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开挖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662083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方开挖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土方开挖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土方开挖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土方开挖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土方开挖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方开挖方案.docx

《土方开挖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方开挖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方开挖方案.docx

土方开挖方案

天麟·金融大厦项目土方开挖

 

 

编制

审核

审批

浙江新东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1.工程概况

1.1工程位置及交通运输条件

天麟金融大厦工程地处天水市中心区,北临民主东路,西面和东面为居民区,南面为居民矮平房。

工程施工北面民主东路作为出土的唯一主要通道;且其紧邻地下室基坑,车道地基承载力和基坑边坡设计要求均限制车辆载重量,周围整个土方施工期间交通运输条件十分紧张。

本工程地处天水市区,土方工程的施工受白天的限制比较大,相对于工程的施工难度比较大。

本工程±0.00相当绝对高程1165.00米。

1.2工程地质条件

1.2.1地形地貌本建筑场地位于天水市民主东路南侧,龙城假日酒店东侧,宏业小区西侧,交通较便利,拟建场地北高南低,地面标高最大值1164.22m,最小值1158.84m,场地所处地貌类型属籍河南岸I级阶地。

1.2.2气象本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10.9℃左右,多年平均降水量570.00mm,降水多为阵雨,且多集中在7、8、9月,且多中、大及暴雨,场地所在区最大冻结深度为0.61m,11月开始冻结,次年3月开始解冻,无霜期141-194天。

全年主导风向主要为东风或东南风,次为西风,最大风速19米/秒。

1.2.3区域稳定性本区所处的区域构造隶属我国青藏高原北部地震区,宁夏-龙门山地震亚区,天水地震带。

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建筑场地抗震地段类别属一般地段。

1.2.4.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地基土的构成与分布特征根据勘察资料揭示和设计标高,本场区在埋深1151.60m的范围内,地基土的构成按其成因类型和物理力学特征,可划分为4大工程地质层,现自上而下分:

1层杂填土杂色,稍湿,主要由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废旧基础等杂物,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70-6.30m,平均3.05m,层底埋深0.70~6.30m。

层底标高1154.72-1162.19m。

2-1层角砾,杂色,冲积成因,稍湿,稍密。

成分以花岗岩,变质岩为主,空隙填充一粗砂为主,场区局部分布,厚度0.30-4.10m,平均1.83m,层底埋深3.80~8.50m。

层底标高1155.28-1157.49m。

2层粉质黏土灰褐色,稍湿饱和,含有砂砾、炭屑、碎砖、瓦片等杂物。

该层全场分布,层厚3.50~12.80m,平均7.56m,层底埋深8.50-11.20m。

层底标高1147.65-1151.31m。

2-2粉土黄褐色,饱和稍密,局部见有2-5cm的粉细砂薄夹层,该层局部分布,层厚0.50~3.60m,平均1.62m,层底埋深5.50~负12.70m。

层底标高1147.81-1155.33m

3-1细沙杂色,饱和稍密状,很湿,成分以石英、长石组成,空隙以粉砂充填为主。

该层全场局部分布,层厚0.30~1.10m,平均0.54m,层底埋深10.00~负17.20m。

层底标高1145.35-1148.84m。

3-2卵石杂色,饱和,中密-密实,以变质岩,花岗岩为主,空隙。

该层以圆砾、细沙填充为主。

场区局部分布,层厚0.70~3.80m,平均1.84m,层底埋深14.30~16.50m。

层底标高1143.65-1146.13m。

3圆砾杂色,饱和,稍密-中密,成份以变质岩、花岗岩为主,空隙以粗砂充填为主。

场区普遍分布,层厚0.60~5.60m,平均4.02m,层底埋深11.60~19.90m。

层底标高1143.57-1148.53m。

4泥岩棕红色-灰绿色,沉积成因,表部0.6-1.1m为强风化,向下为中等风化,泥质构造,最大揭露厚度8.70m,该层最大厚度大于50米,属区域性基岩。

1.3地下水1.3.1经勘察查明,本场地地下水埋藏较浅,场地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潜水。

