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526398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教学内容安排

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计划课时

1

唱:

《快乐的嚓嚓嚓》《校园的早晨》

听:

《祝你快乐》《赤足走在田埂上》《春之歌》

律动:

《祝你快乐》

集体舞:

《快乐的嚓嚓嚓》

采集与分享(校园歌曲)

奏:

竖笛练习

(一)

1.积极参与本单元听、唱、动、评的活动,结合自己的音乐学习积累和生活经验,感受体验校园生活春天般的快乐与美好。

2.能用自然、轻快、有弹性的声音,富有表情的演唱《快乐的嚓嚓嚓》和《校园的早晨》,较好地表现二拍子和四拍子的节奏感,唱准、唱好切分音、跳音和变化音,感受歌曲的明朗与活泼情绪。

3、欣赏管乐合奏《祝你快乐》、无伴奏合唱《赤足走在田埂上》、钢琴独奏《春之歌》,感受歌(乐)曲情绪、音色、形式和风格特点。

结合作品的锻炼,尝试自己设计或与同伴合作编创符合乐曲风格特点的动作,随乐律动。

表达对歌(乐)曲速度、情绪、内容、形式的感受。

4.结合歌(乐)曲,学习二拍子指挥图示,感受作品的节拍感和表现力。

认识常用得表情术语及“升记号”和“从头反复记号”等音乐符号。

5.结合本单元演唱与欣赏的作品,尝试自己设计编创符合作品风格特点的动作,随乐律动。

表达对歌(乐)曲速度、情绪、内容、形式的感受。

6.能与同伴合作较熟练地吹奏竖笛作品《欢乐颂》,能将识读乐谱与演唱结合练习。

4课时

音乐教案

单元

第一单元快乐嚓嚓嚓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1.听《祝你快乐》

2.认:

管乐器

3.律动《祝你快乐》

4.成长的足迹

(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祝你快乐》,感受乐曲情绪、音色、形式和风格特点,感受各种铜管乐器的音色。

2.通过对管乐器的认知,提高生对音乐的兴趣及求知的欲望。

3.能根据音乐旋律的变化设计不同的队形和动作,随音乐进行表演。

4.试着听辨乐曲的演奏乐器。

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表现音乐形象和情绪。

难点:

听辨乐曲的演奏乐器和演奏的结构。

教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欣赏曲的主题ABC的卡片、各种铜管乐器和木管乐器的图片

 

 

主备

复备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新期的常规教育。

二、新课教学

(一).认一认:

铜管乐器与木管乐器。

出示图片:

师:

你认识其中哪种乐器?

(长号、单簧管、小号、圆号、长笛)

1.简介管乐器。

可以分为木管和铜管。

2.请生为乐器分类后师总结:

铜管乐器:

长号、圆号、小号

木管乐器:

单簧管、长笛

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用管乐器演奏的一首歌

板书:

《祝你快乐》

(二).欣赏《祝你快乐》

1.播放音乐《祝你快乐》,初步感受乐曲轻快、热情的情绪。

2.介绍歌曲:

这是一部铜管乐合奏曲,四二拍,乐曲热情欢快、充满朝气,给人轻松、快乐的感觉。

3.再听乐曲,找出乐曲的主题A。

4.出示主题A的卡片,老师用钢琴弹奏一遍,加深生的印象

5.再听乐曲,听辨主题A在全曲中出现几次?

演奏的乐器相同吗?

6.再次完整的欣赏乐器,师出示字母A、B、C,用这些字母表示乐器出现的顺序怎么表示?

A+B+A+C+A

这样的演奏顺序叫:

回旋式的结构模式(板书)

7.再听乐曲,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表示不同的乐器表达的乐曲全部的结构。

(三)、律动《祝你快乐》

刚才我们欣赏了乐曲《祝你快乐》,它的结构模式是A+B+A+C+A的模式,下面我们来完成一个任务,为每一个段落创编动作,我们来分成三组,每组完成一个段落。

1、分组,每组选一位组长

2、生分组进行创编,可以模仿书上第一页的队形

3、各组展示创编的动作,师给予指导优化

4、播放音乐,当听到自己的主题时表演自己的动作,没播放到的原地不动

5、再次播放音乐,熟练律动,注意情绪的表达

(四)、成长的足迹

(二)

今天同学们听赏了铜管乐合奏曲《祝你快乐》,我们的音乐知识得到了很高的提升,下面我来检验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老师播放两段乐器,听一听哪首是管乐合奏?

哪首是民乐合奏?

