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工业企业改革与发展回顾同名14318.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539807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0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企业改革与发展回顾同名1431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企业改革与发展回顾同名1431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企业改革与发展回顾同名1431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企业改革与发展回顾同名1431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企业改革与发展回顾同名1431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企业改革与发展回顾同名14318.docx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企业改革与发展回顾同名1431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开放以来工业企业改革与发展回顾同名14318.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企业改革与发展回顾同名14318.docx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企业改革与发展回顾同名14318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企业改革与发展回顾(同名14318)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企业改革与发展回顾

2011-10-10

摘要:

本文从发展环境、所有制结构、重组与组织结构、领导制度与公司治理、国际化战略等几个方面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工业企业的成长历程,并分析指出,在这30多年的发展与改革中,中国政府作为监管者推出的适时政策为经济发展带来的正面作用,远远大于作为参与者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因此,为提升效率,政府职能应从“全能”转向“有限”,集中精力做好制度建设而非参与微观的经济活动,从大政府向小政府的转变。

关键词:

改革开放,企业,发展,国有企业

企业发展环境的转变

工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经济、政治、劳动力资源、国际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使企业的发展环境具有动态性和复杂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企业的发展环境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不同特征。

通过分析这些处于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为我们引导未来工业企业发展方向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一、中国工业企业经济环境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总体呈现出较快增长、结构优化等良好的运行态势。

按当年价格计算,1979年国内生产总值为4063亿元,而2010年增长到了401002亿元。

即使按可比价格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也维持在较高水平,1979—2010年全部实现正增长,仅有7年增速低于8%。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同样快速增长,由1979年的419元,上升至2010年的29992元,依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中国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在产业结构方面,第一产业比重从改革开放初期的30%左右下降到2010年的10%;与第一产业相反,第三产业占比不断增加,从1979年的不足22%,增加到2010年的43%;第二产业变动相对平稳,维持在45%左右。

图1:

1979—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速情况

数据来源:

国研网统计数据库。

注:

国内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按不变价计算。

图2:

1979—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

国研网统计数据库。

二、中国工业企业改革政策回顾

(1)1978年,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意在放权让利,以此激励生产经营积极性。

(2)1979年,扩大企业自主权在工业部门广泛展开。

(3)1980年,经济特区设立后,正式实施“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政策,逐步放开价格管制。

(4)1981年,全面推行利润分成制和经济责任制。

(5)1983年,开始利改税改革。

(6)1984年,对国有企业实行“拨改贷”改革。

(7)1986年,允许设立外商独资企业,制定沿海地区外向型发展战略,深化价格改革,初步形成了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经济格局。

(8)1987年,广泛进行组建集团企业、开展公司股份制等多种尝试。

(9)1992年,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

(10)1993年,确立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主线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

(11)1996年,对国有企业实行“三改一加强”方针策略,即把国企改革同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

(12)1997年,十五大明确时间表,要求大中型国有企业用3年时间完成现代企业制度的构建。

(13)1997—2000年,依照抓大放小策略,80%左右的国有小型企业实施了改制;与此同时,中央管理企业的集团化组织形式逐步确立。

(14)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将一些主管工业总会撤销并改组为国家局,不再直接管理企业。

(15)2000年,对一些国家局进行撤销和改革,初步建立了国有资产的管理、监督体系。

至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

(16)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7)2002年,十六大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要求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尽其才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8)2003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开始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

(19)2005年,出台“非公36条”,是中国第一个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系统性政策文件。

(20)2006年,颁布实施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为营造自主创新环境提供政策支持,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21)200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新设立工业和信息化部,从管理体制上体现工业化与信息化并重、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目标。

(22)2010年,确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工业经济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

三、中国工业企业劳动力资源环境分析

劳动力供应增速减缓,但总量持续上升。

图3显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人口增长的高峰后,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走低,2010年降至4.79‰,不及高峰期的三分之一。

人口增速下降并没有让我国脱离人口红利期,劳动力供应总量依然保持上涨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15—64岁年龄组人口总数和比重持续提高,总数从1982年的6.25亿人升至2009年的9.75亿人,比重从61.5%升至73%,总抚养比率从62.6%降至36.9%。

劳动力就业结构有所改善,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从1978年的70.5%:

17.4%:

12.1%转变为2009年的38.1%:

27.8%:

34.1%。

劳动力素质明显提高,高校毕业生从1980年的14.7万人跃升至2009年的531.1万人,普通中学从1581万人增至2618.4万人。

在高端人才方面,1978年仅有9人研究生毕业,而2009年达到了371273人;同期,留学归国人员从248人增至108300人。

图3:

1979—2010年人口出生死亡率情况

数据来源:

国研网统计数据库。

注: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四、中国工业企业国际环境分析

通过改革外贸体制、加强对外开放程度,限制我国贸易发展的枷锁被逐渐去除,外贸活力不断加强,尤其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国际贸易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在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质量和效益也明显提升。

1979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92.25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额的0.87%;2009年,货物贸易总额升至7.23万亿美元,占世界比重提高到9.5%。

与此同时,服务贸易也迅猛发展,从1982年的86.82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5736亿元,占世界比重提高近4个百分点,达4.42%。

改革开放以来,世界经贸环境整体良好,世界总产出仅在2009年为负增长,其余时期实现不同程度的正增长;世界进出口贸易总量随总产出波动而变化,虽然有多个年份负增长,但整体情况较好,为我国贸易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图4:

1979—2010年世界经贸情况

数据来源:

国研网统计数据库。

注:

世界总产出增速为世界银行数据,按可比价计算,其余数据源自世界贸易组织,按现价计算;中国货物贸易占世界比重数据为1979—2009年;中国服务贸易占世界比重数据为1982—2009年;世界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速数据为1981—2009年。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企业发展良好,从整体上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催生了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环境。

国内经济保持长期稳定增长、劳动力供给持续扩大、人口素质大幅提升、技术日益进步、国际经贸稳步发展等诸多因素使企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企业所有制结构的转变

企业所有制结构的转变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体制是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

伴随着企业所有制结构的转变,中国社会和经济得以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提升和社会前进的步伐。

一、1978—1992年,多元化所有制结构逐步形成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拉开了我国经济制度改革的序幕。

1978年以来,国有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的全国占比迅速下滑,从1978年的77.63%降至1992年的51.52%。

同期,非国有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由22.37%提高到48.48%。

具体来看,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逐渐撤销管制,提出对外开放政策。

为了改善外资企业发展环境,增强外商信心,1982年成立了对外经贸部管理外商直接投资,而后,相继开放14个沿海城市、5个经济特区、3个沿海经济开发区和1个台商投资区,并于1986年允许设立外商独资企业。

为吸引外资,政府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更注重政策上的引导和扶植。

这一阶段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发展特点在于试探,虽然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数量在不断提升,但总体规模不大,经营期限不长,技术含量较低。

在私营企业方面,1979年,国家工商行政总局批准一部分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个体劳动,但不准雇工。

1982年,十二大报告正式承认了个体户群体。

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概念。

1987年,十三大首次提出私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和有益补充。

1988年,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宪法修正案确立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此时的私营企业处于起步阶段,多以独资、合伙为主,企业规模较小。

1992年,十四大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从而带来了一轮私营企业创办高潮。

二、1992—2002年,深化国企市场化改革、加速外资企业发展、确立私营企业地位

国有企业加入市场竞争后,暴露了诸如社会负担重、历史包袱多、员工过度冗余等严重问题。

这一时期国有企业生产经营非常困难,受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影响,1998年有三分之二左右的国有企业亏损,全年实现利润总额525.1亿元,仅比1978年多16.3亿元。

在这种严峻情况下,1999年十五届四中全会发布了《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通过债转股、技改贴息、政策性破产等政策措施,实现了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目标,2002年产值和利润分别为1999年1.27倍和2.64倍。

外资企业方面,十四大以后,我国继续深化相关领域的改革和开放程度,例如,开放商业、金融、技术服务等禁入领域;在沿海开放的基础上,宣布开放沿江(长江)、沿线(陇海线、兰新线)、沿边(边境),进而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开放。

这一时期外资企业的发展特点是加速发展,主要体现在:

企业数量增多、企业规模扩大、技术含量提高、行业分布拓展等方面。

私营企业方面,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

国家要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

1997年,十五大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于1999年列入宪法修正案。

2001年,江泽民提出要允许私营业主入党,这是私营业主地位转变的一个显著标志。

2002年,十六大进一步破除体制障碍,为私营企业松绑;放宽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凡是允许外资进入的领域必先允许私营资本进入。

三、2002年以来,国有、外商、私营企业开始三足鼎立

表1:

2003—2009年三类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情况

单位:

%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37.54

34.81

33.28

31.24

29.54

28.34

26.74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31.18

32.72

31.74

31.61

31.50

29.53

27.85

私营企业

14.75

17.42

18.99

21.24

23.21

26.88

29.55

数据来源:

国研网统计数据库。

注:

按现价计算而得。

国有企业方面,2003年成立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由国务院授权,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责任,监督管理非金融类中央企业。

国资委的成立,进一步明确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重大原则,即:

(1)政企分开,国资委对企业国有资产履行出资人职责,不直接管理国有企业;

(2)政资分开,国资委不行使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政府其他机构、部门不履行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3)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国资委不得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4)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5)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

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极大地激发了国有企业活力,特别是中央企业,促进深化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

