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历史考点分类专题10 新中国的建设成就原卷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629523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考历史考点分类专题10 新中国的建设成就原卷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中考历史考点分类专题10 新中国的建设成就原卷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中考历史考点分类专题10 新中国的建设成就原卷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中考历史考点分类专题10 新中国的建设成就原卷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中考历史考点分类专题10 新中国的建设成就原卷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中考历史考点分类专题10 新中国的建设成就原卷版.docx

《最新中考历史考点分类专题10 新中国的建设成就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考历史考点分类专题10 新中国的建设成就原卷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中考历史考点分类专题10 新中国的建设成就原卷版.docx

最新中考历史考点分类专题10新中国的建设成就原卷版

专题10新中国的建设成就

☞解读考点

知识点

名师点晴

经济建设

1950-1952年,完成土地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1953-1957年,实施一五计划,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953-1956年,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之后,大力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我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1949年9月21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政党制度;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体制;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等制度。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新中国成立前后,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设立五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自治机构;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标志着祖国大陆完成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分别于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

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台湾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

国防建设

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地发展起来。

外交成就

建国初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一边倒”的政策(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1953年,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进入70年代,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逐渐正常化、中日建交。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等。

科技成就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在西北地区进行飞行试验,获得成功;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点火发射,核弹头在预定地点上空实现了核爆炸,我国有了用于实战的导弹。

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此后,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巨大就。

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研制出籼型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产量,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1986年3月,开始实施863计划,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计算机网络技术获得大发展。

教育事业

1.1986年开始实施义务教育,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义务教育,我国小学、初中发展水平,已居发展中大国的前列。

2.高等教育获得了大发展。

文化事业

1.文学

(1)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学艺术创作出现崭新的局面,出现了许多反映革命年代和现实生活、题材新颖、风格各异的作品。

(2)“文革”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出现了反思“文革”的作品和大量反映改革开放的作品,还有一些弘扬民族道德精神的成功之作。

2.艺术

(1)电视逐步进入每个家庭,影视艺术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影片还获得了国际大奖。

(2)绘画、书法和戏剧、音乐、舞蹈、杂技等艺术,也很有成就。

教育事业

1986年开始实施义务教育,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我国小学、初中发展水平,已居发展中大国的前列。

高等教育获得了大发展。

体育事业

群众性体育运动逢勃开展。

竞技体育水平迅速提高。

第一个奖杯:

乒乓球;第一枚奥运会金牌:

射击。

获得国际体育竞赛的举办权:

1990年和2008年,北京先后举办亚运会和奥运会;2010年,广州成功举办了亚运会。

社会生活

1.衣食住行的变迁

(1)衣:

单调变为丰富多彩。

(2)食:

吃不饱变为既要吃饱,又要吃好。

(3)住:

面积扩大,装修繁华。

(4)行:

交通条件有了明显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的增长都很快,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除乘火车的,还有乘飞机、开私家车出行的。

2.就业和社会保障机制日趋完善

(1)就业:

打破“铁饭碗”,就业渠道拓宽,自主择业。

(2)社会保障机制:

全国所有城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养老、医保全覆盖。

 

☞2年中考

[2014年题组]

1.(2014年山东省泰安卷)旧版1分纸币的正面主景图案,是国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这辆汽车最早产生的时期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改革开放初期D.21世纪初

2.(2014年重庆B卷)1956年底,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

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B.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C.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D.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2014年四川达州卷)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依据下列图片农业生产关系调整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图①农民积极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图②广大农民衷心拥护《土地改革法》)

(图③农民在领取包产到户的合同书)(图④人民公社化时期毛泽东在河南视察)

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4.(2014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卷)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我国首先需要()

A.发展经济 B.变革体制C.对外开放D.解放思想

5.(2014年广西百色卷)60年前,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大开幕词中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这里的“里程碑”是指()

A.《共同纲领》的颁布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中国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立

6.(2014年重庆A卷)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下组图片,该组图片信息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五四”学生示威流行开国大典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A.民族复兴之路B.民主革命之路

C.社会主义道路D.改革开放之路

7.(2014年福建福州卷)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8.(2014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卷)我国政府用“一国两制”的构想解决港、澳、台问题,主要是考虑了()

三地的现状

三地的历史

三地与大陆的差异

大陆的社会主义

A.

B.

C.

D.

9.(2014年四川乐山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解放军确立了科技强军的战略。

其目的是()

A.组建导弹部队B.进一步提高军队的现代化程度

C.永葆人民军队的本色D.完善和设立新兵种

10.(2014年辽宁丹东卷)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A.“嫦娥三号”发射

成功B.“东方1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C.“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D.“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11.(2014年山东德州卷)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到2000年我国基本普及了()

A.学前教育B.六年义务教育C.高等教育D.九年义务教育

12.(2014年福建福州卷)图7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增加的原因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改革开放的实行

13.(2014年江苏盐城卷)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是二十世纪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的三围伟人,

他们的伟大实践实现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三次飞跃。

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

——胡锦涛《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实录》

材料二:

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

小平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摆正了。

——《古老中国的发展传奇》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为谋求“民生幸福”、“民主自由”有什么主张和重大实践?

