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习语分析及英译方法探索.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6407836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习语分析及英译方法探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汉语习语分析及英译方法探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汉语习语分析及英译方法探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汉语习语分析及英译方法探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汉语习语分析及英译方法探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语习语分析及英译方法探索.docx

《汉语习语分析及英译方法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习语分析及英译方法探索.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语习语分析及英译方法探索.docx

汉语习语分析及英译方法探索

汉语习语分析及英译方法探索

  【摘要】习语是语言的精华。

它们有许多来源和许多不同的结构。

汉语是一种有着漫长历史和高度发达的语言,所以它有大量的习语。

从广义上说,汉语习语包括谚语、成语、俚语、俗语和典故等。

汉语习语是我国人民长时间使用的结果,这些萃取自汉语中的词语或固定搭配是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习语有着强烈的民族和地方色彩。

有些习语意思明显,更多的习语则需通过上下文来理解其含义。

习语不仅是语言中的比喻用法,而且是比喻的浓缩表达方法。

许多习语都是对称的、有着美妙的韵律和深刻的含义。

由于习语有着这些特点,在翻译它们时,我们不但要译出它们的正确含义,还应尽量保持汉语习语的原有结构。

习语不但出现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出现在小说、电影、政治文章等作品中。

所以,翻译汉语习语是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分析了汉语习语的特点,并提出了几种汉语习语英译的方法供语言学习者参考。

【关键词】汉语习语;可译性;直译;意译

一、引言

汉语习语又可称为熟语,包括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粗俗语等,它是语言中的精华,文化中的瑰宝。

丰富多彩的习语反映着历来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生活的多样性,汉语习语大都有着生动的形象和恰当的比喻。

我们可以发现在汉语的使用中,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使用不同的习语,从事农业的人则会说:

“根不正,秧子歪”,“种田有谷,养猪有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工人则会说:

“趁热打铁”、“师傅领进门,修行在本人”、“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等。

习语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有的意思明显,直截了当;有的富于含蓄,意在意外;有的含意无穷,引人联想。

汉语习语一般都是矮小精悍、干净利落、易懂易记、说来顺口、听来顺耳、喜闻乐见、流传广泛。

我们也可以在中国伟人之一毛泽东的着作中发现诸如“实事求是”、“有的放矢”、“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等举不胜举的习语。

综上所述,习语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富有表达力的因素。

因此,我们不仅仅把它看作翻译文艺作品的特有问题,而且应该把它看作翻译中极其重要的语言问题之一。

随着对外开放,中外交流的日益增加,汉语习语的正确理解和翻译是值得引起重视和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

二、习语的来源及民族性

要正确地英译汉语,就得首先了解汉语习语的特点。

汉语语言中有丰富多彩的习语,反映了多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生活的多样性,它是从劳动中创造出来的是具有民族性的。

所以,习语和一个民族的历史背景、经济生活、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心理状态等是密切相连的。

一般的习语都具有恰当的比喻,并能引起联想,但这种比喻和联想是由一定民族现实环境和社会决定的,不同民族的生活经验有相同的,亦有不相同的。

汉英两种民族之间也是如此、并在习语中得到反秧。

1.汉英习语的共同性

汉英两族人民在古时候因缺乏科学知识都把人们的心脏当作灵魂、思维、感情的中枢,因而在汉英两种语言中都出现了大批围绕“心脏”的习语。

汉语中有

心广体胖心花怒放心安理得

心烦意乱心心相印心直口快

心猿意马心手相应心惊胆战

英语中有

tolearnbyheart记住,背诵

toloseheart意气沮丧,扫兴

topluckupone’sheart鼓起勇气

tosetone’sheartatrest放心

totakesthtoheart把…放在心上,牢牢记住

totakeheart振作起来

withaheavyheart心烦意乱地

withallone’sheart全心全意地

withalightheart轻松愉快地

marble-hearted冷酷的,无情的

kind-hearted仁慈的

warm-hearted热情的,恳切的

faint-hearted懦弱的,胆小的

heart-to-heart坦白的,亲切的

toone’sheart’scontent尽情地

inone’sheartofhearts在内心深处

2.汉英习语的丰富性

汉英两种语言都有丰富的习语。

其中有许多是同义的或意义相近的。

但由于它们是两种不同生活经验的产物,有许多习语就不可能不显着地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民族形式。