外资企业方面,十六大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要求提高中国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尽其才的发展方向,标志着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进入多元化高速发展阶段。

2007年十七大又进一步指出了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多元化发展的具体政策内容,从而在科学发展观的大思路下,将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产业政策、区域政策、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国有企业改革等诸多方面结合到一起。

私营企业方面,2004年宪法修正案新增对私人合法产权保护条款,突出强调对公民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平等保护。

随着对私人财产和非公经济的保护写入国家根本大法——宪法,标志着包括私营企业在内的所有非公经济地位被完全承认。

2005年,国务院颁布“非公36条”,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主题的中央政府文件,修改或废止了大量“限非”的规章、文件。

2010年,国务院发布“新非公36条”作为中国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深化,意在解决“非公36条”未能解决的民营资本进入垄断领域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逐渐取代了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并在积极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使多种所有制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纵观改革过程,所有制结构调整走出了一条渐进式的改革道路。

这为企业的平稳发展打下了有力的基础,进而促进整个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企业改革与发展回顾(下)

2011-10-10

企业重组与组织结构的转变

一、1978—1992年,企业组织结构的市场化改革

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体制改革成为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分水岭,企业组织结构逐渐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过度,企业间的资源得以流动共享,盈利逐步成为企业战略协作的主要目标。

为贯彻落实1978年末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1979年上半年中央工作会议正式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以工业企业为基础的经济结构调整随即展开。

此后的两年中,中央整顿了一批高消耗、产能低、产品不合时宜、长期亏损的企业。

1981年起,中央对企业实施了进一步调控,停止不具备生产条件的项目和重复建设项目,对企业实行“关、停、并、转”。

商品市场开始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度,消费者能够选购商品,市场力量初步显露,企业间的竞争意识逐渐出现。

这一时期,虽然经济指标因市场化的引入而有所改善,但主导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仍然是各级政府,市场体制尚未完全形成。

1984年下半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概念。

这一阶段,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主要是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国有小型企业实行租赁经营责任制,少数大型国有企业开始实行股份制试点,依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企业集团。

股份制试点,是在政府引导下,企业做出的重大组织结构改革,有利于管理经营权的独立,从而加强市场机制的建设。

198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横向经济联合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了发展横向经济联合的原则和目标。

1987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组建和发展企业集团的几点意见》,对企业集团的含义、组建原则和内部管理等诸多问题做出了规定。

此后的几年中,企业集团的组建迎来了一个高峰。

1989年初,国务院体改办、财政部和国家计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企业兼并的暂行办法》,提出企业兼并的目标是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使之成为有利于企业发展和经济改革的重要因素。

二、1992—2002年,坚定推行国有企业改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1992年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标志着国有企业开始朝产权清晰、责任明确、政企分离、科学管理的现代企业制度方向改革。

这一阶段的明显特制是建立以产权为纽带的母子公司结构、建立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大规模重组和改制上市。

1993年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1994年颁布的《公司法》帮助我国淘汰了众多效益差、亏损大的企业,达到了优化国有资产结构、促进企业效益提升的目的。

同时,一些较具竞争力的企业通过重组上市,加强了与资本市场的联系,企业活力得以激活。

1995年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搞好大型国有企业,放活小型国有企业,把优化国有资产分布结构、企业结构与优化投资结构有机结合,择优扶强,优胜劣汰。

1997年,十五大报告再次强调要着眼于整个经济,抓大放小,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

2000年,中央工作会议再次指出,国有企业的战略性调整要与经济结构相结合,抓大放小,发展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

三、2002年以来,强化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垄断行业改革

2002—2010年,央企资产总额从7.13万亿元增长到24.3万亿元;实现利润从2405.5亿元增加到11315亿元;上缴税金从2914.8亿元增加到1.3万亿元。

2010年有30家中央企业上榜《财富》世界五百强企业,其中国家电网、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名列前十。

央企的良好发展势头与2003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密不可分。

国资委成立以来,中央企业经过多次重组,企业数量从196家减少到目前的117家。

根据相关规划,通过整合并购,未来的央企数量将会进一步减少,企业制度将更加完善,最终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

2005年以后,破除垄断成为改革发展的一个重点。

2005年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为非公有制企业收购国有企业在理论上提供了法律保障。

同年,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主题的中央文件,其中涉及鼓励非公经济进入垄断行业的政策和鼓励非公经济参与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政策。

2008年开始实施《反垄断法》,对调整企业收购兼并行为,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有着重要意义。

2010年,国务院正式颁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意见》拓宽了民间资本的投资领域、投资渠道和投资方式,具有重大的突破和新意。

与2005年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相比,2010版《意见》投资范围更加细化、资金进入垄断领域的方式更加灵活、可操作性更强。

