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讲座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576282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讲座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讲座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讲座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讲座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讲座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讲座教案.docx

《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讲座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讲座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讲座教案.docx

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讲座教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讲座教案

江苏省《考试说明》的出台,明确了现代文阅读材料为:

论述类、实用类文本和文学作品。

又进一步解释“论述类”文本为论文、杂文、评论等;“实用类”文本指新闻、通讯、科技说明文、常用应用文等;“文学作品”包括散文、诗歌、小说、戏剧。

也明确了题型和分值:

7题31分。

其中选择题3题占9分,非选择题4题占22分。

选材更为广泛,非选择题的分值加大,为我们的复习和考试增加了难度。

通过与专家的座谈,明确《考试说明》的制定是向新课标靠拢,实现这个目标还要有一个平稳的过渡。

第一卷中的小阅读基本上是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论文,自然科学类的可能性居多;第二卷的大阅读基本上为文学作品,文学散文的可能性居多。

所不同的是小阅读减少一道题,减3分;大阅读取消选择题,增2分。

下面就二模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谈一谈高考散文的阅读,以就教于大家。

一、二模现代文阅读暴露的问题

二模考查的是一篇文学散文《根之魂》,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表现技巧的鉴赏。

涉及到文章篇章结构的艺术安排处设题较多,如开头的作用、引用手法的作用等,从答题的情况看,很不理想。

暴露出这样一些问题。

1、缺乏起码的文章学知识

如第14题“文章从东山魁夷的名画《根》起笔,有哪些用意?

”有的同学答“根是文章的线索”;更有甚者答“揭示主题”“点明文章主旨,深化文章中心”;还有人居然答“承上启下”。

所谓线索一定是贯穿全文的,如04年湖北卷《怀表,很老很老了》,全文写了三个层次:

修表的经历、表的来历、表的传承。

“怀表”可谓文章的线索。

散文开篇较少起笔就点明主旨,深化中心更无从说起。

承上启下说简直荒唐可笑,启下倒有可能,承上从何而来。

一般而言,散文多由实到虚,结构上层层递进,卒章显志。

又如第17题问“引用黄帝驾崩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且不谈这一引用突出的内容情感答不出,有人就连引用“赋予文章一定人文色彩”这最起码的一点都回答不出。

2、大而化之,空有一些套话

还是第14题,大多数同学都答到“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却不能答出“引出下文什么的描写”“为下文的什么作铺垫”这种情况更具典型性。

这样答的同学从大的方面来说,对于文章开头的作用是有所了解和理解的,但答案内容空洞,只能得1分。

这类学生较上面一窍不通还属“孺子可教”,一些基本的知识还具备,好好引导一下,告诉他们不能这样笼而统之,现代文阅读考查的是我们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即有否真正理解文本说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是怎样说的。

套话只是某种手法、某种结构形式的一般意义作用,只能起一个引路作用,回答任何一个问题都应结合文本的内容作具体的分析,将问题的答案具体化。

3、审题意识缺乏

如第16题的第2问“联系上下文来看,文章为什么要写老汉的话?

”和第17的“文中引用孙中山先生祭陵辞有什么作用?

前一个问题,有答“老汉是陵园管理者,又是典型的陕北高原农民,是中华民族最真切的的一个代表,最朴实的根基,最能反映中华民族的精神,正是有了这群胼手胝足,辛勤开垦的劳动人民,才有了中华民族,才有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这实际是回答了“文章为什么要写老汉”的问题。

后一个问题有答“照应上文每当国家发生大事,总不忘去祖宗陵前祭祀,祈愿祖宗保佑”

这实际上是回答“文章为什么写孙中山先生祭陵”的问题。

这两种答案的错误可以说是缺乏审题意识,没有认真去审读题目,从“话”和“辞”的内容去思考。

当然从根本上说,还是属于没有真正读懂文章。

又如,05辽宁卷《切梦刀》第一题:

以“理想和人情”为“弼辅”的“梦”,在文中具体指哪些内容?

