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第四章.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53120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39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第四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财政学第四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财政学第四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财政学第四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财政学第四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政学第四章.ppt

《财政学第四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第四章.ppt(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政学第四章.ppt

第四章公共选择第一节公共选择理论一、理论源起公共选择理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英国政治学家邓肯布莱克(DuncanBlack)于1948年发表了公共选择理论的奠基之作论集体决策原理,布莱克因此被称之为“公共选择理论之父”。

至五六十年代,公共选择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体系框架开始形成,60年代末以来,其学术影响迅速扩大。

二、理论方法公共选择理论在方法论上的突破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一是政治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前提。

二是个人主义的方法论。

三是用交易关系分析政治过程。

三、政治均衡在政治决策过程中,通过公共选择所实现的结果是政治均衡。

政治均衡是指在政治决策过程中,通过政治博弈最终使选民、政治家和官员的选择达到一致的政治稳定状态,它是政治市场供求双方力量与利益平衡的结果。

第二节公共选择主体的行为分析公共选择理论基于理性经济人范式,对投票行为研究的基本假设是:

投票是那些其福利将会受到投票结果影响的人们进行的,投票行为的作用是将个人偏好转化为社会偏好。

对于公共选择主体行为的分析,具体展开为对选民、利益集团、政治家和官僚在参与政治决策和公共选择过程中的行为分析。

一、选民的行为动机分析利己的理性必然使选民计算自己参与政治活动的成本和收益,并据此决定在政治投票中对备选方案投赞成票、反对票或弃权票;或不参加选举以保持“理性无知”状态。

“理性无知”是指选民对自己花费在投票上的成本是确知的,而预期的收益则是不能确定的,权衡损益,选民将会放弃主动搜集信息,保持对政治、政纲、政党和候选人的“无知”状态。

“理性选民假说”。

选民参与投票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参与政治活动获得预期收益的最大化,但投谁的票首先要依据所掌握的信息,而是否收集信息、是否投票,取决于预期从这些活动中能获得的收益与付出的代价。

假设选民参加投票有两种预期结果:

得到他所预期的结果(设为X)和没有得到他所预期的结果(设为X)。

设选民从X结果得到的效用为0,若用U(x)表示X带给选民的效用,P表示投票行为对投票结果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概率,投票成本为C,用EU表示选民投票行为的预期效用,可以得到选民预期的效用函数如下:

EU=pU(x)-C根据这一函数,选民只有在EU0的情形下才会参与投票。

由上式可知,若选民总数与候选人数越多,则选民了解有关信息的成本就越高,单个选民的投票对最终选举结果影响的概率就越小。

甚至微不足道,pU(x)的值也就越低,在此情形下,理性的选民将会放弃投票。

“理性选民假说”可以用来解释在现实的选举中经常性出现的选民对参加选举缺乏兴趣和“搭便车”的现象。

二、利益集团的行为动机分析在参与公共选择的政治决策过程中,除了单个的选民外还有各种利益集团。

利益集团具有以下特征:

1、有共同的利益和目标;2、具有一定的组织性;3、具有影响政治决策的能力。

利益集团之所以在公共选择中采取集体性的共同行动,是因为联合起来形成的力量更能够争取有利于自己的决策方案获得通过,并容易与政治家、官员形成“铁三角”关系。

特殊利益集团采取的主要行动方式有:

1、极力向选民灌输有利于自己的信息,使他们在投票时支持和站在自己一方;2、游说政治家和议员,以说服议会支持其提出的方案;3、政治资助,即对参加竞选者提供竞选经费;4、与其它利益集团合作。

三、政治家与政党的行为动机分析民主政治下的政治家,是指由选举和竞选产生的职业从政者,主要指议长、议员、总统等。

在多党制下,政治家一般都来自和代表某一政党,并由所在政党支持参加竞选,因此,政治家的行为动机与政党的动机具有一致性。

从利己主义动机分析,政治家和政党在政治市场上的直接目标是为了争取选票最大化,以获得执政地位和实现连选连任。

四、官僚的行为动机分析官僚一般指非经公选而是经考试被政府录用且不受执政党更迭影响的政府行政官员和职员。

行政官僚的职责不是直接参与政治决策过程,而是负责执行政治决策即负责公共产品的供给。

用经济学方法分析官僚行为最有影响的是尼斯坎南1971年发表的官僚与代议制政府。

尼斯坎南遵循理性经济人假设,认为官僚与普通人一样,都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其目标函数包括“薪水、职务津贴、社会声望、权力、人事权、较大影响力、轻松的工作负担等”。

