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医学昆虫及化学防治研究进展.docx
《重要医学昆虫及化学防治研究进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要医学昆虫及化学防治研究进展.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要医学昆虫及化学防治研究进展
重要医学昆虫及化学防治的研究进展
医学昆虫的防治不仅是疾病控制的主要措施,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在与卫生害虫作斗争的过程中,以综合防制为主,而化学防治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1医学昆虫学的定义及研究范围
1.1医学昆虫学的定义
医学昆虫学,是专门研究一些有传输病原和有致病能力的昆虫,并从研究中找出一些害虫的有效防治措施,以达到保障人们健康目的的一门科学。
1.2医学昆虫学的研究范围
医学昆虫这门学科,研究的内容是有关医学昆虫的形态、分类、生活史、生态习性、及其与人畜疾病的关系,以及防治方法等。
其医学昆虫的研究范围有:
昆虫纲的蚊、蝇、蟑螂、蚋、蠓、虻、臭虫、白蛉、蚤、虱、毒蛾;蛛形纲的恙螨、革螨、蜱;唇足纲的蜈蚣
目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均成立了“有害生物防制协会”,进一步扩大了有害生物防制研究的范围。
如:
①危害建筑和建筑材料的有害生物——白蚁、木材甲虫等;②仓储有害生物——面粉甲虫、谷物蚊虫等;③纺织品有害生物——地毯甲虫、衣物蛀虫等;④境外入侵有害生物——红火蚊等。
我国地处亚热带、温带区域,地域辽阔,幅员广大,各地环境、气候和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医学昆虫的种类繁多。
据调查,我国已知蚊类有370多种,蝇类386种,室内蟑螂11种,蚤类520多种,蜱类110种,螨类534种,白蛉类40种,蠓类280多种,蚋类约100多种。
这些医学昆虫分布十分广泛,栖息环境复杂,在自然界对人类健康有着重大影响。
2有利于医学昆虫传播疾病的因素
2.1全球温室效应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使得一些原来不受某些医学昆虫传播疾病影响的地区和人群,现在受到了这些医学昆虫传播疾病的威胁。
同时,由于气温上升,一些医学昆虫的繁殖力增强,其数量剧增。
2.2全球人口
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人口密度的增加,到医学昆虫传播疾病的流行,有两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世界人口的城市化和由此造成的人口密度提高,增加了医学昆虫所依赖的寄主的数量;第二,由于需要生活空间,人们不得不进入医学昆虫侵害严重的地方居住。
2.3快速和自由的旅行
现在有更多的人进行国际间旅行,而且每年这个数字还在增加,这好像有些矛盾,我们的世界在缩小,而世界上的人口在增加,飞机旅行数目的增加导致了所谓的“机场疟疾”。
近年来英国发现了2000多例疟疾患者,都是由于旅行而得病的。
2.4抗性
医学昆虫本身对长期使用的多种杀虫剂产生了抗性。
我国自1963年首次报道淡色库蚊对DDT和六六六产生抗性以来,已有多种医学昆虫产生抗药性,其中高抗性的虫种是中华按蚊、淡色库蚊、家蝇和德国小蠊等,这些几乎对各类杀虫剂已产生抗性,而对拟除虫菊酯的抗性尤为突出。
3重要医学昆虫的生态习性
3.1蚊虫
蚊虫是所有医学昆虫中最重要的害虫。
