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的发展及展望.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613158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片机的发展及展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单片机的发展及展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单片机的发展及展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单片机的发展及展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单片机的发展及展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片机的发展及展望.docx

《单片机的发展及展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片机的发展及展望.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单片机的发展及展望.docx

单片机的发展及展望

单片机的发展及应用

单片机的发展

 1970年微型计算机研制成功后,随后就出现了单片机。

美国Inter公司在1971年推出了4位单片机4004;1972年推出了雏形8位单片机8008。

特别是在1976年推出MCS-48单片机以后的三十年中,单片机的发展和其相关的技术经历了数次的更新换代。

其发展速度大约每三四年要更新一代、集成度增加一倍、功能翻一番。

尽管单片机出现的历史并不长,但以8位单片机的推出为起点,那么,单片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6年-1978年):

初级单片机阶段。

以Inter公司MCS-48为代表。

这个系列的单片机内集成有8位CPU、I/O接口、8位定时器/计数器,寻址范围不大于4K字节,简单的中断功能,无串行接口。

 第二阶段(1978年-1982年):

单片机完善阶段。

在这一阶段推出的单片机其功能有较大的加强,能够应用于更多的场合。

这个阶段的单片机普遍带有串行I/O口、有多级中断处理系统、16位定时器/计数器,片内集成的RAM、ROM容量加大,寻址范围可达64K字节。

一些单片机片内还集成了A/D转换接口。

这类单片机的典型代表有Inter公司的MCS-51、Motorola公司的6801和Zilog公司的Z8等。

第三阶段(1982年-1992年):

8位单片机巩固发展及16位高级单片机发展阶段。

在此阶段,尽管8位单片机的应用已广泛普及,但为了更好满足测控系统的嵌入式应用的要求,单片机集成的外围接口电路有了更大的扩充。

这个阶段单片机的代表为8051系列。

许多半导体公司和生产厂以MCS-51的8051为内核,推出了满足各种嵌入式应用的多种类型和型号的单片机。

其主要技术发展有:

      

(1)外围功能集成。

满足模拟量直接输入的ADC接口;满足伺服驱动输出的PWM;保证程序可靠运行的程序监控定时器WDT(俗称看门狗电路)。

     

(2)出现了为满足串行外围扩展要求的串行扩展总线和接口,如SPI、I2CBus、单总线(1-Wire)等。

     (3)出现了为满足分布式系统,突出控制功能的现场总线接口,如CANBus等。

     (4)在程序存储器方面广泛使用了片内程序存储器技术,出现了片内集成EPROM、EEPROM、FlashROM以及MaskROM、OTPROM等各种类型的单片机,以满足不同产品的开发和生产的需要,也为最终取消外部程序存储器扩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与此同时,一些公司面向更高层次的应用,发展推出了16位的单片机,典型代表有Inter公司的MCS-96系列的单片机。

第四阶段(1993年-现在):

百花齐放阶段。

现阶段单片机发展的显著特点是百花齐放、技术创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广泛需求。

其主要方面有:

       

(1)单片嵌入式系统的应用是面对最底层的电子技术应用,从简单的玩具、小家电;到复杂的工业控制系统、智能仪表、电器控制;以及发展到机器人、个人通信信息终端、机顶盒等。

因此,面对不同的应用对象,不断推出适合不同领域要求的,从简易性能到多全功能的单片机系列。

      

(2)大力发展专用型单片机。

早期的单片机是以通用型为主的。

由于单片机设计生产技术的提高、周期缩短、成本下降,以及许多特定类型电子产品,如家电类产品的巨大的市场需求能力,推动了专用单片机的发展。

在这类产品中采用专用单片机,具有低成本、资源有效利用、系统外围电路少、可靠性高的优点。

因此专用单片机也是单片机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3)致力于提高单片机的综合品质。

采用更先进的技术来提高单片机的综合品质,如提高I/O口的驱动能力;增加抗静电和抗干扰措施;宽(低)电压低功耗等。

单片机的发展趋势第一块PCB板:

51最小系统开发板

单片机,亦称单片微电脑或单片微型计算机。

它是把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输入/输出端口(I/0)等主要计算机功能部件都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

现在可以说单片机是百花齐放的时期,世界上各大芯片制造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单片机,从8位、16位到32位,数不胜数,应有尽有,它们各具特色,互成互补,为单片机的应用提供广阔的天地。

