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docx
《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
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
(2012年度)
编制:
审核:
矿长:
2012年2月5日
煤矿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会审签字
会审地点
会审时间
年月日
会审人员签名
职务
签名
审批意见
矿长
总工程师
安全副矿长
生产副矿长
机电副矿长
地面行政副总
办公室主任
调度室主任
目录
第一章总则1
第二章矿井概况1
1、交通位置1
2、井田及开采情况1
3、井下人员情况1
4、瓦斯、煤尘爆炸性及煤的自燃性1
5、矿井地质2
6、水文地质条件及矿井充水因素2
第二章矿井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3
第三章矿井可能发生灾害事故的预防3
1、瓦斯事故的预防3
2、煤尘爆炸事故的预防3
3、火灾事故的预防4
4、顶板事故的预防4
5、水灾事故的预防4
第四章矿井灾害事故处理措施4
1、发生瓦斯超限事故4
2、发生水灾事故5
3、发生火灾事故5
4、发生煤尘爆炸事故5
5、发生顶板事故5
第五章矿井灾害事故处理计划5
1、成立事故抢险指挥部5
2、事故处理7
3、安全技术培训及自救与互救7
第六章避灾路线11
1、矿井发生瓦斯,煤尘爆炸及火灾事故时避灾路线11
2、发生水灾时避灾路线11
第六章假设166运输巷掘进过程发生瓦斯灾害的预防与处理措施11
1、假设166运输巷掘进过程发生瓦斯灾害的预防11
2、假设166运输巷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的处理计划12
第七章结束语13
第一章总则
为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以结合我矿实际情况,为杜绝矿井灾害事故的发生,使矿井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因此,特制定本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
第二章矿井概况
1、交通位置
普定县煤矿位于普定县鸡场坡乡后寨村,矿区地理坐标为:
东经105°39′04″~105°39′57″,北纬26°24′07″~26°25′24″,普定至鸡场坡公路从矿区北部边缘通过,距210国道11km,距普定县城30km,距安顺市56km,距黄桶电厂44km,交通便利。
2、井田及开采情况
矿井井田面积1.417平方公里,可采6#、7#两层煤,设计生产能力15万t/a。
矿井为斜井开拓,中央并列式通风,放炮落煤,溜子皮带运输,单体液压支柱支护,直接垮落法管理顶板。
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3.11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2.39m3/t,为高瓦斯矿井;现开采的6#煤层为二类自燃煤层、煤尘无爆炸危险性。
矿井最大涌水量20m3/h,正常涌水量12m3/h。
矿井通风系统、提升运输系统、瓦斯监测监控系统、供排水系统、防尘洒水系统等运行正常。
目前,161采面、163采面、165、167采面已回采完毕,162采面正在进行回采,166采面、168采面正在布置。
3、井下人员情况
矿井为一采两掘、采面每班30人、掘进每班7人、加上辅助工16、管理人员12,每班最多下井人数72人。
4、瓦斯、煤尘爆炸性及煤的自燃性
(1)瓦斯:
根据2011年贵州省对安顺市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黔煤生产字[2012]04号),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1.29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2.39m3/t,鉴定等级为高瓦斯矿井。