例如,中英两国人民都有养狗的习惯,但汉英两族人民对狗有着不同的传统看法。

我国民间是有养狗的习惯,但一般人在心理上都厌恶鄙视这种动物,常常把它用来形容和比喻坏人坏事。

例如:

狗仗人势,狐群狗党,狼心狗肺,狗腿子,走狗,狗嘴里长不出象牙……

但是英国人民对狗有好感,认为狗是人们的“忠实可靠的朋友”。

英语中有大批关于狗的习语,其数量远远超过汉语中关于狗的习语。

其中除了有一小部分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其他大部分都没有坏的意义。

例如

atopdog优胜者

Everydoghashisday.凡人皆有得意日。

Hisbarkisworsethanhisbite.心地不如嘴恶。

Nottohaveadog’schance.饥不择食。

Loveme,lovemydog.打狗看主人;爱屋及乌。

Nottohaveadog’schance.机会全无。

tohelpalamedogoverastile仗义勇为;助人度过难关

toleadacat-and-doglife同居不睦

3.汉语习语的民族性

汉语习语有着强烈的民族性。

我国自古以来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国,农业人口占了很大的比例,因此,在汉语习语中有很大一部分与农业有关,其数量远超过其民族语中的农谚。

它们是劳动人民世世代代在生产劳动中积累起来的极为丰富的智慧的结晶。

例如

七十二行,庄稼人头一行。

不耕不种,终身落空。

乡下没有泥腿,城里饿死油嘴。

农夫不种田,城里断火烟。

仰面求人,不如扑面求士。

斩草又除根,逢春必要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习语与文化和一定的民族有关。

在研究习语时,应同它的文化,民族、历史联系起来,这样有助于我们对习语的深层理解,准确地把它们翻译成英语。

三、汉语习语的特点

习语是语言的特殊成分,它是语言中的重要修辞手段。

说话中使用适当的习语,可使之妙语生辉。

汉语习语有如下特点

1.结构特点

对于汉语中的成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来观察和了解它的一些基本的结构特征。

前后押韵

许多汉语习语利用声、韵来增加它的美感。

例如

三个臭皮匠,凑成一个诸葛亮。

人多主意好,柴多火焰高。

大家一条心,粪土变黄金。

嘴上无毛,说话不牢。

词语重叠

种用词的重叠手段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是汉语习语的另一特征。

例如:

勤勤恳恳,马马虎虎,三三两两,糊里糊涂,想入非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鲤鱼找鲤鱼,甲鱼找甲鱼。

相互对衬

通过使对衬形式提高语言使用效果。

例如

狼吞虎咽阳奉阴违

低三下四四分五裂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路途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人望高头,水向低流

2.语言特点

语是语言中独立、不规则而固定的因素。

它往往以短语或短句的形式出现在句子中,但它在句子中多半当作一个成分使用,有时它的作用就等于一个词。

即使有的习语可以从词义上和语法上加以分析,但它们仍然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在句子里。

意义独立

习语在意义上往往是独立的,也就是说它的意义并不是它的字义的总和。

例如;汉语习语“露出了脚”的字面意义是“露出马的脚”,而它的独立意义却是“露出破绽”或“暴露缺点”等。

“开夜车”的字面意义是“晚上开车”,而它独立意义却是“夜里赶课”或“夜里赶工”。

“落花流水”的字面意义是“落下的花和流着的水”,而它的独立意义却是“一败涂地”和“遭到惨败”等意思。

突破语法

汉语习语往往违背语法规则或逻辑推理。

例如,汉语习语常常使用文言文,因而往往与现代汉语相抵触。

习语中有的词在现代汉语里不这样说或在现代汉语里跟它意义相当的却是一个多音词。

“三心二意”按白话文应当说“三个心二个意”,“莫名其妙”按白话文应当说“莫名他的妙”。

另外,有许多汉语习语在逻辑上也解释不通。

例如,“瞎说八道”中的“八道”;“三心二意”中的“三心”;以及“装蒜”、“倒霉”、“吃不开”、“蹩脚”等都无法按字面推理。

同样,在许多英语习语里也有同样的情况。

例如,英语习语upsanddowns和insandouts中的两对前置词都当名词用,并以复数形式出现;Diamondcutdiamond.中动词该用单数形式而却用复数;Moneymakesthemaretogo中不定式togo中的to按英语语法该省略不用,这些都违背了英语的语法规则。

