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地下水情况.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480467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地下水情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福建省地下水情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福建省地下水情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福建省地下水情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福建省地下水情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地下水情况.docx

《福建省地下水情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地下水情况.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地下水情况.docx

福建省地下水情况

福建省地下水情况

  根据降雨渗入补给量的方法计算,全省地下水资源总计在100亿吨/年左右。

地下水资源分布很不平均。

可开发利用的主要含水岩组为石炭系中统—二叠系下统碳酸岩类裂隙岩溶含水岩组,主要分布于闽西和闽西南地区,水量丰富、水质好,可作为农业、饮用和工业用水水源。

另外,分布于沿海岛屿和半岛的迎风海洋沉积的第四系风积、海积沙、砂砾含水层以及沿海各大江河的河谷两岸冲积—海积砂层孔隙潜水,水量较大、水质较好,地下水埋藏浅、开采方便,也可作供水水源。

广大地区的碎屑岩类、变质岩类和岩浆岩类裂隙水含水岩组,含水极不均匀,应用价值不大。

  

(一)形成与分布

  福建省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规律、补给、循环、排泄条件及动态变化等均受区域地质构造、地貌及气候等自然因素制约。

  1.山区地下水

  本省山地丘陵主要由前震旦系、下古生界变质岩、上古生界沉积岩及中生界火山岩系和燕山期花岗岩类等组成,多构成中、低山地形,地下水类型为强烈循环的裂隙潜水和裂隙承压水。

山区地势高,坡度大,水系发育,沟谷切割剧烈、地下水循环不深、江水面积不大。

大气降水大部分为地表径流流失,导致各含水岩组富水程度较弱。

除石炭系中统—二叠系下统船山—栖霞灰岩岩组富水程度较强外,其他均属于富水程度较弱的岩组。

在构造断裂和脉岩穿插带、岩石破碎、节理裂隙发育的地段,则形成局部富水带。

  地下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动态变化季节性明显,地下水径流条件较好,为低矿化度的重碳酸盐水。

  2.山间河谷盆地

  地下水多沿河谷分布,面积狭小。

盆地内部沉积了不同厚度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一般厚度不大,岩层富水程度较弱,但构造盆地富水条件较好。

  3.沿海丘陵台地

  主要由花岗岩类和火山岩所组成,除局部地区有基岩裸露外,多为残积层所覆盖,厚度各地不一,地下水储存于残积层的孔隙和风化壳中,形成孔隙裂隙潜水。

由于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岩层风化程度不同,含水层被分割为互不联系的水文地质单元,大气降水多成地表径流流失。

岩层透水性差,富水程度微弱,为本省缺水地区。

  4.沿海平原地区

  主要分布于沿海各大河口平原和滨海各港湾地带,平原范围不大。

但是该区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差异,接受了粗细叠置、厚薄不一、成因不同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

它们的沉积规律是:

在水平方向上,从山区到沿海由河相过渡到河海交互相或海相地层,颗粒由粗变细,厚度增大。

滨海平原除靠海岸和半岛迎风海岸地带上部为风积相外,大部地区上部为海相沉积,下部为河相沉积,一般构成两个含水层,除局部地区为孔隙潜水外,大多数为孔隙承压水。

  全新世时,整个沿海平原曾没入海中,海水甚至伸入河谷数十千m,形成一系列水质不同、富水程度强弱不均的孔隙潜水和孔隙承压水。

由于海水时进时退,即组成福建沿海独特的地下水类型,它的水化学分布规律在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上都有一定的分带现象,从山前到海滨由低矿化度重碳酸钠型水到高矿化度的氯化物型水。

  5.岛屿区

  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类和中生代火山岩系及动力变质岩等组成,一些较大的岛屿还普遍发育着面积不等的第四系海相堆积物及厚度不等的风砂积层。

岛屿面积不大,多为岩石裸露,河流短小,降水后大部排泄入海,各自形成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