解答此题内容应落在“梦”上,但不少同学不注意审题,则多答“现实”的情形,结果第三条答出来的答案是“祖国没有把幸福还给人民”,和本意恰恰相反。

05全国卷A《一日的春光》第16题:

请概括作者深爱海棠的原因。

不少学生仅答海棠的色彩红白适宜、绿树掩映之美,不注意问的是“作者”深爱海棠的原因。

一般而言,喜爱和欣赏必须满足主客观两个方面。

4、信息筛选不全面,整合不准确,表述不讲科学

如第15题“文章多处写到皇帝陵的松柏,这些松柏具有怎样的特点?

不超过10个字)”

答案为“树大、根深、历史悠久”。

这个答案似乎简单,但回答准确特别是全面的同学很少。

学生的答案有:

“蓊郁、苍苍莽莽茫茫”

“漫山遍野的粗犷的巨树”

“阳刚、粗犷、充满生命力”

“庞大的根系深扎于大地”

题干中提到“有多处写到”,那么首先就应该把凡是涉及到皇帝陵松柏的语句找出来。

第2段虽写到“走进苍苍莽莽的黄土高原,走进蓊蓊郁郁的松柏林中,走进······”但“苍苍莽莽”的是“黄土高原”,“蓊蓊郁郁”的是“松柏林”。

主要在第5、7段。

第5段写到“走进大殿的后院,令人震惊的是‘黄帝手植柏’,那简直是世上罕见的巨柏,柏树之王!

粗大的躯干瘦节累累,树皮斑斑驳驳,经历五千多年的风霜雨雪,经历了几千个春夏秋冬,依然苍郁蓊然,庞大的树冠遮天蔽日。

·······”;第7段写到“漫山遍野是巨大的松柏树,林涛轰鸣,苍苍莽莽茫茫。

那树根深扎于大地,树梢直薄云天,庞大的根系支撑着参天巨树。

我漫步在陵前的松柏林里,呼吸着古树粗犷的气息。

北国是属于树儿而属于花的世界,这里蒸腾着阳刚的氤氲,弥漫着皇天后土的浑厚凝重之气。

我想只有这黄土高原才能孕育峨峨巨柏,参天之木;只有这巍巍巨树才能撑起这寥廓的天穹!

这些信息筛选出来后,就要从中找出能体现特点的关键词,体

现人、物的特点的词语从词性来说,一定是形容词。

这样就可以将筛选出来的分类合并,得出三个方面的特点。

至于“粗犷”“阳刚”等不是树本身的特点,而是它给人的一种感受。

已经带有了观者的主观色彩,拟人化了。

题目要求回答的更多的是松柏树本身的特点。

大多数同学能答出“大”和“深”,“历史久”答出的较少。

文章实际多处写到这一特点“经历五千多年的风霜雨雪,经历了几千个春夏秋冬”“古树”,只是没有出现“巨大”“根深”这样的现成词。

信息筛选一定要全面,既要看出明示信息,也要发现暗含信息。

概括既要善于抓住文中的关键词,也要根据具体的表述进行分析概括。

否则就不全面。

筛选出来的信息还要注意加以分类合并,进行整合,然后从几个方面用最准确的词语表述。

有的答“茂密巨大,巍峨参天”,更有的仅将文中某一现成句“漫山遍野的粗犷的树”“庞大的根系深扎于大地”照抄,将10个宝贵的空格全部占满。

这种表述极不科学,严格来说,为0分,充其量也就1分。

语简面广点多是答这类题的要诀。

注意提醒用足字数。

5、理解不准确,回答表面化

如第14题“开头从东山魁夷的名画《根》起笔,有哪些用意”,部分同学回答“画之根象征(寓意)中华民族之根”,这就是理解有误。

东山魁夷画中之“根”不是中华民族之根的象征,黄帝陵才是中华民族的人文之初,黄帝、黄土高原、黄土地才是中华民族的根。

以东山魁夷的名画《根》起笔,只是为了引出下文对黄帝陵的描写。

如第17题问“文中引用皇帝驾崩的传说有什么作用”,不少同学回答为“引用皇帝驾崩的传说,介绍黄帝陵的由来”或“引出参观黄帝陵这件事”,似也有些道理,因为传说的结尾说“这便是‘天下第一陵’的黄帝陵”,下一段的开头又说“看黄帝陵最好·······”以名画起笔写的用意答成“点题;增添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虽不算错,但都未能答出真正的用意所在。

