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政治期末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578852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政治期末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政治期末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政治期末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政治期末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政治期末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政治期末复习提纲.docx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政治期末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政治期末复习提纲.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政治期末复习提纲.docx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政治期末复习提纲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第一课 珍惜无价的自尊

 什么是快乐人生三句话:

①太好了②我能行③我能帮你吗?

P2

1.什么是自尊?

(定/含义)(P5)

自尊:

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

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一般来说,一个没有自尊的人,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

 2.自尊的表现:

(P9)注意容貌上的修饰、举止方面的文雅以及行为的后果。

3.怎样感受自尊的快乐?

(自尊与被人尊重都是快乐的)(P5)

(1)体验自己是有价值的,并且得到别人的认可和欣赏。

(2)别人欣赏我们的长处,别人不耻笑我们的弱点与缺陷这种被尊重更能使我们体验到快乐与感动。

自尊与被人尊重都是快乐的。

(3)不气馁、不灰心,自己尊重自己,努力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感受自尊的快乐

4.知耻与自尊二者的关系?

(P6)

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耻的人。

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5.虚荣与自尊二者的关系?

(P8)

虚荣心:

是一种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光彩的心理。

有些人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欣赏,却往往不能如愿以偿,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陷入了虚荣的误区。

 6.如何理解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为什么/必要性)(P9-11)

①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因为他知道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②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③无论是谁,尊重他人都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④人人彼此尊重,相互接纳,共同在自尊的快乐中成长。

 7.怎样尊重他人?

(方法/建议)(P12-15)

①尊重他人就要把他人看成同自己一样需要自尊。

②尊重他人就是关注他人的尊严,既要从欣赏、鼓励、期望的角度来善待对方,且不做有损他人的事情。

③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劳动,尊重他人人格④尊重他人,首先要善于欣赏,接纳他人;其次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

 8.怎样赢得/获得他人尊重?

(方法/建议)(P12-14)(怎样做一个自尊的人)

①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不图虚荣,拒绝沾染不良习气。

②养成一种豁达,开朗的性格欣赏他人的智慧,感受自尊的快乐。

③对待批评议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④自尊要适度;对侮辱和诋毁要及时反击,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尊。

 9.生活中有损人格的不良习惯P12:

说谎、逃避责任、假公济私、阳奉阴违等。

 10.要适度自尊,不必太在意他人的议论和态度。

(P14)

适度的自尊,有助于我们面对批评,改正错误;过渡的自尊,则使我们过于敏感,作茧自缚,体验不到生活的乐趣。

 11.尊重他人的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P15)

 12.尊重的正面效应(尊重的作用):

(P16)

尊重可以使人理智,尊重可以使人悔过,尊重可以唤醒人的良知,产生无法估量的正面效应。

 

第二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

 1.什么是自信?

(定/含义)(P20-22)

自信:

是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P20

自信:

是准确的自我定位和客观的自我评价,是遇到困难永不低头的巨大精神力量。

自信,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2.自信的表现?

(P20)

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3.区别自信、自负、自卑(三者的特点)(P21—22)

 

产生原因

特点、态度

结果

自信

追求的目标是真实的,不会同别人过不去

实事,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也看到自己的缺点

成功

自负

依据的事实是虚假的,追求的目标根本达不到

过高估计自己,自以为是

失败

自卑

不相信自己的潜力,轻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能力

不敢尝试

失败

 

产生原因

特点、态度

结果

自信

追求的目标是真实的,不会同别人过不去

实事,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也看到自己的缺点

成功

自负

依据的事实是虚假的,追求的目标根本达不到

过高估计自己,自以为是

失败

自卑

不相信自己的潜力,轻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能力

不敢尝试

失败

4.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

(P22)

①自卑的人,轻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②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过高的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

(生活中注意区分这两种人)

 5.为什么说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只有自信才能成功?

/意义/重要作用/必要性)(P23)

①自信的人具有追求成功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一个人的成功是十分重要的。

②自负与自卑是一对孪生子,二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永远也无法燃起成功的火焰。

6.自负者、自卑者为什么必然失败?

(详见教材第24页)

(1)自负可以带来一时的情绪高涨,但意气用事招致的挫折会即刻使他感到沮丧、颓废,从而走向自卑。

(2)自卑者会产生对自己的憎恨,憎恨自己的不完美,憎恨自己的无能为力,由此更强化了自卑感

 7.自信者的哪些心理品质有助于成果?

(P25-26)读一读具体容

①乐观.(它是怎样有助于成功的?

)②好奇(它是怎样有助于成功的?

