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二中届高三月考历史附答案.docx
《辽宁省沈阳二中届高三月考历史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沈阳二中届高三月考历史附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沈阳二中届高三月考历史附答案
辽宁省沈阳二中2012届高三10月月考
历史
说明:
1.测试时间:
90分钟总分:
100分
2.客观题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60小题,共60分)
1.据史料记载,上海青帮著名人物杜月笙发迹后请杨度为自己修家谱,最终杨度选择了杜甫为其先祖。
这一记载体现出家谱()
A.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功用
B.有传承先辈精神和鼓励后人的目的
C.是研究历史、地理、社会、民俗的重要信史
D.深受中国古代宗法观念的影响
2.《诗经》曰: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关于周人的“维新”,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制②实行了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③确立了尊卑分明的礼制④创立了王位世袭制
A.①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
3.《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这句话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
①皇帝制②分封制③宗法制④郡县制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4.某学者研究了古代中国政治从“三公九卿”发展到“三省六部”的历史,认为古代中国政治有了一定的“现代属性”。
其主要依据是()
A.部门有所精减、名称得到更改B.三省体制下,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
C.皇室事务逐渐从政府部门剥离D.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提高行政效率
5.“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
常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
”上述材料反映出()
①元代职官与宋代相比,又有一些变化②元朝在地方推行行省制
③元朝在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④元朝推行的民族政策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②③④
6.《汉书·武帝本纪》记载:
元封元年春,武帝登临嵩山,随从的吏卒们都听到了山中隐隐传来了三声高呼万岁的声音。
所以“山呼”万岁后来就成为臣子朝见皇帝的定仪。
“山呼”万岁实质是宣扬()
A.天赋人权B.皇权至上C.君权神授D.天人合一
7.隋唐时期确立和完善的三省六部制使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当时人们根据具体职能把“六部”分别概括为“富”“贵”“威”“严”“贫”“贱”六字。
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分析“贵”最有可能描述的是()
A.工部B.礼部C.户部D.吏部
8.我国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各个区域联系起来,说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这就是所谓分野的观念。
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列国来分配,如表一,后来又按各州来分配,如表二。
从表一到表二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A.“天人感应”的思想B.中国古代早期的天文学成就
C.中央集权的加强D.“君权神授”的思想
9.《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
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及吏部左侍郎张四维入,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
……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
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
A.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C.皇权与宦官的矛盾激化D.六部已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10.《史记》记载,刘邦称帝之后以旧礼尊其父,有人劝说刘父:
“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
奈何令人主拜人臣!
如此则威重不行”。
此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
从文中可以看出()
A.刘邦违背了纲常伦理B.宗法关系要服从于君权
C.汉初宗法制趋于崩溃D.君臣关系等级森严
11.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
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12.西汉前期相权之重,是后代少见的,所谓“道德出于君,制令传于相”。
汉武帝在制度上克服这一问题的措施是()
A.设“中朝”B.置枢密院C.置刺史D.设内阁
13.《孟子》一书记载黄河洪水多次泛滥殃及多个诸侯国。
从当时历史发展趋势分析,解决的根本之道在于()
A.委托东周政府专力治黄 B.各诸侯国通力合作,统一治黄
C.统一中原,由中央政府治理 D.诸侯国各自为政,加强治理
14.对下列两幅图片(图7、图8)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图7宋代雕板印刷厂告刘家功夫针铺图8南宋杂剧《眼药酸》图
①宋代商业活动已重视广告效应②雕版印刷技术依然在使用
③娱乐活动体现商业化色彩④绘画描写市井生活,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5.孙立群在《怎样走好人生路》中谈到:
“在一个重农抑商的社会,商人社会地位低下,经商只富不贵,从政才能既富又贵。
”下列言论中均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①“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②“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③“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④“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6.史载,道光时(1820—1850年)“湖丝出洋,其始运至广东,其继运至上海”。
它反映的是()
A.因“海禁”政策,湖丝只能从广东、上海出口
B.道光年间,湖丝先从广东后自上海出口
C.鸦片战争后,湖丝方出口海外
D.道光年间,湖丝仅在上海出口
17.有学者提出:
大体而言,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
其“微澜”主要表现为()
A.手工工场兴起B.城市商业经济繁荣
