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开模检讨.docx
《模具开模检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开模检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具开模检讨
模具开模检讨
LT
模具开模检讨
开模检讨:
1、模穴数、零件用什么材料、模穴号、日期章、T1时间;
2、对制品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制品改善的方案进行汇总;
3、制品讨论的部分:
a、拔模角检讨、b、制品肉厚的检讨、c、制品分模线的检讨、等等
开模检讨注意事项
编辑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开模检讨注意事项,属于选择题类型。
中文名
开模检讨注意事项
类 别
选择题
A. 设计变更的项目是否确实地记入最新版的成品图内?
B.有无机种替换?
交换模仁之模具结构是否没问题?
是否方便于拆装?
C. 树脂相关的情报是否详实?
是否取得了物性表?
1.树脂名。
2.等级。
3.颜色。
4.成形收缩率。
5. 收缩率和射出压力(或模腔内压)、保压时间、肉厚、料管温度、模具温度等关系变化。
6.加工流动性(流动长或L/T比)和射出压力、模具温度、肉厚、料管温度等之对应关系。
7.成形条件之最适范围。
D.是否可做逃气沟?
(参考物性表或哪一种成形法),可作何种逃气法?
E.采用何种成形法?
F.拆模:
1.母模(制品表面侧)要设计于塑料机之固定侧或可动侧?
2.拆模线(分模面、插破面、靠破面)是否理想?
3.插破面之斜度是否足够?
(最好是3°以上)(插破量)
4.制品表面的模仁线可有获得客户的承认?
5.喇叭网孔脱模斜度是否足够?
其脱模斜度是否配合咬花?
G.成品部是否会造成收缩之处?
会收缩于哪一侧?
可有应付的解决办法与判断对策了?
1.开模前后及试模前准备事项:
●开模报价前要向厂商规定,模具材质、何种水口?
●模具开模后要马上开始着手准备送色板给客户确认。
●开模后要与厂商排定开模时程计划表,按计划表到模厂追踪模具进度,
若有进度耽搁要马上向上级反应。
●当采购发出模具之合同后,要与模具厂商讨论水口位置及进胶之形式。
●开模后要在最短之时间内取得模具排位图及模具尺寸。
●试模前十天要根据客户需求样品数及B.O.M上之部品逐项核对,若有欠
缺必须联络相关部门在最短之时间补足。
●有必要时,得在七天前通知塑胶厂准备经确认颜色之塑料。
●在试模前必需通知模具厂,在不影响功能之位置,打上穴号。
2.试模时注意事项:
●务必要求啤机师傅做到不缺胶、不缩水。
●取最少六啤完整之塑料件回厂检讨。
●试模时要塑胶厂保留至少一组含水口之塑料件备用。
●若有外观要喷油之部品,在第二次试模时便要取最佳状态之塑料件,做
为制作喷油模之用(至少要在连续啤出完整之外型后算起第10模到15模,
此时之前模必须是不再修改之状态)。
3.模具检讨时注意事项
●必需将所有不同穴号之部品作交叉组合。
●必需把所有相关之电子部品纳入,一起组合检查。
●所有线材或五金部品规格要与部品表相同。
●在锁螺丝之前所有部品是否有被定位?
●锁螺丝时是否容易滑丝?
●是否有缩水之现象?
●可活动件与相邻物件之间隙是否小于5mm大于13mm?
●水口之位置是否适当?
●组合后是否有段差之现象?
●需要做滑动或转动之部品是否有干涉之现象?
●组合后是否有松动之现象?
●在外部可见之塑料件可否承受5kg以上之力道?
●是否有会刺手之处?
●部品配合时松紧度适当否?
●是否有缺胶之处?
●是否有变形之处?
●是否有披锋之处?
●是否有顶白之处?
●是否有模具结构脆弱之处?
●是否有塑料结构脆弱之处?
●是否有孔位或轮轴偏心之现象?
●螺丝柱位有否到位?
●有段落感之部品其力道是否适当?
●当决定要如何修改时,必须要制作Mock-UP验证正确性。
●有否给电子部门及外包部门至少一套试模品,请其协助提供意见?
●有否给品管部门至少一套试模部品及组装好成品,给其检验各部品及组
装之合理性,并作各项实验后请其协助提供意见?
●寄样品给客人时要附上试模检讨报告。
开模检讨注意事项32
开模检讨注意事项;A.设计变更的项目是否确实地记入最新版的成品图内;B.有无机种替换?
