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湘江》观后感.docx
《《血战湘江》观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战湘江》观后感.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血战湘江》观后感
《血战湘江》观后感
【篇一】
依稀记得高中时学过遵义会议的意义,一是结束了王明左的错误,二是确立了毛主席的领导地位,三是在中国革命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我当时无法从文字中真正感受到这次会议的迫切需要,这次观影也是抱着困扰多年的疑问,来设身处地地感受当时的危急关头。
假如你知道这次上阵必死无疑,你还会拿起枪吗?
为保证党中央顺利撤离,红五军第34师师长陈树湘临危受命,带领全体将士奔赴枫树脚,与较之十倍兵力的国民党追剿军战斗。
明知此去有死无生,全军将士从上至下没有任何异议,甚至还争相报名加入守军,来掩护兄弟们的撤离。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对党忠诚啊!
他们没有亲人吗?
没有爱人没有子女吗?
人都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怎能无情?
但他们在面对自己生命和国仇家恨之间的决择时,都义无反顾地选了后者,说明他们的思想已上升至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完美地展现了中华民族血性男儿的英雄气概。
34师将士倒在血坑里,溅起的血花化作一朵朵生命之花,仿佛穿越了时空,时隔84年再次映在中华儿女的心间,这叫牺牲。
假如你的三个儿子都为革命牺牲了,你还会把最后一个儿子交给红军吗?
在《孟子•滕文公上》中,将父子排为五伦之首,朱柏庐在《朱子家训》中告诫自己的后代:
“伦常乖舛,立见消亡”,无不彰显父子人伦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性。
影片中,一名年轻团长牺牲后留下了一顶灰色的军帽,这顶军帽被送到了毛主席身边的老裁缝手上,老裁缝掏出怀里的另一顶军帽,比了比后,将两顶军帽都收入了怀中,什么也没说,加紧脚步继续赶路。
其实,老裁缝怀中的那顶军帽是他大儿子牺牲时留下的,这次牺牲的那名团长是他的二儿子,三儿子与自己同军,四儿子刚成年,也在军队中跟着一起走,还未被红军编入。
一父四子共参军,如同当代杨家将,就连毛主席都在苦口婆心地劝老裁缝别让四儿子参军,为他们家留后,可老裁缝还是坚定让第四个儿子随军打仗。
在湘江边上,离胜利仅一步之遥,老三架着机枪在向如飞蝗一般的飞机扫射,立争为党中央过江赢得时间,抬机枪的士兵已经中弹,口吐鲜血,情况危急。
老裁缝见状立刻奔上去换下奄奄一息的战士,他虽然被机枪的后座力震得浑身骨骼欲碎,却依旧咬牙坚持。
最后,一轮轰炸过来,硝烟四起,尘埃落定后,老裁缝已倒在了地上,老三在弥留之际爬到父亲身边,将他的军帽戴正后也倒在了地上再也没有起来。
最后随着34师征战枫树脚的老四在遵义找到了毛主席,毛主席将老裁缝为老四早已做好的一套军装亲手交给了他,老四眼含热泪,义无反顾地参加了红军。
父子五人不畏牺牲,前赴后继,为国捐躯,慷慨赴国难,这叫信仰。
假如你支持的政党一路惨败,你还会支持他吗?
片中毛主席率领的二纵在路过一个村子时,村民们家家户户站在门口送粮食,战士们饿着肚子却捂紧口袋,快速前进。
直到毛主席发话,可以用银元买下乡亲们的粮食,大家才纷纷掏出银元换粮食。
当时苏区外流通的银元价值不菲,战士们却毫不计较,一把银元换一个地瓜。
离开时,毛主席一边赶路一边背对着乡亲们说了一句:
“乡亲们,我们打了败仗要离开了,真对不住大家。
”一位老人坚定的回答道:
“没关系,我们等你们回来过大年。
”过年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团聚节日,即使是在战争年代,也为百姓所期盼。
而过年之时,团聚在一起的人必须是自己最亲近之人,老人的回答中并没有特指某一位红军战士,所指的乃是全体红军指战员,这又从侧面说明了军民的鱼水之情。
当时红军在李德的错误指挥下连吃败仗,百姓并没有因此而心生疑虑,反而是掏出自己为数不多的糊口粮食来支援如同儿女般的红军战士,路过的村庄仅有几位老人的景象也说明了成人乃至儿童都已参加了红军,这叫民心所向。
回过头来看,我们是否将这些革命精神、这些可贵的品质传承了下来?