1.3.2孔隙潜水赋存于3层圆砾中,1层杂填土、2层粉质黏土为弱透水层,3层圆砾为强透水层和主要含水层,4层泥岩为隔水底板。

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籍河渗透补水,并向籍河下游排泄,勘察后一次性测得稳定地下水位埋深为5.90-11.90m,地下水位多年变幅1.00m。

2.编制依据

核工业天水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地质勘察报告》;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支护结构施工图;中外建工程设计与顾问有限公司提供的地下室结构施工图;工程所处地段的交通运输条件;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根据本工程设计要求,本工程自然地坪±0.00其绝对高程为1165.00米,地下室底板顶标高为-11.90米,筏板厚度为1700mm、1500mm、1300mm三种,车库底板厚度为0.4m,承台厚度为1250mm、1100mm二种,C15混凝土垫层厚度为100mm,基坑开挖深度为约6.64~8米,局部电梯井位置深度达10米。

基坑占地面积约为7600.00平方米,土方工程工程量约为8万立方。

3.施工准备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具备的施工条件和运输条件对施工场区进行整体规划布置。

本工程施工面积比较大,上部结构设有三栋主楼,分别为1号楼(18层)、2号楼(26层)及3号楼(26层)。

结合本工程基坑支护方案,开挖层为围护桩与锚索冠梁相结合的围护系统。

沿基坑周边布置支护桩,桩顶设置冠梁;支护桩之间采用3S15.2钢绞线预应力锚索,竖向布置1-3排,采用一桩一锚。

为了加快工程施工进度,尽快的安排上部结构的施工,将本工程施工场区从南往北分为Ⅰ、Ⅱ、Ⅲ、Ⅳ四个区。

结合现场的施工条件,在东北角临近民主东路设置车道出入口,作为土方开挖的车道入口。

开挖前在基坑外设置围护栏杆和挡水墙,挡水墙墙厚240,墙高不少于300mm,砌筑后采用1:

2水泥砂浆粉刷压光,以保证雨季施工时基坑外雨水不会留入基坑内。

防护栏杆涂刷红白相间的警戒色,并采用密目安全网进行围护,道路出入口等位置设置警示牌。

土方开挖前应先对地下的管线进行仔细踏勘核对,能处理的由业主组织进行处理,不能处理的准备好施工应急措施。

1、开挖前与业主、土方分包单位协商,办理好相关手续。

2、组织考察队伍,考察当地的专业土方队伍,考察中主要考察其机械设备数量、生产效率、承包能力、资质及其在类似工地的施工情况。

3、组织并配备土方工程所需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制定完整的技术岗位责任制和质量、安全管理网络体系。

4、按照土方队的余土弃置要求,制定好土方运输路线。

4.施工组织及部署

4.1项目管理体系

 

项目经理

施工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安全员

机管员

质检员

施工员

施工班组

4.2安全管理体系

(一)安全体系

项目部安全体系框图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工地防卫体系

安全监控体系

机械动力体系

生产体系

安装工程

土建工程

治安综合治理

文明卫生管理

安全监督

安全技术控制

用电管理

机械管理

施工场容管理

 

4.3施工工艺

总体部署:

施工准备→施工道路铺设→基坑周围边坡沟槽分层分段开挖→基坑边预应力锚索分层分段施工→-6 .00米以上土方开挖→第二、三道锚索施工→第二阶段出土主道路铺设→第二阶段土方分层分区开挖(截桩工程跟进)→基底余土及基础承台人工修土→基础垫层施工

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征,可将整个工程在平面上分为四个水平面施工段,其中自北往南上面各有一栋独立的主楼,±0.00以下施工工程量较大,将1-15轴/A-E轴的部分划为Ⅰ区、将1-15轴/H-E轴的部分划为Ⅱ区、将2-14轴/M-H轴的部分划为Ⅲ区、将1-16轴/R-M轴的部分划为Ⅳ区。

各阶段土方开挖由南往北推进,施工顺序为:

