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572645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39.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微生物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医学微生物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医学微生物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医学微生物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医学微生物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微生物学.docx

《医学微生物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微生物学.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学微生物学.docx

医学微生物学

医学微生物学

第一章绪论

一.微生物的概念及种类

(一)概念:

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肉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几千倍,甚至几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二)特点:

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繁殖迅速、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容易变异

(三)分类:

1.非细胞型微生物:

病毒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

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真菌。

二.微生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一)有益的一面:

(二)有害的一面:

病原微生物:

少数微生物能引起人和动植物的微生物病害,这些具有致病作用的微生物,称病原微生物。

第一篇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

第一节细菌

细菌的特点:

有细胞壁及原始的核质、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对抗生素等药物敏感。

一、细菌大小与形态

1、细菌的大小;测量单位是微米(μm)

2、细菌的形态:

球菌,杆菌,螺形菌。

3、用革兰染色法将细菌分为两大类:

G+菌和G—菌

二、细菌的基本结构:

包括: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1.细胞壁:

肽聚糖(粘肽)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化学成分。

(1)G+菌:

含有肽聚糖和磷壁酸。

其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组成。

(2)G—菌:

含有肽聚糖及外膜组成。

其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两部分组成。

外膜由内向外依次是:

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

脂多糖(LPS)由三部分组成:

脂类A、核心多糖、寡糖重复单位

A、脂类A:

它是内毒素的毒性成分和主要成分,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B、寡糖重复单位(特异性多糖):

细菌从光滑型变为粗糙型为特异多糖的缺失所致。

(3)G+菌G—菌细胞壁的比较:

区别要点

G+菌

G—菌

强度

较坚韧,三维立体结构

较疏松,二维平面结构

肽聚糖层数

可多达50层

仅1~5层

肽聚糖组成

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

聚糖骨架、四肽侧链

肽聚糖含量

占细胞壁干重

50%~80%

占细胞壁干重

5%~20%

磷壁酸

外膜

青霉素、溶菌酶

敏感

不敏感

G+菌G—菌细胞壁结构不同的医学意义:

使这两类细菌在染色性、抗原性、毒性、对药物的敏感性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

(4)细菌细胞壁缺陷型:

称为细菌的L型

细胞壁受损的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的细菌称为细菌的L型。

其在高渗、低琼脂含血清的培养基中能缓慢生长,形成“油煎蛋”样细小菌落。

常发生在使用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可引起慢性感染。

但常规细菌学检查结果阴性。

2.细胞膜:

为半通透性的生物膜。

主要功能有:

渗透和运输作用、细胞呼吸作用、生物合成作用、参与细菌分裂。

中介体:

细菌细胞膜向细胞质内陷,并折叠形成囊状物。

有拟线粒体之称。

3.细胞质:

含有的重要结构有:

(1)核糖体: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红霉素与链霉素能分别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和30S亚基结合,干扰细菌DNA的合成,导致细菌的死亡。

(2)质粒:

是存在于细胞质中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环状双股闭合的DNA,带有遗传信息,控制细菌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能自行复制,传给子代,也可通过传递方式将质粒传给无质粒的细菌。

医学上重要的质粒有:

F质粒(致育性质粒)、R质粒(耐药性质粒)和Vi质粒(毒力质粒)等。

(3)胞质颗粒:

较常见的是异染颗粒,有助于鉴别细菌。

4.核质(拟核):

是细菌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二、细菌的特殊结构:

包括:

荚膜,鞭毛,菌毛,芽孢。

1.荚膜:

由某些细菌分泌并包绕在细胞壁外的一层较厚的黏液性物质。

作用:

抗吞噬,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2.鞭毛:

是某些菌体上附有的细长成波状弯曲的丝状物。

作用:

是细菌的运动器官,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3.菌毛:

许多G—菌和少数G+菌的菌体表面存在的一种比鞭毛短而细直的丝状物。

(1)普通菌毛:

具有黏附作用,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2)性菌毛:

传递F质粒。

4.芽孢:

某些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细胞质和核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的小体,称为芽孢。

是细菌的休眠状态,不是细菌的繁殖方式。

作用:

具有强大的抵抗力。

原因:

具有多层致密的膜结构,理化因素不易透入;含水量少,蛋白质受热不易变性;含有大量的吡啶二羧酸,提高了酶的稳定性。

意义:

由于芽孢的抵抗力强,在医疗实践中判断灭菌是否有效,

必须以杀灭芽孢为标准。

四、细菌的理化性状与新陈代谢

(一)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

1、糖发酵试验:

有助于鉴别肠道细菌。

肠道的致病菌不分解乳糖,肠道的不致病菌分解乳糖。

2、吲哚试验(I):

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霍乱弧菌等为阳性。

3、甲基红试验(M):

大肠杆菌为阳性,产气杆菌为阴性。

4、VP试验:

产气杆菌阳性,大肠杆菌阴性。

5、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大肠杆菌为阴性。

6、尿素酶试验:

变形杆菌为阳性。

7、硫化氢试验:

乙型副伤寒杆菌和变形杆菌为阳性。

IMViC试验:

吲哚(I)、甲基红(M)、VP(V)和枸橼酸盐利用(C)四种试验,常用于鉴定肠道杆菌。

大肠杆菌是++--,产气杆菌为--++

(二)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其意义:

(1)热原质:

是许多G—菌和少数G+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

意义:

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2)毒素和侵袭性酶:

毒素包括内毒素和外毒素。

意义:

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3)色素:

包括水溶性和脂溶性色素。

意义:

可鉴别细菌。

(4)抗生素:

是某些放线菌,真菌或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的能抑制或杀灭某些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物质。

意义:

可用于治疗。

(5)细菌素:

意义:

用于细菌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

(6)维生素:

意义:

有营养作用。

 五、细菌生长的繁殖与培养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1、营养物质:

水,含碳和含氮化合物,无机盐,有的还需要生长因子(B族维生素,氨基酸等)

2、酸碱度:

大多数病原菌最适宜的酸碱度是pH7.2~7.6

3、温度:

37℃。

4、气体:

O2和CO2

根据细菌对氧气的要求不同,可将细菌分为四类:

(1)专性需氧菌:

例如:

结核杆菌、霍乱弧菌

(2)专性厌氧菌:

例如:

破伤风梭菌、脆弱类杆菌

(3)微需氧菌:

例如:

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

(4)兼性厌氧菌:

例如:

葡萄球菌等大多数细菌

(二)生长方式与速度

1.方式:

无性二分裂法。

2.速度:

大多数细菌繁殖速度很快,每20~30分钟分裂一次。

结核杆菌为18小时。

(二)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规律:

细菌的生长曲线:

1、迟缓期:

2、对数期:

此期细菌的形态、染色性及生理活动都比较典型,

对外界环境是影响也较为敏感。

研究细菌的形状时应选用该期的细菌。

3、稳定期:

4、衰退期:

(三)培养

(一)培养基的概念:

用人工方法配制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称为培养基。

(二)种类:

1、按物理性状不同分为:

液体,半固体,固体。

2、按用途不同分为:

基础培养基,营养培养基,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和厌氧培养基。

二、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1、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均匀浑浊,沉淀,菌膜生长。

2、在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菌落,菌苔。

3、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象:

有鞭毛的细菌沿穿刺线向周围扩散生长。

无鞭毛的细菌则沿着穿刺线生长。

第二节病毒

病毒(virus):

是一类个体微小,无完整细胞结构,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型,必需在细胞内寄生并复制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1、大小:

测量单位:

纳米(nm)。

2、形态:

球形,杆形,砖形,弹状和蝌蚪形等。

二、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1、化学组成:

核酸和蛋白质。

2、结构:

由核心,衣壳和包膜组成。

(1)病毒的核心:

DNA或RNA组成。

(2)病毒的衣壳:

是核心外面的蛋白质结构。

由许多蛋白质亚单位(壳粒)组成。

排列成不同的立体结构:

如二十面体对称型,螺旋对称型和复合对称型。

(3)病毒的包膜:

为脂蛋白。

有些包膜表面有蛋白质性的钉状突起,称为包膜子粒或刺突。

三、病毒的增殖

1、病毒的增殖方式:

复制。

复制周期分为:

吸附和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成熟和释放等步骤。

2、异常增殖与干扰现象

(1)病毒的异常增殖:

A、顿挫感染:

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如细胞不能为病毒增殖提供所需要的酶、能量及必要的成分,则病毒就不能合成本身的成分,或者虽合成部分或合成全部病毒成分,但不能组装和释放出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

B、缺陷病毒:

指因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者因某一基因位点改变,不能进行正常增殖,不能复制出完整的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

(2)病毒的干扰现象

A、定义:

当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

B、意义:

a、在预防接种时,应避免同时使用有干扰作用的两种病毒疫苗,以防止免疫效果的降低。

b、患病毒性疾病者应暂停接种病毒疫苗。

四、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

(一)物理因素

1、温度:

耐冷不耐热。

可在-20℃以下或冷冻真空干燥可保存数月或数年。

2、酸碱度:

强酸或强碱可灭活职。

3、射线:

X射线、γ射线、紫外线都能灭活病毒。

(二)化学因素

1、脂溶剂:

有包膜的病毒对乙醚等脂溶剂敏感。

2、甲醛可灭活病毒,但保持其抗原性,故常用于制备灭活疫苗。

3、来苏,升汞,酒精等化学药物均能灭活病毒。

4、抗生素与中草药:

病毒对抗生素不敏感;中草药如板蓝根、大青叶、大黄、贯仲等对病毒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

第二节真菌

是一种不含叶绿素,不分根茎叶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一、形态与结构:

(一)单细胞真菌:

圆形或卵圆形,以出芽的方式繁殖。

(二)多细胞真菌(霉菌或丝状菌):

由菌丝和孢子组成。

1、菌丝:

分为有隔菌丝与无隔菌丝

2、孢子:

是真菌的生殖结构。

分为三种:

(1)叶状孢子:

芽生孢子、关节孢子、厚膜孢子

(2)分生孢子:

大分生孢子与小分生孢子

(3)孢子囊孢子:

二、真菌的繁殖与培养:

1、繁殖方式:

形成菌丝、产生孢子及菌丝断裂等。

2、培养:

沙保弱培养基,pH4.0~6.0,需高湿、高氧环境。

浅部真菌:

22℃~28℃。

深部真菌:

37℃。

菌落:

酵母型菌落,酵母样菌落和丝状菌落。

三、抵抗力:

对抗生素不敏感。

灰黄霉素、制霉菌素B、克霉素等对多种真菌有抑制作用。

第三章感染

半数致死量(LD50)或半数感染量(ID50):

即在一定条件下能引起50%实验动物死亡或感染的最少微生物或毒素的量。

第一节细菌的致病性

病原菌的致病因素:

由细菌的毒力,侵入数量和侵入门户决定的。

一、细菌的毒力:

其物质基础是侵袭力和毒素。

(一)侵袭力:

1、菌毛等黏附因子:

菌毛黏附素和非菌毛黏附素(革兰阳性菌是菌体表面的毛发样突出物)。

2、荚膜和微荚膜:

抗吞噬和抗杀菌物质的作用。

3、侵袭性酶:

(二)毒素:

1、内毒素和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特性

外毒素

内毒素

来源

G+菌及G—菌

G—菌

存在部位及释放方式

由活菌分泌或少数菌崩解后释放

是细胞壁成分,菌体裂解后释放

化学成分

蛋白质

脂多糖

稳定性

不耐热,60℃~80℃30min被破坏

耐热,160℃2~4h被破坏

免疫原性

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

较弱

毒性作用

强,不同的细菌的外毒素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的毒害作用,引起特殊的临床表现。

较弱,各种细菌的内毒素作用大致相同

甲醛处理

可脱毒成类毒素

不能脱毒成类毒素

2、内毒素的作用有:

发热反应,白细胞反应,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和DIC。

二、细菌的侵入数量:

三、细菌的侵入途径:

第二节感染的来源与途径

一、感染:

病原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破机体的防御机能,侵入机体,与机体相互作用而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称为感染。

二、感染的来源:

(一)外源性感染

感染来源有;

1、患者:

2、带菌者:

3、患病或带菌动物:

(二)内源性感染:

条件致病。

二、感染的类型:

(一)隐性感染

(二)显性感染

1、根据病情缓急,分为:

(1)急性感染

(2)慢性感染

2、根据感染的部位不同,分为:

(1)局部感染

(2)全身感染:

全身感染的类型有:

1)毒血症:

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不侵入血流,但其产生的外毒素侵入血流,引起特殊的临床中毒症状。

2)菌血症:

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一时性或间断地侵入血流,但未在血中繁殖。

3)败血症:

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如不规则高热,皮肤黏膜淤癍,肝脾肿大等。

4)脓毒血症:

指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在其中大量繁殖,并可通过血流到达机体其他组织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

(三)带菌状态:

第三节医院感染

一、医院感染的概念、分类:

(一)概念:

指住院病人、医院工作人员等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二)分类:

1、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

2、外源性感染:

(1)交叉感染

(2环境感染

二、医院感染常见的病原体及特点

(一)医院感染常见的病原体;

耐药菌和弱毒菌的感染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二)医院感染病原菌的特点:

1、以条件致病菌为主

2、多为多重耐药菌为主

3、主要侵犯免疫力低下的宿主

三、常见的医院感染及诱发因素

(一)常见的医院感染

1、肺部感染

2、尿路感染

3、伤口感染

4、病毒性肝炎

5、皮肤及其他部位感染

(二)医院感染的诱发因素

1、医院管理方面

2、侵入性诊治手段增多

3、使用可抑制免疫的治疗方法

4、大量抗生素的开发和普及

5、易感病人增加

6、环境污染严重

7、对探视者未进行必要的限制

四、医院感染的预防

1、提高认识,强化管理

2、改进医院建筑与布局

3、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4、做好消毒与灭菌工作

5、加强清洁卫生工作

6、采取合理的诊断治疗方法

7、及时控制感染的流行

8、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

9、改善工作人员的卫生与健康条件

第二节病毒性感染

一、感染方式与途径:

(一)水平传播:

1、定义:

指病毒在个体之间的传播。

2、途径有:

经皮肤,呼吸道,消化道,性传播及多途径传播。

(二)垂直传播:

1、定义:

指病毒经胎盘或产道由母体传播给胎儿的方式。

2、途径有:

经胎盘或产道传播。

二、感染的类型:

(一)隐性感染:

(二)显性感染:

1、急性感染:

2、持续性感染:

(1)慢性感染:

(2)潜伏感染:

(3)慢发感染:

第二节病毒的致病机理

一、引起受感染细胞的改变:

(1)溶细胞感染:

(2)细胞膜改变:

新抗原和多核巨细胞的形成。

(3)包涵体的形成。

是细胞被病毒感染的标志。

二、引起免疫病理损伤:

Ⅱ,Ⅲ,Ⅳ型超敏反应。

三、引起遗传物质改变:

整合感染、细胞转化、细胞凋亡、染色体改变。

第三节抗病毒免疫

一、天然免疫

(一)干扰素(IFN):

1、定义:

是病毒或干扰素诱导剂作用下,由宿主细胞产生的一组具有高度活性和多种功能的蛋白质。

  2、种类:

由白细胞,成纤维细胞,T细胞产生,分别称α,                 β,γ干扰素。

 

 3、作用;

 (1)广谱抗病毒

 (2)抗肿瘤

 (3)免疫调节

(二)NK细胞:

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

二、获得性免疫:

第四章抗感染免疫

第一节概述

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1.非特异性免疫:

(天然防御机制)(先天免疫)

