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课程结构与内容解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634359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课程结构与内容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课程结构与内容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课程结构与内容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课程结构与内容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课程结构与内容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课程结构与内容解读.docx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课程结构与内容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课程结构与内容解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课程结构与内容解读.docx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课程结构与内容解读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结构与内容解读

吴斌(人民音乐出版社,课标修订组副组长,教授)

郑莉(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金亚文(人民音乐出版社《中国音乐教育杂志》,教授)

一、音乐课程总目标的提出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课程目标是首要问题,它引领课程实施的方向,是实施课程理念的前提与关键。

2001版音乐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仅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维目标,在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中新增了音乐课程总目标,总目标是三维目标的核心,三维目标是总目标的体现。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目标问题是首当其冲,需要大家认真把握的。

课程目标是课程实施的方向和引领。

所以我们在具体实施之前,首先要把握好目标的设置。

这一次课程标准修订增加了一块内容,就是设定了一个总目标。

过去只有课程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

其实,虽然过去在文本中没有进行表述,不过总目标在前沿、理念和课程价值方面都有很多的表达。

而这次集中表达能够使老师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音乐课程应该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方面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所以说大家对目标的学习,应该说是越来越清晰和具体了。

对于这个总目标,老师们在教学中要做到心中有数,否则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都难免会出现问题。

因此,老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教材编写,都要紧紧围绕着总目标展开。

教师不仅仅要熟悉总目标,而且应该深刻地记忆它,应该在每一堂课中都对总目标的完成问题有所涉及。

目标是逐步分解的,但是最终必须完成总的目标,总目标实际上是我们音乐教学和音乐课程所要达到的一个标准。

那么我们要达到的是什么样的标准呢?

这个标准是学生标准。

总目标不是老师教学任务的目标,我们过去所认为的,比如教学任务的目标是一学年教三首歌,听二首欣赏曲目,教乐理,教识谱,那都是老师的教学任务目标,和课程总目标有很大的区别。

课程标准的课程总目标跟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是有所不同的。

教学大纲的编写方式是对学习内容的确定,是把要教的内容确定在文本上,让所有老师知道我要教什么,它是按照一个学科体系的要求来设计的。

而课程标准中为什么叫课程目标呢?

因为课程标准不是按照学习内容来确定的,而是按照学生所应该达到的程度来确定的。

所以,课程标准的描述与教学大纲的表述不太一样,教学大纲是讲学什么,而课程标准是讲应该学什么,达到什么标准,是对学生知识,技术,能力,文化方面应该达到的程度的要求。

因此,我们应该特别注意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区别,这样才能理解我们在文本表述当中,是对要求学生达到标准的表述,不是对老师教学任务的表述。

这正是从以学生成长为本、以学生学习为主的角度去考虑的,是建立在以学生为本这个前提下的,而不是建立在学科体系前提下的。

过去的教学大纲虽然也讲学生的活动,但在研制教学大纲、制订教学大纲的时候,更多的是考虑学科体系的设定,就是

“我应该教什么”这个论据顺序。

课程标准则让学生感受节奏,感受旋律,能够在音乐中体会旋律的作用,它是要求学生对于这种内容达到的标准,而不是教师工作量的目标,不是完成任务目标。

在以前,教师可以说我教了四分音符,我教了四三拍,我教了七分节奏,我教了调式就达到目的了。

现在则要让学生能够感受三拍子,感受调式,要理解音乐中节奏、旋律、和声,音色等等方面的作用。

所以说,弄清楚大纲的确定和课标的确定之间的根本区别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所说的目标,是指学生要达到的目标。

我们所说的内容,包括演唱方面、演奏方面、欣赏方面,都是学生应该达到的程度这就给老师们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教师在面对知识的时候,要思考这个知识该怎样让学生掌握、达到。

所以目标的概念,就是学生达到的程度。

这个课程标准,不是按中国高水平的程式设定的,而是按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该达到的标准设定的。

音乐课程标准,是指学生在审美方面、兴趣方面、文化方面、知识与技能方面、情感方面应该达到的程度,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成长来确定目标。

学生要学什么,要学会什么,要掌握什么,要知道什么都是很明确的。

因此,课程标准的目标和原来教学目的的标准是有所不同的,而且这次课程标准修订新增了总目标,为什么要新增总目标?

