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会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6400068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工作会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教学工作会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教学工作会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教学工作会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教学工作会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工作会报告.docx

《教学工作会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工作会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工作会报告.docx

教学工作会报告

 

科研兴校扎实推进稳步提高

——教学工作会工作报告

上学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它是全区实行“以人世制度改革为契机,以饯行素质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念为先导的一年”,也是全区启动“四名工程”的一年,还是学校提出创建学习型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的第一年。

为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我校提出了“质量立校、名师强校、科研兴校、特色扬校”的办学宗旨,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把“新理念尽快引入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构建校本师资培训体系,不断提升师资素质;加强教育新理念学习,创建学习型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

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纠正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适应素质教育的做法,改变教师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转变教师的角色,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减轻了学生的过重负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师生双方和谐地、活泼地、主动地发展。

一、加强教育新理念的学习,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

现代教育新理念,对学校教育管理和改革工作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因此,必须组织干部教师不断地学习,使其不断树立全新的教育新观念。

新学期开学以来,我们组织教师学习了《多元智能理论》、《新课程改革综合素质报告》,观看了袁振国主讲的《新课程理念》录相报告,我们还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努力创造新的教育》以及小教科下发的优秀教学经验等。

组织大家学习了小教科的工作计划,各种教学文件,使大家明白一种形势:

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只有改革中国的教育才有出路。

墨守陈规,一成不变的教育是没有生命力的,他不适应于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需要的。

因此改革就要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用科学的理念作指导,树立全新的教学目的观、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评价观。

通过学习、研讨、交流,大家达成思想共识:

教育改革以新的课程标准和教育理念作指导,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能力水平;不断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只有这样,我们的改革才会成功。

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每月进行2个小时的学研活动,结合本学科教学实际,进行了专题研讨,并进行了新课程标准书面考试,教师们能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出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对新课标的理解与运用;与此同时,我们还根据教师所学的教育理论,让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写出千字文。

教师们有的谈自己在教育学生方法上的转变,有的谈新的教育理念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指导,有的谈自己对新型师生关系的认识,有的谈自己在学习理论后和学习理论前的工作转变等等。

通过这样的一系列活动,我们觉得教师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工作的方法科学规范了,教育教学的效果得到显著增强了。

二、认真落实区教委的指示精神,提高工作效果。

(一)落实一把手抓策略,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

为了把教学和教学的工作落到实处,我校落实一把手抓的策略,成立了校长任组长,教学主任为副组长、各年级组的教研组长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和具体的实施计划,以精细化管理模式为依托,每项工作负责到人,明确主要目标、工作措施和预期效果,使工作自上而下地开展,保证了此项工作的领导权和工作方向的正确性。

为工作取得实效性的进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分析现有情况,明确工作重点。

要想改,就要摸清我校现有的症状,明确改的方向,才能使工作有的放矢,确保实效。

因此,在学习完教委文件之后,我们组织教师从当前“师生关系、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变化进行了剖析,明确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师生关系,及如何完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促进课堂教学最优化。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保证。

为此,我们首先就“师生关系”中教师严格要求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以及学生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处理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最后,我们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个人责任意识与人格的魅力,使学生产生“向师”心理,善于与学生及家长沟通,彼此理解与谅解,形成一种教育的合力。

教师要能够改变自己的旧有的行为习惯,勇于放下架子,学会“蹲下来跟孩子说话”,这样就拉进了师生之间的物理距离、心理距离和生活距离,教师诚恳的态度和学生相处,给学生以亲切感、安全感、信赖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其次,我们要求教师力争做到:

要像叶澜教授倡导的那样,“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把学生当作一个有感情、有思想、有个性、需要理解、尊重、信任的活生生的生命体来看待,让课堂充满激情、生机和活力,使课堂成为学生留恋和向往的地方,成为师生共度的一段精彩的生命历程。

(三)抓住重点,理清思路,具体落实,有效推进。

1、认真落实《区教委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实验工作方案》,加强新课程教材实验的研究工作。

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制定了一、二年级新课程教材实验工作方案,健全了组织机构,规定了每一位参与实验的领导及教师的职责,明确了实验工作所必须遵循的原则,理清了工作思路。

在实验中,重点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2、加强新理念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首先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陈至立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平谷区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实验工作方案》和学校制定的《平谷五小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实验工作方案》,使大家对新课程改革的意义从根本上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绝不仅仅是换了一套教科书,而是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一种观念上地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一场涉及到课堂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学校管理方式及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评价制度等多方面、全方位的变革。

