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路的通俗小说.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612641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5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德路的通俗小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常德路的通俗小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常德路的通俗小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常德路的通俗小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常德路的通俗小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德路的通俗小说.docx

《常德路的通俗小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德路的通俗小说.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德路的通俗小说.docx

常德路的通俗小说

常德路不长,从头走到尾,也就是半个小时的光景。

1899年,上海公共租界大规模拓展后,该路所在地被划入界内。

在1914年以前,公共租界工部局已经修成此路。

1943年,汪伪政权接收上海公共租界时,将此路以湖南省地名常德改名“常德路”,在此之前,它的名字一直叫“赫德路”(HartRoad)。

   赫德,RobertHart,我们在介绍汾阳路时,已经提到过这位担任大清海关总税务司长达45年的老派英国人。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外滩海关门前有一个著名的铜像,赫德铜像,那是清政府给他立的。

后来,侵华日军推倒了它,因为日本人认为,赫德铜像正是西方侵略东方的象征,它是东亚民族的耻辱。

   后世很多史学家也是这样看的,他们认为赫德是英国那边的,而其实,在当时的英国人眼里,赫德好像又是中国人。

不过,人们在谈及这段历史时,或许是调侃,或许是无奈,依然不忘提一句:

“他执掌的大清海关,是清政府最清廉的机构,没有第二!

(图:

当年残留的路基上,依然能看到“赫德路”的字样)

   一提常德路,人们总是想起张爱玲,想起她那句“公寓是最理想的逃世的地方”,仿佛整条常德路上,仅仅只有一栋她住过的常德公寓。

   “张迷”们一说起“爱丁顿”(常德公寓的旧名),就滔滔不绝:

六楼那个公寓套房,有带脚的大浴缸;她靠在阳台上,能听见百乐门的音乐;胡兰成上楼敲门,从门缝里塞进写给她的信;他们在楼上谈情说爱,她的姑妈劝不住她......

   常德公寓,常德路195号,这是一座七层建筑,临街和左右的几面墙,在建国后都刷上了一层漆,漆的颜色,被陈丹燕形容为“肉粉色”。

当年入住的都是外国人,或是有点身份的人。

   楼内的天花板、落地玻璃窗,也都处处遗留着属于那个时代上海的优雅精致。

用一句话来形容它给人的整体感觉:

“看到它,就像是看到了心中大上海的样子”。

   胡兰成在《今生今世》里,曾这样描述张爱玲生活的空间:

“她房里竟是华贵到使我不安,那陈设与家具原简单,亦不见得很值钱,但竟是无价的,一种现代的新鲜明亮断乎是带刺激性。

阳台外是全上海,在天际云影日色里,底下电车当当的来去。

   就在这栋楼上的601室,张爱玲完成了她一生中最主要的几部小说创作:

《倾城之恋》、《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金锁记》、《封锁》、《心经》、《花凋》 。

   1942年返回上海后,张爱玲就和姑姑张茂渊住在这里,一直到1947年9月。

寓居这里时,常有文人墨客登门造访,常常被她拒之门外,也不搭理。

胡兰成曾有此经历,敲了许久的门,不见有动静,只能默默离开。

因为他没有预约。

   住进常德公寓,张爱玲的本意是要逃世的,然而,这一段时间也是她和胡兰成热恋的时候——关于张爱玲和胡兰成的一场婚恋,最清楚的只有当事人,笔者不是“张迷”,也不想开罪“张迷”。

   其实,除了张爱玲,另外一位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人物——郁达夫,也在常德路上住过好几年,并与令他“爱得发狂”的妻子王映霞,度过了最恩爱的几年好时光。

1927年初,郁达夫在尚贤坊里,与还在读书的王映霞一见钟情,由此两人不顾周围人反对,干柴烈火起来。

第二年,郁达夫毅然舍弃远在北平的小脚老婆,与王映霞先后在杭州与上海,举办了婚礼。

婚后,他们搬到赫德路嘉禾里居住,算是正式组建了小家庭,过起清贫却充实的生活。

王映霞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家务是从来不做的。

嫁给郁达夫,住到嘉禾里,独立支撑起一个家不容易。

几个月后,王映霞还学会了烧菜,不愧是聪明女子,还可以做到举一反三,连其他的家务,洗衣、缝纫之类也都熟练了。

可惜,郁达夫与王映霞的爱情,并没有一直延续下去。

在结婚12年后,他们还是因为种种原因,闹到不欢而散。

而他们共同生活过的“嘉禾里”,也在2004年市政建设中,被夷为了平地。

说起“嘉禾里”,这条弄堂也是哈同出资建造的。

当年,弄堂里住的大部分,都是英商电车公司的职工。

除了电车公司的职工外,还居住着小职员、教师和做小买卖的、人力车夫等,可谓三教九流,无奇不有。

   走过武定路,又见一条条石库门和新式里的弄堂口正对着常德路,这里就是“恒德里”。

里面一幢三层楼房,曾是二、三十年代由黎锦晖创办的明月歌舞团的所在地。

   明月歌舞团堪称我国现代流行音乐的鼻祖。

当年这个歌舞团在动乱的社会背景和严酷的市场竞争中,硬是创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音乐之路,并为抗日宣传做出了贡献。

周璇、王人美、白虹、严华等30年代著名的歌星,都是从明月歌舞团登上中国流行乐坛的。

   有“金嗓子”之誉的电影演员周璇(上图左三),从小就得益于明月社的哺育,使天赋的歌喉得到垂炼,她的名字就是得自歌曲《民族之光》中,“与敌人周旋于沙场之上”一句,并一举成为全国闻名的大牌歌星和影星,她所演唱的歌曲和表演的电影,至今都魅力无限。

   聂耳最初也曾在这个歌舞团工作过。

在2009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恒德里的65号,最终被确认为聂耳的故居——1931年,聂耳在明月歌舞团做小提琴练习生时,曾在此寓所居住。

   说到明月歌舞团,必提黎锦晖。

   中国的音乐,数千年历史下來,不外乎“雅乐”和“俗乐”两大主线。

黎锦晖的流行音乐却是全新的走向,它结合了美国爵士乐、格什温的音乐,还有中国民歌曲调带来的灵感。

   这种新潮音乐在当时也遭遇了两种声音,一方面席卷上海,一方面,也大有人不能接受——鲁迅在《阿金》中,把黎锦晖创作的,堪称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说成是“绞死猫儿似的”——但是,无论过去还是今天,音乐界都承认,他是中国流行音乐之父。

   汉奸、与汉奸有关的女人、天才的文人和杭州美女、还有中国流行音乐的“教父”级人物,他们都曾住在常德路上,把寻常日子弄出故事,这就是常德路,作为“通俗作家”的常德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