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第1章职业理念复习讲义.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395497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第1章职业理念复习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第1章职业理念复习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第1章职业理念复习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第1章职业理念复习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第1章职业理念复习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第1章职业理念复习讲义.docx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第1章职业理念复习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第1章职业理念复习讲义.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第1章职业理念复习讲义.docx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第1章职业理念复习讲义

第一章职业理念

主要考查考生职业理念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主要以单项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重点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理解终身学习的意识和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对于这些内容应重点记忆与理解。

 

目录

第一节教育观1

一、素质教育观的基本要求1

二、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3

三、素质教育观的运用5

第二节学生观7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7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8

补充:

师生关系11

一、师生关系的含义及功能11

二、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14

三、辩证统一的师生关系14

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15

第三节教师观16

一、教师与教师职业16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18

三、教师的专业化发展21

四、教师的专业素养24

第一节教育观

高频考点提要

1.教育观、素质教育观及小学素质教育等概念;2.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3.素质教育观的运用。

一、素质教育观的基本要求

(一)教育观

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所持有的看法,它既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又受人们对教育要素不同观点的影响。

具体地说就是人们对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教育要素及其属性和相互关系的认识,还有人们对教育与其他事物相互关系的看法,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对教育的作用、功能、目的等各方面的看法。

教育观的核心是“教育为了什么”,即教育的目的。

(二)素质教育观

1.定义

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

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2.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提高国民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和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相统一。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智、体、美、劳并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

它在承认人与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3.外延

素质教育是连贯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教育活动。

素质教育是终身的,不是对特定阶段、特定学校提出的要求,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要求。

(三)素质教育观的产生与发展

1.素质教育观的产生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价值观念,其初衷在于纠正“应试教育”现象:

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大学教育过分专业化等。

应试教育把教育活动的评价环节作为教育目的所在,把人的素质的某个方面作为全部,教育活动本身和教育培养对象被严重扭曲。

因此,应试教育不仅背离了我国的教育方针,也不利于培养社会进步与发展所需的人才。

素质教育观扭转了应试教育观,把教育目的重新指向人本身,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

2.素质教育观的发展

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术和身体心理素质”。

1996年3月由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和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要“实施全面素质教育”。

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发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

l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决定》的产生标志着素质教育观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思想。

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

”这标志着素质教育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成为国家意志。

(四)小学素质教育

1.小学素质教育的一般性质

小学素质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

体现了与其他层次、形式素质教育相同的性质。

小学素质教育强调教育的基础性,即小学素质教育培养受教育者作为国家公民的基础素质。

小学素质教育应当对小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和面向全体小学生的教育。

2.小学素质教育的特殊性

小学素质教育是顺应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

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必须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同时注重小学生自我意识、意志、道德信念的形成,为小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1.国家政策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

2.推进新课程改革(教育改革的核心)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新课改带来的教学转变可以总结为: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评价方式的核心取向是发展性取向)

3.素质教育的途径除了课程之外,还包括学校教育管理活动,校外、课外教育活动及班主任工作。

其中,班主任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1)学校管理。

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需要学校管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2)课外、校外教育活动。

除学校的正式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外,还有各种课外、校外教育活动。

(3)小学班主任工作。

在学校教育中,班级是有组织地开展素质教育活动的基层单位。

其中,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

因此,班级素质教育开展的效果,取决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教育方法。

(二)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

1.发挥教师的作用。

素质教育的成败,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

教师要成为素质教育者,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强化教师在职进修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优化学校管理。

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全方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促进学生学习的良性循环,是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提出的首要任务和核心课题。

3.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

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包括德、智、体、美等各育。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

A.适应能力B.合作能力C.实践能力D.学习能力

【答案】C。

中公讲师解析: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

三、素质教育观的运用

(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当前小学教育仍以应试教育为主,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进。

素质教育观与应试教育观存在着巨大差别:

1.思想上:

应试教育:

应付升学考试,以追求升学率为目的,唯分是举,限制了不擅长考试但有能力的人进一步发展,易出现“低能”现象;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也就是为了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为广大学子继续深造提供了广泛平台。

2.教育目的:

应试教育:

适应上一级学校的选择需要,以应试训练为目的;素质教育:

根据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需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和学会审美。

3.教育对象:

应试教育:

面向少数人而忽视多数人,是重在“提高”的淘汰式的“英才教育”;素质教育:

面向全体,在“普及”,促使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通才教育”。

4.教育内容:

应试教育:

完全围绕应试要求,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轻“德”、缺“体”、少“美”、砍“劳”,是一种不完全的畸形教育;素质教育:

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多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

