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笔记.docx
《生物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笔记.docx(1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笔记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第一单元 走近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
一、走近细胞
PART1从生物圈到细胞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3)现存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PART2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常见的两种原核细胞
3.观察细胞
(1)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步骤和要点
①首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要放大的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②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并轻轻转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楚材料为止。
(2)实验结果和结论
①结果:
不同细胞形态、大小千差万别。
不同的细胞有共同的结构: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②结论:
细胞既具有多样性,又具有统一性。
高倍镜的使用四字诀
找:
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并调节至清晰。
移:
将观察点移到视野中央。
转: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调:
调节光圈或反光镜及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1.建立过程
年代
创立者
贡献
1665年
英国科学家虎克
发现并命名细胞
19世纪30年代
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
创立了细胞学说
1858年
德国科学家魏尔肖
提出了的观点,作为对细胞学说的修正和补充
2.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有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意义
(1)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2)揭示了生物间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
4.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理解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
除病毒等少数种类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体功能的基本单位:
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只有生活在细胞内才能完成其增殖,离开寄主细胞,病毒就不能进行任何生命活动。
(3).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生命系统的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基础之上的。
生命系统的判定依据:
生命系统能独立地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
5.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不同点
大小
大多数较小
大多数较大
本质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器
只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细胞壁
有,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植物细胞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真菌细胞有,主要成分是几丁质等;动物细胞无细胞壁
细胞核
无膜包围
有双层膜包围
DNA存在形式
拟核、质粒中呈环状,不与蛋白质结合
细胞核中呈线状,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质(体),线粒体、叶绿体中呈环状,不与蛋白质结合
举例
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
动物、植物、真菌
相同点
二者均有化学组成和结构相同的细胞膜、有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核糖体、有遗传物质——DNA
6.细胞统一性的表现
(1)化学组成:
组成细胞的元素基本一致,化合物种类也相似(水、无机盐、氨基酸、核苷酸等)。
(2)结构:
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
(3)增殖方式:
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细胞的增殖。
(4)遗传物质:
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且遗传密码通用。
(5)能源物质:
以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
7.原核、真核生物的判断
(1)带‘藻’的除蓝藻(如:
颤藻、鱼腥藻等)这一类外,其余的带‘藻’的如绿藻、红藻、褐藻、团藻、衣藻等都是真核生物;
(2)带‘菌’的除酵母菌和霉菌(如:
青霉、根霉、曲霉等)属真核生物外,其余带‘菌’的如乳酸菌、大肠杆菌、硝化细菌等细菌和放线菌都是原核生物;
(3)变形虫、草履虫等原生生物属真核生物;
(4)原核生物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因为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结构,只进行无性生殖。
(5)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一般是基因突变,因为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性生殖。
(6)病毒既非原核生物也非真核生物。
(7)常见的原核生物及与之易混淆的真核生物
常见的原核生物
易与之混淆的真核生物
细菌:
细菌常带有“杆、球、螺旋或弧”字
酵母菌、霉菌(如青霉菌、根霉、曲霉等)
放线菌:
放线菌属、链霉菌属
蓝藻:
念珠藻、发菜、鱼腥藻
衣藻、轮藻、黑藻、水绵等
衣原体(如沙眼衣原体)、支原体(无细胞壁)、立克次氏体
原生动物:
草履虫、变形虫、疟原虫等
