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师教学反思共篇.docx
《高中英语教师教学反思共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英语教师教学反思共篇.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英语教师教学反思共篇
篇一:
高一英语教师教学反思
高一英语教师教学反思
高一学生入校,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这一点是客观存在的。
但不管怎样,所有学生有新的打算、有学好英语的决心和信心,也怀有极大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作为教师应最大限度保护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动力。
学习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因素是情感教育,而情感教育的实质是爱心教育。
情感教育是一种温馨和谐的情感交流,是一种智慧潜能的研发。
所以,作为高一教师要尽快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尊重、信任、期待和欣赏学生。
赏识教育在教育艺术中具有独特魅力,教师要从开始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在课堂展现自我,肯定自我,要让全班学生都树立信心和兴趣,对学生一视同仁,热情鼓励和表扬学生,从学习和生活方面关爱他们,不歧视和挖苦学生,帮助和培养学生的自信以及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形成。
一句话,在英语教学中时刻渗透情感教育是搞好教育教学的基石和前提。
其次,抓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新生入校通过学月测试了解每个学生的大致学情,及时给学生查漏补缺,巩固初中的语音,词汇、语法、句型及基础知识。
教师可以暂以初中教材为主线,高中教材为辅线,温故而知新,以旧带新。
在课堂中形式多样复习初中知识,根据教学大纲主要内容抓好基本知识和能力“双基”工程,根据各班学生学习水平情况实行初高中学习的“缓冲期”。
教师一定不要为了赶进度匆忙教学,而忽视了重书本,重规范,重过手,重基础的“四重”原则。
再次,加强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知识外,更重要是督促学生学习好习惯的养成。
如何引导学生预习课本,听课,完成作业,复习总结,作笔记等方面都是我们教师应考虑的话题。
所以教师在平日的工作中多指导学生预习的习惯,朗读和背诵范文习惯,如何查阅和使用工具书习惯以及写作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课堂中要指导他们如何作笔记,如何整理和规范作业本,笔记本和错题本,要求所测试或运用过的相关试卷资料汇集成册,用不同颜色的彩笔钩画出所讲的语言点。
在讲题中多传授解题方法技巧,在适当引申中寻找规律。
再者,课堂注重实效,形式丰富多样化。
高中起始阶段着重落实“双基”和“四重”上下功夫,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用语言能力。
教师要转变观念,打破传统教学方式。
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师生的互动性,在练中学语法,重点突出,精讲易懂,以趣味性教学进行听说训练,适当运用口语,举例通俗易懂有趣。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诗歌朗诵,记忆范文比赛,戏剧表演,对话或圣诞晚会等活动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的用语方面上抑扬起伏,激情四射也是高质量课堂的保证。
上课内容要有特色,形式各异,要始终让学生保持新鲜感和适度的紧张感。
要多让后进生展示自己,多鼓励和赞扬他们,让其实现价值和荣誉,体味成功的喜悦。
在评讲试题中多运用启发式设问,开发学生的思维和解题能力,不能一味讲下去,成了全堂课是“填鸭式”教学方法。
高中学习能力培养要有针对性,要循序渐进,稳步提高。
在听说训练方面借助多媒体听歌曲,听精美范文和看英文片等多样化训练,学生每天的英语值日报告和讨论迫使学生养成用英语交流的习惯。
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教学反思可以减少遗憾。
”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教师的主体的自身实践活动已成为教师成长的根本动力。
在教师的实践活动中,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美国着名的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
教师成长=教学过程+反思;我国着名的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公式。
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反思,才能使自己从“教书匠”逐步成长为“教育家”。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更要成为反思的实践者。
有关研究证明,成功的和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和创造性地反思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
一、英语教学反思的主要特征
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的。
教学反思可以发现新问题,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心,教学反思并不是一般地回想教学情况,而是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调整教学方案,使教学方案更合理。
教学反思追求更多更好的方法,提高课堂实效性。
教学反思对教学理论和实践持有一种健康的怀疑,并及时地把思想变为行动。
一个教师如果能不断进行教学反思,经常能研究总结,那么他的教学水平将不断提升。
教学反思具有探索性。
任何教师都有理论上的迷茫,实践中的困惑。
反思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探索中奋进。
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
教学实践的过程,既是教师探索的过程,也是教师反思的过程。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教学反思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
它既有对教学内容的反思,也有对教学方法的反思,如:
探究性教学和任务型教学如何在英语课堂上得到合理运用?
