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6个私募基金违规运作的典型案例.docx
《证监会6个私募基金违规运作的典型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证监会6个私募基金违规运作的典型案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证监会6个私募基金违规运作的典型案例
证监会:
6个私募基金违规运作的典型案例
2017年7月1日起,《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方法》正式实施,该法规被称为“史上最严格〞的投资者保护方法。
因此,对私募机构而言,加强投资者教育将成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本文整理了来自中国证监会的私募基金投资者教育典型案例,供大家学习参考。
1
私募基金借托管增信挪用基金财产〔一〕案情简介2015年3月,G证券公司〔以下简称“G公司〞〕作为托管公司与Y投资公司签署“××对冲基金〞托管协议,并向其提供多份盖有公章的空白基金合同文本,以便在募集资金过程中使用。
该“对冲基金〞的投资者多为Y公司高管与员工的亲友或熟人。
同年6月,2名投资者前往G公司查询基金净值,却被公司负责人告知,合同中约定的托管账户未收到客户认购款。
双方公司经交涉后发现,原来Y公司采用偷梁换柱的手法,将基金合同文本中原募资托管账户页替换为Y公司自有银行账户页。
显然,投资者在签署合同过程中,未发现异常,并向被篡改后的募资账户打款。
G公司随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向当地证券监管部门反映该情况。
证监局在接到线索后迅速派人前往G公司核查,通过调取协议合同、账户资金流水等资料,同时对照合同、逐层追踪资金流向,证实Y公司确将合同托管账户篡改为自有银行账户,并违规将客户投资款580万元划转至公司高管与关联自然人银行账户挪作他用。
据总经理配偶D某〔负责管理公司银行账户和公章〕交代,被挪用的资金用于民间借贷。
在持续的监管高压下,Y公司最终将580万元的投资款全部退还给投资者,并向G公司归还全部基金合同文本,该事件潜在的风险隐患被消除。
《私募投资基金监视管理暂行方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托管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与其他私募效劳机构与其从业人员从事私募基金业务,不得侵占、挪用基金财产。
据此,证监局对Y公司篡改募资托管账户、挪用客户投资款的行为进展了处理。
〔二〕案例分析目前,中国证监会对私募基金业务不设行政许可,不进展牌照管理。
私募机构工商注册后,按照《私募投资基金监视管理暂行方法》要求,到基金业协会完成作为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登记手续后,方可开展私募基金业务。
2014年基金业协会启动登记备案工作以来,我国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已超过1.7万家,但基金管理人诚信、规意识和业务能力参差不齐、鱼龙混杂,甚至有不法分子浑水摸鱼,借用私募基金为幌子从事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犯罪行为。
本案是私募基金领域违规挪用基金财产的典型案例,具有以下特点:
1、借助“基金财产由证券公司托管〞,骗取投资者信任。
实践中,局部私募基金管理人与银行或证券公司等机构签署托管协议,将募集的基金财产存入专门的托管账户,由托管方负责保管基金财产,办理基金清算、核算,对基金财产的使用情况进展监视。
基金财产交由第三方机构托管是保障基金财产独立和平安的重要手段,一定程度上可增加投资者对基金管理人的信任。
Y公司恰恰利用了这一点,借与国知名证券公司进展托管合作之机,获得了盖有证券公司公章的空白基金合同文本,但实际上并未将资产按约定交托管方保管,只是以托管的说法骗取投资者的信任。
2、借助“对冲基金〞的概念,迷惑、吸引投资者。
对冲基金主要是指采用对冲交易策略的基金,具有投资标的广泛、投资操作灵活、投资资产流动性好、投资者门槛要求高等特点。
我国对冲基金开展起步较晚,对广阔投资者而言,“对冲基金〞仍是陌生而神秘的概念。
Y公司利用国投资者对对冲基金缺乏了解的弱点,使用看起来“高大上〞的“对冲基金〞概念“包装〞产品,以此迷惑、吸引投资者。
3、利用私募基金合同签订中的漏洞,挪用基金财产。
由于投资人、私募基金管理人和托管方往往不在一地,三方签订基金合同的通常做法为:
托管方先行将盖有自己公章的空白基金合同文本交付私募基金管理人,待募资实现,投资人和私募基金管理人签章后再返还一份给托管方。
