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外国语学校高二语文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604431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14.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市外国语学校高二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浙江省杭州市外国语学校高二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浙江省杭州市外国语学校高二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浙江省杭州市外国语学校高二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浙江省杭州市外国语学校高二语文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外国语学校高二语文模拟试题.docx

《浙江省杭州市外国语学校高二语文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外国语学校高二语文模拟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杭州市外国语学校高二语文模拟试题.docx

浙江省杭州市外国语学校高二语文模拟试题

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外国语学校高二语文模拟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活着的仪式

王溱

听说相亲对象是位诗人时,我脑子里快速涌现出很多关于诗人的负面形象:

贫困潦倒,愤世嫉俗……

不过我还是答应见见——这人长得太帅了,你看那照片,匀称的倒三角体形,脸部线条像用炭笔勾勒出来的,这简直就是中国版贝克汉姆嘛。

约定的那一天很快到来,诗人从照片里走了出来。

他给我看他拍摄过的照片,或雄山峻岭,或一江春水,或落叶飘忽,都是他去过的地方;他给我描述他与美景的对话,那些对话使他诗情满溢;然后他把脸朝斜四十五度一仰,开始吟诗了。

我窃喜,不是所有的诗人都是穷光蛋嘛!

你听,那些词从他嘴里迸出来,在我耳边绕一圈,两圈,我轻飘飘地就把自己塞入那些诗和画的意境中了。

我开始憧憬跟着他游山玩水拍照作诗的生活。

然而每次我在微信里跟他提出见面,他都会以各种借口岔开话题,或者干脆打开语音功能吟起诗来。

接下来的几个星期我都活在他的诗中了。

熬过几十个不能自拔的夜晚后,我决定去找他。

我没有他确切的地址,只能天天到他所在的那个区去轧马路,一边走一边在脑中想象着:

偶遇那一刻,他会吟出怎样一首令人惊喜的诗?

我忘了,马路可不是一个诗情画意的地方,一辆大货车在距离我不到半米的地方刹停,扬起满脸灰。

货车司机噌噌下了车,张口就道:

“不要命呀!

我抬头一看,乱糟糟的胡须,发黄的T恤上沾着各种污渍,裤子被灰尘泼出奇怪的图案,大皮鞋已辨不清颜色,以致我盯着他看了半天才认出来,是诗人!

他也认出我来了,有些发慌,用最快的速度拍了拍裤子上的灰,拉拉衣角,脸向斜四十五度一仰,又摆出了诗人的姿态。

我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愤愤地问:

“你到底是货车司机还是诗人?

他一字一顿,说了一句诗一样的话:

“开车,我活着的方式;诗,我活着的仪式。

“活着还有仪式?

”我惊讶地问。

“当然有!

”他指了指副驾驶位说,“上车,我带你去看看。

车子开得很慢,他一路沉默,始终保持着那个半仰着头的姿态,腰绷得笔挺,双手优雅地左右扭动着方向盘。

若不是那身装扮,他还真像个优雅的指挥家。

后面的车喇叭震天,有人伸出头来骂:

“你丫散步哪?

他置若罔闻,缓缓开了口说:

“生活,不易。

他叹了口气说:

“以前,我也一样,急,做什么都急,急了就骂,前面车开慢了骂,有人超车了骂,赶不上绿灯,也骂。

“然后我的生活就只剩下骂了。

“那又怎样?

”我问。

“生活就不乐意了啊,人活一遭,怎么都是件值得好好对待的事吧?

它不乐意也是正常的。

”他说。

我开始觉得他脑子不太正常了,我扒拉着车门把手,颤抖地说:

“停,停车。

他没有停,继续说着:

“为了安抚生活,我决定给它举行个仪式。

“什么仪式?

”我问。

“写诗呀!

仪式的地点是很讲究的,你看,必须是最纯净的场所,不被浮躁的人类所污染的。

我想起了他相机里的照片,问:

“所以你就到处去旅游?

“干吗要去旅游?

”他奇怪地看着我说,“我开着车,每天都在旅游。

“快看快看,夕阳!

”他兴奋地指着前方说。

没等我回过神来,他已经开始吟诗:

“落日!

红了脸,躲起来,它要躲起来……”

不躲才一怪!

我趁机跳下了车,头也不回地往人多的地方躲去。

“神经病!