因此,对学校来讲是一场严峻的实验,学校领导必须在思想上、认识上及行动上都给予高度重视。

我校成立了校长、业务主任、教研组长、实验教师的教研体系,在这体系中,教师是实验工作的承担者,教师观念是否更新,直接影响到这次实验改革工作的成败,因此,使教师自觉转变教育观念,并从行动上积极投身到这次教材改革实验的探索与研究中去,就成了我校的工作重点之一。

3、加强师资培训,搞好学研活动。

为使实验工作取得实效,我们把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有研究意识和能力的教师选择上来担任一、二年级的课改工作。

如:

我们把高年级数学教学尖子教师王洋调整教务处担任一、二年级新课改地研究工作。

在师资培训上,本着“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我们采取外出听报告和校本培训的方法进行。

一是在暑假期间派任课教师和业务干部13人参加了区教科研中心举办的新课程培训班的学习;二是10月,校长、主任一起去北京教研部参加新课程教材实验的培训与交流研讨活动,及时掌握教改的最新信息与方法。

回来后,及时向全体教师传达有关新课程的最新信息,并就教师实际进行了《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改革》的专题讲座;三是在校组织教师学习领会新课程标准;四是举办应用新课程教材的案例与体会论坛与研讨会,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使教师对新教材、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学理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能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初步探讨运用新教材的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

4、深入课堂,重点研究与指导。

学校的校长、主任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听课、评课,对教师的备课、讲课、说课、学生的活动等方面进行逐一评述,特别是在一年级的数学、语文、品德、自然、英语、美术、音乐等学科都进行新的教学方式的探讨,在运用新理念的同时,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加强学科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实验,依据教师和教材实际,构建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英语情境教学模式、常识活动体验教学模式、品德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美术活动实践教学模式等,在教材的运用上,我们和教师共同研究,总结出了在用教材上应注意的六点问题,通过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

第一、遵循教材,活用教材。

教材在编写上重视了双基的教学,又注重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与体验。

为此,我们要求教师在这类教材上,一定要遵循教材、用好教材,落实好三维目标。

如:

语文课的拼音教学。

教师在教学时,一是运用顺口溜、想象记忆等方法,让学生掌握音、形、义;二是充分运用拼音后面的儿歌进行兴趣教学,使学生兴趣大增,提高了拼音学习的效果。

识字教学,教师则巧妙运用体态语、猜字谜、编顺口溜等方法,让学生展开想像,进行形象化的记忆。

如:

记忆“回”字,学生这样编:

“大口套小口,迷宫里面来回走”。

“文”字这样记:

一点一横,两腿一拧。

“跑”字这样记:

小孩子踢包打一字。

“看”字:

教师用手打在眼睛上,做出往远处望的动作等等。

通过形象化的记忆,学生的识字量和识字能力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第二、挑战教材,拓展教材。

新教材在编写上,虽然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但教师在使用时,未必得心应手,所以教师可以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料,丰富教材内容,对教材可以增、调、换、融、删,使教材活化。

例如:

教《比较多个数的大小》时,就把教材内容进行了更换。

改成了让学生猜一猜,教师的年龄与自己的年龄比较,理解“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

在猜一猜中学生的兴趣很高,很快理解了“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的概念

第三、勤于动手,乐于实践。

陶行知先生的“做中学”理论,给了我们新课程实验一种新的启示,一年级孩子年龄小,好动、好奇,凡事都想亲手做一做。

因此,我们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和时空,告别“坐着学”、实现“做中学”。

如:

在一年级“统计的初步知识”一课时,王洋老师就让学生通过到黑板贴摆自己喜欢的水果图片,得到形象化的条形统计图,又进一步让学生通过数一数、填表的方法把直观的图片抽象成具体数字,从而得出统计图表,然后引导学生看统计图和统计表,提出问题并互相解答,激发学生想问的欲望,引发敢问的情感,培养会问的能力。

在学生休息时,教师也一改传统的听音乐、做舞蹈动作等方式,而是让学生来了一个夹弹球比赛,并按小组把每个学生编好号,填好自己夹球个数,然后让全班同学看各组统计表,说出自己看出的问题,使学生从感性上明白、理解统计是怎么回事。