三方当事人在合同签订上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脱节,即三方没有同时在场签订,投资人和托管方不见面。
同时,按照合同约定,在私募机构完成募资后,返还三方合同给托管方,托管方的托管责任才生效。
由于募资全部完成需要一定周期,在此期间,是否签订合同并实现募资,募资多少,托管方并不知情。
此案中,Y公司正是充分利用了这种惯常做法的漏洞、托管方的信息不对称以与从托管协议签订到募资成功的时间差,擅自篡改合同容,与不知情的投资者签署了所谓的“三方协议〞,并大胆挪用基金资产。
4、利用熟人关系麻痹投资者。
本案中涉与的投资者多为Y公司高管与员工的亲友或熟人。
基于亲朋好友之间的信任,投资者在签署合同时,一般不会仔细查看格式化的基金合同,自然难以发现合同的异常。
〔三〕案例启示对投资者而言,应审慎选择私募基金投资,并在投资之后对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和托管机构给予持续关注和监视。
1、要量力而行。
私募基金投资具有高风险的特点,对投资者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要求较高。
《私募投资基金监视管理暂行方法》也明确规定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要求,除单只私募基金投资额不低于100万元外,同时单位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少于50万元。
投资者要从自身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对照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标准判断是否能够投资私募基金产品。
在满足合格投资者标准的前提下,再选择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
2、要摸清内幕。
在购置私募基金产品前,投资者可以通过基金业协会查询或询问机构注册地证监局,了解该机构是否已经在基金业协会登记,登记资料是否完整,与工商注册资料是否一致;同时,还可以多方了解私募基金管理人以往业绩情况、市场口碑以与诚信规情况。
3、要细看合同。
基金合同是规定投资者与私募基金管理人之间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文书。
投资者在查看合同时,要注意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是否合理,合同是否完整、是否存在缺页漏页等异常情况,要仔细阅读条款,对于不懂的概念、模糊的表述可以要求管理人进展解释或说明,切勿被各种夸张、虚假宣传忽悠、蒙蔽。
对一式多份的合同,还应检查每份合同容是否完全一致。
4、要持续关注。
投资者在认购私募基金产品后,要持续关注私募基金产品投资、运行情况,要求私募基金管理人按约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投资者假设发现管理人失联,基金财产被侵占、挪用,基金存在重大风险等情况,要与时向私募基金管理人注册地证监局或基金业协会反映,假设发现私募基金管理人涉嫌诈骗、非法集资等犯罪线索的,要与时向公安、司法机关报案。
2
以高收益诱惑投资者通过股权转让逃避监管〔一〕案情概述某私募机构〔以下简称“Y公司〞〕成立于2011年,2014年4月在基金业协会登记为私募基金管理人。
Y公司通过国期货市场的投资操作管理基金产品。
期货市场的杠杆率较高,波动性较大。
2014年10月,该公司管理的4只基金产品,全部因净值跌破基金合同约定的清盘条件而被产品发行方清盘处理。
2015年3月,Y公司发生股权变更,实际控制人、高级管理人员等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在上述重大事项发生后,Y公司一直未按照规定向基金业协会报告并更新登记备案信息。
适逢中国证监会部署对私募基金行业的专项检查。
检查过程中,检查组通过Y公司在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系统预留的、电子与短信等方式,均无法与公司取得联系。
通过与公司有合作关系的其他机构查询,检查组最终联系到Y公司两位原高管××、××。
但是,两人以公司股权转让、业务停滞为由拒绝承受现场检查。
虽然检查组对Y公司相关高管和股东进展了调查谈话,但Y公司除提供《公司章程》外,未向检查组提供任何业务资料,不配合现场检查工作。
除此之外,Y公司还在公司首页宣传“年化收益30%-50%不再是梦想〞,选择性披露其管理基金中盈利的产品收益率,对于上述被清盘处理的4只亏损产品那么只字不提。
