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541705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学设计《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学设计《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学设计《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学设计《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docx

《教学设计《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设计《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docx

教学设计《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

《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新课标中图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在学习了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并与后面的细胞呼吸、神经调节、免疫等知识有联系,是理解结构和功能相统一原理的很好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类型、特点。

(2)简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

(3)了解内吞、外排的过程。

2.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物质出入细胞的类型及特点,提高学生知识总结和比较的能力。

(2)引导学生分析物质运输的各种模式图,提高学生的获取信息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生命现象的阐释,体会生命的伟大与神奇,培养尊重生命的情感态度。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小分子和离子穿膜运输的方式、特点。

教学难点:

主动运输的特点、过程和意义。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并学习了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为新知识(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使新知识有效地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教学方法

1.教法:

①直观教学法:

充分借助多媒体动画把物质运输的几种方式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②点评法和点拔法:

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中贯穿点评法和点拔法,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知识结构。

2.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3.课时安排:

一课时。

4.教具的运用:

多媒体课件。

四.设计思路

采取“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对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有深刻的领会。

1.本节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入手,通过让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探究、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出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变讲授式学习为启发引导式学习,使学生易于理解,从而内化吸收知识。

2. 通过学生课前自学教材、课堂自主学习,掌握细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并识别物质运输的各种模式图,在识图的过程中,通过对比分析错误原因,寻求正确答案,使学生轻松掌握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特点。

达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的目标。

3. 课堂习题检测和学案上的反馈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本节知识,并能运用所学,达到所学有所用的目标。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知:

复习细胞膜的结构及功能。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包括哪些内容?

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分别是什么?

教师对复习情况进行简单点评、纠正、补充和适度的表扬与鼓励。

 

由本节课负责执勤的学生主持复习,以提问或讲述的形式进行。

 

复习回顾,巩固旧知。

 

(二)临境入兴,导入新课:

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

引入生活实例,设计小实验导入新课:

做菜馅时加入盐,蔬菜中的水分会大量浸出;泡在盐水中的萝卜条会变软;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少苗等等。

设计小实验:

把菠菜叶或胡萝卜丝分别浸泡在凉水和热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

观察到实验现象后,教师临境入兴,导入新课:

实验说明细胞的细胞膜可以让水分子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它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这种现象称为选择透过性。

本节课我们就围绕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学习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

(板书标题)

 

学生动手进行实验:

取两个烧杯分别加入等量的凉水和热水,放入菠菜叶或胡萝卜丝,观察。

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穿膜运输:

 

2.膜泡运输:

1.设疑导学,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穿膜运输:

①引导学生阅读课本48-50页内容并观察图3-1-7,完成学案上的【独立思考】:

单纯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的特点各是什么?

有哪些实例?

②多媒体展示三种穿膜运输的模式图。

③强调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并及时巩固练习。

④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总结,列表比较单纯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完成学案合作探究1):

运输方式

转运

方向

载体

能量

举例

被动

运输

单纯

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⑤教师提问:

上述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中,对细胞而言哪种更为重要?

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并展示主动运输的意义:

为了能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体主要靠来主动运输获取营养物质。

细胞膜的主动运输是活细胞的特性,它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的营养物质,主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⑥拓展延伸:

引导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回答下列三个问题(完成学案合作探究2):

为什么脂质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优先通过细胞膜?

若细胞死亡,生物膜还有选择透过性吗?

影响每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因素各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补充,完善。

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

膜两侧存在的浓度差。

影响协助扩散的因素:

载体和膜两侧存在的浓度差。

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

载体的种类和数量、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

⑦解读坐标图(多媒体展示下图):

 

设疑:

以上各图分别对应哪种跨膜运输方式?

图中A、B、C三点物质运输速率的限制因素分别是什么?

设疑导入下一个问题:

对于蛋白质一类的大分子无法穿透膜,如何出入细胞?

有哪些例子?

2.动画演示,动态了解膜泡运输:

①教师以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为基础,利用多媒体演示直观形象地引导学生学习内吞作用和外排作用,并列举实例,最后动画演示变形虫的细胞内消化和白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使学生内化吸收知识。

②提问(完成学案合作探究3):

内吞作用和外排作用两者的共同点是什么?

大分子通过内吞作用和外排作用出入细胞时穿过了几层磷脂双分子?

内吞作用和外排作用过程依赖膜的什么特性?

穿膜运输:

①学生阅读课文,独立思考,完成学案。

②学生识别物质运输方式,并说出单纯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的特点,举出三种穿膜运输的实例。

③学生独立完成。

④学生分组讨论,完成导学案,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成果。

 

⑤学生综合分析后回答。

 

⑥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回答问题。

 

⑦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探究,展示成果,相互质疑,最后达成共识,用规范的语言描述总结。

 

学生回答导出膜泡运输。

 

学生读图、析图,单个叙述内吞和外排的过程。

 

讨论、分析、总结归纳。

培养学生、阅读、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识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比较、讨论、合作交流、以及整合、利用信息的能力。

探究式归纳比灌输式讲解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智力参与,培养其思维的深刻性。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锻炼学生有效语言表达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承上启下,自然顺畅过渡。

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的素材,以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四)把握原理,解释实例:

能否说说:

1.做菜馅时加入盐,蔬菜中的水分为什么会大量浸出?

2.泡在盐水中的萝卜条为什么会变软收缩,放在清水中又会变得硬挺?

3.农作物施肥过多为什么会会造成少苗?

单个回答问题,用知识原理解释生活实例,巩固知识。

让学生做到活学活用。

(五)课堂小结:

教师:

请根据本节所学,构建物质运输的概念图。

根据本节所学,构建物质运输的概念图,板演。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

(六)课堂检测:

学案设计检测题区分难易度,分层设计,分A级题和B级题,达到有效检测。

学生回答后,教师及时纠错。

课堂独立思考完成。

反馈与纠错。

 

(七)课后作业:

 

设计小实验:

证明水分子的移动方向。

 

课后自主完成。

将知识的探求延伸到课外,并为下节课知识(渗透作用和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做好了知识铺垫。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从教学思路和方法上分析,首先对学过的内容及时引导复习,并从现实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入手设计实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动手操作,激发学生求知欲,从而达到自然过渡的效果。

其次教师做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参与者,通过恰当的引导总结和适当的补充,使学生对易混淆的概念容易辨析和理解,再通过表格的形式进行对比分析,有利于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并从整体上把握整节内容;利用多媒体演示直观形象地引导学生学习内吞作用和外排作用,通过列举实例和动画演示变形虫的细胞内消化和白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使学生内化吸收知识。

最后让学生构建物质运输的概念图,强化了对知识的掌握。

从课堂教学的安排上分析,从学生熟知的生活实例开始引导学生把握原理,再反过来让学生用原理解释实例,让学生做到活学活用。

从教学效果上分析,基础知识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但难点知识还有待课后练习巩固。

从学生参与度分析,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学生回答问题比较喜欢竞赛、抢答的方式,以后在教学中可适当多采用。

 

《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

的教学设计

 

 

2013年7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