它不仅叮人吸血,影响人们的睡眠和休息,更重要的是蚊虫传播疟疾、丝虫、乙脑、登革热、黄热病等传染病,严重地危害人们的健康,削弱战斗力,影响军事行动。
3.1.1蚊虫常见种类蚊虫的分布很广,全世界从高山到矿井内都有,约2400种以上,我国已发现370多种。
最常见的有如下三属:
①按蚊属的中华按蚊、微小按蚊、大劣按蚊等;②库蚊属的淡色库蚊、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等;③伊蚊属的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刺扰伊蚊等。
3.1.2蚊卵按蚊卵和库蚊蚊卵必须在水中才能孵化;伊蚊卵耐干、耐寒,故可以卵越冬。
卵的孵化与温度有关,如四斑按蚊:
28℃—38h,23℃—54h,18℃—109h,12℃—358h。
3.1.3幼虫幼虫孳生在水中,无水干燥时很快死亡。
孳生地的类型有:
①大型静水:
如稻田等,是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的孳生场所;②小型积水:
如缸、罐、树洞等,是白纹伊蚊的孳生场所;③污水:
如污水沟、稀粪池等,是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的孳生地。
幼虫食性:
杂食性,主要觅食水中的藻类、原生动物、有机物质、细菌等。
3.1.4蚊蛹不食能动,常浮在水面之下,以呼吸管伸出水面进行气体交换,遇惊扰时深入水底。
蛹的抵抗能力较强,对杀虫剂的抗力常是幼虫的几倍至几十倍。
3.1.5成虫栖息场所①家栖性蚊种:
淡色库蚊、致倦库蚊等;②半家栖性蚊种:
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等;③野栖性蚊种:
白纹伊蚊、大劣按蚊等。
3.1.6吸血习性①雄蚊:
不吸血,以植物汁、露水等为生;②雌蚊:
吸血后才能卵巢发育(0.02~0.05ml/天);③微小按蚊:
专吸人血;④中华按蚊:
(牛为主)、淡色库蚊(人为主):
人、畜兼吸;⑤拟态库蚊:
专吸畜生。
3.1.7影响吸血的因素①温度:
16~17℃开始叮咬,23~39℃为适宜温度;②光线:
2537Å最有引诱力,黑色服装>白色7倍;③声音:
喜在血管部位叮咬;④气味:
伤口处(血液中的氨基酸)、汗腺臭味(左旋乳酸)有引诱力。
3.1.8群舞与交配①群舞:
为许多雄蚊在一起的特征,在空中一起一落,但不前进,少者4~5只,多者数千只;②时间:
都在黄昏黎明前;③地点:
房前屋后竖立物体的顶端或人的头顶,群舞时有雌蚊飞入群内,被一雄蚊带出舞群进行交配,但群舞是否为交配信号,尚不清楚;④交配时间:
有的种类几秒钟,有的一分钟以上。
⑤交配次数:
有的交配一次,产卵15批,但3批后卵不能卵化,有的交配一次,将精子贮存于雌蚊的受精囊中,供一生用,⑥交配和声音有关:
刚羽化雌蚊对雄蚊无吸引力,一般待20~24h后,飞翔的音调升高后,对雄蚊才具有吸引力。
3.1.9产卵①过程:
交配→吸血→胃消化→发育→产卵;②次数:
一生一般为7~次,也有10~12次;③行为:
与幼虫的生理需要相结合。
3.1.10活动时间①白天:
伊蚊;②晚上:
按蚊、库蚊。
3.1.11飞行能力①距离:
一般为1~2公里,也有数十公里(如刺扰伊蚊);②高度:
有人用飞机在1000英尺的高空捕到4只四斑按蚊。
无特殊情况下,都局限在吸血、栖息和产卵场所附近。
因此,住区周围的灭蚊范围,以半径为1公里,即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3.1.12越冬多数以雌性成蚊越冬。
越冬前,雌蚊吸血后,消化吸收减慢,在体内转化为脂肪体,不食不动,在温暖、潮湿的阴暗场所进行越冬。
到早春气温转暖时,开始飞入人房、畜棚吸血,并栖息在就近室内。
产卵都在居民点附近浅水中。
所以,早春第一次幼虫孳生地面积小,幼虫少而集中,且发育缓慢,是灭蚊的有利时机。
