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学案第五六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593340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25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学案第五六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八年级物理学案第五六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八年级物理学案第五六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八年级物理学案第五六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八年级物理学案第五六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学案第五六章.docx

《八年级物理学案第五六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学案第五六章.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学案第五六章.docx

八年级物理学案第五六章

__________学校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NO:

1课题:

5.1透镜

撰稿人:

使用人:

审核人:

【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

2、了解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和焦距。

3、了解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重点】:

1、观察凹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凸透镜对光发散作用。

【难点】:

2、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的实验过程

【独学】

■自学指导:

阅读教材P90-92

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

教材P90

2、了解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和焦距:

教材P:

91-92

3、了解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教材P92

■自学反馈:

1.透

镜有两类:

一类

是_________的叫凸透镜,一类是_________的叫凹透镜.

2.如图所示的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有_________,属于凹透镜的有_________

3.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_作用,所以又叫做_________透镜;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__作用,所以_又叫做_________透镜.

【对学、群学】

(一)活动与探究

1、观察与思考:

在我们的桌子上都有一盒透镜,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动手动脑,看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明确两个任务:

①将透镜分类;②说出出它们的特征。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

■知识点1:

透镜

(1)、叫凸透镜叫凹透镜

识别:

看图,看看它们中哪些是凸透镜;哪些是凹透镜?

 

①③⑤是,②④⑥是。

联系生活:

桌子上放着帮助人们矫正视力,保护眼睛的近视眼镜的镜片和远视眼镜的镜片,让学生鉴别它们是什么透镜?

■知识点2:

(2)、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引导学生自学,强调通过光心的光线

主光轴:

2、动手做一做

实验一:

分别将一凸透镜和凹透镜正对着平行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观察有什么变化?

实验二:

将一组平行光源放在光盘上,然后在中间分别放入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光的路径发生怎样的变化,并总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让同学们把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作用的光路图画出来。

师生总结:

■知识点3:

(1)、实验表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

(2)、透镜的焦点

强调:

透镜两侧各有一个对称的焦点。

即一个透镜有两个焦点。

3、动脑想一想

■知识点4:

(1)焦距定义:

(2)怎样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测量方法:

将凸透镜上正对太阳光(或手电筒的光),调节光屏(白纸)的位置,使上面的光斑最亮、最小,再用刻度尺测出这时光屏到透镜的距离就是焦距。

换另一凸透镜,重做上面实验。

【整理学案、达标测评】

〖整理学案〗

知识盘点: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归纳小结)

心得感悟:

〖达标检测〗

(A组)1.一块矩形玻璃切割成甲、乙两块,

其形状如图7所示,那么能使光线会聚的是_________,能使光线发散的是_________.

2.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镜,它对太阳光的_

________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3.用铁丝绕成一个内径约5mm的圆环,将圆环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将布满圆环的水膜靠近书本上的字,我们看到的是一个____

__

_的像;如果轻轻摇动布满

水膜的圆环,甩去多余的水,再靠近课本上的字,则看到的是_______的像,此时,水膜相当于一个_______镜.

4.下列所示的透镜对光线起什么作用。

5.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B.把凹透镜对准物体,透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正立、缩小的像

C近视眼镜是用凸透镜制成的

D.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6.观察现象,完成下列光路图。

 

 

(B组)7.试画出与已知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或出射光线。

 

8、完成下图中的光路图.

 

课后反思:

NO:

2课题:

5.2生活中的透镜

撰稿人:

使用人:

审核人:

【学习目标】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工作原理及成像特点。

【难点】:

凸透镜成实像、虚像的理解

【独学】

■自学指导:

阅读教材P94-96

预习与自学反馈:

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工作原理及成像特点。

3.凸透镜成实像、虚像的理解

■知识链接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镜,放大镜就是一个______镜,但照相机会在底片上成一个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而放大镜成的是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

2.投影仪有一个相当于________的镜头,投影片上的图案经这个凸透镜后形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通过_________反射到屏幕上成像。

3.幻灯机与投影仪工作原理基本相似,它们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在银幕上成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因此,放幻灯片时幻灯片应__________插。

4.实像可以用____接收到,也可以用眼睛____,而虚像只能用眼睛看到,不能用____接收

【对学、群学】

■知识点1: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

(一)照相机

1.介绍结构,闪光灯、快门、光圈、调焦环、镜头、胶卷、暗箱。

2.让学生说说各部件的作用。

(教师补充说明)

3.演示照相机成像过程。

(1)教师出示模型。

(2)提问:

凸透镜和薄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哪个部件?

