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幼儿发展为本促进孩子和谐成长教学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572076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幼儿发展为本促进孩子和谐成长教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以幼儿发展为本促进孩子和谐成长教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以幼儿发展为本促进孩子和谐成长教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以幼儿发展为本促进孩子和谐成长教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以幼儿发展为本促进孩子和谐成长教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以幼儿发展为本促进孩子和谐成长教学教案.docx

《以幼儿发展为本促进孩子和谐成长教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幼儿发展为本促进孩子和谐成长教学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以幼儿发展为本促进孩子和谐成长教学教案.docx

以幼儿发展为本促进孩子和谐成长教学教案

以幼儿发展为本促进孩子和谐成长教学教案

以幼儿发展为本促进孩子和谐成长教学教案

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尝试运用现代教育理念,从幼儿角度出发,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及时调整和完善活动方案,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

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下面就我班开展的《参观奇石苑》的主题活动谈点我的做法和体会。

一、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

兴趣是幼儿自觉学习和发展的动机力量。

兴趣使幼儿敢于动手,使活动得以维持,儿童没有兴趣,就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更无从谈起幼儿的主动发展。

杜威把为儿童提供一种能使他们感兴趣的连续活动作为刺激其思维的前提。

可见,兴趣是幼儿学习的主要动力,只有幼儿对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去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此,我们要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使幼儿能积极的参与各项活动,各方面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我们充分的利用自然、社会中的教育资源,发挥幼儿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激发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广泛兴趣。

为培养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兴趣,我们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自然环境,带幼儿走进大自然、大社会,通过亲身体验、感受获取知识、经验,使幼儿对周围环境产生浓厚的兴趣。

根据不同季节,我们带领幼儿走出去,漫步乡间小路,观赏田园美景,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感受大自然环境的变化。

为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户外活动:

到广场方风筝、参观移民局、到沿江路边看柳条、参观实验小学、九九重阳节到敬老院慰问老人、参观奇石苑等。

尤其是《参观奇石苑》那次,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

一路上孩子们心旷神怡,欢声笑语,对于映入眼帘的事物都特别的感兴趣。

通过带幼儿走出去,开拓了幼儿的视野,激发了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兴趣,为课改的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激发和调动幼儿的积极主动性

幼儿的发展是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中主动建构的过程,幼儿是好动的,他们是通过各种感官直接获取外界的信息,从而认识世界的。

幼儿只有通过自己亲身的操作,在玩玩、做做、试试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中获得各种经验与技巧,既动了手,同时又活跃了思维,加深和巩固了对事物的认识,同时也是幼儿主动发展的机会。

因此,要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主动探索,从而获得发展。

好奇心是幼儿固有的天性,是一切探索活动之源。

它推动着幼儿去了解周围事物并产生疑问,促进他们去探索、操作、发现、尝试。

在活动的过程中,老师既是组织者,引导着,又是幼儿的同伴。

与他们一起开展了户外活动——《参观奇石苑》。

活动前,老师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孩子们作了活动的安排及要求,鼓励幼儿在活动中排好队,听指挥,注意安全。

记得那是一个严寒的冬天,早晨地上白霜可见,气候寒意浓浓,

但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到的特别整齐,到达目的地后,老师组织孩子们进行了热身运动——《幼儿操表演》。

上午九点整,家长与孩子手拉手在老师的带领下,按照一定顺序游览奇石苑,当孩子们看到那些奇形怪状的石头时,不由自主地惊呼起来:

“呀!

这个石头像兔子”“啊!

那个石头像鳄鱼”……大家显得特别地兴奋,完全被那景色奇观迷住了。

三、保护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

儿童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儿童主体性的重要表现,也是儿童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动力,许多教育思想家都把儿童的兴趣和求知欲看作是教育的重要条件,必须加以精心的保护。

实际上,儿童的兴趣是广泛的,求知欲是旺盛的,只要我们精心保护,耐心引导,兴趣和求知欲必将使儿童成为一个积极的探索者,必将把儿童引向智慧的大门。

在这次活动中,我让孩子们用自己的巧手把观察到的景物描绘下来,他们便马上动起手涂画起来,孩子们是那么的认真,是那么的专注,就连站在一旁观看的家长,也无不啧啧称赞。

不大一会儿,有的画出了“兔子”石,有的画出了“乌龟”石,有的画出了“青蛙”石,还有的展开想象,画出了不同的背景。

在绘画中我还鼓励小朋友讲讲自己画的是什么,这样在不经意中提高了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画完了小朋友在那里跑啊,跳啊,唱啊,他们高兴的说:

“今天太高兴了”“今天太快乐了”。

家佳跑到我身边问我:

“老师,我们以后还来玩吗?

