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回收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632239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32 大小:19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回收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2页
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回收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2页
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回收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2页
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回收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2页
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回收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回收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回收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回收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回收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回收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回收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第一节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一、项目名称

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工程

二、建设性质

新建

三、项目建设单位

某某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四、建设地点

项目拟建于某某市北外环路以北。

五、技术系统提供

某某生态环境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技术名称:

“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实时处理方法和系统”

发明专利号:

ZL200917419.4

知识产权人:

北京国宗元投资有限公司

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某某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工程咨询资格等级:

甲级

证书编号:

工咨甲1182025

发证机关: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第二节报告编制依据及范围

一、项目申请报告的编制依据

1、工程咨询委托书与合同书

2、《可再生能源法》

3、《循环经济促进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

5、《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6、《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7、《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

8、《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9、《国务院批转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2011〕9号)

10、《“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国办发[2012]23号,2012年4月19日

11、《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2005年12月

12、《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0]120号),2000年5月;

13、《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57号,2007年4月

14、《“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

15、《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6、《某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7、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

二、设计所依据的标准规范

1、《生物有机肥标准》NY525-2002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定》GB50187-93

4、《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定》GB50058-92

5、《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6、《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

三、编制原则

1、新建项目的工艺装置,采用技术先进,性能可靠、成熟的国产设备。

2、本设计按照节能、降耗、降低成本的原则,注意节省投资、降低原材料消耗和减少定员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在设计中严格执行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采取各种切实可靠、行之有效的事故防范和处理措施,以确保装置安全生产,做到消防、环保、安全设计“三同时”。

4、本项目通过对生活垃圾生化发酵制取沼气发电、供热,对沼渣制取有机土壤改良剂,变废为宝,不仅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作为对居民生活产生的有机废弃物进行无害化治理和综合利用的项目,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和保护环境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5、遵循持续发展的战略观念,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安全和工业卫生法规、完善“三废”处理设施,建立循环经济生产模式,控制对环境的污染,节约能源。

四、研究工作范围

1、项目必要性

2、建设条件与建设地址

3、技术工艺方案

4、工程技术方案和生产设备

5、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6、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7、节能分析

8、职业安全卫生与消防

9、投资估算

10、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11、社会影响分析

第三节报告总结论

该项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鼓励类,第三十八项“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第18条“三废综合利用及治理工程”、第20条“城镇垃圾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工程”中有关产业发展要求。

某某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生活垃圾为原料,利用生化技术对整个某某市产生的生活垃圾实现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生态化处理,对生产沼气、沼渣和沼液进行综合利用,通过沼气发电、余热锅炉产蒸汽、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后产生的污泥作为土壤改良剂使用、沼渣制取有机土壤改良剂,变废为宝,从根本上治理了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杜绝了因治理污染而造成的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实现了对三废的综合治理利用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1、建设内容与规模

该项目建设用地面积为20000m2(折合30亩),新建生产破碎车间、发电车间、沼渣脱水干燥车间及办公生活用建筑物4740m2;新建厌氧发酵罐、脱硫罐,污泥浓缩调节池等构筑物66550m3,场区道路硬化2700m2,厂区围墙570m,新建厌氧发酵罐12座及配套设施;购置设备186台套,项目投产后,年可资源化处理10.95万吨生活垃圾,年生产有机土壤改良剂1.27万吨,年供电量2045.3万kWh。

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建筑面积

1

垃圾破碎车间

500

2

垃圾贮仓

550

3

垃圾水选池

1000

4

沼渣浓缩调节池

5000

5

沼渣脱水机房

300

6

厌氧生化罐

4500×12

7

沼渣脱水干燥车间

800

8

沼气发电车间

400

9

控制室

200

10

脱硫罐

2000×2

11

沼气调压罐

2000

12

车辆清洗房

100

13

变配电室

120

14

综合办公楼

1200

15

食堂、浴室

800

16

倒班宿舍

200

17

地磅房

60

18

门卫室

60

19

厂区道路

2700

20

厂区围墙

m

570

2、建设地址

该项目厂址位于某某市北外环路以北。

该地块地势平坦,市政设施配套齐全,交通便捷,处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是建设该项目的理想地段。

3、劳动定员

该项目劳动定员150人。

其中管理人员30人,生产人员120人。

4、项目实施进度

该项目建设期计划为1年,计划2012年8月开工建设,预计2013年7月项目投入使用。

期间完成工程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调试、单机试车、联动试车和竣工验收。

5、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估算为12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977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3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中土建工程2048万元,设备购置费8439万元,安装工程费424万元,其他费用717万元,预备费349万元。

