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爆炸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49248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9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粉尘爆炸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粉尘爆炸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粉尘爆炸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粉尘爆炸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粉尘爆炸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粉尘爆炸培训课件.ppt

《粉尘爆炸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粉尘爆炸培训课件.ppt(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粉尘爆炸培训课件.ppt

1培训目录一、粉尘防爆基本知识二、粉尘爆炸机理及条件三、粉尘爆炸危险性分级四、酒精经营中心粉尘危险分析五、粉尘爆炸事故的预防六、粉尘爆炸遏制七、粉尘爆炸伤害和损害控制方法八、粉尘场所明火作业管理九、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07)2一、粉尘防爆基本知识粉尘国际标准化组织定义:

粒径小于75m的固体悬浮物。

GB/T15604-2008粉尘防爆术语:

细微的固体颗粒粉尘爆炸是火焰在弥散于空间的可燃粉尘云中传播,引起显著的压力、温度跃升的现象。

粉尘云:

悬浮在助燃气体中的高浓度可燃粉尘与助燃气体的混合物。

分散:

粉尘必须处于悬浮状态,即粉尘云状态。

这样可以增加气固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度。

最小浓度(MEC),低于MEC,粉尘粒子间距过大,火焰难以传播。

爆炸范围:

粉尘云只有在一定的粉尘浓度范围内才能发生爆炸传播。

这个浓度范围就是爆炸范围。

3一、粉尘防爆基本知识爆炸下限:

能发生爆炸的最小粉尘浓度。

爆炸上限:

数量级为爆炸下限的近100倍。

粮食粉尘的爆炸下限为40200g/m3。

绝大多数粮食粉尘的爆炸下限1J,则粉尘处理工艺相对安全。

如果粉尘的点燃能量MIE10mJ,则粉尘较易被点燃,通常要考虑惰化方法防爆。

8二、粉尘爆炸机理及条件1.粉尘爆炸属于化学爆炸,按造成化学爆炸的物质所具有的物理状态,化学爆炸可分为气相爆炸和凝相爆炸(凝相是固相和液相的总称)。

一般工业气体发生的爆炸均为气相爆炸,其显著特点是大气中的氧参与了氧化还原反应。

凝相爆炸的物质其自身含有氧化剂和还原剂,不需外界氧参与即可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

如,炸药爆炸等。

2、粉尘爆炸属于化学爆炸,其爆炸过程大致如下:

悬浮于空气中的可燃粉尘从着火源处获得足够的能量,从而发生气化、蒸发、热分解、干馏等物理化学作用,并由此产生可燃性气体,继而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爆炸发生。

9二、粉尘爆炸机理及条件3、燃烧与爆炸的区别燃烧-物质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热以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等方式向周围物质传播。

爆炸-物质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热以爆轰波的方式向周围传播。

4、粉尘爆炸条件只要条件合适,可燃性粉尘均会发生化学爆炸。

经过事故案例分析和科学实验,可燃性粉尘发生爆炸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0二、粉尘爆炸机理及条件

(一)可燃粉尘浓度处于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之间;低于爆炸下限,由于粉尘(还原剂)数量不够,反应不完全;高于爆炸上限,由于氧气(氧化剂)数量不够,化学反应亦不完全;

(二)有足够的氧化剂;(三)有足够能量的点火源;人们把氧气、热量、燃料、扩散、封闭空间五个因素称为“粉尘爆炸五角形”。

如果五角形缺乏任意一元素,就不会发生爆炸。

管道、提升机、输送机、除尘器等设备内易发生爆炸。

管道、提升机、输送机、除尘器等设备内易发生爆炸。

11三、粉尘爆炸危险性分级危险性分级的目的是为采取安全对策的提供依据。

目前国际上针对危险性分级大致有两大类:

和分级。

(一)分级方法:

按st即最大爆炸指数分为三级。

st1,max20MPa.m/s;st2,20Kmax30MPa.m/s;st3,30MPa.m/smax;本分级方法主要考虑粉尘爆炸的破坏性即粉尘爆炸烈度。

(二)分级方法:

分级依据主要为作业场所出现爆炸性粉尘环境的频率。

(主要考虑粉尘爆炸感度)如经常出现爆炸浓度区域划分为区、可能出现的区域划分为区、偶尔出现的区域划分为区等,针对不同的区域选择不同的粉尘防爆型设备。

我国主要采取的分级标准。

12四、酒精经营中心粉尘危险分析

(一)酒精经营中心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场所或工序主要有:

包装、烘干、粉碎、筒仓、浸离、体育库、D库、地坑。

(二)存在粉尘爆炸的设备、设施主要有:

风管、刮板机、斗式提升机、筒仓、粉碎机、各类除尘器。

(三)目前已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1.密闭性不好的皮带输送机更换为密封刮板输送机;2.地坑、体育库、D库的电气更换为隔爆型设备;3.各运转设备及管道安装静电跨接线,并有效接地;4.制定了定期清扫制度;5.作业场所配置了防爆工具;6.烘干工序采用负压操作。