Tohaveone’sheartinone’smouth的字面意思是“把心放在口中”;“Tocryone’seyesout”的字面意义为“把眼睛哭了出来”,这些都是有些不合逻辑的。

自体完整

汉语习语有它本身的完整性,习语中的词是固定的,一般不能随便拆开或调换。

例如,在汉语习语中可说“雪中送炭”,但不可以说“雪里送煤”或“雪里赠煤”;“乱七八糟”不可改为“乱六七糟”;“露出马脚”不可改为“露出牛脚”或“露出羊脚”;“老马识途”不可改为“老牛识途”或“老驴识途”,虽然牛和驴也都能识途;“走狗”不可改为“行狗”或“跑狗”。

英语也有类似的情况。

例如,Toturnone’sboats中的boats不能替换成ships;Astitchintimesavesnine.中的a不能换用同义词one;Inafamilyway中的a不能改为the,因为Inthefamilyway是另一个习语,意思为“有喜”、“怀孕”解。

但是,以上所述的稳固性也并不是绝对的。

汉语和英语的许多习语往往有自己的变化形式,并得到大家的接受。

例如“莫明其妙”是“莫名其妙”的变体;“拔苗助长”是“揠苗助长”的变体。

在英语也有类似现象,例如,既可说Infaceof,又可说Inthefaceof;既可说Fullsteam,又可说Atfullsteam;既可说Hewholaughslastlaughslongest,又可说Hewholaughslastlaughsbest。

此外,许多英语习语在应用时还必须服从所在句句法的需要而产生人称、时态等等的变化,这种变化属于大家公认或接受的范畴之内。

四、习语的可译性

根据前面所述,我们对于习语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习语集中反映一个民族或文化的特色,习语是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习语是语言中独立的、不规则的、固定的成分。

从翻译角度来看,第一、二点要求译者尽量保持原文的民族形式和风格,因此直译往往是必要的;第三点要求译者不要把习语当作普通语句来处理,必须避免逐字对译。

这两方面往往是相互矛盾的,构成了习语翻译中的困难。

习语翻译是语言翻译中的难点,值得引起注意和探索,思想的直接现实就是语言,各种不同的语言是思维的各种不同的工具和外壳,但思维的基础是现实,思维是统一的,思维的规律是一样的。

不管人们所用的语言如何不同,他们总是反映出实际生活,也就是说,不同的语言可以反映出同样的实际。

因此,人们用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内容,也是可以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这就是习语可译性的根据。

习语是语言中的特殊材料,它是全民族语言中的一部分,是固定的、表达一定意义的语言成分。

在汉语习语翻译时,应注意一些汉语成语的特点。

歇后语中的双关语

汉语中的歇后语往往利用双关语,例如,

旗杆上绑鸡毛,好大掸子

狗追鸭子,呱呱叫

老鼠爬钓钩,自己称自己

习语中的叠音词

汉语中还有许多习语是以叠音词的形式出现的,如“鬼鬼祟祟”、“冷冷清清”、“扭扭捏捏”、“马马虎虎”等等,这些语言形式构成音韵上的美感,但在英语中一般找不到这种重叠词的对应手段。

此外,汉语习语中常常使用双声、叠韵、韵脚、对称等修辞手段。

例如,俗语“孩子离开娘,瓜儿离开秧”前后两截,字字相对,匀称优美,并且把“娘”和“秧”押韵,记起来很顺口悦耳。

如果直译成Whenachildleaveshismother,itislikeamelontornoffthevine.虽然内容和形象全都传达了,但失掉了原文那种紧密对称的形式和韵脚。