多媒体教学如何为课堂教学服务?
既有常规课的反思,也有专题活动的反思,比如如何高效性地分析试卷?
怎样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和写作水平,等等。
教师既有通过自己实践后感受而进行的教学反思,也有借学生的眼睛作为“镜头”来质疑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反思。
二、英语教学反思的内容
1、对教学理念的反思。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在这种核心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评价已经将关注的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对待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必须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革新、备课方式和课前准备、自我教学能力的重新认识及课堂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建设等几方面进行深入持久的努力。
新课程标准还要求教师要从片面地注重知识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感受并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习惯,教师应通过广泛的理念学习,不断探索反思。
2、对教学方式的反思。
传统的教学内容的安排,多以知识的逻辑为主线,忽视了教学的逻辑和接受逻辑,授课方式基本是“满堂灌”,灌知识,灌方法,少有师生互动探究,更谈不上激活体悟,启迪智慧,开掘潜能。
教师在教学中是参与者,指导者、组织者、促进者,教师的教学活动应该是灵活多变的,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应通过学生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并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总之,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单一的、以语言知识传授为主的“输入式”教学,代之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输出式”教学;要转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的差异,要着力研究学生的学法分层。
3、对学习方式的反思。
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
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新课程理念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这说要求教师对学生如何学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学习方式不仅仅是具体的学习方法,而是指学习新知识或解决问题时采取的一贯方式。
传统的模式是学生被视为“应试的机器”或是“可填塞知识的容器”,他们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得不到应有的发展“空间”,难以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学习策略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4、对教材的反思。
以前教师把教材当作惟一的教学资源,“吃透教材,教好教材”成了对教师的最高要求。
其结果是,教师被扼杀了自主精神和创新能力,限制了自身的发展,教学不能从实际出发,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课标要求教师参与课程设制,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搞好校本课程。
由“教好教材”到“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教好学生”不仅会促进教学改革,还会有力地促进教师的发展。
广博的课程资源会帮助教师不断“充电”,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
5、对教学对象的反思。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关注学生,英语教师首先要摒弃传统的以“教案为本,以课本为本,以统一的标准评价为本”的传统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整齐划一,造成了学生“吃不饱,吃不了”的现象。
英语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理念,课堂教学中一切活动设计都要符合学生的个性特征。
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
另外,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情感态度,知识能力;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对英语学习的理解,对这门语言难易程度的期待等。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6、对教师角色的反思。
过去的教师相对学生而言,处于绝对的“权威”位置,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而新课程改革就是要建立和谐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我们不得不重新反思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师应该是平等的合作者,和学生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与运用方法的优良行为,还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
7、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反思。
评价要从单一的针对语言知识掌握程度的知识性测试向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多样化评价方式转变;要充分调动不同的评价主体开展评价活动,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有创见的思想,特别是在有争议的问题上更要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能力,促进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要关注学生整体、全面的发展,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学业成绩。
