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集体创建.docx
《班集体创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集体创建.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班集体创建
课题
班集体的创建
教学
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懂得如何创建一个班集体,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能很好的应用这些知识。
2、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对创建班集体的认识,能把一个松散的群体组织养成为健全的班集体。
3、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班集体重要性,更好的为班级做出贡献。
4、创新目标:
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能做到爱护班集体。
学情
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通过讲解目标确定与管理、选拔培养班干部和积极分子、班风建设、开展集体活动引导非正式群体成为班集体积极力量来告诉学生如何创建班集体。
2、学生分析:
学生还只是一名学生,未担任过班主任,教师要进行引导。
3、确定五点:
重点:
使学生认识到创建班集体一项艰巨而细致的工作,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须把这项中心工作抓紧抓好。
难点:
班级目标的确定与实施,领导核心的选拔。
德育点:
讲授到选拔班干部的种种做法你有什么感受?
创新点:
学完本课你有什么改变?
空白点:
班级制度的制定与实施
学具使用
课前搜集
Ppt
课前搜集关于班集体创建过程的故事。
主要
技术
加深体验、以读促思结合留空白技术使学生深入地理解本节内容,并且自己在以后担任班主任的过程能运用这些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引目标,激发兴趣
(一)引入
(二)班集体:
即“班集体乃是一个以儿童与青少年为主体
的具有崇高的社会目标、以亲社会的共同活动为中介、以民主平等与合作的人际
关系为纽带并促进其成员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有高度凝聚力的共同体。
”班集
(三)班级:
是由学校行政将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照年龄和程度编成的一种正式群体
(四)班级与班集体的区别:
有人把“班级”等同于“班集体”,但事实上二者有很大的区别。
本研究认为,班级与班集体的关系所如图(1—1)所示,班级是班集体的初始阶段,班集体是发展成熟之后的班级。
实践中并不是所有的班级都可以发展成为班集体。
班级发展成为班集体的过程,是班集体各要素完善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努力的过程。
苏联教育
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
“我们不可随便拿一群个别的人作为集体。
集体是活生生
的社会有机体,它所以是一个有机体,就因为它那里有机构、有权能、有责任,
有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依赖。
如果这样的因素一点也没有的话,也就没
有集体了,所有的只是随随便便的一个人群罢了。
”
①
可见,并不是所有的班级都能成为班集体,班级要成为班集体是有条件的,必须要具备班集体的特征,即:
共同的奋斗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有序的组织机构、统一的行为规范、和谐的人际关系、亲社会的共同活动、健康的集体舆论等特征。
(五)班集体构成要素
对班集体构成要素的研究,会促使班主任从整体上把握班集体建设的运筹,使经验纳入更为
科学的轨道。
对班集体要素的论述主要有几种:
唐云增主编的《学校班集体建设辞典》列出了班集体中起关键作用的5个“结构要素”,即目标、人际关系、组织机构、舆论、纪律。
李健民在《班主任工作心理学》中这样表述班集体结构要素的特点:
以个性的全面发展为基
本目标;同龄人建立起来的组织机构;青少年必须遵守的统一的道德行为规范;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人际关系;核心力量,班主任教师具有更大的教育权威。
《21世纪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教程》编委会编的《创造性地建设班集体》中提出,班集体建设构建要素有:
目标要素、组织机构要素、活动要素、人际关系要素、规范、舆论、班风要素。
比较这些论述,它们之间有同有异。
共同点是都指出了目标、组织机构、人际关系、规范、
舆论。
那么,如何认识班风、活动以及班主任在班集体结构中的地位呢?
笔者认为班风列入班集体构成要素,一定程度上与“舆论要素”内容重复,不易为一线班主任所理解。
对于活动要素,将活动作为班集体建设的重要的“中介”,比作为班集体建设的要素,更容易被人理解,并易于对班集体建设的评价,因为活动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已渗透在目标的建立、组织机构的完善、人际关系的协调、良好的规范、舆论的形成等各个环节,不易分离,不利于对班集体建设的评估。
对于班主任,笔者认为,班主任在班级核心力量中,具有更大的权威,不宜把班主任单独列为班集体的一个构成要素。
因此,本研究认为班集体建设的构成要素为:
目标、组织机构、人际关系、规范、舆论五要素。
二、讲解本节内容
(一)确定共同的奋斗目标,实施目标管理
目标是一个团队的灵魂,是一个团队的核心精神。
班级目标对于班级体的创建具有指导作用。
同学们经过6年小学,3年初中,3年高中已经2年大学,对班集体应该很熟悉了。
那么大家心目中理想的班集体是什么样子的呢?