只是停留在表面,失之于浅。

二、一点思考和建议

(一)使学生牢固树立几个意识

1、文本和语境意识

高考现代文阅读采取的是精读能力的考查方式,要求的是客观性理解阅读。

即使是在考场要求快速阅读的特定情形下,也必须务求文本的真知。

一切立足文本,回答问题更是要因文解题。

现代文阅读主要考查的是理解文章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筛选整合文章的信息,理解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作者的观点;鉴赏文章的表达技巧。

也即文章说的什么,为什么这样说,是怎样说的。

从词语的含义、文章的内容、作者的观点,都是从具体的文章而来,每一个问题都是针对具体的段落或者全篇,有一定的上下文作为答题的依据。

要将题目回归到文本上来。

主观性试题客观化。

筛选性、概括性试题的答案尽量使用文中关键性的词句,理解性试题的答案一定要把握作者的理解。

“用自己的话回答”也要注意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即使是开放性试题的答案在文中也一定查有实据,解答这种试题依然要依据文本本身的内容,不可有主观色彩。

2、信息和要点意识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在现代文阅读测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自身就是大纲所规定的一个考点,另一方面更是答好其他测试题的一个重要前提。

因为不少测试题都是着眼于筛选并整合部分语段或全文相关信息而拟定的。

信息的筛选要注意全面性。

阅卷评分是见点给分,而有的题目还有字数限制的要求。

因此,答题时一要全面吸收信息,务求没有遗漏,把涉及到的信息都划出来。

二要将所有的信息作一点分类分析,如二模的第15题“松柏树的特点”,稍作一些分析后就可看出是写了三个方面的特点。

这种分析有时可按照篇幅先后的不同纵向逐层进行,也可按照内在有机构成的情况横向分类进行。

然后在此基础上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

不可就其一点绕来绕去。

3、审题意识

作文强调审题,其实语言运用题和阅读题也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审题,在平时和高考的阅卷过程中,我们经常为学生由于审题不清造成的错误扼腕。

有的同学粗读一遍之后,题还没看清就迫不及待的依据大致的印象或头脑里固有的概念提笔就答,且检查时也是只看答案,不看题目。

不仅要提醒学生认真读题,强化他们的审题意识,而且引导他们对试题本身做些分析,在明确题干含义要求的基础上再来答题。

现代文阅读的考查不会出像“这篇文章的特色是什么”这类大而化之的题目。

提问一般比较明确,指向性强。

如有的试题,就考查什么作了明确的点拨,有的试题规定了答题的具体区间。

好好作一些分析不仅不会偏离题意,且还有可能得到某些启发。

如05天津卷《看树》第17题“请赏析‘风是最美的问候,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皱的情感抚摸得平平展展’这句话”“赏析”指欣赏分析,不少同学仅回答这句话本身的意思,未能指出这个句子使用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作用。

以上,用我们蔡老师的话一言以蔽之,就是:

读具体的文章、问具体的问题、答具体的答案。

南师大的吴锦老师在座谈中也说:

所有的命题都是具体的,所有的题目都要到文章中找答案,一定要从材料出发,生发,具体化。

(二)讲解一点基本的文章学知识,教给学生一点套板语言和模式知识

前面说到学生答题的一大问题就是空话、套话多,内容空洞。

但并不意味无须掌握一些基本的套式知识。

正确的套话不仅可说,且引导答题上路。

语文学习讲求的是厚积薄发、水到渠成,语文学习的功在平时。

但临考磨枪,不快也光。

从现代文文学作品的选材来看,散文的可能性较大。

从近几年的选文看,大多文质兼美,体现人类真挚的情感或智慧的光芒,人文气息浓厚,有时还富有时代性和社会意义。

高考散文选材多为抒情类和议论类。

江苏卷04、05年的选文就是这两种类型的代表。

《波兹曼的诅咒》引导人们思考现实,文选得好,题出得也好。

命题的老师认为这样文质兼佳且有题可拟的文章太难选,考查抒情类散文的可能性相对多一些。

两篇文章无论是选文本身还是题目的拟定都值得大家好好研究。

不妨将课本读本上的散文知识短文作一点介绍。

1、散文的一般常识

散文是相对于诗歌、戏剧、小说的一种文学样式。

读本第三册《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中有这样一些论说:

“散文是一种最适于抒写作者主观情感、心灵的文学样式。

它是一种‘自我’的文学,‘个性’的文学!