过去把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作为三维目标,其实总目标是一个核心的标准,三维目标是体现总目标的三个不同方面,但是老师们对这个总目标的理解并不清晰,所以这次修订课程标准的时候,新增了一个总目标。

二、音乐课程总目标的要求

(一)培养学生持久兴趣

课标新增的内容里有一句话,学生通过音乐的学习,就音乐课程的学习参与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艺术实践、探究、发现、领悟、理解等等,最后归结为一条——培养学生对音乐持久的兴趣。

这个目标非常明确,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这是第一点,其实也是一个终极目标,人生的发展,培养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包括人的一生当中音乐的伴随,其实都是在讲这样一个目标,老师们所做的一切也都要为达到这个目标服务。

老师们应该牢牢把握第一目标,就是对音乐持久的兴趣,同时在这个兴趣当中,包括身心的健康,陶冶身心启迪智慧,人格的塑造等等,都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但是人格的塑造,情操的陶冶等等,这在和其他学科共同完成的宏伟目标。

但是对学生来说,这里面只有“培养学生对音乐持久的兴趣”这句话是音乐特点。

其实其他学科不会提这样一个目标,因为音乐学科本身的特点,关于美感,和谐的身心,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等等是很多学科必须完成的目标,但是培养对音乐持久的兴趣,应该作为这一阶段一个最重要的目标。

兴趣是很特殊的,它既是手段,也是一种理念,同时在这里面它都变成了目标,而且是很重要的目标。

原先实验稿也提到兴趣,但没有

“持久”这两个字,老师们不要简单看这两个字,持久兴趣实际上就是音乐课程一个终极目标,是终身伴行的。

只有形成这个目标我们音乐课程的目的才达到。

同时,这也是人和音乐自然本能的关系,和音乐对于我们人的这种作用价值功能,这是第一要点。

(二)涵养美感和谐身心

老师们应该把下面几点作为目标的第二个要点,就是涵养美感、健全人格、陶冶情操。

这个提法也跟原来也不一样。

因为音乐学科跟语文、数理化不一样,她有自身的学科特征和学科特点,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我们在一个学校里面做我们实验课程的时候,就共同提出这么一个口号:

“让阳光散满每一个角落,用音乐滋养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我觉得这跟音乐学科现在明确提出来的“涵养”非常贴近,就是要用音乐浸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在一个长期的过程中,通过熏陶,陶冶,慢慢达到。

也就是说在音乐方面不能急功近利,它必须是要慢慢来的,润物细无声,通过每一堂课,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这一点其实很重要,以培养兴趣为目标,老师们应给予足够的关注。

这个也是音乐学科自身的特色,别的学科的滋养作用跟音乐学科是不一样的。

大家可以看到电视上很多的节目,凡是问你有什么兴趣爱好的时候,应该说百分之七八十人,都会说到音乐。

这是人的本能,因为音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现在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的第一增长能力是音乐,而且人的可培养能力也是音乐,它是从音乐自身特性来的,胎儿在母体当中16周的时候,胎心跟我们音乐最内核的东西——节奏,就混合在一块了,这叫固定实质的持续运动,所有的音乐都在这个基础上再发展起来的。

然后我们知道婴儿开始先有的是听觉,而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这说明音乐在人的整个成长过程中,是很重要的,在生活当中无处不在。

所以我们说音乐对涵养我们的美感,对滋养与丰富我们的人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老师们要培养学生对音乐兴趣的持久性,使学生终身爱好音乐。

最后,我们培养的就是学生终身对音乐的热爱,而且这种热爱是发自内心的,自觉的行为,即自觉自愿的喜欢音乐。

其实,其他学科也会伴随终身,比如学习物理,学习数学,学习体育,但这些学科不能伴随我们到八十岁的时候,九十岁的时候,能和我们始终相伴的还是音乐。

所以,音乐可以伴随一生,音乐对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不光是音乐老师,校长和教育管理者都应该理解,音乐一定是伴随一生的,可能到生命最后数理化都不那么重要了,但是音乐还很重要,只要我们生命存在,音乐就存在。

