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开元盛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608807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0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复习开元盛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考历史复习开元盛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考历史复习开元盛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考历史复习开元盛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考历史复习开元盛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复习开元盛世.docx

《中考历史复习开元盛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复习开元盛世.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历史复习开元盛世.docx

中考历史复习开元盛世

历史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开元盛世含答案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

下列诗歌中,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其治国举措的共同点是

A.设节度使

B.抗击突厥

C.建立行省制度

D.重用人才

3、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

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地动仪模型           曲辕犁           筒车模型      《水经注》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唐开元年间被认为是古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盛世”,开元时期同贞观时期相比

A.社会秩序更加安定

B.阶级矛盾更加缓和

C.经济繁荣程度更高

D.国家政权更加稳固

5、开创了“开元盛世”局面的皇帝是

A.汉武帝   8.北魏孝文帝

C.唐玄宗   D.忽必烈

6、俗话说“开门七件事,茶米油盐酱醋茶。

”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在(    )

A.秦朝  

B.西汉 

C.隋朝  

D.唐朝

7、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作出了不少的创造发明,其中唐朝时期创新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A.耧车

B.翻车

C.水排

D.曲轅犁

8、武则天的统治风范被称为“贞观遗风”,这是因为

A.她的年号叫贞观

B.她继承了唐太宗的遗志

C.她继承了唐太宗的皇位

D.她的统治使封建社会继续发展和繁荣

9、我们今天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临朝听政,开创殿试

C.重用人才,奖励生产

D.在“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10、我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开元盛世”是在(  )统治时期

A.唐高祖

B.武则天

C.唐太宗

D.唐玄宗

11、唐朝诗人孟郊的著名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里的“线”绝不可能是①麻线②丝线③棉线④尼龙线(  )

A.①②

B.③④

C.④①

D.②③

12、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

下列是四位同学根据掌握的有关历史知识,为评价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

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大大提高了妇女社会地位

B.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C.善于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

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13、杜甫写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这段盛世出现在谁统治时期(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唐玄宗

14、下图是唐朝时期使用的农具——筒车,它的功能是

A.纺织

B.鼓风

C.灌溉

D.垦荒

15、开元盛世是在(   )统治时期

A.唐高祖

B.唐太祖

C.武则天

D.唐玄宗

16、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

A.契丹萧太后

B.慈禧太后

C.武则天

D.吕后

17、则予以升迁;否则“轻者贬官,甚至非时解替”。

这体现了武则天

A.严惩贪官污吏

B.提倡节俭

C.重视农业生产

D.善于纳谏

18、唐朝政局可用下图表示,图中“?

”处应为(  )

A.唐太宗统治前期

B.唐太宗统治后期

C.唐玄宗统治前期

D.唐玄宗统治后期

19、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资冶通鉴》对她的评价是“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

”当时“亦竞为之用”的“英贤”有( )

A.房玄龄、杜如晦

B.姚崇、宋璟

C.卫青、霍去病

D.安禄山、史思明

20、“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诗歌中的“开元全盛日”指的是

A.唐高宗统治时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时期

 

二、填空题()

21、填空补缺(10分,每空1分,错别字不得分)

【小题1】唐太宗在位时任命富于谋略的__________和善断大事的_________做宰相,人称_________。

【小题2】隋朝大运河北至          ,南至           。

【小题3】唐朝农民改进了犁的构造,制成了          ,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          。

【小题4】        前期,      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22、        和        先后在西突厥地区设立         和        ,对今新疆地区进行管辖。

23、“房谋杜断”中,“房谋”是指           ;“杜断”是指            。

24、填空题(每空1分,共7分)

1、唐玄宗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历史上称为             

2、唐朝农民创制的一种先进的灌田工具是         

3、北宋司马光编写的             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4、宋代先后在广州、泉州等地设立了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5、元朝时期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       

6、明朝中期,__________到浙东沿海抗倭,取得了九战九捷的战绩

7、清朝时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的是                 

25、       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她改唐为      。

26、开元盛世是在          的统治时期。

27、唐朝灭亡的时间是         。

五、问答题()

七、综合题()

28、统治者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水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7分)

材料一:

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

从事商业而贫穷的人,全家罚做奴隶。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改革的措施?

(1分)

材料二:

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

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王谠:

《唐语林》

(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盛世景象?