Ⅰ区→Ⅱ区→Ⅳ区→Ⅲ区。

4.3.1水平施工段的划分

根据地下室的总体施工部署和现场总平的布置,地下室基坑土方开挖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考虑现场平面布置的特殊情况充分的组织流畅的施工。

本工程基坑属于深基坑,基坑深度在6-10米左右。

土方开挖过程中要与基坑支护工程交叉作业,先支撑、后开挖。

根据基坑支护上下部不同的支护形式,本基坑开挖必须分两个水平面阶段进行开挖。

第一阶段土方开挖深度以工程桩施工标高为控制标高,开挖深度控制在4.0米左右,针对本工程特点,挖土应围绕锚索支护施工,实行分层分段跳挖,且每分层分段的土方开挖后,均应及时进行支护施工,以防止累积沉降和水平位移过大。

挖土必须按设计要求深度组织分层开挖,即第一层开挖深度不准超过第一排锚索深度以下0.6m,绝对不能超挖。

除了分层开挖措施外,还必须做到分段开挖。

根据本工程地质和周边情况,除了分层开挖措施外,还必须做到分段开挖。

根据本工程地质和周边情况,杂填土和粘土层每段开挖长度为12m,淤泥层每段开挖长度为10m,若为流塑状淤泥,段长应控制在8m左右。

且段与段间应采用每段间隔跳挖的方式挖土。

另外每道锚索注浆体达到80%强度(须加促凝剂)后才可往下层开挖,否则易造成基坑边坡稳定性不足和外围建筑物的位移风险。

总之,开挖土方时,应密切关注锚索注浆强度、地质条件、边坡位移量、周边荷载沉降观测等,注意每层每段挖土时间的控制。

第三道锚索施工要求留足不少于3米工作面控制开挖沟槽宽度。

边坡支护时可将支护面分段放坡(按支护放坡的设计要求),开挖出满足支护施工工作面要求的沟槽,及时组织边坡的支护施工,以确保锚索注浆强度的形成。

支护时沟槽开挖出的土方可及时外运,如外运确实有困难时,可堆积在场地以内距沟槽10米以外范围外。

第二阶段土方开挖深度控制在垫层设计基底以上300mm左右。

基础承台及基槽底部300mm采用人工修土。

本阶段挖土必须分层开挖,开挖深度不大于3米。

基础土方开挖与截桩工作交叉同时进行。

4.3.2施工组织:

本工程土方开挖及运输量较大,第一阶段土方开挖量在1.2万立方左右,施工期间计划安排2-3台斗容量不小于1m³的挖掘机,其中一台挖掘机配合基坑支护,另两台挖掘机跟进边坡施工的进度进行挖土装车、土方外运。

边坡支护和开挖顺序自西南角开始,亦可根据桩基工程施工进度,东北角和西北角进行同时开挖,开挖过程中挖掘机必须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安全距离不小于20米。

