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20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493850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37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C20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AC20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AC20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AC20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AC20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AC20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施工方案.docx

《AC20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C20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施工方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C20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施工方案.docx

AC20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施工方案

南昌至樟树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

AP4合同段

里程桩号:

K86+800~K103+694.302

AC-20C中面层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二零一四年七月

一编制依据及说明1

1.1.编制说明1

1.2.编制依据1

1.3.编制原则1

二工程概况2

三工程特点、难点及对策2

3.1工期紧,交通转换次数多,生产要素投入集中,进度控制压力较大2

3.224小时不中断交通施工、车辆通行压力较大,施组及安全管理难度较大2

3.3施工技术难点多,新老路拼接困难3

四施工准备3

4.1人员投入3

4.2主要施工机械及试验设备4

4.3材料要求及配比5

2.集料5

表8AC-20C沥青砼中面层料的颗粒组成范围7

4.4技术准备7

五施工技术方案及处理措施8

5.1施工顺序8

5.2工艺流程8

5.2.1下承层准备8

5.2.2测量放样8

5.2.3混合料拌和8

5.2.4沥青混合料的装料与运输11

5.2.5混合料的摊铺12

5.2.6摊铺的一般要求14

5.2.7摊铺过程中注意事项15

5.2.8混合料的压实15

5.2.9接缝处理18

5.2.10交通管制及其他19

六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19

6.1沥青路面离析19

6.2摊铺问题及处理方式22

七质量保证措施23

7.1工程质量技术保证措施23

7.2坚持技术交底制度23

7.3材料、购配件检验制度24

7.4工程验收制度24

7.5分项工程的检测、试验计划24

7.6AC-20C中面层质量检查项目及标准25

八安全生产保障措施26

8.1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26

8.2现场施工安全组织实施方案27

8.3安全管理注意事项30

九文明施工30

9.1文明施工目标30

9.2文明施工工地达标措施30

十附表32

AC-20C中面层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及说明

1.1.编制说明

本方案编制的范围为南昌至樟树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AP4合同段(K86+800~K103+694.302)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施工,混合料为AC-20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若经过项目办、驻地办批准,则适用于本合同段所有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施工。

1.2.编制依据

1.南昌至樟树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招标文件技术规范;

2.南昌至樟树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AP4合同段施工图及设计文件;

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F40-2004;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5.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地方有关施工安全、工地安保、人员健康、劳动保护、土地使用与管理、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方面的具体规定和技术标准;

6.我公司现有的机械设备、技术实力、施工能力和从事类似工程施工实践过程中积累的施工经验;

7.江西省高速公路项目标准化管理指南。

1.3.编制原则

1.遵守合同文件各项条款要求,兑现合同承诺,认真贯彻业主、监理的指示和要求;

2.严格遵守招标合同文件明确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与验收标准;

3.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安全可靠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

4.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科学组织、突出重点和亮点、勇于创新;

5.认真理解和贯彻项目办“全力创造新昌樟高速公路改扩建运行典范工程,实现工程质量零缺陷,安全事故零发生,项目管理零距离,执行决策零折扣,保安全保畅通保施工”的建设目标要求的精神。

二工程概况

江西南昌至樟树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AP4标段为起讫桩号K86+800~K103+694.302,路线全长16.894km,为原昌樟高速路面的改造和加宽工程。

AC-20C中面层沥青混凝土总工程量为52454m3。

计划2014年7月中旬开始施工,至2014年12月中旬完成。

考虑到下雨影响,整体完工日期为2014年年底结束。

根据总体施工布置,我们标段设置一台田中4000型沥青拌和机,单台产量为280t/h,按有效工作日工作12小时计算,单机产量为3360t/d,设计AC-20C总量为137011.3t,41个有效工作日可完成,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按每天可铺筑600m计算,半幅长度为16.9km,需要56个有效工作日完成,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三工程特点、难点及对策

3.1工期紧,交通转换次数多,生产要素投入集中,进度控制压力较大

江西省是一个相对多雨的地区,降雨多集中在4-6月,且是全年降雨总量的50%,有效工期较短,生产要素投入集中,施工进度压力较大。

本项目为原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交通转换次数多,导流压力大。

针对以上施工特点,我单位派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施工管理人员组建项目经理部,同时选派专业路面施工队伍和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进入施工现场组织施工,同时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进度方案以确保总体工期的顺利实现。