”看着她冻红的双手和期待的笑脸,让我想起“作为老师应该保护孩子们的兴趣和求知欲”这句话来,于是我便回答道:

“会来的”。

听了我的话,家佳带着灿烂的笑意一蹦一跳地跑开了。

四、根据不同个性进行因材施教

以幼儿发展为本,尊重儿童的个性,发扬儿童的个性。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中要注意儿童对事物的情感、态度,帮助他们形成有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要发扬儿童的个性,就必须使儿童得到富有个性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能够了解不同儿童的个性,因人施教。

在这次活动中,全班58名幼儿,大部分活泼积极,但也有极少数幼儿绘画基础差,动手能力差,跟不上大部分幼儿的速度,别的幼儿已经在苑内自由活动了,而他们还在纸上慢慢作画。

作为教师的我主动就接近他们,安慰他们不要着急,慢慢画,还适当加以指点,及时鼓励他们画的好,使他们不断增强信心,愉快的完成绘画作品。

五、为良好的师幼互动多方创造条件

波利亚曾说过: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多方创造条件,为幼儿主动探索提供时间与空间,让幼儿与环境、与同伴、与老师等之间进行多维互动,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幼儿。

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努力去发现,探索新知,学习新知,同时也学会学习,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参观奇石苑活动中,注重引导孩子们用眼观察、用手触摸,还允许幼儿边观察边与同伴交流讨论。

在绘画时,我大胆放手,给他们于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孩子们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让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经过一个阶段的尝试后,我们以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及兴趣倾向为依据,细心的观察,及时的抓住教育契机,最大限度的挖掘其教育价值,在幼儿的兴趣点和需求上,满足了每位幼儿的需求,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有效的和谐成长,逐步达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目的。

幼教中吓唬语不能有

昨天,我正在给班里孩子上课,一位头发花白、背有些驼的老爷爷来教室门口倒垃圾,坐在教室门口的两个幼儿突然大声说:

“老师,老傻子来了!

”还一脸的惊恐,瞪着眼睛望着我,满眼的渴望被保护,我被孩子的举动搞的哈哈大笑起来,感觉孩子太可爱了。

可是过后细想一下,却被这种想象所带来的后果吓了一跳。

新学期我们小(三)班迎来了43名可爱活泼的新生幼儿,因为大多没有上过幼儿园,没有离开过家长,依赖性较强,刚来幼儿园幼儿的哭闹现象比较严重、喜欢随意走动、打人咬人时有发生,所以我们老师有时在说教收效甚微的情况下,会无意吓唬孩子。

“再不坐好,让老傻子来把你背走!

”“还哭,我就把你送给大灰狼!

”“不听老师的话,把你送到小

(二)班,小

(二)班的老师可厉害了。

”“上课再说话,老师就把电话,晚上不让爸爸妈妈把你接回家了!

”…..这种时有发生的吓唬孩子的方法,有时也能取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孩子也会立即老老实实的,不再哭闹了,可是这些话语却给孩子带来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其坏处至少有:

一、让孩子缺乏安全感。

幼儿园本是孩子学习生活的乐园,老师应像妈妈一样和蔼可亲,经常吓唬孩子,让他对幼儿园和老师产生不信任感,缺乏安全感,这对我们老师以后的工作会带来许多不利。

二、损害老师在幼儿心目中的形象。

老师“吓唬”孩子的话,大多是在气头上顺口说出来的,兑现不了。

久而久之,孩子把老师的话便看成了是“骗人”的谎话,再也不相信了,对老师的尊重感会大打折扣,也会养成孩子爱说谎话的不良习惯。

三、会增加幼儿的精神压力和恐惧心理,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有的家长有时会反映孩子夜里会做噩梦,然后大哭起来,睡不稳,早上精神状态很差,其实这都是那些吓唬的话语造成的。