《私募投资基金监视管理暂行方法》第十四条规定:
“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布告、传单、子机短信、微信、博客和电子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
第二十五条规定:
“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根据基金业协会的规定,与时填报并定期更新管理人与其从业人员的有关信息、所管理私募基金的投资运作情况和杠杆运用情况,保证所填报容真实、准确、完整。
发生重大事项的,应当在10个工作日向基金业协会报告。
〞据此,证监局对Y公司进展了处理。
〔二〕案例分析该案例中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从2014年4月在中国基金业协会登记到2015年3月进展股权转让和高管人员变更,时间缺乏一年。
基金管理人在产品全部清盘、产品投资者亏损严重的情况下,不是积极应对大量客户出现亏损的现实,而是采取股权转让、变更高管人员的方式,逃避责任。
在出现重大变更事项后,拒不履行重大事项报告义务。
本案是私募基金领域虚假宣传、隐瞒事实的典型案例,具有以下特点:
1、缺乏诚信经营意识。
该公司在相关基金产品发生亏损清盘后,企图通过股权转让、变更高管人员等方式“改头换面〞,躲避产品亏损清盘给公司商誉带来的不利影响、不与时履行重大事项的报告义务,只是把登记备案作为自己增信的一种手段。
2、控水平低。
该公司自2014年取得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资格以来,一直未建立部管理与风险控制等相关规章制度。
在投资运作环节,该公司完全依赖前实际控制人××的个人投资决策,缺乏集体决策与权力制衡等控机制,甚至在公司股权发生转让后,新的实际控制人由于缺乏投资经历和能力,仍然采取与××合作的形式进展投资经营。
××通过股权转让的形式刻意逃避监管,实际上仍然把控着该公司的具体投资行为。
3、选择性宣传历史业绩,不如实披露产品亏损风险,通过公司公开宣传高额收益,具有较大迷惑性。
该公司前实际控制人××较早从事期货市场投资,在期货投资市场中曾经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公司选择性披露盈利情况较好的产品,公开宣传30%-50%的高额收益,而对局部亏损的产品那么不予披露,使得一些投资者被该公司高管人员的“冠军光环〞、“历史高收益〞等现象迷惑,不能清醒、全面认识私募基金产品高风险的特点。
4、刻意逃避、推脱或拖延,不配合监管。
该公司为了发行产品的便利,主动向基金业协会申请管理人登记。
但登记后,不与时更新公司相关联系方式;接到现场检查通知后,相关高管人员采取逃避、推脱或拖延的方式回避现场检查要求,拒绝提供任何检查材料,监管配合度极低。
〔三〕相关启示诚信是财富管理行业的立身之本,私募基金作为财富管理行业的一员,高度依赖诚信经营。
投资者在选择私募基金投资时,应当高度重视私募基金管理人的诚信经营情况。
1、要审慎查证私募基金管理人根本信息。
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视管理暂行方法》的规定,所有履行正常登记手续的私募基金管理人都要在基金业协会官网公示相关信息。
投资者要增强风险意识,在选择投资私募基金前,可以通过对私募基金管理人公示信息审慎查证,充分了解私募基金管理人与高管人员的管理能力、风控水平和职业素养。
一般来讲,实际情况与登记备案信息不一致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诚信经营水平相对较低。
2、要辨明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宣传实际情况,不要轻易被所谓的“冠军光环〞、“历史高收益〞等诱导性宣传忽悠。
投资者在选择私募基金时,要注意私募基金的宣传推介是否带有“高额收益〞、“保证收益〞等异常情况,对于不懂的概念、模糊的表述可以要求管理人进展解释或说明,切勿被各种夸张、虚假宣传忽悠、蒙蔽。
3
借互联网平台变相公募利用合伙缺陷挪用资金〔一〕案情概述辖区的A公司2014年6月在基金业协会登记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
截至2014年11月底,该公司存续私募基金23只,管理资产规模近20亿元,基金产品主要投资于房地产项目。
公司控股股东为B集团公司,B集团公司下设多家子公司,涉足融资担保、小额贷、P2P、产业并购、私募基金等多领域。
检查发现,A公司与B集团在人员、业务方面并不独立,同时,B集团下设的C互联网平台是B集团所有产品展示和推广的互联网平台,并在A公司私募业务开展过程中扮演集资和销售的关键角色。