5.课程结构:

应试教育:

是单一的学科课程,且只重视少数所谓的“主科”,轻视所谓的“副科”;素质教育:

以现代课程理论为指导,把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程等几个板块,把它们都纳入课表,作为正式课程平等对待,有的学校还十分注意开发“隐性课程”,如:

环境教育、校风建设等。

6.学生课业负担:

应试教育:

为应付中高考,作业较繁重,较多采用“题海战术”和机械记忆,而忽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素质教育:

要求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严格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

仅以作业为例,内容适度,形式灵活,不仅重视巩固性的书面作业,还要设计富于个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作业、口头作业、行为作业,并把课外阅读纳入培养健康个性的工作之中,以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7.师生关系:

应试教育:

迫使教师“选择适合教学的学生”,强调师道尊严,师生之间是一种管与被管、教与被教、灌与被灌的关系;素质教育:

则强调尊师爱生,师生民主平等,双向交流。

要求教师尊重、理解、信任、鼓励、扶植每一个学生,教师选择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发展的教学艺术。

8.教育方法:

应试教育:

实行学生被动学习,死抠书本,脱离实际的教育;素质教育:

重视双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的教育。

9.教学途径:

应试教育:

把课堂和书本作为教学的唯一途径,不同程度地脱离社会、脱离实际;素质教育:

为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的新型素质,要求实现教育的社会化,建构学校与社会的“双向参与”机制.使得教学途径增多,教育视野广阔,有利于从狭隘的完全同升学“指挥棒”对口的自我封闭中解脱出来,实行开放式的现代教育。

10.评价标准:

应试教育:

以“分”为导向,以“率”为标准,以“考”为法宝,并以此来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实行的是僵化、死板的“一刀切”教育;素质教育:

确立社会实践的评价,淡化分数的警告、惩戒作用,把学生的差异作为资源潜能优势,实行的是使学生个性健康、完善发展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的实施障碍

1.对素质教育的误解

素质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但有观点认为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因此面向全体的教育是不可能的。

然而这种观点也是违背素质教育观的,是对素质教育观的误解。

2.沉重的课业负担

国家之所以强调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因为过重的课业负担会严重损害儿童少年的身心健康,影响学生的成长。

但当前课业已经成为学生的“负担”,阻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试题:

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是否面向全体学生B.是否强调学生个性的培养

C.是否重视知识的培养D.是否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答案】C。

素质教育不是不重视知识的培养,而是注重知识、能力、个性等全面的发展。

(三)实施熟知教育的策略

1.转变教育观念,2.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是:

建立一支勤奋、严谨、创新的高素质教师队伍),3.改革考试制度。

第二节学生观

高频考点提要

1.“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概念及基本内容;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内涵及小学生的发展特点;

3.教育公正与小学生的共同发展;

4.教育公正与小学生个性发展;

5.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高频考点速记

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性质、地位、特征和具体实践活动的基本看法与认识。

学生观是教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教育观的影响与制约。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考点模拟题1.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

A.全面发展B.社会经济发展C.社会制度D.文化背景E.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

【答案】A。

解析:

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包括:

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人们的教育思想;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

1.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3.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考点模拟题2.(  )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A.教育与社会B.教育与生产劳动C.教育与法制D.教育与家庭【答案】B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一)“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

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性质、地位、特征和具体实践活动的基本看法与认识。

学生观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支配着教育者的行为,决定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或师生关系),教育者的教育活动是在一定的思想认识基础之上展开的,而这种思想认识的核心就是学生观。

科学合理的学生观有助于建立和谐的良性师生关系,有助于地开展教学实践,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以人为本学生观的核心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把学生置于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把学生真正的当做“人”来开展教育,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不以教师的个人意志去支配学生,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开展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时间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

(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3)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学生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独立的主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具有学习的自主需求和动力,拥有享受相关需求的权利。

考点模拟题1.现代学生观坚持(  )。

A.以人为本B.以教材为本C.以课堂教学为本D.以教师为本【答案】A。

2.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以及自我内部矛盾运动的相互作用下,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所发生的质、量、结构方面变化的过程及结果,是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学生作为发展的人,其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身心发展的社会需要与个体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学生发展的规律性主要体现在身心发展上,不同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身心特征。

(顺序性:

循序渐进;阶段性;不平衡性:

适时而教;互补性:

扬长避短,自身优势、个性发展;个别差异性:

因材施教)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应当把学生看做是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存在,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倡导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

(3)学生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3.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将学生作为一个整体来全面看待,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成长。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更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