四、恐吓不利于儿童塑造良好的个人品质。

老师若常用鬼、神、狼等恐吓孩子,可能会使他建立一条条件反射,对同类事物产生惧怕感,容易使幼儿形成胆小、软弱,遇事缩手缩脚、优柔寡断的不良性格,不利于培养他们勇敢坚强的个性。

五、老师顺口说出的“妖怪吃你”之类的话,不讲科学,不合情理,会给孩子在心里和逻辑思维上形成错误的认识,不利于他们今后的学习。

因此,用“吓唬”的方法教育孩子弊多益少,不如用循循善诱、说明道理的方法,更有益于孩子认识错误,改正缺点,更有益于孩子健康活泼的成长。

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躲起来看书

细节描述:

早晨幼儿来园后就在区域活动的各个角落里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我则在整理教具,同时观察孩子。

一抬头,突然看见铭宇他们几个人在玩具柜旁边挤成一堆:

一群小人屁股朝外头向里不知道在看什么。

我悄悄把头凑上去:

噢,原来今天扬扬带来了一本走迷宫的书,这会儿他们正看得津津有味。

只听他们一边走一边小声嘀咕着:

“不对不对,这里走不通,又快大石头挡住了。

”、“哎呀呀呀,那里有个妖怪,也不能走”……

这时,天诺看见了我,捅了捅旁边小朋友的手,然后大家看见我都紧张得不响了。

我说:

“你们在看什么呀。

”孩子们继续沉默,扬扬偷偷把书藏到了身后。

我又说:

“没关系,这本书很有趣啊,我又没说不可以看。

”“可是,老师说不要把东西拿到幼儿园呀!

”心急的诺诺叫了起来。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我忙说:

“这本书很有趣,就放到图书角去吧。

”听我这么一说,孩子们欢呼着一起到图书角里看了起来。

评价分析:

这是一个很让我意外的插曲,我一直觉得自己对孩子是很亲切的,也很宽容,但是,孩子居然连直接把真实情况告诉我都不肯,这里面的原因是什么呢?

为什么他要把书藏起来呢,这些都值得我思索。

我想,孩子们在没有发现我时,那种看书的投入和乐趣一定很幸福。

但是,在发现我之后都紧张的不说话了。

而在我的追问之下,孩子的一句“可是老师说不要把家里的东西拿到幼儿园”泄露了他们的担心。

中班的孩子还是很天真,就因为老师的这句话,他们下意识觉得自己做错了,所以不敢让老师知道。

而当他们发现老师知道了也没有责怪他们的时候,他们拿着书一起到图书角时欢呼雀跃的样子让我震动。

或许,在以前某个不经意的时刻,因为孩子某些小玩意引起的不必要的骚动,我强调了一句不恰当的话,导致孩子失去了许多乐趣。

还好,今天我知道了原由,可以有新的建议出来,让孩子们找回更多失去的乐趣。

所思所悟:

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躲起来看书?

是对老师的惧怕吗?

我想:

是因为以前孩子总把一些小玩意拿到幼儿园,带来很多管理上的不便,后来老师就强制不允许带来。

于是,孩子产生了思维定势,认为不能拿家里的玩具等东西到幼儿园。

这样控制的结果是,当孩子因为太想与同伴分享而管不住拿东西到幼儿园的时候,就悄悄躲起来不让老师发现。

这是孩子下意识的反应,那么,作为老师的我是都时刻关注了孩子的需要,是否了解了孩子真是的想法呢,我真的对孩子宽容了吗?