三、英语教学反思的途径
1、从学生的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教学。
学生时常用眼睛和心灵观察和思考着教师,从学生的行为、思想状态、学习成绩以及对老师的期待中都会反映出我们的教学状况。
所以老师要时时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分析现象,探究原因,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施教中的利弊得失。
2、从教师的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教学。
从教师的角度来对我们自己的教学观念、行为、设计理念进行深刻审视,要抓关键事件,从而捕捉住发展自己的机会。
3、通过邀请同行或专家听评自己的课来反思教学。
邀请同行或专家观察自己的教学,与他们交流和对话。
可以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教学实践,有时会使自己的教育观念得到部分或全部的重建。
4、通过写课后反思来反思自己的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写课后反思,把每一堂课的成功之处、失误之处、意外收获、学生见解记录下来,不断积累经验,开辟和完善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思路。
总之,高中英语教学反思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基点,不是简单的课后回顾,而是不断提高和深化的过程。
教师在“思”中学,在“改”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和创新,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每堂课教师都不要先讲,先让学生自学。
学生不是盲目地自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师的指导要做到“四明确”,即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
比如:
“同学们,下边我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明确时间),大家自学教材的第23页至24页(明确内容),在自学的过程中可进行小组讨论(明确方法),5分钟后请回答下列问题(明确要求)”。
只有做到四明确,学生才能高效率地进行自学。
“先学后教”的“教”字不是系统讲授的意思,是“点拨”的意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或规范其不准确的表述,或解答其疑惑的问题,或纠正其错误的理解。
由于学生通过自学已基本掌握了书上的知识,所以教师真正讲解的东西不是很多。
课堂上能够省出很多时间让学生“当堂训练”。
他们还有许多措施,如“从初始年级开始抓起”,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就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就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
如有的学生基础知识差就要给他补课,有的学生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就要帮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学困生”按在前排,与好学生相伴而坐,减少他们的“求助”难度,采取“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战术,等等。
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的三条铁律: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启示:
(一)启示之一:
未来的课堂教学,无论是在教育观念上,还是教学结构上,都将朝着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这一核心内容发生转型,也就是“以学定教”。
(二)启示之二:
回顾以往的课堂教学改革,改来改去,说到底都离不开下面两条。
要么是鼓励学生自觉学习,要么是探索班级体制下不同类型学生如何区别对待。
凡是在这两点上取得一些经验的课堂改革,往往都是比较成功的。
(三)启示之三:
现在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是课堂教学开始于学生的独立学习和预学准备,开始于老师了解学生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二是评价始终与教学过程平行。
(四)启示之四:
一切的改变始于课堂,在于课堂,成于课堂。
变“教”的课堂为“学”的课堂,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
“我(学生)的课堂我做主”;“我(学生)的班级我做主”。
把学习的主动权,创造权还给学生。
立足三个改变:
一是“师长”变“学长”;二是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三是“教室”变“学室”。
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五)启示之五:
课堂转型最为核心的一句话就是“以学生的学习行为为中心来组织教学”。
这不仅是我们将来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所在,也是国际上课堂教学发展的潮流方向。
(六)启示之六:
课堂教学改革,一般而言,强调有效教学实践,凸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无论是杜朗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还是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模式,无不体现提高课堂效能,尤其是提高学生学的效能这一基本理念。
(七)启示之七:
课程改革、课堂改革、教学改革,都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自觉学习、学会学习、高效学习”;使学生“主动参与、互动互助、积极展示、大胆质疑”;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开放课堂,解放学生。
(八)启示之八:
课堂教学改革不仅在实践操作层面上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更在观念转变层面上对教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的教师要有信心有能力去迎接挑战,经受考验。
