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家河小学张转玲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美德主题队会案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629367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钟家河小学张转玲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美德主题队会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钟家河小学张转玲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美德主题队会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钟家河小学张转玲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美德主题队会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钟家河小学张转玲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美德主题队会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钟家河小学张转玲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美德主题队会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钟家河小学张转玲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美德主题队会案例.docx

《钟家河小学张转玲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美德主题队会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钟家河小学张转玲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美德主题队会案例.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钟家河小学张转玲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美德主题队会案例.docx

钟家河小学张转玲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美德主题队会案例

 

“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美德”

主题队会案例

 

西固区钟家河小学:

五中队

中队辅导员:

张转玲

2012年5月

 

一、活动主题:

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美德

二、活动目的:

1.使学生理解国学的含义,体验学国学的欢欣和喜悦,掀起学生学国学的热潮。

2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活动时间:

2012年5月

四、活动地点:

五中队教室

五、活动对象:

五中队全体队员

六、活动内容:

1、展示优秀人物故事。

2、诵读经典美文。

3、队员畅谈活动收获。

七、活动准备:

(一)结合省少工委“讲真话、献爱心、懂感恩”主题活动,在全市中小学校广泛开展“读国学、知礼仪、常感恩”主题系列活动,通过以诵读、表演、实践等活动形式,引导红领巾与经典同行,与文明同在,增强少年儿童感恩意识和明礼诚信的行为,特制定此次活动。

(二)教师准备

1、深入学生,详细了解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为队会教育作好充分准备工作。

2、确定主持人,队会发言人,拟写队会主持词。

(三)学生准备

查找并学习经典诗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

八、活动具体过程:

(一)活动实施方法;

(1)每天早晨安排十到十五分钟进行诵读;每天放学时再安排十分钟用于回顾、检查。

(2)中午安排一定的阅读课外书籍的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

(3)注重校内向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不断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充分发挥家长作用,督促学生诵读经典。

(5)学生建立一本经典诵读集锦的小册子,抄写自己喜欢的古诗文,随时进行诵读,便于记忆。

(二)开放性活动过程:

预备部分 :

 1、各小队长向大队长报告人数

   2、大队长向中队辅导员报告

  大队长:

全体立正。

(跑到辅导员面前,互敬队礼)报告辅导员,本中队原有少先队员26人,实到26人,队活动准备就绪,请您和我们一起参加活动!

辅导员:

接受你的报告,并预祝中队活动会取得圆满成功!

互敬队礼,大队长跑回原位。

正式仪式:

正式仪式部分,程序如下:

1、出旗。

2、唱队歌。

3、大队长讲话。

(宣布活动目的、意义。

4、大队长:

宣布五中队“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美德”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有请主持人上场,大家掌声欢迎。

(主持人上场,与中队长互敬队礼,大队长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三)活动具体经过:

甲:

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乙:

五千年的国学底蕴深厚绵长!

甲:

中国的国学,是中华民族延续文脉、沟通情意的灵犀一线!

乙:

中国的国学,是华夏儿女继往开来、和谐发展的文化根基!

甲:

国学,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

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

乙:

今天,我们将通过国学背后的故事,去聆听华夏五千年的心声。

甲:

(领诵)“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乙:

下面进行第一个环节:

名人小故事。

叶珊讲述唐伯虎的故事

乙:

听了这个故事,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大家说得真好,下面有请南小龙为我们讲讲张良的故事。

甲:

张良对老人的尊敬让我们佩服,可见诚信也很重要。

乙:

下面请付玉杰讲“一诺千金”的故事

乙:

听了这么多故事,我们也来放松放松心情,进行第二个环节:

文学PK。

请同学们趴在桌子上,聆听韵子博《春江花月夜》、《满江红》的朗诵。

甲:

我是小记者,我想请问从这首《满江红》爱国古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甲:

说的真好,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能背诵会这些爱国古诗,学习先人的爱国情怀,立志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乙:

中国不仅是诗的国度,还是一个礼仪之邦。

读了《论语》,才知道何为君子,读了《三字经》,才知道何为孝敬,读了《弟子规》,才知道何为圣人。

下面有请第一组同学来读《三字经》,请第二组同学来读《论语》,请第三组同学来读《弟子规》,请第四组同学来读《道德经》。

甲:

同学们读得很响亮,可见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渗透着中国经典文化的内涵。

那么请问:

你自己在学习经典诗文中有哪些收获吗?