如果我们在工作中能有牺牲的觉悟,那我们势必无畏险阻,自愿奋战于第一线,如同第34师只求党中央尽快过江一般,只为更好地完成工作。
如果我们能够在工作中遵循我们基于租赁公司的信仰,我们就一定会从过去的阴霾中走出,整理心情,再启征程,哪怕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如同老裁缝的前仆后继一般,全心投入以求博得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如果我们在工作中能够统一思想,如拳头般将十指紧握,如同村民夹道送粮般全员出力,就不会有什么困难能够阻碍我们。
加油吧,租赁人!
【篇二】
看得出来,电影《血战湘江》下了很大的功夫,和八一厂过去的战争电影风格区别不大,战争场面一丝不苟,相当认真。
电影的主线非常清晰,就是毛主席在湘江战役中的不断抗争,最终湘江战役的惨败导致了领导层思想的改变,通过了毛主席提出的方案,在通道及时转兵,避免了第二次被包围。
这部电影中我感觉耿乐扮演的耿飚非常神似,不知道是不是他的后人。
张一山扮演的李天佑实际上并不是很像,但是感觉张一山真的是卯足了劲在演。
何健虽然台词写得很凶狠,但是实际上的何健还应该更加杀气腾腾,的确,正如电影里所说,他不仅杀了很多的革命者,还有他们的家属,例如毛主席的夫人杨开慧。
白崇禧的篇幅虽然不少,但是并没有展示出他智慧的一面,在湘江战役中,白崇禧还是很好的把握了战役的主动权,避免了与红军鹬蚌相争,让蒋介石渔翁得利。
周恩来演得相对来说很拘谨,与伟人风采有一定的差距,演员不是很放得开。
蒋介石、杨开泰都塑造得比较表面化,应该有更深层次的剖析,例如在知道主力红军渡过湘江之后,蒋介石会有纵虎归山,后患无穷的感觉。
电影虽然给的戏份有限,但是仍然需要深入挖掘角色的内心,才能打动观众。
这部电影和我预想的还是有差距的,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要塞入太多的元素,必然会导致整部电影内容不清晰。
如果是拍摄成三个小时的电影,应该会更加合适。
这部电影描述的场景主要集中三处:
红一军团在林彪的领导下,打响觉山铺狙击战,阻挡从全州沿桂黄公路南下的湘军。
红三军团在彭德怀领导下进行的光华铺狙击战,全力阻挡从桂林沿桂黄公路北上的桂军。
还有一个重要的战场,就是新圩狙击战,由李天佑师长指挥,防止桂军将中央红军截断。
这三处主要的狙击战,在电影中均有表现,篇幅还不小。
此外还有中央纵队行军,红三十四师在枫树脚狙击桂军。
这些战争场面在电影中都表现得非常多,很详细。
只是感觉每次都靠字幕来提示,似乎需要更好的梳理一下。
作为一部战争电影,虽然受到篇幅的限制,但是仍然可以努力制作得更好,而不仅仅是枪弹横飞的战争场面。
这部电影有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战争的起因没有介绍清楚,也就是缺少应该有的铺垫。
湘江战役的起因非常清晰,蒋介石要在湘江合围中央红军,调动50万军队进行伏击,毛主席与彭德怀,面对困境,曾经提出多套方案,但是被否决。
李德的固执己见导致红军进入了包围圈。
此外战争进行过程中的瞬息万变和万分惊险没有得到很好的提现,红军陷入重重包围本来无望突围,但是因为瞬息万变的战机,尤其是红军进攻龙虎山,导致桂军误判后撤,湘江出现了防御缺口,这在电影中没有提现。
林彪左权在指挥战役的过程中,指挥部差一点被湘军端了,这也没有描写。
桂军、中央军、湘军之间矛盾重重,尤其是白崇禧,虽然是军事天才,但是也要面对广西贫瘠和兵力薄弱的窘境,对于他而言,防蒋甚于防共,也正是因为诸多的矛盾,才使国民党没有团结一致,在湘江战役中没有做到完胜红军,这些在电影中被弱化了,实在是可惜。
红34师的命运在电影中有交代,但是显然笔墨太少,实际上它的遭遇是撼动人心的,因为整个师团5000多人,被整建制打掉,让人心痛,而师长的自杀是湘江战役中的最惊心动魄的一幕,可惜电影里一笔带过,过于仓促。
还要再一次纠正一个错误,就是陈树湘师长,不是扯断自己的肠子自杀的,而是咬断自己的肠子自杀,相当惨烈!