制定班级目标有4点要求:
1.明确目的性。
制定班级目标不仅是明确一学期班级奋斗方向及其任务的过程,而且是班主任引导学生自强、自立、自主、自我教育的过程。
古人曰:
“预则立,不预则废。
”没有明确的目的,那么之后的行动很可能是无用功,甚至是南辕北辙。
2.加强针对性。
制定班级目标除了要考虑年级差异,地区差异,学生个体和个体的差异,还要考虑我们班主任和学生们间的年龄差异。
以后我们绝大多数同学可能是去小学任教,小学生的通常年纪在6到13岁之间,而我们毕业后的年纪大概24岁,这10多年的代沟如何跨越,是我们应该着重思考的。
3.立足整体性。
制定目标的时候,每一个目标不应该是孤立的,而是应该要和其他的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统筹兼顾,在长远目标下有一个个具体的彼此联系的近期目标,构成有层次的系统。
4.心理学研究认为,目标激励性和学生追求的目标性质、目标高低和实现目标的提法有关。
如果学生感到目标高不可攀,就容易产生挫折感和无所谓情绪。
反之目标太低,唾手可得,也会损伤学生成就感和自尊心。
一个同学平时只考二三十分,你要求他期末考一下子考个九十,不太现实,他很可能觉得反正都做不到,那我干脆不做好了,这样就达不到我们激励的目的了。
但如果我们只要求他下次考个四五十分,再下次考及格,慢慢提高要求,他一步一步做到后,就会有种满足感,这样可以逐渐激发他得学习兴趣。
所以制定目标的最好在学生可努力达到的范围内,又稍高于学生们的平时水平。
说了这么多,那班级目标到底要怎么制定和实施呢?
下面是制定班级目标与实施的三个主要步骤:
(1)目标的确立
一个班级目标的确立,应当符合教育目的、学校工作任务和班级学生实际。
这个要求和我们高中的作文要求有点相像:
思想健康,内容积极向上,能准确体现学生的思想道德风貌等等。
(2)目标的实施
首先,让每个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内化集体目标。
其次,督促学生将个人目标转化为个人行动加以落实。
最后,依照目标标准督促检查,发现和解决问题,及时了解学生行为偏离目标的原因,并给予帮组。
1目标的评价
a.以目标为标准,不随意升降
b.以表扬为主,总结有点,寻找不足。
每个人都是爱听夸奖而不爱听批评的。
尤其是中小学生,逆反心理比较严重,如果直接当面批评,很可能引起反效果。
所以对目标的评价应该讲究点策略。
比如最常用的,你要批评一个同学,你先夸奖他一下:
小明啊,最近表现不错,上课很认真,作业也做得很好,但是…然后后面跟上你要批评的话,这样学生也会比较好接受。
c.以某一阶段的结果看成另一个新阶段的起点,达成一个目标后及时提出更高的目标,保证班级不断进步
(二)选拔培养班干部和积极分子,健全班集体领导核心
提问:
同学们,你们之前所在的班级是怎么选举班干部的呢?
举例:
我初中高中的时候,我的班主任选拔班干部时就是在班会课上直接任命,某某某当班长,然后起立让大家认识一下,某某某当学习委员等等。
一般选出来的班干部都是“终身制”的,一朝为班长,朝朝是班长,大家回想一下,有没有发现?
我觉得这样的选拔方式是不妥当的,它不利于班级进一步的发展,不利于激起学生的热情。
那么,班主任面对一个陌生的班级,他该怎么选出班干部呢?
首先,确定范围(怎么确定范围呢?