(3)使物体靠近远离透镜观察像,像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同时暗箱是拉长还是缩短了?

(4)学生利用照相机模型找到老师的像(学生活动)

(二)投影仪

1.介绍结构,反光镜、凸透镜、灯泡,屏幕。

2.教师操作让学生观察其成像的过程。

3.投影仪的工作原理

(1)投影仪成的像是放大的,那它所成的像与原物体有什么差异?

让学生看投影片上字母F的方向和开口一侧向着哪个方向放置,同时观察像的情况。

(2)引导学生归纳出像是颠倒,而且也颠倒。

(3)让学生观察投影片(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和像到镜头的距离谁较近一些,得出结论:

4.提问:

要想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像则投影片如何放置?

平面镜作用: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三)放大镜

1.让学生利用放大镜看书本文字。

(1)学生观察其成像特点,并回答观察到的像的特点。

(2)让学生用纸承接像,看能否承接的上。

(3)让学生观察放大镜到字的距离的远近变化与所看到的字的大小的变化情况。

■知识点2:

实像、虚像

学生讨论:

观察实、虚像的形成原因。

归纳:

实、虚像的特点

〖整理学案〗

知识盘点:

心得感悟:

〖达标检测〗

1.利用照相机照相时,当镜头焦距一定时,要使底片上的像大一些,照相机与被照人之间的距离应该____,此时还应将镜头与底片之间的距离调____,现在已经照了一个半身像,若再照一个全身像,照相机与被照人之间的距离应该____,然后____照相机的暗箱,即镜头向____(“前伸”或“后缩”).

2.电影放映机的放映原理与投影仪大体相似,是利用成像制成的,只是它放映的不是单张的 片,而是连续的电影胶片,这样在屏幕上就出现了活动的画面

3.如图3-2-1所示,纸筒A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一个模型照相机,为了在A端得到清晰的像,这时()

A.眼睛应对着B端向筒内观察,看看像是否清晰

B.眼睛应对着A端向筒内观察,看看像是否清晰

C.应把A端朝着明亮的室外,B端朝着较暗的室内

D.应把B端朝着明亮的室外,A端朝着较暗的室内

4.拍集体照时,摄像师发现两侧都有人不在画面中,而该相机镜头的焦距不变,为了使每个同学都能进入画面,应采取的措施是(  )

A.使镜头离人群远些,离底片近些B.使镜头离人群远些,离底片也远些

C.使镜头离人群近些,离底片也近些D.使镜头离人群近些,离底片远些

5.滴一滴水在塑封的名片上,看到水下面的字()

A.等大的虚像B.放大的虚像C.缩小的实像D.倒立的实像

6.先拿一只放大镜实际做一做,再帮助老奶奶解决问题:

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更清晰的像,应该()

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距离报纸远一些B.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距离报纸近一些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距离报纸远一些D.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距离报纸近一些

7.关于常用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D.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课后反思:

 

NO:

3课题:

5.3凸透镜成像规律

撰稿人:

使用人:

审核人:

【学习目标】1.理解物距u、像距v、焦距f和2f.

2.理解并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相应在生活的应用

【重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

【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得出规律。

【独学】

■自学指导:

阅读教材P97-98,思考:

预习与自学反馈:

1、什么叫物距u、

2、像距v

3、焦距f

4、2f

5、明确探究实验的目的和大致过程。

【对学、群学】

■知识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

(一)提出问题

(二)猜想假设:

(说出自己的猜想,可以进行小组讨论。

学生猜想

(三)制订计划

1、你认为需要哪些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

2、你认为除了观察像的、、特点外,还需测什么量?

(提示:

凸透镜焦距已知,不必测量,标签上已注明)

3、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仪器

镜头类型

像的情况

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及物与像的同、异侧

倒立/

正立

放大/

缩小

实像/

虚像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提示:

可参考课本97、98两页)

4、你认为该实验应分几种情况来研究,该怎样设计试验?