汉语的可译性应注意两种语言的特点。

习语的可译性应当以它的思想内容为前提。

某些形式上的个别因素在翻译时如能面面俱到,兼收并蓄,当然是比较理想,但不得已时只好做出牺牲,这种牺牲事实上并不会影响整个原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因为翻译并不是简单地和机械地复制原文内各单独的要素的总和,而是将它作为一种艺术的整体来介绍的。

五、汉语习语的几种译法

汉语习语的翻译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成功的翻译是从译文语言里已有的词汇、语法、惯用法等基础上、即使尊重译文民族语言规律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译文不仅要读得上口,更要在具体上下文中不致引起误解。

下面介绍几种习语汉译英的几种方法、并辅以一定的实例加以说明。

1.直译法

直译法就是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的联想或误解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原文习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色彩的方法。

例如

男男女女都七嘴八舌的说出他们的惦记和盼念。

Withsevenmonthsandeighttongues,allweretalkingtogether.TheytriedtotellHsiaohowtheyhadmissedhim.

“七嘴八舌”被直译为Withsevenmouthsandeighttongues,新鲜可喜,颇有修辞效果。

傍晚一人鼓掌大笑曰:

“此事易如反掌,何必多议!

Thenoneofthoseabouthimsuddenlyclappedhishands,crying,“Itisaseasyasturningoverone’shand!

Whysomucktalk!

“易如反掌”被直译为aseasyasturningoverone’shand。

简洁有力,不亚于原文。

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必须坚持和风细雨的方法,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

Itisessentialtopersistinusingmethodsasmildasadrizzleandasgentleasabreeze,andtoadhereto“theformulaof“unity-criticism-unity,”indealingwithcontradictionsamongthepeople.

“和风细雨”被译为asmildasadrizzleandasgentleasabreeze,喻意分明,行文亦很流畅。

安娜·卡列尼娜嫁给这样一位庸俗不堪的丈夫,用一句土话来形容,真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太可惜了,太可惜了。

Anna’smarriagetosuchahorriblyvulgarhusbandwas,todrawananalogyinthevernacular,likestickingalovelyflowerinadunghill.It’stragic,tragic.

俗语“鲜花插在牛粪上”这里直译成stickingalovelyflowerinadunghill,喻意很分明。

2.同义习语借用法

在汉语习语的汉译英中,除了较多地采用直译外,但在有利于表达原作的思想并与原作的上下文不产生矛盾的条件下,英语同义习语的适当借用有时任是必要的。

在汉语中有些汉语习语和英语同义习语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相符合,它们不但有相同的意义或隐义,并且有相同的或相似的形象或比喻。

在汉译英时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可直截了当地借用英语同义习语。

例如

只有大胆地破釜沉舟地跟他们拼,还许有翻身的那一天!

Allyoucandoistoburnyourboatsandfighttheninthehopethatonedayyou’llcomeoutontop.

译文借文英文同义习语toburnone’sboats来表达原文的“破釜沉舟”,意思贴切,在内容、形式、色彩等方面都极吻合。

这实在是叫作“天有不测风云”,她的男人是结实人,谁知道年纪轻轻,就会断送在伤寒上。

Itwasreallyaboltfromtheblue,Herhusbandwassostrong,nobodycouldhaveguessedthathewoulddieoftyphoidfever.”

“天有不测风云”英译时借用了aboltfromtheblue,英汉在这一情景下所用的比喻大同小异,在意义上则完全一致,都有“意外灾难”,或“祸从天上来”之意。

不要闹!

不要闹!

多吃饭,少开口,你们不晓得这句老古话么?

现在大家有饭吃了!

Now,shutup,allofyou!

Don’tyouknowtheoldproverb?

‘Saveyourbreathtocoolyourporridge!

’AndI’mseeingtoitthatyouallgetyourporridge,too!

本句中借用英语同义习语tosaveyourbreathtocoalyourporridge饭来表达“多吃饭,少开口”,此喻极相似。

  3.意译法

在习语翻译中,当直译法和同义习语借用法这两种方法都行不通时,可以结合上下文进行意译,以便保持原作的思想内容的完整性。

你别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我是好心好意劝你,倒粘到我身上来了,这次是笑话哩。

Don’tsnapandsnarlatmewhenI’mtryingtodomybestforyou.Igiveyoumyadvicewiththebestwillintheworldandyouturnroundandlaytheblameonme,whichisridiculous.