”因此阅读散文要善于把握文章的个性特质。

很多同学就是未能把握文章的个性特征而出现理解错误的。

“散文是一种‘实’‘虚’结合、因‘实’出‘虚’的艺术。

所谓‘实’,指的是现实生活中人、事、物、景等真实的客观外物。

······它实在是营造作品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基石’,是构筑整个情感大厦必不可少的‘铺垫’。

·······散文需要写‘实’,但写‘实’并非终极目的。

散文的真正作意或精神是在铺垫好这些‘基石’后,向情感、精神等‘形而上’的领域大胆迈进,构建出一个精神或心灵的大厦!

这就是‘虚’。

懂得了这一点,我们就知道散文多由“实”到“虚”的,而开头的几种模式:

(1)欲扬先抑,如05全国卷《一日的春光》;

(2)先言他事他物,从一种现象起笔引入,如05山东卷《溯源》;

(3)对比、映衬,如05广东卷《壶口的黄河》

这几种开头都是巧妙地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有时还具有增添情趣、引起读者兴趣的作用。

问题常设置为“文章开头这样写(安排)有什么作用?

”答时基本可分三步进行:

首先答出这是一种什么手法,然后答这种表现手法的一般作用,最后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写出具体的作用。

当然也有不少文章开头就亮出观点,统领全文,如04江苏卷《草堂·诗魂》。

也有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如05江苏卷《波兹曼的诅咒》。

再如散文的结尾:

有的照应文题,有的呼应开头,有的点明主旨而深化中心,是谓“卒章显志”。

很多散文都是在层层铺垫递进后揭示主旨的。

还有的文章结尾处故意宕开一笔,间接、含蓄的抒情。

或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

如05年北京卷《合欢树》就是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

最后一道题问“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

这种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什么?

”的。

05年辽宁卷《切梦刀》第22题问“如果将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删去,好不好?

为什么?

请简要赏析。

”这是一道开放题。

回答好和不好,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其实这是在考查两种不同的结尾的效果。

不删,是因为这一结尾点明并深化了主题,使文章立意显豁,直接而充分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删去,可以避免将作者的主观情感立即显现出来,使文章含蓄,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给读者留下较大的思索和想象空间。

懂得一点篇章结构的知识,解答这样的题目就不成问题。

此外,散文取材“小中见大”的特点,过渡句、段的作用等等都应有所了解,特别要注意文章关节处所具有的引发议论、揭示主旨的作用。

如04天津卷《春从心出》第3题问“从全文看,‘朋友打来电话’这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

另外语文课本第三册有《散文的艺术魅力》,可以让学生去读一读;读本上一些关于写作的文章,换个角度也可以作为文章学常识来读。

开头、结尾的作用在现代文考查中很多,05年《阳台上的遗憾》《溯源》《春天的梦》《张家界》《合欢树》《壶口的黄河》都在开头上设了题。

结尾处设题的05年有《给匆忙走路的人》《合欢树》《切梦刀》等。

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掌握散文中常用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在阅读中灵活运用

高考现代文阅读经常考到的有比喻、拟人、对比、引用、反复等手法

(1)比喻、拟人

这两种手法常结合重要句子的理解来考查。

比喻:

如05全国卷B《春天的梦》第16题:

“春风吹开了故都的城门,也廓清了我心灵上的迷雾”结合上下文,说说它在文中的含义。

要答出这句话的意义,须结合上下文,还原出喻体的本体意义。

又如04全国卷C《快乐的死亡》地19题:

文章最后一段关于喝酒的描写和议论,运用了什么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在这里运用的是比喻的手法,将作家参加社会活动类比为喝酒,适当参加有益创作为少喝有益健康,过分热衷而无创作为酗酒。