C.地域性的商人集团形成D.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18.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
“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下列各项中属于宋朝“创新”表现的是()
A.建立起地方监察机构B.突破了“市”的时空限制
C.创制了木活字和铜活字D.出现了新的文学体裁——“词”
19.明清数百年来,杭州人将十座城门的名字及其特色编成了杭曲大调:
百官门外鱼担儿,坝子门外丝篮儿,正阳门外跑马儿,螺蛳门外盐担儿,草桥门外菜担儿,侯潮门外酒坛儿,……(注:
篮儿—竹篮,杭州方言喜在词后加“儿”字。
)这段材料反映出明清时期()
A.杭州开始成为商业大都会B.杭州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官府对杭城进行了区域功能划分D.杭城市民的经济文化生活较为丰富
20.2010年11月11日,在英国伦敦一家拍卖行中,一个粉彩镂空瓷瓶以5160万英镑(约5.5亿人民币)的天价成交,创下中国艺术品在全球拍卖的最高价格。
该瓷瓶的制造年代最有可能在()
A.清朝B.唐朝C.宋朝D.汉朝
21.《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
”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
“仁者,本心之全德。
克,胜也。
己,谓身之私欲也。
复,反也。
礼者,天理之节文也。
”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A.“人伦者,天理也”B.“存天理,灭人欲”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22.“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C.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23.《明史》记载,朱元璋读《孟子》,看到“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句,说:
“非臣子所宜言。
”随后命儒臣修《孟子节文》。
从文中可以看出()
A.《孟子》未成为官方儒学B.朱元璋避免了草芥与寇仇式的君臣关系
C.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D.《孟子》中具有某些限制君权的要求
24.《明史》记载,朱元璋读《孟子》,看到“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句,说:
“非臣子所宜言。
”随后命儒臣修《孟子节文》。
从文中可以看出()
A.《孟子》未成为官方儒学B.朱元璋避免了草芥与寇仇式的君臣关系
C.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D.《孟子》中具有某些限制君权的要求
25.有学者在评价中国某位先哲的思想时说“强调万物存在意义上的齐一性,而不排斥实在意义上的个别差异。
”这一先哲思想当为()
A.老子的“无为”思想B.荀子的“天行有常”思想
C.庄子的“齐物”思想D.墨子的“尚同”思想
26.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
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
A.董仲舒B.朱熹C.陆九渊D.王阳明
27.2011年4月21日,西汉张安世家族墓园主墓室前的耳室中出土了2000年前的精美漆器。
你认为该其主墓室出土的文物中最不可能有()
A.青铜器皿B.描绘民间“井渠”情形的帛画
C.铁制兵器D.刻有“四书五经”字样的竹简
28.杨绛在其著作《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中说“孔子出门必坐车”。
孔子的这一行为最能体现儒家思想中的()
A.礼B.仁C.中庸D.德治
29.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载:
“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
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
”文中的他们是指()
A.儒家学派B.道家学派C.法家学派D.墨家学派
30.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
这个新的角度是()
A.三纲五常B.经世致用C.万物本源D.抗衡佛老
31.“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
”这是苏格拉底临终前说的话,一代思想家为真理和自由而殉道。
与此相对应,中国思想界当时的状况是()
A.孔子为宣传“仁”和“礼”带着弟子周游列国
B.儒道法等各流派正为自已的主张而争鸣
C.董仲舒天人感应的“大一统”思想得到尊崇
D.明清统治者大兴文字狱,实行思想专制
32.1842年后,英国的一所蜡像馆里陈列了一尊林则徐的坐像,仪态庄严,膝上摊开一本用中英文写的《禁烟条例》,这说明()
①禁烟运动得到英国政府的赞同②禁毒对人类文明有贡献
③林则徐的开明和爱国精神受到尊重④禁毒成为当时世界共识
A.②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33.“1843年3月3日,英国伦敦造币厂前停着五辆大车,每辆都是四匹马拉着……每辆车都载着笨重的木箱。
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古怪的钱币,……总额是450万英镑,这五车白银只不过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这五车白银有可能来自于()
A.《南京条约》规定的赔款B.《天津条约》规定的赔款
C.《马关条约》规定的赔款D.《辛丑条约》规定的赔款
34.英国在17世纪后期就已迅速崛起为世界强国,并不断对外张。
到了1840年它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这次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鸦片贸易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35.某史学家说:
“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
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
”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
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
36.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制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
“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这里的“两国关系的改善”是指()
A.保护鸦片走私B.发动战争,迫使中国屈服
C.两国建立正常的贸易关系D.切实改善中英两国关系
37.2009年2月25日法国佳士得公司不顾中国人民的抗议,悍然拍卖圆明园兽首。
这一行为受到有正义感媒体的抨击,下列报道或评论中,最为客观公正的是()
A.兽首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美联军洗劫圆明园所得
B.兽首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法国商人从北京非法获得
C.拍卖者利用了中国人的爱国情感,主持了这次拍卖
D.佳士得公司必须无偿地把抢掠的兽首归还中国
38.鸦片战争中,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乘船从伦敦出发,途中还在孟买逗留了十天,到达澳门用了67天。