(1分)

材料三:

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

淮南每年向都城汴京送运粮食六百万石,丝绸、茶叶等物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京城。

南方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支撑了南宋半壁江山。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到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概括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至少写出一点)(2分)

材料四: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五:

日本的新统治者(明治政府)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三版)下

(4)材料四、五所述两个历史事件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分别是什么?

(2分)

(5)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我国曾出现重大失误,造成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请问这一失误是什么?

(1分)

29、以下是莉莉同学学习中国古代历史用表格法整理的内容,请帮她补全中国西汉、唐朝和清朝出现的三个历史事件。

(3分)

 

沟通中西交通的陆路通道

       

 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30、唐朝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

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盛世之治】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魏征

(1)采纳魏征建议开创“贞观之治”的皇帝?

(1分)上则材料反映了贞观之治哪一方面的内容?

(1分)唐朝另外一位君主唐玄宗开创的盛世局面史称?

(1分)

【技术创新】

(2)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

请依据图A和图B分别写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名称。

(2分)

【和同一家】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

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

“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3)吐蕃人是现在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

(1分)材料中的“公主”是指谁?

(1分)

【开放交流】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4)郭沫诺这首诗盛赞的是谁?

(1分)反映的是当时中国与哪国交往的史实?

(1分)

(5)以下能反映唐朝时期社会发展最显著特点的是(   )(2分)

A.政权分立

B.繁荣开放

C.统一浪潮

D.社会危机

(6)通过上述对唐朝历史的探究,谈谈和谐社会需要具备的因素。

(3分)

31、材料一:

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

“贞观之风一朝重振”

材料三:

上(唐宪宗)顾谓宰臣曰:

“朕读《玄宗实录》,见开元初,锐意求理,至十六年已后,稍似懈倦,开元末又不及中年,何也?

”崔群对曰:

“玄宗少历民间,身经顿难(不得志),顾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

加之姚崇、宋璟、苏(延页)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致治平。

及后承平日久,安于逸乐,渐远瑞士,而近小人。

”   ——《旧唐书·宪宗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人物是谁?

(3分)

(2)他统治时期采取哪些措施体现了“贞观之风”的重振?

(4分)同时出现了什么局面?

(3分)

(3)假如你是唐宪宗,你听了崔群的一番分析后,你应该怎样做?

(3分)

32、学习完唐朝的历史后,实验初中七年级5班计划以“繁荣开放的唐代文明”为主题出一期历史板报。

以下是小虎同学设计的板报样式。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制度创新篇

(1)唐朝已经用分科考试选拔人才,请问这是一种什么制度?

(2分)

和谐盛世篇

(2)唐太宗统治时,之所以出现了政治清明的盛世景象,与他广开言路、善于纳谏是分不开的,他重用的一位敢于直言进谏的大臣是谁?

唐太宗时期的统治被称为什么?

(4分) 

民族关系篇

(3)唐太宗说: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这体现了他开明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说明。

(2分)

对外关系篇

(4)唐朝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外友好往来比较频繁,试举两例说明。

(4分)

科技篇

(5)唐朝时一项重要的科技发明节约了时间,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请问这项科技发明是什么?

(2分)

艺术篇

(6)请列举隋唐时期一个重要的艺术宝库。

(2分)

启示篇

(7)唐朝的繁盛给后人什么历史启示?

(2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7分)

材料一 “(太宗)谓使臣曰:

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

……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谘其耕稼,此则富矣。

——引自《贞观政要》卷八

材料二  武周时期搜罗人才,尝十道使人,天下选残明经、进士,及下村教童蒙博士,皆被搜扬,不曾试练,并与美职。

能够重视农业,规定州县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则予以升奖。

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表现在户数增长上,从永昌(689年)时的三百八十万户,到她去世时增至六百一十五万余户。

——出自《隋唐五代史纲》

材料三 “开元时,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娟一匹,钱二百;天下岁入之物,租钱二百余万缗(min),粟千九百八十余万户,庸调绢七百四十万匹,布千三十五万余端。

——《新唐书》卷五一 

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谁在位时期的统治局面?

(3分)

(2)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指出这些局面的共同点?

(2分)

(3)想一想这些局面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处于什么时期?

(1分)

34、【梦回盛世大唐】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至今令人神往。

让我们穿越时空,梦回唐朝。

【贞观之风】

太宗谓侍臣曰: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

------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1)唐太宗为体现上述采取哪些措施?