3.1.13寿命在夏天一般只生存1~4周,雌蚊的存活天数比雄蚊长。
雄蚊一般在交配后几天即死亡。
越冬雌蚊在条件适宜时,长达4~5个月之久。
寿命长短因种而异,及营养、气候、体内寄生虫都对其寿命有所影响。
3.2 苍蝇
3.2.1蝇的危害①传播疾病:
根据以往文献记载,蝇类能机械性携带传递的病原体甚多,主要是肠道传染病,如痢疾、伤寒、结核病等的病原体,已有报道从传染病医院等地采获的家蝇、大头金蝇、丝光绿蝇组织中检测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②蝇蛆症:
由蝇类幼虫期寄生于人、畜活体组织的蝇蛆症,危害很大,特别是对畜牧业。
③影响环境:
苍蝇的有无或多少,反映了环境卫生的好坏,影响着饮食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也关系着卫生城镇的建设。
在大力倡导提高环境质量、生活质量的今天,蝇类作为重要的卫生害虫之一,它的防治工作已普遍受到重视。
3.2.2蝇常见种类 苍蝇的种类很多,全世界已超过1500种,在我国已发现的有78属,386种,但与卫生有关的不超过50种,其中家蝇、大头金蝇和丝光绿蝇3种最为重要。
这3种也是城市蝇类的主体,是我们研究防制的对象。
3.2.3蝇类生活史蝇类的生活史为完全变态。
完成一代所需时间长短与种类、气候及营养有密切关系。
一般在30℃情况下:
卵→幼虫1天;幼虫→蛹5天;蛹→成虫4天;成虫→卵5天。
从季节看:
夏天10天,一般为7~15天。
从地区看:
我国南方10~12代,我国北方7~8代。
3.2.4幼虫食性①自由生活:
吃腐败物质的蛋白质和小昆虫(如蚜虫);②寄生生活:
吃组织等(如皮蝇)。
3.2.5成蝇食性为杂食性,香、甜、腥、臭都喜爱,特别喜欢腐败的有机物质为食物,如粪便、尸体、汗液、脓血、腐烂植物和食物残渣等。
蝇有经常喝水的特性,因此,应用液体毒饵灭蝇,就是以这种特性为依据的。
由于蝇有边吃、边吐、边拉的特性(有人做了试验,蝇每小时要拉4次),所以蝇是肠道传染病的重要媒介。
3.2.6活动7~8℃时完全不动;12℃时正常飞行;15℃时摄食频繁;17℃时才能产卵;30℃时最为活跃。
有人调查家蝇认为:
24℃时98%在室外活动、16℃时94.3%进入室内。
3.2.7飞行①飞行距离:
一般一天飞行3~4km,最远达32km;②飞行高度:
不高,3层楼为多,4层楼以上较少;③飞行速度:
较快;④飞行风向:
逆风飞行。
3.2.8孳生特点①人粪:
如麻蝇、大头金蝇、绿蝇等;②畜粪:
如舍蝇、家蝇等;③腐败动物:
如绿蝇、麻蝇、黑蝇等;④腐败植物:
如麻蝇、厕蝇、舍蝇等;⑤垃圾:
如家蝇、绿蝇等。
蝇类孳生习性的研究,是除害运动中的一项很重要工作,灭蝇必须妥善处理蝇类孳生地。
3.2.9季节消长繁殖季节在3~11月;第一个高峰在5~6月;第二个高峰在9~10月(繁殖最多)。
3.2.10繁殖雌雄蝇羽化后,1~2天可进行交配(一生仅一次);雌蝇一生产卵5~10次(每次100~150个卵);我国北方每年7~8代、南方10~12代。
3.2.11寿命在实验室条件下最长为112天;在自然界条件下为50~60天;在低温越冬条件下为100~120天。
3.2.12越冬成虫在7℃以下,少数不吃不动,隐蔽过冬,蝇多数以蛹过冬,以幼虫越冬较少。
3.3蟑螂
蜚蠊昆虫俗称蟑螂、香娘子、小强等。
目前全世界已知种类3500多种,我国已发现种类有11科、48属、168种,但在住室内常见种类只有11种。
蟑螂因在夜间活动,其危害往往被人们低估。
据化石标本鉴定,早在2亿5千万年前就有其影踪。
3.3.1分布蟑螂分布广遍迹全球,其居民住宅、机关学校、宾馆医院、食品行业、水底的潜艇、奔驰的火车、空中飞机均有蟑螂的存在。
3.3.2危害蟑螂的危害与苍蝇相似,可通过体表和肠腔携带传播各种致病菌,如伤寒、痢疾等。
