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高频知识点梳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550558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高频知识点梳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教育学高频知识点梳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教育学高频知识点梳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教育学高频知识点梳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教育学高频知识点梳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高频知识点梳理.docx

《教育学高频知识点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高频知识点梳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高频知识点梳理.docx

教育学高频知识点梳理

三、高频考点梳理

(一)中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

 

人物

代表作品

观点

备注

孔子

 

《论语》

①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个性的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性相近,习相远”

论语非孔子本人编著,是其弟子编撰收集整理而成

②主张“有教无类”

③以“仁”为核心,强调忠孝和仁爱,继承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诗、书、礼、易、乐、春秋

④重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⑤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⑥强调学习与行动相结合,要求学以致用

墨翟

“兼爱”和“非攻”;获取知识有“亲知”、“闻知”、“说知”三种途径

 

道家

“道法自然”主张顺应自然的教育便是最好的教育

战国后期儒家思想

 《学记》

①“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教育的重要性及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世界第一部教育思想巨著

 

 

 

②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臧息相辅——“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③提出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

④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

⑤设计了基层到中央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严厉的视导和考试制度

⑥主张循序渐进教学——“学不躐等”

苏格拉底

 

问答法:

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

柏拉图

 《理想国》

教育是在现实世界中实现理念世界的工具;理性说;根据理性、意志、情感把人分为三种等级

 古希腊三哲

亚里士多德

(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

《政治学》

①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认为教育是国家的

②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教育中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渊源)

(二)教育学的萌芽与建立

代表人物

作品

观点

教育学的形成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

强调教育的自然性:

①人是自然的一部分;②人与自然遵循同样的法则;③“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提出教育普及的理想——“泛智教育”

卢梭

《爱弥儿》

“人性本善”让儿童在自然中顺其自然发展才是好的教育;使教育自然性思想哲学化,宣扬自然主义教育理想

康德

“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把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最早在大学里教授

裴斯泰洛奇

《林哈德与葛笃德》

教育者的首要职责是塑造完整的、富有个人特征的人;

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化口号的教育家;

将教育与生产活动相结合付诸实践的第一人。

洛克

《教育漫话》

提出“白板说”;绅士教育,主张德行的教育放在首位;轻视国民教育

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

《教育学讲授提纲》

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

教学过程“四段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

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

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赫尔巴特学派——传统教育派

杜威

《民本主义与教育》

新教育“三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

主张“教育即生活”

主张“在做中学”

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

试图把“民主”和“科学实验方法”、“进化论”等联系起来,探讨他们在教育学的意义

(三)教育的起源

观点

代表人物

神话起源说

教育的目的是体现神或者上天的意志;

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最古老的观点。

生物起源说

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甚至存在与动物界;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关于教育起源的学说。

佩西.能;勒图尔诺;桑代克

心理起源说

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孟禄

劳动起源说

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者劳动过程所产生的需要

马克思;恩格斯

 

(四)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阶段

内涵

标志

组织形式

前制度化教育

(定性的形式化教育、实体化教育)

1、包含制度化教育之前的非正式教育和正式而非正规的教育

2、整个过程称教育实体化的过程,是形式化的教育从不定性发展到定型的过程。

教育实体的产生

古代的前学校

前社会教育机构

近代的学校

社会教育机构

制度化教育

(正规教育)

1、以学校教育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

2、教育实体从简单到复杂,从游离到形成系统的过程

3、形成于19世纪下半期

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

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非制度教育

1、教育不应局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2、代表人物:

库姆斯、伊里奇

/

学习化社会

(五)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

时间

文件

意义

1902年

《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

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学制系统

1904年

《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校教育制度;

以日本学制为蓝本;

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

以“忠君、尊孔、尚武、尚实”为宗旨;

教育年限长,达26年

1912年

壬子癸卯学制

标志着我国教育开始走向现代化;

女子教育正式列入学制系统;

1922年

壬戌学制

首次规定中小学6-3-3制;

以美国学制为蓝本;

以杜威的实用主义为理论指导

1951年

《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学校教育制度的确立.