3.224小时不中断交通施工、车辆通行压力较大,施组及安全管理难度较大

南昌至樟树高速公路是江西省“三纵四横”公路网主骨架的重要路段,也是江西省连接周边省份、加强对外联系,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的跨省高效公路运输大通道的咽喉要道,交通流量非常大。

为保全线交通畅通,全线各施工单位采取连动施工,施工过程中要经过多次交通转换,而且各个标段施工要按严格照全线预先设计的总体施工组织方案规定的路段和时间同步才能完成,因此各施工单位相互制约,不中断交通施工,不可预见性因素很多,施工组织和安全管理难度很大。

因此在施工中我们加强与各方沟通协调,提前作好交通组织方案及交通安全管理方案,在制订交通组织方案时从大范围路网的角度出发,而且要与各阶段的施工计划和施工组织相结合,努力降低各方面干扰因素,保证安全施工和安全畅通两不误。

3.3施工技术难点多,新老路拼接困难

昌樟高速公路是旧路改扩建工程,新旧路路面拼接技术难点需要解决。

针对以上技术难点我们项目成立了QC技术小组,专门负责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难题,确保新老路拼接质量。

四施工准备

4.1人员投入

施工前根据施工生产需要配备业务熟练责任心强的人员,并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

各个作业面上的人员配备、联系方式;施工工序及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安全文明施工等多方面内容。

表1人员投入情况

序号

姓名

职务

职责及工作范围

备注

1

曹运朝

项目经理

全面负责

2

刘奇

项目总工

全面技术负责

3

李利人

副经理

全面技术负责

4

侯宝林

工程技术负责人

现场生产负责

5

杜武刚

质检工程师

现场技术质量及安全控制

6

张国胜

环境工程师

现场环境保护、文明施工控制

7

李猛

路面工程师

施工现场质量控制

8

杨利群

测量队长

测量放样及松铺系数测定

9

李永斌

劳动与安全部负责人

现场安全及环保负责

10

朱晓玉

劳动与安全部副部长

现场安全及环保负责

11

魏方

材料、机械部长

材料管理、机械调配负责

12

吴太利

拌合站站长

配合试验员进行拌合质量控制

13

宋彦军

摊铺队长

现场摊铺负责人

14

郑孝军

摊铺副队长

现场摊铺碾压控制

15

罗文龙

技术员

松铺厚度检测及摊铺、碾压温度控制

16

杨培国

运输队长

负责解决运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7

秦营霞

试验室负责人

试验总负责

18

王弘历

试验工程师

后场试验负责人

19

吴天文

试验员

出场温度检测

20

李威

试验员

热料筛分及抽提试验员

21

钟声

试验员

压实度检测

22

阳禄

试验员

现场取芯、平整度、渗水检测

23

麻秦

试验员

原材料检测试验负责人

24

吴太利

拌合站站长

拌合楼拌合质量负责人

25

梁波

交通维护督导员

施工现场交通维护人员(辖6人组)

含成品保护

26

杜晓瑞

交通维护督导员

施工现场交通维护人员((辖6人组))

27

张学伟

测量员

松铺系数测定

28

郭芳禹

测量员

现场宽度控制

4.2主要施工机械及试验、测量仪器准备

根据业主要求并结合我项目制订的施工进度计划配备满足施工要求的机械设备,开工前提前对机械设备进行试运行,同时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和保养工作,保证施工机械设备完好率。

表2设备投入情况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数量

状况

备注

摊铺机

福格勒SUPER1803-2

1台

良好

摊铺机

福格勒2100

1台

良好

双钢轮压路机

戴那派克624

1台

良好

双钢轮压路机

厦工

1台

良好

双钢轮压路机

徐工XD132

2台

良好

胶轮压路机

徐工XP302

3台

良好

自卸汽车

后八轮

27台

良好

装载机

ZL50

7台

良好

沥青拌合站

PSW-4000

1套

良好

洒水车

10T

2台

良好

表3试验仪器情况

仪器名称

生产厂家

规格

备注

沥青含量分析仪

北京航天航宇

HYRS-6

数控马歇尔自动击实仪

上海路达

LDMZ-IV

沥青混合料稳定度测定仪

南京拓兴

DF

路面渗水测定仪

江苏沭阳

HTLS

低温恒温水浴

上海光地

THD-0510

平整度仪

北京航宇

LXBP-6

混凝土取芯机

浙江台州

HZ-20A

全站仪

拓普康

332N

自动安平水准仪

苏一光

DSZ2

4.3材料要求及配比

4.3.1原材料准备

1.沥青

沥青中面层采用河北一通市政公司SBS改性沥青。

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

表4SBS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检验项目

SBS改性沥青

针入度(25℃,100g,5S)(0.1mm)