不仅要了解这一类比的意义,还要答出其作用。

比喻的一般作用是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这只是形式上的一般作用,考查的重点往往在本体喻体的相似点上,关键还在明确比喻的具体内容。

结合文章可答成“通俗易懂,极富讽刺意味,起到形象生动的批评作用”

拟人:

如05天津卷《看树》第18题:

请欣赏‘风是最美的问候,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皱的情感抚摸得平平展展’这句话。

这是一个使用了拟人、比喻的句子,将风人格化,往事中不愉快的情感是“褶皱”,风的吹拂为“抚摸”,将抽象的情感用具体的形象表达,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作者抛开往日的不快后平和的心情。

人格化,化抽象为形象是这种修辞的一般作用。

(2)对比、衬托

对比,两相对照以突出某一方面,使某一特点更为显扬。

最典型的例子是04年江苏卷的《草堂·诗魂》,第20题:

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

结合全文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前一问虽名为考查表现手法,实则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些对比可以通过划分层次来明确,共有两大方面6处具体对比。

形式总是为内容服务的,全篇都使用对比,必定和文章的主旨关联,因而好处可表述为:

通过多方面的对比,层层深入,使“文章憎命达”的内涵更加丰富,内容表现更加集中。

又如,04全国卷《痛哭和珍》第19题:

作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她是怎样写自己的?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找到文中的这两处描写可归纳为一是写了自己的“渺小”,一是写了自己的“胆怯”,再联系文中作者对和珍的评价,可知这是用了衬托的手法,以自己的渺小衬托和珍的伟大,以自己的胆怯衬托和珍的英勇无畏。

对比、衬托往往是作者采用曲笔的方式来含蓄、有力地表现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情感,因此,常常成为现代文阅读考查的重点。

(3)引用

如《阳台上的遗憾》第20题:

文章第5段是否可以不引用张潮的话?

为什么?

引用手法除“丰富文章的内涵”,“使文章增添文学色彩”等形式上一般意义的作用外,还能更深刻地揭示中心内容。

如懂得这些,结合文本就能:

答出:

不引用会使文章失去语言的雅趣;不引用会使文章失去铺垫仿拟对象;不引用会减少“遗憾”的丰富内涵。

懂得这些,解答《根之魂》就容易些。

这次二模考引用的有3题:

“引皇帝驾崩的传说的作用”,“引用老汉的话的作用”,“引用孙中山祭陵辞的作用”。

(4)反复

  如《报秋》有这样的题:

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字和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反复最一般的作用是通过反复强调突出某个意思,造成某种气势从而起到某种强化作用。

造成一种强烈的效果。

这里是词语的连续反复,结合文章可知,6个“便”字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强调时间的飞逝;而5个“领取”的连用,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本文主旨起到强化作用。

除词语的连续反复,还有句子的间隔反复,如《一日的春光》中作者反复说“我不信了春天”,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两次,是为了强调突出苦苦等待春天却迟迟不来的失望,纵观全文,反复这样说是在为后文写美妙的“一日的春光”作充分的铺垫,期待强烈的反衬作用,是欲扬先抑,是为了突出“一日的春光”让作者得到的满足与酬报。

《在远方》中三次反复“音乐在远方”,在结构上还起到贯穿全文,层层递进,突出中心的作用。

另外像排比、人称(特别是第二人称)的使用等也应注意。

如02年北京卷《一片树叶》。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套板对学生只是起到一个引路的作用,引导他们往这些方面去思考,绝对不能一套了之,具体的文章要具体分析,具体的问题须答具体的内容。

三、回归经典高考题,讲透几篇典型的文章,使一些方法牢记学生之心

高考的脚步近了,要做的题还有许多,恐怕再来一年还是做不完,以后的学生恐怕更是做不完;但该做的题不能不做。

在最后屈指可数的几周,多做不如少做。

少做更须精做。

如果要做不妨做做经典的高考题。

把它做透,讲透,使一些意识深入学生之心。

如做做《草堂·诗魂》,使明白,层次分析法是概括内容要点的好方法。

无论是“草堂的文化意义”还是“草堂仔诉说什么呢?