此外,蟑螂排出粪便和分泌臭气污染食物和餐具咬坏衣服、文件、书籍等物品。
蟑螂对人类的危害已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并积极进行防治。
3.3.3生活史蟑螂生活周期的长短,因种而异。
在28℃,相对湿度60~80%的饲养条件下:
德国小蠊生活周期为84天(雌虫寿命为171天、雄虫202天)。
美洲大蠊自卵发育到成虫约需一年左右。
3.3.4繁殖能力①美洲大蠊:
雌虫一生可产卵4~17个卵鞘;每卵鞘内含卵16~40个;每年一代;年初的一对,可繁殖64~680只;②德国小蠊:
交配1次后,产6个卵鞘,每个卵鞘平均孵35只若虫,1年繁殖4代,年初的一对,1年可繁殖1千万只。
3.3.5食性①杂食性:
米饭、面包、红糖、豆粉及粪便等;②耐饥性强:
小蠊3~23天、大蠊30~50天;③耐渴能力:
如美洲大蠊雄虫,无水无食29天、无水有食27天、有水无食43天。
3.3.6活动有翅,但飞翔极差、爬行敏捷,喜暗、怕光、白天躲藏,夜晚四处活动,晚6时开始活时,9~11时最为活跃,次日5时后隐藏,当遇强光、噪音或振动时,立即隐蔽。
3.3.7栖息场所喜温暖、潮湿、食物丰富的地方,如厨房、仓库、饲料间等。
3.3.8季节消长15℃以上开始出现,24~32℃最为活跃,4℃时完全不能活动,-5℃30分钟即被冻死。
3月出现、9~10月高峰、12月后越冬(主要以卵越冬)。
4医学昆虫的防治原则与方法
4.1防治原则
医学昆虫的特点是繁殖快、数量多、种类杂、分布广,其生长发育受气温和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杀灭措施必须针对这些特点,突出重点,抓住医学昆虫发育中的薄弱环节和有利防治时机,采取有效措施。
反复突击、长效管理,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4.2防治方法
自古以来,人类为减轻其危害,采取了许多措施,但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近几十年由于科技进步,态势有显著改善,医学昆虫的危害经过治理能够有所减轻,局部得到控制,不过,防除医学昆虫的长期性无法改变。
因为,人类既不能完全消除其生存、繁殖条件,又不能在大范围内将它们彻底消灭。
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适合医学昆虫的新生环境不断出现,货物的快速、大量流通又为其扩散创造了条件。
这些,都要求人们适时调整和改进防除策略。
因此,医学昆虫防治必须重视治本,综合治理,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坦途。
其防治方法有:
环境治理、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遗传防治、化学防治等(图1)。
5卫生杀虫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5.1卫生杀虫剂的过去
中国人早在1000多年前就懂得用燃烧艾蒿、菊科类植物的办法来驱赶蚊虫,这也许是人类较早使用的卫生杀虫剂。
但我国卫生杀虫剂真正的工业化生产,并发展成为一个行业还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60多年以来,我国卫生杀虫剂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已形成规模。
1945年以前,卫生杀虫剂主要是一些无机类化合物,如砒酸钠和亚吡酸钙等,这些杀虫剂不仅对哺乳动物高毒,且残留时间长,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1945年以后,被称为高效低毒的有机氯杀虫剂问世,如DDT、六六六,这类化合物不仅高效且杀虫广谱,持效长。