50—80

延度(5cm/min,5℃)(cm)不小于

30

软化点(环球法)(℃)不小于

60

离析,软化点差(℃)不大于

2.5

弹性恢复(25℃)(%)不小于

70

溶解度(三氯乙烯)(%)不小于

99

针入度指数PI

-0.2~+1.0

旋转薄膜加热试验

质量损失(%)不大于

0.6

针入度比(%)不小于

65

延度(5℃)(cm)不小于

20

闪点(COC)(℃)不小于

230

动力粘度(绝对粘度,60℃)(Pa.s)不小于

800

动力粘度(绝对粘度,135℃)(Pa.s)不小于

3

2.集料

沥青中面层所采用的粗集料、细集料均采用高安三皇山石场生产的机制碎石。

粗集料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碎石,粒径大于2.36mm。

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机制砂,材质为石灰岩,杜绝采用石场的下脚料。

表5AC-20改性沥青中面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指标

技术要求

石料压碎值不大于(%)

24

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

28

视密度不小于(t/m3)

2.5

吸水率不大于(%)

2.0

对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

4级

坚固性不大于(%)

12

>9.5mm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

15

<9.5mm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

12

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

0.5

软石含量不大于(%)

2.0

表6AC-20改性沥青中面层用细集料规格

公称粒径

(mm)

通过下列方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0-3

100

80~100

50~80

25~60

8~45

0~25

0~15

注:

(1)视密度不小于2.5g/cm3;

(2)砂当量不得小于70%;

(3)小于0.075mm质量百分率宜不大于12.5%;

(4)棱角性不小于30s。

3.填料

矿粉采用高安昌通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矿粉,为石灰岩碱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

矿粉必须干燥、清洁,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见表7,进场填料进行检验。

拌和机除尘回收的粉料不能用于拌制沥青混合料,以确保沥青面层的质量。

表7AC-20改性沥青中面层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

指标

技术指标要求

视密度(t/m3)不小于

2.50

含水量(%)不小于

1

粒度范围<0.6mm(%)

<0.15mm(%)

<0.075mm(%)

100

90-100

75-100

外观

无团粒结块

亲水指数

<1

4.3.2集料级配和技术标准

AC-20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应符合表8规定;本标段所用材料已经过检测合格,符合规范所规定的沥青混合料质量要求。

表8AC-20C沥青砼中面层料的颗粒组成范围

类型

通过下列尺寸(mm)方孔筛通过率(%)

AC~20

31.5

26.5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100

100

100-90

92-78

80-62

72-50

56-26

44-16

33-12

24-8

17-5

13--4

7-3

4.3.3生产配合比

经监理工程师批复的生产配合比见表9。

表9生产配合比情况

最佳油石比(%)

最大理论相对密度

各材料掺配比例(%)

16-19mm碎石

9.5-16

mm碎石

4.75-9.5mm碎石

2.36-4.75

mm碎石

0-2.36mm机制砂

矿粉

4.3

2.547

4

31

27

11

25

2

4.4技术准备

1、建立了管理组织网络和质量保证体系,组织全体人员熟悉图纸要求、学习《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项目办下发的施工指导意见,进行岗位技术培训。

结合试验段确定的施工工艺、碾压方案、松铺系数、生产配合比等参数及常见质量通病的应对方法对全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拌合站切实按照试验室提供的生产配合比和规范要求进行拌合,严格控制每盘拌合时间,同时装载机上料时严禁混料。

2、建立了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组织全体人员熟悉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尤其是在施工现场必须穿戴反光背心、安全帽;摊铺机、压路机、装载机等机械操作手应定期对机械进行保养,确保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结合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对项目全体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技术交底,确保安全文明施工。

五施工技术方案及处理措施

5.1施工顺序

根据业主2013年9月份下发的总体施工计划要求,我部根据具体的施工措施制定出了施工计划,即先施工主线部分工作区(根据通行的需要又将主线部分分为十个工作区),再施工樟树枢纽部分。

