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荧光法习题.docx
《完整版荧光法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荧光法习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荧光法习题
荧光分析法
一、选择题
1.为了提高分子荧光光度法的灵敏度,合适的办法是
A.增加待测溶液的浓度B.增加激发光的强度
C.增加待测液的体积D.另找能与待测物质形成荧光效率大的荧光化合物
2.下列结构中能产生荧光的物质是
A.苯酚B.苯C.硝基苯D.碘苯
3.荧光分析中,溶剂对荧光强度的影响是
A.对有p→p*跃迁者,溶剂极性增加,荧光强度增大
B.对有p→p*跃迁者,溶剂极性增加,荧光强度减小
C.溶剂粘度增大,荧光强度减弱
D.溶剂粘度降低,荧光强度减弱
4.荧光分析中,当被测物质的浓度较大时,荧光强度与浓度不成正比,其原因可能是
A.自熄灭B.自吸收C.散射光的影响D.溶剂极性增大
5.在下列哪个pH值时苯胺能产生荧光(苯胺以分子形式产生荧光)?
A.1B.2C.7D.14
6.硫酸奎宁在0.05mol/LH2SO4中,分别用320nm和350nm波长的光激发,所制得的荧光光谱
A.形状和荧光强度都相同B.形状和荧光强度都不同
C.形状相同,荧光强度不同D.荧光强度相同,形状不同
7.荧光光谱分析中的主要光谱干扰是
A.激发光B.溶剂产生的拉曼散射光
C.溶剂产生的瑞利散射光D.容器表面产生的散射光
8.对分子荧光强度的测量时,要在与入射光成直角的方向上检测是由于
A.荧光是向各个方向发射的B.只有在和入射光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上才有荧光
C.为了消除透射光的影响D.克服散射光的影响
9.荧光法中,荧光效率的计算式是
A.=发射荧光的电子数/吸收激发光的电子数
B.=发射荧光的光量子数/吸收荧光的光量子数
C.=发射光的强度/吸收光的强度
D.=发射荧光的光量子数/吸收激发光的光量子数
10.A.钨灯B.氢灯C.元素灯D.溴钨灯
(1)光度法测乙醇中苯(
=256nm)可用作光源。
(2)荧光计采用作光源。
(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可用作光源。
(4)光度法测定KMnO4溶液的浓度可用作光源。
11.处于第一电子单线激发态最低振动能级的分子以辐射光量子的形式回到单线基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这种发光现象称为
A.分子荧光B.分子磷光C.化学发光D.拉曼散射
12.三线态的电子排列应为
A.全充满B.
C.基态D.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温度升高,荧光效率增加,荧光强度增大
B.溶液温度降低,荧光效率增加,荧光强度增大
C.溶液温度升高,荧光效率降低,荧光强度增大
D.溶液温度降低,荧光效率降低,荧光强度增大
14.在荧光分析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激发态分子通过碰撞回到同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的过程称为振动弛豫
B.荧光光谱的形状随激发光波长改变而改变
C.荧光激发光谱相当于荧光物质的吸收光谱
D.测定任何荧光物质的荧光强度时都必须严格控制溶液的pH值
15.荧光光度计中第一滤光片的作用是
A.消除杂质荧光B.得到合适的单色激发光
C.消除激发光产生的反射光D.消除瑞利散射,拉曼散射
16.荧光分析中,滤光片选择的原则是
A.获得最强的荧光强度B.获得最强的荧光强度和最低的荧光背景
C.消除散射光的影响D.消除杂散光的影响
17.a萘胺在酸性中形成铵盐离子,影响荧光的测定,这种影响是
A.共存物质的影响B.荧光的熄灭C.溶液pH对荧光的影响
D.溶剂的影响E.温度的影响
18.为使荧光强度与荧光物质溶液的浓度成正比,必须使
A.激发光足够强B.吸光系数足够大
C.试液浓度足够稀D.仪器灵敏度足够高