不同的事情需要不同的对待,当我面对越来越多的小物件而烦躁,下命令——“不许把家里的东西带到幼儿园”的时候,我就扼断了孩子分享的一个途径。

我想,以后我可以更多观察孩子、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去,捕捉孩子的需要,鼓励孩子将自己好玩的东西拿到幼儿园和同伴分享,可以创设专门的时段或者专门的区域让孩子们交流和活动。

早期阅读不单单是图书的阅读

起初,幼儿刚刚接触到早期阅读时,没有一定的阅读经验,一下子利用图书来进行阅读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创设一些单幅图片的阅读环境,这种简单而基本的阅读方式更容易引起幼儿的阅读欲望。

通过教师和家长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欣赏图画,使孩子对图片中的人物、事件等进行看图讲述,培养孩子观察力、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我们在班级中分别创设了瓷砖画阅读、幼儿绘画作品阅读墙、主题墙阅读、说新闻、汉字墙、诗歌墙、看图编故事、歌曲墙等等,引导幼儿利用早晨来园、课间、中午安静游戏、区角活动、下午离园时,组织幼儿进行阅读。

另外在家庭中,我们鼓励幼儿把自己的美术作品编成故事讲给家长听,并请家长配合记录下来,以此来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早期阅读不单单是图书的阅读,还包含对文字的阅读,一些简单的文字我们可以以图文并茂的图谱形式呈现在孩子的眼前。

在阅读的初期,需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规律,首先应让幼儿了解图谱中图画符号与文字符号的对应关系,然后逐步习得完整、连贯、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

因此在研究中我们创设了一些图文并茂的环境,诗歌是我们最常用的,我们经常以图谱的形式来表达诗歌,这样孩子们可以用边点图谱边念诗歌的方法来进行阅读,这个办法非常好,根据图谱孩子能很快掌握诗歌,同时也认识了一些简单的文字。

如何尊重孩子,让家长满意,让孩子快乐

现在许多家长,因为一个家庭只生养一个孩子的原因,对孩子很是宠爱,要什么给什么,提出什么要求,家长也会尽量满足,也许很多家长以为,现代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爱就应该体会在注重尊重幼儿,认为这是帮助幼儿建立自信、自尊的好方法。

的确,尊重幼儿是培养幼儿独立人格、独立行使权力的有效途径。

但是,有些家长片面地理解“尊重”,认为尊重儿童仅仅是满足孩子的需要,对孩子姑息迁就,百依百顺。

久而久之,将会使孩子养成“任性”、“惟我独尊”的坏毛病。

由此,这些孩子在幼儿园中,在和其他孩子一起生活学习的集体中,也时常会把在家里的这种优越感带来班中,有些甚至是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听我的”、“只有我才是第一的”这种唯我说了算,优越十足的超人,不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

同时,对于我们幼儿教师的教学教育,也增加了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这往往成为班中纪律的头号大敌。

那么在现在的这个社会中,面对这些现代孩子,我们该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型的教师呢?

我想首先我们自己要树立正确的对待孩子的态度。

要知道“人”是独立的人,更是社会的人。

独立的人可以行使自己的权利。

社会的人又要遵守社会公德,遵守人的道德规范,行为规范。

作为老师我们要充分了解孩子,尊重他的选择,满足他的要求,帮助他慢慢体验独立,学会独立;又要使孩子懂得人还要遵守一定的社会规范,成人之后才能够遵纪守法。

尊重涉及的问题是一个交往的问题。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有独立行使自己权利的权利。

但并不是只有孩子才有这个权利,强调尊重儿童是告诉成人不要因为孩子小而忽视他们的独立人格,侵犯他们的权利,不要只把儿童当作小孩,凡是都得听大人的。

同样,一味的姑息迁就孩子,把尊重儿童变成凡事都得听孩子的也不正确。

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自主、自尊、独立是每个人共有的权利,即便今天我们都来“迁就”她,你能保证让社会的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吗?