我们必须摒弃过时的、陈旧的、低效的、机械的、一成不变的主张和经验,坚持“两个增加、一个减少”的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开发学生的潜能。
教育家李希贵说的好:
“学生的潜能就像空气一样,可以压缩于斗室,可以充斥于广厦,就看我们给他们提供什么空间”。
(九)启示之九:
美国有一位功勋教师叫德·鲍拉,他说过一句话“教重要的在于听,学重要的在于说”。
教重要的在于听,因为教师首先要倾听学生哪些需要教师讲,哪些不需要教师讲。
教师要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放手;学重要的在于说,因为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除了考试,要让学生能够在课堂过程中间说说,如果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自己对哪些内容还没有学懂,说明他是真的学习了。
不仅如此,课堂上学生的展示、表达、互动、互助、合作、交流、点评、质疑等,都是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思考问题和培养能力的重要过程和手段。
昌乐二中的课堂这这一点上体现得尤为突出。
(十)启示之十:
课堂教学改革,有三点需要我们关注。
一是要坚持“不惟模式唯高效”,不搞“一刀切”和“大一统”。
因为:
“学科不同则模式不同;课型不同则模式不同;内容不同则模式不同;教师不同则模式不同;学生不同则模式不同”。
二是模式不能追求高深,简单才是事物的本质,删繁就简,返璞归真,课堂就成了知识的超市,就成了生命的独欢。
本来简单的问题简单化,过程简单,易于接受,操作方便的模式才是我们要追求的。
相信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就是真正的智者和教育者。
三是不要刻意去追求模式,循规蹈矩地去遵守某种模式,因为事物是千差万别的,事物是永远在变化中的,因为永远不变的就是“变化”。
你可以去构建适合你的课堂模式,但最高境界是无模式,因为百花齐放、万紫千红才是春。
(十一)启示之十一:
打造高效课堂,仅有理念与模式、教师的倾心投入、校长的强力推进,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制度和机制来支撑和保障。
比如,制订高效学习计划,建立高效课堂研究小组,规划详尽的,可操作的具体流程,构建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等等,这样才能保证高效课堂的高水平实现。
(十二)启示之十二:
课堂转型,已经箭在弦上,开弓没有回头箭。
当下,减轻中小学过重的课业负担不仅是社会的呼声,
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也是我们老师应该努力做到的。
国家、省、市一直在规范中小学的办学行为,规定学生每天的在校时间,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不准补课。
因此,课堂转型、课堂变革、强化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能,打造高效课堂,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和一线广大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让我们紧急行动起来吧。
(十三)启示之十三: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学习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借鉴各地名校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模式,这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实践的。
当下,全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烽烟四起,已成燎原之势。
改变正在进行,改变势不可挡,改变势在必行。
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和面对,紧紧跟上改革的步伐,那种固步自封,老守田园的日子已经过不下去了!
早改早受益,早改大发展,不改就是退步,不改终将被淘汰。
我们必须奋起,必须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
在向先进学校学习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妄自菲薄,照搬照抄,纠结在一时一事上,我们需要在领悟先进学校成功经验的内涵和实质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有地放矢的、有选择的、有整合的、有针对性地学习与借鉴,决不可以东施效颦、亦步亦趋。
我们要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现课堂转型。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建立我们自己的课改理念,构建我们自己的课堂模式,这就是打造“五要六力”高效课堂。
以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为例进行说明
一、理念之变——从学生被动听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崔其升认为: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策划者、组织者、合作者,学生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主角,学会学习比掌握知识更重要。
从课堂突围,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学生,改变课堂教学,应是改变学校的关键。
为了推动还话语权给学生的课堂成为现实,学校曾规定了一节课的时间分配,即“10+35”,教师在一节课上的讲授时间不超过10分钟,学生活动和参与的时间为35分钟;一堂课被硬性规定为学生占多少时间,教师占多少时间,听起来有点无厘头,但在当时的杜郎口中学却是起到了推动改革的作用。
把话语权还给学生,只是理念变化的第一步。
直接的变化就是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
然而,活起来以后,如何处理活与实的关系;动起来以后,如何处理动与静的关系;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知识、发展能力。