根据2008年3月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提交的《普定县煤矿M6#煤层煤与瓦斯突出突出危险性鉴定科学技术报告》,煤矿6#煤层在矿井井田范围内+1181.0m标高以上区域评价为不具有突出危险。
(2)煤尘爆炸及煤的自燃倾向性:
根据2009年2月贵州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提交的《贵州省普定县煤矿6#煤层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矿区内6#煤层煤尘无爆炸性;根据2009年2月贵州煤田地质局司实验室提交的《贵州省普定县煤矿6#煤层的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矿区内6#煤层自燃倾向性分类为二类(自燃)。
5、矿井地质
(1)构造:
矿区位于梅子关背斜东翼,白果寨向斜南东翼。
地层南北走向。
倾向西,倾角5°~10°,构造简单。
(2)矿界外有一条正断层,走向南北、倾向东倾角40°,落差大于300m,该断层对本矿开采无影响。
(3)主斜井掘进过程中发现3条断层,落差均在1~3m之间。
沿煤掘进过程中未发现大的地质构造。
6、水文地质条件及矿井充水因素
(1)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地貌形态为侵蚀地貌,大冶组灰岩及40余米厚的长兴大隆组灰岩是主要含水层,喀斯特发育良好,富含岩溶水及裂隙水,有大量层间水,地下水补结主要靠降雨补结。
1)含水层
下三叠统大冶组(T1d)灰岩含水层:
以灰色薄至中厚层泥晶灰岩为主、间夹黄绿色(局部为灰紫色)钙质泥岩、泥质灰岩。
为区内主要含水层。
上二叠统长兴大隆组(P2c+d)灰岩岩溶含水层:
主要为海陆交互沉积。
岩性由灰黑色硅质灰岩、硅质泥岩、灰色燧石灰岩、粉砂岩、蒙脱石粘土岩、煤线组成,厚度40m左右。
为区内主要含水层。
2)隔水层
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隔水层:
区域含煤地层,主要为海陆交互相沉积。
岩性由灰色粉砂岩、细砂岩、灰岩、泥岩及煤层组成。
为一相对隔水层。
矿床充水因素及水文地质类型
(2)矿井充水因素
岩溶裂隙水或大气降水是矿井充水的主要因素。
大气降水多沿基岩裂隙渗入矿井,裂隙发育地段矿井充水会有所增大,一般随开采深度增加,水量愈来愈小。
在井下巷到中裂隙发育地段常见滴水及淋水现象。
随着矿产的开发,很可能引发煤矿上部地层的冒落,在此情况下,大冶组灰岩及长兴组灰岩水会沿着冒裂带涌入矿井。
本井田属于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裂隙充水矿床。
矿井涌水量,根据堪查地质报告及矿井提供的资料,矿井最大涌水量20m3/h,正常涌水量12m3/h,
综上所述,本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为简单类型。
第二章矿井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
根据煤矿性质的特殊性和各种条件的制约,决定了煤矿发生事故可能性最大的是
(1)瓦斯事故
(2)水灾事故
(3)火灾事故
(4)煤尘爆炸事故
(5)顶板事故。
第三章矿井可能发生灾害事故的预防
1、瓦斯事故的预防
我矿为高瓦斯矿井,瓦斯涌出量较大,为了减少或杜绝采场空间瓦斯集聚,我矿在加强矿井通风、瓦斯抽放、瓦斯监测监控等硬件设施的同时,还严格按煤矿相关规定制定瓦斯专项措施,加强瓦斯巡回检查和局部通风管理,加强瓦斯日常工作的管理;调整或限制职工行为规范,做到有效预防瓦斯事故的发生。
瓦斯事故是本矿灾害预防的重点。
2、煤尘爆炸事故的预防
矿井目前开采的6#煤层无煤尘煤爆炸危险性,在施工过程中,健全防尘系统,防治煤尘堆积,定期清理,搞好综合防尘。
预防职业病发生。
3、火灾事故的预防
矿井目前开采的6#煤层属Ⅱ类自然煤层,具有一定的自然发火倾向性,严格对井下巷道和采空区CO的检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杜绝煤层自然发火所产生的火灾事故;加强井口检身的工作,杜绝火源入井,加强电器设备管理,杜绝失爆现象。
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4、顶板事故的预防