但由于这类化合物有长残留和能蓄积在人体等问题,故从20世纪70年代起以DDT为首的有机氯类杀虫剂已被限用或禁用。
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高效有机杀虫剂在20世纪50年代问世。
在有机磷杀虫剂中,敌敌畏对昆虫既有胃毒、触杀,又有熏杀作用,但毒性大,在家庭中使用不安全,一般用于公共卫生场所。
适用于防治卫生害虫的尚有马拉硫磷和双硫磷等。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作用全面,毒性较低,常用的有残杀威、仲丁威和混灭威等。
1972年江苏省农药研究所程暄生所长在我国首先合成了氯菊酯,从而使我国卫生杀虫剂进入了超高效有机药剂的发展阶段。
由于这些超高效菊酯类杀虫剂对天敌和水生生物有杀伤作用,且媒介生物很容易产生抗药性。
因此,研究医学昆虫的抗药性问题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5.2卫生杀虫剂原药应用研究进展
近20年来,我国卫生杀虫剂发展迅速,一是由于引进了国外许多新品种与先进技术;二是国内有关单位努力奋斗,使卫生杀虫剂主要的原料药及剂型大部分都能生产,并且向提高质量与开发新类型药物发展。
杀虫剂原料药品种虽然很多,就卫生杀虫剂而言,目前使用的仍以拟除虫菊酯为主。
由于害虫对拟除虫菊酯在一些地区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而且有交互抗性,从而影响了它的使用。
但是由于它具有低毒、高效等许多独特的优点,在一段时间内,很难被其它品种取代。
常用的品种有:
氯氟醚菊酯、四氟苯菊酯、四氟甲醚菊酯、七氟甲醚菊酯、炔丙菊酯、右旋烯丙菊酯、胺菊酯、氯菊酯、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右旋苯氰菊酯、右旋苯醚菊酯、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四溴菊酯、生物烯丙菊酯等。
近年来,我国自主创新的产品有:
氯氟醚菊酯、七氟甲醚菊酯、四氟醚菊酯、氯丙炔菊酯等。
它标志着我国拟除虫菊酯生产已进入能自主开发并进入立体化学和高光学活性技术领域。
有机磷杀虫剂中的敌敌畏由于具有击倒作用与杀灭能力较强,又有自然挥发功能,所以,是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品种,但敌敌畏和毒死蜱在家用杀虫剂产品中已处于限制使用状态。
1999年,湖南化工研究院,根据WHO的推荐,研制开发了广谱杀虫、杀螨剂—甲基嘧啶磷,可用于防治蚊、蝇、蟑螂和螨等。
氨基甲酸酯类以残杀威、仲丁威用量较大。
但仲丁威其分解产物异氰酸甲酯有毒性问题。
为了确保家用卫生杀虫剂的安全并与国际接轨,农业部药检所结合我国国情,于2000年3月,对仲丁威作出了在家用卫生杀虫剂中逐渐过渡到停止使用的相关规定。
昆虫生长调节剂类研究者甚多,品种也不少,如:
灭幼脲、除虫脲、氟铃脲等,一些地区用于蚊、蝇孳生地控制幼虫,取得良好效果。
近年来,复旦大学等单位研究合成了家蝇信息素,武汉大学自主开发了蟑螂细小病毒,常州哗康公司成功合成了氟虫胺原药,这些产品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生物杀虫剂产品在发展,如:
苏云金杆菌、球形芽孢杆菌、蟑螂病毒和金龟子绿僵菌,已作为卫生杀虫产品获得登记。
另外,雷公藤甲素也作为生物灭鼠剂的有效成分获得正式登记。
我国过去常用的增效剂,主要为氧化胡椒基丁醚和八氯二丙醚。
近年来,因八氯二丙醚的应用前景有问题,国内有关单位先后研制开发了AI-1型增效剂、九四○增效剂、增效胺增效剂、S-855植物源增效剂等。
