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技术知识的生成与获取 基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视角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452421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技术知识的生成与获取 基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视角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论技术知识的生成与获取 基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视角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论技术知识的生成与获取 基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视角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论技术知识的生成与获取 基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视角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论技术知识的生成与获取 基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视角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技术知识的生成与获取 基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视角doc.docx

《论技术知识的生成与获取 基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视角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技术知识的生成与获取 基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视角doc.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技术知识的生成与获取 基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视角doc.docx

论技术知识的生成与获取基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视角doc

论技术知识的生成与获取基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视角

技术知识是人们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技术原理、技术规则、技能的综合[1]。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知识的生成与获取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逻辑起点,关系到企业技术创新的成败。

本文基于企业技术创新视角,探讨技术知识的生成与获取,以及各自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1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新技术知识的生成

"生成"意味着从无到有的过程,是事物内部的自我更新、自我进化的过程。

"宇宙是生成的,粒子也是生成的,万事万物都是生成的,甚至定律也有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2]。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知识的生成,是新产品、新工艺的技术原理、技术规则等的形成、发展、完善的过程。

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知识生成有两种主要途径,一是个人构思,二是组织研发。

1.1个人构思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知识的生成,从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创造性程度较高的活动,对个人的合理想象以及综合素质有极高要求。

英国著名学者布瓦索教授给予在这一创造性活动中个人奇特的、天才般的构思以充分肯定。

布瓦索教授认为,未编码的隐性技术知识嵌在个别有洞察力的个人的头脑中,该人花费时间把这种样式结构化,在某种程度上编码,并解决技术难题,则会引起新技术知识流动的社会学习新周期[3]。

借鉴布瓦索教授的社会学习周期理论,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源于个人构思的技术知识的生成过程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个人构思作为一种意识活动,来源于企业技术创新实践。

技术实践是技术在人类改造自然活动中的具体应用,"是掌握技术的人所从事的改造自然、重塑或创造物质环境的有组织的活动"[4]。

与技术实践不同,技术创新实践强调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商业化应用,是技术观念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并商业化的实践过程。

技术创新实践是由创新主体的创新认知与创新实践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5]。

离开了企业技术创新实践,由企业员工个人构思导致技术知识的生成,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企业技术创新实践活动是个人构思的动力,源于个人构思而生成的技术知识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智力支撑。

企业技术创新实践活动中,一线的研发人员、设计人员以及生产人员,最了解新产品、新工艺的设计、操作、使用流程,深谙新产品、新工艺的改进方向,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能够迸发出企业技术创新的灵感。

其次,个人构思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新产品、新工艺的隐性技术知识。

关于新产品、新工艺的设计、构思以及操作规则等多嵌在个别人的头脑中,是不确定的、模糊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很难用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

鉴于此,这种隐性技术知识要想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编码、思维具体和扩散:

一是编码,即把个人头脑中模糊的、不清晰的技术知识,通过编码转化为能够用语言表达的显性技术知识;二是思维具体,即把个人头脑中模糊的、不清晰的隐性技术知识,通过个人的思维构思,在大脑中形成关于新产品、新工艺的样式,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所说的"具体";三是扩散,当个人把头脑中隐性的技术知识转化为显性的技术知识后,接着通过组织学习、观摩演示,把个人的技术知识转化为组织的技术知识,作为企业的财富贮存到企业中[6]。

再次,个人构思导致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知识的生成,并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实践活动,依赖两个条件。

一是个人素质的提高、知识面的拓展以及创新技法的训练。

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相关的知识面的拓展,是个人构思新产品、新工艺的潜在基础,如果没有这些条件,个人在构思新产品、新工艺的过程中会出现思维枯竭,难以达到左右逢源。

创新技法与综合素质以及知识面相比,更需要后天有针对性的训练;二是良性创新环境的营造。

创新环境是个人构思导致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知识生成的外因,如果企业具有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创新氛围,则有利于个人构思新产品、新工艺,生成新的技术知识,反之,则不利于生成技术知识。

1.2组织研发

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认为,应用研究的直接目的是"学习必要的知识来为达到某些特定需求寻找一种合适的方法";开发指的是"系统地应用研究中得来的知识,即直接针对有用的材料、设备、系统或方法,这包括了对模型和工艺的设计与开发"[7]。

从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知识流动的角度分析,组织研发是把创新构思转化为关于新产品新工艺的技术原理、技术规则的过程,是把科学知识转化技术知识的过程。

组织研发所形成的技术原理、技术规则等技术知识,多是理论形态的技术知识,其外在表现形式是专利技术、设计图纸以及设计蓝图。

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通过组织研发生成技术知识,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