199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进一步确立了我国现阶段的学校教育制度。

(六)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概念

应用

顺序性

个体身心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主要是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

循序渐进原则;

不“拔苗助长”;不“凌节而施”

阶段性

个体在不同年龄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1、重视个体每一阶段的发展;

2、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提出不同的教育任务,采用不同的方法;

3、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

不平衡性

同一方面身心的发展,在不同阶段是不平衡的;

不同身心方面发展是不平衡的;

抓住个体发展的关键期

互补性

个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或缺失,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树立对学生的信心;

掌握科学方法,扬长避短

差异性

群体的差异:

如男女间

个体差异:

发展水平的差异;发展结构的差异;发展进度的差异

尊重差异,因材施教

特殊培养,采取弹性教学

(七)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因素:

个体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

2、成熟:

个体生理和心理机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

3、环境:

影响个体发展的一切外在因素,包含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为现实。

4、学校教育:

在个体发展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为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5、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促使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转变为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从活动水平来看分为生理、心理和社会活动三种层次。

(八)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取向

观点

代表人物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1、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

2、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

纳托普、柏拉图、凯兴斯泰纳、孔德、涂尔干

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1、主张教育目的的提出应当根据受教育者的本性

2、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

荀子、卢梭、裴斯泰洛齐、马斯洛

重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1、教育既要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又要满足社会的需要

马克思

教育无目的论

1、学习的目的是个体经验持续不断生长的能力。

2、该观点反对教育过程之外强加而来的目的,提倡教育目的就在教育过程中。

杜威

(九)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

“德智体美劳”就是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的教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美育不等于艺术教育,它的内容要比艺术教育和“美学”学习宽阔的多。

创造美的能力既包括艺术美的创造,也包括生活美的创造。

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是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

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五育的作用及关系:

德育对其他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智育为其他各育提供认识基础;体育是实施各育的物质保证;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德智体的具体运用和实施。

五育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构成统一的整体。

(十)教师的素养

教师能否真正从事好教育这一职业,根本还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有别于其他专业人员学习同样学科的要求。

具体包括: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教师职业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养,懂得教,教的有成效。

这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条件支持。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师在对教育本职工作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

教师的教育理念决定了教育的方向和性质。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

3、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

这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永久支持。

教学与科研结合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质量。

(十一)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教师职业角色的转变: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从自身发展的角度看,教师还应该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专业行为: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创新;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十二)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正确的学生观包括:

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学生是责权主体,有正当的权利;学生是整体的人等。

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学生是独特的人:

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主体

(十三)新课程结构的特征

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既是本次课程结构调整的三条基本原则,又是新课程结构区别于传统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还是全面领会和理解新课程结构的三把钥匙。

1、均衡性。

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

2、综合性。

体现在:

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3、选择性。

集中体现是,新课程适当减少了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形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并行的层次结构。

选择性还体现在国家课程的变通性上。

(十四)课程资源的特点

1、多样性。

课程资源不单单指教材,它涉及学生学习与生活环境中一切有利于达成课程目标的资源,它弥散于学校内外的方方面面。

2、价值潜在性。

课程资源在未被开发之前,并没有显示出其教育功用,只有经过课程实施主体自觉能动地加以利用,才能转化为现实的课程,并发挥其教育作用。

3、多质性。

指的是同一资源可以运用于不同的课程领域,发挥其不同的价值和用途。

4、动态性。

课程资源需经过主体的意义筛选,不仅涉及资源的客观性层面,而且包含主体的主管意向性层面,因而具有动态性特征。

5、具体客观性。

任何可能的课程资源会因地域、文化、传统、学校以及师生各自的差异而不同。

(十五)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

1、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不断地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或揭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所给与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2、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生活经验与教学经验、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各种课程素材。

