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604967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附答案.docx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附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附答案.docx

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附答案

1、邹忌以己身之事设喻类比国家大事,讽劝齐威王纳谏,写出三组类比的句子。

欧阳光明(2021.03.07)

 ①臣之妻私臣—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②臣之妾畏臣—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③臣之客欲有求于臣—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2、邹忌劝谏齐王的策略,高明在哪里?

高明在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齐王,使他乐于接受(或高明在现身说法,使齐王容易接受)。

3、邹忌在妻、妾、客的交口称赞中,没有得意忘形,还能保持清醒的判断,最后承认自己“弗如远甚”,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

我们应该从邹忌身上学到些什么呢?

探究文意,说说你的认识。

①对人对已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正视自己,论人客观等表述亦可)。

  

②善于思考,有反思的习惯与自省的能力。

  

③观察事物深入细致,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认识妻、妾、客的赞美动机等)

4、《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

①从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

②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

5、文中说“王曰:

‘善。

’”这里的“善”表明了齐威王什么态度?

表明了齐王对邹忌劝谏的肯定(或“赞同”)(或表明了齐王接受邹忌劝谏的态度)。

6、本文先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着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最后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7、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这样的启示?

答:

启示我们:

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委婉得体。

或:

我们在劝说他人时力求语言委婉,用语得体,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得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

8、从文中看,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

答:

一是有邹忌这样的敢于直谏且善于劝谏的忠臣,二是齐威王敢于采纳群臣的君王

9、邹忌是由一件家庭琐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

这件家庭琐事是什么?

与齐王比美

10、由于感情的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异,其妻、妾、客回答问题时的语气有差别。

有何不同?

请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感情色彩。

①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感情色彩是由衷的赞美,口气亦毋庸置疑。

②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感情色彩是讨好,口气有点勉强。

③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

感情色彩是礼貌、尊重,口气有点客气。

11、面对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

(用现代汉语回答)

面对赞美,邹忌并未得意忘形。

可见邹忌很有自知之明。

12、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威王进谏,而是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

13、讽谏的结果如何?

齐威王接受了谏言,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

14、邹忌与徐公的比美中悟出的治国道理是什么?

  

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让人们敢于说真话,才能做到政治清明,不必用兵就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15、邹忌是如何看待妻、妾、客对自己的评价?

他认为妻是“私我”、妾是“畏我”、客是“有求我”,故不可信。

可见他有自知之明。

《邹忌讽齐王纳谏》巩固练习(答案)

二、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皆以美于徐公(认为)形貌昳丽(光艳美丽)

邹忌修八尺有余(长,这里指身高)齐王纳谏(采纳接受)

朝服衣冠(早晨)(穿戴)孰视之(同熟仔细)

何能及君(比得上)私我(偏爱,动词)

客之美我者(以…为美)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知道)

期年之后(一周年一整月)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

王之蔽甚矣(受蒙蔽)皆朝于齐(朝见)

明日(第二天)与徐公孰美(谁)

窥镜(照)时时而间进(不时,有时候)(间或偶而)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指责)能谤讥于市朝( 指责)(讽刺)

三、通假字1、孰视之 孰通熟,仔细

四解释下列词语

1、词类活用

(1)邹忌修八尺有余(修:

形容词作名词,长,这里指身高)

(2)朝服衣冠朝:

(名词作状语,在早晨)服:

(名词用作动词,穿戴)

(3)私我也私:

(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

(4)王之蔽甚矣蔽:

(受蒙蔽,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

或:

(受)蒙蔽)

(5)闻寡人之耳者闻: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6)吾妻之美我者美: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美,认为……美)

(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

(名词用作状语,当面)

2、古今异义词

(1)地方:

古义:

(土地方圆)今义:

(名词,地点,处所)

(2)左右:

古义:

(国君近旁的近臣)今义:

(方位词)

(3)明日:

古义:

(第二天)今义:

(今天的下一天)

(4)谤讥:

古义:

(指责,议论)今义:

(诽谤,讥讽)

(5)窥:

古义:

照今义:

偷偷地看

(6)寝:

古义:

躺而不睡今义:

睡觉地方

(7)讽:

古义:

讽,委婉劝说今义:

讽刺

5.掌握一词多义

上①受上赏(上等)下①乃下令(下达)