”这是我留给他的最后一句话。

几个月后,我如愿跟一个算是事业有成的相亲对象结了婚。

婚后生了第二个孩子之后,我辞去了工作,做起了全职家庭主妇。

这是世界上最难的职业了,大娃捣蛋,二娃哭闹,锅里的菜烧焦了,我蓬头垢面,呵斥着大娃,哄着二娃。

当我手忙脚乱地解开二娃的尿裤,被一泡温润的童子尿喷得满脸都是的时候,忽然,我嘴里迸出了一句诗。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6年第19期,有删节)

2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拒绝和“我”再见面,是想维护自己的尊严;“我”骂他“神经病”,是因为“我”无法接受“诗人”对“我”的欺骗。

B.文章多次写到“诗人”“脸朝斜四十五度一仰”这个细节,突出了一个卑微困窘的货车司机内心深处隐藏着的自尊与倔强。

C.小说中的“我”在与“诗人”相亲前、相亲时、相亲后、马路相遇,直到“我”做了母亲后,心理经历了复杂的变化过程。

D.小说以“我”的视角,采用抑扬结合的艺术手法,使“诗人的形象”前后形成反差,从而掀起波澜,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25.请从不同角度赏析小说结尾的划线句子。

26.“诗”是本篇小说的一个重要元素,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24.A   

25.①情节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思考回味的空间,引人深思。

②结构上与前文“诗人”“生活不易”的感慨遥相呼应,突出当下人们普遍的生活状态。

③情感上,含蓄地表达了“我”对“诗人”生活态度的认可,使文章又生一层波澜。

④动作描写,突出我生活的忙碌混乱,而“我嘴里迸出了一句诗”含蓄地暗示主旨,而对纷乱糟糕的生活,寻求精神层面的寄托才是对待生活的正确态度。

⑤语言含蓄蕴藉,读来令人忍俊不禁,又意味深长。

   

26.①“诗”是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

比如“我”因为喜欢“诗人”的诗而急于去见他,才发现他的真实身份;我因被他开车时吟诗的举动惊吓而逃之夭夭。

②“诗”是理解人物形象的重要渠道。

它是人物活着的仪式,也是对抗生活的方式,是超脱现实困境的出路,爱诗吟诗更是他们珍惜生活、热爱生活的象征。

③“诗”是表现作品主题的关键所在。

它象征着人的精神层面的追求,作品借此告诉我们,面对生活的不易要善意发现其中的美与诗意,以此安抚省会,抚慰现实。

④在小人物频繁、忙碌、糟糕的生活中融入“诗”这个反差性很强的要素,在诗意的雅与生活的俗的交锋中,让人深思。

【24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

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

A项,“‘诗人’拒绝和‘我’再见面”“是因为‘我’无法接受‘诗人’对‘我’的欺骗”错误。

结合文本内容“然而每次我在微信里跟他提出见面,他都会以各种借口岔开话题,或者干脆打开语音功能吟起诗来”“他没有停,继续说着……不躲才一怪!

我趁机跳下了车,头也不回地往人多的地方躲去。

‘神经病!

’这是我留给他的最后一句话”等内容分析可知,“诗人”并没有“拒绝”再见而,而是逃避见面。

“我”骂“诗人”是“神经病”的根本原因是“我”理解不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与体悟。

故选A。

点睛:

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

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

(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

(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

(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

(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

(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

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25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应该从修辞、语言、表现手法、结构、思想感情等方面去考虑。

看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深刻含义,语言上有怎样的特点。

从“忽然,我嘴里迸出了一句诗”分析,戛然而止,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从“手忙脚乱地解开二娃的尿裤,被一泡温润的童子尿喷得满脸都是”及前文“他置若罔闻,缓缓开了口说:

‘生活,不易。

’……‘生活就不乐意了啊,人活一遭,怎么都是件值得好好对待的事吧?