纵观单片机的发展过程,可以预示单片机的发展趋势。

  1、低功耗CMOS化

  MCS-51系列的8031推出时的功耗达630mW,而现在的单片机普遍都在100mW左右,随着对单片机功耗要求越来越低,现在的各个单片机制造商基本都采用了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

80C51就采用了HMOS(即高密度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和CHMOS(互补高密度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

CMOS虽然功耗较低,但由于其物理特征决定其工作速度不够高,而CHMOS则具备了高速和低功耗的特点,这些特征,更适合于在要求低功耗,电池供电的应用场合。

所以这种工艺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单片机发展的主要途径。

  2、微型单片化

  现在常规的单片机普遍都是将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取数据存储(RAM)、只读程序存储器(ROM)、并行和串行通信接口,中断系统、定时电路、时钟电路集成在一块单一的芯片上,增强型的单片机集成了如A/D转换器、PMW(脉宽调制电路)、WDT(看门狗)、有些单片机将LCD(液晶)驱动电路都集成在单一的芯片上,这样单片机包含的单元电路就更多,功能就越强大。

甚至单片机厂商还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量身定做,制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单片机芯片。

此外,现在的产品普遍要求体积小、重量轻,这就要求单片机除了功能强和功耗低外,还要求其体积要小。

现在的许多单片机都具有多种封装形式,其中SMD(表面封装)越来越受欢迎,使得由单片机构成的系统正朝微型化方向发展。

  3、主流与多品种共存

现在虽然单片机的品种繁多,各具特色,但仍以80C51为核心的单片机占主流,兼容其结构和指令系统的有PHILIPS公司的产品,ATMEL公司的产品和中国台湾的Winbond系列单片机。

所以C8051为核心的单片机占据了半壁江山。

而Microchip公司的PIC精简指令集(RISC)也有着强劲的发展势头,中国台湾的HOLTEK公司近年的单片机产量与日俱增,与其低价质优的优势,占据一定的市场分额。

此外还有MOTOROLA公司的产品,日本几大公司的专用单片机。

在一定的时期内,这种情形将得以延续,将不存在某个单片机一统天下的垄断局面,走的是依存互补,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道路。

4、大容量、高性能

  以往单片机内的ROM为1KB~4KB,RAM为64~128B。

但在需要复杂控制的场合,该存储容量是不够的,必须进行外接扩充。

为了适应这种领域的要求,须运用新的工艺,使片内存储器大容量化。

目前,单片机内ROM最大可达64KB,RAM最大为2KB。

另外单片机进一步改变CPU的性能,加快指令运算的速度和提高系统控制的可靠性。

采用精简指令集(RISC)结构和流水线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运行速度。

现指令速度最高者已达100MIPS(MillionInstructionPerSeconds,即兆指令每秒),并加强了位处理、中断和定时控制功能。

这类单片机的运算速度比标准的单片机高出10倍以上。

由于这类单片机有极高的指令速度,可以使用软件模拟其I/O功能,由此引入了虚拟外设的新概念。

  5、串行扩展技术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通用型单片机通过三总线结构扩展外围器件成为单片机应用的主流结构。

随着低价位OTP(OneTimeProgramble)及各种特殊类型片内程序存储器的发展,加之处围接口不断进入片内,推动了单片机“单片”应用结构的发展。

特别是I2C、SPI等串行总线的引入,可以使单片机的引脚设计得更少,单片机系统结构更加简化及规范化。

  6、结论

  单片机改变了我们生活,纵观我们现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导弹的导航装置,到飞机上各种仪表的控制,从计算机的网络通讯与数据传输,到工业自动化过程的实时控制和数据处理,以及我们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各种智能IC卡、电子宠物等,这些都离不开单片机,单片机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单片机应用的可靠性技术发展

 

在单片机应用中,可靠性是首要因素为了扩大单片机的应用范围和领域,提高单片机自身的可靠性是一种有效方法。

近年来,单片机的生产厂家在单片机设计上采用了各种提高可靠性的新技术,这些新技术表现在如下几点:

 

1、EFT(EllectricalFastTransient)技术

 

EFT技术是一种抗干扰技术,它是指在振荡电路的正弦信号受到外界干扰时,其波形上会迭加各种毛刺信号,如果使用施密特电路对其整形,则毛刺会成为触发信号干扰正常的时钟,在交替使用施密特电路和RC滤波电路时,就可以消除这些毛否则令其作用失效,从而保证系统的时钟信号正常工作。