本矿煤层顶板岩性以石灰岩、砂岩为主。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顶板管理,严格执行敲邦问顶制度,严格按照煤矿三大规程及有关规定,搞好工程质量,防治顶板事故的发生。
5、水灾事故的预防
加强矿井水的动态观测和水害预测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探、防、堵、截、排”等综合防治措施,严格留设防水煤柱,坚持执行掘进巷道的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
雨季前必须对井下排水设备设施等防治水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制定雨季防治水措施,并应组织抢险队伍,储备足够的防洪抢险物资。
第四章矿井灾害事故处理措施
1、发生瓦斯超限事故
(1)发生瓦斯超限事故,有人员被困时,应由救护队员携带自救器,进入灾害地点先营救被困人员;然后,才排放瓦斯;排放瓦斯必须制定专门的瓦斯排放措施,排放瓦斯严禁一风吹。
(2)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应先排放巷道内的瓦斯,将瓦斯浓度降到1%以下时,处理好巷道的安全问题,再对被困人员进行营救。
(3)发生瓦斯燃烧事故,若火势较小,现场人员用灭火器等将火扑灭,营救受害人员。
若火势较大,事故抢险指挥部在排除影响区域瓦斯不超限的情况下,加大灭火力度,扑灭现场火灾,处理好安全问题后,再营救受害人员;若影响区域瓦斯有可能超限,将另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援。
(4)发生瓦斯突出事故,先由救护队员携带自救器在巷道顶板、支护安全的地点对被困人员进行营救,若被困人员全部救出,救援工作结束;还有被困人员,应排放巷道内的瓦斯,将瓦斯浓度降到1%以下时,处理好巷道的安全问题,再对被困人员进行营救。
2、发生水灾事故
将被水封闭的巷道,用局部通风机通风,让瓦斯浓度降到1%以下,安装水泵排水,随着水位的下降,局部通风机的风筒跟着延伸,让巷道内的瓦斯浓度均降到1%以下,延伸水泵继续排水,直至巷道中的水排完。
然后,营救被困人员。
3、发生火灾事故
若火势较小,现场人员用灭火器等将火扑灭,营救受害人员。
若火势较大,事故抢险指挥部在排除影响区域瓦斯不超限的情况下,加大灭火力度,扑灭现场火灾,处理好安全问题后,再营救受害人员;若影响区域瓦斯有可能超限,将另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援。
4、发生煤尘爆炸事故
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应先排放巷道内的瓦斯,将瓦斯浓度降到1%以下时,处理好巷道的安全问题,再对被困人员进行营救。
5、发生顶板事故
采面发生顶板事故,有人员被困时,现场人员在处理好安全的情况下,对被困人员进行营救。
第五章矿井灾害事故处理计划
1、成立事故抢险指挥部
成立事故事故抢险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设在调度室
总指挥:
蔡云
副总指挥:
张华学、陈龙发
成员:
陈贵平、陈龙发、张建、杨德强、潘朝
王道鹏、李云峰、张锡荣、宋庆兴、陈明喜
事故抢险指挥部下设事故事故抢险小组:
即指挥部办公室、宣传动员组、抢险救灾技术组、抢险救灾组、物资筹备与后勤保障组、资金筹备组、供电保障组、维护稳定组、善后处理组、事故调查组。
事故抢险机构设置见图1。
(1)事故抢险指挥部:
负责事故救援工作的一切事务,包括事故救援的决策、执行、处理、协调等工作。
(2)宣传动员组:
负责及时通知各小组相关人员赶赴事故抢险岗位,经总指挥授权对外发布事故抢险信息。
(3)抢险技术组:
由生产技术部、通风部成员组成,为事故抢险提供各种图纸、资料及提供救援技术方案。
(4)抢险救援组:
接到抢险命令后,必须在规定的时间赶到事故现场进行抢险工作,并随时将事故现场抢险进展及情况变化向总指挥进行准确汇报,便于指挥部决策。
(5)物资筹备组:
及时将事故抢险物资筹备情况向总指挥汇报,并按命令将急需物资在最短时间组织到抢险救灾现场。
(6)资金筹备组:
建立事故抢险专用基金,做到对事故抢险变化时确保资金及时到位。
(7)善后处理组: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做好遇难家属的赔付工作。