首先,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组织研发生成技术知识的内容,是科学知识转化为技术知识。

科学知识是关于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是求真,是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科学知识的评价标准是"真实性"[8];技术知识是关于改造客观事物,使之能够满足人需要的物质形式的知识,以技术规则的形式出现,是求善,是解决"怎么办"的,技术知识的评价标准是"有效性"[9]。

技术创新过程中由科学知识转化为技术知识需要三个条件:

技术目的是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知识形成的萌芽,是否具有目的性是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的最主要区别,正如东北大学远德玉教授所说,把科学原理(科学知识)转化为技术原理(技术知识),核心是加入了人改造自然的目的性[10];已有科学知识和技术经验是技术知识形成的基础,虽然技术具有自主性,但是离开了科学知识和技术经验,技术知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技术知识的构建还需要发挥创造性思维。

技术目的通过抽象思维形成技术概念和思想模型,再通过编码把低结构化的明晰技术知识和部分隐性技术知识转化为群体能够理解的显性技术知识[11],开发出实现技术目的的特定技术原理、技术规则、技能等,即技术知识。

其次,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组织研发生成技术知识的形式有两种:

一是时序法。

即企业技术创新的创意产生阶段、研发设计阶段、以及营销阶段是依次进行的,不同的阶段产生不同的技术知识形态,分别是技术知识萌芽的产生、技术原理及技术规范等理论形态的技术知识、操作使用技能等经验形态的技术知识。

这些职能部门各司其职,随之形成不同形态的技术知识。

组织研发部门单独研发,是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知识流动的起点,即技术原理及技术规范等理论形态的技术知识的生成,接着引起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知识的流动。

二是网络方法,也叫做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组织研发的并行工程。

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关于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活动不仅仅由企业研发部门参加,企业的生产部门、营销部门以及利益相关者同时参与,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部门突破单纯研发的局限,同时及早考虑制造过程、质量、成本、进度、环保以及用户需求。

"即把两个以上的事件安排在同一时刻或同一时段内完成,通过改进产品设计过程、降低设计更改次数、缩短产品上市时间,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12]。

以新产品新工艺为核心的组织研发活动,优化了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流程。

在这种组织研发过程中形成的技术知识逐步超脱理论形态,含有较多的经验成分,同时含有较多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1.3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知识生成的两种方式比较

首先,这两种方式的动机相同,都是为了寻找一种能够带来更大经济效益的新产品、新工艺的组合方式,寻找能够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

但是,个人构思导致技术知识的生成更注重个人方面的因素,诸如个人的突发奇想、个人的创意构思、个人的创新冲动,正如巴萨拉所说,"技术创新过程当然并非经济需要促成。

技术专家创造它们是因为从想象本身就能获得乐趣,即使不图其实用价值也图在可能范围内运作自如的乐趣"[13];组织研发导致技术知识的生成方面则显得更有目的性,其目的性相比而言比较系统。

具体表现在开发新产品、新工艺的过程中,多个部门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系统开发新产品、新工艺;

其次,在技术知识生成过程中,都需要经过创意构思,形成隐性技术知识,再经过外化、编码化方式,隐性技术知识转化为关于新产品、新工艺的技术原理、技术规则等理论形态的显性技术知识。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组织研发活动,需要相关人员突发奇想的奇妙构思,相关人员奇特构思是组织研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个人构思导致技术知识生成主要靠个人的禀赋完成,诸如合理想象力、突发奇想的审视过程,带有明显的个人倾向。

而组织研发生成技术知识的方式,则是在不同部门通力合作,在考虑多种因素的情况下,协助完成的。

2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知识的获取

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知识的生成是就企业内部而言的,即把企业看成是一个持续创新的有机体,技术知识的生成是一个不间断过程。

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知识的获取是就企业外部而言的,即企业外部的技术知识输入到企业内部,触发企业技术创新活动。

企业从外部获取的技术知识有两类,一是显性技术知识,二是隐性技术知识。

2.1显性技术知识的获取

显性技术知识是可以编码的、明晰的技术知识,包括科学技术文献、技术标准、专利等,这些显性技术知识能够给拥有者带来丰厚利润,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显性技术知识的特点决定了其获取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两种:

首先,企业获取外部的显性技术知识最有效途径是有偿购买。

"是否去购买目前流行的技术或者是等待技术的改进是至关重要的。

等待意味着利润的逐步丧失"[14]。

企业外部拥有显性技术知识的主体包括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个人等,这些主体在技术专利、科技文献等显性技术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社会劳动,因此不愿无偿给别人。

因此,技术创新企业要想获得这些新的显性技术知识,必须通过有偿购买的方式获得外部的技术知识,进而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其次,企业获取外部显性技术知识的第二种途径是合作。