在电影中,整个湘江战役的过程比较模糊,如果让一位没有研究过湘江战役的观众来看这部电影,他很难描述出前因后果,而湘江战役复杂而分散的现场,都需要时间节点和地图来辅助,否则看完之后会一头雾水。
我从2021年5月开始研究湘江战役,一直在构思这部戏的电影剧本,我的思路与目前看到的电影出入还是比较大的,对于战争题材电影的把握,八一厂还是延续了大决战的风格,战争场面震撼,情节和人物刻画简单,我感觉挺遗憾的。
20年我曾写过话剧剧本《血战湘江》,因为受到场景限制,视觉缩小,主要描写了白崇禧,陈树湘,韩伟三个人物,所以我自己总觉得不够满意,一直期待着写电影版剧本。
20-8底我还专门去了兴安,去了光华铺和脚山铺两个战场实地考察,此外还去了三官堂,在界首的湘江边,我站立了好久……因为我构思的电影剧本正是从这里开始的,1949年11月,李天佑路过界首渡口,在此停留,他面对平静流淌的湘江,思绪万千,久久无法平静……而话剧剧本《血战湘江》则是从韩伟病危开始的,他去世前交代儿子京京要埋葬在闽西,让儿子难以理解,因为韩伟将军是湖北人,话剧最后的结尾是京京终于了解了父亲的初衷,他安葬好自己的父亲,决定和妻子再去湘江走一遍……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为何我对湘江战役如此费心,实际上它有很多吸引我的元素:
首先,湘江战役中胜负明显,但是意义深远,国民党表面上赢了,大获全胜,但是中央红军主力却突围了,仅仅___年后,红军就打回来了。
红军可以说惨败,出发时的8万多人,剩下只有三万多,但是这场失败却唤醒了领导层,尤其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更不计较个人得失,支持毛主席回到最高的军事指挥层。
而再度出山的毛主席力挽狂澜,开始了他的军事传奇。
其次,这场战役将星闪耀,国共双方很多的著名将领都经历了湘江战役,例如: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彭德怀、朱德、李天佑、耿彪、杨勇、杨成武、李聚奎、陈光、罗炳辉(电影《从奴隶到将军》的原型)、张震、左权、韩伟、白崇禧、何健、刘建绪等等,他们经历了惨痛的湘江战役,各有得失。
杨勇和杨成武都曾经在湘江战役中负伤。
其次是战役的瞬息万变:
战机的成败就只在转瞬之间,如果红一军团能够抢先占领全州,那么就可以保证红军安全渡江,可惜只是在犹豫之间,湘军便迅速占领全州,而且可以沿着桂黄公路直接南下,封堵湘江。
最后红军从四个渡口过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此外,湘江战役被掩埋了四十多年:
也许是过于惨痛,也许是那么的不堪回首,当事人都很少提到湘江战役,以至于八十年代之前,很少有资料记载这场战役,直到八十年代初,才渐渐披露。
不少将领后来都写了回忆录或者回忆的文章,例如之前提到的李天佑,就曾经写过回忆文章,耿飚也和电影中描写的一样,虽然患有疟疾,但是一样拿起大刀与湘军肉搏。
还有张震也写了回忆湘江战役的文章,这些文章至今读来都感觉相当悲壮,让人久久难以平静……
当然我也有一个心愿,希望有朝一日,将话剧版的剧本《血战湘江》认真修改好,然后公开给高校剧社去排练和演出,这部戏写作之初就考虑到了高校话剧低成本的特点,只是我一直想写得更好。
电影《血战湘江》对于我而言,是一个很多年来的期待,用电影来展现这段悲壮的历史,是非常合适的,它凝聚了无数电影工作者的心血,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诚挚地希望院线能认真对待这样一部心血作品,好好地做好它的发行工作。
漫漫长征路,滴滴红军血。
日落寒霜起,湘江血染红。
最后,让我们再一次对牺牲在湘江战役中的烈士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篇三】
不同于一般的国产战争题材,影片不仅注重真实的展现战争场景,更注重刻画人物内心的同时。
从张一山夸张的表情、从保剑锋满脸是泥的表情中,看得出战争的残酷。
电影还刻画了四种不同形式的战争场面,有硝烟弥漫的阵地战、惨烈无比的肉搏战,还有意志比拼的牵制战、紧张激烈的遭遇战等,喜爱军事题材的影迷们绝对感觉够硬。
《血战湘江》真实再现“湘江战役”中的新圩之战、界首之战、觉山之战等,所以可能会显得有些主旋律。
但是全片节奏简单、明快,战争场景从始至终贯穿全片,无论是开场的炮火纷飞、尸横遍野的惨烈场面,还是悲情的界首阻击战,其他在敌人的包围圈中奋力突围、冒死度江等场景,几场大战联系紧密,毫不拖泥带水反而是一气呵成,带给观众的是血往上涌、热血沸腾的直观感受,把主旋律拍出了新花样。
不少影迷,走出电影院不禁说到,我军还有这种操作,够硬,够爽!