13四、酒精经营中心粉尘危险分析(四)目前存在的风险:

1.D库、体育库木薯粉尘浓度较大,需从工艺和设备上进行改进减少粉尘浓度。

2.部分电气虽然更换为隔爆性设备,但不能对热辐射进行有效隔离,应逐步更换为粉爆型设备。

3.布袋除尘器的布袋静电接地电阻未检测,不能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4.布袋除尘器的防爆门存在对着厂房和设备的现象。

5.未对粉爆场所的危险等级进行划分,从而未能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动火作业管控措施。

14五、粉尘爆炸事故的预防由前述可知:

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要避免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杜绝此三条件的形成。

一、点火源的控制当可燃粉尘从点火源处获得某一阀值的能量时,方可发生燃烧爆炸事故。

因此,控制点火源是预防粉尘发生爆炸的首要条件。

根据点火源的点火形式,我们一般将点火源分为大类:

(一)电弧点火源:

电火花、静电火花、雷电;

(二)高温点火源:

热表面、热辐射;(三)冲击、摩擦点火源;(四)化学点火源:

明火、自燃。

15五、粉尘爆炸事故的预防控制措施:

(一)使用适当的电器和布线法;

(二)控制静电,包括将设备接地;(三)控制吸烟、明火和火花;(四)控制机械火花和摩檫;(五)使用分离装置去除可能会点燃来自加工材料的可燃物的异物;(六)隔离粉尘与加热表面;(七)隔离粉尘与供热系统;(八)恰当选用工业车辆;(九)正确使用动力工具;(十)执行设备预防性维护计划。

16五、粉尘爆炸事故的预防二、惰化(控制氧浓度)所谓惰化即是将设备内的氧浓度降低至不支持粉尘爆炸的浓度。

常用的惰化气体主要为二氧化碳和氮气。

惰化是解决粉尘爆炸最昂贵的办法,一般使用在着火频繁的地方。

如镁、铝粉的生产(如用氮气惰化,环境中的氧浓度应控制在以下)。

三、控制粉尘浓度粉尘发生爆炸,其浓度必须在爆炸范围内,如控制粉尘浓度,使其低于爆炸浓度下限,则爆炸事故可避免。

(一)湿法:

作业前向作业承载物喷洒或注入液体,利用液体和固体表面的亲合力使粉尘相互黏附,避免飞扬。

17五、粉尘爆炸事故的预防

(二)通风除尘:

在尘源附近,利用风机产生的风力扰动,使含尘空气通过抽气罩、管道和除尘器而留下粉尘,达到降低尘源附近粉尘浓度的目的。

控制措施:

1、建立并执行危险粉尘监查、检测、日常管理和控制的计划;2、应用恰当的粉尘收集方法和过滤器;3、尽量避免粉尘从加工设备或通风系统泄漏;4、应用减少粉尘积聚、有利于清理的表面;5、提供接近隐蔽区域的方式方法,以便检查;6、定期监测敞开和隐蔽区域的粉尘残留;7、如果有火源,应保证采用的清理方法不产生粉尘云;8、使用专用于粉尘收集的吸尘器;9、使安全阀远离堆积的粉尘。

18六、粉尘爆炸遏制由于完全预防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是不可能的,所以,在现实生产中,我们亦应采取适宜的粉尘爆炸减灾措施。

一、约束爆炸压力在制造某些设备时,将外壳制成足够强度,使其能够抵御粉尘爆炸时所产生的爆炸压力,从而达到保护其周围的人员和设备的目的。

二、泄爆在爆炸初始或发展阶段,将围包体内的高温高压燃烧物或未燃物通过围包体强度低的部分(泄压口)向安全方向泄出,从而使围包体免遭破坏。

19六、粉尘爆炸遏制三、抑爆抑爆的基本原理是在爆炸发展初期,通过仪器检测到信号后,自动将灭火介质喷洒于系统内,防止爆炸的进一步发展。

四、阻爆阻爆的基本原理是在爆炸发展初期,通过仪器检测到信号后,快速启动机械阀,切断火源或爆炸的通道,阻止爆炸的进一步发展。

20七、粉尘爆炸伤害和损害控制方法一、分离危险源(分离开一段距离);二、隔离危险源(利用障碍物隔离);三、爆燃隔离/爆燃泄放;四、设备泄压;六、用管道导引到非工作区;七、专用灭火系统;八、防爆系统;九、火花/余火检测以便触发抑爆系统;十、制定紧急应对方案;十一、维护紧急出口路线。