播放音乐,生听辨

小结:

同学们今天表现得特别好,下面我们随着《祝你快乐》的音乐做着属于自己的动作离开教室,同学们再见!

 

 

单元

第一单元快乐嚓嚓嚓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1.唱《快乐的嚓嚓嚓》

2.集体舞《快乐的嚓嚓嚓》

3.认:

升记号、二拍子指挥图示

教学目标

1.能用活泼、轻快、有弹性的声音,富有表情的演唱《快乐的嚓嚓嚓》,较好地表现二拍子节奏感,唱准、唱好切分音、跳音和变化音,感受歌曲的明朗与活泼情绪。

2.结合歌曲,学习二拍子指挥图示,感受作品的节拍感和表现力。

认识升记号、跳音记号。

3.能根据作品的结构和旋律特点,友好地与同伴合作进行《快乐的嚓嚓嚓》的集体舞表演,动作要协调。

重难点

重点:

唱好歌曲,准确地表现歌曲的情绪。

难点:

歌曲中多处切分音、跳音、升记号的节奏、音准

教具

钢琴、多媒体、变音记号的卡片

 

 

主备

复备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复习管乐器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新歌《快乐的嚓嚓嚓》

1.导入。

师:

我们第一单元的课题是什么?

快乐的嚓嚓嚓

师:

你认为“快乐的嚓嚓嚓”的中心词是什么?

快乐

师:

那我们用快乐的情绪来读一读,出示多媒体:

快乐的嚓嚓嚓

跳起欢乐舞

快乐嚓嚓嚓

校园春来早

春歌美如画

生自由读后请一生读,师给予评价

师:

现在同学们听听老师是怎么读得:

师按节奏范读,出示以下的词:

快乐的嚓嚓嚓

跳起欢乐︳舞-︳

快乐嚓嚓︳嚓-︳

校园春来︳早-︳

春歌美如︳画-‖

师:

老师是按节奏读得,是什么拍的呢?

四二拍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四二拍子的指挥图示:

带领生一起数1、2划一划,注意强弱的变化。

师:

下面我们就来学一首四二拍的歌曲:

板书:

快乐的嚓嚓嚓

2.欣赏歌曲,生试着用四二拍图式进行划拍,感受歌曲的节奏。

3.再听歌曲:

思考歌曲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

欢快、活泼的

4.学唱歌曲:

用整体听唱法学唱2—3遍后师用钢琴伴奏带领生演唱,找出难点加以指导

a.歌曲的前四个乐句完全相同吗?

多媒体出示乐曲前四个乐句

师范唱生区别后带领生唱一唱

b.歌曲的第五和第六乐句的音符下面的小点是什么?

师弹琴范唱,让生说一说有什么感受,引出断音记号

板书:

断音记号(音要唱得干净、短促、有弹跳力大概占原音二分之一)

C.再找一找:

歌曲中还有什么不一样的?

引出升记号

升记号(#):

表示将本位音升高半音

师在钢琴上弹奏几个音,让生有初步的感受,在唱一唱中的升fa和升sol。

5.师再次伴奏,生随琴演唱,注意刚刚提出的难点部分的音准。

6.生自由练习歌曲,互相检查学唱情况。

7.播放录音,随录音生划拍演唱歌曲,注意歌曲欢快的情绪。

8.在歌曲黄色部分填上适当的动作或加上打击乐器伴奏

三、集体舞:

《快乐的嚓嚓嚓》

1.对同学进行纪律的要求

2.全班同学围成里外两个圆圈,男女同学一一对应手拉手站好。

见教材P3

3.师请一个能力强的孩子和老师配对,示范(参照教师用书11页)

4.分小节学习

5.整体练习,配上音乐

四、结束:

小节,播放乐曲《快乐的嚓嚓嚓》,生拍手离开教室。

下课

 

 

 

第一单元快乐嚓嚓嚓

课时安排

第三课时

授课时间

1.听:

钢琴独奏《春之歌》

2.巩固演唱歌曲《快乐的嚓嚓嚓》

3.认:

还原记号

4.竖笛练习

(一)《欢乐颂》

5.成长的足迹

(一)

1.通过对歌曲的巩固,让生能用熟练、自然、轻快、有弹性的声音,富有表情的演唱《快乐的嚓嚓嚓》。

2.欣赏钢琴独奏《春之歌》,让学生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认识春天、赞美春天的同时,懂得珍惜大好时光。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作品《春之歌》的理解,并用朗诵或者绘画等方式表