音乐对人来说,具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是很多人没有认真理解。

其实,任何生活、任何社会都离不开音乐,所以说把它确定为第一目标,应该是非常正确的。

可能有的人认为这目标太简单,太浅显了,那是因为他没有真正理解对于伴随持久,伴随音乐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三)形成基本音乐素养

1.掌握必要知识技能

第二句话是讲知识与技能。

实验稿课标在三维目标中对知识技能进行了阐述。

这次课标修订把它放在了总目标中,而且放在总目标第二段,显示出这次修订课标的一个很重大的认识和提升,也叫做有针对性的表述,就是说要求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这里,我们要强调两个词。

首先是“必要的”,在当前教育中,这个“必要的”是什么呢?

就是说在人生发展过程中,在大众教育,大众学习音乐的领域里面,要给他必要的基础知识,以满足终身学习音乐的需要。

有些人认为终身学习音乐不必要,因为他不作为音乐工作者,他只作为公民角度,不必要学这个知识,不必要了解什么是奏鸣曲式,可以知道奏鸣曲式的概念,但是不必了解奏鸣曲式的构成,这就叫不必要。

但是实际上,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是公民教育,是全民教育,是大众教育。

就这个阶段的音乐学习来说,老师要充分考虑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材编写者也应该特别注意的一个方面。

现在很多教材在这方面把握的不够,编者可能是专家,可能是学者,可能是专业人士,但是他们忘了这个教材是给大众,是给公民学习音乐提供的。

很多知识是不是必要呢?

有一件让我特别印象深刻,也曾经特别使我感动的事情。

我们中国有一位于仁洋先生,可能音乐教育界的老师并不了解这位大师,于仁洋先生是前中央音乐学院院长,是我们国家音乐学院领域里顶级的、权威的人物,无论从学问和人品都是人口皆碑的。

人民音乐出版社曾经聘请他做高中人民音乐出版社版的高中音乐鉴赏的主编,由我和他共同做主编,我是从教育角度来勾画这个教材编写构件这个教材,他是从专业角度。

他当时讲到西方古典音乐的时候,曾给我们这个教材一个定位,叫做以点带面。

他说西方古典音乐,有很多作曲家,我讲谁,只讲贝多芬,我们当时很诧异,其实在我们很多教材当中,包括很多的教学当中,看到老师讲了很多当代的作曲家。

我就问于先生为什么要讲贝多芬,为什么要只讲贝多芬,他说对于老百姓来说,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他们能够所有人都知道贝多芬就足够了,这就叫体现。

他是音乐专业界的泰斗,可他居然对中小学教育,对公民学习音乐来说,他都知道你们知道贝多芬足够了,就怕你们连贝多芬不知道。

另外,从学术高度来说,古典主义最伟大的划时代具有经典和代表作的作家只有贝多芬。

他让我对于什么是真正的专家专家,有了特别深刻的理解。

当最具有艺术修养和学养的专家考虑大众的时候,他定位非常准确。

他说他有两个观点:

一是大众需要知道贝多芬,二是古典主义音乐只有贝多芬。

他是一名专家学者,他不是从事基础教育的,但是从这两点来说,他在教育思想上,在教育观念上站得很高。

另外,他在学术地位上,也看的很准。

后来我们把这个单元的标题叫做:

古典主义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

许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中学教师,特别是初中教师,经常把很多不必要的不必备的知识在课堂上展开来讲,其实他们忘了一个根本的教育思想——基础教育是大众教育,这点是由第二个目标引申出来的。

总之,这一次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目标来讲是十分重要的。

2.拓展发展三种能力

第个段里我们提了三个能力。

过去在整个课标中,也有各种各样的能力,但是我们对音乐的能力,是以能力为核心的知识学习。

这个能力就是发展音乐听觉,通过听觉来发展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这三个能力也是需要老师们记住的。

第一个自然段中,我们讲了音乐持久兴趣;第二个自然段中,讲了两基和三个能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必要的,而且通过发展音乐听觉、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

总目标中更加明确了应该达到的程度和要求。

通过课程改革之后,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倒退了,或许提升的幅度很小,这都不是我们所追求的。

在这点基础上,老师们还要在音乐听觉、欣赏、表现、创造这四种能力上给予极大的关注,伴随这两方面不能脱节,彼此还要相互呼应,在这过程当中,要提升、学习这个方面这个能力。

这个目标不仅表述得很好,而且非常重要。

它的重要价值体现在哪儿呢?

