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大纲样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564932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复习大纲样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育学》复习大纲样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育学》复习大纲样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育学》复习大纲样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育学》复习大纲样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复习大纲样题及答案.docx

《《教育学》复习大纲样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复习大纲样题及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复习大纲样题及答案.docx

《教育学》复习大纲样题及答案

[笔记]《教育学》复习大纲、样题及答案

序言

一、学习目的及考核要求

(一)理解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与特点

(二)掌握教育学的学科基础

(三)记忆并理解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历程

二、基本知识点、重点及难点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学习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与特点

(三)学习教育学的学科基础

(四)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三参考书目

成有信:

《教育学原理》,郑州,大象出版社,2001。

四、思考题:

(一)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

(二)学习教育学有什么意义?

(三)你期望怎样学好教育学?

第一章

教育本质

一、学习目的及考核要求

(一)掌握教育的基本概念和教育概念的界定

(二)理解教育的本质与属性

(三)理解教育的价值与功能

(四)掌握教育起源的学说

(五)重点掌握教育概念本质与功能

(六)结合当前教育实际理解现代社会的教育特征和未来社会的教育

二、基本知识点、重点及难点

(一)对教育的理解

名词解释:

教育的概念、教育的价值、教育的属性、教育价值

重点、难点问题:

从东西文化的比较中理解教育的含义

(二)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基本概念:

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教育的心理起源说、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重点:

各个历史阶段教育的基本特点

难点:

理解各个历史阶段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内在的社会根源

三、本章阅读书目

孙培青:

《中国教育史》

四、思考题

(一)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角度理解教育的本质

(二)谈我国当今教育的主导价值

第二章:

教育规律

一、学习目的及考核要求

(一)掌握如下基本概念:

教育规律、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知识经济

(二)掌握人的可教性与教育

(三)重点掌握影响人发展的因素

(四)掌握人类身心发展特征与教育

(五)重点掌握社会要素(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道德)与教育的互动

(六)了解教育的信息化

(七)掌握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教育改革

二、基本知识点、重点及难点

(一)教育与人的关系

知识点:

1人的可教性:

结构基础、功能基础

2人性与教育:

人性善恶与教育观、人性结构与教育观

(二)影响人发展的因素:

遗传与人的发展,环境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

难点:

切实地理解影响人发展的几大因素

(三)身心发展特征与教育

知识点:

身心发展的普遍性特征与教育、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与教育

(四)教育与社会:

社会要素与教育、社会发展与教育

重点及难点问题:

结合我国教育发展的现实谈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三、阅读书目

黄济:

《教育哲学》

四、思考题

(一)如何综合利用影响人发展的各个因素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人的发展

(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原理对我国教育改革有何启示

第三章

教育目的

一、学习目的及考核要求

(一)掌握教育目的的基本概念

(二)理解教育目的的结构、类型和特点

(三)掌握教育目的的功能

(四)了解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五)掌握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及原则

(六)结合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谈我们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二、基本知识点、重点及难点

(一)教育目的概述

知识点:

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结构、类型与特点、教育目的的功能

重点及难点:

理解教育目的的功能

(二)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知识点:

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难点;利用学过的教育目的观谈我国当今应当采取的教育目的

(三)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及原则

知识点:

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及原则的具体内容

重点:

利用如上原则分析我国教育目的的制定

(四)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

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全面发展的学说、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全面发展的五个组成部分

重点与难点:

谈五育之间的关系

三、阅读书目

《教育目的论》、《教育问题史》

四、思考题

(一)结合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的要求,谈我们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第四章

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

一、学习目的及考核要求

(一)掌握如下几个基本概念:

教育制度、教育行政

(二)理解教育制度和教育行政体制

(三)了解我国近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四)掌握现代学校管理的基本理念

(五)重点掌握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

(六)思考如何运用现代学校管理的基本理念引导和推动学校管理的改革和发展

二、基本知识点、重点及难点

(一)教育制度

知识点:

我国教育制度的变迁

重点:

基本概念:

教育制度、教育行政制度

(二)现代学校管理的基本理念

知识点:

学校产权、第三部门特性、校本管理

重点及难点:

如何利用校本管理的概念来指导我国学校管理的改革

(三)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

知识点:

学校资产管理、学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与科研管理、班级与课堂管理

三、阅读书目

陈时见:

《课堂管理论》,谦余:

《学校资产管理》

四、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制度

2教育行政

二简述题

3学校人力资源管理

4班级管理的基本内容

三论述题

5.运用学校管理的基本理念,谈如何进行学校的教学与科研管理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一、学习目的及考核要求

(一)掌握教师和学生的含义及属性

(二)了解教师职业的产生和发展

(三)理解现代教育和教师职业任务的变化

(四)重点掌握教师劳动的特点与教师的角色

(五)了解学生的特性

(六)明确师生关系的基本性质和表现形式,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二、基本知识点、重点及难点

(一)教师

知识点:

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教师的任务、教师的劳动特点与社会角色

重点与难点:

结合现实谈教师的社会地位

(二)学生

知识点:

学生的特点

(三)师生关系

知识点:

师生关系的种类

重点:

当代社会背景下的师生关系

三、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教师

(二)简述题

2教师劳动的特点

3教师的角色

第六章

班主任工作

一、学习目的及考核要求

(一)掌握班主任的含义

(二)掌握班主任工作的特点

(三)理解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四)重点掌握班主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教育能力

(五)理解并掌握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二、基本知识点、重点及难点

(一)班主任概述

知识点:

班主任的概念、工作特点

重点及难点:

如何在实际工作中遵照班主任工作的特点

(二)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与任务

知识点:

意义、任务

重点:

全面理解班主任工作的任务

(三)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及能力

知识点:

思想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

重点:

结合现实理解我国当前班主任的素质现状及提高方略

三、阅读书目

叶澜:

《新编教育学教程》、袁振国:

《当代教育学》

四、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班主任

(二)简述题

2班主任工作的任务

3班主任应具备的教育能力

(三)论述题

4.结合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及方法,立足实际,谈如何做好先进生、中间生和后进生的教育工作

第七章

课程

一、学习目的及考核要求

(一)掌握如下几个基本概念:

课程、课程结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程资源

(二)理解课程结构和课程的划分

(三)掌握课程结构的与功能的关系

(四)理解并掌握课程文件及其编制的技术要求

(五)了解并掌握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六)重点掌握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基本情况

二、基本知识点、重点及难点

(一)课程的基本原理

知识点:

课程的意义、影响课程的因素

重点:

如何综合把握影响课程的因素

(二)课程的基本结构及书面文件

知识点:

课程结构、课程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重点及难点:

对地方性课程、校本课程的理解与施实

(三)课程改革的走向

知识点:

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我国的新课程改革走向

重点及难点:

正确理解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及进一步走向深入

四、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课程

2课程标准

(二)简述题

3影响课程的因素

4课程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三)论述题

5.结合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谈新课程的主要特征

第八章

教学

一、学习目的及考核要求

(一)掌握如下几个基本概念:

教学、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方案

(二)理解教学的定义与地位

(三)掌握教学过程的规律

(四)掌握制定教学原则的依据和主要的教学原则

(五)重点掌握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其选择与运用

(六)了解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掌握我国现行的教学组织形式

(七)重点和理解和掌握教学设计

二、基本知识点、重点及难点

(一)教学

知识点:

教学的概念、教学的地位

(二)教学过程的规律

知识点:

教学过程中几大规律的内容

重点及难点:

正确理解与实际运用如上规律

(三)教学原则、方法、组织形式

知识点:

教学原则的内容、教学方法的种类、教学组织形式的演变及种类

重点及难点:

正确认识班级授课制的价值

(四)教学设计

知识点:

课的类型的选择、课的教案的编写

重点:

利用一般性原理在实际教学中运用

三、阅读书目

刘克兰:

《现代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的一般原理》

四、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教学

2教学原则

(二)简述题

3教学过程的规律

4我国主要的教学原则

(三)论述题

5.在课堂教学之前,如何科学有效地做好教学设计?