为真实还原国共两军对垒时短兵相接、紧张刺激的战斗场景,本片导演陈力掘弃了当下战争片普遍采用的三维制作、绿幕抠像等表现手法,而是全部采用真枪实弹,用了2吨,从而将写实风格原汁原味的加以呈现,更真实的表现了战争的现场感、紧张感、窒息感、压迫感。
随着剧情的展开,观众俨然如同战士进入战场一样,产生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受。
电影画面很良心,拍摄实打实,不抠图,不玩特技,实打实的拍,没有花架子,只有真英雄,货真价实的东西总会被人看好。
这部制作、投入都堪称是大手笔的影片中,对演员的演技和体能要求无疑更高。
好在有年轻的老干部张一山坐阵,加上保剑锋、王大治等一众的拼命演出,所有演员不靠颜值哗众取宠,靠的是实打实的演技,才有如此过硬的品质。
影片的音响效果爆棚,轰炸机的低空飞行、炸弹在战场爆炸、坦克强势行进,以及各种枪炮声纷繁复杂交织在一起,带给观众一次难得的视听体验。
战争题材一直都是外国片的天下,《野战排》、《拯救大兵瑞恩》《父辈的旗帜》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作,一部《血战湘江》尽管还不能达到好莱坞工厂的整体水准,但还是带来了太多惊喜,总算是扬眉吐气了一把。
八十多年前的一段战争历史,经过当代电影的表现手法跃然银幕,看起来还是那样的历历在目和令人揪心,尽管早已知晓了影片的结局,但伴随着影片的进程,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这种感觉依然很神奇。
影片《血战湘江》在展现战争残酷的基础上,融入了战友情、父子情、兄弟情,既催人泪下又发人深省。
【篇四】
30日晚,集团公司组织党员观看了《血战湘江》,不得不说这部片子拍得不错,开始不抱期待的我最终被它吸引。
这部影片拍的真实,有血有肉,连贯性强,片中战士表现出的信仰和不怕牺牲的精神令人深深感动。
看完这部影片你更加懂得今天安逸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是千千万万的革命烈士牺牲着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生命换来的。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
影片就是以此为背景展开的,展现了湘江战役的壮烈,展现了老一辈的革命家用生命坚守的信仰。
湘西一战由于李德、博古等人缺乏经验而做出了错误的指挥决策,因而把红军代入了敌人的包围圈,但我党的革命领袖、战士明知可能是一条错误的决定,可能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但他们依然坚定执行中央的决定,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为中央军开出一条血路,很多人也明知道自己可能走不出湘西了,但依然为了自己的信仰血战到底直至献出自己的性命,他们没有胆怯懦弱、没有犹豫彷徨,有的只有一份沉甸甸的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责任和对党的信仰,这才是永远值得我们景仰和学习的。
片中有两个小人物最为触动人心,一个是跟在主席身边的老裁缝,他收到了一顶军帽,这顶军帽是一名与敌周旋的年轻团长的,他为了掩护党的物品,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牺牲自己的性命,留下了一顶灰布军帽,这顶军帽就是老裁缝儿子的,他拿出了怀里的那顶看了看,将两顶一起放到了怀里。
片中老裁缝共有四个儿子,老大已然战死,怀里的军帽就是他的,这次战死的是老二,而老三在在掩护毛主席过江的时候和自己的爸爸一起被飞机机枪扫死,唯一的小儿子,老裁缝给他缝好一套军装军帽,让他继续跟着主席走,他话不多就一句:
跟着红军,能活命。
片中还有一名从桂军逃出的逃兵,红军给他银元让他走,他确不走了,跟着红军给他娘治眼睛,最终牺牲在了战场上。
这都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但他们做出来的举动确切切实实感动了大家,他们展现的是信仰的力量。
对党对人民信仰是我们前行的灯塔,是振兴中华的旗帜,信仰,支撑起人的精神世界,并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生存、发展的无穷力量与勃勃生机。
它可以让一支军队攻无不克,让一个民族坚强站立,让一个国家重新崛起。
作为党员我们更应坚定信仰,团结人民、唤醒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以祖国和人民利益为重,永远保持劳动人民本色,为祖国的美好明天努力工作、学习与奋斗不息!