除了话语权,学校还要让学生深度参与,在课堂上说、评、议、演、写,进而提出了让学生感受学习之乐趣、成长之幸福、生命之意义的要求,使学生知能并进、身心健康、勇敢有为,更加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自由人格、理想追求及终身发展,最后凝练出了“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课堂教学新理念,这样的理念把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又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评价之变——从评价教到评价学来引导教。
课堂教学要转变,评价就必须有相应的改变。
在杜郎口中学,改革之初,为了实现还话语权于学生、让学生成为主角的课堂教学,学校提出了一个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这个标准一共有三条四方面的要求:
一是对课堂气氛的要求:
教师微笑授课,学生积极主动,情绪高涨,勇于自我表现。
二是对活动形式的要求:
形式多样,情趣浓厚,寓教于乐,能使学生动脑、动手、动耳、动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三是对学生活动量的要求:
学生活动35分钟以上为优,30分钟以上为良,29分钟以下为一般。
四是对教师备课的要求:
杜绝抄袭教学参考及现成的教案,主要把上课的措施显现出来,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活动形式多样。
学校还用简明的16个字来要求课堂,即生龙活虎、欢呼雀跃,争抢问答,喜笑颜开。
过去,教学评价主要评的是教师教得怎么样,而这个评价标准的显着特点却是要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活动情况。
2009年9月,学校又进一步深化了课堂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活动和参与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评价要求。
一是师生必须用普通话。
二是课堂气氛要求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爬黑板、敢下桌讨论,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的氛围,学生读、说、议、评、写贯穿始终。
三是不集体、集中背答案、做练习题。
课堂要拓展、挖掘、提高、重视培养能力。
四是学生活动人次多,密度大,人人有份,课堂率高,效果好,达标率高。
这个评价标准对学生的活动形式、参与方式、参与广度与课堂效果提出了细化的要求。
可以看出,学校对课堂教学在深度上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
现在,杜郎口中学的课堂评价标准与前两个标准相比又有了新变化。
一是精气神的要求:
师生精力充沛,精神饱满,耳聪目亮,朝气蓬勃,激情高涨,渴求强烈。
师生、生生意相通、心相融,心领神会。
举止文雅高尚,幸福快乐。
二是导学探究的要求:
课堂学习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
教师的导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立足于引导,引导学生活学;着力于疏导,变难为易,删繁就简;着眼于诱导,激活思维,乐学善学。
拓展,宽而阔,挖掘,透而深。
努力探索,积极研究,善于发现和总结规律,运用所学解决问题。
三是展示汇报的要求:
乐于把自己的学习成果汇报展示给大家。
展示过程流畅,环节衔接自然。
表达发自肺腑,声情并茂,思路清晰,表演是对文本和作者对话的演绎,高雅生动,惟妙惟肖,激励人。
操作则科学规范,呈现科学规律,启迪人。
尊重欣赏别人的精彩。
善于质疑,思维碰撞中提升。
委婉点评别人的不足,加以戒勉,五是创造应用的要求:
人人有所生成,感则激动人心,悟则大彻大悟,明理恒道。
解证则思路清晰,有理有据。
写则胸有成竹,一气呵成,思维发散,观点鲜明,见解独特,敢于发明创新。
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通用学到的方法、技巧、规律、解释、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六是参与要求:
全员发展,人人参与,个个展示。
培养优秀,同时保证最后一名学生达到基本目标,下要保底。
发掘所有学生的潜能,每一名学生得到与其潜能相一致的发展。
七是效率要求:
实而不虚,通过努力学习,积极思考,探究交流,每个学生真正理解、把握、体会、感悟、应用所学内容,达成学习目标。
低耗高效,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投入最少的精力,习得更多的知识,形成更高的能力,增长更多的智慧。
这个评价标准更加关注师生的生命状态,更加关注课堂教学的实效。
看起来是对学生的评价,实际上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要求与评价,将以人为本,关注生命与追究高效的课堂有机联结在了一起。
三、结构之变——为学生参与课堂提供时间与空间。
从还学生话语权开始的课堂教学改革,在不断研讨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以往的复习旧课、引入新课、教授新课、练习巩固、课后作业的课堂结构模式已经不适应新的课堂理念的要求。
比如:
在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以后,学生对这样的课堂却有些无所适从。
让学生说话,为什么学生反而无话可说、“启而不发”、“导而不行”呢?
通过座谈、听课等,崔其升又发现,不是学生不愿意在课堂上发言,而是他们确实没什么可说的,也不知道说什么。
针对这个问题,学校就如何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开始研究。
其实原因就是学生在上课之前没有很好地准备,所以没话可说。
应该给学生充分的预习时间,然后学生在课堂上才会有的可说,说得有质量。
就这样,学校又开始了课型及课堂结构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以预习课为基础,展示紧随其后,但是光有预习与展示还不够,还要检测学生的学习的效果到底怎么样。
这样,一个新的课堂结构模型诞生了,预习——展示——反馈三个,就像是课堂教学的三个板块。
这三个板块视教学内容可以独立成为三种课型,即预习课、展示课和反馈课,同时也可以作为一节课上的三个教学环节。
每一个模块的功能是不一样的,在这里预习是基础,展示是提升,反馈则是对目标达成的检测。
基本的结构明确以后,又对每一个结构进行了流程细化。
尤其是作为这个结构中核心部分的展示课,又被细化为六个环节:
即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这个模式曾被山东省教科所的专家们总结为“三三六”课堂模式。
第一个“三”是指这种课堂的特点,也就是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立体式的含义是指教学目标不单指知识,而且关注到三维、任务分配到小组、从不同角度关注,大容量是指课堂内容不光是课本上的知识,而且通过学生的参与与生成,拓展了教材内容,并且不仅是问答,学生的展示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