交换模仁之模具结构是否没问题?
;C.树脂相关的情报是否详实?
是否取得了物性表?
;1.树脂名;2.等级;3.颜色;4.成形收缩率;5.收缩率和射出压力(或模腔内压)、保压时间、肉;6.加工流动性(流动长或L/T比)和射出压力、模;7.成形条件之最适范围;D.是否可做逃气沟?
(
开模检讨注意事项
A.设计变更的项目是否确实地记入最新版的成品图内?
B.有无机种替换?
交换模仁之模具结构是否没问题?
是否方便于拆装?
C.树脂相关的情报是否详实?
是否取得了物性表?
1.树脂名。
2.等级。
3.颜色。
4.成形收缩率。
5.收缩率和射出压力(或模腔内压)、保压时间、肉厚、料管温度、模具温度等关系变化。
6.加工流动性(流动长或L/T比)和射出压力、模具温度、肉厚、料管温度等之对应关系。
7.成形条件之最适范围。
D.是否可做逃气沟?
(参考物性表或哪一种成形法),可作何种逃气法?
E.采用何种成形法?
F.拆模:
1.母模(制品表面侧)要设计于塑料机之固定侧或可动侧?
2.拆模线(分模面、插破面、靠破面)是否理想?
3.插破面之斜度是否足够?
(最好是3°以上)(插破量)
4.制品表面的模仁线可有获得客户的承认?
5.喇叭网孔脱模斜度是否足够?
其脱模斜度是否配合咬花?
G.成品部是否会造成收缩之处?
会收缩于哪一侧?
可有应付的解决办法与判断对策了?
1.偏肉
2.局部较厚之肉厚缩水痕迹如何克服?
3.RIB与侧壁(或板厚)相连处之肉厚比例,板厚,侧壁与RIB之比例为最之极限2/3。
4.BOSS根元处之肉厚与该处板厚之比例。
是否有作全周盗料?
5.局部之制品是否会因热集中,不易冷却而导致表面收缩?
6.是否可确实的判定出收缩于哪一侧(制品之表面或内侧)?
7.采用特殊之成形法是否可不用考虑收缩?
例如发泡成形,或SINPRESS法等。
8.设计盗料之小模仁或模仁梢时是否达到平均肉厚之要求?
H.短射:
(充填不足)如何对策?
1.肉厚过薄无法成形时。
2.RIB过薄或过深。
3.BOSS根元处肉厚过薄。
4.BOSS肉厚过薄或过深。
5.RIB或BOSS是否会太接近浇口?
6.短射和逃气沟之关系。
(客户有提出排气之指示?
)
I.短射和收缩二者之间如何取得平衡值?
J.流道、浇口系统:
(含补助汤道、堵料道)。
1.采用哪种流道(热流道、冷流道、其它)?
2.流道系统适切?
(注道、流道之型式及尺寸,浇口之型式、个数、位置、尺寸等)流动平衡OK?
3.流道距离/肉厚(L/T)适切?
4.流道系统对整个成品之重量百分比合理?
5.所采用的浇口型式是否会造成蛇纹或浇口附近产生色泽不均(如模糊、雾状等)之现象。
6.浇口之进入成品处是否选择于较厚之地方。
(理想方式是由厚→薄)
7.是否会出现流痕?
如何避免?
8.是否有必要追加汤道?
(汤道的型式?
)
9.是否有必要设置堵料道?
(例如格子附近)
10.随着汤道、堵料道之设置,是否会对成品表面之色泽造成不良影响?
(阴影、雾状等)
11.预期结合线出现之位置。
结合线处之排气考虑。
是否有必要设置节流阀?
12.浇口位置之选定是否可避免成品之变形?
13.是否有必要于格子孔之后,设置稳流道及逃气式模仁。
14.流道系统对成形循环时间之影响→考虑?
15.是否要作模流分析?
其结果为何?
K.倒勾:
1.倒勾部份在哪一侧?
(制品之表面侧或内侧)
2.倒勾部份是否靠破?
或非靠破?
3.倒勾排除之最适方法?
4.斜顶出块是否会横切到其它部份之成品?
(RIB、BOSS、孤形部)如何避免?
5.滑块拟配之方向(天、地、左、右)考虑了?
L.离型:
1.拔模斜度足够?
离型没问题?
2.成品图上无特别指示的拔模斜度是否有必要尽可能向客户要求加大?