它不乐意也是正常的’”等分析可知,结构上相呼应,写出了生活的不易。

结合“手忙脚乱地解开”分析可知,运用动作描写,写出“我”生活的忙乱、不易;“嘴里迸出了一句诗”,结合上文“诗人”的吟诗行为分析,写出我对“诗人”生活观的认可,表现寻求精神寄托才是我们正确对待混乱糟糕生活的正确方式。

语言表达含蓄,但能引发人们思考,意味深长。

【26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物象作用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须从文章的整体结构、文体特征考虑,结合小说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塑造、主旨表达等方面分析。

如贯穿情节的线索,表现人物形象的重要内容等。

结合文本内容“他给我描述他与美景的对话,那些对话使他诗情满溢;然后他把脸朝斜四十五度一仰,开始吟诗了”“那些词从他嘴里迸出来,在我耳边绕一圈,两圈,我轻飘飘地就把自己塞入那些诗和画的意境中了”“我开始憧憬跟着他游山玩水拍照作诗的生活”“熬过几十个不能自拔的夜晚后,我决定去找他”“乱糟糟的胡须,发黄的T恤上沾着各种污渍,裤子被灰尘泼出奇怪的图案,大皮鞋已辨不清颜色,以致我盯着他看了半天才认出来,是诗人”“我开始觉得他脑子不太正常了,我扒拉着车门把手,颤抖地说:

‘停,停车’”“不躲才一怪!

我趁机跳下了车,头也不回地往人多的地方躲去”等分析可知,“诗”是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

结合“开车,我活着的方式;诗,我活着的仪式”“以前,我也一样,急,做什么都急,急了就骂,前面车开慢了骂,有人超车了骂,赶不上绿灯,也骂”“生活就不乐意了啊,人活一遭,怎么都是件值得好好对待的事吧?

它不乐意也是正常的”“写诗呀!

仪式的地点是很讲究的,你看,必须是最纯净的场所,不被浮躁的人类所污染的”等分析可知,“诗”是理解人物形象的重要渠道。

结合“‘以前,我也一样,急,做什么都急,急了就骂,前面车开慢了骂,有人超车了骂,赶不上绿灯,也骂’”“生活就不乐意了啊,人活一遭,怎么都是件值得好好对待的事吧?

它不乐意也是正常的”“开车,我活着的方式;诗,我活着的仪式”等分析可知,“诗”象征着人们精神层面的追求,面对生活的不如意,我们需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结合“以前,我也一样,急,做什么都急,急了就骂,前面车开慢了骂,有人超车了骂,赶不上绿灯,也骂”“写诗呀!

仪式的地点是很讲究的,你看,必须是最纯净的场所,不被浮躁的人类所污染的”“这是世界上最难的职业了,大娃捣蛋,二娃哭闹,锅里的菜烧焦了,我蓬头垢面,呵斥着大娃,哄着二娃。

当我手忙脚乱地解开二娃的尿裤,被一泡温润的童子尿喷得满脸都是的时候,忽然,我嘴里迸出了一句诗”等分析可知,在糟糕的生活中,插入“诗”这个要素,给人强烈的反差感,引发人们思考。

2.实用类文本阅读

谢希德的诚与真

(1)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正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谢希德从亲人的来信中得到这一消息。

昂首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祖国母亲,像磁石般吸引着这个远在异国他乡的赤子。

有人劝告谢希德不要回到当时生活贫困、科研条件差的中国去,她却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决心在学习告一段落后,立刻回国参加建设。

1952年,获得博士学位的谢希德回国,在复旦大学任教,并于1956年与北京大学的黄昆教授共同主持开办了我国第一个半导体专门化培训班。

(2)谢希德一直密切关注着国内外物理学研究的动态,努力探索真知。

上世纪70年代后期,她开始思索一个奥妙又实际的问题——怎样使钢材不生锈?

是什么起到抗腐蚀的保护层作用?

世界上一些国家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钢材达上千万吨,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怎样才能使我国有限的钢材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就要涉足表面物理。

专长在半导体和固体物理研究的谢希德,如果继续从事她的研究,可以说既省力又稳妥,还可以尽快出成果;如果另辟蹊径转入新领域,即使付出艰辛的劳动,五年十载能否取得显著成绩仍是个未知数。

然而,她是个进取心很强的人,表面物理亟待研究,哪怕付出10倍、20倍的努力,也要勇闯难关,有所创造。

作为学术前辈,她也要借此鼓励年轻人去开拓这个前景广阔的新领域,谢希德率领她的团队,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使复旦大学的表面物理研究达到了世界水平,

(3)1983年谢希德担任复旦大学校长。

以她的身份,每天上下班都有专车。

可是人们时常在校车上看到她的身影。

她说:

“在车上可以提前处理一些公事,又可以借这个机会与同志们交谈,倾听各种议论。

从校内的事到天下事都可以成为车内的话题,其中有牢骚,也不乏独到的见解;特别有意思的是车内总有一两位不愿隐瞒自己观点,也不愿窃窃私语的同志不时发表一通高见,而且获得一些同事的共鸣。

”在这里,教师对学校的意见和要求得到了反映,学校的决策又通过谢希德的宣传深入人心。

(4)谢希德这样一位日夜为科学事业操劳的学者,业余爱好广泛,喜欢多彩的生活。

她酷爱集邮,喜欢欣赏古典音乐和阅读文学作品。

生活虽然是丰富的,但一个人却不可能样样喜好,样样精通。

有人曾撰文说谢希德爱好和擅长烹饪,其实她对此谈不上内行,为此她特意关照那位作者要实事求是:

“中国的烹饪大有学问,我还未入门,其实我的手艺远不及我的爱人。

(5)1987年,谢希德的丈夫、中科院院士曹天钦患重病住院,一位成就极高的科学家变成了比孩子更需要照顾的病人。

谢希德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尽心履行着妻子的职责,为治愈丈夫的疾病倾注了一腔热情。

那几年,谢希德政务缠身,再加上频繁的学术和外事活动,身心都十分劳累,但是不管工作多忙,只要人在上海,她每天都要挤出时间,到医院陪伴丈夫,默默地做着力所能及的一切。

她和所有勤劳朴实的中国妇女一样,有着撼人心魄的人间至诚。

(6)1999年谢希德应邀担任新世纪版《十万个为什么》的编委,并修改书中的两篇科学小品。

她深知即便是科普文章也不能不讲准确性。

谢希德修改文章也像做科学实验一样,不敢有丝毫马虎。

如某作者混淆了“硅片”和“芯片”这两个概念,芯片是硅片经过多道程序加工而成的,它特地画了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供作者参考。

另一个地方,作者为求生动形象,用“指甲大小”来描述一个面积概念,不同人的指甲可能差别很大,即便是同一个人,大拇指和小拇指的指甲大小也并不相同,谢希德根据实际情况把它改成“一厘米见方”这样较为准确的写法。

求真的科学态度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谢希德对此更为看重。

18、谢希德在科学工作中的求真态度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简要说明。

(6分)

 

19、谢希德的“诚”体现在很多方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6分)

参考答案:

18、

(1)密切关注学术动态,努力探索真知。

(2)研究过程认真细致,注重积累,追求高水平,(3)修改科普文章一丝不苟,注重概念和表述准确无误,不片面追求形象生动。

(每点2分)

19、一、对祖国无限忠诚。

(1)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计个人得失,毅然回到科研条件差的祖国参加建设。

(2)为国家建设需要调整研究方向,转入新科研领域。

(2分)

二、对事业充满热诚

(1)作为科学家,锐意创新,勇闯难关,实事求是,一丝不苟。

(2)作为大学校长,谦虚做人,认真做事,深入群众,不搞特权。

(2分)

三、对亲人至爱至诚。

(1)不被丈夫身患重病的残酷现实压倒,为治愈丈夫的疾病倾注深情,

(2)不顾自己工作繁忙,尽心尽力照顾丈夫,具有勤劳朴实的美德。

(2分)

3.阅读下面一篇小小说,完成18--20题。

(11分)

归途   金顺根

刚离开售票口,那个一直守在边上的老人突然拉住我:

“去宁波?

”我点点头,忽然明白了什么,甩掉了他的手继续朝前走。

“探亲还是出差?

”他紧追不舍。

“回部队。

”我爱理不理的。

说实在的,经常出门在外,这种人见多了,我猜得出再搭上两句话,他就要说“到部队看儿子,钱被偷了。

想借点路费,回去寄还”这一类话,可能还会挤出几滴眼泪,最后还可能拿出一个证件,但其真假只有天知道。

猛然,他跑到前面拉住我:

“解放军同志,想求你一件事儿……”一听这话,我差点儿笑出来,随手指了指不远处一个民警:

“找他去吧!

老人一怔,说:

“不,我想请你回部队替我发个电报。

”说着,递上一个信封和10元钱。

我抽出信纸,上有一行短语:

“妈,儿因部队需要不能回家并到医院服侍你老人家,请妈原谅!