这样,就提高了单片机工作的可靠性。

Motorola公司的MC68HC08系列单片机就采用了这种技术。

 

2、低噪声布线技术及驱动技术

 

在传统的单片机中,电源及地线是在集成电路外壳的对称引脚上,一般是在左上、右下或右上、左下的两对对称点上。

这样,就使电源噪声穿过整块芯片,对单片机的内部电路造成干扰。

现在,很多单片机都把地和电源引脚安排在两条相邻的引脚上。

这样,不仅降低了穿过整个芯片的电流,另外还在印制电路板上容易布置去耦电容,从而降低系统的噪声。

 

现在为了适应各种应用的需要,很多单片机的输出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Motorola公司的单片机I/O口的灌拉电流可达8mA以上,而Microchip公司的单片机可达25mA。

其它公司:

AMD,Fujitsu,NEC,Infineon,Hitachi,Ateml,Tosbiba等基本上可达8~20mA的水平。

这些电流较大的驱动电路集成到芯片内部在工作时带来了各种噪声,为了减少这种影响,现在单片机采用多个小管子并联等效一个大管子的方法,并在每个小管子的输出端串上不同等效阻值的电阻,以降低di/dt,这也就是所谓"跳变沿软化技术",从而消除大电流瞬变时产生的噪声。

 

3、采用低频时钟

 

高频外时钟是噪声源之一,不仅能对单片机应用系统产生干扰,还会对外界电路产生干扰,令电磁兼容性不能满足要求。

对于要求可靠性较高的系统,低频外时钟有利于降低系统的噪声。

在一些单片机中采用内部琐相环技术,则在外部时钟较低时,也能产生较高的内部总线速度,从而保证了速度又降低了噪声。

Motorola公司的MC68HC08系列及其16/32位单片机就采用了这种技术以提高可靠性。

  数字单片机的技术发展

 

数字单片机的技术进步反映在内部结构、功率消耗、外部电压等级以及制造工艺上。

在这几方面,较为典型地说明了数字单片机的水平。

在目前,用户对单片机的需要越来越多,但是,要求也越来越高。

下面分别就这四个方面说明单片机的技术进步状况。

 

1、内部结构的进步

 

单片机在内部已集成了越来越多的部件,这些部件包括一般常用的电路,例如:

定时器,比较器,A/D转换器,D/A转换器,串行通信接口,Watchdog电路,LCD控制器等。

 

有的单片机为了构成控制网络或形成局部网,内部含有局部网络控制模块CAN。

例如,Infineon公司的C505C,C515C,C167CR,C167CS-32FM,81C90;Motorola公司的68HC08AZ系列等。

特别是在单片机C167CS-32FM中,内部还含有2个CAN。

因此,这类单片机十分容易构成网络。

特别是在控制,系统较为复杂时,构成一个控制网络十分有用。

 

为了能在变频控制中方便使用单片机,形成最具经济效益的嵌入式控制系统。

有的单片机内部设置了专门用于变频控制的脉宽调制控制电路,这些单片机有Fujitsu公司的MB89850系列、MB89860系列;Motorola公司的MC68HC08MR16、MR24等。

在这些单片机中,脉宽调制电路有6个通道输出,可产生三相脉宽调制交流电压,并内部含死区控制等功能。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

现在有的单片机已采用所谓的三核(TrCore)结构。

这是一种建立在系统级芯片(Systemonachip)概念上的结构。

这种单片机由三个核组成:

一个是微控制器和DSP核,一个是数据和程序存储器核,最后一个是外围专用集成电路(ASIC)。

这种单片机的最大特点在于把DSP和微控制器同时做在一个片上。

虽然从结构定义上讲,DSP是单片机的一种类型,但其作用主要反映在高速计算和特殊处理如快速傅立叶变换等上面。

把它和传统单片机结合集成大大提高了单片机的功能。

这是目前单片机最大的进步之一。

这种单片机最典型的有Infineon公司的TC10GP;Hitachi公司的SH7410,SH7612等。

这些单片机都是高档单片机,MCU都是32位的,而DSP采用16或32位结构,工作频率一般在60MHz以上。

 

2、功耗、封装及电源电压的进步

 

现在新的单片机的功耗越来越小,特别是很多单片机都设置了多种工作方式,这些工作方式包括等待,暂停,睡眠,空闲,节电等工作方式。

Philips公司的单片机P87LPC762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在空闲时,其功耗为1.5mA,而在节电方式中,其功耗只有0.5mA。

而在功耗上最令人惊叹的是TI公司的单片机MSP430系列,它是一个16位的系列,有超低功耗工作方式。

它的低功耗方式有LPM1、LPM3、LPM4三种。

当电源为3V时,如果工作于LMP1方式,即使外围电路处于活动,由于CPU不活动,振荡器处于1~4MHz,这时功耗只有50?