目前原药登记概况截止2012年12月31日,在我国登记、并处于登记有效期内的原药产品153个,从中有效成分为83个,其中:
除虫菊酯类38个、有机磷类10个、氨基甲酯类5个、无机物类5个、微生物类4个、其他21个。
5.3卫生杀虫剂剂型的应用研究进展
近年来,由于对卫生杀虫剂安全性的规定越来越严格,研究高效杀虫剂的分子结构更加复杂,开发优良的新杀虫剂的机率越来越低,研制时间大大延长,开发经费巨大,因此开发一个理想的杀虫剂非常困难。
所以,加强对现有杀虫剂新剂型和新应用领域的开发,就尤为必要了。
卫生杀虫剂剂型研究的发展方向是:
水性化、粒状化、控制释放和功能化等。
国外对杀虫剂剂型的开发非常重视,开发的品种很多。
据报道,美国目前农药制剂商品达54000多种,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很大。
卫生杀虫剂的剂型按其物态可分为固态、半固态和液态。
①常用固态剂型有:
粉剂、可湿性粉剂、颗粒剂、毒饵、蚊香、烟剂等。
②常用半固态剂型有:
膏剂、糊剂、霜剂等。
③常用液态剂型有:
乳油、水乳剂、气雾剂等。
卫生杀虫剂剂型以1种或2~3种拟除虫菊酯复配而成,少部分由拟除虫菊酯与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复配。
①家庭使用较多的剂型有:
气雾剂、喷射剂、盘蚊香、电热蚊香片、电热蚊香液、饵剂、粉剂等;②滞留喷洒和浸泡蚊帐用的有:
可湿性粉剂、乳剂和悬浮剂等;③大面积环境处理:
一般多用超低容量制剂、喷射剂等。
5.3.1粉剂粉剂的优点是成本低、使用方便、施药时不需加水,不易为皮肤吸收;其缺点是药效不如液体制剂,易产生漂移和污染环境。
5.3.2可湿性粉剂由杀虫剂原药加表面活性剂和填料,经机械粉碎混合而成的粉状制剂。
因为加有湿润剂,粒度很细,在水中容易湿润、分散、悬浮。
可湿性粉剂克服了粉剂漂移性的缺点,药效好于粉剂、低于乳油。
该剂型过去我国主要靠进口,现已国产化。
常用的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有:
2.5%溴氰菊酯、5%氯氰菊酯、10%残杀威、25%氯菊酯等。
5.3.3悬浮剂该剂型的优点是可与水任意比例均匀混合分散,不受水质和水温影响,使用方便,不易污染环境,可直接或稀释后喷雾的理想剂型。
悬浮剂是卫生杀虫剂制剂中发展历史短的一种新剂型。
因其具有药效好,附着力强,无痕迹,使用方便、安全、成本低等优点,而一度被称为“划时代”的新剂型。
在国内外发展极为迅速,并已部分取代可湿性粉剂和乳油,是具有发展前途的新剂型。
5.3.4微乳剂微乳剂是由原药、水、表面活性剂、油构成,粒径小(0.01~0.1µm),药效较高。
其优点节省大量溶剂,避免污染环境,减轻了农药的臭味,增加了粘着力,能充分发挥药效。
但杀虫剂只能选择用量少、稳定性好的菊酯类,带氰基的菊酯不宜做微乳剂,因为在水中有很强的刺激性。
微乳剂不易燃,便于运输与贮存,是医学昆虫防治的好剂型。
5.3.5超低容量喷雾剂超低容量喷雾具有省工、省药、不用水、防治及时、防治费用低、防治效果好、残效期长和环境污染少,及人畜中毒事故的发生少等优点。
超低容量喷雾剂的主要技术条件:
①要高效、低毒、低残留,对所喷洒的作物不发生药害;②原药与溶剂互溶的单相液体,流动性良好;③挥发性低,比重大于1(最好1.3~1.6);④粘度要小,利于形成较小雾滴,增加覆盖面积;⑤喷雾要有一定高度,以利安全。
5.3.6热烟雾杀虫剂热烟雾杀虫技术是利用脉冲式喷烟机产生的气流,将杀虫油剂喷射到热气流中去,油剂受高温后气化,并从排气管中排出,排出的热油气遇到外界低温空气后,便凝聚成白色浓烟,这种含有杀虫剂的烟雾有很好的扩散性和穿透性,故具有良好的杀虫作用,特别适合杀灭缝隙裂孔中隐藏的害虫。
如仓库、暖气管道、下水道、船舶、列车、地下室等不易喷施药剂的场所。