不是由特异性抗原刺激而发生的,不具有抗原特异性,对许多

病微生物发挥作用。

生来就有,是由遗传决定的。

2.特异性免疫:

是由特异性抗原刺激产生的,是后天的,又称为获得性免疫。

一.非特异性免疫:

组成因素:

屏障结构,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物质。

(一)屏障结构:

1.皮肤,黏膜屏障:

(1)机械性阻挡与清除。

(2)局部分泌的抗菌物质。

(3)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

2.血-脑屏障:

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免受感染。

3.胎盘屏障:

保护胎儿免受感染。

(二)吞噬细胞:

1.种类:

(1)大吞噬细胞:

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

(2)小吞噬细胞:

中性粒细胞。

2.表面结构:

有FcR,C3bR,C4bR。

有助于发挥调理作用。

3.吞噬的结果:

(1)完全吞噬:

微生物被吞噬杀灭,消化。

(2)不完全吞噬:

虽吞入而未被杀死,随吞噬细胞游走,微生物被带往它处造成扩散。

(三)体液中的物质:

1.干扰素(IFN):

阻止病毒在细胞内复制。

2.溶菌酶:

溶解G+菌

3.补体:

溶解G—菌

4.乙型溶素:

溶解G—菌

二.获得性免疫

(一)体液免疫:

抗体的抗感染作用(见免疫应答部分)

(二)细胞免疫:

效应淋巴细胞的抗感染作用(见免疫应答部分)

第二节抗菌免疫

一、抗胞外寄生菌的免疫

(一)先天免疫

吞噬细胞和补体的作用

(二)获得性免疫

主要是体液免疫

1、抑制病原菌粘附

2、抗体的调理作用

3、溶解细菌作用

第三节抗病毒免疫

一、体液免疫的作用:

作用于游离的病毒

1、中和病毒的作用

2、ADCC作用

二、细胞免疫的作用:

作用于已经侵入细胞或在细胞内增殖的病毒。

三、干扰素的作用:

广谱抗病毒。

 

第五章遗传与变异:

第一节细菌的变异现象

一、形态与结构的变异

1、细菌的L型变异:

L型细菌:

细胞壁缺陷型细菌。

二、菌落变异:

S—R变异

三、毒力变异:

四、耐药性变异

第二节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一、细菌染色体:

一条双股环状DNA链反复盘绕折叠而成的超螺旋结构。

二、质粒:

1、定义:

使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双股环状DNA.

2、质粒可编码很多重要的生物学性状:

(1)F质粒:

产生性菌毛。

(2)R质粒:

耐药性质粒。

(3)Vi质粒:

编码细菌的毒力。

(4)Col质粒:

编码大肠杆菌产生大肠菌素的能力。

3、质粒的特性:

(1)不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可以自行丢失或人工处理而消除,其性状亦随之消失。

(2)可自主复制。

(3)可通过接合、转化和转导等方式在细菌间转移。

(4)有的质粒可共存(相容性),有的不能共存(不相容性)。

三、噬菌体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

蝌蚪形、微球形和纤线型三种。

2、组成:

由头部和尾部组成。

头部:

为双辐射状的六棱柱体。

尾部:

呈管状,有尾髓、尾鞘和尾板(由尾刺和尾丝)组成。

(二)噬菌体与细菌的相互关系

噬菌体根据其与宿主菌的相互关系,可分为两种类型:

1、毒性噬菌体:

能在敏感的细菌中增殖,并引起细菌裂解的噬菌体。

2、温和噬菌体(溶原性噬菌体):

(1)定义:

形成溶原状态的噬菌体。

(2)溶原状态:

(3)前噬菌体:

整合在细菌DNA上的噬菌体基因。

(4)溶原性细菌:

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

第三节细菌变异的机制

一、基因突变:

是细菌遗传基因的结构发生突然而稳定的变化,导致细菌性状的遗传性变异。

二、基因转移与重组:

方式有:

转化、转导、接合、溶原性转换和原生质体融合等。

(一)转化:

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断,并与自身DNA进行整合重组,是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