二、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糖类、脂质和无机物
PART1组成细胞的元素
2.元素种类、来源和存在形式
种类
来源
存在形式
主要有20多种
生物体有选择地从无机自然界获得
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①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划分依据是含量。
②记忆微量元素可利用口诀:
铁猛碰新木桶(Fe、Mn、B、Zn、Mo、Cu)。
(谐音记忆法)
PART2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1.含量及种类
2.细胞中的水
(1)存在形式:
自由水和结合水。
3.细胞中的无机盐
(1)存在形式:
绝大多数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少数是细胞内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
(2)功能:
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等。
PART3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质和蛋白质检测的原理
鉴定物质
试剂
颜色变化
还原糖(需要加热)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淀粉
碘液
蓝色
脂肪(一般需借助显微镜观察)
苏丹Ⅲ染液
橘黄色
苏丹Ⅳ染液
红色
蛋白质
双缩尿22试剂
紫色
PART4细胞中的糖类
PART5细胞中的脂质
1.元素组成:
主要是C、H、O三种元素,有些还含有P和N。
2.种类及功能
种类
生理功能
脂肪
①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②保温、缓冲和减压作用
磷脂
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要成分
固醇
胆固醇
①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②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③在阳光下还可转化为维生素D
性激素
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
维生素D
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PART6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
1.元素的种类与含量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各种元素的归属范围归纳如下:
(1)上述元素分类是指生物的整体概况,具体到某种生物时元素的归属可能不同。
(2)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是根据其在生物体内的含量来分的,它们都是组成生物体的必需元素。
(3)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是C,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是O;无论干重还是鲜重,C、H、O、N四种元素的含量最多。
2.几种典型元素的含量或功能定位
(1)“C”—构成生命物质的“最基本的元素”,也是占干重比例最大的元素——碳元素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形成各种生物大分子,这些生物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和核酸)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2)“O”—占鲜重比例最大的元素(人体细胞内O约占鲜重的65%)。
(3)“H”—脂质分子中含量更高,所占比例更大,氧化分解时耗氧量更高,产水量、产能更多。
(4)“N”—是核酸、酶、叶绿素、ATP、辅酶Ⅱ、多种激素(如生长激素)等化合物的关键构成元素。
(5)“P”—是构成膜结构和核酸、ATP、辅酶Ⅱ的重要元素。
3.统一性与差异性
(1)Zn是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辅酶成分,缺锌DNA复制和RNA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
(2)不同生物体内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基本相同,但在不同生物体内同种元素的含量差别较大;同一生物体内的不同元素的含量也不相同,这是细胞统一性和差异性的表现。
PART7细胞中的无机物
1.细胞中的水
(1)水在细胞中的含量
①生物体内水分的含量一般为85%~90%,是各种化学成分中含量最多的。
②不同种生物,体内含水量不同。
水生生物体内的含水量比陆生生物多。
③同一生物,不同器官、组织含水量不同。
代谢旺盛的器官、组织含水量较多。
④同一生物,不同生长发育期含水量不同。
幼年人体内的含水量>成年人,成年人>老年人。
(2)水与有关生理功能的联系
生理过程
相关知识链接
光合作用
作原料,在光反应阶段被光解产生[H]和O2,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在暗反应阶段的叶绿体基质中产生水
有氧呼吸
作原料,在第二阶段提供[H];在第三阶段[H]与O2结合生成水
ATP与ADP
的转化
在合成酶作用下产生ATP,同时产生水,而ATP在水解酶作用下水解时需消耗水
与蛋白质、糖原、脂肪、核酸的关系
合成大分子时都伴随水的产生,而大分子水解成小分子时都需要水参与
(3)自由水和结合水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①当自由水比例增加时,生物体代谢活跃,生长迅速,如干种子内所含的主要是结合水,干种子只有吸足水分——获得大量自由水,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
②当自由水向结合水转化较多时,代谢强度就会下降,抗寒、抗热、抗旱的性能提高。
旱生植物比水生植物具有较强抗旱能力,其生理原因之一就是结合水含量较高。
2.细胞中的无机盐生理功能
(1)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
Mg^2+—叶绿素;Fe^2+—血红蛋白;(PO4)^3—ATP、磷脂
(2)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如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低就会出现抽搐
(3)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
①渗透压的平衡,如钠离子、氯离子维持人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②酸碱平衡,如血浆中碳酸/碳酸钠的缓冲作用
PART8糖类和脂质
1.糖的分类及相互关系
2.脂质的化学组成与种类
3.糖类与脂质的比较
比较项目
糖类
脂质
区
别
元素组成
C、H、O
C、H、O(N、P)
种类
单糖、二糖、多糖
脂肪、磷脂、固醇
合成部位
叶绿体(淀粉)、内质网(糖蛋白)、高尔基体(纤维素)、肝脏和肌肉(糖原)