(四)进行实验

注意:

实验前要调整蜡烛光屏和凸透镜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五)数据收集:

学生根据计划进行实验探究,并把现象和数据填在教材P98页表格中。

(六)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像的虚实:

当物体放在______________时,凸透镜成实像,当物体放在________

_____时,凸透镜成虚像.

2.像的大小:

当物体放在___________时,凸透镜成的像是缩小的实像.当物体放在___________时,凸透镜成的像是放大的实像._____缩小的虚像(填“有”或“没有”)

3.像的正倒:

凸透镜所成的像______正立的实像,_____倒立的虚像.(填“有”或“没有”)

4.当物体逐渐向凸透镜移近时,物体所成的像逐渐_______,像离凸透镜的距离逐渐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七)、学生根据实验中收集的数据进一步讨论并填好下列内容

1、点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2、成实像时,点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3、凡是实像都是(填“正立”或“倒立”)的,且在光屏上(填“能”或“不能”);凡是虚像都是(填“正立”或“倒立”)的,且在光屏上(填“能”或“不能”)

4、成实像时,像和物在凸透镜的(填“同侧”或“异侧”);成虚像时,像和物在凸透镜的(填“同侧”或“异侧”)。

5、物体从远处逐渐靠近焦点的过程中,所成像越来越(填“大”或“小”或“不变”),像距越来越(填“大”或“小”)。

(八)想想议议

1、查看上表的数据,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

成缩小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

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想一想,在哪些情况下,我们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

〖整理学案〗

知识盘点:

心得感悟:

〖达标检测〗

(A组)1、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时,在离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当物体位于透镜前35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

2、将一滴水滴在水平放着的塑料贺卡的字上,人看到水滴下面的字是()

A、等大的实像B、放大的虚象

C、等大的虚象D、缩小的实像

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

(1)实验所需的主要器材有光具座、

_____、_______、______。

(2)把凸透镜、光屏、蜡烛放在一条直线上,要调整________和________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

(3)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移动光屏时,眼睛要观察________,一直到光屏上出现______________为止,这时光屏上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

(4)如果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图中a、b、c、d各点,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则烛焰放在_______点时,光屏上的像最小,放在_______点,光屏上的像距镜最远。

4.用一个焦距是10㎝的凸透镜做成像实验,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则蜡烛应该放在距离凸透镜多远的地方()

A.20㎝B.15㎝C.23㎝D.10㎝

(B组)5.将物体放在离凸透镜30㎝处,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的清晰的像,现在将凸透镜向光屏移近10㎝,并适当移动光屏的位置,则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A.倒立的、缩小的是实像B.倒立的、放大的是实像

C.正立的、缩小的是虚像D.正立的、放大的是虚像

6.某校学生进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法制教育时放映幻灯片,发现屏幕上的像小了点,应该怎样调节()

A.放映机离屏幕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

B.放映机离屏幕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近一些

C.放映机离屏幕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

D.放映机离屏幕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近一些

7.如图3-3-3,发光点A通过凸透镜成的像Aˊ,其中OOˊ是主光轴,则()

A.物距大于2倍焦距

B.物距在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

C.物距小于焦距

D.物距等于焦距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用阳光或很远的灯光测定凸透镜的焦距,这里要用阳光或很远的灯光的目的是.测得凸透镜到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

(2)凸透镜、蜡烛、光屏放的顺序是、、.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上.

(3)将蜡烛放在尽量远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得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应当是、的像.

(4)将蜡烛移到2倍焦距处,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得在屏上成一个等大清晰的像,这时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5)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是大于1倍焦距而小于2倍焦距时,适当移动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这时光屏上得到一个、的像.

(6)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得到的实像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它是立的,而得到虚像时,蜡烛与像是在同一侧,这个像是立的.

(C组)9.将一只点燃的蜡烛立于凸透镜的一侧,调节另一侧光屏的位置,可以在屏上得到一个烛焰的像,若用一不透光的物体挡住半个透镜,则光屏上()

A.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不变

B.仍能成整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不变

C.仍能成整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变暗

D.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变暗

10.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体离凸透镜24㎝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清晰的像,由此可以判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A.小于12㎝B.大于12㎝

C.等于12㎝D.在12㎝到24㎝之间

11.当物体距离凸透镜8㎝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A.f<2㎝B.2㎝<f<4㎝C.4㎝<f<5㎝D.5㎝<f<8㎝

课后反思:

NO:

4课题:

5.4眼睛和眼镜

撰稿人:

使用人: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说出眼睛的构造,简述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简述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重点】:

培养学生用前面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加深对眼睛的了解。

【难点】:

将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的培养。

【独学】

■自学指导:

阅读教材P100-102思考:

自学反馈:

1、说出眼睛的构造,简述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简述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对学、群学】

■知识点1:

眼睛结构

1.眼睛:

眼睛由一层坚韧的膜包着,起到保护眼球的作用,这层膜在眼球前部凸出的透明部分称为______________;眼球里有一个透明囊状物叫做______________;晶状体和角膜之间充满着无色透明的液体是____________,晶状体和后面的视网膜之间充满着五色透明的胶状物是______________。