它第一次明确了音乐基本素养的内涵,过去我们经常说要提高或者培养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但是究竟什么是基本音乐素养,并没有界定,也没有去明确。

那么这次课标,在总目标中明确了,就是音乐的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再加上三个或四个能力。

其实,有的老师理解为四个能力,有的老师理解为三个能力,我觉得都可以。

如果把它说成四个能力的话,第四个就是音乐听觉能力,过去是音乐感受能力,现在把它理解成音乐听觉能力,我认为也可以。

音乐听觉能力则是在感受能力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一个技法。

听觉能力是核心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和欣赏能力都得紧紧围绕听力。

双基加四个能力,基本上就把音乐素养解释清楚了,老师也好,教学也好,学生学习也好,学音乐最后用什么来形成一个终极目标,那就是双基加四个能力。

这次课标在总目标中,把知识技能问题,梳理成一个非常具体的目标,就是双基加四个能力,这无论对规范教材编写,还是规范教学、引领教学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努力追求终极目标

还有一个就是总目标中的第三段。

第三段讲到了一个很终极的目标,那就是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这里没有使用“审美能力”,而是使用了“培养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这已经跟音乐本质的目的和本质的内容没有关系了。

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是一个人人生的终极目标。

培养审美情趣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代表人生健康发展,这就体现了音乐学科最高层次的目标,即音乐教育的功能与作用。

最后一段提到所谓“促进身心的、健康的和谐发展”,其本质是人的教育。

前面讲的双基和对音乐的兴趣,最终要落实到人的发展,说明总目标必须要落实到人的全面发展上来。

新的课程标准在其实验稿的基础上有了很大提升,孩子的成长,可持续发展,在未来成长过程当中的人生心态,对社会对价值取向都包容在其中,提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

学科总目标要服从整个教育目标,通过音乐学科的学习,要达到人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尤其是在现在社会。

目前社会压力很大,就业问题、社会问题、发展不平衡问题,都会带来心理问题。

如果能以乐观的,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这些问题,对于一个人的健康,对于提高人生的质量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引发我们进一步地认识到教师工作、音乐教育对人成长的促进作用,对教师工作会有一个有利的推动作用。

音乐学科确实能承担这样的目标,这也是因为音乐学科本身的价值特点。

审美情趣和乐观的生活态度问题,在音乐学科中确实有相当的研究,已经证实能使人生质量得到提高。

音乐教师是一个非常好的职业,这个职业可以使你快乐工作,并在上课的同时跟你的学生一起分享教学的快乐,学生还可以再去影响其他的人。

音乐的“乐”是个多音字,就等于快乐的“乐”,音乐就是快乐,乐教能够达到使人快乐的目标或者叫做目的。

在课程标准的总目标里,最后归结到一个终极的,可以延伸实现的,实现人的一种高质量的生存,艺术化的生存。

现在有很多科学家、管理者,虽然不做音乐工作,但跟音乐的联系也很密切,他们也唱歌,也听音乐。

尤其很多理工科的专业人士,也特别喜欢音乐。

在国外,到歌剧院去听歌剧代表着一种生活质量,很多名人也是如此。

而对中产阶级的定义和划分,不是在于是否有房有车,而是必须具备每周去听两次音乐会的生活质量,才能够被划到那个阶层里。

一个艺术家说,最终解决我们人类问题的是艺术。

其中音乐占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作为音乐教师,要重审这个问题。

我们在太阳底下最伟大、最快乐的职业当中,对人的身心健康成长贡献最大的,就是我们音乐老师现在所从事的工作。

所以作为一个音乐老师,我们应该说,我快乐,我要带给大家更多的快乐,让孩子健康地成长。

我们老师在这方面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这也是新课标所追求的一个总目标。

三、音乐课程总目标的理解

(一)关于知识技能

有些老师可能会有疑问,就是在过去课程标准的实验稿中,为什么淡化知识技能。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实验稿中从来没有淡化知识技能,而是没有把知识技能作为独立的学习内容来确定,它把知识技能贯穿到艺术实践活动中来掌握。