19.如果空白溶液的荧光强度调不到零,荧光分析的计算公式是
A.Cx=Cs(Fx—F0)/FsB.Cx=Cs(Fx/Fs)
C.Cx=Cs(Fx—F0)/(Fs—F0)D.Cx=Cs(Fs—F0)/(Fx—F0)
20.荧光测定时,观察荧光要在与入射光垂直方向,其原因是
A.只有在入射光垂直方向上才有荧光
B.各个方向都可观察到荧光,为减少透射光的影响
C.荧光波长比入射光波长小
D.荧光强度比透射光强度小
21.荧光物质的荧光光谱和它的吸收光谱的形状是
A.相同B.相同且重叠C.对称D.相似且成镜像E.以上都不是
22.比较荧光物质激发光谱的波长和其发射光谱的波长
A.相同B.不同C.前者稍长D.前者稍短E.以上都不是
23.在同一电子激发能态内部进行能量转换的过程是
A.内部转换B.外部转换C.体系间跨越D.振动驰豫
24.比较荧光的波长和入射光的波长
A.前者稍长B.前者稍短C.相同D.不同E.以上都不是
25.光电荧光计的单色器是
A.棱镜B.光栅C.滤光片D.凸透镜
26.荧光物质的分子一般都含有
A.离子键B.共轭双键C.氢键D.金属键E.配位键
27.可以改变荧光分析的灵敏度
A.增强光源强度B.改换溶剂C.降低温度D.以上三种措施都
28.物质分子从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回到基态的不同振动能级以幅射形式放出的能量,称为:
A.磷光B.荧光C.化学发光D.电子光谱
29.在荧光分析中,利用较短的激发光进行激发,可以避免的干扰
A.拉曼光B.瑞利光C.容器表面的散射光D.胶粒的散射光
30.荧光物制裁发射的荧光强度与有关
A.该物质的吸光能力B.照射光强度C.荧光效率D.与上述三者都
31.下列哪种光的峰位与激发光波长无关
A.瑞利散射光B.拉曼光C.仪器表面的散射光D.荧光
32.下列哪种因素会使荧光效率下降
A.激发光哟度下降B.溶剂极性变小C.温度下降D.溶剂中含有卤素的金属离子
33.激发光波长固定后,荧光波长与荧光强度的关系曲线称为
A.吸收光谱B.激发光谱C.分子光谱D.荧光光谱
34.物制裁分子吸光后,发出的荧光是从什么能级回到基态的不同振动能级产生的
A.不同的电子激发态的各种振动能级B.不同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
C.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D.第一电子激发态的各振动能级
35.下列哪种因素不可能减少散射光对荧光的干扰
A.改变激发光波长B.改换溶剂C.升高温度D.以上三种措施都可以减少散射光的干扰
36.在同样条件下,测得浓度为0.030mg/ml的罗丹明标准液的荧光强度为60,样品的荧光强度为50,空白液的荧光强度为10,则样品中罗明的浓度为mg/ml
A.0.020B.0.025C.0.026D.0.024
37.一般荧光峰的浓度随着溶剂介电常数的增大
A.而兰移B.而变短C.而增大D.并无变化
38.是显著的荧光熄灭剂
A.CCl4B.CHCl3C.CO2D.O2
39.能产生荧光的物质多半是
A.级性有机化合物B.非级性有机化合物C.复杂之机物D.含有共轭体系的有机化合物
40.荧光波长固定后,激发光波长与荧光强度的关系曲线称为
A.荧光光谱B.激发光谱C.发射光谱D.吸收光谱
41.VitB在440~500nm波长光的激发下可发出较强的荧光,而实际测定时选用400nm激发光,其目的是
A.克服溶剂的瑞利散射光B.避免拉曼散射光的干扰C.消除容器表面的散射光
D.克服溶剂中荧光物质的干扰E.消除磷光干扰
42.为了使荧光强度与荧光物质溶液浓度成正比,必须使
A.激发光足够强 B.试液足够稀C.吸光系数足够大
D.仪器足够灵敏E.增大试液浓度
43.下列物质中荧光强度最强的物质是
A.环己烷B.苯
C.萘D.联苯
E.苯甲酸
44.荧光是在下述条件下产生的
A.分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B.原子外层价电子的能级跃迁
C.分子振动能级的跃迁D.分子转动能级的跃迁
E.分子从第一激发态最低振动能级跃迁到基态各振动能级
45.下述化合物在荧光分析中产生的荧光效率最大的是
A.B.C.