(2)材料二中民族独立的具体标志是什么?

毛泽东同志在建国初期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在工业领域有什么英明举措?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当时“船的方向”出现了什么问题?

“小平南巡”有什么重要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历史的三次飞跃,你有何感悟?

[2013年题组]

1.(2013年山东滨州卷)以下是第一个五年计划(重工业基地)示意图和对外开放初期示意图,对这两幅图解读正确的是()

 

 

A.图一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图二以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为主

B.图一重工业基地集中在东北地区,图二对外开放始于东南沿海地区

C.图一所示各项建设遭受重大挫折,图二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D.图一所示各项成就为图二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013年山东威海卷)今年(2013年)53岁的李安老师经历了许多历史事件,下列历史事件他不可能经历的是()

A.“文化大革命”B.三大改造

C.家庭联产承包D.粉碎“四人帮”

3.(2013年山东济宁卷)右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4.(2013年福建福州卷)1980年我国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中,在福建省的是()

A.深圳B.珠海C.汕头D.厦门

5.(2013年山东临沂卷)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该会后实行的改革首先开始于()

A.农村B.中小城市C.大城市D.国有企业

☞考点归纳

归纳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指导思想有哪些?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归纳2:

请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几次重大会议。

中共“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等;第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等。

归纳3: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涌现了许多模范人物,有哪些模范人物?

他们身上有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1)模范人物:

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雷锋、孔繁森、袁隆平等。

(2)精神品质:

爱国主义、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等。

☞易错易混

1.我国农村土地公有制建立的标志。

误:

1952年,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在农村建立起土地公有制。

析:

我国在农村建立起土地公有制的标志是1956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革的完成。

而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仍然属于私有制。

2.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标志。

误:

18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析:

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而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只是规定我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3.经济特区实行的社会制度。

误:

经济特区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

析:

经济特区是以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但它们仍然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解题技能

单项选择题的解题规律

1.排除法是做好选择题的基本方法。

采用排除法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审题——审清题干、题肢,抓关键词语。

(2)排错——排除显然错误的选项(逆向选择除外)。

(3)排无关——题肢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2.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有以下几种:

(1)排误法:

排除内容本身全部错误或部分错误的题肢。

(2)排异法:

排除内容本身虽然正确,但与题干规定性不相吻合的题肢。

(3)排重法:

排除与题干变相重复的题肢。

(4)排倒法:

排除与题干因果关系颠倒的题肢。

(5)排混法:

排除正误混杂的题肢。

(6)排间法:

排除与题干为间接联系的题肢,应选与题干联系最直接的选项。

(7)排不完全法:

排除与题干要求不完全一致的题肢。

(8)排正法:

逆向选择题应该排除与题干正向联系的题肢。

(9)第一选择不轻动。

典例:

1.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与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两者最重要的相同点是()

A.坚持走群众路线B.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C.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2.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下面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C.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1年模拟

1.(2014年福建龙岩质检)2010年5月17-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决定设立喀什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特”在实行()

A.特殊和优惠的经济政策B.特殊的政治制度

C.高度自治的管理体制D.少数民族文化政策

2.(湖北省恩施市2014年中考历史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小平颂》是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的献礼之作,是一篇让人耳目一新的史诗长卷。

下列表述的史实与他有关的是:

①挺进大别山②指挥淮海战役③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④制定863计划⑤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④⑤

3.(2014年海南省思源实验学校中考模拟联合考试)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我国点、线、面的逐步开放格局是分不开的,其中点指的就是建立经济特区。

我国设立的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A.深圳B.海南C.厦门D.珠海

4.(江苏南京第三初级中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预一模试卷)温家宝总理在《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

“中国今天远没有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与哪两个事件有关?

()

A.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共十二大   B.1954年宪法的颁布    中共十四大

C.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共十三大   D.1954年宪法的颁布    中共十五大

5.(湖北省襄阳市2014年中考历史冲刺试题)20世纪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不屈的抗争与探索。

在此期间,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以各自的思想理论及其革命实践成为引领时代进步的三位伟人。

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20世纪初,孙中山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民权主义”的含义是什么?

20世纪20年代中期,其纲领的发展对中国民主革命起了什么作用?

(2分)

(2)请你给右边这幅图取一个名字?

1956年到1966年,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有哪些成功的探索?

又有哪些失误?

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5分)

(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

20世纪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其标志是什么?

(2分)

(4)上述三位历史伟人在创立思想理论方面有何共同特点?

(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