南小龙:

通过诵读经典诗文,我们明白了“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的道理。

马兰:

通过学习经典诗文,我们懂得了“余力学文,温良恭俭让”的做人准则。

付文辉:

通过学习我们也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表现。

……..

甲:

最后请中队辅导员做总结。

辅导员:

同学们,首先祝贺你们这次主题汇报会开展的非常成功,中华传统经典文化中的古诗词和美文,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根基。

希望大家继续畅游在经典美文中,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

希望每个同学都能积极地投入到诵读活动中,在活动中学习做人的道理,发扬我们中华的名族的传统美德。

甲:

诵国学诗文,写时代华章;

乙:

扬历史文化,创未来辉煌!

甲:

让我们以今天为起点,把国学教育铸造成钟小的新亮点!

乙:

让我们以未来为指向,把学校文化建设成西固的新坐标!

合:

同学们,让我们朝夕品味经典,做新时代的炎黄子孙!

下面我宣布:

五中队"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美德"主题队会到此结束。

大队长引导队员宣誓。

退旗。

下课。

九、活动效果:

通过形式多样、充满趣味的主题队会,同学们知道:

中国不仅是诗的国度,还是一个礼仪之邦。

读了《论语》,才知道何为君子,读了《三字经》,才知道何为孝敬,读了《弟子规》,才知道何为圣人首先要求在日常生活中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要亲近,有仁爱之心。

教育的真谛包括学习未知和不忘传统,只有这样才能发扬传统美德,教给孩子礼仪之道,教化重塑孩子心灵。

而这次的活动在孩子们的心灵深处有了震撼,特别是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所呈现,比如回家再也没了顶撞父母的现象,不仅如此好多家长反映孩子们懂事多了;在学校生活中,各代课老师也反映我们的孩子知道感恩了,如能主动去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看似是平凡的小事,但平凡中见真谛,所以这次的活动不只是一种形式,对学生真正起到了一定的教育意义。

十、活动反思:

知识是最简单的事,心灵的塑造是最难的!

把品德教育化为学生心灵内在的需要,经典可以做到这一点。

经典虽然深奥难懂,但我们不必要求学生目前都能理解,只要记到脑子里,长大了自然就理解了。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帮助他们积累。

(一)具体做法。

1、每天早晨安排十到十五分钟进行诵读;每天放学时再安排十分钟用于回顾、检查。

2、中午安排一定的阅读课外书籍的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

3、注重校内向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不断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充分发挥家长作用,督促学生诵读经典。

5、学生建立一本经典诵读集锦的小册子,抄写自己喜欢的古诗文,随时进行诵读,便于记忆。

(二)学生的转变

1、记忆力得到提高。

原来很多孩子背诵语文课本都觉得困难,但是经过半学期的经典背诵,他们背诵语文书的速度明显提高,也觉得白话文的背诵非常简单。

2、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我们依照这个原则背诵经典,长期的实践,让学生把这种意识渗透到平时学习中,学任何东西都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过程。

另外就是反复记忆方法。

学习上没有捷径可走,该记忆的东西就是要牢固记忆,大部分学生树立了这个观点。

3、找到了自信。

当他们与亲戚、朋友的孩子相处时,背诵一些经典名著,他们就会有一种自豪感,这种自豪感提高了他们的自信,而且使他们更加有兴趣接着背诵下去。

(三)需要改进的地方。

1、要充分利用黑板的一角。

轮流值日,每天找一名同学把一章经典抄写在黑板的一角,让学生抬眼就可以看到,课间就可以背诵,确保一天一章背诵。

2、要评选优秀家长。

激励家长参与,对关心孩子经典诵读,与孩子共同背诵的家长,提出表扬,发“书香家庭”的奖状,激励一些起带头作用的孩子更加努力。

3、开展课前两分钟背诵。

每节课前,让学生背诵一段经典静心,然后正式上课,养成习惯,让学生时刻不忘经典,营造氛围。

4、班级经常开展活动。

利用班会时间或语文实践活动课的时间,组织学生排练经典诵读的活动,可以以男女生比赛、小组比赛的形式,激发孩子的兴趣。

“雅言传诵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这是无数有识之士的见解与共识,我们起步算是晚的。

但是,要做一件事情就要努力去做好,只要有决心、有信心就能使这项活动不断改进,趋于成熟。

“路漫漫其修远兮”,祝愿我们的经典诵读之路越走越宽阔!