第九章

教育测量与评价

一、学习目的及考核要求

(一)掌握教育测量和教育评价的概念

(二)理解教育测量的概念,掌握教育测量的类型及功能

(三)重点掌握良好教育测量的特征、编制及实施

(四)了解并掌握教育评价的概念、类型及功能

(五)了解掌握教育评价的主要模式

(六)重点掌握教育评价的范围、工具及程序

二、基本知识点、重点及难点

(一)教育测量

知识点:

教育测量、各种测量量表、教育测量的类型与功能、良好教育测量的特征

重点:

各种测量量表的理解与制定

难点:

正确地运动各种类型的教育测量类型

(二)教育评价

知识点:

教育评价的概念、类型与功能,教育评价的主要模式、教育评价的主要工具与程序

重点与难点:

教育评价的模式

四、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教育测量

2教育评价

(二)简述题

3教育测量的功能

4良好测量的编制

第十章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一、学习目的及考核要求

(一)

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概念,了解并掌握教育观察法、教育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教育实验法的含义

(二)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和主体

(三)掌握教学原则的基本原则、一般过程和方案的撰写

(四)了解文献检索的作用、基本种类及分布,掌握文献资料检索的过程和方法

(五)重点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六)掌握并会运用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

二、基本知识点、重点及难点

(一)教育科学研究概述

知识点:

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与主体:

作用、类型、主体;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教育研究方案的撰写。

重点:

方案的撰写

(二)文献资料的查阅

知识点:

手工查阅、电子资料查阅、网络资源查阅的方法

重点:

实际运用

(三)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知识点:

教育观察法、教育调查法、个案研究法

难点:

实际灵活运用

(四)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

知识点:

研究论文与报告的写作格式

四、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科学研究

2个案研究法

(二)简述题

3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三)论述题

4.根据所学内容,从教育科学研究基本方法中选取一种,阐述它的概念、设计和步骤

第十一章

名人名著教育思想

一、学习目的及考核要求

(一)掌握各教育著作和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二)运用各名人名著的教育思想来分析当今各种教育现实

(三)正确评价各名人及名著教育思想的价值

二、基本知识点、重点及难点

(一)《学记》的教育思想

知识点:

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重点及难点:

理解《学记》的理论价值与现实价值

(二)《大教学论》的教育思想

知识点:

教学论、学制、课程、班级授课制

重点与难点:

评价班级授课制的历史作用与现实价值

(三)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知识点:

教育目的、对于儿童的看法、形式教育论的倡导者

重点:

形式教育论的影响

(四)杜威的教育思想

知识点:

对如下问题的看法:

教育本质、教育目的、课程、教育方法、道德教育论

难点:

杜威关于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与教育无目的论

(五)布鲁纳的教育思想

知识点:

对教育如下问题的看法:

教育的任务与教学原则、课程与教学方法

重点与难点:

评价布鲁纳的“发现法”与“结构课程论”

(六)布鲁姆的教育思想

知识点:

为掌握而学、为掌握而教的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的分类系统

重点与难点:

运用教育目的分类系统的指标来评价自身的教学

(七)赞可夫的教育思想

知识点:

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的试验、新教学原则的提出、对教师的要求

重点:

与布鲁纳相提并论阐述其提出的教学原则

(八)巴班斯基的教育思想

知识点:

最优化的思想、最优化思想在教学中的具体化

重点与难点:

把最优化的思想贯彻到现实教学中去

(九)皮亚杰的教育思想

知识点:

建构主义发展观、认知发展阶段论、关于影响发展因素的论述、新的教育原则与教育方法的提出

重点:

理解皮亚杰教育思想与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关系

(十)罗杰斯的教育思想

知识点:

对教育如下问题的看法:

教学目的、非指导性教学

重点:

非指导性教学观的现实意义

三、阅读书目

《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外国教育思想史》

四、思考题

(一)简述题

1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2罗杰斯的教育思想

(二)论述题

3.论述杜威的教育思想

(0405)《教育学》样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

1教育目的的特点有:

客观性、(  )、时代性。

2教师职业的发展经过了独立化——专门化——(  )的发展过程。

3美国教育学家(  )提出了“为掌握而教”和“为掌握而学”的学校教学思想。

4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等都是以(  )为主的教学方法。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教育的永恒性

2教育的有限性

3教育科学研究

4《学记》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简述道德与教育的关系

3简述如何处理好“五育”的关系?

4简述新课程在培养目标上的几大特点

四、论述题(20分)

1论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0405)《教育学》样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分)

1抽象性

2专业化

3布卢姆

4实际训练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教育的永恒性

教育的永恒性指的是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教育也就存在。

教育是永恒的社会历史范畴。

永恒并不意味着不变,它指的是教育作为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现象的永恒,不是指教育内容和教育范畴的不变。

2教育的有限性

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是有限的,即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主导作用有条件的:

一是教育符合社会的发展方向。

二是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三是学校能够有效地协调与社会、家庭的影响,发挥共同的育人作用。

四是教育必须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使得学生具有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

3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科学研究的原理和方法,探究教育活动规律及有效教育途径和方法的一种科学实践活动。

其主要特点是:

(1)目的性。

(2)创造性。

(3)历史继承性。

(4)规范性。

4《学记》

《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

《学记》的内容极为丰富与深刻。

在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原则与方法、教师等诸多方面都作出了论述。

《学记》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为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其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十分显著。

它的产生意味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专门化的形成,是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良好开端。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这是因为:

一是学校教育能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3分)二是学校教育能够为学生设计系统的教育影响。

(3分)三是学校教育能指导学生选择、成长。

四是学校教育有教师的科学指导。

(4分)

2简述道德与教育的关系

首先,社会的道德影响着道德教育的内容。

一是特定教育环境中的社会道德主张什么,那么其道德教育的内容就是什么;二是社会道德影响教育的方法、手段。

(5分)

其次,教育对社会又有巨大的作用。

一是教育可以传播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公德的发展;二是学校教育可以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道德教育活动,培养有社会道德所需要的人才,提供全体民众的道德素质。

(5分)

3简述如何处理好“五育”的关系?

“五育”指的是全面发展教育所包括的几个方面: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1分)。

在教育中,我们应当做到五育并举、相互贯通(3分)。

在认识五育的关系上,我们应注意如下两点:

一是各育应有相对的独立性与侧重点(3分),二是现实中的教育应当是一体的,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专门的各育的活动(3分)。

4简述新课程在培养目标上的几大特点

第一,倡导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3分)第二,关注每个学生生长;(3分)第三,着眼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

(具体回答时略展开)(4分)

四、论述题(20分)

论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教学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任务的基本途径,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发挥核心作用。

学校教育工作必须要坚持以教学为主。

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首先,以教学为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决定的,是学校与工、农、商等其他部门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其次,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它所占时间最多,工作比重最大,教学的计划性、系统性比其他途径更强,能更充分地发挥教育作用,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再次,教学为主是由教学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让学生掌握间接经验是教学的特色与功能,它可以迅速、有效地将人类积累起来的文明成果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智慧,让学生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对社会发挥更积极的作用(1分)。

最后,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要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进行自我教育,学校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我们必须正确理解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以教学为主,说明教学是学校教育主要的中心工作,而不是惟一的工作,学校的其它工作应围绕中心工作来组织开展(2分)。

学校在保证教学的时间、秩序、质量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其他教育途径,使多种途径协调发挥育人的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