21八、粉尘场所明火作业管理1.操作程序、实施方案和安全措施经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批准;2.应在生产作业线全部停止4h后,并关闭所有的闸阀门;3.对作业点四周进行喷水,清除地面、设备及管道周围、墙体等处的积尘,其范围不少于距作业点10m,且现场无粉尘悬浮;4.对设备进行切割、焊接作业时,还应在动工前清除机内积尘,并启动除尘系统不少于10min;22八、粉尘场所明火作业管理5.作业点与相连通的管道和设备间均进行可靠封闭隔离;6.作业时应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有防止火花飞溅的控制措施;7.作业过程中,应及时冷却加工工件,防止工件过热;8.所有被切割下的部件,应及时、可靠回收,严防灼热的部件落入密封的溜管、仓、设备等内部;9.作业完毕后,应对作业点监测不少于1h;10.涂漆应在焊接作业完成、并在工件冷却。

23九、粉尘防爆安全规程5.3.3如果将窗户或其他开口作为泄爆口,应经核算并保证在爆炸时其能有效的进行泄爆。

说明:

将窗户或其他开口作为泄爆口时,窗户和开口的总面积应不小于泄爆口的设计面积,否则,应另开适当面积的泄爆口;窗扇应向外开,以利于发生粉爆事故时冲开泄压。

5.4有爆炸危险的工艺设备宜设置在建筑物外的露天场所;如厂房内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工艺设备,宜设在建筑物内较高的位置,并靠近外墙。

说明:

危险工艺设备宜放置建(构)物外并设阻止人员靠近的护栏;如必须放置室内时,其一般都有连通室外的泄爆导管,泄爆方向一般都是朝向空中,这对周围环境危害小;泄爆导管的长度越短,泄爆效果越好。

因此,危险工艺设备宜位于建筑物内较高的位置,并靠近外墙。

24九、粉尘防爆安全规程5.5梁、支架、墙及设备等应具有便于清扫的表面结构。

说明:

因为向上的拼结平面易积聚粉尘,且不易清扫,因此不宜有向上拼结的平面。

5.6疏散通道5.6.1工作区应有疏散通道。

疏散通道的数目和位置应符合GBJ16的相关规定;说明:

这主要是从人员安全角度考虑。

因为粉爆事故后,往往伴随有火灾发生,若疏散路线不够,或因事故后疏散路线被堵,则会增加人员伤亡。

25九、粉尘防爆安全规程5.6.2疏散路线应设置明显的路标和应急照明。

说明:

粉爆事故后常伴随火灾,火灾产生的浓烟会阻碍疏散人员视线,故“应设置明显的路标和应急照明。

”6.1防止粉料自燃6.1.1能自燃的热粉料,贮存前应设法冷却到正常贮存温度;6.1.2在通常贮存条件下,大量贮存能自燃的散装粉料时,应对粉料温度进行连续监测;当发现温度升高或气体析出时,应采取使粉料冷却的措施;26九、粉尘防爆安全规程说明:

“当发现温度升高或气体析出时,应采取使粉料冷却的措施”中的“措施”一般是指加快贮存空间空气流动,从而加快热量的散失,使粉料单位时间内由于化学反应而产生的热量小于散失的热量,化学反应不能继续。

当自燃过程发展到可能导致燃烧或爆炸时,不能采取加强通风使粉料冷却的方法。

因为此时若加强通风,新鲜空气大量漏入,氧化还原反应加剧,可能立即导致燃烧或爆炸。

一般应将此情况作火灾处理,如喷洒灭火剂或充入惰性物质,使化学反应中止。

27九、粉尘防爆安全规程6.2.2与粉尘云直接接触的设备或装置(如光源、加热源等),其表面允许温度应低于相应粉尘的最低着火温度;说明:

由于粉尘云直接接触设备或装置,有粉尘沉降其上形成粉尘层,如果其表面温度高于粉尘层的最低着火温度,则会引燃粉尘层,甚至继而导致粉尘爆炸。

故规定此条6.2.3存在可燃粉尘的场所,其设备和装置的传动机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工艺设备的轴承应防尘密封;如有过热可能,应安装能连续监测轴承温度的探测器;-不宜使用皮带传动;如果使用皮带传动,应安装速差传感器和自动防滑保护装置;当发生滑动摩擦时,保护装置应能确保自动停机;28九、粉尘防爆安全规程说明:

“工艺设备的轴承应防尘密封”,目的在于防止粉尘进入轴承被磨热至燃烧后引爆粉尘云。

“如有过热可能,应安装能连续监测轴承温度的探测器”,目的在于防止形成热表面。

皮带传动易产生滑动摩擦,形成热表面,故“不宜使用皮带传动”。

“如果使用皮带传动,必须安装速差传感器和自动防滑装置”,目的是为了防止摩擦的发生。

6.3防止电弧和电火花6.3.1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应按GB50057中有关规定采取相应防雷措施;说明:

因雷电能引爆粉尘,所以在粉尘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