在此基础上,教师又让各组学生对教师发给各组的图书卡片进行分类统计,合作填好统计表,并说出小组的分工与合作过程。

学生们忙而不乱,先分工,再分类,然后填表,最后解答由学生自己提出的各种问题,一堂课就这样,在学生的操作中结束了。

下课了,孩子们还在那做着、谈着,享受着上课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再如:

音乐课《小蝌蚪回家》一课,教师也是从始至终让学生在做中体会2/4拍节奏的特点和歌曲的情绪;语文课《小彩笔》一课,也是学生边读边画,使教学目标得到了落实;美术课《我的手》、《摆花样》、《撕纸游戏》等,都是在实践中体验教材。

第四、课外延伸,创新教材。

教材是用来完成教学任务的载体,但不是一成不变的。

教师应和生活实际有机相连,做到不断拓展,使教学效果不断提升。

如:

王《奶奶笑了》一课后,对教材进行了拓展,为学生创设爸爸下班回到家的情景,让学生自由想像与表演,爸爸回到家后,我们应怎么办的课本剧,学生演得活、说得顺,学生的生活得到了升华,体现了新的教学观。

再如“小公鸡、有礼貌、见了太阳就问好。

太阳公公眯眯笑,奖你一顶大红帽”这首儿歌时,老师让学生把小公鸡改成自己的名字,把见了太阳就问好改成见了老师就问好,或见了客人就问好,太阳公公眯眯笑改成老师听了或客人听了眯眯笑,这样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也加强了对学生文明礼貌的教育。

再如:

《老山羊当医生》这课,根据本班同学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利用班会课把它改成《×××当医生》来给同学们看病的童话剧,在剧中指出同学们的不良行为,同学们能在看童话剧、演童话剧的同时受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同时学生也对语文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语文是一门应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际性。

除了语文课堂教学这个途径之外,还有很多地方、很多机会可以让学生进行趣味语文学习,其效果是很好的。

如:

今年的第一场雪,学校就组织一年级老师开会,让教师们组织学生开展一次户外语文课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雪中观察雪花飞舞的样子,落在地上的情况,落在手上的情况,落在脸上的情况,在寒风中的感觉。

第二天雪下大了,教师们又带着孩子们去户外堆雪人、打雪仗,让学生在玩中观察堆雪人的步骤方法,打雪仗的场面,自己有什么感受等。

孩子们由于观察、活动都有目的,在愉快的活动中就多了一份细心。

回来后,各班组织一次《下雪啦》的口语表达训练课。

孩子们由于有了切身的体验,所以说得高兴,说得流畅。

在此基础上,老师又出示了提纲:

1、什么时间,我们去干什么;

2、你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3、感觉怎样?

目的就在于把学生的思维条理化,语言表达层次更分明,为学生以后的作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此次活动,教师们反映,这种生活题材的语文教学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也培养了学生观察与口语表达能力。

第五、横向联系,整合教材。

一年级刚入学,每位教师在开学初都要在第一节课对学生进行爱学校、爱学习的教育,这种教育显得罗嗦重复,不能激发学生兴趣。

所以,今年我们采取整合教材的方法,上好起始课,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学习的思想感情。

为了上好第一课,我们把几门课程进行综合,由品德教师上好第一课《上学多么好》。

在上好这课时,任课教师都积极参与带领孩子们认识老师的办公室,校长室、医务室、计算机房、雏鹰电视台,观看学校制作的节目,使学生感到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与生活是多么幸福的事,激发了学生对学校的热爱,并且深深地喜欢上了上学。

当老师带领他们来到校园参观操场时,孩子们竟对老师说:

老师,和我们一起跑步吧!

老师们和孩子们一起跑上了跑道,回到教室,孩子们说:

“我们的学校真好,我真的好喜欢我们的学校。

”老师说:

“学校这么好,你们爱上学吗?

”孩子们异口同声答道:

“愿意。

”在这样的氛围中,其他的任课教师一一介绍本学科有趣的事,孩子们第一天上学印象深,感到了教师的可亲、可敬,学校环境的优美与和谐,爱上学的情感油然而生。

教学过程是教师们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也是不断积累的过程,为使教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我们要求教师要不断积累、不断反思,学校每月举办一次研讨座谈会,使教师畅谈教学实践的体会与想法,做到横向交流互相促进。