基岩岛屿地下水主要埋藏于节理裂隙、构造破碎带和风化壳中,地下水类型以构造裂隙水为主,泉水出露不多,含水微弱。

岛屿上的平原和海湾地带地下水主要储存于风积、海积层中,为孔隙潜水和局部承压水,地下水埋藏浅,富水程度强,为岛屿主要含水层。

岛屿地下水运动条件良好、循环途径短,地下水矿化度低,但由于受海洋气候的影响,水质类型为氯化物重碳酸钠型水。

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接受大气降水为主。

  

(二)含水岩组

  福建省含水岩组分布,除松散岩类孔隙潜水(承压水)及碳酸盐类裂隙岩溶含水岩组分布面积较小外,碎屑岩类、岩浆岩类、变质岩类裂隙水含水岩组分布最为普遍。

以碳酸盐类裂隙岩溶含水岩组含水程度最好。

松散岩类除零星分布的含水程度中等外,其他均为富水程度弱的含水岩组(见表3-9)。

  1.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岩组

  主要分布于沿海各大河口滨海平原、岛屿和山间盆地。

前者分布面积较大,后者狭小,呈零散分布。

按出露的地貌条件、地质岩性和富水程度,可划分为中等的、弱的、极弱的三种。

  

(1)第四系砂、砂砾卵石含水岩组

  ①富水性中等的含水岩组(5~10t/h·m)

  分布于较大的岛屿、滨海地区的迎风海岸及港汊、现代河谷两侧和沙洲地带,如海坛岛芦洋埔、东山岛梧龙、漳浦六鳌半岛、古雷半岛及龙海浮宫、漳浦城关、闽江和晋江下游河谷两岸等。

芦洋埔平原含水砂层埋藏较浅,直接出露于地表,含水层厚度18~30m,潜水埋藏深度1.42~0.18m,单位涌水量5.10~8.1t/h·m,矿化度小于0.25克/升。

东山岛梧龙地区,含水层厚度2.38~12.36m,潜水埋藏深度0.34~2.13m,单位涌水量6.5~7.57t/h·m,矿化度小于0.1克/升,水质类型为氯化物重碳酸钠钙型水。

  闽江河口平原,大部分上覆全新统海积淤泥层和下伏全新统冲积层和更新统冲洪积层,含水岩性为砂、砂砾卵石。

如闽江左岸第一含水层厚度11~17m,地下水埋藏深度1.3~3.0m,单位涌水量大于8.0t/h·m,矿化度小于1.0克/升。

第二含水层为更新统冲洪积层砂、砂砾石,含水层厚度5.6~17m,单位涌水量5.0t/h·m。

  本含水岩组含水层埋藏浅、透水性强、地下径流条件好,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矿化度低,含水丰富。

但在滨海港汊地区因受残留咸水和海水倒灌影响,地下水径流排泄条件差,矿化度高。

表3-9福建省含水岩组富水程度分级指标表

含水岩组

富水程度

钻孔单位涌水量

(t/h·m)

泉流量

(t/h)

泉最大流量

(t/h)

松散岩类含水岩组

中等的5~10

6.5~80

 

 

弱的1~5

1.3~4.4

 

 

极弱的<1

0.05~0.71

0.05~0.36

 

碳酸盐类含水岩组

强的>10

14.20~68.78

36~123

911.67

碎屑岩类含水岩组

 

弱的<1

0.039~0.97

0.036~0.24

3.6

岩浆岩类含水岩组

0.18~0.36

0.036~0.90

7.2~1.8

火山岩类含水岩组

0.05~0.36

0.036~0.72

5.4~11.0

变质岩类含水岩组

0.05~0.32

0.05~0.28

1.09

  ②富水性弱的含水岩组(1~5t/h·m)

  分布于河口平原和岛屿平原地区,如福州、海坛岛、东山岛等地。

含水岩组为全新统海积层、风积层和更新统冲洪积层等,构成孔隙潜水和承压水。

岩性为中细砂、粉砂、粘质砂土和含泥质砂砾石等。

含水层厚度各地不一,富水程度差异较大。

一般含泥量少、颗粒均匀、结构松散、孔隙率大的,含水层厚、补给范围大、分布面积广、富水程度较好。

如:

东山岛白埕地区含水层厚度7~12m,地下水埋深0.36~2.0m,单位涌水量2.1~4.4t/h·m,矿化度小于0.2克/升。

平潭城关含水层直接出露地表,岩性为中细砂,厚度8~13m,地下水位埋深0.5~1.2m,单位涌水量1.3~1.4t/h·m,矿化度小于0.5克/升,水质类型为氯化物重碳酸钠钙型水。

含水层埋藏浅,地下水循环、补给条件较好,水质好。

反之,富水程度弱。

  ③富水性极弱的含水岩组(<1t/h·m)

  分布于滨海平原、河口平原、海湾洼地和沿海丘陵台地及山间盆地等。

含水岩组主要为全新统海积层、冲积层和更新统冲洪积层、残积层,岩性为中细砂、粉砂、淤泥质砂、砂砾卵石、粘质砂土和含泥质砂砾卵石等。

  滨海和河口平原地区地形平坦,由西向东和缓倾斜,海拔在5m以上,为全新统海积平原,上部为海积层,多被粘性土所覆盖、地下水渗漏、补给、排泄条件较差,含水层较薄、含泥最多、含水微弱。

区内因受海水影响,具有残留盐分,地下水矿化度普遍较高,接近海岸附近的矿化度3~8克/升,局部地区可达10克/升以上,为高矿化氯化钠型水。

靠近山麓边缘地带,因成陆时间较早、经淡水长期冲洗,地下水有所淡化,矿化度1~3克/升,为氯化物重碳酸钠型水,如长乐平原全新统海积层,含水组岩性为淤泥质中细砂。

第一含水层厚度4.5~12m,第二承压含水层为更新统冲洪积层,岩性为含泥质砂、砾卵石,含水层厚度5.09~12.68m,地下水埋藏深度1.0~1.8m,上下混合抽水单位涌水量0.46t/h·m。