(2分)

【盛世经济】

(2)唐朝经济繁荣,农业发达。

手工业发达。

列举唐朝农业生产工具创制两件。

【海内知己】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

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

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

(3)请你举出唐朝对世界影响的史实。

(至少举出三件史实)

35、分析说明题(16分)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1)诗中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

(2分)

(2)列举盛世经济的表现(4分)

先进生产工具:

                      精美陶瓷器:

                 

材料二:

“自从贵王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材料三:

“唐人不仅喜爱胡食,还喜穿胡服,戴胡帽,穿胡靴”

(3)“贵王和亲”指什么事件?

(2分)

(4)两则材料反映了盛唐习俗有什么样的特点?

(2分)

材料四:

唐帝国以其博大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精华。

(5)列举唐朝中外交流的两件大事(4分)

(6)综合以上分析,你认为隋唐时期的特征是什么?

(2分)

36、材料一: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

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1)材料一是哪位皇帝所说的话?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他认识到什么实质性的问题?

(2分)

(2)材料二描写的是怎样的社会景象?

出现于哪个皇帝统治前期。

(4分)

(3)材料中两位皇帝统治时期出现了两个盛世分别是什么?

出现盛世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分)

37、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探索任务。

步骤一 走近历史,欣赏“和谐”篇章

(1)列举古代中国出现的“治世”和“盛世”。

(至少两例)(2分)

(2)“人和自然”是构建和谐世界的核心基础。

诗句“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中的“李太守”是指          ,他修建的          是“人与自然”结合最好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2分)

(3)“人本思想”是构建和谐世界的精髓。

写出下表中体现这一思想的著名思想家。

(3分)

思想言论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兼爱”“非攻”

“仁政”“民贵君轻”

思想家

 

 

 

   步骤二 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4)“和平交往”是构建和谐世界的本质属性。

说说当今世界威胁和平与安全的因素有哪些?

(2分)

(5)战争是影响世界和谐发展的最大障碍。

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空前浩劫,请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战后各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当今世界格局呈现什么趋势?

(4分)

步骤三 学史明智,描绘“和谐”人生

(6)建立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但人类仍面临着许多不和谐问题。

对此应该如何做才能使世界变得更和谐,谈谈你的设想。

(2分)

38、(13分)隋唐时期,中华民族意无穷的魅力向世界展现了一个和平繁荣的和谐社会景象。

据此完成下列主题探究的问题:

【政通人和的盛世】

⑴大唐时期,社会经济呈现整体繁荣上升的态势,出现了著名的盛世局面。

请列举出一个,并写出当时在位的皇帝为此所采取的措施。

(4分)

【沿用千年的制度】

⑵隋唐时期开创的考试选官制度为知识分子进入仕途公平竞争的平台,也为统治阶级广选人才创造了一种机制。

请写出这一制度的名称,并简单评价它的出现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3分)

【和善友好的交往】

⑶隋唐时期,中原与国内各民族保持密切联系,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中外交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请你“用事实说话”,分别举出唐朝时与吐蕃保持密切联系以及与日本友好交往的事例(各举一列)。

(4分)

⑷你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说明唐朝时“和平繁荣的和谐社会景象”?

请你自拟一个主题,并举出一项与这一主题相符的史实。

(2分)

主题:

【                         】

史实:

39、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二、“以铜做镜,可整衣冠;以史做镜,可见兴旺;以人为镜,可知得失。

朕常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材料三、“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四、“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五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

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                    ——吐蕃赞普给唐朝皇帝的书信

请回答:

(1)材料一至材料四皆出自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之口,请说出他的名字。

并说出历史上称他的统治为什么?

(2分)

(2)结合材料一,说说看这位君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

(2分)

(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这位君主有什么样的品质?

(2分)

(4)材料三所涉及的是这一时期的什么制度?

这位皇帝为这一制度的完善做了什么?

(4分)

(5)材料四说明这位君主采取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2分)

(6)材料五“先皇帝”时发生了什么类似的历史事件?

材料中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哪两家的关系?

这些事件带来了什么后果?

(3分)

40、如图,中国发达的古代农耕文明令所有的炎黄子孙引以为豪。

领先世界千年之久的中华文明正是建立在发达的古代农业的基础之上。

材料二:

“苏湖熟,天下足。

”        

——民谚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    

——《宋史》

材料三:

元世祖登基之初,诏告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唐代发明的两种新农具极大地推动了农耕技术的发展。

请分别写出图一、图二两种农具的名称。

(2分)

(2)材料二中“苏湖熟,天下足”的局面得益于该地引进的什么水稻优良品种?