【篇五】
该影片是一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建军90周年、迎接党的十九大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献礼影片,生动地讲述了83年前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苦战5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深刻揭露了反围剿中党内以李德、博古为代表主张的左倾错误路线使党和红军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真实再现了红军34师官兵顾全大局、前赴后继、勇于牺牲,全力掩护中央红军渡过湘江,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大无畏精神。
影片充分揭示了什么是大局意识、什么是核心意识、什么是牺牲精神、什么是干部的表率作用,让我们从中很受教育。
很多党员和同志们在观影时流着眼泪,内心受到了无比的震撼和感动,特别是红军将士“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中国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在巨大困难和强大敌人面前,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个人牺牲”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深深地感染着我们。
总结会上,大家一致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央红军之所以在如此困难的境地,依然能绝处逢生,靠的不光是以毛泽东主席为中心的领导人的正确灵活的作战方针,还有一心想着群众,敢于直面困难,甘于奉献,团结一致的基层干部群体。
看完影片大家联系实际,感触颇深:
影片中党内的左倾错误路线使我们的红军5万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历史的教训决不能忘记!
当今社会也许还有李德与博古式思维的残留和身影。
由于思维和认知水平有限或者缺乏领导智慧,有些党员干部不知不觉地充当了“李德与博古”,使我们的工作和改革措施不能顺利实施。
我们应该以史为鉴,必须深刻反思现实问题。
一个部门或单位,领导集体正确的决策,实行正确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对取得改革成功至关重要!
尤其要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扬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充分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和建议,决不能独断专行搞“一言堂”,只有实事求是、及时修正路线错误、改变落后的观念才是改革制胜的法宝。
支部党员和群众通过这次活动,感触颇深,表示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在工作中要心系学院和中心,乐于奉献,立足岗位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开创基础医学院的美好未来发光发热。
【篇六】
为纪念建党98周年,校医院党总支号召每个党员观看了电影《血战湘江》。
该影片主要讲述了1934年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的悲壮故事。
电影场面震撼,情节紧凑,真实感人,让我经历了一次深刻的爱国教育,对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有了更具体的了解和深刻认识。
红军的故事有的感人至深,有的让人动容
老兵林裁缝家里的四个儿子都参加了红军,他每天的工作就是为红军战士一针一线的缝军装,为红军缝了一辈子的军装。
毛主席和林裁缝的对话,不仅把领导人对战士的关心表现得淋漓尽致,还展现出了红军战士顾全大局、勇于牺牲的精神。
林裁缝的儿子林有国血战中歼敌无数,中弹后与给他当枪架的父亲林裁缝一起倒地,在中弹后还不忘给父亲整好军帽,两人为是红军的一员而感到骄傲。
红军师长陈树湘,带领全师官兵奋战在掩护红军撤退的第一线,英勇就义、誓死不当俘虏。
当他身受重伤、肠子流出时,竟亲手扯断肠子,誓死不当俘虏,捍卫红军尊严……
当沿途老百姓给红军战士送粮时,红军战士开始一概拒绝,毛泽东不忍心辜负老乡心意,同意战士们象征性地接受粮食,但必须给老乡们留下银元。
这就是老百姓的战士,这就是与人民血肉相连的红军,中央红军当年正是依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赢得了民心,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
这一幕幕故事,无不让人动容。
感动于“林裁缝”、“陈师长”这些普通红军战士中不平凡的举动,感动于红军战士中家国大义面前的政治信仰,感动于毛泽东同志呼吁红军战士“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留下银元换取老百姓食物和礼物”的为民情怀。
红军的对话有的激动人心,有的让人深思
影片中,大战在即,彭德怀给指战员作战前动员的场景撼人心魄。
“现在是危急时刻,没有退路,我们必须英勇献身!