不论过去还是未来,我国企业的结构调整与兼并重组都围绕国有企业展开。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批以央企为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大型企业集团。

这些企业集团的成功组建与快速发展,一方面为仍处于调整改制中的企业树立了榜样,另一方面为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但是,需要认清的是,对外,与世界一流跨国公司相比,我国企业集团的总体规模偏小、管理能力偏弱、技术创新能力较低;对内,如何破除垄断,释放非公所有制企业活力,让不同所有制企业相互促进,而非彼此争利,成为现阶段企业改革的难题。

企业领导制度与公司治理的转变

一、国有企业领导体制的确立

改革开放初期至上世纪90年代,广泛实行厂长负责制,企业的日常管理经营以厂长为中心展开。

1984年,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国有企业将逐步实现厂长负责制。

当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厂长负责制能够适应我国企业的发展要求。

1988年,《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颁布,从法律角度确立了企业领导体制中的厂长负责制。

该法案使政企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分离,并把厂长负责制上升到法律程度,改变了计划经济时期的党委领导模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国际先进的企业领导体制被引入我国,国企的厂长制逐步被公司制代替。

在此背景下,以公司股份制为宗旨的现代企业制度日益成为不同所有制企业变革的方向。

1993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改革企业领导制度,建立规范的公司法人结构。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目前绝大多数企业建立了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模式,即具有股东大会,及其授权的董事会,其余相应的委员会和总经理负责的管理层。

1999年通过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公司制要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各委员会和经理层的职责,保证企业协调运营,有效解决公司治理中的代理问题。

二、公司治理的演变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司治理从无到有,在汲取西方公司治理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国情,逐渐探索出与社会体制相适应的公司治理体制。

公司治理是企业所有权的具体表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产权模糊、结构混乱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90年代末,十四届三中全会要求重视产权制度建设,产权明晰、政企分离、科学管理被视为公司的治理方向。

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要求建立所属清晰、责任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经过多年改革与发展,产权问题得以极大改善,为企业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体制创造了先决条件。

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及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公司经营活动的利益主体趋于多元化,因此,公司需要通过一定的制度框架,即公司治理结构来规范各方的权利与利益关系。

在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涉及以下四点:

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

从实践看,按照《公司法》要求,大多数国有企业虽然设立了董事会和监事会,但主要是为了满足企业改制或公司注册条件,而没有形成权利制衡,“一把手”说了算的体制仍然在延续。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况逐渐随着公司治理体制的完善而改善,例如,一些国企中,开始建立由国资委派出人员占多数的董事会,他们主要来自退下来的大型国企管理者、海外企业等。

企业制度的演化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可以肯定的是,我国企业的领导体制和公司治理结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完善,但难以预料的是,我国企业最终会创建一个完全适合于自身的基本制度模式,还是会偏向于诸如意大利的家族模式、日本的关系裙带模式、美国的市场模式等已有的外国模式。

企业国际化战略的转变

一、1979—1992年的缓慢探索阶段

这一时期,国家成立了外经贸部监管外商直接投资,开放了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城市、3个沿海经济开发区和1个台商投资区,并辅以相应的政策和硬件建设。

1984年,中德合资的上海大众和中美合资的北京吉普破茧而出。

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方面,限制力度逐步减弱,从初期无论资金大小一律上报国务院审批,并且只有具备外贸经营权的进出口公司和经济技术合作公司才允许海外投资,到1985年规定只要是经济实体,有合作对象并有资金来源和一定的技术水平的企业,均可申请到海外开办合资企业。

限制的放松,使一些国有企业试探性的走出国门,进行小规模的跨国经营,完成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

二、1992—2002年的快速膨胀阶段

这一时期,中外企业的合资合作经营从第二产业的工业,拓展到了金融、证券、保险等第三产业领域。

对外投资方面,行政审批逐渐放松,一些民营性质的企业集团得以走出国门,开拓海外市场。

2001年,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五规划纲要”首次正式提出走出去的战略。

总体分析,无论是吸引外资还是对外直接投资,我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发展迅猛,在世界分工体系中所起的作用日益突出,为日后实施更高层面的国际化战略打下了基础。

三、2002年以来的高层次发展阶段

2001年底的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企业更好的融入世界提供了重要机遇。

中外企业的合资合作层次提高,企业引入外资的主要目的从解决资金短缺转变为引入先进理念、帮助自身加强技术创新和改造。

在对外投资方面,我国企业开始经常参与到规模较大的世界级跨国收购案中,比如,联系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中国工商银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吉利收购沃尔沃等。

这一时期,我国企业与改革开放初期比已焕然一新,全方位、深层次的融入到世界经济之中,影响力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分别是重视进出口贸易、合资合作经营及重视对外投资。

在与外资企业的合作经营中,我国企业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