现乐曲。

4.能通过辨别乐句来感受半音的音高变化

5.能与同伴合作较熟练地吹奏竖笛作品《欢乐颂》,能将识读乐谱与演唱结合练习。

重点:

欣赏钢琴独奏《春之歌》,让学生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认识春天、赞美春天的同时,懂得珍惜大好时光。

难点:

辨别乐句来感受半音的音高变化

钢琴、多媒体、竖笛

主备

复备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复习升记号(#)的相关内容

二、巩固演唱歌曲《快乐的嚓嚓嚓》

1.随多媒体演唱歌曲《快乐的嚓嚓嚓》

2.请生说一说老师在上节课提到的需注意的地方

师伴奏生齐唱

3.在歌曲黄色部分加上适当的动作,全班随伴奏齐唱

4.自由练习,提醒生要用欢快的情绪唱

5.个别提唱:

请一个生唱,其他生在黄色部分加上适当的动作

反复2-3次

三、听:

钢琴独奏《春之歌》

1.导入:

同学们刚才唱了一首欢快、活泼的歌曲,下面让我们放松一下,看一段视频

多媒体播放一段美丽的春天的景色,小鸟在叽叽喳喳的叫着,一片春光明媚的景象,用钢琴独奏《春之歌》的音乐做背景音乐

a.师:

看了这段视频后,你有什么感受(轻松、美妙、舒畅等)

再次播放视频,没有音乐

b.师:

你觉得有什么不同?

比较配上音乐和没有音乐的不同

引出钢琴独奏《春之歌》。

板书:

钢琴独奏《春之歌》

2.介绍钢琴独奏《春之歌》:

这是选自门德尔松的钢琴独奏曲集《无词歌集》,“无词歌”亦称“无言歌”,是门德尔松首创的一种小型器乐体裁,其大部分由歌曲似的旋律及简单的伴奏所组成,这种方法为的是使旋律能在一定音型的衬托下更加显露其歌唱的美感。

多媒体出示门德尔松的简介,生轻轻的读一读:

德国近代最重要的浪漫派音乐家之一,出生于德国汉堡的犹太人家庭。

他既是作曲家、钢琴家、风琴弹奏家,也是乐队指挥家。

门德尔松 9岁开始登台表演钢琴独奏,10岁开始音乐创作,11岁时已写出一些好作品,17岁即完成《仲夏夜之梦序曲》。

21岁起研究和整理巴赫的作品,为这位音乐之父的作品得以复生作出了最重要的贡献。

1843年他创办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38岁即病故。

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其作品风格温柔闲适、优美恬静、完整严谨,极少矛盾冲突,富于诗意幻想。

他开创了浪漫主义标题音乐的先河,他的音乐被称为“描绘性浪漫主义”音乐,他本人也被誉为浪漫主义杰出的“抒情风景画大师”。

3.播放乐曲,感受其美妙、优雅的情绪,试着用语言表达歌曲的意境

师小结:

乐曲描绘春天里和煦的阳光绚丽多彩,春风吹拂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充满喜悦,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4.再听乐曲,分析乐曲,尝试找出乐曲的结构

师小结:

A+B+A

5.试着随老师的钢琴哼唱乐曲的A段

6.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得主题A

7.师:

你觉得这首乐曲可以再什么地方使用?

朗诵、绘画、舞蹈等

活动:

播放音乐,进行朗诵、舞蹈等活动

8.再看教材6页,乐曲中运用了还原记号,是什么意思?

出示

a.唱一唱两种记号变化的音

b.请生在黑板上写出两种记号的样子,加深印象

四、成长的足迹

(一):

划拍视唱下列曲谱,注意唱准、唱好变化音。

a.师范唱1、2句,请生感受不同

b.师弹琴,生唱升fa和还原fa的不同

c.生试着随琴唱1、2句后,师评价

五、竖笛练习

(一)《欢乐颂》:

1.多媒体出示欢乐颂的五线谱,介绍乐曲:

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合唱》中的第四乐章

2.用钢琴带生唱一唱乐曲的一声部的旋律。

3.指导生进行竖笛吹奏练习,演奏时注意一下几点:

a.旋律声部以高音为主。

b.注意气息的控制。

c.演奏高音re和mi时指法交替要熟练。

4.生自由练习,师适当进行指导

5.个别检查练习情况

6.进行集体吹奏,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7.对竖笛的保护作要求,注意卫生。

六、结束,评价

请生搜集一些校园歌曲,下节课备用。

 