”上万将士齐呼:
“誓死保卫党中央过江。
”陈树湘要求大家:
“只剩下一个人,也要与阵地共存亡。
”大家高喊:
“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这些话语给我极大的震撼与感动,更有启迪,这就是伟大的长征精神和忠贞信仰,在任何时代都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博古、李德只知纸上谈兵,使部队陷入蒋介石的圈套,辎重大搬家的决策使红军行动缓慢,选择走大路致使部队在敌机轰炸中伤亡惨重。
毛泽东说:
“战士抬辎重走,走得慢还累吐血。
”博古说:
“那就加快步伐。
”朱德说:
“走大路,遇轰炸,伤亡严重。
”李德则说:
“红军不是胆小鬼。
”毛泽东质疑李德、博古的决策,博古竟然说:
“李德是共产国际派来的,他能错吗?
”这些对话,揭示了比一个个教条行动更可怕的是其背后的教条思维方式,也使对教条的批判变得锋利而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
这些对话让我不由得深思:
到底是什么促使这些革命先烈前仆后继、流血牺牲、奋战在革命前线?
到底是什么促使历时两年多、两万五千里的长征完满完成?
也许,这便是信仰的力量。
正是心中有了对政治立场的坚定之情、对心中信仰的虔诚之心,他们才可以一步步的走下去。
今天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们的老前辈、老先烈,他们在那个苦难的年代,经过了多少的战斗,献出了多少年轻的生命。
在现在没有战争的时代,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从自己做起,做好自己的工作,服务人民,服务社会。
我们更要团结在为首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念,为我们的国家今后更加昌盛做点事。
《血战湘江》观后感
8月17日19时,燃气公司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在幸福蓝海国际影城(水悦城店)观看了电影《血战湘江》,缅怀革命先烈。
该影片讲述了红军在湘江付出巨大牺牲保卫党中央过江的悲壮故事,展现了红军将士满怀对党的忠诚,对中国革命的坚定信念。
影片使用现代影像拍摄技术,尽可能还原历史给我们呈现了全新的战争场面,使每个镜头都具有极强的真实感。
影片从雷口关血战开始,接着是新圩争夺战、枫树脚争夺战、蒋家岭突围战等。
不管是阻击战还是突围战,无论是中近距离攻守还是近身搏杀,都拍出了惨烈,拍出了真实,让观众身临其境。
使观众真切的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革命先烈对自己理想信念的坚守,中国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
所有红军指战员都穿戴着破旧衣帽,浑身沾满泥水,头发纷乱不堪,脸上带着血污,这些服装和造型设计摒弃以往战争场面的华丽色彩,为观众留住了真实与自然。
影片中伴随着各个战场此起彼伏的枪炮声、轰炸声和喊杀声,指战员说话时几乎都是声嘶力竭。
毛泽东与李德、博古就队伍战略路线持不同观点争辩时,脸对脸、眼瞪眼、拍桌子、摔茶碗,这些动作的呈现使当时的血战状态更加真实,毛泽东的沉着耐心也为领袖形象的刻画带来了新的风采。
李德,博古等不听毛泽东的建议,使部队陷入蒋介石的圈套,辎重大搬家的决策使红军行动缓慢,选择走大路致使部队在敌机轰炸中伤亡惨重,这种只靠理论,不结合实际的做法发人深思。
与此同时,当毛泽东质疑李德、博古的决策,博古竟然说:
“李德是共产国际派来的,他能错吗?
”这是对批判教条的刻画描写,让观众深刻认识教条的危害。
无论什么样的成功模式都得结合实际,不能一味地照搬照抄,不能万事总认为其他人用什么方法能够成功,我用同样的方法一定也能成功,这样的教条思维方式是错误的。
《血战湘江》仅仅只是中国革命先烈漫长革命进程中的一个缩影,仅这个缩影就真切的让我们感受到中国革命的来之不易,我们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革命先烈在无比恶劣的环境创造了如此美好的新中国,我们现在这么好条件,更应该好好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为祖国富强贡献一份力。
总结的很实在。
读一篇好范文真是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