2.眼睛的角膜、水样体、晶状体和玻璃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_,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____________上,形成物体的_____________像,刺激分布在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

■知识点2:

问题眼睛成因及其矫正

1.近视眼及其矫正:

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_________,折光能力太__________,使像成在视网膜的________面,近视眼应戴__________透镜进行矫正。

如图

2.远视眼及其矫正:

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_________,折光能力太__________,使像成在视网膜的________面,远视眼应戴__________透镜进行矫正。

如图

3.镜片的焦度数与焦距的关系:

Φ=__________。

其中Φ是焦度数,f是焦距。

平常我们所说的度数是焦度数的_______倍。

〖整理学案〗

知识盘点:

心得感悟:

〖达标检测〗

1.下列关于眼睛和照相机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和眼睛的工作原理相同B.照相机的调节和眼睛的调节相同

C.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D.远视眼的人需要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2.关于近视眼的产生和矫正,正确说法是()

A.晶状体太厚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B.晶状体太薄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

C.可用凸透镜矫正D.可用凹透镜矫正

3.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

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________,_______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_______,_______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所以,正常的眼睛能看清近处和远处的物体.

4.小雨用几个有不同焦距的凹透镜和凸透镜、一个能发出平行光束的光源和一组眼睛模型来探究矫正视力的方法,如图3-4-1所示.

(1)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烧瓶的后壁相当于,着色液体则表示玻璃体.

(2)用平行光束照射每个眼睛模型,根据光束聚焦位置可以确定:

甲是眼模型,乙是眼模型,丙是眼模型.

(3)在研究近视眼的矫正过程中,你认为模型前加一个透镜,能使光束会聚在视网膜上.

图3-4-1

(4)在研究远视眼的矫正过程中,你认为模型前加一个透镜,能使光束会聚在视网膜上.

图3-4-1

5、有关眼睛视物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当晶状体变厚时,对光的偏折变大,此时人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B、当晶状体变厚时,对光的偏折变小,此时人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C、当晶状体变薄时,对光的偏折变小,此时人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D、当晶状体变薄时,对光的偏折变大,此时人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6、现代医学对近视眼的矫正有一种新技术,就是用激光对近视眼患者的角膜进行适当的切削,来矫正视力。

对角膜进行切削的目的是()

A、增长眼球前后方向的距离B、缩短眼球的焦距

C、减少进入眼球的光线D、改变晶状体太厚的状态,减弱它的折射能力

7、小红的明视距离是:

左眼20cm,右眼10cm,他想配眼镜矫正,其左眼、右眼选择的镜片分别是()

A.+100度,+600度B.+600度,―100度

C.―600度,-100度D.―100度,―600度

8、人眼是一个高度精密的光学系统,下列围绕人眼的讨论,错误的是:

()

A.视网膜相当于光屏B.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的像距大于2倍焦距

C.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D.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的

9、(09太原)眼睛能看清物体,是因为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对于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与物体大小相等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课后反思:

NO:

5课题:

5.5显微镜和望远镜

撰稿人:

使用人: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2.利用两组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

【重点】:

学习和体会科学探究与实验的过程,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难点】:

利用两组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

【独学】

■自学指导:

阅读教材P103-105思考:

课前预习:

1.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2.利用两组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

【对学、群学】

1.前提测评:

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

(1)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为25cm时,成像

(2)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为15cm时,成像

(3)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为5cm时,成像

■知识点1:

2.显微镜:

阅读课文103页,找出显微镜的结构,主要由,,,组成。

明确各部分的作用:

(1)、显微镜是由       和        两组凸透镜组成。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物镜成。

目镜使“物体”成。

(2)、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靠近眼睛的是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是        ,物体经过        成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像再经过        放大,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到的小物体了。

■知识点2.3.望远镜:

阅读课本103—104页,找出望远镜的结构,主要由,组成。

明确各部分的作用:

阅读104页:

找出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望远镜是由       和         两组透镜组成。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物镜成。

目镜使“物体”成。

(2)、望远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        附近成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      ,用来把这个像       。

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口径做的较大,是为了        。

(3)、我们不能看清一个物体,与物体对我们的眼睛所成的视角大小有关,物体离我们越近,视角越    ,看物体越清楚。

(4)、望远镜的作用是()

A、把远处的物体放大B、把远处的物体拉近

C、把细小的物体放大D、把近处的物体放远

4.新型的显微镜、望远镜与探索宇宙。

〖整理学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