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生物七上第一章14复习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6443632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版生物七上第一章14复习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济南版生物七上第一章14复习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济南版生物七上第一章14复习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济南版生物七上第一章14复习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济南版生物七上第一章14复习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济南版生物七上第一章14复习学案.docx

《济南版生物七上第一章14复习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版生物七上第一章14复习学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济南版生物七上第一章14复习学案.docx

济南版生物七上第一章14复习学案

课题

第一单元第一章1-4节

主备人

刘正

学生姓名

课型

新授

审核人

时间

2018.2.27

学习目标

复习目标:

1、根据知识梳理熟悉课本,理解记忆相关知识。

2、能利用相关知识快速解决典型问题

3、综合利用相关知识

学习关键

1.生物的基本特征2.生物圈的范围及为生物提供的基本生存条件

3.栖息地的类型及代表生物

4.生物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及常用方法(巴斯的实验)

5.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学习活动

教学意图

(学习感悟)

活动一:

知识梳理

学法指导:

课前结合活动一知识梳理,熟悉课本,理解记忆相关知识,能独立回答完成活动二相关知识为合格。

请同学们课前做好准备工作,上课将进行检测。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种类可分为:

植物,动物,微生物三大类群,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的基本特征:

①新陈代谢(能够不断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同时不断排出体内废物)②生长发育③繁殖④遗传变异⑤应激性⑥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二、生物的生活环境

(一).生物圈:

有生物生存的这个圈叫生物圈。

1.生物圈的范围是:

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范围为海平面以下约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10千米之间。

绝大多数生物生活范围为陆地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各约100米范围内。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是阳光,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

(二)栖息地(p7)

1.栖息地指:

在生物圈内,生物实际居住的场所,

2.在不同的栖息地,生活着不同的动植物群体。

3.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

*4.生物栖息地遭受破坏的主要因素是全球人口数量剧增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不合理利用。

5.各种栖息地有不同的特征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不同的土壤类型、温度、湿度

三、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一)巴斯德实验

1、巴斯德实验成功之处在于设计了曲颈瓶(阻挡细菌侵入)。

2、巴斯德的实验证明了肉汤变酸是微生物引起的,这些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3、曲颈瓶的好处(优势):

弯曲的瓶颈能使外界空气进入,而其中的微生物无法进入瓶内的肉汤中。

(二)生物学的科学探究过程大致包括六个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1)探究成功的前提:

是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

(2)探究成功的关键:

制定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

(3)生物学探究采用的方法一般为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4)控制变量法:

实验中只选择一个变量既实验变量,用以设计对照实验。

(5)提高实验准确性的方法:

控制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增加实验重复次数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办法。

实验中所用的生物个数不能只用一个。

四、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1、显微镜的结构(课本15页图)

(1)光学部分:

目镜、物镜

(2)机械部分:

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镜筒、镜座等。

(3)照明部分:

反光镜、遮光器

2、显微镜的操作过程

(1)口诀:

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筒细观赏。

注:

对光操作(“四转一看”):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④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一般选择凹面镜),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

3、显微镜成像特点

(1)放大倍数:

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2)成像特点:

放大的倒像

4、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

①、显微镜各结构中,起放大物像的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物长目短大)目镜长度和放大倍数成反比,物镜长度和放大倍数成正比。

同样光源下,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细胞数目越少。

目镜与物镜的辨别:

目镜无螺纹,物镜有螺纹。

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

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有时还要进行染色。

③、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为遮光器和反光镜,外界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

④、可以升降镜筒的结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镜筒下降过程中眼睛应注视物镜。

⑤、观察显微镜内的物象时,应用左眼观察,右眼也要睁开。

在显微镜中看到的物象是实物的、倒像,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bq。

物象移动方向与玻片移动方向相反。

物象若在视野上方,要将物象移到中央,应将标本向上方移。

⑥、判断污点的位置用移动法:

先移动目镜如果污点也随着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如果污点不动再移动玻片标本,如果污点也随着移动,则污点在标本上;如果污点不动,则污点在镜头上。

⑦、显微镜调节光线的方法:

①调节光圈大小②调节反光镜

光线强:

小光圈,平面镜

光线弱:

大光圈,凹面镜

⑧、

(1)低倍镜的视野范围大(如看到的细胞数目多),视野较亮高倍镜的视野范围小(如看到的细胞数目少),视野较暗。

(2)低倍镜换高倍镜,视野中细胞数变少,视野由亮变暗。

或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的细胞越少,视野越暗,反之亦然

⑨、低倍镜换高倍镜,视野变暗。

要使视野变亮,该怎么操作?

答:

①调节遮光器,选用较大光圈。

②反光镜选用凹面镜。

⑩、视野中物像是倒像,所以玻片移动方向和物象移动方向相反。

如果向左移动玻片,视野里的物象向右移动将玻片往左下方移动时,视野中的物像则朝右上方移动。

11、将物象移至中央的方法:

物象的位置偏向什么方向,则将玻片移向什么方向。

这里遵循同向原则。

例题:

如果物象在视野左上方,要把它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活动二自我简评

1、生物的种类?

生物的基本特征?

2、生物圈的范围?

影响栖息地的因素及危害?

3、生物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巴斯的实验成功的关键?

探究成功的前提?

探究成功的关键?

探究的常用方法?

4、识别显微镜的结构图并说明各部分的功能?

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及相关注意事项?

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怎样辨别物镜、目镜?

调节光线强弱?

活动三知识迁移

1、分析下列俗语,分析他们分别描述了生物哪些基本特征?