单元

第一单元快乐嚓嚓嚓

课时安排

第四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1.听:

《赤足走在田埂上》

2.唱:

《校园的早晨》

3.认:

从头反复记号

4.采集与分享:

校园歌曲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带着学生们体验校园生活的乐趣,并且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校园的情感。

2.欣赏无伴奏合唱《赤足走在田埂上》,引领孩子们进入无伴奏合唱营造的艺术境界中。

3.通过学唱歌曲《校园的早晨》,感受歌曲的旋律、歌词的意境,认识从头反复记号。

4.能与同伴合作,选择合适的演唱形式,运用学过的力度记号,共同细腻地表现歌曲的丰富情感。

重难点

重点:

激发孩子对校园歌曲的热爱,从而热爱生活。

难点:

歌曲中多处弱起节奏的把握。

教具

钢琴、多媒体等

 

 

主备

复备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导入:

老师上节课请同学们查找一些校园歌曲,你查到什么样的校园歌曲了吗?

a.生相互交流后发言,老师在黑板上做记录

b.对生查找的结果进行评价并做适当的讲解。

C.台湾校园歌曲介绍:

(多媒体出示)生读一读

台湾校园歌曲兴起于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的台湾各大学校园,也被称为“校园民歌”“现代民歌”“乐府民风”。

《美丽岛》《龙的传人》《捉泥鳅》《流浪汉的独白》《乡间的小路》《小村的故事》《外婆的澎湖湾》等,都曾广泛传唱。

台湾校园歌曲从我国的民间歌曲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并将西方乡村歌曲的音乐元素融会其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通俗歌谣体”体裁。

音乐结构短小精悍,旋律简洁朴实、清新爽朗,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时代感,是台湾青年学生求新、求变和热爱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生动表现。

侯德建、罗大佑、叶佳修等人是台湾校园歌曲的代表性人物。

d.请生选择两首歌曲听一听,如《外婆的澎湖湾》《龙的传人》,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比较典型的校园歌曲

板书:

《校园的早晨》

二、新歌教学:

《校园的早晨》

1.介绍歌曲:

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和音乐人高枫创作的作品。

上世纪80年代曾风靡一时,最初是男女声二重唱,后有多种版本出现。

歌曲采用了校园生活为素材,具有很明显的校园歌曲的风格。

2.欣赏歌曲:

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歌词的意境。

3.教师范唱:

请生说一说歌曲的情绪。

4.反复聆听歌曲,对歌曲有全面的认知的基础上,介绍从头反复记号:

a.用简单的旋律帮助生理解

b.说一说课本上是怎么反复的

c.再听歌曲,巩固对从头反复记号的认知。

5.再次用整体听唱法的方法学习歌曲后,师钢琴伴奏,带领生解决难点:

a.歌曲开始部分的八分休止的节奏

b.歌曲中多处的弱起得节奏

c.歌曲中第16小节的变换拍子的转换

6.师带领生完整的演唱歌曲,问:

歌曲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情绪有什么不同?

引导生说出:

前半部分用欢快、活跃的声音唱,后半部分要唱得优美连贯、气息悠长。

7.再次完整的演唱歌曲

8.拓展部分:

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演唱形式去演唱?

引导生选择适合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

三、听:

《赤足走在田埂上》

1.师:

现在我们再来听一首十分有代表性的校园歌曲

板书:

《赤足走在田埂上》

2.欣赏《赤足走在田埂上》后问:

听出有什么不同了吗?

引导生说出无伴奏

3.介绍歌曲和无伴奏:

多媒体出示,生读一读:

这是台湾校园歌曲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首,由台湾著名音乐人叶佳修作词作曲。

叶佳修是台湾校园民谣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曾为华语流行音乐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歌曲旋律简洁朴实、清新爽朗,歌词具有非常美的意境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表现出年轻人的蓬勃朝气以及他们那富有诗意的浪漫气息。

无伴奏合唱是指仅用人声演唱而不用乐器伴奏的多声部音乐表演方式。

能充分发挥男女不同声部、声区、音色的表现力,并在整体上保持音质的协调和格调的统一。

因为只用人声来表达歌曲的情绪和意境,因此更能体现和发挥人声的特性。

4.再听乐曲,感受无伴奏合唱营造的艺术境界。

5.拓展:

听一听男女生二重唱得版本《赤足走在田埂上》,感受不同版本的歌曲表现得意境。

四、单元小结:

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歌曲?

2.认识了哪些音乐符号?

3.还知道了哪些音乐知识?

4.评价

五、结束:

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