所以我们看不到原来课程标准大纲中写的“学习七分节奏”,“学习四分音符”,“学习三拍子”等等,因为它变成了音乐要素,掌握音乐要素就包括了掌握节奏、音符、拍子。

“淡化”这个词是指淡化专业倾向的知识技能,就像于仁洋先生说的,讲贝多芬,这就叫做知识技能,这是必备的。

除了贝多芬以外,其他很多古典主义的知识,在义务教学阶段没有必要。

“淡化”是指淡化不必备的知识技能,淡化的不是知识技能本身,而是大众教育中不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就像刚才所举的例子,古典主义就讲贝多芬,那么对这个学段的学生来说,对于普通公民来说,了解这个最必要、最基础的知识可以了。

很多老师不理解,讲古典主义连莫扎特都不涉及了。

其实,淡化知识技能是淡化专业化倾向的知识技能,就是淡化了作为大众教育不必备的知识技能。

我们培养的是公民,培养的是听众,培养的是素养。

现在的教材和课标现稿当中,只是呈现大量的知识技能。

新课标有一句话叫“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来掌握知识技能”,这才是完全正确的,而且并不是只适用于中国,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学习音乐的知识技能都是要通过艺术实践活动来进行的,这也是实践哲学很重要的一个核心。

但是老师们有一个习惯,说知识技能里不写就不知道教什么。

但实际上,音乐有个特点叫整体的作用,无论哪一个版本的教材,第一首歌曲都包含了音乐学习的所有知识和技能,只是这知识技能你怎么学,按什么逻辑什么顺序来学。

所以在讲到新课程教材的时候,我们说最难点的部分就是让老师在教材中发现学习知识与技能的逻辑关系。

所以,老师们在看教材、分析教材的时候,也要动动脑筋。

有一些专家学者可能对这个问题也有些误会,其实这样编写教材是最进步,最先进的,就像我们老师说的,你们有的时候在教师用书中,把教材编写的背景,教材的分析做的很好,但你没告诉我该怎么教,教师用书是不是要写成教案的模式。

其实我是非常反对的,老师们有时候在评价某种教师教材时说,某某版的很好,因为那种教师用书写成了教案模式,我给学校报工作量的时候,直接一抄就送去了。

这对老师来说,可能汇报工作量,整理工作量很方便,但是真正意义上对教育和教学的发展是不利的,因为教学本身是创造性的。

过去说淡化了一些知识技能,恰恰是淡化了必备的知识技能,其实不必备的知识技能,就应该删去了,毕竟我们学时有限。

双基大家还可以以“双基”的角度理解,什么是基础,什么是基本。

咱们还举音乐家的例子,于先生说古典主义讲贝多芬就可以了,就是说老师们应该注意,不是所有大学学过的知识都要和学生讲。

所以,这次音乐家又加了一个词:

有代表性的。

例如,讲巴赫时期,于先生给我们确定,只讲一课:

巴赫。

为什么只讲巴赫,不讲亨德尔?

因为巴赫是那个时期最大的贡献者,他贡献了宗教音乐,他的贡献奠定了西方多声部音乐的基础,并把宗教和浮雕推到顶风,他对那个时期有巨大的贡献。

这就叫真正的教材,这就体现代表性,代表性的音乐家。

这就要求教材编写者心中要很清楚,而老师作为教学执行者也应该很清楚,为什么只讲贝多芬,为什么只讲巴赫,为什么只讲德彪西,,就是因为从大众教育的角度出发。

所以我们看到大纲版和课标版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其实淡化知识技能只是一种感觉。

有人看到新课标兴趣谈的很多,审美谈的很多,但是知识技能谈的不多了,尽是有代表性的点了,就认为淡化了知识技能,其实恰恰相反,是根据实际情况加强了知识技能的重要部分学习,而且老师们还是应该理解到以点辐射这个层面。