②上书谏寡人之过者(呈上)②受下赏(下等)

若①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如)②门庭若市(好像)

朝①朝服衣冠(早晨)②能谤讥于市朝(公共场合)③皆朝于齐(朝见)

④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之①齐国之美丽者也(的)于①欲有求于我也(对)

②孰视之(他,代指徐公)②皆以美于徐公(比)

③暮寝而思之(妻妾客说自己比徐公美这件事)③能谤讥于市朝(在)

④吾妻之美我者(用于主谓之间)④皆朝于齐(到)

孰①孰视之(同“熟”,仔细)私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偏爱)

②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哪一个)②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私下)

诚:

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方①今齐地方千里(方圆,纵横)

②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果真)②方欲行,转视积薪后(方才,刚)

善:

①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善)间①奉命于危险之间(中间)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或,偶然)

③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长)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④王曰:

“善。

”(好,高明)④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五、古文默写

①、文中写邹忌对妻认为他美的看法的语句: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②、文中写邹忌对“妾之美我”看法的语句: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③、写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初下的情景的语句: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④、写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期年之后”的情况:

虽欲言,无可进者

⑤、文中与“王之蔽甚矣”相照应的句子是: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六、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战国策》或《战国策?

齐策一》,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

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情况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策略和言论。

文章题目中“讽”意思是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用含蓄的话劝说或指责)。

七、朗读节奏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2、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3、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4、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八、重点语句翻译

1、*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

2、*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3、*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一个美?

4、*能在公众场所批评议论我的缺点,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到下等奖赏。

5、*这就是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6.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7.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

8.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漂亮,就又问他的妾:

我同徐公比谁更漂亮

九、课文内容理解

1、*围绕“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来答。

示例:

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

2、*因为齐王身边的人阿谀奉承(私王、畏王、有求于王),不可能听到真实的情况。

意对即可。

3、*体现了本文语言精练的特点。

一个“善”字,既表达了齐王的赞同和诚意,又恰如其分地显示他的矜持和尊贵。

4、*人物的活动分为三个层次。

邹忌对徐公“孰视之”,表明他的认真,也表明了徐公的美;“窥镜而自视”是为了作比较,显示出邹忌虽不自信但也不轻信;“暮寝而思之”则表明他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5、*齐王纳谏后,朝政的弊端越来越少。

或齐王纳谏后,需要改进的地方越来越少。

两个要点:

一是齐王纳谏,一是朝政的弊端或需要改进的地方越来越少。

后一点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之类,也给满分。

十、开放性试题

1、*能围绕内容或写法的某一方面进行评述,言之成理即可,鼓励有创见的表述。

示例,内容方面:

邹忌能以自身为例,由家事巧妙地联系到国事,讽劝齐王纳谏除蔽;写法方面:

把家事和国事进行类比,推己及人,以此达到讽劝的目的。

2、*“门可罗雀”或“门庭冷落”《出师表》

3、*忠言不一定逆耳。

在与同学、父母、师长等的交往过程中,在向对方提出意见或建议时,如果能讲究说话方式,语言含蓄委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那么忠言完全可以顺耳,从而使对方愉快接受。

4、示例1:

喜欢邹忌——他有勇气,说话讲究技巧,有自知之明等。

示例2:

喜欢齐威王——他胸怀宽广,虚心纳谏,有富国强兵的愿望等。

5、建议:

开张圣听(“咨诹善道”或“察纳雅言”)

启示:

在人际交往中要尊重对方,用对方可接受的方式提出建议,注意语言委婉。

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只要能围绕委婉的说话方式谈启示,言之成理即可。

6、“门庭若市”是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请写出其反义词

*门可罗雀

十一、中考直通车.

蔽:

受蒙蔽的意思)2.本文主旨是通过邹忌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王纳谏,使齐国达到大治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

(4分)

(1)译文:

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

(2分)

(2)译文:

所有的大臣、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指责寡人过错的,得上等奖赏

从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1分),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1分)。

(二)1⑴服穿戴⑵私偏爱

3满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或:

一年以后,就是想说,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

4课文内容理解填空。

(2分)

本文先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着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最后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5启示我们:

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委婉得体。

或:

我们在劝说他人时力求语言委婉,用语得体,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得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