善管理,强化运行。

坚持和完善组织、劳资部门主

管,业务部门配合,油田和二级单位分级管理的培训管理体制。

各级组织、劳资部门要强化培训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明确专

人负责培训工作;油田机关各业务部门要履行好培训职责,深

度介入培训工作,组织提出本业务系统的培训需求,按计划实

施本系统人员业务培训;油田培训监管部门认真履行监管职

责,做好培训审查、监控、评估等工作。

二级单位要结合单位实际,按照队伍建设需要,认真制定本单位人才培训计划,用现有条件,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培训活动。

3、严肃培训纪律,加强学风建设。

弘扬理论联系实际之

风,把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培训的方向和重点。

倡导

艰苦奋斗之风,力求勤俭办学。

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

严治学,送培单位要严格保障选送学员的培训时间;学员特别

是领导干部参加培训期间要严格遵守校规校纪,自觉完成各项

培训任务,以良好的学风树立自身模范形象;培训师要严守培

训的政治纪律,严谨治学,以德施教,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影响和带动学员。

各业务部门和二级单位组织实施培训项目,要严

格执行油田对外出培训的管理规定,杜绝旅游式培训。

各培训

机构要制定和完善学风建设的管理办法,强化学员管理、教学

管理,严格校规校纪,营造良好的学习秩序和氛围。

4、加大投入,用好经费。

培训经费实行归口管理,专款专用。

对重点培训项目,要给予重点保证。

积极探索培训经费的不同筹措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培训经费额度与油田生产发展形势相适应。

根据需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重点人才培训和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将培训基础设施等的投入列入企业投资计划,不断加大投入,满足培训工作发展的需要。

要严格执行培训经费支付范围和核销流程的相关规定,加强对培训经费

使用的监管、跟踪,不断提高培训经费使用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