证监局在对A公司专项检查中,重点抽查了10只基金产品。
经核查发现,A公司在私募基金管理运作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产品信息不真实、不完整、更新不与时;二是没有对投资者的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进展实质评估,对其私募产品未进展风险评级,且局部产品存在单只基金的投资者人数超过法定人数限制的情况;三是通过C平台公开宣传推介销售A公司私募产品,并通过签订回购协议的模式违规向投资者承诺高收益;四是在未经投委会决议的情况,随意将募集资金拆借于关联企业与个人。
根据检查结果,证监局对公司随意变更募集资金投向、在资金募集阶段宣传信息不实、未向投资者披露募集资金用途等问题进展了处理,并催促公司合规经营。
〔二〕案例分析1、承诺保本保收益并借互联网平台变相公募。
本案例中A公司的私募基金主要投向房地产、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并购投资等非标产品。
虽然名义上签订了股权投资协议,但并未从事真正意义上的股权投资,而是向投资者承诺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并按期支付利息。
同时,控股股东B集团公司还签署回购条款,约定按基金募集时约定的收益率回购投资者持有的有限合伙份额。
特别是,A公司通过C互联网平台公开销售线上产品,募集资金后再以该产品的名义投资于A公司管理的私募基金。
同时,C平台也是A公司销售私募基金的主要渠道,这种方式变相突破了合格投资者的标准,触与了合规底线。
2.、利用合伙缺陷随意挪用资金。
B集团涉与融资担保、小额贷、P2P等多个领域,A公司在人员和业务方面并不独立于B集团,特别是B集团旗下互联网销售平台C公司是其P2P务、私募基金业务的主要募集渠道。
A公司依据《合伙协议》约定,执行事务合伙人的权利包括“管理、维持和处分合伙企业的资产〞,通过文字游戏,在未告知投资者的情况下,将募集资金拆借于关联企业与个人,对基金财产的平安造成了威胁。
〔三〕案例启示对投资者而言,选择私募基金应结实树立风险意识,理性审慎,投资前后做到以下几点:
1、投资私募基金需有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
私募基金投资具有高风险的特点,对投资者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要求较高。
投资者在选择投资私募基金时,自身应掌握私募基金的根本知识和监管规定,在符合投资者标准前提下,进一步选择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防止被一些产品噱头蒙蔽,落入非法私募陷阱。
2、树立理性投资理念。
投资者应自觉抵抗“一夜暴富〞、“快速致富〞、“高收益无风险〞、“保本保收益〞等噱头诱惑,保持头脑冷静,多一分疑心,少一分幸运,结实树立“投资有风险〞的理念,在充分了解风险的根底上,审慎投资,防止上当受骗。
3、慎重评估投资风险。
投资者在私募投资过程中,应主动识别风险、过滤风险,不断提高自身识别风险的能力。
在投资前应了解所投私募基金管理人包括其实际控制人的根本情况;通过查询基金业协会、咨询监管部门等方式,充分了解私募基金的根本信息;通过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了解产品投向、基金运作模式、相关权利义务等情况,提高防骗识骗能力。
4、发现问题与时维权。
投资者一旦发现私募存在违规或者犯罪问题,应妥善收集保存证据,与时向基金业协会、注册地的证监局以与公安机关反映,或者在纠纷发生后与时通过仲裁、诉讼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对私募机构而言,应树立客户利益至上理念,坚持客户利益先于自身利益、长远利益重于短期利益,不可因自身逐利需求,无视经营中的效劳理念和诚信意识。
同时,要确保合规风控措施发挥真正的作用,在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的根底上,严格有效执行相关制度。
私募机构要意识到,在监管从严、打击行为的严峻形势下,合规经营才是正道,违规将难逃恢恢法网。
4
通过私募产品收益权拆分转让躲避合格投资者标准和人数限制2015年,证监局在日常监管中关注到,辖区某互联网金融平台通过将私募产品收益权拆分转让给投资者的方式,销售私募投资基金,引发多起投资者投诉。
〔一〕案情概述1、根本情况。
“××宝〞为互联网金融平台,通过其、APP等互联网形式,为产品转让方和受让方提供收益权转让效劳。
其平台运营商为某金融科技〔以下简称“J公司〞〕。
“××宝〞主要模式为“收益权转让〞效劳。