A。

在LPM3时,振荡器处于32kHz,这时功耗只有1.3?

A。

在LPM4时,CPU、外围及振荡器32kHz都不活动,则功耗只有0.1?

A。

 

现在单片机的封装水平已大大提高,随着贴片工艺的出现,单片机也大量采用了各种合符贴片工艺的封装方式出现,以大量减少体积。

在这种形势中,Microchip公司推出的8引脚的单片机特别引人注目。

这是PIC12CXXX系列。

它含有0.5~2K程序存储器,25~128字节数据存储器,6个I/O端口以及一个定时器,有的还含4道A/D,完全可以满足一些低档系统的应用。

扩大电源电压范围以及在较低电压下仍然能工作是今天单片机发展的目标之一。

目前,一般单片机都可以在3.3~5.5V的条件下工作。

而一些厂家,则生产出可以在2.2~6V的条件下工作的单片机。

这些单片机有Fujitsu公司的MB89191~89195,MB89121~125A,MB89130系列等,应该说该公司的F2MC-8L系列单片机绝大多数都满足2.2~6V的工作电压条件。

而TI公司的MSP430X11X系列的工作电压也是低达2.2V的。

 各单独模块电路PCB板

3、工艺上的进步

 

现在的单片机基本上采用CMOS技术,但已经大多数采用了0.6?

m以上的光刻工艺,有个别的公司,如Motorola公司则已采用0.35?

m甚至是0.25?

m技术。

这些技术的进步大大地提高了单片机的内部密度和可靠性。

 

    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

 

单片机的另外一个名称就是嵌入式微控制器,原因在于它可以嵌入到任何微型或小型仪器或设备中。

目前,把单片机嵌入式系统和Internet连接已是一种趋势。

但是,Internet一向是一种采用肥服务器,瘦用户机的技术。

这种技术在互联上存储及访问大量数据是合适的,但对于控制嵌入式器件就成了"杀鸡用牛刀"了。

要实现嵌入式设备和Internet连接,就需要把传统的Internet理论和嵌入式设备的实践都颠倒过来。

为了使复杂的或简单的嵌入式设备,例如单片机控制的机床、单片机控制的门锁,能切实可行地和Internet连接,就要求专门为嵌入式微控制器设备设计网络服务器,使嵌入式设备可以和Internet相连,并通过标准网络浏览器进行过程控制。

 

目前,为了把单片机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和Internet相连,已有多家公司在进行这方面的较多研究。

这方面较为典型的有emWare公司和TASKING公司。

 

EmWare公司提出嵌入式系统入网的方案--EMIT技术。

这个技术包括三个主要部分:

即emMicro,emGateway和网络浏览器。

其中,emMicro是嵌入设备中的一个只占内存容量1K字节的极小的网络服务器;emGateway作为一个功能较强的用户或服务器,它用于实现对多个嵌入式设备的管理,还有标准的Internet通信接入以及网络浏览器的支持。

网络浏览器使用emObjicts进行显示和嵌入式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如果嵌入式设备的资源足够,则emMicro和emGateway可以同时装入嵌入式设备中,实现Internet的直接接入。

否则,将要求emGateway和网络浏览器相互配合。

EmWare的EMIT软件技术使用标准的Internet协议对8位和16位嵌入式设备进行管理,但比传统上的开销小得多。

 

目前,单片机应用中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这就是如何使8位、16位单片机控制的产品,也即嵌入式产品或设备能实现和互联网互连?

 

TASKING公司目前正在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途径。

该公司已把emWare的EMIT软件包和有关的软件配套集成,形成一个集成开发环境,向用户提供开发方便。

嵌入互联网联盟ETI(embedtheInternetConsortium)正在紧密合作,共同开发嵌入式Internet的解决方案。

在不久将会有成果公布。

串口控制四位数码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