矿化度1~5克/升,据长乐吴星钻孔资料,上部为13.8克/升,下部为4.4克/升。

  滨海海湾洼地区分布着原生盐渍土,土壤内有氯化钠和可溶盐,主要受海水侵渍之故,形成高矿化盐水,分布面积狭小,含水层较薄,矿化度较高。

如宁德樟港南埕矿化度11.0克/升,福清前垣矿化度12克/升,龙海港尾新厝矿化度22.6克/升,惠安山腰矿化度高达35.29克/升。

  平原区含水层较薄,富水程度极弱,水质差,尤其是滨海洼地多为高矿化度咸水,无供水意义。

  丘陵台地广布于闽江以南沿海地区,海拔15~60m,台面略向海倾斜。

沟谷切割成丘陵状起伏地形,切割深度一般小于10m,为花岗岩类和火山岩风化的残积砂质粘土、粘质砂土所组成。

岩层含水微弱,为本省缺水严重地区。

厚度变幅大,从几m至数十m不等。

通常丘陵顶部较薄,低洼处较厚,约10~30m,并向半风化岩石过渡。

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潜水,部分为孔隙裂隙水。

由于地形、风化层厚度和风化程度不同,导致水文地质条件不一致,通常为不连续的含水层。

地下水位埋藏深度随地形而异,一般为1~8m,深者可达十余m。

沟谷洼地地下水位较浅,水量较大;丘陵台面水位较深,水量微弱。

泉水常见流量一般小于0.05~0.36t/h;单位涌水量0.05~0.72t/h·m,矿化度0.2~0.5克/升,水质类型为重碳酸氯化物或氯化物重碳酸钠钙型水。

补给来源除部分靠基岩裂隙水补给外,主要为大气降水。

地下水动态季节变化显著,雨季时,地下水位显著升高,旱季时水位普遍下降。

本区富水程度弱,地下水埋藏浅、变化大,但水质好。

  山间河谷盆地数量多,但面积小,多不超过10平方千m,如浦城、建阳、建瓯、邵武、永安、上杭、武平、古田、福安、德化、平和等。

盆地内多有溪谷纵贯,自成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

含水岩组为全新统冲洪积层,岩性为含泥质砾卵石层,多形成一级阶地,常与下伏更新统冲洪积层组成一个含水层。

含水层厚度各地不一,一般中低山地中的盆地含水层较薄,低山丘陵区的盆地厚度稍大,但多不超过10m,个别地区大于60m。

从盆地边缘向平原中部厚度变大,富水程度较好,盆地边缘地带富水程度较差。

地下水位埋深0.5~2.6m,单位涌水量0.72~1.0t/h·m。

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和河水补给,地下水动态变化显著。

  

(2)新第三系富水性弱的砂、砂砾含水岩组(<1t/h·m)

  主要分布于闽南漳浦佛昙、深涂、十二路、白塘、镇海一带。

含水层岩性为半固结状砂、砂砾所组成、与玄武岩互层。

上部与第四系松散岩层直接接触的水量稍大,据漳浦西雄钻孔资料,上部第四系为泥质砂砾夹薄层粘砂土,含水层厚度13.24m,地下水位埋深3.24m,钻孔单位涌水量3.1t/h·m,矿化度0.1克/升,水质类型为重碳酸氯化物钠钙型水。

  2.碎屑岩类富水性弱的孔隙裂隙含水岩组(小于1t/h·m)

  本含水岩组包括上古生界和中生界的砂岩、砾岩、粉砂岩、石英砂岩及新生界第三系下统紫红色砂砾岩、泥质粉砂岩等,多形成中低山地形。

地下水类型为强烈循环的裂隙潜水和局部层间裂隙水,裂隙水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

  

(1)白垩系—下第三系砾岩、砂砾岩孔隙裂隙含水岩组

  主要分布于永安、沙县、连城、上杭等山间盆地。

岩性为紫红色砂、泥质胶结的砾岩、砂砾岩,组成地形多为陡峻奇峰。

裂隙发育,透水性和富水程度极差,泉水出露极少。

经三明、永安、连城等地钻孔揭露,含水层顶板埋藏深度随岩石裂隙发育程度而定,一般50~60m,含水层厚度也不等。

泉流量常见值0.036~0.14t/h,单位涌水量小于0.039t/h·m,个别钻孔涌水量达每昼夜400吨。

  

(2)二叠系下统—侏罗系中统砂岩、粉砂岩孔隙裂隙(承压水)含水岩组

  包括文笔山组、加福组、翠屏山组、大隆组、溪口组、安仁组、大坑组、文宾山焦坑组、梨山组、漳平群等地层。

主要分布于闽中、闽西南地区,地下水赋存于砂岩、砂砾岩中。

地下水类型为裂隙承压水和风化带裂隙潜水。

由于该含水岩组具有较好的隔水层,在地形和地质因素的控制下,普遍为承压水,具有较大的水头压力,但水量较小。

如大田上京、永春天湖山二叠系下统溪口群厚层钙质粉砂岩,长期受淋滤作用,结构松散,含水较丰富,泉流量0.24~3.6t/h。

  (3)泥盆系中统—石炭系下统石英砂岩、石英砾岩含水岩组

  包括南靖群、林地组,主要呈零星状分布于闽西南地区。

组成岩性为石英砾岩、石英砂岩、砂砾岩等,多为矽质胶结,结构致密,质地坚硬,由此构成高峻、陡峭地形。

裂隙不发育,泉水出露极少,含水微弱,常见流量0.36~1.09t/h,单位涌水量0.025~0.14t/h·m。

个别地区因受构造影响,裂隙发育,在构造断裂带上水量较大,如永安麟厚北60度东断裂带上出露的裂隙泉流量为3.6t/h,水质好,矿化度低于0.2克/升,水质类型为重碳酸或重碳酸氯化物钠钙型水。

  3.富水性强的碳酸盐类型裂隙岩溶含水岩组(大于10t/h·m)