客户可在平台上受让根底产品收益权,其中基金资产类别包括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资产管理计划、有限合伙型与契约型私募基金等。
2、具体模式。
首先,由J公司全资控股的SPV公司〔以下简称“Y公司〞〕作为合格投资者,先行购置相关私募产品,比方,券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基金公司或子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计划以与私募机构发行的私募投资基金等。
然后,由Y公司将其持有的私募产品收益权分拆后,通过“××宝〞转让给注册用户。
注册用户为增加所持收益权的流动性,可以通过“××宝〞再向其他注册用户转让收益权〔具体模式见图1〕。
“××宝〞设定的投资金额起点分别为1000元〔固定收益类〕和1万元〔权益类〕。
此外,按照Y公司和投资者签署的《收益权转让协议》约定,私募产品的风险和收益在转让后均由受让方承当。
3、监管措施。
依据《私募投资基金监视管理暂行方法》,证监局对平台运营商J进展了处理。
目前平台运营商已经停止相关业务,并有序清理存量产品。
〔二〕案例分析该案是私募基金领域以金融创新名义,变相突破合规底线的典型案例。
由于《私募投资基金监视管理暂行方法》明确规定了合格投资者的标准,一些公司为躲避相关规定,通过创设收益权转让业务,试图突破合格投资者的相关标准。
1、收益权转让业务违规情况分析。
〔1〕违规转让私募基金等私募产品份额。
按照平台提供的《收益权转让协议》约定,私募产品的风险和收益在转让后均由受让方即投资者承当。
因此,通过平台转让私募基金份额收益权,本质上相当于转让了私募产品的份额。
〔2〕向非合格投资者开展私募业务。
借助平台作用,私募产品份额收益权拆分后,被转让给远低于100万元投资门槛的个人投资者,躲避了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标准的要求,违反了《私募投资基金监视管理暂行方法》第十一条“投资者转让基金份额的,受让人应当为合格投资者且基金份额受让后投资者人数应当符合前款规定〞和第十二条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当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的规定。
〔3〕单只私募基金投资者人数超过法定上限。
监管部门发现平台存量私募产品中,有130只产品的投资者人数超过200人,违反了《私募投资基金监视管理暂行方法》第十一条投资者转让基金份额的,受让人应当为合格投资者且基金份额受让后投资者人数不得超过200人的规定。
〔4〕违规转让资管计划份额。
借助平台拆分转让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与其子公司资管计划份额的行为,违反了《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那么》第二十七条“集合计划存续期间,证券公司、代理推广机构的客户之间可以通过证券交易所等中国证监会认可的交易平台转让集合计划份额〞以与《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方法》第二十五条“资产委托人可以通过交易所交易平台向符合条件的特定客户转让其持有的资产管理计划份额〞的规定。
2、收益权转让业务盛行的原因分析。
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迅速开展,P2P网贷、众筹等业务创新层出不穷,多家互联网金融平台推出的收益权转让类业务引起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理财产品市场存在空档。
利率和金融媒介的非市场化,导致金融市场效率较低。
局部资金需求方无法通过正规渠道进展融资,而作为资金供应方的普通投资者,又找不到适宜的金融产品投资渠道。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开展,越来越多的资金需求方希望借助互联网金融平台募集资金,而互联网金融平台缺乏足够的金融产品设计和风控能力,不想将募集资金投向信用风险较高的资金需求方。
另一方面,普通投资者对传统金融产品,如券商、基金公司与其子公司和知名度高的私募机构发行的私募产品认同度高,认为在兑付等方面有保障。
因此,不少互联网平台利用制度空白,将土述传统金融产品进展拆分后,转让给广阔中小投资者,既满足了中小投资者申购私募产品的需求,又可以为平台运营商赚取相对稳定的收益。
〔2〕借助“收益权拆分转让〞概念,以金融创新名义躲避法律监管。
现行法律法规与部门规章未对私募基金份额收益权的拆分转让作出明确限制,也未对私募投资基金份额收益权转让的受让人主体资格、受让金额、受让人数作出限制性规定。