)
这就要求班主任一方面要深入到同学中去,进行侧面观察、了解,另一方面要通过查阅学生档案、家庭访问、向原班主任了解情况,并征求学生和候选人的意见,最后确定人选,成立临时班委。
其次,进行考核(对临时班委)
在各项活动中加以考察并有意识地表扬那些经过了解认为合格的干部,帮助他们在同学中树立威信。
最后,确定人选
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班主任心中有了底,广大学生心中也有了对象,此时,就可采用民主选举的方式选出第一任班委会。
注意:
临时班委的工作时间不能太短,一般以6周左右为宜。
现在小结一下班主任在这个阶段的工作,就是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选拔品学兼优,作风正派,关心集体,能起带头作用,在学生中有一定威信且具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并根据其特长分管班级各方面工作。
而在一些发展水平较高的班级中我们可以实施班干部推荐、选举、轮流三轨并行制度,具体做法是:
将班干部以一定的比例分成三部分:
一部分由教师和学生推荐产生,一部分由民主产生,一部分由所有学生轮流担任。
注:
一般规定,每届班干部任期为一个学期。
班干部任期结束之后,原则是要50%的新干部补充进来。
留下50%的班干部,则是从班级管理的稳定角度出发。
有些班级干部职务在班级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胜任的,这种职位就最好不要采用轮流制,而一些专业性不太强的如卫生委员,小组长这样的职务采取轮流制就比较好。
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要对新轮换上的学生干部要扶一把。
选完之后,班主任应重视对他们的培养。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干部意识。
就是要让他们处处以身作则,起带头示范作用。
要维护班干部群体的威信,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清新的头脑,不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2.帮助班干部树立服务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
让他们懂得担任班干部实质是为同学服务,而不是为了管理同学。
在树立起为同学服务的意识的基础上,班主任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
如培养学生干部民主作风,实事求是的作风等等。
3.责任意识。
简而言之就是“在其位就要谋其政”。
4.培养班干部独立工作的能力。
班干部熟悉了工作后,班主任应逐步放权,锻炼干部,树立班干部在学生中的威信,鼓励其独立工作,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与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5.做好班干部的评价工作。
班干部的评价是培养班干部的重要一环。
班干部评价表。
项目
分值
自评
同学评
1、上课认真听讲,发言积极。
10
2、课间不大声喧哗、吵闹、追逐,并能劝解其他同学。
10
3、主动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团结同学,尊敬老师
10
4、关心班级荣誉,自觉主动做好班干部分管工作。
10
5、老师不在的自修时间自觉遵守纪律,树立班干部榜样,管好周围同学。
10
6、发现班中的好人好事及不良现象及时告诉老师。
10
7、主动带头做好值日工作,争取不扣分。
10
8、作业认真完成,批改认真、耐心。
10
9、举止文明,不说不文明的话,不做不文明的事,时时处处以一个班干部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10
10、总体评价。
10
我做得最好的方面:
我还需努力做好的方面:
它作为一个环节,能不断提高班干部工作的自觉性,激发班干部工作
的干劲。
实例:
有一次,安全部长没有带钥匙,而学校的钥匙也不知道谁给弄丢了。
我顺势教育这个班干,使他有一种愧疚感,然后,送他回去拿钥匙,且教给他避免再次丢钥匙的方法。
果然,通过那次教训,他时时都把钥匙挂在胸口,再没出现过学生开不了门的情况。
综上所述,班主任在班集体的创建中要重视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在选拔班干部时,班主任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方式,在选拔班干部后,既使用,又要注意培养,提高班干部的能力,使之成为班级坚强的核心。
(三)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形成优良的班风
1.集体舆论、班风含义和作用
(1)集体舆论的含义及作用
①.含义:
集体舆论是指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它以议论、褒贬的形式来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和个人的言行,是影响个人和集体发展的一种巨大教育力量,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
②.作用:
正确健康的舆论是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
(2)班风的含义及作用
①含义:
所谓班风,是指班级在情绪、言论、行动上的共同倾向,是班级特有的一种风。
②作用:
优良的班风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影响支配着全班同学的思想和行为,对巩固和发展班集体起着重要作用。
(3)建设班风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树立学生正确的是非观,通过讲清道理,提高认识,培养学生的分辨能力,懂得什么是该支持的、什么是该反对的,是班级的正气上升,邪气下降;
②随时注意班级舆论的倾向和性质,对正确健康的舆论给予表扬肯定,并发挥正确舆论的长效性,使之形成稳定的良好风气,对不利于集体和个人发展的言论要及时制止、批评和纠正,以防止不良风气的蔓延。
(4)实例
现在的小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
在家里父母根本舍不得让孩子干活,因此在学校、在教室看见地上有纸,哪怕是踩上也不捡起来。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让学生把地上的纸捡起来,放入纸篓。
这样持续了一个多月,学生还是你让我捡我就捡,你不吱声我也看不着,没有一点儿积极主动性。
这时我就开始思索,怎样才能使学生人人关心班级,人人讲卫生呢?
从这以后,我每天都早早来到学校,首先打扫一下教室,洒上水,发现地上有纸再也不喊学生了,而是自己把它捡起来。
几天过后,有些同学看见地上有脏东西主动打扫干净,再也不用老师去指派了,对这些同学我及时的予以表扬,夸奖他们爱干净、讲卫生的优良品行,渐渐地全班同学都养成了这种良好的习惯,谁往地上扔一块纸屑,马上有人谴责他,大家都把破坏班级卫生看成是可耻的事。
全班同学都有了为班争光的集体荣誉感。
良好的班风正慢慢在形成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
A.开展集体活动的目的(三点)
B.开展集体活动的途径(班主任怎么做?