6、资金筹措

⑴建设单位申请国家补贴6000万元;

⑵其余建设资金由建设单位自筹解决。

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经济评价计算指标汇总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生产规模

1.1

供电量

万kWh

2045.3

1.2

有机土壤改良剂

12700

2

项目计算期

11

2.1

建设期

1

2.2

生产经营期

10

3

项目总投资

万元

12000

3.1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11977

3.2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23

4

劳动定员

150

5

正常年营业收入

万元

1329

6

政策性补贴收入

万元

1971

7

总成本费用

万元

1396

8

利润总额

万元

3530

9

税后利润

万元

3530

10

经济评价指标

10.1

财务内部收益率

%

32.8

10.2

财务净现值

万元

13997

Ic=10%

10.3

投资回收期

3.98

含建设期1年

10.4

总投资收益率

%

29.3

10.5

资本金净利润率

%

29.3

10.6

盈亏平衡点

%

45.5

第四节项目概况

4.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背景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快速上升,但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垃圾处理设施发展落后于现实需求,在城市环境和宜居条件方面出现较大的差距,政府有关部门对这一状况不断发布文件、采取措施,但牵涉面广,解决难度大,仍然难以妥善治理。

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除对就业、住房、交通、供应等方面具有较大影响外,产生的生活垃圾已形成灾难性的后果,生活垃圾在收集、清运和处理的环节上为城市管理者带来巨大压力;处理能力的不足,造成垃圾的积存及积存过程中,对空气、土壤和水源的污染,造成对大气环境、人类和动植物生存环境的严重影响。

根据国家政策和地方发展规划,利用生活垃圾,开展生活垃圾生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开发建设集环境保护和清洁能源于一体的资源循环利用项目。

这既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也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某某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为促进城乡经济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决定投资建设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利用项目。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以生活垃圾为原料,利用生化技术对整个某某市产生的生活垃圾实现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生态化处理,对生产沼气、沼渣和沼液进行综合利用,通过将沼气转化为电能、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后产生的污泥作为土壤改良剂使用,处理后的沼渣制取有机土壤改良剂,变废为宝,从根本上治理了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杜绝了因治理污染而造成的对环境的二次污染,不仅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实现对社会生产、生活活动中产生的有机废弃物进行无害化治理和综合利用的目的,对城市的发展和保护环境更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该项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鼓励类,第三十八项“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第18条“三废综合利用及治理工程”、第20条“城镇垃圾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工程”中有关产业发展要求。

2、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划

能源与环境保护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再生能源和清洁燃料的供给能力密切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国家战略安全保障的基础之一。

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近年来一直保持年一次能源消费量为7.5亿吨油当量,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人能源消费国,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全面达到小康水平时,一次能源的消费量将达到30多亿吨油当量。

然而目前我国人均一次能源的消费量不到美国的1/18,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

与世界一次能源构成不同的是我国以煤为主,煤占一次能源的比例为63.6%,由于煤的高效、洁净利用难度大,使用过程中已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

另一方面我国人均能源资源严重不足,人均石油储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10,人均煤炭储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2。

因此,开发洁净可再生能源已成为紧迫的课题。

节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也是当前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

为推动全社会开展节能降耗,缓解能源瓶颈制约,建设节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国家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法》和《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提出了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并对实施工作进行具体部署。

本项目的建设属于国家《可再生能源法》和《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节能的重点领域可再生能源利用工程。

为进一步推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进步,认真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发挥技术示范和典型带动作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积极防治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根据原国家经贸委[2002]880号文件《关于组织实施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重大示范工程的通知》,为了降低成本,回收能源,改善环境条件,规定沼气综合利用属一级节能项目。

因此,某某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建设的300t/d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利用工程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的规划。

3、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对《京都议定书》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承诺

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在2002年8月批准了《京都议定书》。

根据条约规定于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

在过去一个世纪中,全球平均气温已经比工业革命前增加了0.6摄氏度,而工业化程度最高的欧洲的平均气温已经增加了0.9摄氏度。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大量排放。

全球气温的急剧升高已经影响到多数人的生活以及少数人的生存。

目前国际社会的共识是:

如果不采取积极的减排措施,从现在起到2100年,全球的平均气温将继续增加1.4至5.8摄氏度。

南极洲的冰川会加速融化使海平面的不断上升,威胁到太平洋、印度洋上诸多岛国的国家安全,当全球变暖正在由学术争论变为现实,地球村的村民们不得不未雨绸缪——1992年,联合国通过了旨在缓解全球变暖趋势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形成关于限制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等)排放的法案——这就是《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中安排了排污权贸易机制、联合履行机制和清洁发展机制(英文简称CDM)。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为主的国家,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和消费结构,使中国控制CO2排放的前景不容乐观。