正常施工过程中保证日运土量不少于1500m³。

运土车辆采用黄河重型载重汽车(后八轮)及轻型运土车(载重量10吨),平均单车载土量在22m³左右,保证日运土量在69车左右(夜间作业),总工期控制在8天。

施工时从Ⅰ区及Ⅱ区的两个角开始,以确保基坑喷锚支护及锚索注浆的及时插入施工。

第二阶段土方总量约0.65万方,计划安排1台KAOT320反铲挖掘机及1台120型小型挖机相配合,保证日运土量不少于1500m³,工期控制在4天内。

第三阶段土方总量约为1.2万方,计划安排1台KAOT320反铲挖掘机及2台120型小型挖机相配合,保证日运土量不少于1500m³,工期控制在8天内。

第四阶段土方总量约为0.8万方,计划安排1台KAOT320反铲挖掘机及2台120型小型挖机相配合,保证日运土量不少于1500m³,工期控制在5天内。

第三、四阶段挖土从Ⅳ区及Ⅲ区的北侧及西侧开始,其中西侧和北侧基坑支护锚索和锚索注浆穿插进行。

挖至底板设计标高后,应立即铺设垫层,范围至围护桩,再进行梁、承台、电梯井等局部深坑处理,尽快施工承台及基础底板,减少基坑暴露时间。

土方开挖时严禁超挖,严禁挖机碰撞工程桩,支撑桩及支撑周边应均衡挖土,防止土方开挖过高对支撑结构或工程桩形成单面挤压造成工程桩或支撑倾斜、变形或折断。

土方出口(大门)附近设置洗车台,所有出场车辆车轮夹带的泥块必须清洗干净。

洗车台附近设置沉淀池、集水池和排水沟,经沉淀后统一排入市政管网。

施工前应与有关部门联系妥当,确保运输畅通,减少外界干扰。

施工时要准确安排好土方开挖与基坑内工程桩施工、锚索、垫层的交叉、同步施工。

5土方开挖技术要求

5.1作业准备

1、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定出基坑开挖边线,做好明显标记。

2、将建筑物控制标高和控制轴线引至基坑外适当位置,以便控制基坑开挖深度及时进行建筑定位。

3、基坑支护分段施工后,及时在坑边设置挡水墙及设置排水沟、硬化场外地坪,并采用钢管脚手架和密目安全网进行隔离围护。

4、事先安排好车辆进出场道路和余土外弃场地(由甲方协调解决),以确保土方施工的连续作业。

5、根据工程地质资料和施工管网位置,加强场地外污水管及通信管道的保护和监测。

6、准备足够的排水机具及夜间照明灯具,确保雨季及夜间施工的顺利进行;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根据方案要求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7、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卸车设施等,应事先经过检查,及时规避。

8、在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和修整边坡坡度、清理槽底等,均应配备人工进行。

9、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5.2施工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分段分层平均下挖→修边和清底

2、采用反铲开挖基坑,采用端头挖土法即挖土机从基坑(槽)或管沟的端头以倒退行驶的方法进行开挖。

自卸汽车配置在挖土机的两侧装运土。

3、挖土机沿挖方边缘移动时,机械距离边坡上缘的宽度不得小于基坑(槽)深度的1/2。

4、土方开挖宜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

随时做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

5、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槽壁和边坡的状态。

6、开挖基坑(槽)和管沟,不得挖至设计标高以下,如不能准确地挖至设计基底标高时,可在设计标高以上暂留一层土(30cm左右为宜)不挖,以便在抄平后,由人工挖出。

电梯井、基础梁、桩承台位置均采用人工挖土修土。

7、在机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应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把土运到机械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时用机械挖走。

8、修边和清底。

在距糟底设计标高50cm槽边处,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橛,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层挖走。

同时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用小线或铅丝),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以此修整槽边。

最后清除槽底土方。

9、槽底修理铲平后,进行质量检查验收。

10、地下室承台基坑为一整体,可采用斗容量较小的120型挖机进行配合施工,用小型挖机将土方转挖至承台外,然后由大挖机统一装车外运。

11、基坑内主要为降水和土层滞水,施工期间必须配备足够的抽水设备,及时排除坑内积水。

5.3雨期施工:

1、本工程的土方开挖尽量避开在雨季施工,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分期完成。

2、雨期施工在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注意边坡稳定。

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坡度,或设置支撑。

同时在坑(槽)外侧围以土堤或开挖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

经常对边坡、支撑、土堤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3、雨季施工时,基槽、坑底应预留30cm土层,在打混凝土垫层前再挖至设计标高。

5.4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基底超挖:

开挖基坑(槽)管沟不得超过基底标高。

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不得私自处理。

2、基底未保护:

基坑(糟)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

如遇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30cm土层不挖,待做基础时再挖。

3、施工顺序不合理:

应严格按施工方案规定的施工顺序进行土方开挖施工,应注意宜先从低处开挖,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4、施工机械下沉:

施工时必须了解土质和地下水位情况。

挖土机一般需要在地下水位0.8m以上挖土,以防机械自重下沉。

5、开挖尺寸不足,边坡过陡:

基坑(槽)或管沟底部的开挖宽度和坡度,除应考虑结构尺寸要求外,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如排水设施、支撑结构等所需的宽度。