)③专注(它是怎样有助于成功的?

 8.怎样树立自信心?

(方法/建议/怎样唱响自信之歌?

)(P27--31)

①看到进步和长处,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②增强信心和实力;实力才是撑起信心的最重要的支柱。

③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我们的自信才有坚如磐石的根基.

 9.为什么要树立民族自信心?

(为什么要把个人的自信同民族的自信心结合在一起?

为什么要做自信的中国人?

)(P30)

①我们只有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我们的自信才有坚如磐石的根基.一个人如果没有民族自信心,他的自信就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②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国家日益兴旺发达。

这使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在国际舞台上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尊与自信。

③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越来越频繁,我们更需要与各国人民平等相待,自觉地展示我们中国人的气度和风采。

 10.怎样做自尊自信的中国人?

(怎样同外国人交往?

)(P31)

   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决不做有损国格的事情。

第二单元复习要点 第三课   走向自立人生

1.什么是自立?

(定/含义)P34

   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立能力的过程。

2.自立的表现。

P34—35

3.为什么人生需要自立?

(必要性/重要性/好处/意义)(P36--38)

①我们终究要离开家庭和学校,走进社会,经风雨、见世面。

②自立的过程,是我们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也是心理和道德品质的锻炼过程。

③人生需要自立。

如果不能自觉的锻炼自立能力,培养自立知识和精神,就难以在未来的社会中立足。

4.为什么不能依赖?

(依赖思想的危害)P40

因为,依赖思想对于自己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

①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②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

③想不劳而获,贪图享受,就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犯罪的道路是。

5.怎样告别依赖?

P41—42

①从思想上认识到依赖的危害,主动告别依赖;②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是独立地生活。

要独立生活,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

只有明确自己的责任,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成为真正独立的人。

③会自主,它是自立的前提条件;④立足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小事做起,多实践多锻炼。

6.自立、自主二者的关系。

P41-42

自立的前提是自主,自主的表现是自立。

7.怎样培养自立能力?

(怎样才能自立)P43—44

①最基本的就是立足于自己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②要培养自立能力,就要大胆地投身社会实践。

只有在社会生活中反复锻炼,不断实践,才能逐步提高自立能力。

★8.走向自立我们需要培养哪些能力?

①如展示:

⑴推销自己的能力。

②与人沟通、善解人意的能力。

③远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的能力。

④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能力等等。

 

第四课人生当自强

1.什么是自强?

(P47)

自强:

就是对未来充满希望,永远向上,奋发进取。

自强是一种精神,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巨大的作用。

2.自强(精神)的表现?

(P48)

自强精神表现在困难面前:

①不低头,不丧气;②自尊自爱,不卑不亢;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④志存高远,执著追求;等等。

3.为什么要自强(精神)(意义/重要性/必要性/作用)(48)

①自强是一个人活出尊严、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

②是我们健康成长、搞好学习、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

③自强不息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

4.自强与自弃的关系(P50)

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自弃与自强是对立的。

自弃,是指自己懒惰成性,甘心落后,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不思进取,没有理想和追求,不愿吃苦不愿奋斗。

自弃的人最终将一事无成。

5.怎样才能自强?

(怎样培养自强精神/方法)(P51—56)

①理想,自强的航标;要自强,首先要树立坚定的理想。

②战胜自我,自强的关键。

能够战胜自己(弱点)的人,必定能自强。

☆③扬长避短,自强的捷径。

6.所有自强者共同的特点:

对人生理想执著追求,不懈努力。

(P52)

7.自强的关键:

战胜自我。

P53

8.自强的捷径:

扬长避短。

P55

9.人最大的敌人:

自己。

能够战胜自己的人,必定能自强。

(P53)

10.自强要从少年开始。

(P56)

11.少年怎样才能自强?

P51-56

①树立正确的理想;②战胜自身的弱点;③发挥自己的特长,扬长避短。

就能在自强的人生征途中,劈波斩浪,抵达成功的彼岸。

第三单元第五课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

1.什么是挫折?

(P60)

挫折,就是所谓“钉子”,即人们所遇到的失利、失败和阻碍等。

2.挫折的产生原因:

(P61)

造成挫折的因素有多方面的:

①不能预测和及时防的天灾人祸,②各种人为因素,③个人的道德品质、智力、体力、外貌以及某些生理缺陷等因素的限制。

3.对待挫折的三种态度及三种结果。

(P62)

面对挫折和困难,大致有三种人:

①第一种是胆怯、懦弱的人,他们一遇到挫折和困难,就放弃目标,结果一事无成。

②第二种是意志不坚定或者容易满足的人,他们在困难面前也能拼搏一阵,但是,要么满足于已有的成绩,要么屈服于新的困难和挫折,不能坚持到底。

这样的人也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

③第三种是意志坚强、有坚定信念的人。

他们善于把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变成垫脚石,从而获得成功,实现生命的价值,享受真正的人生。

4.如何理解挫折是把“双刃剑”?