而清政府派官员琦善与奕山从北京紧急南下,到达广州分别用时56天、57天。
这说明()
①中国在战争中实际上丧失了应有地利②英国官员在战争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③交通技术在近代战争中作用渐居首位④工业文明在近代战争中取得了优势地位
A.①②③B.①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9.李鸿章1872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前10年盈和,成为长江上重要商局,招商局和英商太古、怡和三家呈鼎立之势”。
这说明该企业的创办()
A.打破了外商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B.阻止了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D.使李鸿章转变为民族资本家
40.1854年,为了适应现实的迫切需要,太平天国不得不采取较为切实可行的措施,在安徽、江西等地实行“照旧交粮纳税”的政策。
下列关于这一政策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表明《天朝天亩制度》脱离当时的社会实际
B.表明太平天国迫切需要增加经济收入
C.表明太平天国已代表地主阶级利益
D.表明这一政策是仿照清朝的赋税办法
41.太平天国运动中先后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代表着农民的探索水平,下列对其评价正确的是()
A.都符合时代发展潮流B.都是切合当时农民要求的纲领
C.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D.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的发展
42.太平天国运动的一些领导人在当时对近代经济制度已经有所认识。
以下各项能反映这一状况的是()
A.“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B.“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
C.“免除一切地租、赋税负担”D.“每年纳银若干,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
43.从内容上看,《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部文献共同的局限性表现在()
①不能对当时的社会矛盾作出正确认识
②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性
③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④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
A.①②B.①C.②③D.①④
44.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期间曾提出购买、仿造近代军舰的建议。
这一举动遭到朝野上下的激烈反对,连道光帝都斥之为“一片胡言”。
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包括()
A.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国防近代化的重要性
C.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面临被扼杀的危险
D.“中体西用”的思想未得到统治者的重视
45.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
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厂,但在表面上却依附于日本。
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B.中国民族企业对外国技术有依赖性
C.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吸引
D.清政府对民族企业进行鼓励和支持
46.下表反映出近代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特征是()
1895年
1913年
增长
货物性质
中国进口
1.7亿
5.7亿
3.3倍
生活消费品占85%
生产资料占15%
中国出口
0.28亿
1.66亿
8倍
农产品、手工业品占96%,工业品占4%
A.中国民族工业的两次发展都是外向型的
B.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C.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利用了大量资本
D.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对中国民族工业进行压制
47.无论在古代还是在后世,梭伦素有雅典“民主之父”之称。
下列对他的改革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A.设立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
B.使各等级的公民有参选“四百人会议”的权利
C.颁布“解负令”,废除雅典的奴隶制度
D.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48.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加强了中央集权B.缓和了社会矛盾
C.打破了世袭特权D.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
49.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
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
”伯利克里这段演讲强调的是()
A.权力制约B.公民意识C.平民政治D.法律至上
50.公元前399年,雅典五百人陪审法庭以280票对220票判处苏格拉底有罪。
然而在短暂的法庭自辩中,苏格拉底的言论激怒了陪审团,陪审团的第二轮投票最终以360票对140票判处其死刑。
而第一轮判他无罪的陪审员竟有80人转而判他死刑。
这一事件说明了()
①雅典的民主是虚假的民主②当时雅典的人文主义还只是涓涓细流
③雅典大众式的司法无法维护真正的民主④雅典的公民胜利了,但雅典的法律失败了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1.法国学者费奈隆(1651—1715)对雅典民主制度进行评价时说:
“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
”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全体雅典居民对国家大事都享有决策权②民主制的需求促进了雅典雄辩术的发展
③公民在演说诱导下做出的判断未必正确④雅典的民主政治促进了智者学派的兴起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52.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关于古希腊罗马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第一步
第二步
甲
提出雅典民主是多数人民主的观点
寻找到伯利克里的同样言论作证据
乙
提出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的观点
寻找到当时用于投票的陶片作证据
丙
查阅到“人是万物的尺度”等一手史料
得出当时已产生人文精神的结论
丁
查阅到《十二铜表法》的具体内容
得出这是世界最早的成文法的结论
A.甲B.乙C.丙D.丁
53.你,找的朋友,伟大、强盛而且智慧的城市雅典的一个公民,像你这样只注重金钱名位,而不注意智慧、真理和改进你的心灵,你不觉得羞耻吗?