1)朵朵葵花像太阳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3)大树底下好乘凉4)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5)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8)汗流浃背

6)人出汗7)豆粒长成豆苗

2、以下哪项生命活动是在生物圈外进行的()

A极少数鸟可以飞跃珠穆朗玛峰B万米深的海沟有少数微生物活动C太空椒的大面积种植D人类的太空行走

3、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到处都是不毛之地,而云南西双版纳却植物繁茂,影响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阳光B空气C温度D水分

4、巴斯德认为肉汤变质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并证明这些微生物来自空气,它的成功之处在于()

A认真观察B动脑设计曲颈瓶C多两次调查D实验用具好看

5、一位同学作出假设:

置于土表的种子发芽率低,该同学将5粒蚕豆种植埋在土壤下,另5粒种子至于土壤表面,所得结果将表格,为证明实验可信度,这位同学应该()

种子处理

萌发数量

埋入土下

1

置于土表

3

A修改原来的假设B将实验装置放在阳光下

C用足够多的种子重复这一实验

D得出结论:

黑暗对蚕豆种子的萌发是必须的

6、要了解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常用的科学方法是()

A比较法B模拟实验法C调查法D科学推测法

7、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镜筒下降时眼睛要注视着()

A.目镜B.物镜C.载物台D.镜筒

8、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下四个图。

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9、如果在做实验时得到的结果与假设不一样,你不应该做的是

A、修改假设,让它与结果一致

B、修改实验数据,让它与假设相符

C、检查过程是否有问题,重新把实验做一次

D、检查过程都没有问题,相信结论是正确的

10、若所要观察的物像位于显微镜视野的右下方,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往哪个方向移动玻片标本()

A.左上方B.左下方C.右上方D.右下方

11、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若是在光线很强的条件下,为了控制进光量,应选用的光圈和反光镜依次是()

A、较大的光圈,平面镜B、较大的光圈,凹面镜

C、较小的光圈,平面镜D、较小的光圈,凹面镜

12、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闭合,这种现象可以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进行呼吸

  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3、请结合显微镜操作要领,回答下列问题:

⑴现有甲、乙两台显微镜(甲:

目镜10×,物镜40×;乙:

目镜5×,物镜10×),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应选择镜头组合是    的显微镜。

⑵小枫在显微镜视野找到一个细胞(如图),

如要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物台上的

装片往 方向移动。

(填“←↑→↓”)

⑶若观察到的物像较模糊,但视野亮度正常,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可略微转动显微镜的结构是    。

⑷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是:

植物细胞结构有    。

⑸细胞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

14、有一次小明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去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小明觉得奇怪,他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同学,他们决定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于是他和同学们一起去探究。

(1)你能帮他提出问题吗?

能影响黄豆芽叶绿素的产生吗?

(2)针对你的问题,再作出假设吧:

(3)设计实验方案:

A、取一定数量的新鲜黄豆芽分成两份,分别放在两个甲、乙两个容器中。

这一步是为了设置___________实验

B、把甲放在下,乙放在处培养。

C、本实验的变量是。

(4)该实验的预期效果是:

甲中的黄豆芽绿,乙中的黄豆芽绿。

(填“变”或“不变”)

课题

第一单元第一章1-4节

时间

2018.2.28

分值

18

班级

学生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

A层

1、表内是探究蚂蚁食性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作出假设步骤的是

  A.步骤1   B.步骤2   C.步骤3      D.步骤4

2、巴斯德实验设计曲颈瓶的目的是()

A与外界空气隔绝B与外界微生物隔绝C防止水分进入D降低温度

3、在设计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A.所有的变量都相同B.所有的变量都不相同

C.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相同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均不相同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物所具有的特征是(  )

A.遗传和变异B.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活需要营养D.生长和繁殖

B层

1、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点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点不动,换上高倍物镜,污点仍存在,那么污点在()

A.玻片上B.物镜上C.目镜上D.反光镜上

2、下列哪种现象不是生物适应性的例子(  )

A.缺氮时植株矮小B.秋末,树木纷纷落叶

C.蝗虫具有保护色D.鹿、兔遇敌时快速逃走

C层

1、在显微镜下观察写有“上”字的玻片,看到的物象是(  )

2、媒体报道长沙一养猪场用“消毒液”溶解病死猪尸体,溶解后的“尸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湘江,该养猪场负责人称这属于“无公害化处理”不会造成污染,某生物小组对此很有兴趣,决定进行探究。

(1)该生物小组提出的问题是:

  

(2)制定计划:

①取20只大小相同、生活良好的当地小鱼,  分为2组,编号甲、乙

②甲用排污口上游河水饲养,乙用  饲养,其他条

件保持相同且适宜。

(3)实验结果和和结论

①若甲、乙两组小鱼都正常生活,则说明 

②若  ,则说明该场养猪场排放出的“尸水”有

污染。

3、显微镜是学习生物学必备的仪器。

回答下面的问题,[]里填数字,横线内填汉字:

(1)要使快速镜筒下降,需要转动[]  ,当用高倍镜观察时,

物像若不够清晰,需要转动[]  使物象清晰。

(2)显微镜对光后,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该是  

A、白色的B、黑色的C、暗灰色的D、有直射阳光的

(3)已知一台显微镜有5×、10×、15×三个目镜,有10×、45×两个物镜,

则这台显微镜的最高放大倍数是  

A、50倍B、100倍C、450倍D、675倍

(4)若在载玻片上放一块写有很小“F”字母的透明纸片,从显微镜中观察到的

物像是  ,如果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要使物像向视野中心移动,

应将载玻片向  移动。

 

 

课题

时间

分值

班级

学生姓名

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