  为石炭系中统—二叠系下统(黄龙、船山、栖霞组)裂隙岩溶含水岩组,主要零散分布于闽西南的永安、清流、龙岩、长汀、三明等地。

含水岩性为厚层的纯结晶灰岩和含燧石条带及白云质灰岩。

区内灰岩于地表仅见零星出露,大部埋伏于第四系和其他地层之下,属隐伏岩溶类型地区。

由于断裂构造复杂、控制着炭岩的分布和埋藏条件,其埋藏深度相差悬殊,各地不一。

由于构造运动及炎热气候环境作用,岩石受到溶蚀,岩溶发育,一般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出露地表的,其岩溶形态有溶洞、溶沟、溶槽、孤峰、漏斗等;另一种是地下溶洞、溶蚀裂隙等各种溶蚀现象。

尤以地下溶洞为甚,分布普遍、规模亦大。

溶洞高一般1.5~5m,个别达10m以上,大的溶洞长达120m以上,洞内充填粘土、碎石、砂等。

岩溶发育规律因各地地质条件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垂直剖面上一般具有由浅到深,由多到少,由强到弱以致消失的规律。

据龙岩、永安、三明等地区勘探资料,岩溶发育深度一般在30~200m内,个别埋深在200m以下。

岩溶的发育有利于地下水储存,形成丰富岩溶裂隙水,是本省最丰富的含水岩组。

其裸露地区有大量泉水出露,浅埋区也有不少泉水涌出,岩溶泉水常见流量大于36t/h,如永安虾蛤27号泉流量为144.0t/h,龙岩水塘泉群流量585.2t/h,连城罗坊泉流量912.7t/h。

单位涌水量一般大于10t/h·m,如龙岩ZK48孔含水层厚度11.73m,地下水位埋深1.95m,单位涌水量14.20t/h·m,龙岩马坑21.6t/h·m。

永安清水池ZK4孔含水层厚度65.0m,单位涌水量17.1t/h·m。

  4.岩浆岩类裂隙含水岩组

  

(1)侏罗系上统火山岩类富水性弱的裂隙水含水岩组(小于1t/h·m)

  火山岩分布遍及全省,而主要分布于闽东及闽东南沿海一带。

含水岩组由侏罗系上统、白垩系下统石帽山群和第三系玄武岩等组成,主要岩性为巨厚的凝灰熔岩、凝灰岩、流纹质熔岩、安山岩及薄层状凝灰质砂页岩、砾岩等。

地下水主要赋存于构造裂隙带及浅部的风化裂隙带,原生节理不甚发育,仅石帽山群紫红色熔岩和第三系玄武岩微含裂隙水。

该含水岩组富水性极弱,泉水常见流量一般介于0.036~0.72t/h,多数泉流量为0.19~0.72t/h,沿构造断裂出露的泉流量可达5.4~11.0t/h。

经大量供水勘探钻孔资料查明,涌水量多数在0.18~0.36t/h·m,少数单位涌水量为0.36~1.0t/h·m。

位于构造断裂带上水量较大,如福清某医院位于北西张性断裂带上,单位涌水量12.4t/h·m。

大部钻孔具有承压性,如莆田长基钻孔裂隙水头高出地面0.6m,单位涌水量0.12t/h·m。

岛屿地区富水性更弱,一般单位涌水量小于0.05t/h·m。

  该含水岩组地下循环条件较好,水质良好,矿化度一般小于0.1克/升,水质类型为重碳酸钠型或碳酸钠镁型水。

沿海地区受海水影响,矿化度0.2~0.4克/升,水质类型为氯化物钠镁型水。

  

(2)各期侵入岩类富水性弱的裂隙含水岩组(小于1t/h·m)

  侵入岩遍布全省,尤以闽东北及闽东南沿海一带更为集中,约占全省总面积1/3,并多呈北东或北北东方向展布。

岩石种类从酸性、中性、基性、超基性、碱性等都有出露,且为多期次侵入而成,尤以燕山早期及晚期酸性、中酸性的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最为发育。

主要岩性有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正长岩、正长斑岩、花岗斑岩、石英正长斑岩、辉绿岩等。