D.E.
46.一种物质能否发出荧光,主要取决于
A.本身分子结构和具有较高的荧光效率B.激发光的波长
C.本身分子吸光能力的强弱D.分子结构中有无极性
E.温度高低
47.在荧光分析中,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溶液温度升高,荧光效率增加,荧光强度增加
B.溶液温度降低,荧光效率增加,荧光强度增加
C.溶液温度升高,荧光效率不变,荧光强度不变
D.溶液温度降低,荧光效率不变,荧光强度不变
48.温度升高时,荧光物质的荧光效率和荧光强度
A.降低B.增大C.不变D.无法确定
49.某荧光物质的吸收光谱有两个不同强度的吸收峰,当分别用两个最大吸收波长作激发光时,所得到的该物质的荧光光谱
A.形状和荧光强度都相同B.形状相同,荧光强度不同
C.荧光强度相同,形状不同D.形状和荧光强度都不同
50.荧光法中,固定激发光波长和强度,改变发射光波长进行扫描,可绘制
A.荧光光谱B.激发光谱C.吸收光谱D.发射光谱
51.进行荧光分析时,固定激发光波长和强度,改变发射光波长进行扫描,可绘制
A.fluorescenceexcitationspectrumB.fluorescenceemissionspectrum
C.absorptionspectrumD.fluorescencespectrophotometry
52.为了使荧光强度与荧光物质溶液浓度成正比,必须使
A.激发光足够强B.试液足够稀
C.吸光系数足够大D.仪器足够灵敏
53.荧光光谱的形状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
A.第一电子激发态中最低振动能级分布B.基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分布
C.基态的振动能级分布D.第一电子激发态中振动能级分布
54.一种物质能否发出荧光,主要取决于
A.本身分子结构和具有较高的荧光效率B.激发光的波长
C.本身分子吸光能力的强弱D.分子结构中有无极性
55.Vit.B在440~500nm波长光的激发下可发出较强的荧光,而实际测定时选用400nm激发光,其目的是:
A.克服溶剂的Rayleigh散射光B.避免Raman光干扰
C.消除容器表面的散射光D.克服溶剂中荧光物质干扰
56.荧光法测定核黄素,采用硅镁吸附剂是为了
A.保持核黄素稳定B.使核黄素转变成具有荧光的物质
C.将样品浓缩D.使杂质与核黄素分开
57.如果使激发光的波长和强度保持不变,让物质发生的荧光通过单色器,依次测定荧光强度,然后以荧光强度对波长作图,该曲线叫做
A.荧光激发光谱B.荧光光谱
C.吸收光谱D.