(8)维护稳定组:
做好事故时的治安稳定工作,做好遇难员工家属思想工作,确保矿区稳定。
(9)事故调查组:
调查事故的原因,调查事故责任者,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者的责任,必要时移送司法机关。
(10)总指挥:
全权指挥抢险救灾工作,有权指挥事故抢险小组的工作。
负责逐级如实汇报。
(11)副总指挥:
主要协助总指挥发布事故抢险命令,协调各事故抢险小组工作。
总指挥因公在外时,由第一副总指挥行使总指挥权利。
(12)成员:
主要协调安排指挥部的工作,做好指挥部与各组之间工作的衔接。
2、事故处理
(1)当井下发生灾害事故时,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说明事故的性质、灾害范围情况,并视灾害事故的情况,能及时处理的要及时处理。
防止事故的扩大。
(2)矿调度室接到事故电话后,向受灾事故威胁区域内的人员下达撤离通知,将人员撤至到安全的地点或地面,立即按灾害事故抢险预案向矿领导汇报。
(3)矿立即成立灾害事故抢险指挥部,召集指挥部人员,研究分析灾害情况,布置作战计划,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险工作。
(4)根据事故的性质和受灾范围,按其灾害事故抢险预案中的该灾害处理措施及临时指定的安全救援补充措施进行抢险。
(5)在保证抢险人员安全的情况下,选择快速安全的方式到达事故发生地点,尽快抢救和搜寻遇难人员。
并在井下设置救灾基地,救灾基地设在不受灾害影响,支护完好的进风巷中。
(6)参加抢险救灾的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
(7)凡是入井人员必须熟悉受灾区域的避灾路线,由最近的路线到达安全地点或地面。
(8)事故发生后,指挥部要根据具体情况,立即采取措施,防止灾害事故扩大和造成新的人员伤亡。
(9)严格控制入井人数和准确统计受灾被困人员。
3、安全技术培训及自救与互救
(1)安全技术培训
1)从事煤矿井下生产的职工,必须经过不少于72小时的安全技术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有资质单位培训、考试合格后并持证上岗。
2)学习贯彻国家有关安全产生的方针、政策、法规和上级指令等。
3)贯彻学习《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及相关规定和措施。
4)学习了解有关事故发生的预兆、预防和应急措施。
5)学习掌握井下自救、互救和抢险急救的基本知识。
6)矿每周对职工进行培训。
7)在矿安全办公会,职工班前会和有关专题会中,对实际发生的安全隐患,作好具体的部署工作,落实整改负责人、整改期限和检查验收负责人。
(2)矿工的自救与互救
1)及时报告灾情。
尽量了解事故性质、受灾范围、灾害程度向矿调度室汇报。
将发生的异常现象如实汇报。
2)积极抢救受灾区域的人员,沉着冷静,根据现场条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方法和措施,提高警惕,避免中毒、室息、触电、二次爆炸、顶板二次跨落等次生事故的发生。
3)安全撤离。
受灾现场不具备抢险条件,危及抢险人员人身安全时,由现场抢险负责人决定是否继续抢险。
撤离时,由现场抢险负责人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按《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中的规定路线和实际情况迅速撤离危险区,撤退时服从指挥,使用好自救器和防护用品,对危险地段,探明情况,谨慎通过。
4)妥善避灾。
无法撤退时,迅速进入避难硐室或巡找相对安全地点,作好临时支护等安全自救措施,等待救援,切忌盲动。
5)抢险人员在抢险过程中,要加强自主保安和互助保安,保证抢险人员的安全。
(3)利用自救器和避难硐室自救
1)自救器
①、发现有火灾或瓦斯爆炸现象时,立即佩戴自救器,撤离现场。
②、佩用自救器时,当自救器中空气中CO2浓度达0.5%以上,吸气时有些干、热的感觉,这是自救器有效工作的正常现象,必须到安全地带才能取下。
③、佩用自救器时,要求均速行走,呼吸均匀。
严禁狂奔和取下鼻夹.口具或通过口具讲话。