主要在内质网
区
别
生理
作用
①主要的能源物质
②构成细胞结构,如糖被、细胞壁
③核酸的组成成分
①生物体的储能物质
②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③调节新陈代谢和生殖
联系
糖类——脂肪
淀粉—植物、糖原—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纤维素为非储能物质,脂肪是生物体的储能物质。
三、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PART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
1.组成元素(主要):
C、H、O、N。
2.结构通式:
H2N-RCH-COOH。
3.特点:
每种氨基酸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氨基酸的不同取决于R基的不同。
4.种类:
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PART2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
1.蛋白质的结构层次:
2.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
(1)脱水缩合:
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
(2)二肽的形成:
3.蛋白质结构、功能多样性
多肽多呈链状结构,往往无生物活性,而蛋白质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有生物活性。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是在内质网中形成的。
PART3观察DNA和RNA的分布实验
1.染色剂:
甲基绿-吡罗红,前者DNA呈现绿色,后者使RNA呈现红色。
2.选材: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3.结果:
细胞核呈现绿色,细胞质呈现红色。
4.结论:
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少量存在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PART4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1.组成元素:
C、H、O、N、P等。
2.单体:
核苷酸,共8种,含有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含氮碱基和一分子磷酸。
3.DNA、RNA分子比较
类别
DNA
RNA
基本单位
脱氧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化学成分
碱基
A、G、C、T
A、G、C、U
五碳糖
脱氧核糖
核躺
磷酸
磷酸
空间结构
两条链形成的双螺旋结构
一般为一条链
4.功能:
核酸在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控制生物的性状。
PART5蛋白质的结构层次
(1)多肽无空间结构,而蛋白质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2)刚从核糖体这一车间下线的称为多肽,而蛋白质则是由一条或几条多肽链和其他物质结合而成的。
即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时,翻译的直接产物应为多肽,不能写成蛋白质。
PART6蛋白质的有关计算
1.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肽链数
氨基酸数
肽键数
脱去水分子数
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
1
m
m-1
m-1
am-18(m-1)
n
m
m-n
m-n
am-18(m-n)
注:
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如无特殊说明,肽链指的是直肽链。
2.蛋白质中氨基或羧基数的计算
至少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
氨基或羧基数目=肽链数+R基团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
3.蛋白质中含有N、O原子数的计算
N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的N原子数=各氨基酸中的N原子总数。
O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的O原子数=各氨基酸中的O原子总数-脱去水分子数。
4.氨基酸数目与相应DNA、RNA片段中碱基数目的关系
5.假若有A、B和C三种氨基酸,由这三种氨基酸组成多肽的情况可分如下两情形分析
(1)A、B、C三种氨基酸,每种氨基酸数无限的情况下,可形成肽类化合物的种类
形成三肽的种类 3×3×3=33=27种
形成二肽的种类 3×3=32=9种
(2)A、B、C三种氨基酸,且每种氨基酸只有一个的情况下,可形成肽类化合物的种类
形成三肽的种类 3×2×1=6种
形成二肽的种类 3×2=6种
PART7核酸
1.核酸的基本单位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核苷酸的组成如下图:
2.核酸的水解产物
DNA
RNA
初步水解
四种脱氧核苷酸
四种核糖核苷酸
彻底水解
磷酸、脱氧核糖和A、T、G、C、四种含氮碱基
磷酸、核糖和A、U、G、C四种含氮碱基
3.核酸与蛋白质
(1)二者的联系
①DNA、RNA和蛋白质之间的关系
②DNA多样性、蛋白质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③蛋白质与核酸的特异性
两者均存在物种特异性,在结构和种类上有种的差异性,因此可从分子水平上通过分析不同物种的核酸和蛋白质来区分或判断不同物种间的亲缘关系,也用于刑事案件的侦查或亲子鉴定。
③同种生物不同细胞中DNA一般相同,而mRNA则一般不同,蛋白质种类和含量也不同,这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2)区别
PART8碱基种类与核苷酸种类的关系
1.在只有DNA或RNA的生物中
4种碱基+1种磷酸+1种五碳糖
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输功能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
PART1细胞膜
4.制备细胞膜时选用人或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原因:
无核膜和众多细胞器膜,易制得纯净的细胞膜,同时红细胞为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易吸水胀破,便于操作。
名师点拨:
①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膜的成分及含量不完全相同
②细胞在不同时期,细胞膜的成分及含量也会发生变化,如癌细胞糖蛋白减少。
PART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2:
溶酶体的水解酶为什么不会将自己的结构水解?