”的内容或是“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都可以用此法解答。

做做《波兹曼的诅咒》,使学生懂得如何去把握作者的观点,特别是隐含的观点或是借助形象化语句表达的观点。

如波兹曼的媒介文化观,绝大多数同学只能从“波兹曼认为媒介的变化意味并且导致了认识世界方式的变化”答出“媒介影响认识世界的方式”,而不能从“在波兹曼看来,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就是置身于人类精神传统之中进行思考”中蕴含的“应当引导人们思考”这一观点。

再含蓄的语句在文中的意思或观点总还是可以借助一些标志来理解的,这段文字就有提示性的词语:

“波兹曼认为”“在波兹曼看来”。

考查作者观点、较难理解的像《壶口的黄河》第19题:

文章结尾强调“也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这里包含作者的观点态度,要准确解读,必须联系与之紧密相连的上句“路德维希为尼罗河作传”,并结合文章的附注才能理解出三层意思:

黄河体现了中国的历史与中国人的精神;应该由中国人自己为黄河作传,而不是像非洲的尼罗河那样由欧洲人来作传;中国人通过为黄河作传来表现中国人的历史和精神。

再如《阳台上的遗憾》“就文末‘遗憾是历史进步身后寂寞的影子’所蕴含的作者的观点作出简要的评价”,作者的观点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阐述的,须通过对喻体的分析而出,遗憾是影子,说明遗憾是如影紧随“历史进步”之形,反映出作者辩证的态度:

历史是发展进步的,但在进步的同时也会留下不少遗憾。

最后阶段的现代文阅读复习可以通过几篇经典的高考题让学生做通、做透,讲清、析透;强化一些意识,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

以期有所收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教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重要句子的类型

2.掌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作为现代文阅读的一个能力点,是一个常考点,即每年必考。

更重要的是,筛选文中的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甚至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全都离不开对文中重要句子的把握。

二、概念阐述

“重要的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表达作用而言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从作用上说,指那些能点明主旨的语句,或能显示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即人们常说的“文眼”。

2.从语句特点上说,指那些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理解对文脉的推进与转接有关键作用的句子。

3.从内容上说,指那些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语句。

4.从表达上说,指那些比较含蓄的有深层含意的语句。

5.从结构上说,指那些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意有直接影响的语句。

三、方法指津(例题原题见四)

1.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

高考设置的“重要句子”多为揭示文章主旨、体现行文思路、传达作者情感、蕴涵丰富意味的语句。

一般情况,这些语句都有突显其含意的一个或几个关键性词语。

抓住了关键词语,就等于拿到了开启句子含意之门的钥匙。

有些句子,只要把其中的重要词语的含义搞清楚了,就可以推知整句的意思。

如xx年高考重庆卷第17题(见学案):

如何理解“汉文化一直也在这样的南国宅院里咳血和低吟”?

要理解题目中句子的含意,就应抓住关键词语:

汉文化、咳血和低吟。

语段内容界定了“汉文化”的特定含义——三纲五常的专制和文人雅士的伤感;“咳血和低吟”传达了作者对“汉文化”的情感态度——陈腐没落。

整合后可表述为:

在这样的南国宅院里,也有三纲五常的专制和文人雅士的伤感。

2.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针对结构复杂而含义(信息)较难理解(提取)的句子

有许多句子,分析其结构,如果是单句,先找准主、谓、宾,如果是复句,先找准其第一层,就可以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

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的第三自然段“正象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这段话只是一个句子,但由于句子长,结构复杂,如果不做细致的分析,意思就难以理解。

分析时首先指明整段是一个单句,主干是“马克思发现了规律”,这个“规律”即后面的“事实”,这个事实即冒号后面的全部句子;这三个宾语又是同位复指,而且一个补充说明一个,层层深入,其中第三个宾语又是一个多重复句,句首“正像……一样”作全句的状语。

经过这样细致的分析,学生就能理解全句所要表达的意思了。

这种方法在社科文、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中用得最多,也行之有效。

3.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针对在文章中起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