58.荧光物质的分子可以选择性吸收一定波长(或频率)的光。
在很短的时间内又可以发射出
A.与原来吸收光的波长相同的荧光B.比原来吸收光的波长较长的荧光
C.比原来吸收光的波长较短的荧光D.任意波长的荧光
59.荧光法测定尿中核黄素,选择lex和lem后,这时首先用荧光红钠调节指针
A.必须为100格B.任何位置均可
C.须调到适当的格数,使标样和样品有一较好的读数D.可以不要荧光红钠
60.荧光物质的荧光光谱形状取决于
A.回到基态各振动能级的分布B.第一电子激发态各振动能级分布
C.激发态电子能级的分布D.转动能级的分布
二、填空题
1.荧光测定中激发光的选择,一方面要考虑较强的灵敏度,另一方面要避开溶剂的光的干扰。
2.荧光分析中,激发光谱描述了荧光分子的特性;荧光光谱描述了荧光分子的特性。
3.荧光分析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相比较,前者测定的是光的强度,后者测定的是光的强度。
4.荧光分析中可利用和作为鉴定物质的依据。
5.处于激发态的分子除了可通过荧光发射回到基态外,还可能通过、回到基态。
6.在光度分析法中,法测定的是发射光的强度,法测定的是吸收光的程度。
7.激发态分子将能量转变为热能而回到基态,这一无辐射失能过程称为。
8.荧光分析中,溶剂分子吸收光能后,跃迁到能级,在极短时间内返回到原来的振动能级而发射出和相同波长的光,这种光称瑞利散射光。
9.测定荧光强度时,只有在时,溶液的荧光强度才与溶液浓度呈线性关系。
10.在溶液中,处于激发态的溶质分子与碰撞,把一部分能量传递给环境,在短时间内回到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这一过程称为振动驰豫。
11.处于激发态的分子可以通过、、等不同途径回到基态,称为。
12.受溶液pH影响的荧光物质一般是或物质。
13.当溶液中存在能吸收一部分激发光或荧光的其它物质时会使荧光强度下降的现象称为。
14.在荧光分析中常遇到发射的瑞利散射光和拉曼散射光。
15.荧光分析中,F=K'C,在条件下成立。
16.荧光的发生是由第一电子激发态的能级开始的,与荧光物质分子激发至哪一个能级。
17.荧光波长比激发光波长稍长的原因是。
18.鉴定荧光物质的参考依据是荧光物质的和产生的,也是定量测定时,最灵敏的条件。
19.荧光的产生是由于荧光物质分子后,分子中某些电子从能级跃迁到能级,再经过跃迁下降至最低振动能级,最后由这一能级降至并发出荧光。
20.荧光分析中,其它实验条件不变,当温度升高时,该荧光物质发射出的荧光强度。
21.荧光定量分析公式为F=KΦI02.3abC,应用此公式的限制条件是。
22.在分子荧光分析中,光谱是选择激发光波长的依据,而光谱是选择荧光波长的依据,测定的物理量是,应在其方向进行检测。
23.测定荧光的仪器需有两个,第一个放在光源和液槽之间,其作用是;第二个放在液槽和检测器之间,以滤去,让通过。
24.进行荧光测定时,要选择两个不同波长的光,一个是物质的光,称为,另一个是物质后发出的光,称为。
25.影响荧光测定的因素有。
26.要发生荧光,物质分子必须具备的条件。
27.荧光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有。
28.使用F=2.3KI0·abC=K¢·C时,其条件是;影响荧光测定的因素为。
29.荧光分光光度法中的“”表示,它的含义是。
30.荧光分析法是测定强度,而不是测定强度。
光谱是选择激发光波长的依据,而光谱是选择荧光波长的依据。
31.荧光分子与共存物质作用,使显著下降的现象,叫作,共存物质如等,称为剂。
32.常遇到的荧光熄灭剂有、、等。
33.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原子吸收光源。
34.在荧光分析法中,荧光强度与溶液浓度呈线性关系的前提是。
35.将苯、萘、蒽、碘苯按荧光效率大小顺序排列。
36.荧光分析法中光谱是选择激发波长的依据,而光谱是选择荧光光谱的依据。
37.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包括,其中单色器的作用为。
38.荧光量子效率是指。
39.荧光分析中,其它实验条件不变,当温度升高时,该荧光物质发射出的荧光强度。
三、名词解释
1.单线激发态
2.三线激发态
