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607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94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市XX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

XXXX水利土地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1综合说明

1.1项目位置范围

1.1.1项目区位置范围

XX市位于XX半岛西北部,东经120°08′-120°38′,北纬37°05′-37°33′。

西北临渤海莱州湾。

东接栖霞市,西靠莱州市,南与莱阳、莱西两市接壤,北以龙口市为邻,总面积1432.32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3.5公里。

项目区位于XX市泉山街道办事处XX村,土地开发整理规模46.22公顷。

图1-1XX市地理位置图

1.1.2设计标准

灌溉设计保证率采用75%,其排涝标准为5年一遇,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

1.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4)《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5)《国土资源部关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358号);

(6)《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316号);

(7)《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282号);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行业标准《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1011~1013—2000);

(9)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

(10)《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

(11)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29号);

1.3主要规划设计任务

①通过对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的详查,分析项目区土地开发整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确定项目的规划目标、方案和项目设计提供基本依据;

②确定项目规划原则、指导思想、方针、目标、任务;

③分析项目区基本情况,确定土地利用方向和布局;分析项目区开发整理新增耕地潜力,包括土地适宜性分析、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

④提出项目规划总体方案,同时对项目区土方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工程、林网工程等提出规划设计标准和要求,确定土地利用方向、用地分区等;

⑤进行水资源平衡分析计算,依据土地利用方向对用水量、可供水量进行预测并对水资源平衡进行分析论证;

⑥依据工程总体布置,对生产道路、排水系统、土方工程、田间防护工程进行单项工程设计;

⑦编制工程投资估算,确定项目投资规模,结合工程规划设计方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分析,论证项目规模的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

⑧提出项目实施管理方案,说明组织机构设置、项目实施管理方案、土地权属调整方案等;

⑨制定施工组织方案,合理配置人力、机械资源,制定施工计划等。

1.4土地利用规划与布局

项目区的整体布局主要包括田块、形状、水利设施、交通道路、电力设施、林网的布设。

项目区均按“田成方、路成网、灌排分设,井渠(沟)结合,旱涝保收”的标准布设。

项目区土地开发整理规模46.22公顷,整理农用地25.11公顷,荒草地的开发21.11公顷,可增加耕地面积4.67公顷,新增耕地率10.10%。

1.5主要工程设计内容

工程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塘坝工程、道路工程等。

1.6施工组织设计

主要施工内容:

施工内容主要有土地平整工程、灌溉管路开挖工程、塘(拦水)坝工程、道路工程、农田防护工程等。

施工方法:

土方工程、灌溉管路开挖采用机械施工为主并辅以人工施工的方法;塘(拦水)坝、农田防护工程施工根据其特点采用机械与人工相结合的方法。

施工进度:

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计划在2012年9月~2012年11月完成。

1.7经济评价

项目区规模为46.22公顷,通过项目实施,对25.11公顷的农用地进行整理,对21.11公顷的荒草地等未利用土地进行开发,可新增耕地面积4.67公顷,新增耕地比例10.10%。

XX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投资结构由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及其它工程组成。

估算总投资151.0919万元,计划3个月实施完成。

开发整理后项目区耕地年增效益为11.98万元,投资回收年数为13年。

 

2项目区概况

2.1项目简介

项目区位于XX市泉山街道办事处XX村,开发整理面积46.22公顷。

项目区内荒草地尚未开发利用,耕地缺少维护,造成土地资源闲置浪费。

项目主要建设任务:

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防护林工程等。

2.2项目区自然状况

2.2.1气候

项目区地处胶东半岛西部,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各季气候特点,冬季以偏北风为多且大,冬长干冷,雨雪稀少,春季风大空气干燥,蒸发量大,降雨少,经常春旱,夏季高温,雨水集中,洪涝灾害天气较多,秋季常常旱涝交替出现。

气温、降水、蒸发风向等气象要素年内年际变化较大。

项目区内光照充足,雨热同期。

全年平均气温12.8℃,寒署变化显著。

年照总时数2500-2800小时,多年平均无霜期195天。

项目区充裕的光热资源,基本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的需要。

项目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05毫米,主要集中在6-9月份。

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164毫米。

项目区水文地质条件好,地下水补给条件较好。

2.2.2土壤

项目区内土壤以棕壤土、褐土为主,分布广泛。

成土母岩为片麻岩,土层薄,厚度多在30—60cm间,质地粗,有机养分少,肥水易流失,易干旱,但通气性能好,养分释放强度大,田间持水量在34%(重量比)以内,降雨入渗强度为15mm/h左右,有机质为0.73%,全氮0.0497%,碱解氮57.34ppm,总碱量2.91毫克当量/升,PH值7.1,水质较好,符合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要求,适宜种植农作物主要有小麦、花生、玉米等。

土地地类为荒草地,树木郁闭度<0.1,表层为土质,生长草本植物为主,且为天然生长,主要有羊胡子、黄草、狗尾草。

图2-1荒草地

2.2.3水文

项目区地表水资源量相对丰富,项目可以利用项目区周边现有的水库塘坝为基础,供给周边的耕地。

项目区以耕地、荒草地为主,土壤质地粗,有机养分少,肥水易流失,易干旱,通气性能差,养分释放强度大,田间持水量在34%(重量比)以内,降雨入渗强度为15mm/h左右,地表水平均总硬度为2.50毫克当量/升,总碱量2.91毫克当量/升,PH值7.1,水质较好,符合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要求。