材料二表现了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的现象,该现象最终完成于哪个朝代?

(2分)

(3)结合材料三分析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1分)

41、如图,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让我们一起走近唐朝的帝王,一起感悟唐朝历史,领略唐朝皇帝的风采。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1)请指出唐朝出现的两次盛世局面及当时在位的皇帝。

(4分)

(2)通过比较,说出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在治理国家方面采取了哪些相同的措施?

(2分)

(3)他们继承并完善了隋朝创立的哪些制度,举两例说明(2分)

(4)你最佩服其中的哪一位?

请根据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2分)

42、武周政治为唐代中期的繁荣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  )

43、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  )

44、辨别下列的史实的正误,在题目的【】内打√,错的打X并改正。

【】

(1)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贞观之治”

【】

(2)“满壁风动”是对龙门石窟的高度评价。

【】(3)北宋时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场所叫“瓦舍”。

【】(4)1141年宋金达成议和,金向南宋称臣,南宋给金岁币。

45、根据提示写出下列人的名字

(1)唯一女皇,贞观遗风。

 

(2)勇于进谏,一面镜子。

(3)历经千辛,西天取经。

 

(4)发动兵变,建立北宋。

(5)统一女真,定都会宁。

 

(6)北宋名相,澶州抗辽。

46、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炎黄子孙取得了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令世界瞩目。

请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苏湖熟,天下足。

”         

——南宋民谚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是唐朝农耕技术的重要表现,请写出图一、图二农用工具名称。

(4分)

(2)材料二中“苏湖熟,天下足。

”说明太湖流域在当时农业生产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2分)材料二反映的情况主要得益于该地从哪里引进的水稻优良品种?

(2分)

(3)你能依据两则材料说出我国古代农耕文明发达的原因是什么?

(4分)

47、“和为贵,谐为美”,和谐社会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和社会理想。

隋唐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对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依然有很多可资借鉴的地方。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第5、6小题各2分,其余小题均各为4分)

【走进隋唐,追寻社会和谐】

(1)社会经济的和谐:

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个盛世局面。

(2)君主与大臣的和谐:

请举出课本中这段时期出现的两对相处融洽的君臣。

(3)民族与民族的和谐:

请举出唐朝与吐蕃民族和谐相处的两个典型事例。

(4)国家与国家的和谐:

请举出唐朝与周边国家友好交往的两个典型事例。

(5)社会制度的和谐:

请举出这一时期开创的一个有利于人才参政的制度。

(6)人与自然的和谐:

请举出这一时期开通的一个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工程。

【感悟隋唐,概括时代特点】

(7)请写出隋唐时期的时代特点。

结合此特点,阐述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试卷答案

1.【解析】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唐朝时期的社会生活,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是唐玄宗前期的统治,所以C项中的开元一词正符合题意,BD项是宋词,A项不是唐玄宗时期的景象,排除。

2.【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唐代三位君主共同点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唐太宗善于纳谏,重用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使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武则天统治时期,重用姚崇宋景为相,发展农业生产,创立武举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继续向前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唐玄宗统治时期,任用姚崇为相,唐玄宗尤其重视地方吏治,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局面,人们称开元盛世,因此他们的共同点是重用人才,本题选D。

考点:

唐朝三位君主的共同点

点评:

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识记能力,中国古代对人才的重用是政治得失的重要条件,魏征对朝政失误的批评,对贞观政治纠谬补缺,多所裨益。

太宗已感到自己不可一日离开他。

太宗曾把魏征比作良匠,自己比作金子,金子原在矿石里,它之所以称贵,是由“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

3.D

4.C

5.【解析】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唐朝的历史,根据课本,在唐玄宗时期出现了盛世局面,被后人称之为开元盛世,所以正确的是C项,BDA项的人物不符合题意。

6.【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饮茶盛行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开元年间,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饮茶风气在全国盛行,本题选D。

考点:

饮茶盛行的史实

点评:

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茶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该知识点也是基础知识,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能得出答案,属于送分题。

7.【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察学生对唐朝成就的认识,观察图片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是农业生产工具曲辕犁,曲辕犁的出现标志唐朝的农业生产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成就,因此本题选D。

考点:

唐朝农业发展的成就

点评:

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归纳能力,中国古代生产力的发展依赖于生产工具的改进,曲辕犁和筒车的出现标志唐朝的农业发展到了一定水平,另外,同学们要注意把筒车和三国时期出现的翻车进行对比,一个是灌溉工具,一个是动力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