6质量验收标准

6.1一般规定

6.1.1土方工程施工前应进行挖、填方的平衡计算,综合考虑土方运距最短、运程合理和各个工程项目的合理施工程序等,做好土方平衡调配,减少重复挖运。

6.1.2土方平衡调配应尽可能与城市规划和农田水利相结合将余土一次性运到指定弃土场,做到文明施工。

6.1.3土方开挖前应检查定位放线、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系统,合理安排土方运输车的行走路线及弃土场。

6.1.4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压实度、排水、降低地下水位系统,并随时观测周围的环境变化。

6.2主控项目

柱基、基坑、基槽、管沟和场地的基土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严禁扰动。

6.3允许偏差项目

表6.3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单位为mm

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验方法

柱基

基坑

基槽

挖方场地平整

管沟

人工

机械

主控项目

1

标高

-50

±30

±50

-50

水准仪

2

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

+200

-50

+300

-100

+500

-150

+100

经纬仪,用钢尺量

3

边坡

设计要求

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

7成品保护措施

7.1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等,挖运土时不得撞碰,也不得在龙门板上休息。

并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定位标准桩和标准水准点也应定期复测和检查是否正确。

7.2土方开挖时,应防止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和变形。

必要时应与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或位移观测。

7.3施工中如发现有文物或古墓等,应妥善保护,并应及时报请当地有关部门处理,方可继续施工。

如发现有测量用的永久性标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置的长期观测点等,应加以保护。

8安全技术措施

8.1降水措施

天水市地下水位较高,但本工程基坑开挖土层主要为第2-2层粉质黏土层,土层透水性比较差,另工程基坑外围已设置混凝土围护桩与止水桩,相对于地下室土方开挖是比较有利的。

但为了及时排出土层内地滞水及基坑南面籍河补充渗水,在基坑一周布置管井降水,加强地下室地下水及渗水的排降工作。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和对降水后果的预测和防范,在土方开挖时在基坑内采用明沟排水的方式,分区域排除雨水或滞水。

第二阶段土方开挖前,将沿基坑外侧围墙边设置集水沟和集水井,及时排除地表面水和渗水。

基础开挖完毕后,利用基坑承台和地梁基槽作为集水井和集水沟,及时排除基坑渗水和雨水。

对于基坑外没有设置止水桩的地段,如遇桩间出现渗水或挤土内留,可采用挂网喷浆的方式进行止水。

部分止水实在存在很大困难的地段可设置排水导流管。

8.2观测

在基坑内土方开挖过程中坑内围护桩边的主动土压力将逐渐减少,围护桩尤其是桩根部的水平方向上可能会有一定的位移,土方开挖过程中必须加强监测。

地下室土方开挖过程中必须由业主单位委托有相应资质的监测单位进行监测。

为了防止坑内的土方开挖对周围建筑物引起沉降破坏,土方降水过程中必须对周围建筑物进行严密的观测,并设定警戒指标(水平位移总值60mm、位移速率3mm/d或单日5mm/d,轴力ZC1为5000KN;ZC2为3500KN,建筑物及管线沉降10mm),将观测值制作成表进行分析,发现有危险时,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立即停止开挖,并采用土体反压。

8.3安全文明施工技术措施

(1)、基坑土方开挖必须严格按照土方开挖专项方案的要求进行,当采用局部或全部放坡开挖时,放坡坡度应满足其稳定性要求。

(2)、挖掘应自上而下进行,严禁先挖坡脚。

软土基坑无可靠措施时应分层均衡开挖,层高不宜超过1m。

形成中低侧高台阶形状。

开挖时要防止一次开挖太深造成坍塌,引起翻车、冲撞建筑物的现象。

土方每次开挖深度和挖掘顺序必须按专项方案的要求。

坑(槽)沟边1m以内不得堆土、堆料,不得停放机械。

(3)桩边的余土采用人工修土的办法进行清理,严禁挖掘机械对围护、支撑、塔吊基础及工程桩进行强挖碰撞和来回挤压。

(4)挖土尽量随挖随运,如不能及时外运,则应尽量避开桩位堆放,且堆土不能过高,以便转运。

(5)施工中如发现不能辨认的物品时,应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立即报告所在地有关部门处理,严禁随意敲击或玩弄。