他进一步提出,官僚以最大化预算为目标,他把预算看作是官僚效用的近似,认为官僚追求的所有变量中,除了变革的便利性及管理机构的便利外,“都是机构总预算的正单调函数”,而政府预算规模又与政府权力的大小正相关。

因此,为获得个人的地位、权力和收入、政府官僚必然想方设法追求机构预算的最大化和对政府权力的有效控制。

图4-1尼斯坎南的官僚预算最大化第三节公共选择的方式与规则一、公共选择的两个基本问题公共选择要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是:

1、每个人如何在政治市场上显示对政治决策方案即公共产品的偏好。

显示偏好的途径大体包括:

(1)通过参与投票(直接或间接投票)表达;

(2)通过发表言论表达,即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将自己的意见公诸于社会;(3)通过进退表达,即用脚投票,以迁入某一自己喜欢的社区和国家或迁出自己不喜欢的社区和国家表达自己的偏好;(4)通过反叛表达,即采取极端行为发动和参与政变以推翻现政府。

但是,在宪政民主体制下,显示偏好的正常方式是投票。

2、如何对偏好进行加总。

即按什么样的规则进行投票和计算投票结果,以决定公共选择结果。

二、公共选择的方式与投票规则

(一)公共选择的方式公共选择的方式是指选民参加投票的方式,即选民是否就决策直接参与投票活动,据此,可以将公共选择分为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或称代议制民主)两种方式。

1、直接民主制直接民主制(directdemocracy)是指要求选民或投票人必须通过亲自投票参与决策的一种公共选择方式。

2、间接民主制间接民主制(indirectdemocracy)是指选民或投票人并不直接对集体决策进行投票表决,而是投票选举出少数代表,再由选出的代表代行决策的一种公共选择方式。

代议民主制(representativedemocracy)是一种间接民主制。

(二)投票规则投票规则是指决策结果如何确定的规则。

投票规则分为两种基本规则,即一致赞成规则和多数赞成规则。

1、一致同意规则一致同意规则是指在每人一票的前提下,任何一项集体行动的决策或方案必须经过全体投票人一致赞同才能通过。

一致同意规则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所有投票人的权利都会在投票结果中得到平等的体现,任何单个成员甚至集体均不能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每个参与者都拥有否决权。

第二、可以避免“搭便车”行为。

在此规则下,每个成员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直接关系到集体决策和方案能否形成,因此,每个成员都有参与的主动性,而全体一致参加规则也要求每个成员必须参与投票,因此在规则上也避免了投票的“搭便车”行为。

一致同意规则也具有显而易见的缺点:

第一,决策成本高。

因方案的通过需要得到每一个成员赞同,方案有可能要经过反复的讨论、修改和表决,成员由此付出的成本很可能大于他们从方案中得到的收益。

第二,很容易出现个人侵损整体利益的策略行为。

因最后一个投票者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就有可能出现最后一个投票者为增加个人利益而“要挟”全体成员的现象。

2、多数同意规则多数同意规则指一项议案或决策经N/2(N为投票者数量)以上的成员投票赞成即可通过,可以分为简单多数规则和比例多数规则。

前者要求一项议案的赞同人数只要超过投票人的一半以上即可通过,后者则在赞同者超过半数的基础上还要达到一个特定的比例如2/3等。

三、投票原理

(一)投票悖论1、多数规则与投票悖论在多数投票原则下,投票可能会出现非稳定一致的结果。

所谓投票悖论,即在多数规则下,对三个或三个以上方案进行选择,且就其中的任意两个方案进行两两投票,并按传递性公理得出最后的结果时,如果对AB两个方案表决A胜出,对BC两个方案表决B胜出,对CA两个方案表决C胜出,即出现循环胜出,结果导致无一方案可获胜的困境,这一现象就称之为投票悖论。

可用以下例子说明循环胜出投票结果的产生。

假设有三个投票人赵、钱、孙,他们需要对ABC三个议案进行表决。

他们的偏好排序见下表。

现在对ABC三个方案进行“两两投票”,规则为以最后多数者胜出。

两两投票中的悖论赵赵钱钱孙孙1ABC2BCA3CAB如果在A和B之间进行选择,那么肯定是A方案获胜;如果在B与C之间选择,则肯定是B方案获胜;如果在C与A之间选择,则肯定是C方案获胜。

而根据传递性公理,当A好于B,B好于C,那么A一定好于C,但是现在出现了违反传递性公理的投票结果!