写给孔子的一封信

尊敬的孔子爷爷:

您好!

我是公元21世纪的一名小学生,虽然您离我们这个时代已经很久很久了,不过您对后代的影响却是非同一般,这个月我们中队举行了一项“颂读国学,传承中华美德的活动”,我觉得您非常了不起,所以给您写这一封信。

您是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还是儒家的创使人。

我们都知道您早年就失去了父亲,母亲病得很厉害,家境也不好,可您却好好学习,经过的努力,终于成功了。

虽然年轻时做管粮仓,管放牧的小官,被人欺压瞧不起,仍然不放弃读书。

您在30多岁就开始讲学,在晚年又到家乡去讲学,可以说是一位把一生贡献给文学的人。

您一生勤奋刻苦,却很贫困,您却以此为乐,至此您的学生称许有加!

您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能够这样努力学习,让我们这些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孩子感到无比地惭愧。

您提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我很欣赏您的这句话,在生活中,在社会中,有很多人都有自己值得学习,虚心求教的地方。

人无完人,只有不断地改正自己的缺点,填补自己的空缺,自己都会变得更好,您说对吗?

我相信,如果我们能够在21世纪能够完全生存下来,就不能遗忘您对我们所做的贡献,不能遗忘您对我们的百般教导。

孔子前辈,从我小时我的耳边就会响起父母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谆谆教诲,长大后,您说过的那些话一直伴随着我,您对全世界的影响真是太大了,现在全世界88个国家,建立了82个孔子学院,人们都把您这位先人牢牢地记在了心中。

此致

敬礼

 

一个敬佩您的学生:

西固区钟家河小学南小龙

2012年6月13日

致孔子的一封信

尊敬的孔子:

您好!

您是我国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您在世界人民的心目中占有很高的地位。

今天,我冒昧的给您写一封信,表示我对您无比崇高的敬意。

虽然您已逝去两千多年,但您在历史上的影响与您占据的地位是他人无法取代的。

我读过关于您的很多故事,它们使我很受启发。

您从小家境贫寒,但您还是孜孜不倦的学习,对学习知识充满了无限的向往与渴望。

我非常敬佩您这种精神,我会向您学习,认真刻苦的对待每一门课程。

您求知识从来都是不懂就问,从不会不懂装懂。

别人向您请教问题,您总是细心、仔细、认真的对待,从不会敷衍了事。

有一次,有人向您请教怎样才能种好庄稼,您老老实实的回答:

“这方面我不如老农,你去请教老农吧。

您到了年老的时候,才回到故乡,从事编书和讲学两项事业。

虽然很忙,但您还是抽出时间读书。

有一次,您得到了一部叫做《易经》的书,这是一本很难明白的书,很多人都不敢去研究,您却下定决心要把它读懂。

您把用竹片写成的重达几十斤的书,抱回家去研究,一遍不懂,就再读三、四遍。

读的遍数多了,甚至把串在竹木片上的牛皮带子磨断了三次,但您终于把书读懂了。

人们把您磨断了三次的牛皮带子,用一个成语概括叫做“韦编三绝”来形容愤发若读的精神。

您的精神永远鼓舞、激发着我们奋发向上,您是我们的指路灯。

西固区钟家河小学五年级学生:

叶姗

2012年6月12日

给孔子的一封信

尊敬的孔子爷爷:

您好!

我非常喜欢您的作品,也非常喜欢您。

您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是中国史上最著名的作家之一,您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论语》和《五经》之中。

是中华民族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您不但在中国出名,而且在国外也享有盛名。

您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您所收弟子多达千多人,贤人有七十二人,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就出自此处。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

有人曾经说过:

如果人类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000多年前去,到孔子那学习智慧。

您的存在,为中国写下不朽的影响。

您的《论语》我读过了,虽然是和弟子们合编写的,但是也那么让我深受影响。

里面的每一个活都那么富有哲理,每一句话都可以让人一生受用,做为一生去遵循、铭记的座右铭。

您是中华民族的礼程碑,您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孕育的伟大,您是指引中华民族前进的亮灯!

向您致敬!

西固区钟家河小学五年级学生:

郭恒

2012年6月12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