④、自救器外壳碰瘪,不能取出虑罐,则头带外壳也能呼吸。
⑤、平时要避免摔落、碰撞自救器,不许当坐垫,防止漏气失效。
⑥、化学氧自救器撤离灾区时若感到吸气不足,应防慢脚步,做长呼吸,待气量充足时再快步行走。
⑦、自救器携带过程中防止磕碰,严禁携带中开启手把。
2)避难硐室
①、在硐室外留有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以便救护队发现。
②、待救时保持安静、不急躁,尽量俯卧巷道底部,保持精力,减少氧气消耗,避免吸入更多的有毒气体。
③、硐室内只留一盏照明灯,其余全部关闭,以备撤退时使用。
④、间断敲打铁器或岩石等发出呼救信号。
⑤、全体人员团结互助,坚定信心。
⑥、被水堵在上山时,不要向下跑出探望,水被排走露出棚顶时,人员不要急于出来,以防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气体中毒。
⑦、看到救护人员后,不要过分激动,以防血管破裂。
(4)现场急救方法
1)对中毒或窒息人员的急救
①立即将伤员从危险区域抢运到新鲜风流中,安置在顶板良好,无淋水的地方。
②将伤员口、鼻内的粘液、泥土、碎煤等除去,解开其上衣和腰带,脱掉其胶鞋。
③用衣服覆盖上伤员身上以保暖。
④根据心跳、呼吸、瞳孔等特征和伤员的神态情况,初步判断伤员的轻重,休克伤员的瞳孔不一样大,对光线反应迟钝不收缩。
⑤对SO2和NO2的中毒只能进行口对口呼吸,不能进行压胸或压背发的人工呼吸,否则会加重伤情。
当伤员出眼红肿、流泪、畏光、喉痛、咳嗽、胸闷现场和手指、头发呈黄色现象时,说明SO2和NO2中毒。
⑥人工呼吸持续的时间以恢复自主性呼吸为止。
当救护队来到现场后,转由救护队用苏生器苏生。
2)对外伤人员的急救
①对烧伤人员的急救:
扑灭伤员身上的火、检查呼吸、心跳情况,是否有其它外伤或气体中毒,有无颅脑或器脏和呼吸道烧伤。
防止休克.、窒息、创面污染。
用较干净的衣服把伤面包裹起来,防止感染。
把重伤员迅速送往医院,搬运伤员时,动作要轻柔,行进要平衡,并随时观察伤情。
②对出血人员的急救,这类伤员要及时有效地制血,然后再进行其他急救处理。
对呈红色,像水珠似地从伤口流出的毛细血管出血,用净布包扎伤口。
血液暗红色,血流向外缓慢而均匀的静脉出血可加压包扎止血。
血液鲜红,血流向外喷射的动脉血用指压止血或加压包扎发、止血法。
对于内伤而咯血的伤员,使其半躺半坐的姿势,平衡呼吸,不要惊慌失措,等待医生急救或护送出井就医。
③对骨折人员的急救:
首先用毛巾或衣服作衬垫,就地取木棍,木板片等材料做临时夹板固定后,抬送医院,不得按摩,热敷或绑电缆皮。
3)对溺水的急救
①立即送到比较温暖的空气流通的地方,松开腰带,脱掉湿衣服,盖上干衣服,保持体温。
②检查口鼻,清洁干净,保持呼吸道通畅。
③使弱水者取俯卧位,用木料,衣服等垫在肚子下面,或将左腿跪下,把弱水者腹部放在救护者的右大腿上,使其头朝下,并压其背部,迫使其体内的水由气管、口腔流出。
④人工呼吸:
采取俯卧压背式人工呼吸或口对口吹气或胸外心脏挤压。
4)对触电者的急救
①立即切断电源或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②迅速观察伤员有无呼吸和心跳,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
③若呼吸和心跳已停止时,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
④对遭受电击者,如有其他损伤,应做相应的急救措施。
第六章避灾路线
1、矿井发生瓦斯,煤尘爆炸及火灾事故时避灾路线
(1)162采面发生瓦斯,煤尘爆炸及火灾事故时,受灾人员由162采面→162运输巷→一采区运输巷→井底车场→主井→地面。
(2)162回风巷发生瓦斯,煤尘爆炸及火灾事故时,受灾人员由162回风巷→162采面→一采区运输巷→井底车场→主井→地面。
(3)166运输巷发生瓦斯,煤尘爆炸及火灾事故时,受灾人员由166运输巷→一采区运输巷→井底车场→主井→地面。
(4)166回风巷发生瓦斯,煤尘爆炸及火灾事故时,受灾人员由166回风巷→一采区运输巷→井底车场→主井→地面。
2、发生水灾时避灾路线
(1)167采面发生透水时,受灾人员由162采面→162回风巷→一采区总回风巷→风井→地面。
(2)166运输巷迎头发生透水时,受灾人员由166运输巷迎头→一采区总回风巷→风井→地面。