学生怎么做?
)
●班主任怎么做?
班主任要经常地开展各项有教育意义的集体活动,如学习活动,班会,团队活动,科技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其中班会特别是主题班会是集体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组织好这项活动。
怎样选择班会主题
1.根据时间选择班会主题
例子:
刚开学为了使学生的精力尽快集中到学习上,可以召开一次“新学期的打算”主题班会;期中、期末考试前后可以召开一个动员和总结性质的主题班会;寒暑假前可以开一个“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的主题班会等。
2.根据学生的要求选择班会主题
例子:
针对那种“后进生”人数较多且纪律比较不好的班级,班主任可以召开以“学生如何遵守学校纪律”、“面对我班的现状,怎么办”为内容的主题班会。
3.根据班级具体情况选择班会主题
例子:
一部分“后进生”认为自己就是上到了小学毕业升学也无望,学不学一个样。
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他们有的逃学,有的旷课。
针对这些现象,班主任可以在班内组织“现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的主题班会。
4.根据学校安排选择班会主题
例子:
学校计划在校庆之前举行体操比赛。
为鼓励同学们在体操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提前进行动员。
5.根据不同学习阶段确定班会主题
例子:
就德育而言,如初一阶段侧重了学习目的性育教、纪律教育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初二阶段主要侧重青春期教育、理想前途教育。
初三阶段要主侧重于人生观、价观值教育及职业教育。
根据不同阶段,我们需要确定不同的班会主题。
●学生怎么做?
说到集体活动,有的同学不免兴奋不已。
然而对有的同学来说却不然,他们更热衷于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对班级的活动比较不“感冒”。
我觉得在集体活动方面更应该解决的问题是:
如何调动这部分同学在这方面的积极性。
如果你来解决这个问题,你会怎么做?
A:
以宿舍为单位,班委集合宿舍中较积极的同学,进行开会。
以舍友身份带动其他舍友。
如果单靠班委的苦口婆心,想必解决这个问题是比较困难的。
B:
化被动为主动,部分活动由那些对班级活动比较不感兴趣的同学策划和组织。
这样不仅可以让他们体会到举办活动是不容易的,意识到自己应该更积极地配合班级的活动,还可以锻炼他们在组织活动方面的技能。
C.开展集体活动产生的影响(三个“有助于”)
D班级活动的误区及其对策
1目标误区及纠正
功利化。
以参加学校运动会为例,目标多是定位在比赛名次上,其结果就是使目标功利化、表面化。
功利化目标会导致“胜易骄,败易馁”的集体情绪。
纠正:
制定双重目标,即群体发展目标与参赛目标。
.狭窄化。
以课堂教学为例,常常是尖子生受青睐;以学校文体竞赛为例,活动常常又是少数特长生、骨干分子施展才华的舞台。
纠正:
全员化,力求让每位学生都有一个活动角色,可台前可幕后。
孤立化。
班主任“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做法,只会被活动牵着鼻子走,各类活动孤立化了,导致活动的功效不能很充分的发挥。
纠正:
系列化,活动本身是独立的,集体的形成却是有序的。
②形式误区及纠正
a.单一化。
这是班级活动中最常见的形式,表现为:
一是班主任完全脱离了既定的主题,唱独角戏,学生成了听话筒,从而使主题班会变成了班级琐事的总结会;二是组织者提前安排几名学生写好发言稿,会上由主持人点名发言,再穿插几首歌曲以示表演。
纠正:
多样化。
(1)活动内容的多样性。
①政治性活动学雷锋、树新风活动
②规范性活动着重抓好学生的仪表、考勤、考风、作业、自学五个环节,通过制度化的检查评比
③知识性活动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以及举行班级知识竞赛活动
④主题班会活动可以是讨论、演讲、小品相声表演等
⑤文体活动如歌咏比赛、体操比赛、田径运动会、诗歌朗诵比赛、文艺汇演等
(2)活动形式多样化
①竞赛型“学科知识竞赛”、、“诗歌朗诵赛”、“歌咏比赛”等等。
竞赛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如循环赛、接力赛、擂台赛、抢答赛、趣味赛等。