歇后语“狗咬吕洞宾,不知好人心”不宜直译,可以结合上下文的内容把它译为“Don’tsnapandsnarlatmewhenI’mtryingtodomybestforyou.”。

对我们来说,战争的道路是“逼上梁山”过去是这样,这一次也是这样。

Sofaraswe’reconcerned,we’reresortingtowarbecausewe’vebeendriventoit.That’sthewayitwasinthepast,andthat’sthewayitisthistime.

习语“逼上梁山”一语出自我国古典章回小说《水浒》中英雄人物上梁山搞起义的故事。

现在人们把一切逼于形势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做的事都形容为“逼上梁山”,在实际应用时人们不太管它的历史故事的出处。

因此,翻译时可不按字面直译,而可以把它意译为“we’vebeendriventoit”,这样开门见山,简单明了。

在习语翻译时,不宜通过直译把“梁山”译出来,这样会引起外国读者的难解。

范进被胡屠夫一口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

ButcherHuspatinhisface,andpouredoutatorrentofabuse.

习语“狗血喷头”的字面意义也较难解释,不能直译。

可以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意译为“pouredoutatorrentofabuse”。

她怕碰一鼻子灰,话到了嘴边,她又把它吞了下去。

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Sweepthesnowfromyourownfrontdoor;leavethefrostontheotherman’srooftothaw.

译文的前半句采用直译法,后半句采用意译法。

在上下文许可时为了使文字简练,翻译时可借用两个英语同义习语来分别表达这个习语的前后两部分:

Mindyourownbusiness;pokenotyournoseintootherpeople’sbusiness.

不到黄河心不死。

Untilallisoverambitionneverdies.

句子中的“心不死”直译为ambitionneverdies;“不到黄河”如直译为UntiltheYellowRiverisreached,外国读者会看不懂,只好意译为Untilallisover。

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这是张伯伦政策的必然结果。

Liftingarockonlytohavehisowntoessquashed—thiswillbetheinevitableresultofChamberlain’spolicy.

俗语“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译为Liftingarockonlytohavehisowntoessquashed。

前半句“搬起石头”直译为liftingarock,后半句“打自己的脚”意译为tohavehisowntoessquashed,其中“脚”译为toes,“打”译为squashed。

5.直译与同义习语兼用法

为了更有效地表达原意,有时可以同时兼用直译法和同义习语借用法来翻译习语。

例如

到了时候,解决问题,还不是快刀斩乱麻一样?

Whenthetimecomestosolvetheproblem,it’llbelikeslicingthroughaknotwithasharpknife.

习语“快刀斩乱麻”译为slicingthroughaknotwithasharpknife,其中“快刀”直译为asharpknife;“斩乱麻”如直译成slicingthroughtheentangledhempenthreads未尝不可,但借用英语同义习语slicingthroughaknot来表达,可以更简练明确些。

后台老板

Wire-pullingbosses

这里“老板”直译成bosses;“后台”如直译成backstage也能表达意思,但借用英语同义习语wire-pulling(=string-pulling)来表达。

你们知道,寄人篱下的生活是不好受的。

Youknowthebittertasteoflivingundersomebodyelse’sthumb.

习语“寄人篱下”的译文livingundersomebodyelse’sthumb中的living是从“寄”直译过来的,undersomebodyelse’sthumb是“人篱下”的同义习语。

6.省略法

有时两个表示同一个意思的汉语习语连用在一起,在修辞上起了美化音调、形式以及加强语气的作用。

英译时这种连用的习语往往没有兼收并蓄的必要,可酌情译出两者之一就行了。

例如,我们写文章时常把同义习语“取之不尽”和“用之不竭”连用在一起。

英译时仅用inexhaustible或abundant等一个词就可概括它们的全部意义了。

另外,汉语习语有的是对称四字词组,在这四字词组中前后两对往往在含义上重复,在修辞上很优美匀称。

但在英语中一般没有这种形式,因此英译时只须译出其中的一对。

例如,“贪官污吏”是对称词组,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