第六章假设166运输巷掘进过程发生瓦斯灾害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1、假设166运输巷掘进过程发生瓦斯灾害的预防
(1)防止瓦斯积聚
1)在一采区运输巷北四联络巷外15m处的全负压进风流中安装2×11KW局扇进行通风,局扇安装符合规格要求,风筒吊挂平直,距迎头不超过5m。
166运输巷掘进迎头通风
进风:
166运输巷局扇→166运输巷→166运输巷掘进迎头。
回风:
166运输巷掘进迎头→166运输巷→一采区总回巷→风井→地面。
2)每班专职瓦检员严格检查瓦斯(每班不低于3次)严格执行“一炮三检查”和“三人连锁”放炮制,认真作好交接班记录,认真填写瓦斯手册、牌板和台帐,要求检查和填写的数据真实准确,并经矿领导签字。
3)对空顶区、高冒区、机电硐室、密闭前进行检查局部瓦斯,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防止瓦斯引燃
1)严格搜身制度,禁止携带烟草和点燃物品入井。
2)对井下电气设备,电缆每班进行检查和检修,杜绝失爆现象。
3)必须使用水泡泥,封泥长度符合要求,起爆时严禁启动两次或两次以上。
必须由专职放炮员按规程管理使用火工品,放爆器由瓦检员负责保管。
禁止使用明接头或裸露破母线,放炮员在进风中启动发爆器,禁止放明炮、糊炮。
4)井下电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定期经常检查,安设短路保护装置,接线头不准有“鸡爪子”、“羊尾巴”、“明接头”,严禁带电作业,严禁撤卸、敲打和撞击矿灯。
5)严禁瓦斯浓度超限作业。
6)安装瓦斯监测监控系统进行管理瓦斯。
2、假设166回风巷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的处理计划
(1)当发生事故时,矿调度室及时了解事故性质、受灾范围及人员情况,立即撤出井下受灾影响区域的所有人员。
(2)按应急预案成立以矿长为总指挥的指挥部,立即进行抢险,灾害事故严重时,申请矿山救护队救援。
(3)要求全矿各级按指挥部的要求,进行抢险,严禁任何人私自入井。
(4)救援人员或矿山救护队应探明事故地点,范围和有害气体气份,发现火源立即扑火,切断动力电源,主扇不得停风。
由指挥部决定抢险方案。
(5)事故发生后,166回风巷人员迅速带好自救器,撤至车场及时汇报调度室,由主斜井出地面。
(6)井下人员发现空气有颤动现象,发出嘶嘶的空气流动时,要沉着冷静,背向空气颤动方向,俯卧倒地面,面部贴在地面,闭住气暂停呼吸,用毛巾捂住口鼻,用衣物盖住身体,减少烧伤。
爆炸后,立即带好自救器,沿车场往主斜井到地面。
(7)撤退时岩石巷道支架基本未遭破坏,应直接从进风侧撤出地面,对于附近的伤员,要协助其佩戴好自救器、帮助撤出。
不能行走的伤员,要设法抬到车场进风处。
若巷道损坏严重难以疏通,受灾人员应在顶板完好、支护可靠的地点,建立临时避难点,稳定情绪,有规律地敲击管路出呼救信号。
利用风管、风筒创造生存条件。
(8)现场急救时按现场急救方法进行急救。
(9)抢险人员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以救护队为主进行抢险。
(10)为防止瓦斯,煤尘爆炸事故蔓延,除恢复通风系统,切断井下工作面电源外,有计划地排放有毒有害气体。
第七章结束语
安全是企业的根本,效益是企业的生命,为了煤矿企业的发展和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对煤矿企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组织动员职工认真学习国家安全生产方针,认真学习煤矿相关政策,认真学习煤矿三大规程及法律法规,认真吸取煤矿典型的事故教训,提高职工安全思想意识,提高职工的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
在工作中按规程措施及相关要求,认真搞好工程质量,按三不生产原则进行严格要求,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
严查隐患、抓整改、抓落实,对隐患的整改进行跟踪检查验收,杜绝新的隐患发生。
认真执行本年度灾害预防计划,为实现全年安全生产目标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