2 交流型交流型活动成为班主任开展思想教育活动的常用形式。
交流的手段一般有语言交流和文字交流两种。
语言交流类的活动如:
主题演讲会,辩论会,信息发布会,座谈讨论会等。
文字交流类的活动如:
与知名人士、校友通信,轮流记班级日记,利用周记与老师谈谈心等。
③模拟型时间模拟如“模拟长征学传统”,这是通过模拟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品质。
④传授型可以有请一些老师开设专题讲座,也可以请学有专长的同学作报告,请党团员上党课、团课,或者开办乐器、歌舞、棋类等技能培训班等。
⑤娱乐型娱乐型活动一般结合庆祝节日开展,如“文娱联欢会”、“元旦晚会”、“谈诗论画中秋赏月晚会”等
⑥展示型展示的形式可以是展览,如书画、篆刻、摄影、文学习作、邮票等收藏品的展览;也可以是歌舞器乐朗诵等文艺节目的表演,也可以是技能实践成果展示
⑦考察型如针对苏州古城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气象可以开展“窗外的改革世界”调查报告比赛
⑧实践型。
实践型活动包括深入社会学习劳动人民优良品质的社会生活实践和为社会贡献力所能及力量的劳动实践两种。
前者如深入企业、农村、部队开展的学工学农学军等活动,后者如利用自已所学知识为社会服务的“寻找纠正身边的错别字”活动;劳动技能为民服务等。
⑨综合型活动可以综合考察、娱乐、竞赛等多种形式
③过程误区及纠正
1.效率型。
活动过程的高效,也许来自经验丰富的班主任的包办代替和程序设计,学生们只要高度服从,就出效率了。
如果这种效率不是由学生发挥主体性、自行设计并实施的,这就不太有意义了。
2.放任型有的班主任将发挥学生主体性又简单理解为完全放手让学生去搞,尤其在高年级,学生干部的确能在不依赖班主任的情况下完成一次活动。
而活动后引发的小团体割据的副作用也是相当普遍的,对集体的帮助似乎不大。
纠正:
班主任无论是管多管少,关键在于要管到点子上。
首先,活动过程要给学生留有创新的空间。
其次,活动过程又是学生的实践过程。
活动过程中班主任的职责是:
(1)保证活动的全员参与,甚至有意创设机会。
(2)协调人际关系。
(3)培养学生群体意识。
(4)细心观察及时反馈。
④评价误区及纠正
主要表现为评价简单化。
活动小组职责仅是表扬好人好事、奖励先进等等,这是评价的误区。
纠正:
首先,班主任应采用科学、量化参照表来定位自己的教学班现在所处的阶段,从感觉经验型上升到理论诊断型评价。
其次,面对学生的总体评价要做到分析入理,评出道理来,评出价值来。
再次,评价形式要多样。
同阶段,我们需要确定不同的班会主题。
(五)引导非正式群体成为班集体的积极力量
(1)非正式群体
①含义:
是指以个人感情为基础的自发形成的小团体
②特质:
a.看重同伴群体的评价
b.人际关系相对单纯
3非正式群体的行为、交往方式特点:
a.相互关系以个人喜好为基础,带有明显的情感色彩
b.交往模式上成员间沟通频繁,信息传播的速度较快
c.构成结构上以同质结构构成为主
d.就地位构成而言等级不明显,角色的协调性较强
e.就群体的核心而言,“首领”较受拥戴
(2)如何利用非正式群体的积极因素为班级服务:
1认真分析本班存在的非正式群体的性质和影响
2为小群体提供正确的目标和行为方式
3善于抓住“明星”人物
(3)实例:
班中有一女生,酷爱漫画,经常和几个较亲近的同学讨论漫画杂志等,连上课也看这一类书和杂志。
于是鼓励其在班中成立漫画社,定期出漫画报,并聘请其为本班的宣传顾问,让其和社员参加班里的墙报出版和团之角的出版任务,专门负责美工。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不但其兴趣大增,且水平也提高了,摆脱了庸俗的漫画情结,树立了相对积极进取心和远大的志向。
三、反思小结,巩固提高
1、学生提出疑问,对课文内容得以升华。
2、教师和学生回想本节课的优缺点,作为下节课的借鉴。
四、板书设计
(一)确定共同的奋斗目标,实施目标管理
1.目标的确立
2.目标的实施
3.目标的评价
(二)选拔培养班干部和积极分子,健全班集体领导核心
1.选拔成为班干部的条件
2.班级初建时选班干部的方法
3.班干部的培养:
(三)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形成优良的班风
1.集体舆论以及班风含义
2.建设班风中应注意的问题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
(五)引导非正式群体成为班集体的积极力量
1.非正式群体含义
2.如何利用非正式群体的积极因素为班级服务
(六)加强班集体的制度规范建设
1.两种类型的社会规范
2.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