3、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和各种活动场馆、专用教室等的合理建设。

4、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以了解他们已经具备或尚需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以确定制定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

5、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不但可以而且应该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

6、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十六)教学过程的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简约性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3、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性规律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的依存性规律

(十七)教学原则与德育原则

教学的原则

直观性原则。

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启发性原则。

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性原则。

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循序渐进原则。

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因材施教原则。

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德育原则

导向性原则。

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疏导性原则。

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阻止、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因材施教原则。

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知行统一原则。

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提高其认识水平,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培育其良好行为习惯,促使学生做到思想和行为并行不悖、完美融合。

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18)教学方法与德育方法

教学方法

语言性教学方法

1、讲授法。

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连贯地传授知识的方法。

2、谈话法。

也叫问答法,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师生间的问答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

3、读书指导法。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和课外读物以获取知识、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

直观性教学方法

1、演示法。

教师配合讲授或谈话,通过呈现实物、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而使学生在观察中获取知识的方法。

2、参观法。

教师紧密配合教学,组织学生到校外一定场所进行直接观察、访问、调查而获得知识或验证知识的方法。

实践性教学方法

实践性教学方法是以学生的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等实际训练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法。

其特点是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手脑并用,学以致用。

1、练习法。

学生根据教师的布置和指导,通过课堂及课外作业,有意识地反复完成某一活动,借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2、实验法。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预定的要求,利用指定的设备,采用特定方法进行独立操作,并在观察研究中获取直接经验、培养技能技巧的方法。

3、实习法。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在校内外一定场所从事实际工作,在实践中综合运用理论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又称为实习作业法。

研究性教学方法

1、讨论法。

教师指导学生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某一课题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并进行争论、磋商,以提高认识或弄清问题的方法。

2、发现法。

教师通过提供适宜于学生进行“再发现”的问题情境和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独立的探究、研究和尝试活动,以发现相应的原理或结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方法。

 

德育方法

说服法。

指教育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包括讲解、谈话、讨论、参观等。

榜样法。

指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或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示范及学生中的榜样。

锻炼法。

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包括:

练习、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

陶冶法。

指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包括:

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

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指对学生的良好思想、行为做出的肯定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其品德积极发展的方法。

批评处分是对学生不良思想、行为做出的否定评价,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与错误的方法。

(十九)课外活动及其特点

课外活动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

课外活动不限于校内活动,凡是由学校在课外组织的活动,都属于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

2、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形式十分活泼,讲究实效。

3、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

(二十)课外活动的任务和意义

课外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

它的任务在于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积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独创性。

课外活动有其自身的特点,有独特的教育作用。

1、充实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活动领域,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2、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

3、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索意识和创造才能

(二十一)课外活动的组织

课外活动的组织

1、要有明确的中心目标,认真设计安排好每一次活动

2、活动内容应丰富多样,应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

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参与活动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4、要积极争取各种社会力量的支持和帮助

课外活动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1、计划的制定:

既要考虑课外活动的一般规律与特点,又要考虑上级机关有关的指示建议和本校的实际情况。

计划确定的目标要有实现的可能,活动内容要具体,采取的措施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2、实施:

做好计划实施的发动工作;做好实施过程的组织和协调;加强计划实施中的检查与指导;搞好计划实施的总结工作

课外活动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至少要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和兴趣爱好,有能使学生叹服的“绝招”,这是指导教师的地位能否在学生心目中真正确立的保证。

2、教师要对自己指导的活动领域有足够的、超出于学生的了解,包括历史与现实、知识与人物,这样才能发挥咨询的作用。

3、教师要调整与学生的关系。

在课外活动中,师生间的关系更具平等、合作、相互尊重的特点,学生的年级越高,就越是如此

4、课外活动要求教师有比课堂教学更强的组织能力。

5、教师还需注意收集有关资料和认真记录、总结自己所指导的课外活动,不断提高活动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