2、单峰偏好与多峰偏好通过上例可以发现,之所以会出现循环投票的悖论,是与参与者的偏好有关,即偏好是单峰的还是多峰的。

所谓偏好的“峰”是指把一个人偏好曲线中比所有邻近点都高的点定义为“峰”(peak,又译作“极值”)。

如果某投票人偏离他最偏好的选择,不论偏离的方向如何,他的效用都将下降,那么该投票人的偏好是单峰的。

如果该投票人偏离他最偏好的选择,其效用是先下降后上升,则其偏好是双峰的。

如果多次重复出现这种情形,那么他的偏好是多峰的。

赵、钱、孙三人的偏好可以用下图表示他们各自对方案A、B、C的单峰和多峰偏好。

投票人赵、钱具有单峰偏好,唯有投票人孙是多峰偏好。

布莱克据此证明了单峰偏好定理:

如果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呈单峰形,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就是唯一的,不会出现循环胜出现象;如果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出现了循单峰偏好与多峰偏好效用孙钱赵ABC方案环胜出现象,则意味着在所有投票者中至少有一个人的偏好是多峰的。

反之,在所有投票者中,只要有一人的偏好是多峰形的,那么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便有可能出现循环胜出的现象。

当出现投票悖论时,投票程序实际上可以决定哪一备选方案胜出。

仍以上例,若先在AB之间选择,然后再将其中的胜出者A与C放在一起投票选择,那么C会在最终胜出;若先在AC之间选择,然后再将其中的胜出者C与B放在一起投票选择,那么B会在最终胜出;若先在BC之间选择,然后再将其中的胜出者B与A放在一起投票选择,那么A会在最终胜出。

从中可以看出,投票程序实际上可以决定哪一备选方案胜出。

操纵投票程序就可以控制表决结果,确定议程的权力常常就是决定结果的权力。

(二)中间投票者定理如果在一个多项备选方案的决策模型中,每个人偏好都是单峰的,则反映中间投票人意愿的那种政策会最终获胜,因为选择该政策会使一个团体的福利损失最小。

也就是说,处于中间状态的反映所谓中间投票者意愿的公共产品的产量,往往是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

中间投票者是指这样一位投票者,他的偏好正好处于所有投票者的偏好的中点上,高于他偏好的数量的人和低于他偏好的数量的人正好相等。

为了说明该定理,假定有5位选民:

1,2,3,4,5。

他们正在商定一次聚会的规模,每个人对这次聚会的规模都有一个单峰偏好。

下表给出每个选民最偏好的水平。

由于偏好是单峰的,支出水平越是接近于某个选民的峰点,他或她就越偏好于该支出水平。

聚会支出的偏好水平选民选民支出(元)支出(元)152100315041605700所有选民都赞成聚会支出从0上升到5元。

从5元上升100元,会得到2、3、4、5的赞同;从100元上升到150元,会得到3、4、5的赞同;但是,支出水平一旦超过150元,至少有三位选民抵制,他们是1、2、3。

因此,多数票是赞同150元,而这正是中位选民3所偏好的支出水平。

投票结果反映的是中位选民的偏好。

中间投票者定理表明,任何一个政党或政治家,要想获得选票最大化,必须使自己的竞选方案与纲领接近中间投票人的意愿,换言之,任何政党或政治家,如果要赢得选举的胜利,其政治立场必须保持中庸。

(三)投票交易(互投赞成票)投票交易是指投票者在同时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提案进行投票时,如果投票者对这些问题具有不同的偏好强度,他们会愿意就那些与其关系重大的问题进行投票交易。

投票交易增加了某些提案在简单多数规则下获得通过的机会,其发生投票交易前提是:

分别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两个或更多的议题被组合在一起,让投票者就此投票。

假定一个社区有三个备选项目,分别是建医院、幼儿园、图书馆。

该社区有三个代表投票人,分别为选民甲、选民乙、选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