合作是否成功取决于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transactioncost)是制度经济学中的概念,早在1937年便由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科斯(Coase)首先提出。

交易成本就可以看作是一些列制度成本,包括信息成本、谈判成本、拟定和实施契约的成本、界定和控制产权的成本、监督管理的成本和制度结构变化的成本等"[15]。

根据交易成本理论,创新主体间的合作行为取决于双方的交易成本,当创新主体间的交易成本较高时,创新主体倾向于内部化,即在企业内部单独完成,反之,创新主体则开展研发合作。

企业技术创新是技术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并商业化的过程,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通过创新网络与企业外部的创新主体开展合作,获得相应的研发成果,可以节省成本。

因此,企业通过合作获取外部的显性技术知识有一定的可行性。

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通过购买和合作的方式获得显性技术知识对于企业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既有优点又有缺点。

优点之一是,企业获取外部的显性技术知识,把这些专利技术、技术标准、技术原理直接运用到新产品的设计、生产和营销过程中,节省了漫长的研发时间,从而缩短了企业技术创新周期,尽快把理论形态的技术知识通过技术知识的共享、交流和应用,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优点之二是,研发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这些研究是一种摸索的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社会劳动,而且时间特别漫长。

通过上述方式,企业可以节省社会劳动,节约技术创新成本。

但是,这两种方式也有自身缺点:

缺点之一,从外部获得的显性技术知识具有背景依赖性,只有在特定的创新语境中才能发挥功能,因此,在获取显性技术知识的过程中,也存在风险,尤其是具有较深根植性的显性技术知识,风险更大;缺点之二,显性技术知识附带技术诀窍、操作和使用技能不一定同时转移。

鉴于此,企业在获取外部显性技术知识的同时,也需要通过一定途径获取外部的隐性技术知识。

2.2隐性技术知识的获取

"从本性上来说,隐性知识是很难获取和转移的,隐性知识是高度背景依赖和历史依赖的,隐性知识受个人情境的影响"[16]。

技术知识的形态主要以"意会知识"(tacitknowledge)的方式存在[17]。

隐性技术知识难以用语言表达、编码,多隐含在企业技术创新不同阶段,隐含在个人头脑中以及组织的内部。

新产品、新工艺中隐含的隐性技术知识越多,新产品、新工艺越不易于被别的企业复制。

因此,隐性技术知识的获取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至关重要。

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获取外部隐性技术知识有两种主要途径:

首先,收买的方式。

"获取知识最直接的方式通常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购买,包括购买拥有知识的整个机构或是雇用拥有知识的个人"[18]。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新产品的创造性构思,新工艺的奇特想法,新产品设计过程中的设计技巧,以及操作和使用技能,这些隐性技术知识都嵌在工程师、技术专家、乃至技术员的头脑中。

通过收买或者人员交流,可以获取这些核心技术知识。

依靠收买技术专家,进而获得企业外部的技术知识,需要三个重要条件。

一是必须给技术专家提供丰厚的物质条件,诸如承诺提供住房,安排子女上学等等;二是必须给技术专家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为技术专家提供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创新沃土,给技术专家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三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收买技术专家,技术专家拥有企业的核心技术,如果违反法律,泄露了企业的技术秘密,会涉嫌犯罪。

因此,收买技术专家应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既不影响技术专家原单位的技术安全,同时又能给本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

其次,通过非正式的社会创新网络也可以获得隐性技术知识。

"非正式的网络包括基于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基础上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网络关系,这些关系往往是在非正式的交流与接触中、频繁交易或合作过程中基于彼此信任基础上建立的,所以相对较稳定"[19]。

与契约为基础的正式创新网络相比较,非正式的社会创新网络是以感情、信任为基础的。

在非正式的社会创新网络中,技术诀窍、拇指规则、技术秘密在不同创新主体间自由流动。

非正式的社会创新网络是获得隐性技术知识的有效途径,其顺利实行依赖于以下两个重要条件:

一是调动企业内部所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依靠所有员工的亲情纽带关系,获取外部的隐性技术知识。

这样一来就扩大了企业的非正式的社会创新网络;二是互惠,虽然通过非正式的社会创新网络是无偿的,但是,要想持续的获得对方的隐性技术知识,必须注意互惠原则,及通过互换技术秘密等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和信任。

通过上述方式获取企业外部隐性技术知识,企业获得了关于新产品、新工艺研究开发、设计和生产的技术诀窍和技术秘密,有利于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

这些技术诀窍和技术秘密是新产品、新工艺的关键,所以通过上述方式获取企业外部的隐性技术知识,有利于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掌握技术的制高点;可以保持产品的难以复制性。