3.振动弛豫
4.荧光激发光谱
5.荧光光谱
6.荧光效率
7.荧光熄灭剂
8.磷光
9.荧光
10.瑞利散色光
11.光谱通带
12.拉曼散色光
13.荧光发射光谱
14.注明(荧光分析法)荧光强度计算式F=2.3I0abC中和种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15.荧光的熄灭
四、是非题
1.荧光分析的定量方法之一───直接比较法的定量公式是:
Cx=Cs•Fx/Fs。
2.三线激发态的能级比单线激发态的能级能量稍高。
3.荧光测量时溶剂分子吸收光能后,电子返回到比原来能级稍高或稍低的振动能级而发射的光称为来曼散射光。
4.由于分子在荧光发射前和发射后都存在振动驰豫,故荧光波长比激发光的波长长。
5.荧光物质的分子型体和离子型体,各具有自己特殊的荧光光谱和荧光量子效率。
6.荧光分析法比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性能力强的原因是有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两个特征光谱可供比较。
7.苯甲酸的荧光强度比苯酚的强。
8.激发态分子与溶剂分子或其它溶质分子相互作用,使能量转移,这一过程称为内部转换。
9.对于具有p®p*共轭结构的荧光物质,其荧光强度随溶剂的极性增加而减小。
10.为了提高荧光光度法的灵敏度,合适的办法是增加待测液的浓度。
11.硫酸奎宁在0.05mol/LH2SO4中,分别用320nm和350nm波长的光激发,所制得的两个荧光光谱形状不同,荧光强度相同。
12.一般荧光物质的溶液随着测量温度的降低而荧光效率提高。
13.同一种荧光物质,在任何溶剂中,其荧光光谱的位置和强度都相同。
14.一种荧光物质的荧光能量比激发光能量高。
15.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光源是氢灯。
16.用分子荧光分析法测定时,必须在溶液浓度极低的情况下进行,这是因为在高浓度下荧光物质将产生自熄灭和自吸收。
17.用荧光分析法测定时,必须用稀溶液,因溶液浓度较高时偏离朗伯-比耳定律。
18.荧光的发生是由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开始的,而和荧光分子被激发至哪一能级无关。
无19.论电子被激发至哪一能级,多余的能量都首先以热的形式被消耗。
20.随着温度升高,物质溶液的荧光效率增高,荧光强度增大。
21.随着温度降低,物质溶液的荧光效率增高,荧光强度增大。
22.荧光物质分子在光照射下激发到较高能级,在很短时间内首先因碰撞而下降到第一电子激发态各振动能级,然后下降至基态能级,从而发射出荧光。
23.同一种荧光物质在任何溶剂中,其荧光光谱的位置和强度都相同。
24.荧光物质的荧光光谱不随激发光波长的改变而改变。
25.荧光分析中,发射单色器放在与激发光垂直的方向。
26.利用微量氟离子对铝—桑色素配合物的荧光熄灭作用,可测定氟离子的含量。
27.用荧光熄灭法进行定量分析时,溶液荧光强度和待测离子浓度成正比。
28.荧光分析法既可用于测定有机化合物,也可用于测定无机元素。
29.在荧光分析中,应在一定的时间内,避光的条件下进行荧光强度的测定。
五、简答题
1.试解释为什么荧光分析法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均优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2.简述影响荧光效率的因素。
3.试述荧光分光光度计和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比较,在组成部件和测量光强度的布局上有何不同?
4.试解释为什么增大入射光强度(光源强度)能提高荧光测定的灵敏度,而不能提高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
5.说明荧光发射光谱和荧光激发光谱两者的差别,哪一种类似于吸收光谱。
6.试述能发射荧光的物质在分子结构上有哪些特点?
7.画出荧光计结构示意图,并写出定量分析公式。
8.一般无机化合物不发荧光,可以通过哪两种途径用荧光分析法测定无机物?
9.作荧光强度测量时,标准荧光物质的作用是什么?
如何进行测量的?
