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课内文言文专项训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588733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上课内文言文专项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上课内文言文专项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上课内文言文专项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七上课内文言文专项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七上课内文言文专项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上课内文言文专项训练.docx

《七上课内文言文专项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上课内文言文专项训练.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上课内文言文专项训练.docx

七上课内文言文专项训练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七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

课内文言文

(一)咏雪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与儿女讲论文义()

(3)与儿女讲论文义()(4)俄而雪骤()()

(5)公欣然曰()(6)白雪纷纷何所似()

(7)撒盐空中差可拟()()

(8)未若柳絮因风起()()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白雪纷纷何所似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谢公与晚辈探讨作文的民主气氛值得称颂。

B.“公大笑乐”这个外貌描写,写出了谢公得意的神情。

C.谢公对两位晚辈的回答都很满意。

D.“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个补充的句子意在表现谢公更欣赏侄女谢道韫的回答。

(二)陈太丘与友期行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3)去后乃至()()(4)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5)尊君在不()(6)待君久不至,已去()

(7)与人期行,相委而去()(8)友人惭,下车引之()

(9)元方入门不顾()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故事的起因是“陈太丘与友期行”。

B.“无信”“无礼”二词为全篇核心。

C.《陈太丘与友期行》主要写的是陈太丘和友人

D.元方对父亲友人惭愧的表现“入门不顾”,虽有不礼貌之嫌,但是对于一个只有七岁的孩子来说,我们还是不能求全责备。

4、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B.“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变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C.这则故事写了陈太丘、友人和陈元方三个人的活动,重点的是陈太丘与之间的活动。

D.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三)《论语》十二章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1)学而时习之()

(2)不亦说乎()

(3)人不知而不愠()(4)不亦君子乎()

(5)吾日三省吾身()()(6)为人谋而不忠乎()

(7)与朋友交而不信乎()(8)传不习乎()

(9)四十而不惑()(10)不逾矩()

(11)学而不思则罔()(12)思而不学则殆()

(13)人不堪其忧()(1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15)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6)饭疏食()

(17)饮水()(18)三军可夺帅也()

(19)博学而笃志()(20)切问而近思()

(21)仁在其中矣()

2、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佛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B.《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C.唐太宗有一句名言: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前一句是讲为人态度,后一句是讲学习的乐趣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C.第6章反复赞叹“贤哉,回也!

”,高度赞扬了颜回安贫乐道的高贵品质。

D.“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是对时光流逝的慨叹,有劝人珍惜时光的意思。

(四)诫子书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1)夫君子之行()

(2)静以修身()

(3)非淡泊无以明志()()(4)非宁静无以致远()

(5)非学无以广才()(6)非志无以成学()

(7)淫慢则不能励精()()

(8)险躁则不能冶性()()(9)年与时驰()

(10)意与日去()()(11)遂成枯落()

(12)多不接世()(13)悲守穷庐()

(14)将复何及()()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2、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是父亲劝勉儿子成才成器的很好的文章。

B.《诫子书》中的书是诸葛亮送给儿子的一本好书。

C.文章从立志、学习、惜时三个方面规劝儿子怎样立足社会。

D.此文虽短,但文中名句对偶句颇多,因而易记易背。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

B.此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严谨的文字,表达出了父辈对子辈的殷切希望。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从正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此文是诸葛亮给儿子的家书,也是对其一生的总结。

(五)狼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1)止有剩骨()

(2)缀行甚远()

(3)一狼得骨止()(4)一狼仍从()

(5)骨已尽矣()(6)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7)屠大窘()(8)恐前后受其敌()

(9)顾野有麦场()(10)苫蔽成丘()

(11)屠乃奔倚其下()()

(12)弛担持刀()()

(13)狼不敢前,眈眈相向()()(14)少时()

(15)一狼径去()(16)其一犬坐于前()()(17)目似瞑()(18)意暇甚()

(19)屠暴起()(20)以刀劈狼首()()

(21)又数刀毙之()()

(22)方欲行()(23)一狼洞其中()

(2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25)止露尻尾()

(26)屠自后断其股()()

(27)乃悟前狼假寐()(28)盖以诱敌()()

(29)禽兽之变诈几何哉()(30)止增笑耳()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3)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4)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5)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6)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3、下列4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B.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C.担中肉尽,止有剩骨/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D.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4、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狼的狡猾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但是它们聪明反被聪明误,最后留下笑柄让人嘲笑。

B.课文动作描写显威力,屠户做事有谋有勇让人赞。

C.本文故事完整,颇有趣味,读之笑之。

D.成语词典里含“狼”的成语褒义多于贬义。

5、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两只狼一只“假寐”,一只“洞其中”,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充分体现了狼的狡猾阴险。

B.屠户由“弛担持刀”到“暴起”,是与狼由对峙到反攻,既表现了屠户的勇猛,又表现了他的沉着。

C.屠户杀狼了一只狼之后,“方欲行,转视积薪后”,说明屠户机警细致。

D.屠户杀了第二只狼后,才明白第一只狼“假寐”,是“盖以诱敌”。

说明屠户刚才被狼所迷惑,以为狼已放松攻击,表示友好。

现在他才如梦方醒。

6、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

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希望。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六)穿井得一人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1)家无井而出溉汲()

(2)常一人居外()

(3)及其家穿井()(4)国人道之()()

(5)闻之于宋君()(6)丁氏对曰()

(7)得一人之使()(8)求闻之若此()

(9)不若无闻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及其家穿井,告人曰:

“吾穿井得一人。

(2)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3)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4)丁氏对曰: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5)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3、对本文的寓意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不要轻信流言蜚语。

B.一家之言,经再三转述,往往会丧失原义。

C.对于别人的话,要注意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

D.要勇于揭穿别人的谎言。

 

(七)杞人忧天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1)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

(2)身亡所寄()

(3)因往晓之()(4)若屈伸呼吸()

(5)终日在天中行止()()

(6)奈何忧崩坠乎()(7)天果积气()

(8)不当坠邪()(9)只使坠()

(10)亦不能有所中伤()(11)其人舍然大喜()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2)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3)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4)其人曰:

“奈地坏何?

(5)若躇步跐蹈?

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6)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列子·天端》,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B.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申成“杞人忧天”这个成语。

C.“若屈伸呼吸”和“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若”的意思是一样的。

D.本文嘲讽了那些对一些不必要的事或者基本上不会发生的事担心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