(1)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

人的全面发展不等于各个方面的平均化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要求每个受教育者作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个体,各个方面都能够获得应有的发展,同时也要承认人的各个方面发展水平具有一定差异性,不能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各个方面的发展指标。

(2)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在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落脚点和最终体现。

考点模拟题:

2.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 )。

A.现实性B.潜在性C.可塑性D.普遍性

【答案】C。

解析:

学生在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特征都处于变化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二)小学生的发展特点

1.感知、记忆的特点;2.思维和想象的特点(低年级小学生,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再现的特点);3.情感的特点4.性格的特点

(三)“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对小学教育的具体要求

1.把握小学教育的本质特征

(1)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

小学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阶段,是儿童成长为合格社会公民的基础工程。

完整良好的小学教育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这种基础不仅仅包括科学文化基础,例如学习各种知识、提高自身能力等,而且包括人文素养基础,包括关心他人、崇尚节义、待人宽容以及追求真善等。

(2)小学教育具有全面性

小学教育的全面性,也叫整体性,是指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但是,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在对儿童进行全面教育的同时,教育还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是小学教育全面性的内在要求。

(3)小学教育具有普及性

由于小学教育是起始教育,是接受学校教育的开端,是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

因此它是一个人接受学校教育必经的阶段。

在我国,目前的小学教育是义务性的基础教育。

小学教育的普及性,就是坚持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每个人都应该并且能够得到发展,不应只注重部分学生的发展。

这是每个学生的基本权利,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

2.全面促进小学生的发展

(1)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教书育人作为教师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是教师区别于其他职业的重要标准,其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潜能。

每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特点和智力水平既有一定的普遍性,又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师既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又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个别情况制订出具体要求,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因材施教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指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另一方面是指教育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兴趣、才能、想象力和好奇心等。

(2)关注学生心理变化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迅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情感变化愈加丰富、深刻,自我意识日益增强。

这个时期儿童的心理发展,更需要一个健康良好的环境去和呵护,开展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小学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组织和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

其次,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课程中。

最后,对个别有需要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3)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

评价是教师最常运用的一种教育方式。

评价不仅具有诊断的作用,而且具有导向、激励等功能。

正确、适当的评价在促进学生学习和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教师在对学生评价时过分注重结果,忽视过程,这种只注重结果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在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评价真正起到引导、激励学生成长的作用。

(4)汇集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合力

小学时期是学生身心发展各个方面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教师应该与学生家长建立平等合作的良好关系。

对于学生的教育问题,教师与家长应该经常沟通,形成一种教育合力。

补充:

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含义及功能

1.师生关系的概念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2.师生关系的功能

(1)教育功能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结成的相互关系,其本身就孕育着一种教育任务。

(2)激励功能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师生双方都会产生重要的激励作用。

对于学生而言,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使学校生活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对于教师而言,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使教师感受到教育教学过程的愉快和自身从事工作的价值,从而焕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激发教师的责任心,激励教师全身心投人到教育工作中去。

(3)社会功能

良好的师生关系传递着一种关怀、信任的心理氛围,对于学生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

相关试题:

(小学综合素质考试中无名词解析、判断及论述题。

1.【名词解析】师生关系

【答】: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关系,也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道德等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与体现。

2.【判断】师生关系就是教与学的关系。

【答】错误。

师生关系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多层次的关系体系。

教与学的关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3.【论述】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答】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在学习教育教学活动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观

教育者持有不同的教育观、不同的师生观,会培养出不同的学生。

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在管理上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的专制型师生关系,具有等级主义,导致学生被动性和消极态度,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学生的人格得不到尊重,学生的自有意见与自主思想得不到重视。

进入现代社会,信息来源多元化,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教育领域,教师要由原来的知识拥有者和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引导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树立新型师生观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和基础。

(二)树立教师威信

教师的威信包括威望和信誉两部分。

教师通过自身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水平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能使人心悦诚服的力量或敬畏的影响力才算是教师的威信。

教师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要注意以下方面:

(1)要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品德修养

(2)要对学生严格要求

(3)要拥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学技能。

(三)善于和学生交往

传统的应试教育忽视了师生交往中以育人为目的的真正学习,造成师生交往意义的失落。

师生之间的矛盾,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互相不理解造成的,其根本原因是彼此沟通太多。

作为教师,要深入学生的精神世界,真正做到理解学生,欣赏学生,善待学生。

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在交往活动中是民主的。

(四)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的意见

民主与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缩小师生间的心理差距,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需要。

要民主并不是抛弃,而是要在民主和之间选择一个比较好的平衡点,这样可以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每位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都要有充分的民主意识,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积极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

二、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

师生关系可以分为放任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