热烟雾具有触杀、熏杀作用,并常伴有刺激兴奋作用,如隙缝中隐藏的蟑螂可因烟雾的刺激而逃出孔隙,这就增加昆虫与药剂接触的机会,效果明显提高。
5.3.7烟剂烟剂是将杀虫有效成分与可燃物质、助燃剂、降温剂配制而成,点燃后燃烧发烟,杀虫有效成分籍烟剂燃烧产生的热迅速蒸发、气化形成气溶胶,分散在空气中杀灭害虫的一种剂型。
特别适用于较大空间需要快速杀灭害虫的场所。
烟剂主要用于室内,使用时紧闭门窗,然后点燃烟剂熏杀30min后开启门窗通风。
如需用于室外,要在无风雨条件下使用,倘若是小风必须顺风用药。
5.3.8喷射剂许多杀虫剂不溶于水,而溶于煤油、酒精等有机溶剂或籍乳化剂等助剂分散于水中而制得油剂、酊剂和水剂液体溶液。
使用时借助人力操作喷雾器,作空间喷洒杀灭蚊蝇蟑。
其特点是高效、快速、用量少。
喷射剂是卫生杀虫剂剂型中使用量最大、使用面最广的剂型,并且直接与人接触。
所以,评价一个喷射剂的优劣,必须综合其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5.3.9油剂由于有效成分在脱臭煤油中比较稳定,而且油剂喷雾后雾滴在空间悬浮性较好,故与蚊蝇等飞行昆虫接触机会就多,而且煤油对昆虫表皮穿透能力较好。
如果以同样杀虫有效成分配制不同剂型,油剂的药效最高,因此油剂得到广泛的应用。
5.3.10水剂近年来,由于有关溶剂易污染环境和成本高等问题,迫使人们开发新的剂型。
为此,我所研究了对拟除虫菊酯加入适合的表面活性剂及助剂后,用水稀释成适合于卫生杀虫要求的透明乳剂。
该剂型由于效果好、毒性低、不易燃、运输方便、不污染环境、价格低,目前仍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5.3.11乳油与乳剂将杀虫有效成分加入有机溶剂和乳化剂制成均匀透明的油状浓缩液称为乳油,使用时加水稀释即成乳剂。
乳油由于有效成分含量高,不仅包装、运输、贮存、稀释和喷洒方便,而且药效高、成本低,通常受欢迎。
用于外环境的乳油溶剂可选用对杀虫有效成分溶解性较好的有机溶剂,如二甲苯等;用于室内的可选用脱臭煤油和酒精等。
乳油使用应现用现配,其稀释液不宜久存。
乳油的发展方向是开发高浓度的产品。
5.3.12气雾剂近20多年来,我国杀虫气雾剂发展非常迅速。
据统计,我国2010年杀虫气雾剂的总产量约为3.2亿罐,一跃成为世界生产杀虫气雾剂的大国,除满足国内需求以外,并有少量出口,显示出该类杀虫剂的旺盛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其杀虫气雾剂配方的前提条件:
高效低毒;杀虫效果好;重视抗性治理;减少环境污染;保障人、畜安全。
5.3.13蚊香盘蚊香、电热蚊香片、电热液体蚊香是人们最广泛使用的驱蚊灭蚊工具。
近年来,盘式蚊香的浸泡工艺改变成表面喷涂工艺后,无烟或微烟产品高速增长,由于使用成本低,仍将是蚊香的主打品种;电热蚊香片由于基材的改进和热稳定性好、易挥发药剂的开发,以及纸带蚊香等新型产品的开发,大大提高此类产品的使用效率和药效的稳定性;电热液体蚊香通过加热器部分的功能改进,使药剂浪费减少,使用率得到提高。
5.3.14灭蝇毒饵由于我国成功地合成开发了家蝇信息素,其灭蝇毒饵得到迅速发展。
前几年,仅江苏省就有52家生产企业,其主要成分为适量的家蝇信息素和0.05%溴氰菊酯等。
5.3.15灭蟑胶饵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研制开发了伏蚁腙杀虫剂,并以该杀虫剂为有效成分研制了灭蟑胶饵。
近年来,我国合成开发了氟虫胺原药及杀蟑胶饵,其特点:
具有高效、安全、特异性强、作用持久、不污染环境和易操作等,成为防治蟑螂的新一代药物。
5.3.16缓释剂由于具有延长药效、控制持效期、提高稳定性、降低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