提示:
溶酶体膜上的蛋白质较为特殊,它们经过了高度的糖基化,也就是说糖基在溶酶体膜上所占比例比普通的膜要大得多,这导致溶酶体膜上的蛋白质不能被自己所含有的水解酶水解。
PART3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1.分泌蛋白:
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如消化酶、抗体和蛋白质类激素。
2.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
PART4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概念
各种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这些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协调配合。
2.功能
(1)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同时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2)为多种酶提供大量附着位点,是许多生化反应的场所。
(3)分隔细胞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PART5细胞核
1.细胞核的结构
2.细胞核的功能
(1)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
(2)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名师点拨
①核孔是蛋白质和mRNA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②某些特殊细胞无细胞核,如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PART6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1.细胞膜的成分
2.细胞膜的功能
(1)细胞膜的组分也会发生变化,如癌细胞细胞膜上糖蛋白含量会下降,而产生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等物质,既有量变,也有质变。
(2)植物细胞外有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酶解法去除细胞壁所用酶为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1.细胞器归类分析
③生理活动中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
线粒体和叶绿体(dna复制和转录)、核糖体(翻译)
2.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项目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不同点
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大液泡,有中心体
有细胞壁、叶绿体和大液泡,高等植物细胞无中心体
相同点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质中共有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
3.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比较
线粒体
叶绿体
增大膜面积方式
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
类囊体堆叠成基粒
功能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光合作用的场所
共同点
(1)都具有双层膜
(2)都与能量转换有关,都能产生ATP
(3)都含有DNA,可以自主复制与表达,是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
(1)除上述细胞器外,①能产生水和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结构还有细胞核(DNA复制及转录过程中有水生成);②能产生ATP的场所还有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及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均产生ATP);③中心体虽无DNA,但在细胞分裂间期也可以进行复制(每个中心粒复制为两个中心粒)。
(2)在不同细胞中,细胞器的含量是不一样的,如需能量较多的细胞含线粒体较多;合成蛋白质比较旺盛的细胞含核糖体较多;而蛔虫的体细胞和哺乳动物(人)的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即细胞的结构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
(3)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具叶绿体和大液泡,植物的分生组织无大液泡,如根尖分生区细胞。
叶绿体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中,保卫细胞和幼茎的皮层细胞也含叶绿体,其他的组织细胞一般不含叶绿体。
PART7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1.生物膜系统的组成
2.各种生物膜之间的联系
(1)在化学组成上的联系
①相似性:
各种生物膜在组成成分的种类上基本相同,都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
②差异性:
各种生物膜在组成成分的含量上有显著差异,这与不同的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
(2)在结构上的联系
①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大致相同,都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分布其中,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②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3)在功能上的联系
3.生物膜系统的功能
(1)
(2)
PART8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及实验研究
1.细胞核的结构
名称
特点
功能
核膜和核孔
①核膜是双层膜,外膜表面有核糖体附着
②核膜不是连续的,其上有核孔
①核膜是化学反应的场所,核膜上有酶附着,利于多种化学反应的进行
②核孔能控制物质进出,小分子、离子通过核膜进出,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进出
核仁
折光性强,易与其他结构区分
参与核糖体的形成
染色质
①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②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③与染色体的关系,
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2.细胞核的功能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细胞核是遗传物质(dna)储存和复制的场所,dna携带遗传信息,并通过复制由亲代传给子代,保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2)细胞核控制着物质合成、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使生物体能够进行正常的细胞代谢。
dna可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决定生物的性状。
3.实验研究
实验内容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实验分析
两种美西螈细胞核移植
美西螈皮肤颜色遗传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该实验无对照组,可将白色美西螈胚胎细胞核移植到黑色美西螈去核卵细胞形成重组细胞进行培养作为对照
横缢蝾螈受精卵
蝾螈的细胞分裂和分化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该实验既有相互对照,又有自身对照
将变形虫切成两半
变形虫的分裂、生长、再生、应激性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该实验既有相互对照,又有自身对照
伞藻嫁接与核移植
伞藻“帽”的形状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伞藻核移植实验可排除假根中其他物质的作用,从而证明是细胞核控制伞藻“帽”的形状
二、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PART1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1.原理
发生了渗透作用,该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具有半透膜;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2)条件及现象
①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②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③外界溶液浓度等于细胞质浓度时,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
(2)原理和现象
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②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3)质壁分离的原因
①外因:
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
②内因:
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
名师点拨:
①成熟植物细胞才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②动物细胞会发生吸水胀破现象,但植物细胞有细胞壁不会胀破。
③渗透作用是水分子等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由低浓度向高浓度的扩散。
PART2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1.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
(1)水分子是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的。
(2)无机盐的跨膜运输
①水稻和番茄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②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可以逆相对含量的梯度从血液中吸收碘。
③不同微生物对不同矿物质的吸收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2.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1)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一些离子和小分子可以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2)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是活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
(3)选择透过性膜是半透膜,半透膜不一定是选择透过性膜。
PART3渗透作用的分析及应用
1.渗透作用模型和植物细胞与外界溶液形成渗透系统比较
渗透作用模型
植物细胞与外界溶液形成渗透系统
图解
基本组成或条件
半透膜、浓度差
原生质层——选择透过性膜
浓度差——细胞液与外界溶液之间
原理
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作用
细胞液通过原生质层与外界溶液之间发生渗透
水扩散的方向
低浓度溶液→高浓度溶液
2.系统的水分流动方向
对于被半透膜隔开的两个溶液体系S1和S2,如图所示:
(1)当S1浓度>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