(P64)(挫折的作用)(挫折的双重性)

①挫折的消极作用(坏处):

使人前进的步伐受阻;产生忧愁、焦虑、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

②挫折的积极作用(为什么要战胜挫折/意义/好处):

有利于磨砺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最终走向成功。

(品味“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蚌病成珠”)

③人们在战胜一次又一次挫折后赢得的最宝贵的礼物:

智慧。

5.怎样战胜挫折?

(方法/建议)(P66-68)

①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②正确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

③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

④会自我疏导。

6.战胜挫折、克服消极心理的有效方法:

全身心地去探索、去创新,(P67)

7.自我疏导的方法:

①合理宣泄法,②移情法,③目标升华法。

(P68-69)

第六课    为坚强喝彩

 1.意志坚强的人有那些表现?

(P72)

①意志坚强的人,对自己的行动的动机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②意志坚强的人,能在复杂的情境中冷静而迅速地判断发生的情况,毫不迟疑地采取坚决的措施和行动。

③意志坚强的人,在碰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可以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控制自己的言行,不灰心、不气馁、不焦躁。

④意志坚强的人,能够以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挫折和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即:

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坚韧性。

2.为什么要培养坚强的意志?

(坚强意志的作用/意义/重要性)(P74-76)

坚强意志,是人们在进行有目的的活动中克服干扰、战胜挫折、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

①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坚强意志。

②走出失败的阴影,需要坚强意志。

③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坚强意志。

④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坚强意志。

 3.怎样磨砺(培养/磨练)坚强的意志?

(方法/建议)(P79-80)

能否踏进成功的大门,关键要看我们是否具有坚强意志。

①磨砺坚强意志,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②磨砺坚强意志,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③磨砺坚强意志,应该善于管理自己;④磨砺坚强意志,要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4.能否将失败转化为成功的关键:

有没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第四单元复习要点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

 1.什么是法律?

(法律三个显著特征)(定义/含义)(P85)

法律是社会行为规。

法律具有三个最为显著的特征:

①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②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规矩:

就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社会成员都应遵的行为规则。

有规则、懂规则、守规则十分重要。

P84

社会生活中调节行为的规则有:

①道德  ②纪律、规章③法律。

三者区别和特点。

(P86-88)

比较项目行为规 

如何产生

适应围或对象

靠什么发挥作用

社会道德

自然形成

普遍适用

舆论、习惯、信念

学生守则

教育行政机关制定

在校学生

教育、行政力量

国家法律

国家立法机关制定

全国适用

国家强制力

3.法律的规作用和保护作用。

(P87-88)

①其规作用突出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②其保护作用(P88)

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

国家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

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犯罪,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4.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以守法为荣,以为耻是我们应树立的价值标准P88

5.我国法律:

作为人民意志和利益和体现,它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87)

6.我们维护自尊、自爱,培养自信,实现自立,力求自强,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守规矩,尤其是不能违反法律。

P89

7.什么是行为?

(定义/含义)(P91)

行为,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行为。

8.行为的分类?

(P91)

行为:

可分为:

①行政行为、②民事行为、③刑事行为。

行政行为:

就是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

民事行为:

就是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

刑事行为:

就是违反刑法的行为。

行政行为、民事行为,又叫一般行为;P92

刑事行为,属于严重行为,是犯罪行为。

P93

9.什么是刑法?

(P93)

刑法:

是以国家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

10.刑法的作用?

(任务)(P94)

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11.什么是犯罪?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P93)

犯罪:

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

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第二,一种触犯刑法的。

刑事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第三,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刑罚的当罚性,是犯罪的严重危害性及刑事的必然后果。

 12.①什么是刑罚?

②刑罚的分类?

(P94)

①刑罚:

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②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

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13.道德水平高低同遵守法律(犯罪)的关系?

人的行为是受思想观念支配的。

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就会追求上进,不犯或者少犯错误,就不会作出犯罪的事情。

道德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就会追求低级趣味,难免犯违反纪律的错误,发展下去就可能,甚至陷入犯罪的泥沼。

14.遵守法律,也是践行道德的表现。

15.犯罪有哪些危害?