类似“××宝〞这样的互联网平台,利用收益权这一非法定概念,自主设定投资者认购起点、主体资格与投资者总数,变相突破《私募投资基金监视管理暂行方法》规定的合格投资者门槛和人数限制。
3、收益权转让业务的风险分析。
〔1〕投资者有可能承当超越自身能力的风险。
按照《收益权转让协议》约定,私募产品拆分转让后,其收益与风险均转移给受让方。
注册用户取得相应私募产品收益,承当私募产品的风险;SPV公司不享有私募产品的收益,亦不承当私募产品的风险。
而私募产品具有高风险属性,需要具有一定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当能力的投资者才能购置。
但私募产品收益权的拆分转让,降低了合格投资者的门槛,让局部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当能力较弱的投资者承当了本不应由其承当的风险。
〔2〕SPV公司破产清算风险。
当SPV公司根据《公司法》的规定主动清算SPV公司时,注册用户在《收益权转让协议》项下可获得的收益构成SPV公司的对外债务。
根据《企业破产法》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时,SPV公司的财产包括《收益权转让协议》项下对应根底资产所产生的收益将成为破产财产,注册用户在《收益权转让协议》项下可获得的收益构成普通破产债权。
SPV公司的破产财产首先清偿优先债权后仍有剩余的,注册用户根据《收益权转让协议》被确认的债权和其他无优先受偿权的债权(即其他普通破产债权)将按比例受偿。
即当SPV公司破产时,投资者可能无法拿回自己的全部本金。
〔三〕相关启示1、警觉披着“金融创新〞外衣的违规资金募集。
J公司利用新型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的外衣包装私募基金业务,将收益权拆分转让给大量不合格投资者。
投资者在通过互联网平台购置金融产品时,应仔细阅读相关产品介绍,了解买的是谁的产品、到底与谁签约、资金划到何处与具体投向等。
如发现异常,应与时咨询基金业协会或监管部门。
2、切忌超出风险承受能力。
《私募投资基金监视管理暂行方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投资者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个人投资者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少于50万元。
该投资门槛是出于保护投资者的考虑,建议投资者在投资之前,充分了解产品的风险属性和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量力而行。
3、投资者应定期学习私募知识。
互联网技术的开展,使得金融业务不断创新。
投资者在参与私募基金等风险较高的金额投资业务时,也要持续学习相关知识,比方浏览监管部门或基金业协会、阅读报纸杂志。
认真区分,切勿被所谓的新形式、高收益蒙骗,切记“你看中的是别人的收益,别人惦记的却是你的本金〞
借助众多合伙通道搞资金池和利益输送
〔一〕案情简介Y投资基金管理〔以下简称“Y公司〞〕是一家注册在的基金管理公司,2014年在基金业协会登记为私募基金管理人,且备案了1只产品,但其实际投资运作了27个产品。
其处于存续期的产品规模大,涉与投资者众多,产品兑付压力大,个别产品已出现兑付风险。
经查,Y公司发行Ml、M2……Mn等多只私募产品,设立了Al、A2……An等多个有限合伙企业。
合同约定,Ml由Al作为资金募集与运作主体,但实际由A2代理。
合同约定M2投向信托产品劣后级,但实际投资中为躲避监管,将资金汇入某个人账户并以其名义投资于信托产品。
合伙企业之间与管理人账户之间存在多笔资金往来。
M3产品成立后,资金转入合同未约定的其他单位账户。
Y公司的主要销售合作方是B公司,B公司负责资金募集。
B公司又与Y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由B公司进展项目投资,所得收益在B公司与Y公司之间分配。
经查询工商信息,B公司与其关联公司与Y公司在法律上并无关联关系,但其关联公司的股东等个人却以合伙人的身份屡次参与Y公司的基金运作。
Y公司将局部基金财产与公司固有财产与他人财混淆、涉嫌挪用基金财产等行为,严重违反了《私募投资基金监视管理暂行方法》第二十三条“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托管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与其他私募效劳机构与其从业人员从事私募基金业务,不得有以下行为:
……侵占、挪用基金资产〞的相关规定。
对此,证监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