让爱滋润每一位孩子的心田案例

我们班有这样几个孩子:

1、钱思解:

这是个性格既怕羞又调皮的孩子,家庭情况也比较特殊,自小爸爸不在家,在中班第一学期爸爸回来后和妈妈离婚,离了又合,合了又离,现在跟爸爸一起,而爸爸老是出去玩牌。

在这种情况下是小思解的思想发生了变化。

上课不好好听,小屁股耐不住寂寞非常调皮,有时感觉他又很害怕老师,有时却又能对老师的存在视而不见——你说你的,我做我的。

对策:

在一日生活中经常关注他,和他交流。

与他奶奶取得联系,家园合作,共同教育。

每次来园我总是主动和他打招呼,并摸摸他的头,让他觉得老师是爱他的;在生活上对他无微不至地照顾,让他能感受到像妈妈一样的爱;平时多与他谈心,和他聊聊自己的朋友、喜欢做的事情,鼓励他大胆地表达;上课他做小动作时就巧妙地运用教育机智转移其注意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孩子。

”“调皮孩子”期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和鼓励,他们想通过自己独有的行为来引起老师的关注,进而获得老师的爱。

因此,对于“调皮孩子”,教师更不应该吝啬自己的语言和表情,而要通过各种形式,向他们表达爱。

即使只是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关心的话语,一次亲切的抚摸,都会使他们感受到:

老师是爱我的,我应该听老师的话。

2、屠晟昊:

这是个既调皮又聪明的孩子,思维能力和表现力都很强,除此之外的最大特点就是好动、顽皮。

对策:

他非常爱玩,每次的自由活动时间就是他大显身手的时候,不可否认他的作品非常有创意,但就是常常和小朋友发生冲突,最终以他人哭而告终。

于是我就把最大的头衔----大班长给了他,这样的“委以重任”使他很自豪,懂得同伴间友好相处,互相谦让。

责任感也增强了,现在他每次看见有小朋友吵架他会去劝架。

以前每次体育活动的时候,他总是这里撞撞,那里碰碰,总有使不完的劲。

针对他表现力很强的特点,我就创造机会让他做游戏的“主心骨”,比如在“做作业”时让他收本子,在“揪尾巴”游戏中让他当有尾巴的小松鼠等。

这样他莽撞的机会少了,能力却有了很大的提高。

曾经有位名人说过:

“对于我们的眼睛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以平静的心态、平等的眼光看待这些“调皮孩子”,就会发现他们身上也有许多优点,教师应尽可能地创造机会来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让他们和其他幼儿一样有施展才能的舞台。

如果教师不能满足他们这种欲望,他们就会通过捣蛋、打闹等不良行为来“宣泄”.会变得更加调皮。

3、庄羽佳:

这是个看起来很文静的女孩子,可是和同伴在一起的时候她的声音很“响亮”;老师在上面讲课,她也在底下谈笑风生;老师单独提问她时却“沉默是金”。

对策:

多创造机会让她回答问题,并能耐心地倾听她说话;在角色游戏中让她担任一定的角色。

从我们班这三个“调皮孩子”的表现中可以看出,他们虽然调皮,但也各有特点,各有长处。

作为老师,应该全面地了解孩子,用爱心和耐心去悉心地呵护。

“调皮”这样两个简单的字,可以说调皮的孩子大都是聪明的,也是有一定能力的,虽然他们好动、淘气、自制力差等,但我相信通过我们在教学中的因势利导,“调皮孩子”也一定会向着好的方面发展的。

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注意:

一、承认孩子应该会犯错误的。

好动、好奇、调皮是孩子们的天性,也是符合人生成长规律的。

对于教师,要承认这一点,不能用同一尺度来看待幼儿,不能冷谈甚至漠视这些调皮的行为,更不能因为孩子犯了错误就认为这个孩子就不是好孩子,那样是不利于他们成长的。

二、用心引导,用爱呵护。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的爱是良知和责任,她能承受重托。

教师的爱是流淌幼儿心中的甘泉,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动力。

爱就意味着奉献。

”《爱的教育》告诉你,陶行知先生是一个具有彻底奉献精神的典范,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犯错的过程。

对于犯错的小孩,教师应懂得用心教导,正确引导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教育其如何做一个真人。

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而言,教师更应悉心呵护小孩的心灵,积极引导他们懂得假、丑、恶,提升他们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犯错误的孩子不可怕,可怕的是老师在此教育阶段不能正确引导。

我想,这样的事情在我们平时的课堂上是比较频繁的,如果我们能够冷静对待这件事,少一些严厉的批评,多一些正确的引导,多用些心呵护孩子、多用些爱呵护孩子。

为他们的成长点亮一盏心灵的明灯。

俗话说:

“有付出就有回报”用心去爱每一个孩子,你对孩子付出了自己的爱,你也将收到孩子给你的爱.。

在日常工作中如何解决幼儿矛盾

吃过午饭,孩子们在走廊里休息玩游戏,颖颖哭哭啼啼地跑过来向老师告状:

倩倩打我!