  由于受地貌条件与地质构造因素控制,储水条件差,泉水出露不多,且多为季节性泉水,地下水循环于节理裂隙中,形成裂隙水。

含水微弱,泉水常见流量介于0.036~0.9t/h,多数在0.19~0.36t/h。

少数构造裂隙泉流量较大,可达5.8~18t/h,如晋江金井泉流量18t/h,东山前何泉流量9.1t/h。

绝大部分单位涌水量0.18~0.36t/h·m。

  本含水岩组富水性弱,而且相当不均一,原生节理不含水,地下水主要赋存于构造断裂带、浅部风化裂隙带及酸性脉岩密集带中。

含水断裂往往与主干断裂所伴生的北西向张性、张扭性断裂及其次生构造,以及这些构造交截复合部位,是地下水富集之处。

如漳州许山单位涌水量5.25t/h·m。

  由于受构造断裂控制影响,地下热水出露较多,尤其是沿海地区分布更多,是福建省地下热水分布的重要水文地质特征。

岩浆岩地区地下水循环条件较好,水质良好,矿化度一般小于0.1克/升,水质类型为重碳酸钠或重碳酸钠钙型水。

  (3)岩浆岩风化层及风化壳富水性弱的孔隙裂隙含水岩组(小于1t/h·m)

  主要分布于闽江口以南沿海丘陵台地,含水微弱,钻孔单位涌水量小于1.0t/h·m。

  5.变质岩类富水性弱的裂隙水含水岩组(小于1t/h·m)

  本岩组包括下古生界—元古界变质岩,岩性为变质砂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片麻岩、矽质岩等,主要分布于闽北和闽西地区。

岩石结构致密,不易透水,岩层含水性微弱,地下水露头甚少,只有在受构造风化作用,节理裂隙发育地段才有裂隙下降泉的出露。

裂隙泉流量常见值0.05~0.28t/h,大者可达1.09t/h,如建瓯迪口东岩含水层厚度38.57m,地下水埋藏深度5.77m,单位涌水量0.3t/h·m。

地下水矿化度小于0.1克/升,水质类型为重碳酸硫酸钠型或重碳酸钠镁型水。

地下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动态受季节性影响显著。

  (三)动态特征

  福建地下水的动态变化与降水多少、蒸发强度、地表水升降变化有密切关系。

由于大气降水是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所以地下水动态变化明显受季节性影响,一般的说,5~9月为高水位期,10月至翌年2月间为低水位期。

但由于年降雨量分配不均,高低水位出现时间略有不同,其地下水位变化规律与大气降雨分配情况是一致的。

丘陵台地残积层地区变幅较大,可达2~6m,在干旱季节潜水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枯竭。

尤其是岩浆岩裂隙水地区,表现最为明显。

雨季时,泉水流量较大,旱季时,泉水甚小,甚至干涸。

碎屑岩类地区亦有同样的规律性。

平原区浅层含水层动态变化也较大。

第二承压含水层因有较好的隔水层,动态变化不大。

裂隙岩溶水泉水流量,丰水期与枯水期变幅可相差2~10倍。

  地下水动态变化除受大气降水影响外,在滨海地区尚与海潮有一定关系,地下水位随潮水位24小时内有两次周期性变化规律,其水位变化与涨落潮相似。

浅层含水层与涨落潮相似,深层含水层水面波动,迟后于潮水位1~2小时。

近海边的影响大,远离海边的影响小,一般海水影响范围为150~300m,随地形、岩性的不同各地稍有差异。

  (四)化学特征

  福建省地下水化学特征,山区以低矿化度的重碳酸型水为主,沿海平原地区以矿化度较高的氯化钠型水为主。

现按不同地区简述如下:

  1.山 区

  山区地形变化大,构造复杂,地下水补给和循环条件较好,水化学特征主要受岩性控制。

在大面积广泛出露的岩浆岩地区,以重碳酸根为主要阴离子形式出现,矿化度极低,一般小于0.1克/升,钾、钠、可溶二氧化硅含量较高,这与地下水溶解火山岩中某些矿物有关。

