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式的四季恒温-汉堡之家.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43573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被动式的四季恒温-汉堡之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被动式的四季恒温-汉堡之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被动式的四季恒温-汉堡之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被动式的四季恒温-汉堡之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被动式的四季恒温-汉堡之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被动式的四季恒温-汉堡之家.ppt

《被动式的四季恒温-汉堡之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被动式的四季恒温-汉堡之家.ppt(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被动式的四季恒温-汉堡之家.ppt

汉堡之家-四季恒温的低能耗建筑中选理由2010年上海世博会不仅为我们带来了理念和视觉上的冲击,更向我们展示了未来建筑的发展走向。

世博会德国馆汉堡之家为世博会带来一个新概念被动房,这些房屋基本不需要主动从外界输入能源,就可以提供舒适的现代化生活环境,也称为低能耗房。

被动房通过空气置换,达到良好的隔热目的,从而不需要使用传统的暖气或空调。

被动式建筑的意思是不需要通过外界供给能量,完全通过自身的设备来吸收能量,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汉堡馆是一座奇特的建筑,用设计师克里斯蒂娜鲁姆舒瑟尔的话来说,这是全汉堡最好的节能建筑,也是上海乃至中国境内首栋获得认证的“被动房”(即“超低能耗房”)。

冬天无需暖气,夏天不用空调,主要利用太阳能、地热、人体热等就能四季保持室内25左右的恒温,建筑所消耗的外部能源只有普通房屋的10%。

案例简介案例原型“汉堡之家”案例的原型是该市“港口城”项目中获得节能环保金奖,位于汉堡市港口新区沙门码头60号的“H2O”。

H2O”,取英文hometooffice的简称,既有商住两用楼的概念,又有亲水而建的寓意。

案例分析“汉堡之家”是一幢高约18米的红砖房,形如对着四个方向打开的“抽屉”叠放在一起,面积约2300平方米。

它内部能四季保持恒温主要是因为它的体积紧凑,保温效果和气密性良好,从而降低了冬季和夏季的采暖、制冷能耗。

节能原理1.1.吸收各种能量吸收各种能量一部分通过地热泵抽取地下水获得采暖,制冷,通风和去湿,一部分则通过屋顶安装的大约700平米的太阳能电池板供能。

同时,建筑内部酷似酷似水泥颜色的灰暗涂料,也可以吸收房间里诸如电脑、冰箱、电视等家电所释放出来的热量,把能量留住。

2.2.气密型建筑气密型建筑除集中通风系统外,建筑本身是一栋完全密封的建筑。

所有玻璃都是从德国进口的三层绝热玻璃(中间充满“氪气”,能隔绝热传递,解决玻璃夹层中凝结水的现象)。

对外界开的门都是双层的,先进一个小前室,再进建筑。

这种气密性设计可以几乎隔绝建筑室内外的热交换,利于保持建筑室内恒温。

建筑特点1.1.可控室内通风装置可控室内通风装置“被动屋”采用了“可控室内通风装置”,使室内废气中的80以上可转换为热能,室外新鲜空气经过滤后进入室内,一年四季都有“春天般的空气”。

由于空气流动和墙体保温,屋内物品绝不会发潮生霉。

2.2.大距离悬挑大距离悬挑“汉堡之家”的外形好像几个密封因此隔热的方形工具箱叠在一起,楼上的“箱子”伸出,对低层起遮阳作用。

房子的窗户都是三层玻璃的节能窗,向阳面窗户小,而阴面的窗户大于阳面,玻璃幕墙安装在了背阴面。

这是用了一种叫“层梁”的结构,将建筑一层或者两层作为整体受弯矩,利用“XX”的竖向构件分摊横向的弯剪。

3.3.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汉堡之家外墙上布满了大小不一、表面有沙砾凹凸感的红色砖块。

这些红砖的颜色和烧制方法都十分特殊用类似德国北部黏土的材质制成,密度比普通墙砖要大得多。

比起普通红砖平整统一的表面,这种红砖外墙不但更有质感,而且隔热、隔音的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德国制造玻璃的密封性和隔音性也在国际上得到了普遍公认。

4.4.坐南朝北坐南朝北“汉堡之家”坐南朝北,正是适应上海水土的表现,因为如若仍旧朝南就没法“夏凉”了。

而有趣的抽屉式结构也有讲究,那是要扩大朝北的空间,以获取额外的光线。

我的认识汉堡之家”成功地将建筑和节能结合在了一起。

是中国的第一个“被动式”建筑,为中国建筑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

“汉堡之家”的原型H2O也是一个节能建筑,H2O由一个旧厂房改造而成,原建筑有很好的隔热层-天花板上布满了水管,这种低科技的方法却能起到很好的降温作用。

整幢建筑的年耗电量低于每平方米100度,比一般办公室的能耗低40%。

在德国,“被动屋”造价比普通房屋平均约高7至10个真正的节能百分点,但节能效果非常明显。

所节约的能源7至10年就收回了成本。

并且,被动房没有什么技术障碍,“汉堡之家”除了充有氪气的三度膜保温玻璃来自德国,其它材料全来自中国。

工作原理也很简单,中国人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技术建造被动屋来实现恒温。

这也说明我们国家的节能建筑方面其实并不缺乏技术,而是缺乏设计能力啊。

然而国内实在有太多的所谓高科技建筑,节能建筑并不那么令人满意。

它们大都需要高昂的造价,需要花费大量的资源,使用起来比一般的建筑贵得多,因此我们更需要的其实是“适宜技术”,真正地节约资源,提高建筑的性价比。

存在的疑惑“汉堡之家”本身在节能方面确实是做得很好的,而自己作为一个知识匮乏的人在这方面确实找不出什么问题,自然也不知道怎么改进了,_.不过,也因此产生了一个疑惑:

建筑最重要的是什么?

“汉堡之家”在很多地方都为了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而舍弃了一些东西。

首先是建筑形态本身像集装箱,不是那么亲切宜人,并且为了维护室内温度的恒定而使得建筑的南面没有开窗,由于大距离的悬挑而在北向的落地窗上架上了X型的构建,无疑这会对视线造成较大的影响。

同时平时也不能开窗通风,还有就是每次要进两道门,而且在开第二道门的时候还必须先关上第一道门。

当然这些都是有益于建筑本身保温节能的,但是这却使得在里面居住的人在一些方面受到了限制,甚至也许还会给人一种被关起来的感觉。

为了节能环保牺牲掉这些,真的值得吗?

或许我说得极端了一些,不过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当节能环保与舒适诗意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究竟应该选择谁呢?

个人觉得这应该与建筑的类型有关,像住宅办公一类的建筑舒适应该更重要吧,而像美术馆一类的建筑诗意又显得更加重要,节能环保似乎是应该被考虑,但是不应当占据主要的地位,建筑师应当在保证了舒适诗意的基础上再尽最大的努力来做到节能环保吧。

总结瑕不掩瑜,“汉堡之家”总体来说还是非常成功的,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启发。

虽然有的人认为“被动房”只是个传说。

目前一些所谓的“低碳”建筑,只是用了外墙保温、太阳能、Lowe玻璃、门窗断桥铝等新型材料,离真正意义上的“低碳”建筑还有一定距离。

但无论如何,“汉堡之家”就像标杆立在世博园区,让更多人多了一些思索和期待,什么样的建筑才能让生活更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