我问她:

她为什么要打你呀?

颖颖只是哭,一个劲说:

她打我!

我不知道她为什么要打我。

颖颖和倩倩是我们班两个比较厉害的小姑娘,脾气都很倔。

傅老师把“当事人”倩倩叫过来了解情况,两个人互相指责是对方打人,问了半天没结果。

傅老师问倩倩:

她是怎么打你的?

倩倩说:

她打我脸!

然后在脸上比划了一下,其实是轻轻的摸一下!

傅老师又问:

这样打你,你疼吗?

倩倩摇摇头。

傅老师告诉倩倩:

这样轻轻地摸一下不是打人,颖颖是和你玩!

你却把她打疼了,快点和她道歉吧!

于是两个小姑娘又握手言和。

还是中午午休时,胆小内向的小雨一个人坐在椅子上伤心地哭了起来,我连忙问她:

你这是怎么了?

小雨一句话也不说,哭个不停,好像受了极大的委屈,安慰了半天总算好点了,告诉我:

是蕊蕊打她!

打你哪里了?

她打我手臂了!

叫来了蕊蕊,蕊蕊一脸委屈:

我没有打她,真的没有!

小雨又说是蕊蕊打她。

小闻老师我也没有了主意,两个孩子都不像在撒谎,我该相信谁?

我只能安慰小雨:

可能是蕊蕊不小心碰到你了,蕊蕊你下次要小心一点!

总算平息了一场小风波。

自从上了中班,尤其是中班的下学期,幼儿告状、矛盾冲突的事件特别多,老师就忙着一天到晚当警察、当法官。

首先,作为老师,我应该了解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年龄特点,中班幼儿由于社会行为的规则还没有很好的建立起来,因而交往中很易发生冲突。

往往采用攻击性行为,考虑问题往往自我为中心、自控能力差、爱监督他人、爱给别人告状等。

较多幼儿并不单一地采取攻击策略,而是,几种策略同时选择,如:

求助+攻击、求助+自我承受。

事件一中两名幼儿采取的是求助+攻击,而事件二中幼儿采取的只是自我承受,这与他们的个性倾向有一定关系。

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希望对自己在日常工作中解决幼儿矛盾时有所帮助:

1、对经常使用攻击性策略的幼儿,可以要求他理解“正当防卫”的规则:

(1)帮助幼儿认清冲突的原因,讨论理解规则的含义,并设想另外的替代行为及其结果。

(2)通过混龄活动,有意安排两人合作的机会,使幼儿自主学习合作的方法及有效解决冲突的方法

2、对经常使用寻求帮助策略的幼儿,我们可以以三步引导法,鼓励他尝试自己独立解决冲突,培养自信。

(1)当孩子发生冲突时,只要行为不太过激,老师就先进行观察,让孩子自己解决;

(2)当孩子不能马上解决时,老师请其他幼儿去帮助解决,,充分依靠同伴的力量。

(3)最后教师介入,引导幼儿正确面对冲突,解决冲突。

3、对经常采取自我承受策略的幼儿,我们要鼓励他勇于“自卫”

(1)我们要鼓励他摆脱无助状态,有时甚至鼓励他要勇于“自卫”。

(2)如果发现孩子孤立无援,怏怏不乐,则不应该视而不见,放任自流,但也不能过度关注,以免造成依赖心理。

老师应重视自身素质及心理健康建设,提高教育效果

老师除了运用策略帮助幼儿提高社会交往技能,还应从自身出发,以积极的态度和情绪回应幼儿冲突。

在情感方面应对孩子一视同仁,面对孩子的冲突,不能偏袒一方,要态度公正。

对有一定教龄的老师,要克服因经验所产生的对幼儿的随意性判断,要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