变质岩和碎屑岩类地区亦多出现重碳酸根,但在少数地区出现硫酸根,这与某些地层中含有黄铁矿和其他硫化物矿物分布有关。

在碳酸盐岩地区水质类型主要为重碳酸钙型水,矿化度一般小于0.2克/升,总硬度较高,钙镁含量增大,与其他含水岩组有明显差别,这是地下水溶解了大量钙镁质的结果。

  2.山间盆地及中上游河谷平原地区

  地下水形成条件与山区近似,但排泄条件不如山区。

由于地形低平,汇集了山区地下水和地表水,表现氯离子稍高于山区,水质类型为重碳酸氯化物钠型水或钠钙型水,矿化度小于0.5克/升。

  3.沿海平原地区

  地形平坦,地下水运动较缓慢,排泄条件较差。

沿海受海水影响,水化学类型远比山区复杂,明显表现出水平分带的特点。

  河流下游地区沉积物多为海陆交互相,土壤在海水作用下吸收大量盐分,或经后期淡水冲洗,由于时间、空间条件不同,有些地区淡化较快,有些地区缓慢。

各河系的近岸矿化度小于1.0克/升,为淡水。

但在上覆粘土、淤泥的小洼地中仍保持有海积的残留盐分,出现微咸水,矿化度1~3克/升,水质类型为氯化物重碳酸钠钙型或钠镁型水。

  河口及滨海港汊地区地形低平,组成物质较细,地下水径流缓慢,从地球化学作用来看属缓慢交替带。

同时,有些地区当受海潮顶托倒流影响,地下水运动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因此残留盐分淡化缓慢,多出现高矿化氯化物钠型水。

如九龙江咸水线现在石码,早期可至江东桥,地下水咸淡水分界线在刘传—石码—白水营一带,以东为微咸到咸水,矿化度1~19.9克/升,水质类型为氯化物钠型水,以西为淡水,矿化度小于1.0克/升。

莆田平原由山前到海滨,地下水矿化度为1.4~3.2~5.6克/升。

  垂直分带上,在沿海及河口地区表现较为明显,绝大部分地区为上淡下咸,地下水矿化度逐渐增高,由1.0克/升至10克/升以上。

如龙海地区第一含水层矿化度为1.97克/升,第二含水层为11.95克/升。

下沧一带第一含水层7.43克/升,第二含水层15.72克/升。

但局部地区相反,为上咸下淡,如长乐鹤上吴星一带,第一含水层13.8克/升,第二含水层为4.4克/升。

  形成福建省独特的水化学垂直分带,主要是新构造运动、海陆变迁以及季风雨水冲淡的结果。

滨海绝大部分地区出现上淡下咸现象,主要是因上部不断冲淡的结果,下部咸水主要是上部有较好的隔水层顶板,使地下水交替缓慢,同时尚受海水倒灌影响,一般形成矿化度较高的咸水。

下部淡水体主要是陆相沉积,上部有较好隔水层封闭,形成封闭型的淡水体。

  (五)地下热水

  1.分 布

  福建省已发现热水(泉)点计有198处,分布在37个县(市)范围内,98%的热水点分布在北纬26°40′以南地区,其中68%又集中分布在闽清、德化、南靖、平和一线以东沿海地区,尤以南部漳州、南靖、永定一线和漳浦、云霄等地最为密集,与广东饶平、丰顺等热水带相连,略呈东西向展布。

闽西南呈零星出露于永安、清流、连城、长汀、武平等地;闽东北与闽北地区仅有福鼎、邵武三处出露,其他地区极为罕见。

东部沿海地区多于西部地区,尤以闽南地区出露最多。

  福建省热水密集区(带)多呈条带状分布,而且有一定方向性,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西部地区多呈北北东向线状分布,东部地区则密集于漳州附近,呈东西向分布。

  2.特 征

  

(1)温 度

  根据福建省地下热水温度的特点,将热水大于26℃的分为五类:

①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