小强于宁波。

我疑惑地抬起头,仔细打量老人:

“你自己可以拍电报给你儿子,像这种情况,部队领导会考虑的。

许久,老人才缓缓地说:

“他妈患的是绝症,这几天一清醒过来就要儿子,而小强却在两个月前因公牺牲了,没办法,只好……”

啊!

是这样,我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好,手上的信变得异常沉重,仿佛捧着一颗跳动的心。

“我还要到医院去,这件事儿拜托了。

”说罢,他双手为我扶正军帽,抚平衣折,转身融入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

望着人流中的老人,我庄严地举起右手……

 

18.小说开篇交待请老同学拍假电报,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3分)

19.小说先写面对老人的请求“爱理不理”,后写“望着人流中的老人,我庄严地举起了右手”,请结合文意,概括前后变化的原因。

(4分)

20.下面对小说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小说整体上运用先抑后扬和反衬的手法,体现了其构思的匠心独运。

B.老人的坚强与高尚,“我”的卑琐与渺小,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C.小说中,老人解释性的语言中,透露着悲伤,也透露着坚强。

D.老人为“我扶正军帽,抚平衣折”,是对“我”无声的批评。

参考答案:

18、①引出小说的情节发展,是情节的开端;②与下文老人请“我”拍假电报形成鲜明对比;③创设灵魂迷失的典型环境。

(一点1分)

19、是“我”心理和情感发生变化的真实流露,在老人面前,“我”的灵魂受到洗礼,由防范到忏悔、到崇敬。

20、A(没有运用反衬手法)D(并非指责,而是殷切的期望)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傅友德,其先宿州人,从陈友谅,无所知名。

太祖攻江州,至小孤山,友德帅所部降。

帝与语,奇之,用为将。

从常遇春援安丰,略庐州。

被数创,战益力,复与诸将邀击于泾江口,友谅败死。

从征武昌,城东南高冠山下瞰城中,汉兵据之,诸将相顾莫前。

友德帅数百人,一鼓夺之。

流矢中颊洞胁,不为沮。

武昌平,授雄武卫指挥使。

同陆聚守徐州,扩廓遣将李二来攻,次陵子村。

友德度兵寡不敌,遂坚壁不战。

诇其众方散掠,以二千人溯河至吕梁,登陆击之,单骑奋槊刺其将韩乙。

敌败去。

度且复至,亟还,开城门而阵于野,卧戈以待,约闻鼓即起。

李二果至,鸣鼓,士腾跃搏战,破擒二。

 

明年北征,攻山西,克太原。

扩廓自保安来援,万骑突至。

友德以五十骑冲却之,因夜袭其营。

扩廓仓卒遁去,移兵伐蜀,分兵自连云栈合攻汉中,克之。

以馈饷不继,还军西安。

蜀将吴友仁寇汉中,友德以三千骑救之,敌据山峻险,挂木于藤,垒石其上。

友德军至,辄断藤下木石,无敢近者。

友德夜半束火牛羊角,以金鼓随其后,驱向敌,敌谓官军至,亟断藤。

比明,木石殆尽,众噪而登,遂尽破之。

与征西将军汤和分道伐蜀。

太祖谕友德曰:

“蜀人闻我西伐,必悉精锐东守瞿塘,北阻金牛,以抗我师。

若出不意,直捣阶、文,门户既隳,腹心自溃。

兵贵神速,患不勇耳。

”友德疾驰至陕,集诸军声言出金牛,而潜引兵趋陈仓,攀援岩谷,昼夜行。

渡白水江,趋绵州。

时汉江水涨,不得渡,伐木造战舰。

欲以军声通瞿塘,乃削木为牌为千,书克阶、文、绵日月,投汉水,顺流下。

蜀守者见之,皆解体。

  

初,蜀人闻大军西征,丞相戴寿等果悉众守瞿塘。

及闻友德破阶、文,捣江油,始分兵援汉州,以保成都。

未至,友德已破其守将向大亨于城下,谓将士曰:

“援师远来,闻大亨破,己胆落,无能为也。

”迎击,大败之。

遂拔汉州,进围成都。

寿等以象战。

友德令强弩火器冲之,身中流矢不退,将士殊死战,象反走,躏藉死者甚众。

友德喑哑跳荡,身冒百死。

自偏裨至大将,每战必先士卒。

虽被创,战益力,以故所至立功,帝屡敕奖劳。

子忠,尚寿春公主,女为晋世子济熺妃。

(节选自明史《傅友德传》,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帝与语,奇之,用为将。

         奇:

认为……奇特

B.而潜引兵趋陈仓                 引:

引导

C.友德以五十骑冲却之               却:

使……退却

D.子忠,尚寿春公主                  尚: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因夜袭其营         因宾客之蔺相如门谢罪

B.以馈饷不继           去以六月息者也

C.挂木于藤            当其欣于所遇

D.顺流而下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11.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够表现付友德作战有智谋的一组是 

①友德帅数百人,一鼓夺之       ②友德夜半束火牛羊角,以金鼓随其后,驱向敌

③度且复至,亟还,开城门而阵于野 ④若出不意,直捣阶、文,门户既隳,腹心自溃⑤ 集诸军声言出金牛,而潜引兵趋陈仓,攀援岩谷,昼夜行   ⑥乃削木为牌为千,书克阶、文、绵日月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付友德早年跟随陈友谅,没有什么名声。

等到带领军队投降了太祖,在和太祖一席交谈之后,得到太祖赏识,被任用为将领。

B.傅友德跟随常遇春攻打庐州、武昌,均在受伤后坚持作战,成功夺城。

后守卫徐州,智勇兼备,以少胜多,最终擒获敌将李二。

C.征讨蜀地时,太祖料定敌军将重兵把守瞿塘,招来傅友德面授破敌妙策。

傅友德依计而行,大获成功。

D.进攻戴寿等守卫的成都时,傅友德借鉴之前凭借牛、羊之力击败吴友仁的做法,用大象来冲击敌阵,收到奇兵之效。

1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度且复至,亟还,开城门而阵于野。

(4分)

(2)比明,木石殆尽,众噪而登,遂尽破之。

(4分)

参考答案:

9.B引:

率领

10.D 连词,表修饰(A趁机;经由,通过B因为;凭借C在;对)

11.B 12.D

13.

(1)傅友德料到敌军还会再来,便迅速返回,打开城门,在野外列阵以待。

(注意“度”“亟”“阵”的翻译,错一处扣1分)

(2)等到天亮,反贼的木头和石头差不多消耗完了,官兵们大喊着登上了山,于是全部打败反贼。

(注意“比、殆、而、破”的翻译,错一处扣1分)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题。

独乐园记①

(宋)司马光

孟子曰:

“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若与众乐乐。

”此王公大人之乐,非贫贱所及也。

孔子曰:

“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颜子“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

此圣贤之乐,非愚者所及也。

若夫“鹪鹩巢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各尽其分而安之,此乃迂叟之所乐也。

熙宁四年,迂叟始家洛,六年,买田二十亩于尊贤坊北,辟以为园,其中为堂,聚书出五千卷,命之曰读书堂。

堂南有屋一区②,引水北流贯宇下,中央为沼,方深各三尺。

疏水为五派,注沼中,若虎爪;自沼北伏流出北阶,悬注庭下,若象鼻;自是分为二渠,绕庭四隅,会于西北而出,命之曰秀水轩。

堂北为沼,中央有岛,岛上植竹,圆若玉玦,围三丈,揽结其杪,如渔人之庐,命之曰钓鱼庵。

沼北横屋六楹,厚其墉茨,以御烈日。

开户东出,南北列轩牖,以延凉飔。

前后多植美竹,为清暑之所,命之曰种竹斋。

沼东治地为百有二十畦杂莳草药畦北植竹方若棋局径一丈屈其杪交相掩以为屋。

植竹于其前,夹道如步廊,皆以蔓药覆之,四周植木药为藩援,命之曰采药圃。

洛城距山不远,而林薄茂密,常若不得见,乃于园中筑台,构屋其上,以望万安、轩辕,至于太室,命之曰见山台。

迂叟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原,探礼乐之绪。

自未始有形之前,暨四达无穷之外,事物之理,举集目前。

所病者学之未至,夫又何求于人,何待于外哉!

志倦体疲,则投竿取鱼,执紝采药,操斧剖竹,临高纵目,逍遥相羊,唯意所适。

明月时至,清风自来,行无所牵,止无所柅③。

耳目肺肠,悉为己有。

踽踽焉,洋洋焉,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

因合而命之曰独乐园。

或咎迂叟曰:

“吾闻君子之乐必与人共之,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

”迂叟谢曰:

“叟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