而且,从相对经济发展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来看,由于技术和设备相对陈旧、落后,能源消费强度大,我国单位GDP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当高。

1990~2001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净增8.23亿吨,占世界同期增加量的27%;预计到2020年,排放量要在2000年的基础上增加1.32倍,这个增量要比全世界在1990年到2001年的总排放增量还要大。

以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中国在将来达到目前发达国家经济水平时,也将承担极为沉重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

因此,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考虑,国家有关部委制定了治污减排的各项政策,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

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生效,标志着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再利用问题已经成为世界级的议题,需要世界各国来重视和认真解决。

2007年6月在德国召开的八国集团峰会,讨论的主要议题就是各国如何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虽然在2012年前仍享受相应的特殊政策,但我国是“京都议定书”的签约国,对于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世界第二的事实,一定要有彻底解决的对策。

所以在八国峰会上胡锦涛主席已经明确表态:

一定要作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姿态,对国内日益增多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进行认真地解决。

因此,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相关的治污减排的各项政策政策,符合《京都议定书》规定的CDM机制,符合国家对世界的承诺。

4、项目的建设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

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级人民政府“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节约意识,尽快建立健全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建立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工程的建设,可变废为宝,使资源得到综合利用,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

三、市场分析

1、宏观环境分析

有机肥,是指含有有机物质,既能向农作物提供多种无机养分和有机养分,又能培肥改良土壤的一类肥料。

有机肥是有机物制作的肥料,是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生产的主要养分来源。

科技兴农是农业发展的根本道路。

肥料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传统的农业、林业大量施用化肥后,造成土壤的板结和农产品品质退化,肥料利用率降低,破坏人类生存环境。

近30年来,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农业专家和政府都在积极倡导减少化肥的使用,多施用绿色肥料—生物有机肥,兴起了肥料的“绿色革命”与“生态产业”。

由于化肥对土壤与环境的污染严重,种植(畜牧、渔业)产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超出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最高标准的数倍,为此,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都在为改善地球环境而努力。

国家农业部在“突出十项重点工作推广十大实用技术”的会议中大力提倡发展生物有机肥的生产与应用,改善环境确保食品的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在我国,多年来由于长期施用化学肥料,有机肥不足,各类养分比例失调,致使农田生态环境、土壤理化性状况和土壤微生物区系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的安全。

化肥的长期使用已造成肥效下降、利用率低、土壤板结等弊端。

美国等西方国家生物肥料已接近肥料总用量的50%。

我国有机肥生产呈连年上升趋势,市场前景广阔,成为新一轮的新兴产业。

一些国内外投资者正向该行业逐步渗透。

沼渣有机肥农用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测,只有完全符合国标GB4284-84“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农用标准”的才能用到农田上。

实践和试验证明生活垃圾有机肥是一种优质的有机土壤改良剂,含有机质和氮、磷、钾等多种营养成分。

有机肥施用后的良好反应,表现在增加产量、改土培肥和提高农产品品质等二方面。

有关部门在1981~1985年,对11种农作物进行了23个施用污泥肥的大田试验。

尽管大田作物种类和试验条件的差异使得结果不完全一致,但增产的总趋势是明显的。

土壤条件是影响肥效的主要因素。

在中、低肥力土壤上,有机肥有较高的增产效果,特别是再配适量氮肥后,增产幅度可达66~79%。

速生林的迅猛发展给有机肥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我国森林资源严重不足,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而森林资源仅占世界的3~4%,不论从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还是提供经济建设和民用木材,都必须加快林业发展。

为了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解决我国木材严重不足己迫在眉睫。

因此2002年国家发改委批复了国家林业局《关于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规划》,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

对我国林业作出了重大决策,使得发展林业有了政策依据。

规划中丰产林基地建设范围是在400mm等雨线以上,包括山东、河北、广东、广西、云南、黑龙江等18个省(区)。

计划到2015年建成2亿亩丰产林,届时可解决40%的木材需求量,可缓解木材市场供需矛盾。

有机肥对树木生长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根据调查表明,有机肥对于一些树种(特别是速生林)施用,可以增加树木的高度和直径。

面对林业越来越大的市场,用沼渣、沼液生产高品质的树木专业有机肥,为我国的林业发展贡献力量。

随着人民活水平不断提高,高产优质农产品和卫生健康食品已成为当前社会和农业生产中的迫切需求。

为此,早在1990年农业部就召开了绿色食品工作会议,以推动无公害健康食品的开发生产。

这次会议在我国农业和食品加工业中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

国务院关于开发绿色食品的文件指出:

"开发绿色食品(无污染食品)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食品工业发展,增进人体健康,增加农产品出口创汇都具行深远影响"。

国务院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十大对策中明确提出要推广"生态农业"。

为了发展生态农业,开发生产无污染"绿色食品",农业生产中的施肥技术必须进行改革,即合理施用化肥,走有机无机配合施用的发展之路,而有机土壤改良剂更应大力提倡和发展。

随着我国对我国环境资保护和人民生活健康水平等方面提出的更高要求。

一个减少化肥、农药的污染使用,大力发展有机肥的时代已经来临.在当前的"世界贸易一体化"进程中,我国农业产品,要与西方国家和世界其它国家农产品进行竞争,其首要前提,就是要推广实施"绿色无公害"肥料,将农作物的绿色无公害肥料,进行大张旗鼓的推广、实施。

这不但是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加入"世贸"以后农业生产所面临的一个最大、最迫切的问题。

近年来,世界上有机农业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各国都相继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多数国家规定只有通过有机认证的农产品才允许进口。

在国内,人们对食品的需求和食品的生产都在悄悄的改变,温饱问题解决以后,更多的人们更为重视食品的安全、口感、健康和环保。

大家知道,直接关系食品安全和健康环保的因素就是农产品种植所必须的肥料和农药等生产资料,因此,在食品安全革命的背后是一场肥料、农药等农资和种植技术的革命。

2002年4月,农业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随后又出台了相关标准;同年7月,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纲领性文件,对食品生产所采用的肥料、农药、土质等作了全新的规定,并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要求和必然趋势,并且随着加入WTO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个全新的有着巨大潜力的朝阳产业和新型项目——有机农业所必备的生产资料——高效生物活性有机肥的产业发展面临新的契机。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取消了农业税并加大了农业补贴的力度,同时,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大幅上扬,农民收入增加了,生产积极性高涨。

但长期施用化肥、农药使土地板结,肥力下降,污染环境和土壤、影响农业的可持续生产,加上近年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大幅上涨,使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农民急需寻找一种能部分或全部替代化肥、改良土壤、优质高效、价格实惠的肥料,这就给高效生物有机肥生产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商业机会。

2、市场需求状况

目前,全球正在发生第六次饮食文化的变革,这就是由消费热量食品转向消费安全、卫生、营养食品,人们更加注重食品的安全性。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民已从温饱型转向质量型。

对无污染、安全、卫生的绿色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而肥料是绿色食品的基础,只有配制绿色肥料才能达到这一目的。

“生物肥”、“活性有机肥”、“生化复混肥”等无污染绿色生态系列肥料就是这一领域最先进的肥种。

据FAO(世界粮农组织)肥料年鉴的有关报道,世界肥料的发展方向是:

向多成分、多功能、高效、高浓度、无污染的方向发展;走有机、生物、无机相结合的道路。

发达国家70—80%的化学肥料,转化成有科技含量的复混肥料类及专用肥施用。

同时也在大力发展生物肥料和新型肥料。

而我国的复混肥类、生物肥及新型肥料只占肥料总用量的10%不到。

距发达国家80%的复混肥料类及专用肥施用量相差太远,但也预示了我国肥料市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这是一项长远性强、见效快、风险小、就地生产、就地销售、农民使用放心的项目。

我国是农业大国,约20亿亩可耕土地,年化肥施用1.14亿吨(1999年统计),居世界首位。

我国每公顷土地的肥料施用量是日本的2倍、美国的2.4倍、加拿大的4.4倍、澳大利亚的8.2倍、俄罗斯的9倍。

目前我国新肥种正在发展,温总理在“十一五”计划讲话中特别提到要发展新型肥料。

发达国家近年所需有机食品逐年上升,到2006年需进口1000亿美元。

所以说本公司研制并推出的21世纪无污染绿色生态系列肥料的市场发展前景特别巨大,50年内市场看好。

国际上部分国家的绿色肥料使用比例已高达45%-60%。

目前,我国已出台各种优惠、鼓励政策,开始大力发展有机土壤改良剂与绿色农业,倡导有机食品与绿色消费。

由于生物有机肥的诸多优势逐步被人们认可加上国家政策的倾斜,专家估计:

到2015年生物有机肥的销售总值将超过1500亿元(平均每个省达到50亿元)。

因此,生物有机肥是将来农业的主要生产资料,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是一个值得投资的庞大产业,也是一项收益率极高的朝阳产业。

多年的科学试验表明,绿色肥料具有很多优点:

(1).营养平衡,促进作物生长,增产明显,肥效高;

(2).改善农产品品质;(3).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