10.试述荧光强度与溶液浓度成正比的条件,为什么?
11.试述何谓荧光物质的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
12.试述荧光是如何产生的?
13.绘制荧光测定装置方框图,并说明某主要部件和作用。
14.在荧光计中,第一单色器与第二单色器的位置及其作用是怎样的。
15.荧光定量分析为什么要在很稀的溶液中测定?
16.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相比,荧光分光光度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为什么?
17.影响荧光测定的因素有哪些?
18.绘出光度分析和荧光分析仪器的结构方框图,并比较它们的异同点。
六、计算题
1.用荧光法测定复方炔诺酮片中炔雌醇的含量时,取本品10片(每片含炔雌醇31.5~38.5mg),研细溶于无水乙醇中,稀释至100ml,过滤,取滤液5.0ml稀释至10.0ml,在307nm处测定荧光读数。
如炔雌醇对照片的乙醇溶液(1.75mg/ml)在同样测定条件下荧光读数为65,则合格片的荧光读数应在什么范围之间?
2.利用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可熄灭核黄素(维生素B2)发出的荧光来测定奶粉中的VB2含量,精确称取0.500g奶粉,加pH4.6HAc-Ac-缓冲液沉淀蛋白质,移入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线,振摇,过滤,取滤液测得荧光强度Fx为28.5,取出比色皿加入少量Na2S2O4,迅速摇匀使VB2荧光熄灭,立即再测荧光强度F¢0为6.2。
另取浓度为0.25μg/mlVB2标准液,测得Fs=50,取出比色皿同法加入Na2S2O4后测得F0为5.4。
试计算.05g奶粉中含VB2的g数。
3.滂铬蓝黑R染料,在HAc-NH4Ac缓冲液中能与Al3+反应,生成橙红色荧光化合物,标准溶液测定结果如下:
F0=3.2
Al3+(g/ml)26101418
F13.233.453.873.093.4
用同法测定水样,得荧光强度为45.0,求该水样中Al3+的含量(mg/L)。
4.用荧光法测定食品中维生素B1:
称取2.00g食品,用HCl浸取出维生素B1后,稀释成100ml,精确吸取该溶液15.00ml,用吸附剂除去干扰物后稀释成250ml。
分别取此液各5.00ml,置于A和B容器中,向A中加入碱性铁氰化钾溶液氧化维生素B1为硫胺荧。
B留作对照。
另取维第素B1标准淮(0.200g·ml-1)5.00ml两份,分别置于C和D容器中,向C中加入碱性铁氰化钾使无氧化,D作对照。
用异丁醇分别萃取四种溶液,都定容为10ml,数据见下表。
求该食品中维B1含量(g·
)。
溶液荧光强度
A(经氧化处理样品液)52.0
B(未经氧化处理样品液)8.0
C(经氧化处理标准液)62.0
D(未经氧化处理标准液)7.0
5.取5.00ml含氨基乙酸的溶液置于一个500ml容量瓶中,并以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用移液管取5.00ml稀释于一个10ml容量瓶中,并以pH8.7的硼酸盐缓冲液稀释至刻度,当它与1.00ml由25mg荧胺溶于100ml丙酮所配成的溶液反应后,测量这溶液的荧光。
(荧胺与氨基乙酸反应可生成一荧光产物)。
从工作曲线上读得最后溶液中含1.14mg/L的氨基乙酸,计算在最初的5ml溶液中氨基乙酸的浓度。
6.10ml样品含还原型NADH(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还原型)相对于空白溶液的荧光强度为26.0。
当10mmolNADH加入此样品液(无体积变化)中,相对荧光强度增加到78.3,计算样品中NADH的含量(mmol/ml)。
7.用荧光分析法测定某食品中的维生素B1的含量,1.0g试样处理后定容为100ml,标准液为0.20mg/ml。
测得平行样品数据如下表:
求该食品中VB1含量(mg/g)
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