(公模侧、盗料孔等)
3.公、母模侧二者之离型抵抗力哪一侧较大?
可否预判会留于所希望之该侧?
如非所希望之侧则如何对策?
(公模侧之侧壁是否需要咬花、放电?
)
4.分模面、靠破面、插破面等对公、母模侧之离型抵抗是否确实加以研判了?
5.成品是否会被勾往滑块侧?
如何对策?
6.透明成品(如亚克力、AS等)其拔模斜度是否必要做大一点?
7.悬空之成品、其离型没问题?
如何对策?
(挡拉片)
8.随着拔模斜度的增加(防止离型时成品拖伤),是否会造成收缩?
如何对策?
9.浇口之偏置,致树脂压对模仁施以弯曲力短,使模仁倾斜,当冷却工程完了,模腔内压下降后,模仁又弹回原位,到离型时,因过饱和而造成离型拖伤。
M.顶出:
1.客户有特别规定顶出系统?
(方式、大小、位置、数量等)
2.透明成品有无特别注意其顶出位置?
(外观要求)
3.密闭深盘状之顶出没问题?
(需要空气顶出?
)
4.倾斜顶出时,顶出梢是否必要做防止横向滑动之设计?
5.客户有特别规定顶出梢可比公模面低凹(成品上是高击)?
6.客户有无针对局部顶出部位之E.P规定使用延迟顶出?
(防止顶出白化)
7.倾斜顶出块是否能避免于全顶出行程内受到成品之拘束?
(此情况下会影响成品之拘束收缩、变形、拉伤等)
N.特殊加工之有无:
1.咬花加工:
A.咬花之花纹型式及番号。
了解?
B.侧壁之咬花型式、深度等充分了解?
所需之侧壁斜度足够?
C.咬花范围明示了?
D.各部位之咬花型式,番号是一种或二种以上?
E.薄肉厚处是否壁免咬花了?
(拖花和色泽不均)
F.公模侧之咬花或放电花之区域会反映至成品表面上,而致使该部位之表面粗糙及产生不同色泽?
G.咬花后要施以何种喷吵处理(光泽处理)?
全光泽100%→玻璃砂
半光泽50%→玻璃砂+金钢砂
消光0%→金钢砂
序号编号深度
(mm)拔模斜度
放电花纹(VDI3400)
编号放电间隙
1MT110100.02541.5°Draftmin33
2MT110200.03812.5°Draftmin36
3MT110300.05083°Draftmin39
4MT110400.07624.5°Draftmin40
5RE-66240.031752°min
6RE-66250.044452.5°min
2.砂加工:
A.喷砂之花纹型式及番号是否了解?
B.喷砂之范围明示了?
C.使用一种或二种以上之喷砂型式或番号?
D.使用哪一种喷砂型式?
(金钢砂、玻璃砂、金钢砂+玻璃砂)
全光泽100%→玻璃砂
半光泽50%→玻璃砂+金钢砂
消光0%→金钢砂
3.雕刻加工:
A.客户是否提供了字稿、底片?
B.底片之倍率?
C.成品是凹或击?
D.雕刻法之选择。
(直接雕刻机雕刻、放电雕刻、铍铜挤压式入子或NC铣床加工)E.雕刻板是否必要加入收缩率?
F.电铸加工?
O.成品相互间之配合关系:
1.与同机种他部品之配合尺寸公差是否没问题?
(尤其要注意拔模斜度对他部品所产生之影响。
)
2.拆模线是否适切?
3.配合部位之公差是否特别留意?
毛边及毛刺标准?
P.其它:
1.肉厚不平均之处会不会造成表面色泽变化、不均?
(咬花后亦然)
2.成品之变形、翘曲等充分检讨对策了?
3.成品图上无指示之拔模斜度(通常要求的很小)有必要向客户建议做大一点?
(特别是透明成品)
4.成品图上有锐角之处是否有必要做成R?
(特别是成品之表面外观)
5.成品内侧(公模侧)之RIB、BOSS等之根元,是否按客户图面上所指示做R?
(一般成
成品图上注明”未指示的R做?
R”)。
但是必须注意是否会影响到与他成品间之配合问题。
Q.加工上之问题点:
1.形状是否可加工得出来?
2.成品表面之模仁线可取得客户的同意?
3.仿削、NC、线切割、EDM等之加工是否有无困难?
4.RIB处要做模仁时,因应加工上之考虑,是否必要建议移动RIB?
5.BOSS径、模仁梢Φ径是否强度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