隐性技术知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新产品、新工艺中隐含的隐性技术知识越丰富,新产品、新工艺的可复制性程度越低。

但是,通过上述方式获取企业外部的隐性技术知识也有其不足之处。

隐性技术知识不像显性技术知识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流动、扩散的那么容易,必须通过编码化和个人化策略,才能转化为组织所能掌握并深刻理解的技术知识。

3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知识的生成与获取是技术知识流动的起点,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了智力支持。

但是,这两种方式在以下两个方面是不同的,分别是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对技术创新周期的影响是不同的。

3.1所体现的哲学思想不同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知识的生成强调技术知识的从无到有,是事物内部矛盾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体现了生成论的思想。

个人构思是个人长期思考的结晶,是个人灵感的触发,是个人拥有的技术知识从无到有的生成过程,强调生成的个人化意识;组织研发是组织系统研究开发,相关部门、成员之间协作攻关,共同完成的一项活动,是组织所拥有的技术知识从无到有的过程,组织研发强调技术知识形成的协助性、组织性;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知识的获取,强调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知识的外在性,是事物外部矛盾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获取外部隐性技术知识和显性技术知识的过程,是把外部关于新产品、新工艺的技术知识输入到企业内部的过程,输入的技术知识是客观存在的。

因此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知识的获取不是生成的,而是在外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依靠企业内部的吸收能力,把外部的新技术知识转化为企业内部的技术知识,是有条件的转化过程。

3.2对技术创新周期的影响

导源于企业内部技术知识自然生成的技术创新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

不论是依靠个人的奇特构思,还是依靠组织的研究开发活动,企业内部技术知识自然生成都要耗费大量劳动时间和劳动量,短的需要三五年的时间,长则会达到几十年。

依靠企业内部技术知识的自然生成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虽然是原创,但是有较高的风险,一旦失败,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会错过发展新技术的机会。

导源于企业外部技术知识获取的技术创新,由于在企业技术创新的研发阶段省去了大量的研发时间,所以企业技术创新的周期大大缩短了。

通过有偿或无偿方式获取外部技术知识,节省了企业在研究开发过程中的摸索时间,降低了企业在新产品、新工艺研究开发过程中的风险,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率,因此,通过获取外部的技术知识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有利于缩短企业技术创新周期。

但是,通过获取外部的技术知识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其创新类型多是模仿创新、跟随创新。

参考文献

[1]李兆友,宋保林.论技术知识的生成与转化及其过程本质--基于技术创新史的视角[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26(9):

24-28

[2]哲学动态记者.从"生成论"到"知识论"--访金吾伦研究员[J].哲学动态,1998,10:

2-5.

[3]MaxH.Boisot.Isyourfirmacreativedestroyer?

Competitivelearningandknowledgeflowsinthetechnologicalstrategiesoffirms[J].ResearchPolicy,1995,24(4):

489-506.

[4]李海燕,姜振寰.技术实践的基本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15(3):

37.

[5]李兆友.哲学视野中的技术创新[J].哲学动态,1999(7):

18.

[6]MaxH.Boisot.Isyourfirmacreativedestroyer?

Competitivelearningandknowledgeflowsinthetechnologicalstrategiesoffirms[J].ResearchPolicy,1995,24(4):

489-506.

[7]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ScienceIndicators[1985,p.221,reprintedinJain,R.K.andTriandis,H.C.(1990).ManagementofR&Dorganization.NewYork:

Wiley.pp.6-7

[8]邓波,贺凯.试论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与工程知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10):

44.

[9]潘天群.技术知识论[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9,16(6):

32-36.

[10]远德玉.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田字型模型与动力机制[J].自然辨证法研究,1995,11(9):

31

[11]林慧岳.论技术创新的知识空间[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24(4):

38-44.

[12]吴贵生,王毅.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47~249.

[13](美)巴萨拉.技术发展简史[M].周光发译.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73-75

[14]AtiqurRahmanandRichardLoulou.Technologyacquisitionwithtechnologicalprogress:

effectsofexpectations,rivalryanduncertainty[J].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2001,129

(1):

159-185

[15]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85.

[16]G.Hamel,Competitionforcompetenceandinterpartnerlearningwithininternationalstrategicalliances[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1,12:

103–183.

[17]易显飞.技术创新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研究,[M].沈阳:

东北大学出版社,2009,67.

[18]鲁若愚,银路.企业技术管理[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79.

[19]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9.

作者简介:

宋保林(1982-),男,河南省正阳人,东北大学文法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哲学。

李兆友(1965-),男,山东省潍坊人,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哲学和科技政策。

全文见: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第一期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特别声明:

1:

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

2:

资料内容属于网络意见,与本账号立场无关

3:

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