”这句话应出自()
A.苏格拉底B.普罗塔戈拉C.柏拉图D.亚里斯多德
54.古代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
“如果做鞋或评判鞋的好坏要请教具有专门知识的鞋匠,为什么治理国家和评判政治的好坏却不去请教具有专门政治知识的人,而去请教只具有制鞋、做马具等手艺的人,甚至并无任何专门知识可言的人呢?
”这表明苏格拉底()
A.反对直接的民主B.反对手工艺人参与国家政治
C.反对问政于民D.反对当时评判政治好坏的标准
55.假如有2个孩子,甲喜欢读书,乙没有形成读书的习惯,你今天去图书馆,谁会和你去?
大概有四种可能:
①甲去,因为他有读书的爱好;②乙去,因为他好奇并愿意培养读书习惯;③都去,一个是习惯爱好,一个是好奇和需要;④都没有去,甲有事情今天不能去,乙没有兴趣去。
这种情形符合古希腊哪位哲学家的命题()
A.泰勒斯B.普罗塔哥拉C.苏哥拉底D.柏拉图
56.希腊智者学派代表安提丰对待法律的方式是:
众目睽睽下,应尊重法律;无人在场时,随本性驱动行事。
这主要表明智者学派()
A.没有法制观念B.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C.忽视道德建设D.处事灵活且实事求是
57.《十二铜表法》第六表规定:
“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将其烧死;如为过失,则责令赔偿损失,如无力赔偿,则从轻处罚。
”该规定的实质是()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B.一视同仁的基本原则
C.习惯法影响巨大D.法律至上
58.某中学进行《公元前四世纪古罗马模拟法庭》的课外活动。
其中,场景正确的是()
A.场景一:
原告,一罗马公民;被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
案由:
追讨欠款
B.场景二:
原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被告,罗马公民。
案由:
人身伤害
C.场景三:
原告,一罗马平民;被告,罗马贵族。
案由:
贵族不允许他女儿嫁给平民
D.场景四:
原告,一移居罗马的外邦自由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
案由:
商业纠纷
59.公元前一世纪末,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时,罗马已占领了整个地中海世界,拥有三十多个行省。
面对如此巨大的版图,屋大维的顾问和官员们叫苦不迭:
“麻烦在于人口众多,事务繁杂。
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
”下列的措施中,有助于解决这一困难的是()
A.将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B.万民法取代了公民法
C.开始实施公民法D.自然法取代公民法
60.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曾经这样评价罗马法:
“……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
”罗马法的“理性”,主要表现为()
A.罗马法追求并且达到了至善至美的境界
B.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的思想
C.罗马法完全摒弃习惯法,是成熟的成文法
D.罗马法主张维护平民的利益,反对奴隶制
二、非选择题(共三题,61题14分,62题12分,63题14分,共40分)
61.(14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奉行重农抑商政策,但是商业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不可扼杀的。
商业的发展又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进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图一 《清明上河图》中的商运场景 图二《清明上河图》中的商队
图三 清代嘉庆年间的北京东四牌楼 图四清代苏州的“全晋会馆”
材料二票庄经营,为山西极有系统的商业,创始于前清中叶。
当乾隆、嘉庆间,有雷君履泰者,平遥县人,领本县达蒲村李姓之资本,在天津开设日升昌颜料铺。
所贩颜料中,有铜绿一种,出四川省.因自行重庆府制造铜绿,运至天津,以备销售,亦甚获利。
日升昌颜料铺之名,遂喧传四川、天津各处,尚屯所谓票庄也。
尔时各省买卖货物,往来皆系现银。
运输之际,少数由商人自行携带.多数则由镖号护送,故保镖事业,厥时甚盛,精拳术者,亦大有用。
盖沿途不靖,各商转运现银,时被劫夺,虽有保镖武士,一遇多人,则寡不敌众,运输于是不灵。
夫银钱之收交,关于商家之信用,乃萑苻多盗,埂塞路道,银钱之收交爽期,商业之信用将堕,故为各商所深忧。
而才智明敏之雷履泰,出乎其间,乃发明斯业,为金融业开一新纪元焉。
雷君时为日升昌号执事,慨运款之不便,悯多商之束手,遂创兴汇兑一法。
凡往来银钱,无论大宗小款,皆揽收该铺.代为收交。
此响彼应,无需应现,祗烦一信之通,出纳不爽毫厘。
——严懊修《晋商盛衰记》
材料三黄宗羲认为: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
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请回答:
(1)根据图一、图二分析当时的商运方式有哪些?
图四中会馆的出现与图一、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是什么关系?
(5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票号的功能,并指出票号的出现有何作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