(6)配合挖土机作业人员,应在其作业半径以外工作,当挖土机停止回转并制动后,方可进入作业半径内工作。

(7)开挖至坑底标高后,应及时进行下道工序基础工程施工,减少暴露时间。

如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应预留300mm厚的覆盖层。

(8)当基坑施工深度超过2m时,坑边应按照高处作业的要求设置临边防护,作业人员上下应有专用梯道。

当深基坑施工中形成的立体交叉作业时,应合理布局基位、人员、运输通道,并设置防止落物伤害的防护层。

(9)压顶梁跟前梁底标高以下的土方开挖,必须待锚杆喷浆达到设计要求并经锚固处理后方可分段分层跳挖开挖,避免提前集中开挖造成土体开裂及位移。

(10)挖土以机械挖土为主,尽量减少人工挖量,但必须避免施工车辆对土层产生扰动。

严禁超挖土层,开挖到位后,由人工进行修整并及时跟进硬化(垫层)。

(11)场内作业前要做好施工技术和安全交底工作,并责任专人负责旁站跟班作业。

场内和场外安排专人负责交通指挥,并对每次进入基坑内的车辆进行检查,预防刹车失灵或中途抛锚引起交通堵塞。

严禁酒后驾车。

车辆进入基坑内必须缓行。

(12)基坑外四周防护设置1.8m高防护栏杆和30cm高踢脚杆,杆件里侧挂密目安全网。

(13)运土车辆不得超载,装车后必须检查有车门是否有余土、车门是否扣牢,车顶必须用篷布等进行遮盖。

车辆进出现场大门时必须检查对车轮进行冲洗,防止将泥土污染市区道路。

9应急预案

1、围护墙渗水与漏水

土方开挖后支护结构出现渗水或漏水,对基坑施工带来不便,如渗漏严重时则往往会造成土颗粒流失,引起支护结构背地面沉陷甚至支护结构坍塌。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一旦出现渗水或漏水应及时处理,常用的方法有:

对渗水量较小,不影响施工也不影响周边环境的情况,可采用坑底设沟排水的方法。

对渗水量较大,但没有泥砂带出,造成施工困难,而对周围影响不大的情况,可采用“引流-修补”方法。

即在渗漏较严重的部位先在围护墙上水平(略向上)打入一根钢管,内径20~30mm,使其穿透支护墙体进入墙背土体内,由此将水从该管引出,而后将管边围护墙的薄弱处用防水混凝土或砂浆修补封堵,待修补封堵的混凝土或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将钢管出水口封住。

如封住管口后出现第二处渗漏时,按上面方法再进行“引流-修补”。

如果引流出的水为清水,周边环境较简单或出水量不大,则不作修补也可,只需将引入基坑的水设法排出即可。

对渗、漏水量很大的情况,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漏水位置离地面不深处,可将支护墙背开挖至漏水位置下500~1000mm,在支护墙后用密实混凝土进行封堵。

如漏水位置埋深较大,则可在墙后采用压密注浆方法,浆液中应掺入水玻璃,使其能尽早凝结,也可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方法。

采用压密注浆时应注意,其施工对支护墙会产生一定压力,有时会引起支护墙向坑内较大的侧向位移,这在重力式或悬臂支护结构中更应注意,必要时应在坑内局部回土后进行,待注浆达到止水效果后再重新开挖。

2、流砂及管涌的处理

在细砂、粉砂层土中往往会出现局部流砂或管涌的情况,对基坑施工带来困难。

如流砂等十分严重则会引起基坑周围的建筑、管线的倾斜、沉降。

对轻微的流砂现象,在基坑开挖后可采用加快垫层浇筑或加厚垫层的方法“压注”流砂。

对较严重的流砂应增加坑内降水措施,使地下水位降至坑底以下0.5~1m左右。

降水是防治流砂的最有效的方法。

管涌一般发生在围护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