项目区所在区域多年平均径流深217.7毫米,地表水资源量较为丰富;项目区属风化裂隙水、构造裂隙水地区;根据《XX市水利区划》,地下水多年平均可开利用模数为9.0万m3/km2。

2.2.4自然灾害

项目区自然灾害有水、旱、风、雹灾、晚霜等,主要灾害是干旱和洪涝。

(1)水旱灾害:

根据资料统计,本市旱年占52%,涝年占20%。

干旱灾害是影响本市农业生产的最大灾害,时间频,面积广。

从年际有当年旱也有连年旱,椐统计,重旱年占24%,一般旱年占28%,有“十年九旱”之说法。

干旱不仅造成农业减产甚至绝产,而且造成地下水源枯竭,人畜饮水发生困难。

(2)冰雹灾害:

本市冰雹多出现在6月份,其次是9月份,当地有“雹打麦黄豆黄”之说,冰雹系一种突发性天气,且往往伴有大风、阵风、雷电,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危害严重。

冰雹的地理分布路径总的趋势是从西北往东南而行。

(3)大风及干热风灾害:

大风常与冰雹、暴雨同时降临,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灾害。

椐资料统计,每年刮6级大风以上的日数平均为39.1天,春季最多为15.4天,夏季最少为3天。

干热风主要集中在春夏季节,对小麦等作物危害较大。

2.3项目区社会经济情况

项目区位于XX市泉山办事处XX村,该村共290户1100人,农村劳动力660人,耕地面积108公顷,粮田面积95公顷,粮食总产894吨,花生总产53吨,果品产量60吨。

至2011年底,泉山办事处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9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617万元。

项目区所在的XX村的农村经济总收入3844万元,农村经济净收入486万元,人均收入8600元。

项目区所在镇(办)村经济条件较好,农民收入较高,就业渠道较多。

2.4项目区土地现状

XX市泉山街道办事处XX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共涉及46.22公顷土地,荒山草地杂草丛生,土地利用率低,土地治理势在必行。

详见:

XX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状地类面积表:

表2-1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汇总表

 

 

 

 

 

 

 

 

 

 

单位:

公顷

村庄

名称

建设

规模

农用地

未利用地

合计

耕地

其他农用地

合计

其他

土地

小计

旱地

小计

农村

道路

田坎

设施

农用地

坑塘

水面

荒草地

XX

46.22

25.11

14.08

14.08

11.03

2.09

5.80

0.44

2.70

21.11

21.11

2.5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

2.5.1排灌设施状况

项目区内可利用地表水主要为水库、塘坝蓄水。

XX水库位于XX村南,为小一型水库。

水库及坑塘为项目区灌溉提供充足的水源,为项目区主要水源地。

项目区土地通过完善水利设施可以使用管灌进行灌溉。

2.5.2交通状况

项目区所在XX村道路网络初步建成,但项目区内的现有的田间道路系统尚不完善,缺乏统一规划,道路路面宽窄不等、路面坑洼不平,生产路也普遍狭窄简陋,支离破碎,一遇雨天便泥泞难行,给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图2-2生产路

2.6土地权属状况

项目区土地权属均为XX集体所有,权属现状与登记发证情况一致,土地权属合法,界址清楚,无争议和纠纷,便于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3项目分析

3.1项目的合法性分析

该项目在保护林草植被、水资源合理利用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均作出了相应规划,项目符合《农业法》、《森林法》、《水土保持法》、《水资源法》和《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规定。

3.2项目区新增耕地面积潜力分析

项目区规模为46.22公顷,主要地类为耕地、林地、草地及坑塘水面,项目实施之后,可整理农用地25.11公顷,新增耕地4.67公顷,新增耕地比例10.10%。

3.3项目区土地利用限制因素

项目内地势高低不平,田间灌排工程不配套,排灌沟渠没有形成网络,设备老化,渠系建筑物不配套;土地产出率低、利用率不高;植被覆盖率低,林网成自然分布;田间道、生产路不能互通,路面坑洼不平,分布不科学以及电力设施不配套等,这些因素都制约着项目区内土地的利用。

3.4项目区水资源平衡

3.4.1灌溉方式

根据灌溉水源位置,结合当地项目区的灌溉经验及传统模式,本项目区灌溉方式采用泵站提水、管道输水灌溉的模式。

3.4.2灌溉设计保证率

项目区以小麦、玉米等旱作物为主,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确定灌溉设计保证率为75%。

3.4.3需水量

3.4.3.1灌溉制度

据项目区内作物种植现状和当地综合农业区划资料及当地群众的作物种植习惯、丰产经验及农作物的经济效益,考虑项目区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方面的发展方向,确定农作物为粮食类,拟定灌溉制度时,以冬小麦、夏玉米为代表作物。

3.4.3.2灌溉标准

项目区主要以旱作物为主,确定灌溉设计保证率为75%。

3.4.3.3作物耗水量

作物耗水量包括叶面蒸腾和颗间蒸发,与气候、土质、作物生长情况、产量、施肥等多种因素有关系,详见表3-1:

表3-1主要作物生长期耗水量表

作物名称

全生育期

耗水量(m3/亩)

备注

小麦

1/10-12/6

343

夏玉米

11/6-21/10

262

3.4.3.4作物灌溉定额的确定

参照项目涉及村目前的种植制度和今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以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