(要远离犯罪的必要性)(P95)

①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都有百害而无一利。

②我们要在心灵深处憎恶犯罪,行为上远离犯罪。

16.怎样加强自我防,远离犯罪?

(方法)(P98)(青少年如何预防犯罪?

 ①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

②加强道德修养,践行道德,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积极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③要从小事做起,预防犯罪;

④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17.为什么要制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必要性)(P97)

为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其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18.犯罪历来是国家法律打击的重点,犯罪分子终究要受到来历的刑事处罚。

19.规未成年人行为的法律是:

《中华人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

 1.什么是未成年人?

(定义/含义/保护对象)(P100)

凡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

2.为什么(国家/法律)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

(必要性)(P100)

①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②未成年人生理、心理都不成熟,没有经济实力,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3.《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专门法律。

P100

4.《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主要容?

(P100-103)

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为我们设置了四道防线:

①家庭保护②学校保护③社会保护④司法保护

5. 家庭保护的含义:

P101

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的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101)

6. 学校保护的含义:

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

学校保护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发展、人身权利的维护、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

(P101)

7.社会保护的含义:

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社会保护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精神的保护等方面。

(103)

8.司法保护的含义:

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

(103)

9.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手段有哪些?

(P107-108)

①非诉讼手段   ②诉讼手段   ③善于同犯罪做斗争

10.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

就是法律。

P105

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

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P105

11.什么是非诉讼手段。

P107

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

它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或者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保障公民权益。

12. 诉讼手段的分类有哪些?

(P108)

诉讼的含义:

它是指人民法院主持有利害关系人参与的处理纠纷的程序。

打官司指的就是诉讼。

诉讼是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

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

是指由国家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揭露犯罪、证实犯罪、罪犯的活动。

民事诉讼:

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案件的解决纠纷的活动。

行政诉讼:

俗称“民告官”,是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

行政诉讼是解决行政纠纷的重要途径。

13.为什么要同犯罪做斗争?

(意义/重要性/必要性/义务/责任)(P113)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善于同侵权行为做斗争;当国家、集体、他人的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我们也要加以维护。

犯罪行为都是危害社会的侵权行为,同犯罪行为做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14.怎样同犯罪做斗争?

(方法/手段)

①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狡猾的。

我们与其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

特别是在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不要与其硬拼,而要讲究智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力求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巧妙地将不法分子抓获。

②许多事实告诉我们,面对歹徒行凶,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补充:

感受法律的尊严

1、什么是社会生活中的规矩?

(P.86)答:

社会生活中的规矩就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社会成员都应遵循的行为规则。

2、社会生活为什么必须要有规矩?

(P.86)答:

社会由人集合而成,社会活动是人的活动。

人们活动动机、目的往往不同,如果没有行为规矩,各行其是,社会就会混乱不堪,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

3、法律与道德、纪律规章有些什么不同呢?

(P.87)

答:

第一,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而道德则是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纪律规章则是由一定的社会组织或团体制定的。

第二,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强制性;而道德则是依靠舆论、习惯和人们的信念来维持和维护的,纪律规章则是依靠一定的社会组织或团体来维持和维护的。

第三,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而纪律规章则只要求本单位本团体本组织的成员或者进入一定场合的人们必须遵守;而道德则会是因为人们的阶级立场不同而异。

4、现代社会生活能不能没有法律?

为什么?

P89

答:

现代社会生活中,没有法律是难以想象的。

我国法律作为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它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法律的规作用突出的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如果人们违反了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理。

法律为人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模式,一个标准或方向。

同时,它还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

5、为什么说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

(P.89)

答:

法律具有保护作用。

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我们享受法律,需要法律保护。

所以说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

1、道德水平高低与犯罪有什么样的关系?

(P.97)

答:

人的行为是受思想观念支配的。

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就会追求上进,不犯或少犯错误,就不会作出犯罪的事情。

道德水平低、法纪观念淡薄,就会追求低级趣味,难免犯违反纪律的错误,发展下去就可能,甚至陷入犯罪的泥沼。

遵守法律,也是实践性道德的表现。

因此,我们要提高道德水平,增强法制观念,积极追求上进,这样才能不犯或少犯错误,不会做出犯罪的事。

6、《中华人民国刑法》怎样规定负刑事责任的年龄界限?

(P.98)

答:

《中华人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

已年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年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7、《中华人民国预防为成年人犯罪法》是怎样的一部法律?

(P.99)

答:

《中华人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为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其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而制定的。

这部法律设专章规定了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为我们划清了明确的是非界限。

8、《预防为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作了怎样的界定?

(P.99)

答:

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旷课、夜不归宿、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