一年来,我校参加实验工作的11位教师,每人都有教学随笔,积累教学中的得与失,思考与反思,每月除以及《新课程教材实验阶段性成果集》。

期末每人都提交了使用新教材的认识、想法、教学个案与论文。

在座谈中,我们一是从教材的优点与不足方面对教材进行分析与理解。

二是从对教材的处理与运用方法方面进行交流。

三是新课程标准与“三想、三敢、三会”目标的和谐统一方面进行了交流。

在对教材的理解与运用上,教师们注意将“三想、三敢、三会”目标与学科教学目标进行整合,采用恰当的方法。

如:

在口语交际课时,提出了“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说,耐心倾听,让学生敢说,教给方法,让学生会说”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教师总是在具体的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和谈话情境中引导学生宏亮地、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与情感,在不断的训练与纠正中,一

(1)班学生说话能力迅速提高。

科学老师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操作素材,美术教师刘春燕老师在形象语言和现代媒体的刺激下,让学生想做,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敢做,明白要求,会做,使一年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

数学教师则根据“统计的初步知识”一课,让学生在“想问—敢问—会问”的意识与能力上得到培养。

再有,在学困生的辅导上,教师们也进行了初步的研讨,总结出了上课勤提问,练习多辅导,课下多指导,评价多鼓励的方法,保证了后进生的学习质量。

如:

(1)秦可二

(2)张敬雨,在教师的耐心辅导下,本次期末考试均取得了80分以上的好成绩。

第六、导向激励,科学评价。

学生的学业评价,是学校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它应该成为保证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应该成为帮助学生成长的重要工具。

但是传统教育评价的“一刀切,一把尺子”现象在学校也仍有存在,如何对一年级学生进行评价成为此次我校实验的一项重要内容。

主张评价要尽量给孩子们留上自主选择、自主发展的空间,给学习者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为学生创造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

为此,本学期,我校对一年级学生的评价进行了一些尝试。

第一、细化形成性评价,以规范学生行为,养成良好习惯。

一年级是初始年级,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来说,无疑具有重大作用。

因此,对学生坐、立、行、走、说、写、读、算、做等,我们对其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要求将其贯彻在学生的每一次活动及课程中,不断反馈,纠正不良行为,养成好习惯。

第二,化终结性评价,为过程的评价,让学生充满自信。

在形成性评价基础上的终结性评价要以激励学生为主,允许学生第二次评价,可以“借分”、“借等级”,让学生的期望得到满足,激励学生不断上进。

第三,活化评价方法,让学生体验成功。

在学习习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上,我们提倡“发挥榜样”的作用,以表扬代替批评。

如:

《老师,您好》一节品生课时,在讲行为要求时有这样一条:

“当你和老师一起走出教室时,应让老师先走”。

下课时,二

(1)班一个叫张乃心的小女孩对老师说:

“老师,您先走!

”为此老师抓住这个契机,对其进行了表扬,并让她说说,为什么要让老师先走时,孩子深情地说:

“老师为我们讲课太辛苦了,我们应当尊敬老师!

”老师把她的行为进行了大力表扬,并发给了她一朵爱师大红花。

此次评价,带动了一群孩子,下课时,孩子们有的为老师擦黑板,有的为老师抱本,还有的为老师开门,更可贵的是孩子们下课便自觉主动准备好学具,因为他们都想争当热爱老师的小标兵。

在学业评价上,体现差异性。

一是上课时,分层要求,不同的学生自由选择不同的作业;在考试时,设计不同的试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学习目标自由选做。

如:

在平时月考中,我们尝试进行了A、B、C三层测试。

A卷为教材里的基本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与书本基本一致,由学习吃力的学生选做,B卷在A卷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能力题,如练习中的操作性题目和一些综合性题目,供中等生选用。

C卷侧重于能力型和创新型的题目。

类似练习中较难的题目和思考题,三种试卷中都有不同的开放性。

考完试后,教师进行评析,并进行升级活动,A级—B级,B级—C级,学生们在老师的鼓励下,跃跃欲试,也明白了哪些题自己掌握得不好,把卷子拿回家请求家长帮助。

这次评价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使那些认为自己学习不太好的学生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对今后的学习充满信心。

5、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加强“三想、三敢、三会”的研究,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首先理清“三想、三敢、三会”研究思路。

“三想、三敢、三会”是一种层进的、程序化的、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技能和智慧,是学生主体性得以最大限度发挥的直接体现,因此作为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大力开掘和培养。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对此项研究有了初步探讨,本学年为了把此项工作进一步研究,我们确定了分年级段研究内容的思路。

一年级:

重点培养学生想问、想说、想做的意识。

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的思维自由驰骋。

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引,为学生创设问的条件、说的氛围,提供做的空间,让每一个孩子的好奇心、表现欲和创造火花得到保护与激发。

二年级:

重点培养学生敢问、敢说、敢做的能力,让学生能自由发表意见,敢于发表意见,敢于提问,敢于质疑,敢于实践。

三—六年级,重点培养学生会问、会说、会做的能力。

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何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思维的过程,能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实践,采用假设的方法或在实践中进行验证等。

为了搞好“三想、三敢、三会”研究,我们首先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入手。

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为此,我们要求教师要有“问题意识”、“研究意识”,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把教材中的句号变成问号,多问几个为什么,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研究,引导学生学习中不断提问、不断思考、不断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有新异的问题,不断变换思考问题的角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尝试解决问题,给学生营造自主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想问、敢问、会问;想说、敢说、会说;想做、敢做、会做。

为取得研究的实效性,我们先后组织教师讨论研究工作的思路及重点,要求教师不要贪多,每节课重点在一项内容上下功夫,让学生有所收获,在备课上体现落实“点”及“法”;同时,加强教研组的集体备课,大家集思广义,共同研究与探讨;三是举办了校内的观摩研讨课,通过评课活动,使大家在自己的工作上多一些反思,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之目的。

通过一个学期的研讨与实践,教师们总结出了“爱心引导,创设情境”三想—想问、想论、想做;耐心倾听,提供条件,让学生三敢—敢问、敢论、敢做;悉心指导,教给方法,学生三会—会问、会说、会做。

教师们深切地体会到“三想、三敢、三会”的实现前提,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教师的高超教育技艺。

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一是强化师生关系的融洽,二是加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训练。

一方面,我们检查教师的教案,是否在“点”、“法”上下功夫,二是听课,看教师环境的创设和问题的设计,三是与学生座谈,了解教师上课的真实情况,四是召开教师座谈会,把点滴体会打印成册,人手一份,做到资源共享。

5、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的课题研究,不断形成个性化办学特色。

个性化办学是一所学校办学特色的显现,是一个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一个平庸的毫无个性的学校不可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学校教育也就毫无生机可言。

因此,学校教育要适应新的形势,适应师生的共同发展,就必须挖掘自身潜力,发挥自身的优势,不断形成个性化的办学特色。

一年来,我校根据自身的优势,确定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的课题研究,作为学校特色发展的突破口。

一年来,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上,我们提出了“博知益智、艺术怡情、健体励志、师生共同发展,创办学校特色”的校本开发理念,多方筹资,进行优质师资配置,开设了30多个校本课程。

根据实际,在教材的选用上,把“选用现成教材、有选择地采编教材和自主开发教材”有机结合,构建了双主体模式、自主探究模式、人际互动模式、小组合作模式、个体操作模式和多元化评价模式等教学学习模式,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学习和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了师生的共同发展。

在电教教育的研究中,我校投资20多万元进行教师电子备课室和两个学生机房的改造,加强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与运用工作。

6、加强课外辅导,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我们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其中古诗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为了使学生掌握这些古诗,我校在开学初九制定了《古诗比赛方案》,开展每周一诗活动,十二月我校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检查,发现最好的班级是一

(2)班、二

(2)班、三(3)班、四

(1)班、五(3)班和六(4)班,背诵古诗最多的学生是六(4)的张的同学,他一共背诵了200手,是我校成绩最好的同学。

三、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是以有序的、科学的、规范的管理为基础的,是经过一系列良好的教学秩序创出来的。

规范的教学管理在提高教学质量中起决定性作用。

因此,为提高教学效益,有必要采用规范性管理手段,加大改革力度,改变教师旧的教学习惯,通过规范行为,减少学生过重负担,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1、实施精细化管理,规范学校各项工作

精细化的管理,才能使得学校各项工作规范、科学、有序、高效运转,最终实现学校办学的高效益。

为此,我校充分认识精细化管理对学校发展的意义,为树立现代管理理念,以有效的管理手段,提升学校办学的整体水平,使学校教育体现服务性、实践性与创新性,我们制定了《学校精细化管理工作方案》,并在各项工作中认真落实此方案。

本学期,我校严格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开齐了课程,开足了课时,并能严格按课表上课,没有随意调课、停课的现象。

课程计划落实到位。

2、坚决落实“减负”有关规定。

半年来,我们以“三想、三敢、三会”为研究重点,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