(二)转导:

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转移到受体菌中去,是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

1、普遍性转导:

误被装入的DNA片断可以是供体菌染色体上的任何部分。

2、局限性转导:

由于所转移的只限于供体菌DNA上个别的特定基因。

(三)接合:

供体菌和受体菌通过性菌毛相互连接沟通,7将遗传物质(质粒)转移给受体菌的过程。

接合性质粒有:

F质粒、R质粒、Col质粒、毒力质粒等。

(四)溶原性转换:

温和噬菌体的DNA整合到宿主菌的染色体DNA后,使细菌的基因型发生改变,从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

(五)原生质体融合:

是将两种不同细菌经溶菌酶或青霉素等处理,失去细胞壁成为原生质后进行彼此融合的过程。

第四节细菌变异的实际意义

一、诊断疾病方面:

注意鉴别,以免造成错误诊断。

二、治疗疾病方面:

合理使用抗生素,并应先做药敏试验,再选择敏感性药物进行治疗。

三、预防疾病方面:

制备减毒活疫苗,预防疾病。

四、基因工程方面:

制备大量需要的基因产物。

 

第七章消毒与灭菌

第一节细菌的分布

一、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

在水中,土壤中和空气中的分布。

二、细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

(一)正常菌群:

在正常人体的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的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群,对人体无害,称为正常微生物群,统称正常菌群。

(二)正常菌群的生理意义:

1、生物拮抗作用

2、营养作用

3、免疫作用

4、抗癌作用与抗衰老作用等

(三)条件致病菌:

1、定义:

在特定的条件下,正常菌群与人体间的的平衡关系被打破,原来不致病的正常菌群也能引起疾病,因此把这些细菌称为条件致病菌。

2、这些特定的条件主要有:

(1)寄住部位的改变

(2)免疫功能低下

(3)菌群失调

3.菌群失调

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宿主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种细菌的种类和数量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而超出正常范围的状况,称为菌群失调。

4菌群失调症(菌群交替症,二重感染活重叠感染):

严重的菌群失调使机体表现出一系列临床症状。

产生的原因是:

长期大量应用抗菌药物。

第二节消毒与灭菌

一、基本概念

1.消毒:

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杀死含芽孢的细菌或非病原微生物。

2.灭菌:

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包括杀灭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细菌的繁殖体和芽孢。

3.防腐:

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细菌一般不死亡。

4.无菌和无菌操作:

无菌是指不存在活的微生物。

无菌操作是指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物体的操作技术。

二、物理消毒灭菌法:

(一)热力消毒灭菌法:

1、干热灭菌法:

(1)焚烧法:

(2)烧灼法:

(3)干烤法:

用干烤箱160~170℃,2h.

2、湿热消毒灭菌法:

(1)巴氏消毒法:

61.1℃~62.8℃30min,或71.7℃15~30s。

(2)煮沸法:

100℃5~10min.

(3)流通蒸气消毒法:

15~30分钟可杀死繁殖体。

(4)间歇蒸气灭菌法:

100℃15~30min,37℃温箱中过夜,连续3次。

(5)高压蒸汽灭菌法:

压力1.05kg/cm2或103kpa,温度

121.3℃,维持15~20min.

(二)紫外线与电离辐射杀菌:

1、日光与紫外线:

a.有效杀菌波长200~300nm,其中以265~266nm的杀菌力最强。

b.杀菌原理:

干扰细菌DNA的复制。

c.特点:

穿透力弱。

d.应用范围;只能用于物体表面和空气的消毒。

e.缺点:

对眼睛和皮肤有损伤作用,所以不要在紫外线灯下工作。

f.用于空气消毒时的有效距离:

不超过2米,30~60分钟。

(2)电离辐射:

高速电子,X射线,r射线。

(三)滤过除菌:

三、化学消毒灭菌法:

1.应用范围:

消毒剂对人体细胞有毒害作用,故只能外用。

2.常用消毒剂的种类和用途:

3.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制:

(1)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

(2)干扰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