5.2工艺流程

下面层验收→测量放样及施工准备→混合料拌和(厂拌)→混合料运输→混合料摊铺→碾压→交通管制→质量验收

5.2.1下承层准备

1.首先测量队对其进行边桩放样,保证路面宽度,施工前要重新对下承层进行压实度、弯沉、标高等指标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2.检查下面层的工程质量及其与基层的粘结性。

对下面层局部质量缺陷(如严重离析、开裂以及严重油污污染造成的松散等)按规定进行修复。

3.对下面层表面浮动混合料扫至路面以外,表面杂物亦清扫干净。

灰尘提前冲洗,风吹干净。

4.铺筑中面层前,对下面层表面进行彻底清扫,清除纹槽内泥土杂物,风干后均匀喷洒粘层沥青。

粘层沥青喷洒后进行交通管制,禁止任何车辆通行和人员踩踏,不粘车轮时摊铺中面层。

5.2.2测量放样

1.我标段沥青混凝土的摊铺,将采用感应器走钢丝的方法控制高程。

在开始摊铺的前一天按照每隔10米放出中桩及边桩。

2.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法控制摊铺厚度,根据松铺系数算出松铺厚度,这样能更好地保证中面层摊铺厚度,又能获取很好的平整度。

5.2.3混合料拌和

1.沥青准备工作:

沥青采用导热油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165~175℃。

2.集料准备工作:

在拌和前测试集料的含水量以调节冷料的进料速度,并确定集料的加热时间和温度,集料的加热温度一般应控制在190~220℃为宜。

3.拌和前准备工作:

拌和机生产的混合料应符合生产配合比的要求,具有防止矿粉飞扬散失的密封性能,配备除尘设备。

拌和机上二次筛分用的振动筛符合混合料规格的要求,筛孔尺寸与拌和的混合料类型相匹配。

不同级配配备不同的筛孔组合,最大筛孔略大于混合料的公称最大粒径,筛孔不得有破损或变形,安装角度应根据材料的可筛分性、振动能力等情况确定。

矿粉仓应配备破拱装置。

冷料仓应加设挡隔板且装载机料斗的横向尺寸应小于冷料仓横向尺寸。

在供料工程中,随时检查有无窜料、料门大小及振荡器的频率和振幅是否符合要求、矿粉仓有无起拱现象。

拌合楼必须具有自记设备,在拌和过程中能逐盘采集并打印各个传感器测定的材料用量、沥青混合料拌和量、拌和温度等参数,每个台班结束时打印一个台班的统计量,进行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及铺筑厚度的总量检验,如有异常波动时应分析原因,解决后再行生产。

4.拌和:

拌和站采用全自动机电控制,骨料配料精度0.2%,沥青配料精度0.1%,并设有计量落差自动补正系统,拌和产量不低于280T/h。

生产过程中严格掌握沥青和集料的加热温度以及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

矿料加热温度控制在190℃~220℃之间。

开始时先干拌几锅集料废弃,在正式加沥青拌合混合料。

混合料拌和的顺序为,先将各种规格折集料放入搅拌器内干拌5~10s,然后加入沥青拌和几秒,最后加入矿粉拌和均匀。

混合料拌和时间以混合料拌和均匀、颜色一致、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为准(一般不少于45s,其中干拌时间不少于5~10s),经试拌最终确定,原则是无花白料、结团、离析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

表10AC-20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

沥青加热温度

165-175

成品改性沥青加热温度

不大于175

集料加热温度

190-220

混合料出厂温度

正常范围170~185超过190℃者废弃

混合料运输到现场温度

不低于165

摊铺温度

不低于160

开始碾压混合料内部温度

不低于150

复压开始时混合料内部温度

不低于130

终压温度

不低于90

开放交通时的路表温度

不高于50

沥青拌合楼的相关参数如下:

表11拌合楼相关参数

风门开启度

采用电流控制(90A~150A),控制在50%左右

拌合时间

干拌5~10s、湿拌40~45s

油石比设定

采用电脑控制,输入试验室提供数据

除尘装置设定

拌合楼设二级除尘装置,一级除尘部分直接废弃;二级除尘部分直接废弃。

二级除尘装置采用袋式滤尘机除尘。

超粒径溢料设定

超过22mm的集料直接通过溢流管溢出,出料后检验是否堵塞

沥青进入拌缸方式

达到要求温度的沥青通过计量后,由沥青喷射泵喷入拌缸

矿粉进入拌缸方式

矿粉通过矿粉仓,到达矿粉称量斗,通过螺旋输料器进行计量,进入拌缸

拌合楼振动筛网尺寸

尺寸为:

4mm、7mm、11mm、22mm

油改气

采用欧保EBS...GNQ系列全自动电子比例调节调节天然气、重油介质雾化燃烧器

5.注意事项:

a、集料加热温度为190~220℃。

b、拌和时间应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并经试拌确定。

每盘拌和时间控制在50秒(其中干拌时间不得少于5~10s)。

c、混和料的出仓温度视工地气温而变化(早、中、晚)、运距等可适当调整。

d、拌和初期操作手及试验人员应观察成品料颜色、级配大致比例,测量油温。

(沥青用量最佳的拌和料表面黑色略带棕色光泽,装在车上不塌,不离析)

e、拌和出料的实测温度要与打印机打出连续输出的打印温度相互校核。

f、混和料分堆卸入车箱内,且应每卸一盘混合料挪动一下汽车位置,以减少离析现象。

g、拌和机停机前均应用部分不含矿粉、沥青的热料进行洗仓。

h、应将仪表控制盘显示的沥青用量和材料用量与实际消耗量对比统计分析,得出相关系数指导生产。

i、工作人员应及时完整填写运转记录、生产过程记录、事故记录。

6.混合料质量检查:

a、不离析、不结块成团,混和料不出现枯黄灰暗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调整处理。

b、每车检查混和料温度,随车填好出场单,出厂温度控制在170~185℃,超过195℃废弃。

c、跟踪检测混合料级配、油石比等指标。

7.重油改天然气:

为响应国家节能环保的相关政策及项目办的相关要求,我部对沥青拌合楼进行了改造,把燃烧器更改为欧保EBS...GNQ系列燃烧器。

此燃烧器是全自动电子比例调节天然气、重油介质雾化燃烧器,是沥青拌合站专用燃烧器。

我项目采用压缩天然气(CNG)的形式对天然气进行运输,常温下将天然气进行净化后压缩,装载在高压容器里通过汽车运输至我沥青拌合站。

为节约燃气成本,我部采用CNG车辆对天然气进行燃料利用。

管道气到加气站,经过脱硫、脱水等工艺后加压到200多公斤压力,通过加气机充装到CNG车上,通过减压装置减压后进入发动机燃烧使用。

CNG作为压缩天然气,一般的正常压力是在20Mpa~25Mpa。

保存压力大,但在常温下可以保存,保存设备不需要进行保温隔热处理,在近距离运输时成本较低。

生产每吨混合料需要重油约7Kg,二氧化碳排放量20Kg;天然气用量5Kg,二氧化碳排放量11Kg,减少9Kg。

(参考资料:

《公路》第七期“利用天然气作为沥青混合料拌合楼加热材料的技术革新”)天然气具有热值高、燃烧产物少、能够减少二氧化碳和粉尘排放量等特点,将燃料由重油更改为天然气,极大的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5.2.4沥青混合料的装料与运输

1.出料装车检验:

从拌和机向运料车放料时,每卸一盘混合料应挪动一下车位,采取一点式,分两层装料,装料顺序为前、后、中,以减少混合料的离析。

沥青混合料出场时应逐车检测混合料的重量和温度,记录出场时间,签发一式三份的运料单,一份存拌合站,一份交摊铺现场,一份交司机,便于质量跟踪检查。

沥青混合料拌和出料时要检查沥青混合料的均匀程度,混合料的颜色。

正常出料温度范围170℃~185℃,如出料温度超过190℃必须废弃。

热混合料成品在贮料仓储存后,其温度下降不超过10℃,贮料仓的储料时间不得超过24h。

2.根据施工段落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拌和能力、运输距离、道路状况、车辆吨位等各方面因素,确定合理的运输车数量,并将所有车辆编号,便于统一管理。

3.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车车厢应清扫干净。

为防止沥青与车厢板粘接,车厢侧板和底板涂一层薄油水混合液,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

4.运输车均采用帆布覆盖严密,防止降温、污染、雨淋,以免影响工程质量和造成浪费。

5.车辆要严格按照预定的行车路线行驶,不得在中途停留,必须直接将混合料运至现场等候摊铺,运到现场的混合料温度应不低于165℃。

6.运料车进入摊铺现场时,轮胎上不得沾有泥土等可能污染路面的脏物,否则宜洗净轮胎后进入工程现场。

沥青混合料在摊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