就这个学段的学生来讲,他们学时不够,不必要也不需要掌握不必要的知识,而且面面俱到的话,即使学习也不够深入。

当然这个必要性每个人理解起来都不一样,我理解的必要,就不是说古典主义只有贝多芬,巴赫时期只有巴赫,那是于先生高屋建瓴,他认为对你们来说必要的就是这个。

所以编写教材得专家首先要筛选什么是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老师也可以对教材编写者提意见,如果我们认为教材知识作为老百姓,作为大众,作为公民来说不必要掌握,只要提出来都有利于教材编写者进行修改,这不只是知识方面,还包括能力的培养。

其实有很多能力的要求是大可不必的,不是人人都要掌握的一种技能。

当然,如果自身有兴趣爱好,在后续发展当中,可以自然而然地去拓展。

所以我们要开放性地学习,就是说课堂上只解决基本问题,课后培养兴趣。

可能有人想小学毕业以后学一门乐器或继续学声乐,他就拓展了。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把音乐学习兴趣拓展了,为很多音乐技能打下了基础,那今后可能奠定人生发展方向了,人生就持续发展了。

所以老师们要理解好双基,重提双基,在于很好地理解。

其实,不是说过去实验稿没有知识技能,而是知识技能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提出来,而且教材用全新的方式来编写,这应该是一个最大的进步。

关于讲知识技能,还应该再强调一点,就是过去理解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点狭隘,过去理解的基础知识就是乐理知识,基本技能就是歌唱技巧和读谱能力,而现在所说的基础知识包括音乐要素,基本技能包括对音乐要素的感受能力,也包括识谱能力、演奏能力、演唱能力、音乐要素的感知能力,还有孩子表现音乐所需要的音乐能力。

比如过去说四三拍是什么,作为基础知识来说,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三拍,一会儿强一会儿弱,这叫知识。

其实在这次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当中,在音乐中感受到“强弱弱”有规律的进行是更重要的。

所以,谁都能背出四三拍的定义,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音乐中感受到、听辨出三拍子的存在。

比如现在要求在音乐中听出“强弱弱”有规律的进行,这个是加大难度了,这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内涵是丰富了,而且更体现音乐性了,而不是单纯知识概念的记忆,这是一个很大的调整和提升。

那么到我们要实施新教材的时候,我们会显性地给老师们一些抓手,这样才能更好地来把控。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知识技能是以隐线和暗线的形式从始至终贯穿于整个音乐教材,从小学一年级第一册开始一直有,并且要求很高。

例如,初中欣赏教材阿炳的单元,很多老师在看教材时没看着鱼咬尾的知识点,其实都在包含在里面。

又如,小学一年级教材,没有讲四三拍和四二拍,只有四三拍和四二拍的作品,但是这就是让你在这学习四三拍、四二拍。

一年级第一册,只有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那就是说在节奏上,要解决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而且这个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要用问答的方式、语言的方式、舞蹈的方式、形体的方式、乐器的方式这五种不同的方式来体验。

这就跟过去的教材和大纲不同,过去是直接讲授什么是四分音符,什么是八分音符,而这次教材中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四分八分的概念,但是所有的设计都在围绕这个开展活动,只是老师们没有去深究。

因此,我们要提倡教学研究和教学反思,并且在备课的时候要仔细分析研究我们的教材,否则在理解层面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所以说发现教材的这种逻辑关系价值,是老师们首要解决的问题。

(二)把教材系统化

其实在当初教材设计的时候,对于每一个单元想要培养孩子哪个方面,是很动脑子的。

比如小学第一册教材,起码动用了六、七个专家,花了半年的时间,才研究出一册。

实际上谈到教材问题,正如我们过去经常讲的一句话——要吃透教材。

什么叫吃透教材?

怎么才能吃透呢?

对于教师而言,不管在小学还是初中,一定要对整个教材有所了解,这就叫做宏观把握。

比如你教的是三年级,就直接从第六册开始,那是不行的,必须先熟悉一到四册的体系,然后再看三年级第五、六册,最后还要看后面怎么发展。

教材其实是一个系统工程,例如初中阶段讲中国民歌的题材,那么你必须知道在小学阶段已经铺垫了多少民歌,用什么方式来体验得,然后到初中的时候,民歌的概念和民歌的题材、形式才出现,其实教材本身就把系统性放在了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